普外专科手术:信仰有多重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56:19
                          整编:  Niuniuyumami  一  信仰就是这么简单而且重要    ——信仰,即人格。一个人有了信仰,就会更好地成就人格,而对于一个成就了人格的人来说,他的信仰就是高尚的,就是一生有成的——   摘自《盛噶仁波切心得》              @@@@@@@@@@@@@@@@@@@@@@@@@@@@@@@@@@@@ 

1948年11月28日,丰子恺为厦门佛学会作了一次演讲,题目是《我与弘一法师》。

在演讲中,丰子恺讲道:“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3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一个3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1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贤孙,这样就满足了。这也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2层楼去玩玩,或者久居在这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这样的人,在世间也很多,即所谓'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大,对2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3层楼去。这就是宗教徒了。他们做人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不够,必须探求人生的究竟。他们以为财产子孙都是身外之物,学术文艺都是暂时的美景,连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幻的存在。他们不肯满足他们的'人生欲’。 这就是宗教徒。”

丰子恺认为:“我们的弘一大师,是一层一层地走上去的……故我对于弘一大师的由艺术的升华到宗教,一向认为当然,毫不足怪。”

以上的话是我在翻阅佛家图书时看到的,对于弘一大师,我是钦佩的,他既是一个出色的艺术家,也是一个优秀的佛家弟子,尤其,他对华严宗、净土宗和律宗都有很深的研究,的确是一代佛学大师。

对弘一大师出家的动因,现在已经形成佛教历史和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了,很多人都曾撰写文章,分析弘一大师“出家之谜”。当然,在这种分析中,对大师出家前后的思想发展进行了梳理,这是学术范围的事。其实,我觉得如果非要问大师出家的原因,丰子恺的这一段话就是个很好的解释。丰子恺是大师的弟子、好朋友,是有资格说这样的话的。

在丰子恺看来,李叔同的出家,完全出于“脚力大”者对人生追求的自然渐进,是一种人格的完满和升华。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人要有信仰。这真是个很大、很复杂的题目。我只能说,如果,你不想浑浑噩噩地活着,那么,就必须有个信仰。

世俗中不也有这样的话吗,生存不等于生活。要我说,没有信仰,就和整天吃了睡、睡了吃,延续基本生命的人一样,是在生存;而有了信仰,才能称为生活。这种生活,是对生存之人的解释,是对众生生命的解释,这种活法,不知要高出“生存”多少倍!

人生一世,谁都想活得自在,活得无悔。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当我们满足我们的欲望时,我们快乐过,但是,这种快乐是不恒久的,当下一次还是这样的满足欲望,很多人会觉得“没意思”。这种快乐是浅层次的快乐,而且,这种快乐很容易成为痛苦的源泉。比如,有人因为这样的快乐,产生贪念,痴迷于那样的享受,等到再一次享受的时候,却很快发现“没意思”了,觉得欲望没得到满足,享受也没了快乐,这时,心理上是痛苦的,是烦恼的。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而大多数有追求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很多人学习进步了,工作进步了,这时心里的喜悦是无法形容的,很多人说这时候的快乐感受“比蜜还甜”,这就是说,这时的快乐是超越了物质享乐的。更进一步说,很多人在社会生活中,成就了一番事业,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这时会快乐。很多人对以前不解的问题突然“看开了”,觉得自己有信心和能力去面对了,觉得自己生活得更坦然、更踏实了,这时快乐的感觉,是物质可以买得到的吗?

这一点,我相信很多世俗中的人是可以明白的。而这一点,虽然大部分是属于丰子恺说的“第二层”,但也有一部分已经是“第三层”,也就是信仰这一层的感悟了。

也只有有了信仰的人,才能体会到人生的快乐,这种快乐,不是能用言语表达出来的,而是有机缘的人才能领悟的境界。

而这种机缘,并不是多难得到的事。我们不能把信仰简单地理解为神秘主义,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里,也在我们的内心。问题在于,我们是不是选择了有信仰的人生,选择了快乐的人生。

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句话也是太虚大师对信仰的一个解释,他的意思很简单:信仰即人格。一个人有了信仰,就会更好地成就人格,而对于一个成就了人格的人来说,他的信仰就是高尚的,就是一生有成的。而这,都是现实,是人生一世中最本真的现实。

其实,信仰就是这么简单而且重要。

 

二  信仰的力量       作者毛红亚

听到牧师这样说:信仰不是为了避免苦难,而是为了承载苦难。

这话在无神论者听来,恐怕又要以此来证明宗教对人民的麻痹作用了——让人安然地面对苦难,促进社会的和谐,巩固统治者的统治云云。长期以来,我们的说话者总是以一个掌握了万能真理的全知者的身份出现,以貌似纯客观的科学态度来诠释一切,也可谓是“无知者无畏”了。可怕的是叙述者对只能接受这一特定话语系统的对象造成的影响,大多数是一生难以纠正的。此间的谬误,自不待言。

回到这句话来。

 

我作为一个基督徒,和很多人一样,最初是由于某种生活的挫折而被吸引到上帝面前(当然也是上帝的美意),随着人生的进程,我在祂里面得到了愈来愈多的平安。但在理解这句话之前,我对苦难和平安的理解其实是相当的肤浅。以为平安就是苦难被上帝轻易地化解之后的轻松和感恩,这就是信仰的目的之一----为了避免苦难。但细想起来,上帝如果只给他的儿女逢凶化吉,那培养的岂非是温室里的花草,不必经严寒酷暑风霜逼迫就能修成正果上天堂?这绝非上帝拣选基督徒的本意。恰恰相反,圣经里被上帝所重用的有哪一个不是经历万般苦难而成刚强的仆人呢。受苦而后新生,在自然界也是一种既定规律。诚然,上帝是完全有能力使他们避免一切苦难的,但是他要用苦难来铸造人,使之成为合用的器皿。约伯记5:人生在世必遇苦难,如同火星飞腾。是的,我们在一切患难中,他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神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所以信仰能赋与生活的力量,能承载苦难。但很多经历过苦难的人,把自己当成了信仰,而未有思索这力量的源头所在。

 

当我明白这点的时候,人生已过了小半辈子了。因为家庭教育和性格的种种原因,几十年来我一直认为人生就当是美好的,美丽的,合理的,优雅的……因此我一直无法承受自身和环境中不和谐不合理不美好的种种现象,哪怕是衣服上不小心沾了点油污都会不开心一整天,并为此烦恼懊悔忧愁终日不绝。

 

多年来追求完美的生活习惯使我在认识上存在着极大的误区,几乎到了无法面对正常生活的地步。只喜欢只接受类同于舞台上那种辉煌灿烂引人注目的生活,追求诗化的生活,和艺术化的日常行为。吃精致营养的饭食,喝纯净健康的水,穿舒适美丽的衣服,做极有意义的高尚工作,听优美抒情的音乐,唱昂扬向上的歌,看有深刻意义的电影,说有价值的话语,结交有内涵的朋友,聊有中心意义的话,探寻有意思的旅程,过甜蜜的爱情生活,如此等等,最后在一张华丽的床上平和地死去。

 

这就是我多年来极力所实践所追求的生活,我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一丝一毫地去矫正不符合于此目标的种种“不合理”的存在上,通过自责、责他、抱怨、愤恨、焦虑来表达现实和这些目标间的差距。真是可笑得很,这差不多就是我的理想,好像要完全消除人生的苦难。

 

信仰之于我生活的实际意义,除却敬畏外,似乎就是求神来遮风挡雨,保守我每一天都过这样亮丽、舒坦、绽放得如同华彩乐章般的生活。当我看见一位朋友结婚时,她那名校毕业的丈夫风流倜傥地挽着光彩照人的她时,我曾暗自赞叹欣赏不已。次年去他们家时却看见这一对人分别变成了洗碗池边有点篷头垢面的人时,我简直扼腕叹息。感叹与另一女友听,未料她却大加赞赏,说,多好呀,这才是生活。当时不能苟同,觉得不可思议。现在想来,我是多么不现实,一直像个戏中人那样活着,其实多么苍白无力!造成后知后觉的原因,其实正是一直有意识地在逃避现实逃避苦难的原因。然而,最终还是避免不了苦难的来临,并且以更激烈的方式让我痛苦。

 

人生还是得在苦难中成长,认识真正的现实,才能有力度地去反映现实。不然这多年的信仰,为何我还成不了被神重用的器皿?当我向神汲取力量,成为一个能承载苦难的人时,再在苦难中学会诗意的生存,才是真正的艺术。是的,事实说明,真正的艺术从来都是和苦难纠结在一起,开出了灿烂的艺术之花。那些一直养尊处优的人,只是毫无痕迹地来了世上一回。

 

至于上帝究竟为何以苦难的方式来煅造人,以人有限的智慧是无法究其原因的。所以苦难本身也是一种奥秘,我们必须承认人在认识上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