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病影响怀孕生育吗:作文素材之再读大师———感悟史铁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53:49

作文素材之再读大师———感悟史铁生

 

等待花开

深夜,烛光映亮了花园的小径,辗转难眠中,他起身点亮蜡烛去与海棠花相会。巨大的海棠花树,开得漫天匝地的海棠,香气缓缓飘进他的鼻中,月光下的海棠花显得朦胧而美丽,他端起烛台,仔细端详着一朵朵的海棠花,就在那一片盛开的花儿之后,仍有着未开放的蓓蕾。他想起自己一生被贬谪的经历,但他从未放弃过希望,只是默默地期待着,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他是孤独的,深夜里只有海棠花与他相伴,但他又是幸福的,被烛光映亮的蓓蕾与他一同积蓄着力量,等待绽放……

等待花开——感受生命的美丽与奋进。

盛夏,瓶中的向日葵渴望着光明。他的孤独继续着,他被生活抛弃了,但他依然渴望着理解与爱。向日葵向着太阳的方向旋转,仿佛在告诉他不要放弃希望。他拿起画笔,丰沛的情感流泻在原本干燥的画布上……美术课上,经投影出的两朵美丽的向日葵依旧闪耀着夺目的光辉,盛开的花朵仿佛昭示着一个孤独的画家对生活永不磨灭的热情。

等待花开——感受生命的坚韧与执著。

深秋,黄叶纷纷扬扬地落下,痛,袭上心头。自从他的双腿瘫痪后,母亲养的花就都死了。命运突如其来的灾难曾让他无数次地想到过死亡,每当他用自己或周围的一切发泄着心中的痛苦时,母亲总是默默地承受着,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安慰着儿子,平息他心中的苦闷。日复一日,她目送儿子摇着轮椅去地坛,却踟躇着不敢一同前往。当儿子很久都没有回来,心神不定坐卧难宁的母亲终于忍不住沿着车辙的痕迹寻找到了地坛,而在确定儿子的安全后又默默地转身回去……她想陪儿子去看北海的花,这是她最终也没能实现的心愿,她独自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帮助儿子寻找生命的方向,却等不及分享到儿子哪怕一点成功的喜悦。然而在母亲离去后的又一个秋天,他终于看到了北海盛开的菊花,淡雅的黄,高洁的白,深沉而热烈的紫,这于肃杀的秋风中开得正烂漫的花儿仿佛在告诉他妈妈没有说完的话:孩子,即使生命很苦,仍然要坚持下去……

等待花开——感受生命的勇敢与豁达。

花是美丽的,而人们喜爱花并不仅仅因为它们外表的美丽,也因为在等待花开时带给人们的力量。

等待花开,也是幸福的。

等待花开——等待生命的感动。

 

眼光

他的手指轻快地在琴键上划过,从快板到大师级节奏,他的延长音是那样地雄伟华丽。大师海顿是他的老师,将他领进了音乐的殿堂。但他是高傲与不羁的,从6岁便开始作曲的他不甘心永远跟随别人的步伐。在音乐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他建立了一个新的音乐王国。各种复杂的技艺他运用自如。风格迥异的音乐元素被他重新组合,经他的手流泻出的音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明净与简洁。手中的指挥棒划出优美的弧线,那是一种新的音乐艺术,莫扎特永不枯竭的艺术灵感带领人们走进音乐新的世界中。音乐老师说早期的交响乐曲是没有标题的,但她播放的《第十四交响曲》却分明透着巨大的执着和热情,甚至比从前那些有标题的曲子都表现得更完美与动人。

新的创作眼光——一位音乐家将历时最久的古典乐派推向了巅峰。

凌晨,一朵海棠花盛开了,未眠的海棠花散发出淡淡的芬芳,灿烂地绽放着。他醒来的时候,凝视这朵平日里再普通不过的海棠花却觉得它格外美丽。他望着这朵未眠的海棠花,想起自己亲人一个个早已离自己而去,自己也曾因孤独而想放弃生命,但是面前的这朵花儿仿佛用它的美丽在告诉他:要活下去,只要活下去就能不断发现美。由此,他又想到了许多艺术家以真实与自然带人们的动人的情怀,原来,美来自于自然。

新的审美眼光——一位伟大的作家明白了美的真谛的同时获得了活下去的勇气。

他摇着轮椅步入地坛的那一个个黄昏与清晨,当夕阳沿着的亘古不变路途落下,当葳蕤的草木在暴雨冲刷后的清纯之气迎面扑来,当雨燕高歌并盘旋着飞离。他审视着这早已破败的园中的每一个生灵,寻找着生命的意义。命运将他的生命交给了轮椅,他也曾一次次仰望天空,抱怨命运的不公。然,倾颓的地坛中,他看见了萧索万物后的勃勃生机,不正是那看似不幸的生命中蕴藏着的巨大的力量吗?他用笔碰撞开一条全新的道路,他用文字告诉人们: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新的阅世眼光——一个失去双腿的人终于明白了生命的意义。

新的眼光,将从旧事物中挖掘出新的东西,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更加美丽而深刻的世界。

新的眼光——探寻着人类的灵魂尚未抵达的地方。

 

放弃是超脱,放下是超然——感悟史铁生的人生思考

人生的境遇和际遇很多,死生、存亡、贫富、穷达、贤肖、毁誉、咎吉、吝悔。、

无力回天的绝望,人生如寄被动存在,无处不在的诠释着人类自身的渺小和软弱。人生的时间的唯一性,和空间的不可转换性,使人类了有了幻灭感,把人类逼到了无依和无奈的绝境,继而产生了人生无意义的本论,人生的开始和结束却完全的一致,死亡等待着出生。

人生的唯一性也推论出人生的弥足珍贵,激发起人们的对生活的占有欲和统治欲,视死如归的追求着各自的形形色色人生的目标。又因了观察角度的立场和评判是非的标准不同,人类被自以为是的偏见所束缚,以至于不无法理解和不沟通,陷入无聊的争辩;物质是第一性存在的,所以又被自己所创造的技术、财富、和权势所役使。

在本论和推论之间,人们困顿着、迷茫着、逡巡着,游离着、求索着、论证着。涣肤涣髓的内心的郁闷和痛苦如旷古的梦魇困扰着人们,挥之难去。一部分人看透了本论的世界,人生即悲苦,便随了宗教的引领归向无苦、亦无乐、无悲亦无伤的极乐世界。一部分人沉沦在万丈红尘中,执著的完全按照自己的内心去活,或者成为一个疯子,或者成为一个传奇。大部分人游动于积极与消极、执著与悲观之间,在两极端之间以动态平衡的方式调试着自己人生轨迹。

放弃人生是超脱,放下执著是超然

没有来路亦没有去途人生,从零开始,最终回归于零,无论如何努力,零乘以任何数都得零,零就是无意义,无意义就应该放弃,逃离这没有意义的世界,是超脱;从零到零,生命的脚步在人生的时间和空间里,幻化出一条唯一炫美的轨迹,存在就是意义,过程就是结果,镇定的欣赏着绝境里的悲壮,享受着生命的美丽,也享受生命痛苦是超然。

不和时宜,时局潮流不尽己意,和当权者话不投机,叹一怀才不遇,就去远遁山林,或放逐于江湖,任诞放达,效仿锻铁的嵇康,对弈的阮籍,纵酒的刘伶,把一个华美乐章肢解成断篇残简,上天集万般智慧、才赋于一身,不思天纵英才不易,逃避只是个体的超脱;时势不济,命运多舛,怀才不遇,生不逢时,退而求其次,曲径通幽,一身才智,可兼济天下,可服务一方,可独善其身绝不暴殄天物,不能从政可以写诗,不能治国可以从商,天生我才必有用,这是超然。

超然是阅尽繁华能体味天然雕饰的质朴;历经磨难,才有悲天悯人情怀;经历四季轮回,才会面对秋风萧瑟,秋雨凄凄,能道一声:天凉好个秋!

超然是大漠孤烟,平野落日,群山巍峨,绝壁清辉,无论通天坦途,还是崎岖绝境,高一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超然是世事无常,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却能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祝愿;超然是风雨中栖身无所,却可以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超然是尘世中不唯功利的洒脱,是温暖而不燥热的关怀,是拒绝察言观色、趋炎附势的从容,是停止向周围呼唤理解的自信,是绝境、坦途永远的微笑,是消融偏执和偏激的淡定,是危难时挺身而出义无反顾的担当,是理性有不失天真思考,是对生命拒绝挥霍而温雅的欣赏

 

宁静的史铁生

史铁生是经常能给我们以惊异的那种作家。也许因为他特殊的身体状况给了他人所不及的感悟力。

史铁生的出语惊人并不表现为壮怀激烈与慷慨陈词,他总是很平静甚至很低调地写一些平实的文字,然后让你大吃一惊。这有点像有人用近乎耳语的声音,宣布与大伙性命相关的消息,并不因为其音量小而被忽视。比如,他在《我与地坛》里对我们说:“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史铁生的苦难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因为他有一具残疾的身体,更因为他有一副健全过人的大脑。这么多年了,他在轮椅上年复一年地沉思默想,度过绝望而狂躁的青年时光,也成熟了他中年的深厚思想。思想本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一切思想必定是忧郁的,何况如史铁生这样,从第一天得知自己将永远不能再站立起来的时候起,就一刻也不能停顿地冥思苦想着的人。这时候,我们忘了,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惟沉思的时刻,才是敏锐、富有,也是最强大的时刻。这大约是我们每个人都能体验到的,只是由于肢体的完整,由于行动的灵便,由于俗务的纠缠,更由于欲望的循循善诱,沉思的机会于我们正变得越来越稀少。史铁生不然,他有的是机会让自己强大,尽管他被迫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惟其强大,才可能这样平实地谈论死亡,既不夸张对它的向往,也不回避它的到来,就像一个操心家务的农夫,安排惊蛰开犁清明下种的农事,也预告秋季的收成一样寻常。

史铁生当然算得上是经历过绝境了,绝境从来是这样,要么把人彻底击垮,要么使人归于宁静。

宁静是一种规格很高的品质。庄子说: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意思是要对一个人作出判断,观其动不如视其静。自古以来,心如止水、宠辱不惊、以不变应万变等等说法,都表现了对宁静心态的某种崇敬。

真正获得了宁静的人非但不是麻木的生硬的,反而是极其敏感极其温厚也是极其丰富极其坚韧的。他可能为草的凋零或者树叶的飘落而伤感,也可能替一位素不相识的弱智小女孩而担忧,他会长久地怀想下放地穿着开花棉袄吹唢呐的穷吹手,也会在梦里一次次梦见被他使唤过的老黑牛与红犍牛,他激赏刘易斯步态的美感,羡慕刘易斯的力量与速度,他对已经去世的母亲怀有深深的歉疚,对一直关怀和帮助自己的朋友和亲人充满感激之情,他思考过怎样生也思考过怎样死,说到生的时候,他有那么多山重水复的烦恼和柳暗花明的喜悦,讲到死的时候他事无巨细从心态、方式到装裹和墓地,全都娓娓道来更谈笑风生……我们从史铁生的文字里看得到一个人内心无一日止息的起伏,同时也在这个人内心的起伏中解读了宁静。

 

感悟史铁生

青年是一首诗,这是因为处在这个年龄段的生命总有着绚丽多姿的梦想和火一样燃烧的激情。而史铁生却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的残废了双腿”。诗化的岁月瞬间凝固成冰冷的现实,像所有的残疾人一样,他也曾逃避,也曾一心寻死,他一度活在死亡的边缘。但当他摇着轮椅始进历经沧桑的地坛时,这一切又都变了。

脾气暴怒无常的他会在那幽静的园子一呆就一整天,不再是想着寻死的念头而是思考着生命的哲理;看着北归的雁群,会伤心欲绝砸玻璃的他也会欣赏起蜂儿的顽皮,蚂蚁的呆笨。这一切的变化,像是地坛早就为他准备好了一切。其实不是,是一个人的心情变了。他曾说“其实,人这一生能得到什么呢?只有过程,只有注满在这个过程中的心情。所以,一定要注满好心情。”而要拥有一个好心情,就不能逃避困难,因为即使你逃避它,它也不会避开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迎难而上,这才是强者的作风。当然你也不能封闭自己,使自己活在心烦意乱的世界里,要不然哪来的好心情呢?你要在爱和友谊中安然的活着,欣赏着周遭的一切美景。这样的日子难道不令人向往么?

而变了一个人的他常常会思考死的问题,他也似乎悟出了些什么。那时的他明白,不管多么漫长的时光也是稍纵即逝,每一步每一步,其实一步步都走在回去的道路上。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经吹响。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面对死亡的他是何其坦然,何其豁达。史铁生他说“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他敢于将人生中痛不欲生的那段经历毫无遮掩地袒露在文字中,敢于将那些从伤口里流出的血变成缔造人生的材料,敢于用那些血洗净心灵的尘埃。正是这样,那震撼人心的文字也照亮了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他曾写道“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完美不是一个地方而只能永远是一个方向,每个人都是残缺的,而世界正是因了这份残缺才成就了自己的完美。假如世界上没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所以珍惜你自己,收起你那所谓的自卑,打消你寻死的念头,因为那一切显的那么可笑。看看那站在狂风中的巨人,纵使是一个病魔缠身生命垂危的人,却用他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那么多的真理,你难道还有活不下去的理由么?

三毛曾说“心之如何,有如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间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非自渡,他人爱莫能助。”难道我们不该利用苦难来为我们丰满羽翼,以待搏击更寥廓的天空!

 

地坛与虔诚

史铁生是一个在人生最黯淡的季节截瘫的人,一个历经苦难磨炼却又与命运顽强抗争的人。在《想念地坛》中,史铁生从怀念地坛讲到写作意义,再转而思考人生价值,将个人的苦难经历和思想的成熟过程娓娓道来,让人读罢犹如喝了一杯甘甜醇香的美酒,沁人心脾,回味无穷。

像史铁生一样,我们的人生也会有风雨雷电、寒霜黑夜一起袭来的时候。面对生命固有的痛苦、失落和感伤,我们与其逃遁,不如像海燕一样迎着闪电和海浪飞翔。人生本就像一列负重的列车,在苍茫的人世间喘息着前行,直到那世人皆知的终点。在长长的通道里,我们难免会因黑暗而畏惧,因孤单而沮丧,只有在蓦然回首瞥见远方起点的一刹那,才恍然:自己已经走过了这样的一段人生旅程。于是发现,在过于匆忙的脚步中,在一次次的得意失意中,我们竟忘记了细细品味流逝在身后的美丽风景。殊不知,只有让岁月的沧桑和苦难洗尽一身的铅华,生命才能显出别具一格的分量与魅力。

萧伯纳说:“生命的道路在于把地狱变为天堂,把人变为上帝,在于在那‘苦难的山谷’里点起一盏万年灯,普照大千世界。”诚如太阳不会永远被云层遮挡住一样,苦难也终将过去。纵然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的时刻,我们也无须害怕无须彷徨。无论怎样的疲惫,怎样的无助,怎样的看不见光明和希望,只要如史铁生那样,拂去挡在心间的阴影迷雾,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地坛”,点亮心灯,让思想从灾难中解脱,让灵魂在一次次的回望和思索中释放,就能抛却心中的苦闷与惆怅,守住心中的追求和希望,永不言败地一程一程奋力前行。

境界,让人生充满韵味;自然,使生命归于纯净。当生命被生活推向极致,往往展现出一份从容之美。临乱世而不惊,处放舟而不躁,喜迎阴晴圆缺,笑傲风霜雨雪,生命才会焕发别样光彩!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守住自己的一块“心灵地坛”,在遭遇苦难时勇敢地洗涤心扉,抛却繁杂,回归本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