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医生男科:大学生的价值教育:南京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个案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09:36
大学生的价值教育:南京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个案分析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686    文章录入:admin ]

作者:龚放 王婧 郑汉文
出处:[高等教育研究 第2期]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是通过高等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与传承来影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从可以吸收文化的成果,到能够参与文化的开创”⑴。因而,作为教育内容的文化的特质,会影响受教育者待以形成的文化素质,进而直接影响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行为水平和方式。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必须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主体对客体的状态进行事实描述;二是主体对客体的态度,即判断取舍。前者是认知问题,后者则属价值问题⑵。因此,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判断和方法判断与受教育者价值观念的形成之间存在一种不可分割的联系。我国内地高校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将文化素质教育作为突破口,其要义为更加注重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和基础,也就是注重学生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的培养。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也即价值教育的过程。换言之,将文化素质教育视为价值教育的一种形态。
    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文化素质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正在纠正把大学完全办成“职业技术培训地”的错误,改变僵化的过分狭隘、过分功利化的专业教育培养各种“单面人”或“文化偏才”的现象⑶,使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有学者已经说明,在高等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切中当前时弊”,有助于“教育思想、教育观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⑷。但是,文化素质教育在实践过程中仍有几个问题应当关注,其中包括如何看待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和人文文化素质教育间的关系,如何对待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激发其理性情感,树立其合理的价值观。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文化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成效。
    中世纪以前,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是未分化的。但随着社会发展的工业化进程,两者终于分道扬镰了。然而,社会发展至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割据对抗”渐渐缓解,出现了二者相互融合的趋势。有的学者提出科学文化教育与人文文化教育应当成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两翼⑸,正如杨叔子教授所言“身需彩凤双飞翼”。
    人文文化教育由于其内在合理性和强大的历史惯性,而得以保持作为各科类教育的基本地位。它所蕴涵的那些能直接折射人类精神世界的因子,对由价值观、人生观等共同构架的人格特质起着一种独到的催成作用。故而,人文文化素质教育应超越单纯的文化知识填补活动,更加关注人文文化的内在教育价值,关心受教育者人文素养的培育与内化。同时,人文的现代化是借助科学的方法、手段、技术才得以实现的,人文必须介入科技的发展。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自五四运动请进“赛先生”之后,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科学教育并未曾在中国得到健全充足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科学教育受到了重视,情况大有改变,但从总体上看,国民的科学素养仍然有待提高。在当前国际竞争背景下,科技价值的提升显而易见。加之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对人们思想、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等的深刻影响,给人文教育提供了新的课题、途径和方法。科学成为现代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加强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应是明智之举。然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也“不能只是停留在经验性,技能性知识的传授,而应突出科学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形成⑹,培养学生独立的、批判的思考精神和追求真理的勇气和胆识,提升科学文化素养。这也是“科技人本化”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并不排斥专业教育,也不是对专业教育的简单补充。而是在涵盖专业教育的同时,一方面挖掘专业教育中所凝聚的科学方法、逻辑思维和追求真理的人文精神,提升专业素养;另一方面促使学生知识面的拓展,视野的开阔,形成触类旁通、顺利“迁移”的学习能力。以此来提高专业教育的质量,既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也使学生获得一种在变化多端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中把握自我发展时机的能力,为终生的发展提供可能,进而保证国家的持续发展的
    由于哲学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形式”⑺,它以独有的理性思维为人们提供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指出,“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⑻,因此,有学者指出文化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就是对大学生进行哲学思维的训练。这有助于“增强其理论思辨能力,有助于他们高屋建领,把握整体,突破各具体学科的局限,以及具体知识的狭窄性,超越人文与科学认识的界限,从而既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新进展,又善于接受科学技术的新成就”⑼。并且,可帮助形成用辩证的逻辑方法历史地看问题,使其在面对社会和自我的发展中,从容对待人生中的各种境遇;批判地对待“物有所用”的观念,从即时之用和长效之用、显性之用和隐性之用的对立统一中,把握自身理性情感的发展⑽,摆脱纯粹的功利实用主义的囚笼,成为“头脑清晰的,能够理清面对的各种价值冲突,又是富有智慧的,能够对这些冲突进行思考反省并从各个可可能。能的相关因素的作用来解决这些冲突”的⑾,同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让他们能在更为合理的层面树立自我的价值观。

二、南京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
    文化素质教育不应该沿用一种生硬的统一模式,各所大学的情况不同,就要求在具体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范式进行,从而体现各个学校的个性。以下以南京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为例,进一步探究实践举措的可行性。
    南京大学的学科建设既保持发扬了传统学科与重点学科的优势,又设置发展了一批新型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与应用学科,形成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生命科学、工程科学与管理科学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改变了传统的文理型的学科结构⑿。这种综合性,一方面有利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另一方面,“资源”的多样而又以理科和交叉学科为重的特征,也给文化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文文化素质教育造成了一定难度。
    1.南京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的内涵:注重人格养成和价值教育
    南京大学及其前身素有重视人格养成、重视价值教育的传统。早在20世纪初的三江师范学堂和两江师范学堂时期,李瑞清先生即以“嚼得菜根,作得大事”作为校训,石氏砺学生;江谦在任南高师校长时,以“诚”为训,要求学生“以诚植身,以诚修业,以诚待人’,;郭秉文先后任南高师和国立东南大学校长,他提出要使学生养成“对于国家负责任的国民人格,使学生的知力、情感和意志等品性趋于和平,,;当时在校内“高标硕望,领袖群贤’,的刘伯明教授要求学生养成“钟山之崇高,大江之雄毅,玄武之深沉”的国士风范⒀,90年代,南京大学以“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为指导思想,不仅提出“抓基础教学着眼于‘实,,抓能力培养着眼于‘活,”,而且强调了“抓素质教育着眼于‘高,”,要求学生树立高境界的人生目标,培养高品位的文化素质;并确立了文化素质教育的中心:我国历史与民族文化的教育,世界历史与世界文化的教育,价值观与道德观的教育,文学与艺术教育等等⒁。
    2.南京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实践模式:全体参与与部分加强
    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南京大学逐渐形成了一种“全体参与”和“部分加强”共相协同的“核心模式”。
    南京大学历来都视教师文化修养的提高为学校施行文化素质教育的关键。为此,学校十分重视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培养。通过“岗前培训’,、“教师帮扶”等活动,来激励教师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磨砺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注入文化素质教育精神的能力,努力把文化素质教育导入专业教育之中;在“课堂教学,学术活动,社会实践与科学实验”相结合的三元教学模式中,言传身教,身体力行,营造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优良育人环境。总之,南京大学从不放松对教师在学术、科研、教学诸方面的管理,促成每一位教师自觉自愿去领悟素质教育的思想内蕴,并在行为中体现其精神,做到“既能精研教材教法,又能给学生以器识抱负的培养”⒂。
    “全体参与”模式以全体教师、职员的引导作用,带动每个学生的热情,其最佳功效在于营造出一个有“浓厚的学术空气,严肃的文明空气,活泼的文娱体育空气”的校园文化,以提升大学文化品位。而“部分加强”模式旨在“以点带面”,来巩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效果。为此,南京大学成立了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聘请文、史、哲各学科最有影响的四名教授当顾问,负责领导、规划、咨询全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同时,学校设立了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具体负责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及开展各项相关活动。南京大学教务处则全面负责协调全校艺术类课程和文化素质类讲座的规则、安排和师资聘任。在“部分加强”的模式中,南京大学还成立了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实验田”。由学校从重点高中里挑选出的部分学生与那些自愿申请并得到同意的在校大学生共同组成强化班,配以优秀的老师任教。与一般的系部相比,在课程设置上,强化班有着明显的不同:一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选择机会。知识的增长,眼界的开阔,都会影响年轻学子的志趣变化和方向选择。因此,有必要给学生提供调整选择方向的机会,使其个性得以培养,特长得以发挥。二是打通了文、史、哲的壁垒,同时开设文、史、哲诸方面的课程,注重从文、史、哲诸多角度思考同一问题的能力训练,有意识训练学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把握事物间联系的能力,扩大他们的视野。强化班的经验为南京大学探索文化素质教育在专业领域的深入提供了借鉴。
    3.南京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举措:不拘一格塑人才
    南京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学校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采取了不拘一格的实践举措:
    (1)强化课外,同时优化课内。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合理配置专业课程,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文科大部分专业的学生都要结合课程进行阅读,撰写读书心得,参加课堂讨论,学术报告,论文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
    (2)学校筹划了150门左右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从全校各院系聘任150多位优秀教师,作为校聘文化素质课教师,承担一定量的全校统排文化素质课的教学任务。配以艺术类课程的开展,学校拨专款购置了钢琴,提琴,民乐乐器,图书和音像教材。
    (3)配合“第二课堂”、“辅修专业”的开展,学校的各种中心与研究机构也以各自的专长活动来扩大文化素质教育渠道。如,南京大学图书馆创办的汇文读书社,成功主办了首届在宁高校文学创作座谈会,以及影视欣赏有奖征文,图书展销及“汇文读书周’,等活动,并成为在宁高校文学社团的龙头。目前学校里的各种学生社团多达50余个,其中求是学社、计算机协会、英语俱乐部、天文爱好者协会、经济协会、电子协会等社团的活动非常活跃。
    (4)学校教务处和文化艺术教育中心不失时机地聘请校内的、地方的或是来校来宁访问的著名专家、学者、社会活动家和艺术家以及各界名流来开设高水平的学术讲座。以“周末艺术沙龙”和“人文艺术系列讲座”两种形式为主。自1994年9月以来,已开设活动达百余期。此外,各院系及研究所每学期除了开设若干讲座以外,都面向全校举办“文化周’,,“文化月”等活动。例如,今年4月份,新闻与传播学系举办了“新闻文化活动月’,,面向本系和全校开办了一系列知识宣传讲座,以及各种竞赛等相关活动。这些活动大多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们自己策划、组织并参与的。
    (5)学校开设以艺术鉴赏为主的各种类型的艺术类文化素质课,结合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成果汇报演出和书画、雕塑、摄影等展览,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
    三、从价值教育的理念
    诊释南京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
    南京大学所推行的文化素质教育作为一个个案,究竟能否视为大学生价值教育的一种型态?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面对方法学上两方面的要求:除了要为价值教育的理念下个定义,还要对南大个案定性而加以诊释。
    价值教育的理念本身,其实是很难固定下来的,因为任何定义都有过或不及的危险。在这里我们尝试至少给予下列4个方面,作为判断的准则:(1)教育过程的认知活动是否有价值关涉其中?价值以什么方式呈现其中?( 2)教育过程所要学习到的,如何涉及态度?(3)教育过程所要学习到的(包括技巧),如何涉及为人?( 4)教育经验及其价值性质,如何在人生中呈现出来?
    对南京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的诊释可根据上列4点作如下分析:

    对于(1)所问的知识价值问题,现在流行着急功近利的实效态度:以有用作取舍,会把“作为通识教育的文化素质教育”看成为可有可无的“装饰”,好像进入大学就是单单为了专业发展。对抗这样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的最好方法,就是在专业学习以外,还要选修文化素质教育的科目。通过实实在在的教育经验,要求同学反思学习广度上的价值,就是知识面宽广比狭窄更为重要,心智灵通比心智单一更好。对于( 2)所问学习背后的课程观一一明显的或潜在的,如果不是随随便便的或者是乱七八糟的,不论是正规课程或者是自由活动,在文化素质教育的设计背后,都难逃所需的文化观。上文指出,我国大陆以及南大的文化素质教育,都有如此取向:科学与人文不是两个文化,而是统一文化中互补相成的两个子集,需要融合统一。所以,文化素质教育正反映了如下文化观:要学文化就应该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并学,且追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统一。如果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大学生也不求此精神,人类社会的文化就会一直分裂下去。对于(3)所涉的人生观,至少从南京大学的传统与实践来说,十分注重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和基础,表现在文化素质教育的活动内容与安排之中,标示了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方向:“价值教育”是“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共同核心。这个方向是十分可贵,但成效究竟如何,则有待进一步检验。最后对于(4),价值教育作为一个新生的观念,如何在一所高等院校表现出来,需要对该校大学生作追踪研究,比如“人文艺术讲座”对感情的开发有何影响,很难在短时间看出来,学风的养成作用更难说得清楚,几年的大学生活,可以在一生中发生多少影响?当然不可高估,然而也不可以低量,南大个案的说服力得由更多的南大人的生平去给予有力而多姿的说明,正如任何高等院校一样。

    参考文献
    [1][3]郑汉文.从品质为本教育观论作为“养才之所”的大学的人才教育:论(专才)人才优质化的(通才)通识教育的观、学、教、研四重问题.' 99中国南京“大学教育思想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
    [2][7]张践等著.哲学与当代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4
    [4]刘献君.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系.高等教育研究
.1999(6)
    [5][6][9][10]龚放.试论大学素质教育.教育研究,
1997(11)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121
    [11]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目的.李永宏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7. 12
    [12][14]洪银兴主编.南京大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9. 6
    [13][15]龚放,冒荣主编.南京大学.长沙:湖南教育中版补1 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