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新琴学生:《青春之歌》:信念在磨难中发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3:41:02

冰心在《空巢》中说:但我还是活了下来,我始终没有失去信念。这句话可以被理解为:因为始终没有失去信念,所以我还是活了下来。我看完《青春之歌》后恍然想起这句话,方为觉得分外有理。

信念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我认为这个解释“言之过轻”。我妄自认为信念该定义为“一个人内心自发形成或是受外界条件影响而坚定在心中的一种念头”。在《青春之歌》中,女主人公林道静的信念是用她的一生去践行共产主义,为中国处在苦难中的人民奋斗。

在《青春之歌》中,林道静是从一个生长在“地主之家”的受着后妈欺凌的女童蜕变成为一名共产主义者。她一路走过来的茁壮成长是离不开她自身对人生价值的领悟和旁人对她的帮助。

《青春之歌》的一开头就写了林道静的处境。她亲生母亲的悲惨命运,她自幼在林家的欺凌,随后为拒婚而离家出走去杨庄投靠表哥,但不幸的是投靠无望,又遇上余敬唐这一“小人”。所以林道静的处境算是绝境了,前有徐凤英的逼婚,后无可退之路。所以,当林道静遇到余永泽时,特别是当她已经下定决心要与世诀别的时候,余永泽救了她。这如同余永泽给了她人生的第二次生命,她本该是要葬身在大海的波涛汹涌中了。当一个人在你最困境的时候毫不犹豫的为了举起火把照亮光明,况且这个人还是与你非亲非故,作为一个心地善良和情感脆弱的女孩子,能不感激到涕泪涟涟吗,更何况是林道静这么一个感情非常丰富且细腻的少女。

这是最开始,余永泽对她的帮助。先抛开余永泽的“不愿意革命”来说,他在林道静的人生道路中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人物。其一,作为一名读者,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余永泽挽救了林道静的生命,让林道静的故事一直延续下去。如果林道静的生命结束在大海里,那还怎么有后来她会成为一名共产主义者的可能性呢。其二,余永泽的为人品行、人生追求与林道静后来所崇拜的卢嘉川、江华等人的为人品行、人生追求恰恰是南辕北辙,这也恰恰让林道静看清余永泽与她之间的裂痕和她自身所想追求的人生。

在林道静与余永泽分开后,她开始自觉投身于学习马列主义和共产主义中,并开始自觉用行动去实践。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而后,在她无数次被捕和逃命中,许多人都给予她一定的帮助。

先说卢嘉川吧。这是一个勇敢、沉着、有激情有追求有智慧的年轻人。他对林道静在人生价值这一方面的领悟起了一个奠基的作用。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卢嘉川的个人形象无形中就影响了林道静对自己虚度生活的懊悔和反省,并在他们俩多次交谈后,林道静逐渐明确自己一生的追求目标,下定决心将一生贡献给党。且在卢嘉川被捕后,林道静在革命运动中遇到困难时都会想起卢嘉川来激励自己。

所以说,卢嘉川是带领林道静走向共产主义者的第一人。

此后,徐辉、王晓燕一家、郑大叔、陈大妈、郑瑾、江华、刘大姐等人对她在这共产主义道路上的前进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徐辉在她失去方向的时候替她指点迷津;王晓燕一家总在她每次遇难时都替她想法子避难,郑大叔、陈大妈帮忙让她逃出宋家以免被捕。这些人对林道静大大小小的帮忙,都使林道静在成为共产主义者的道理上更加有能力和信心走下去。毫无疑问,那些人,都可以说是她坚实的后盾。

无论怎么说,外界的因素对她的成长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在这么艰难的道路中,林道静个人的主观因素才是起着关键作用的。如果她是个像白莉萍那样的女孩子,我想无论别人怎么改造她,她也是“朽木不可雕也”。

林道静是个勇敢、坚韧的人。这点像卢嘉川。

《青春之歌》里面对林道静的身世描写算是详细的了。读者可以看到她幼年在林家所收到徐凤英的种种欺凌和在为拒婚离家出走而又投靠无望时所遭遇到的种种绝望。在她被余永泽救下后,又遇上与余永泽之间的志不同道不合的问题,之后更是在被捕和逃命中渡过。可是林道静她在这些苦难中所表露出来的是一种无所畏惧和坚忍不拔,多么看似跨不过的坎都拼了命去跨过。

小说中,林道静从定县回到北平被抓进监狱后不肯屈服,面对敌人的拷问一脸淡定。在被用刑时,小说原文描述说“她挺着挺着挺着。杠子一壶、两壶的辣椒水……她的嘴唇都咬得出血了昏过去又醒过来了但她仍然不声不响。最后一条红红的火箸真的向她的大腿吱的一下烫来时她才大叫一声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林道静是个敢于承认错误、虚心接受教导的人。

  林道静一直把革命想象的太浪漫。她和卢嘉川初初相识时,卢嘉川问她:你过去和家庭斗争不满意黑暗的社会现在又想很快去革命、上战场究竟都是为了什么呢。并指出她是“为满足你的幻想——英雄式的幻想为逃避你现在平凡的生活”。而后,江华也指出她的错误思想,说革命不是一味去付出自己的生命,也不是她想的那么浪漫,在革命中有无数中的苦难要面对,要懂得靠拢群众、靠拢学生。

 我个人认为林道静这个中心人物形象给《青春之歌》这部作品起了一个锦上添花的效果。

基于现代社会的物质化和人们对“红色经典”的不感冒,对能《青春之歌》感兴趣的人应该不多,特别是所谓的“80后”“90后”。我自身就对《青春之歌》里的内容很不喜欢,政治气息显露得太明显了,但林道静这个主角身上能够挖掘出来的仍然可以影响现在的人的精神还是值得关注的。

白岩松说过,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在《青春之歌》中,重点也是讲了林道静在在青春年少时为追求成为一名共产主义者而奋斗的种种艰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林道静所表露出来的精神,如勇敢、不屈不饶、毫不畏惧、虚心接受教导等等的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精神会像一把热火燃烧在读者的胸膛,让读者对林道静这个女性怀有一种敬佩之心,也会从林道静身上想到自身的青春该是如何去为自己所追求的而奋斗。或许还会感叹说“林道静真了不起,面对那么苦难还可以那么努力去生活,永远不放弃自己的信念”。也许读者对《青春之歌》这本书的内容不是很喜欢,但他可以因为喜欢林道静而喜欢《青春之歌》,大抵就是爱屋及乌。

纵然,无论我们如何谈论这部作品,都是无法忽略最重要的一点——《青春之歌》是一部描述“信念在磨难中发光”的作品。因为在小说中,林道静为何会在面临诸多困苦时还会坚忍不拔、不屈不饶、勇往直前呢,我个人觉得这都是因为她心中的信念。这个信念就是用一生去践行共产主义,为苦难人民的解放而奋斗。她的这个信念不是一般的信念,它是无比坚定的,如磐石。

正是因为前方永远有这么一把火红且光荣的火炬在等待着她,所以她才会一直坚定不移的往前走。无论多少的黑暗降到她的身上,只要她怀有这个信念,所有的黑暗都可以从她手中成为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