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好的泌尿外科:鬼谷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6:44:07
谋篇第十
【原文】    1.为人凡谋有道①,必得其所因②,以求其情③。审得其情④,乃立三仪⑤。三仪者曰
  上、曰中、曰下。参以立焉,以生奇⑥。奇不知其所拥⑦,始于古之所从⑧。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⑨,为其不惑也⑩。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故同情而相亲者,其俱成者也⑾;同欲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⑿;同恶而相亲者,其俱害者也;同恶而相疏者,偏害者也。故相益则亲⒀,相损则疏⒁,其数行也⒂;此所以察同异之分类一也⒃。故墙坏于其隙,木毁于其节⒄,斯盖其分也⒅。故变生于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议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⒆。故百事一道,而百度一数也⒇。
【注释】
    ① 为人:秦恩复校:“别本无‘为人’二字。”    谋:谋划。道:规律,法则。    ② 因:依据。    ③ 情:实情,真相。    ④  审:弄明白。    ⑤ 仪:标准。    ⑥ 参:参考,比照。  奇:指奇谋。    ⑦ 奇:秦恩复校:“一本作‘计’。”    拥:壅塞,壅蔽。⑧  从:遵从。    ⑨ 司南:指示南北方向的装置。    ⑩ 惑:指迷失方向。    ⑾ 同情:心意相同。    俱成:双方都取得成功。    ⑿ 同欲:愿望相同。  偏害:俞樾《诸子平议?补录》认为当作“偏成”,可从。偏害,一方受害,即另一方成功之意。    ⒀ 相益:指双方受益、有利。    ⒁  相损:指双方受损、有害。    ⒂ 此句指规律发挥作用。    ⒃ “类”上,秦恩复校:“一本有‘其’字。”  分:标准。  ⒄ “隙”上“其”字,秦恩复校本据别本增。    节:指节疤。    ⒅ 此句意谓:这大概由于有缝隙导致分裂的缘故。    ⒆ 议:论议,讨论。    说:指观点。    制:制约,约束。    ⒇ 百事:指各种事情。    道:道理,法则。    度:法度。    数:术,方法。
【译文】
    1.人们凡是出谋划策都有法则,一定要追溯原因,以推求实情。详尽地掌握了实情,然后设立上中下三种标准,三种标准参照运用,谋划出奇妙的策略。奇计的施行畅通无阻,从古代就已经开始。郑国人挖取玉石,乘坐指南车,是为了不迷失方向。估量才干,测定能力,揣度实情,也是行事的指南。情投意合而又关系亲密,必定双方都会取得成功;欲望相同而关系疏远,必然是一方受到损害;憎恶相同而关系亲密,必定是双方都受到损害;憎恶相同而关系疏远,必然是一方受到损害。所以双方有利就彼此亲近,双方有害就彼此疏远,这是规律在起作用;用这个道理来区分同异,同类事物的道理是相同的。墙壁崩坏是由于有缝,树木朽坏是由于有节疤,这就是事物由于有裂缝导致分裂的原因。变化产生事端,有事端就产生出计谋,计谋要经过计划,计划要经过议论,议论要产生辩说,辩说要通过采纳,有采纳就会有摒弃,于是就要设立制度,用来制约事物。所以,各种事物都有相同的道理,各种规章制度都有一定的规则。
【原文】
    2.夫仁人轻货①,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②;勇士轻难③,不可惧以患,可使据危④;智者达于数,明于理⑤ ,不可欺以[不]诚⑥,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⑦;是三才也⑧。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是因事而裁之⑨。故为强者积于弱也,有余者积于不足也,此其道术行也⑩。
【注释】
①  仁人:指有德行的人。    货:财物。    ②  费:费用,指钱财。    ③  难(n6n):患难。与“患”义近。    ④  据危:处于危险的地方。    ⑤  达于数明于理:即明达数理,通晓各种规律和方法。  ⑥  “不”字原无,台湾萧登福据他本有,今据补。    ⑦  立功:建立功业。    ⑧  三才:本指天、地、人。此指仁人、勇士、智者。    ⑨ 因事而裁之:指根据具体事情决定使用什么计谋。裁,裁决,决定。    ⑩  此其道术行也:这就是规律和方法发挥作用。

【译文】
    2.仁义君子轻视财物,不能用财利加以引诱,反而可以让他们捐出一些钱财;勇猛的人看轻患难,不能用祸患加以威吓,反而可以让他们处于危险之地;有智慧的人通晓术略,明白事理,不能用不诚实的态度加以欺骗,可以向他展示道理,可以让他建功立业;这三种人称作“三才”。愚笨的人容易受蒙蔽,无能的人容易受恐吓,贪婪的人容易受利益引诱,这三种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制裁。强大是由弱小累积而成,有余是由不足累积而成,这就是道术得以实行的原因。
【原文】
    3.故外亲而内疏者说内①,内亲而外疏者说外。故因其疑以变之②,因其见以然之③,因其说以要之④,因其势以成之⑤,因其恶以权之⑥,因其患以斥之⑦。摩而恐之⑧,高而动之⑨,微而证之,符而应之⑩,拥而塞之,乱而惑之⑾,是谓计谋。计谋之用,公不如私⑿,私不如结⒀,结而无隙者也。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⒁。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入臣者,必与之言私。
【注释】
    ①  外:指表面。  内:指内心。    ②  因其疑:利用他的疑惑。    ③  然:对,指肯定。    ④  要:通“邀”,指交结。    ⑤  此句指借助对方的形势取得成功。    ⑥  恶(wǔ):讨厌,不喜欢。  权:变。    ⑦  此句指根据对方担心的事排除自己言说中的那些内容。    ⑧  恐:使对方受到恐吓。   ⑨  高而动之:把所说的事情拔高来打动他。      ⑩  微而证之:指稍加引证。  符而应之:指外部有表现要与他相配合。    ⑾  此二句意谓蒙蔽他,使他糊涂。    l⑿ 公:指公开。  私:指秘密地。    ⒀  结:交结,缔结。指结交密谋。  ⒁  流:像流水一样弯弯绕绕。
【译文】
    3.对表面亲近而内心疏远的人,说服他的内心;对内心亲近而表面疏远的人,说服他的外表。根据对方的疑惑改变游说的内容,根据对方的表现加以肯定,根据对方的言辞加以总结归纳,根据对方的形势帮助他成功,根据对方的憎恶加以灵活变通,根据对方的担忧加以排除。用揣摩之术使他恐惧,抬高地位使他触动,略设根据加以引证,露出表现使他响应,如果不知变化,就加以堵塞,使他迷惑,这就叫做计谋。使用计谋,公开不如隐蔽,隐蔽不如结交,结交可以亲密无间。计谋正用不如奇用,奇用能左右逢源,用之不尽。说服国君一定要奇用;说服人臣一定要用得隐蔽。
【原文】 
    4.其身内,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①。无以人之近所不欲②,而强之于人;无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人之有好也③,学而顺之,人之有恶也④o,避而讳之;故阴道而阳取之也⑤。故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⑥。貌者不美,又不恶,故至情托焉⑦。可知者⑧,可用也⑨;不可知者,谋者所不用也。故曰事贵制人⑩,而不贵见制于人⑾。制人者握权也,见制于人者制命也⑿。故圣人之道阴⒀,愚人之道阳⒁。智者事易⒂,而不智者事难。以此观之,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然而无为而贵智矣⒃;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既用见可否⒄,择事而为之,所以自为也⒅;见不可,择事而为之,所以为人也⒆。故先王之道阴,言有之曰:“天地之化⒇,在高与深;圣人之制道Ⅰ,在隐与匿。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Ⅱ。’’道理达于此义之固,则可与言。由能得此,则可与谷远近之义Ⅲ。
【注释】
    ①  内:指亲近。    外:指疏远。    ②   无:通“毋”,不要。 近:俞樾《诸子平议?补录》认为是衍文,依陶注“谓其事虽近,彼所不欲”,其义可通。此句秦恩复校云:“别本作‘无以身之所不欲’。”  ③  好:指优点、长处。    ④  恶:指缺点、短处。    ⑤  阴道而阳取:指暗中施谋,公开取得效果。    ⑥去:除掉。    纵:放纵。  乘:乘机。    ⑦不美不恶:陶注云:“见善不美,见恶不非。”指不为外物所动。    至:真。    托:交付。    ⑧  可知者:可以了解的人。    ⑨可用:指可以使用谋术。    ⑩  制:控制,制约。⑾ 见制于人:被人控制。见,表示被动。    ⑿  制命:命运被人控制。  ⒀  道:指谋划的原则,下句同。    阴:隐而不露。    ⒁  阳:张扬外露。    ⒂  事:办事,动词。下句同。    ⒃  无为而贵智:指行事顺从自然法则,并且重在智慧。    ⒄  俞樾《诸子平议?补录》认为“否”字是衍文,据下文“择事而为之”来看,有“否”字文义
完整。    ⒅  自为:为自己,有保全自己的意思。    ⒆  为人:为了别人。  ⒇  化:化育,指自然的运转变化生成万物。    Ⅰ 制道:指掌握自然法则。    Ⅱ  中正:指不偏不倚,不过无不及。    Ⅲ  “之”当依《四库全书》本作“者”。秦恩复校本改作“者”。    Ⅳ  谷:陶注为养。俞樾《诸子平议?补录》认为当读为“觳”,义为尽。疑通作“毂”,有聚束义。毂远近,即悦远来近、远近辐凑之义。
    【译文】
4.关系密切而说话见外的人必定导致疏远,关系疏远而说话很深切的人必定有危险。不要拿别人不愿意做的强迫他去做,即使关系亲近也不能接受;不要拿别人不知道的东西教导他。别人有优点,跟着他学习;别人有缺点,要避讳不言;这是用暗地讨好的方式换取公开的回报。想要去掉他,姑且放纵他,放纵他是为乘机制服他。喜怒不形于色,外貌不善又不恶的人,可以投以真情。可以透彻了解的人,就可以使用计谋;不能了解的人,不能用计  谋。行事重要的是制约别人,而不是被别人制约。制约别人就是掌握了权力,被人制约的人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因此,圣人运用谋略的原则是隐藏不露,愚人运用谋略的原则是大肆张扬。有智慧的人行事容易,没有智慧的人行事困难。由此说来,虽然灭亡的东西难以复兴,危险已经存在难以变为安全,但顺应规律看重智慧却是必要的。智慧能用在众人无法知道的地方,又能用在众人看不到的地方。运用智慧,要看可行不可行;如果可行,选择事情去做是为了自己;如果不可行,还要选择事情去做,那是为了别人。所以古代先王的法则隐秘,有这样的说法:“天地的造化在于高深莫测,圣人治世的法则在于隐秘深藏。”不仅仅是讲求忠信仁义、正直而不偏不倚而已。明达这种道理,就可以与人交谈。由于能掌握这些法则,就可以懂得如何役使天下的人。
【评析】
    “谋”在本篇指出谋划策和用计施谋两大方面,讨论了与计谋有关的问题。“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说的是出谋划策和用计施谋的威力。谋略的重要性,古今中外尽人皆知。本篇与上篇《权篇》为姊妹篇,可以参互运用。
   第一段开头说:“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作者认为,和世界上其他事物一样,出谋划策和用计施谋也有它的规律,必须建立在了解事物的真相,审察实情的基础上,即客观实际与主观能动性相互结合。有了这两方面的基础,可以设立上中下三类标准,叫做“立三仪”。“三仪”在古代有多种含义,其中一种含义指天、地、人。“立三仪”,“参以立焉,以生奇”,实际上含有顺应天地自然和人道的规律的意思,依据三仪而制定的奇计,就可以通达无阻,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壅蔽。自古以来,善于出谋划策的人,都是这样做的,因此说“始于古之所从”。依据三仪的标准去审察事情、检验对方,要有指导方针。接着作者以郑国人坐指南车去寻求美玉作比喻,指出“度材”、“量能”、“揣情”三方面就是办事的指南。在料度才干、衡量能力、揣测实情的基础上,还要“察同异之分”,即观察区分同异。因为人事的道理,总是彼此获益就能亲近,相互有害就会疏远,即“相益则亲,相损则疏”。产生亲疏又有四种情况:情意相同而相互亲近,是由于都取得了成功;憎恶相同而相互亲近,是由于都受到了损害;愿望相同而互相疏远,是由于一方受到了损害;憎恶相同而互相疏远,是由于一方受到了损害。根据这些道理可以区分同异。以“墙坏于其隙,木毁于其节”作比喻,人事的同异可以从矛盾的裂缝中加以分辨。接下来辩证地论述了谋与事的关系和应用过程:“变生于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议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这是说变化产生事端,事端产生计谋,计谋又产生计议论说,论说又产生进退损益,然后又施用于事情。因此,计谋在事情的产生和处理过程起了至关重要的中间环节作用,又是论说的基础和前提。“百事一道,百度一数”,与开头“凡谋有道”相呼应。
    第二段在上文阐明了设计施谋的基础和原则之后,分论对不同的人事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因人制宜。作者列举了仁人、勇士、智者、愚者、不肖者、贪者六种人分别采取不同的办法。仁人指有仁爱之心的人,他们轻视钱财,重视仁义,就不能用利益去诱导他,反而可以晓以大义,让他拿出钱财,做些仁义之事。勇士轻视患难,就不能用患难去恐吓他,反而可以让他据守险要之处,发挥他的勇敢。智者是精通事理方略的,就不能用不诚实的行为欺骗他,反而可以给他讲道理,让他立功。愚者容易受到蒙蔽,不肖者容易受恐吓,贪者容易受利益引诱。掌握人的特点,根据具体的事情,决定如何设计施谋,明白强大是由弱小、有余是由不足积累而成的道理,各种法则和技巧就可以行得通了。
    第三段重点论述施用计谋的要点和技巧,有很强的实用性。“外亲而内疏者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对外表亲近而内心疏远的人,要抓住他内心进行游说;对内心亲近而外表疏远的人,要针对他的外部表现进行游说;以求情意相合。“因其疑以变之,因其见以然之,因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恶以权之,因其患以斥之。”对有疑惑的,要抓住疑点去说,以消除疑惑;根据对方的表现加以肯定;根据对方的言辞进行总结;根据对方的势力帮助他成功;根据对方的憎恶加以变通;根据对方的忧虑加以排除。“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如果对方有骄傲心理,用“摩”的手段加以恐吓,使他处于高而危险之地来打动他,用隐秘的方式加以验证,根据外在表现促使他行动,或者使他蒙蔽,或者使他迷惑。上述的各个方面,都是施用计谋的手段。运用计谋的要点,一是密,即“公不如私,私不如结,结而无隙者也。”公开使用计谋不如暗地使用,暗地使用又不如在联络感情心意相通之后使用,感情上没有缝隙,使用计谋也就没有
缺陷。二是奇。“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因为奇计能出奇制胜,畅通无阻。尤其在游说君主时,更要用奇,四平八稳的计策很容易得到,君主手下这样的谋臣比比皆是。游说大臣要在暗中使用计谋,否则人尽皆知,必然不成。
    第四段进一步申述施计用谋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一是忌交深言浅或交浅言深。言说者要根据自己的身份地位以及与对方交情的深浅,决定言说的内容和程度。“其身内,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关系亲密,言谈见外会导致疏远;关系疏远,言谈深入就会导致危险。《韩非子?说难》中有这样的话:“周泽未渥也,而语极知,说行而有功,则德忘;说不行而有败,则见疑,如此者身危。”意思是说君主对自己的恩泽不深厚,却讲非常知己的话,主张被采纳而有功劳,君主会忘记你的功德;主张不被实行而且坏事,就会被怀疑;这两种情况都有危险。这可以作为“其身外,其言深者危”的很好说明。二是忌强人之所不欲,教人之所不知。“无以人之近所不欲,而强之于人;无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意思是别人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人;别人不知道的,不要拿去教导他。三是学习、顺从别人的优点,避忌别人的缺点。“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恶也,避而讳之。”隐恶扬善,不伤害别人的自尊心,别人自然会感激你,不会对你产生反感。四是“阴道而阳取之”。采取隐微的方式,公开取得效果。因此,作者主张:“故去之也;不可知者,谋者所不用也。”施计用谋,要对客观情况熟悉,对施计的对象有所了解;否则难以成功。要使计谋运用成功,要争取主动,因为“事贵制人,而不贵见制于人”。制人就是掌握了权力,而被人制约命运就操纵在别人手里。贵智,是因为“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难”,“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圣人之所以无为而贵智,是因为没有智慧,“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无法转危为安,救亡图存。智慧是设计施谋的基础,而谋略的运用贵在密、贵在奇,因此,圣人也好,先王也好,他们的行事原则讲究隐秘,用于众人不知不见之处;按陶弘景注释说:“圣人之道内阳而外阴,愚人之道内阴而外阳。”融合了老子所说的“柔弱胜刚强”之义。“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之制道,在隐与匿。”圣人之道阴,是以天地自然规律相吻合的,而天地自然规律,是圣人制定人道的基础和依据。
    《左传?隐公元年》记载的“郑伯克段于鄢”的史实,可以作为说明本文“阴道而阳取”的成功实例。郑庄公即位后,他的母亲姜氏因为他当初是倒着生下来的,使她受到惊吓,于是不喜欢他,而喜欢小儿子公叔段。她为公叔段请求地形险要的制邑作为封邑,没有得到许可,又请求京作为封邑,庄公同意了。公叔段在京地拼命扩张自己的势力,所筑的城墙违反制度,又把原来属于庄公的西鄙、北鄙收归己有。大臣公子吕和子封深感忧虑,劝庄公动手收拾公叔段,庄公都未采取行动,而是让公叔段恣意妄为,多行不义。后来公叔段与姜氏内外配合,发兵攻打郑国国都,庄公一举打败公叔段。庄公采用的就是“故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的欲擒故纵的手段,阴道而阳取之。


决篇第十一
【原文】
    为人凡决物①,必托于疑者②,善其用福③,恶其有患④,害至于诱也,终无惑偏⑤。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奇之所托⑥。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恶⑦,则不受矣,致疏远。故其有使失利,其有使离害者⑧,此事之失。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阳德之者⑨,有以阴贼之者⑩,有以信诚之者,有以蔽匿之者⑾,有以平素之者⑿。阳励于一言,阴励于二言⒀,平素枢机以用四者,微而施之⒁。于是度以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公王大人之事也⒂,危而美名者⒃,可则决之;不用费力而易成者,可则决之;用力犯勤苦⒄,然而不得已而为之者,可则决之;去患者,可则决之;从福者⒅,可则决之。故夫决情定疑,万事之机⒆,以正乱治,决成败,难为者⒇。故先王乃用蓍龟者Ⅰ,以自决也Ⅱ。

【注释】
    ①  决物:决断事情。    ②  托:依托。    ③  善其用福:以决疑得福为善,指决断得到好处就高兴。秦恩复校本作“用其善福”,疑误。    ④  恶(wǔ)其有患:以决疑有灾祸为恶,指决断有灾祸就厌恶。    ⑤  害:台湾萧景福据他本作“善”,当从。  诱:引导。  惑偏:迷惑、片面。    ⑥  奇之所托:指寄托于奇谋。    ⑦  隐托于恶:指奇谋隐藏在坏的表现形式中。    ⑧  其:秦恩复校:“一本无‘其’字。”  离:通“罹”,遭受。    ⑨  阳德:公开施予恩德。⑩  阴贼:暗中加以残害。    ⑾  蔽匿:指隐瞒实情。    ⑿  平素:指常用的方法。    ⒀  励:勉力。  一言:指专诚不二之言。  二言:指疑惑难明之言。    ⒁  枢机:关键。这里指抓住关键。  微:秘密地。    ⒂  公王:指君主诸侯。    ⒃  危:高。    ⒄  犯勤苦:遭受辛苦。    ⒅  从福:即福从,指福随之而来。    ⒆  决情定疑:判定实情解除疑难。  机:关键。秦恩复校:“一本作‘基’。”  ⒇  难为者:难做的事。    Ⅰ  蓍(shī)龟:蓍草、龟甲,古代用来占卜。Ⅱ  自决:指帮助自己作出决断。
【译文】
    人们凡决断事情,必定是有疑难存在。总希望结果有利,不希望遏上灾祸。要用言语诱导,使人终究没有疑惑。决断总要使人有利,没有利益就难以被人接受,因此必须使用奇计。如果从有利的角度出发,却隐含在不利的形式里面,那么也就不会接受,以致于关系疏远。所以,决断造成不利,甚至使人受害,这就是失败。圣人之所以做事很成功,主要使用五种方法:有用公开的方法决断,有用隐蔽的方法决断,有用诚信的方法决断,有用掩饰的方法决断,有用常规的方法决断。公开的方法讲究始终如一,说一不二;隐蔽的方法讲究朝令夕改,变化多端;配合常规的方法,在关键的时候综合运用。作决断时,要推测以往的事,验证将来的事,参考日常的情况,只要可行就作出决断。国君大臣的事,有崇高而美好的名声,只要可行就作出决断;不用费力容易成功的事,只要可行就作出决断;既费力气又得遭受辛苦,却不得不去做的事,只要可行就作出决断;能带来幸福的事,只要可行就作出决断。决断事情解除疑难是万事的关键,可以用来决定社会是动荡还是太平、事业是成功还是失败,这是很难做好的。因此,古代的君王也常常用蓍草和龟甲进行占卜,来帮助自己作出决断。
【评析】    
    “决”即决断。有疑难,需要作出决断;计划变成行动,也要作出决断。决断是事情成败的关键。常言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可见正确的决断是何等重要。本篇围绕这一中心论题阐述了决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原则和方法。
    文章首句点明决断的起因:“为人凡决物,必托于疑者。”要作决断,是因为有疑惑。而大干世界,纷繁复杂,变化多端,时时处处都充满着疑惑。人们总希望释疑解惑,预知未来,趋吉避凶,这就是决断的重要意义。人之常情,总是得到福就高兴喜欢,有祸害就憎恶害怕,而且要有利,“去其利则不受也”,因此,必须使用奇谋,别人才会采纳。如果为人作出决断,最终目的很好,即“有利于善”,但是通过丑恶的形式表现出来,对方就难以接受,以致于疏远你。只要作决断有使别人失去好处或者受到损害,这都是失败。所以,作出正确的决断非常不容易,连古代的先王都要用蓍草进行卜筮,帮助自己作出决断。
   对于决断使用的手段,作者指出了圣人成事的五种方法:“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阳德之者,有以阴贼之者,有以信诚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根据陶弘景的注解,“事成理著者,以阳德决之”,指对事情能成功、道理很充足的人,用公开颂扬的方式作出决断;“情隐言伪者,以阴贼决之”,指对隐瞒实情、言辞虚伪的人,用暗中残害的方式来对待;“道成志直者,以信诚决之”,指对明白道理品性正直的人,用真诚信实的方式作出决断;“奸小祸微者,以蔽匿决之”,指对小奸小坏的人,用隐蔽掩饰的方式进行决断;“循常守故者,以平素决之”,指对循规蹈矩的老实人,用通常采用的方式进行决断。五种方法可以分为阴、阳两类,阳德、信诚、平素属阳,阴贼、蔽匿属阴,阳类的方法要用专一果决的言辞多加鼓励,阴类的方法要用疑惑不定的言辞迷惑对方,所以说:“阳励于一言,阴励于二言。”把公开的、隐蔽的、常用的和关键性的方式互相配合,灵活运用。揣度往事,验证未来,参考平常的情况,可行就作出决断。对一些情况,作者特地指明可以作出决断:一是王公大人的事情,有崇高而美好的名声,值得做就可以作出决断;即“王公大人之事也,危而美名者,可则决之”。二是不用费力而容易成功的事,值得做就可以作出决断;即“不用费力而易成者,可则决之”。三是费力很大,又很辛苦,但又无可奈何要去做,可行就可以作出决断;即“用力犯勤苦,然而不得而为之者,可则决之”。四是消除祸患的事,行得通就作出决断;即“去患者,可则决之”。五是追求幸福的事,行得通就作出决断;即“从福者,可则决之”。最后加以总结:“夫决情定疑,万事之机,以正乱治,决成败,难为者。”决断是关系治乱成败的关键,再次重申决断的重要性。
    历史上因未能作出正确的决断而导致失败的事例,实在数不胜数。例如,项羽之所以终于败给刘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该下决断时没有下决断。在“鸿门宴”上,项羽的谋士范增派项庄舞剑,用意就是乘机杀掉刘邦,并多次向项羽示意,可是项羽没有及时作出决断,让刘邦乘机溜走,以致后来成为项羽的劲敌,项羽终于兵败自刎。又如,功高震主的韩信,辩士蒯通劝他背叛刘邦,投奔项羽,或者中立,所谓“天下三分,权在韩信”;可是他没有及时作出决断,以致于后来被吕后设计陷害时,才后悔当初没有听任蒯通之计,发出“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哀叹,给后人留下惨痛的教训。

符言第十二
【原文】
    1.安徐正静①,其被节无不肉②。善与而不静③ ,虚心平意④,以待倾损⑤。有主位⑥。
【注释】
    ①  安徐正静:安详从容,坦然平和。指在位者的修养来说的。  ②  被节:指合于节度。被,及。  肉:指饶裕。秦恩复校:“一本作‘先肉’,无‘无不’二字。”  ③  与:结交。  静:《六韬?大礼》作“善与而不争”,“静”则当作“争”。    ④  虚心平意:虚怀若谷,意气平和。    ⑤  待:对待。  倾损:倾覆、减损。    ⑥  有主位:俞樾《诸子平议?补录》认为“有”当为“右”。有主位,应指主有位,即君主有君主的职位,含君主在位应有的修养之意。

【译文】
    1.做到安详、从容、正直、平和,度量宽容;善于交结而与世无争,内心谦虚、心平气和地处理天下的事变;这是君主谨守的职位。
.【原文】
    2.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①。以天下之目视者②,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虑者,则无不知。辐凑并进③,则明不可塞④。有主明⑤。
【注释】
  ①  明:视力好。指明辨。  聪:听力好。指善于听取意见。智:聪明。指思维敏捷。    ②  此句指眼光高远,视野开阔。    ③  辐凑:比喻人或物聚集于一处。辐,车轮中聚集于车轴心的木条。④  塞:遮挡,指蒙蔽。    ⑤  有主明:君主应有的明察力。
【译文】
    2.眼睛最重要的是明亮,耳朵最重要的是灵敏,头脑最重要的是敏锐。如果能用天下人的眼力去看,那就不会有什么看不清楚;能用天下人的耳朵去听,那就不会有什么听不明白;能用天下人的头脑去思考,那就不会有什么不了解。能使天下人像车轮辐条聚集于车毂那样归附自己,眼光就不会受蒙蔽。这是君主要做到的明察。
【原文】
    3.德之术曰①:“勿坚而拒之②。”许之则防守③,拒之则闭塞④。高山仰之可极⑤,深渊    度之可测。神明之位术正静⑥,其莫之极欤!  有主[听] ⑦。
【注释】
  ①  “德”应是“听”之误。参《管子?九守》》。    ②  坚.俞樾《诸崖子平议?补录》认为是“望”的误字。《管子?九守》作“望”。于省吾《诸子新证》认为当读为“妄”。可以参考。    ③  防:妨碍。《管子?九守》此句作“许之则失守”。    ④  闭塞:指听闻闭塞。    ⑤  极:至。    ⑥  位术:《管子?九守》作“德”。依陶注“神明之位,德术正静”,位术应作两字解。    ⑦  听:原作“德”,据《管子?九守》改。
【译文】
    3.听取意见的方法是:不要固执己见而拒绝对方。采纳意见,民众就会拥护;拒绝言论,就会闭塞自己的听闻。山再高,抬头可以望见山顶;水再深,总能测量它的底;神明的听术高深不可测。这是君主要做到的善听。
【原文】
    4.用赏贵信,用刑贵正。赏赐贵信,必验耳目之所见闻。其所不见闻者,莫不暗化矣①。诚畅于天下神明②,而况奸者干君③?  有主赏④。
【注释】
①  暗化:暗地改变,指潜移默化。    ②  畅:畅通。    ③  干:冒犯。    ④  有主赏:君主应做到的赏赐。

  【译文】
    4.施加奖赏,最重要的是守信用;使用刑罚,最重要的是公正。奖赏贵在守信用,一定要让人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那些没有见到和听到的人都会潜移默化。诚信畅通于天下以至神明,又哪会害怕邪恶的人冒犯君主呢?这是君主要做到的奖赏。
【原文】
    5.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①。 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之处安在②?  主问③。


【注释】
    ①  此句指天时、地利、人事都应了解。    ②  荧惑:火星名。火星运行失常则有灾,所以要知道火星在哪里。    安在:在哪里。安,疑问代词,哪里。    ③  有主问:指君主应问的问题。
   
【译文】    
    5.一,什么是天时;二,什么是地利;三,什么是人和;  四方上下,左右前后,以及火星的方位在什么位置,预示的祸福如何;这是君主要问的问题。 
【原文】
    6.心为九窍之治①,君为五官之长② 。为善者君与之赏,为非者君与之罚。君因其政之所以求③,因与之,则不劳。圣人用之,故能赏[掌]之④。因之循理,固能久长⑤。有主因⑥。
【注释】  
    ①  九窍:指人体口、耳、眼、鼻、大小便处共九个孔道。  治:主管。    ②  五官:殷代指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五种官职,泛指百官。    ③  《管子?九守》作“君因其所以来”。“政之”二字疑衍,“求”为“来”字之误。    ④  据《管子?九守》,“赏”应为“掌”字。掌,主管、治理。    ⑤  固:通“故”,所以。    ⑥  有主因:指君主应该依循的事情。
【译文】
    6.心是人体九窍的主宰,君主是百官的首领。做好事的人,君主给他奖赏;做坏事的人,君主给他惩罚。君主根据臣民的行为给予赏赐或惩罚,就不会怎么费力。圣人根据这个道理,所以善于用赏。根据这个道理,遵循事物的规律,国家因而能长治久安。这是君主统治的依据。
【原文】
    7.入主不可不周。入主不周,则群臣生乱。家于其无常也①,内外不通②,安知所开③?开闭不善,不见原也④。有主周⑤。
【注释】  
    ①  家于:俞樾《诸子平议?补录》认为当从《管子?九守》作“寂乎”。寂,无声。有的注本释家为居,亦可通。    ②  内外不通:指君臣上下言路不通。    ③  开:指打开言路。秦恩复校:“一本作‘闻’。”  ④  原:察。    ⑤  有主周:指君主应做到的周密。
  【译文】
    7.君主不能不周密,不周密群臣就会在内部发生祸乱,失去固有的秩序,君臣上下就不能互相沟通,言路就不知从哪里打开,开启和闭合运用不恰当,无法发现事情的起因。这是君主要做到的周密。
【原文】
    8.一曰长目①,二曰飞耳②,三曰树明③。 千里之外,隐微之中,是谓洞④。天下奸莫不暗变更。有主恭⑤。
【注释】
    ①  长目:能看很远的眼睛,相当于千里眼,形容善见。   ②  飞耳:能听很远的耳朵,形容善听。   ③   树明:指充分做到明察。 ④   洞:深透。指洞察。据《管子?九守》“洞奸”连读,疑下文“奸”属此连读。   ⑤   有主恭:俞樾《诸子平议?补录》认为当据《管子?九守》作“有主参”,可从。指君主应该参用的三个方面。
【译文】
    8.能用天下人的眼睛去看,看得更远,这叫做“长目”;能用天下人的耳朵去听,听得更清,这叫做“飞耳”;能用天下人的头脑去思考,想得更正确全面,这叫做“树明”。千里之外,隐蔽的地方所发生的事情,都知道得一清二楚,这叫做“洞察”。因而天下的奸邪之人,没有不暗中改变的。这是君主要做到的三点。
【原文】
    9.循名而为①,实安而完②;名实相生,反相为情③。故曰:名当则生于实④,实生于理⑤,理生于名实之德⑥,德生于和⑦,和生于当。有主名⑧。

【注释】
.  ①  循:依照。    ②  完:完好。    ③  相生:互相依存。  反相为情:指从对立的角度构成真实。    ④  当:恰当,适当。    ⑤  理:道理。    ⑥  德:指客观规律。    ⑦  和:指名与实的和谐、统一。    ⑧  有主名:指君主应该把握的名分。
【译文】
    9.按照名分去做,实际就能既安全又完美。名分与实际互相依存,互相反对,构成客观事实。所以说,名分恰当产生于实际,实际产生于事理,事理产生于名分与实际的特性,特性产生于和谐,和谐产生于恰当。这是君主要做到的名分。
【评析】
    “符”,即符节,“符言”即如符之言,指本篇所言如同符节,文中所述君主治国平天下的修养或为人的原则应与此相合,像符节一样相合。
    全文分九小段,分别论述了国君以及在位者九个方面的修养,即主位、主明、主听、主赏、主问、主因、主周、主恭、主名。
    所谓“主位”,叙述的是君主或在位者如何忠于职守,安于本位。要点是“安、徐、正、静”,即以安稳、和缓、正直、平静为行为规范。节度宽裕,心意谦虚平和,防备倾覆,也是人主必备的修养。
    所谓“主明”,叙述的是人主如何明察秋毫、以天下为己用的道理。“明”包括三个方面:目明、耳聪、心智。人主要做到用天下人之目视,用天下人之耳听,用天下人之心思考,这才是明。
    所谓“主听”,叙述人主如何虚心听取意见的道理,要做到的要点是不固执己见而拒绝他人意见。
    所谓“主赏”,叙述人主如何使用赏罚的道理,要点是“用赏贵信,用刑贵正”。信赏必罚有教化天下的重要作用,因此不可随意用它。
    所谓“主问”,叙述人主不耻下问、博学多闻的道理。天时、地理、人事都应该了然于心。
    所谓“主因”,叙述人主如何遵循事理的道理,役使百姓,赏善罚非,统治天下,能够久长。
    所谓“主周”,叙述的是人主如何行事周密、善于开合的道理,否则群臣生乱,上下不通。
    所谓“主恭”,叙述的是人主如何参用众言、明察秋毫的道理,要综合运用“长目”、“飞耳”、“树明”。陶弘景注释说:“用天下之目  竹视,故曰长视;用天下之耳听,故曰飞耳;用天下之心虑,故曰树明者也。”能洞察隐微,天下奸邪就能暗中改变。
    所谓“主名”,叙述的是人主如何把握名实的道理,根据名实相生的道理,循名求实,名实相符。   
    本篇所论是为君治政、为人处事的标准。    
    《贞观政要》卷一记载了唐太宗与魏征的对话,可以很好地说明本文所论述的“主明”和“主听”。原文大意是这样的:贞观二年,唐太宗问魏征说:“怎样才算明君,怎样才算暗君?”魏征回答说:“君主之所以圣明,就在于能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君主之所以昏庸,就是因为偏听偏信。《诗经》里说:‘前人说过这样的话,有疑难可以去询问割草打柴的老百姓,向他们征求意见。……当初秦二世深居简出,孤陋寡闻,疏远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合的下级官吏,偏信宦官赵高的话,一直到天下发生叛乱而溃败,他还没有得到消息。梁武帝偏信朱异,以致于侯景发兵围攻皇宫,他竟然一点不知道。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各地造反的军队攻城夺地,抢掠城乡,他也一点都不知道。所以国君能够广泛听取臣下的建议,那些权势显赫的大臣就不能堵塞下情,蒙蔽君主,百姓的呼声就能上闻于国君了。”太宗听了,大加赞赏。

转丸第十三(亡佚)
肱乱第十四(亡佚) 
【注释】
    ①  “肱乱”与“转丸”二篇皆已亡佚,仅存篇目,曾有人认为“肱乱”作“肱箧”,因为唐代赵蕤的《长短经》中第十三篇《反经》有引鬼谷子曰一段文字:“将为肱箧探囊发匮之盗为之守备,则必摄缄滕、固扃镭,此世俗之所谓智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滕、扃镭之不固也。然则向之所谓智者,有不为盗积者乎?其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又“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矣。”很明显,这段文字与《庄子?肱箧》基本相同。因此,陶弘景在题下注曰:“或有庄周《肱箧》而充次第者,按鬼谷之书,崇尚计谋,祖述圣智,而庄周《肱箧》乃以圣人为大盗之资,圣法为桀、跖之失,乱天下者,圣人之由也。盖欲纵圣弃智,驱一代于混茫之中,殊非此书之意,盖无取焉。或曰《转丸》《肱箧》者,《本经》、《中经》是也。”大概赵蕤著《长短经》时,见到的《鬼谷子》已经是经人补过的本子。    


下卷
本经阴符七篇
【原文】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⑾  ⑿  ⒀  ⒁  ⒂  ⒃  ⒄    ⒅  ⒆   ⒇  Ⅰ  Ⅱ   Ⅲ   Ⅳ  
    1.盛神法五龙①。盛神中有五气②,神为之长③,心为之舍④,德为之人⑤。养神之所,
  归诸道⑥。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⑦,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无形化气⑧,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⑨。故道者,神明之源⑩,一其化端⑾,是以德养五气⑿,心能得一⒀,乃有其术⒁。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⒂,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⒃,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⒄。生受之天⒅,谓之真人⒆。真人者,与天为一⒇。而知之者,内修炼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Ⅰ。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Ⅱ。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Ⅲ,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Ⅳ,此之谓化Ⅴ。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德也,神其一长也。静和者Ⅵ,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Ⅶ,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产万类Ⅷ,怀天心Ⅸ,施德养Ⅹ,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Ⅺ,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注释】
①  盛神:使精神旺盛。    法:效法。    五龙:道教中五行之神,传说中的五个人面龙身的仙人。    ②  中:内脏。    五气:五脏之气。五脏指心、肝、肺、脾、肾。    ③  长:统帅。    ④  舍:屋宅。    ⑤  德为之人:德行使人成为人。    ⑥  所:指途径。  诸:“之于”的合音。    道:万物的本原。  ⑦   一其纪也:“一”是道的总纲。  ⑧   包宏:包容宏大。    无形:指混沌状态。    化气:化育万物之气。  ⑨   神灵:指宇宙自然而非人力所为的强大力量。俞梭《鬼谷子新证》认为当作“神明”。   ⑩  神明:《淮南子?兵略》云:“见人所不见谓之‘明’,知人所不知谓之‘神’。”  ⑾  一其化端:“一”是造化的开端。《老子》第四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⑿  德养五气:俞樾《诸子平议?补录》认为即“得养五气”。陶注释为“循理有成谓之德”。    ⒀  得一:得道守一。指保持体内的神气不受外界烦扰。   ⒁  术:指养生之术。  ⒂   由:经过。  舍:居住。  ⒃  十二舍:指眼、耳、鼻、舌、身、意所谓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所谓六境。 ⒄   总摄:总管。  ⒅ 生:本性。  受:秉受。 ⒆  真人:道家指保养自然本性得道的人。 ⒇  与天为一:与自然融为一体。  Ⅰ  类:指事物的类别。 Ⅱ 化物:化于物。指随物而化。 Ⅲ  心术:成玄英《庄子》疏云:“术,能也。心之所能,谓之心术。”  Ⅳ  务在舍神:务必使神气有归宿。  Ⅴ  化:即下文“神化归于身”之化。  Ⅵ     静和:宁静平和。    Ⅶ  神化归于身:精神变化归于自身。    Ⅷ  执一:即守一,指守自然规律。   Ⅸ  天心:天意。   Ⅹ 施德养:施布恩德养育天下。    Ⅺ  士:当时指社会的知识阶层的人。
【译文】
    1.使精神旺盛,要效法五行之龙。精神中有神、魂、魄、精、志等五脏之气,神是其中的主宰,心是它们居住的地方,德能使人成为五气俱全的人。养神的途径,最终归于“道”,“道”是天地的开始,“一”是道的开端。万物的创造,天地的产生,包容宏大,无影无形,化育万物的气,在天地产生前就已经形成,无法看见它的形状,也无法知道它的名称,只好称作“神灵’’。道是神明的起源,“一”是变化的开端。因此,德使五气得到滋养,心就能掌握变化,术也就自然产生了。术是心气的“道”居止的地方,神也就受心气支使。人体九窍和十二个感觉之处,是五气出入的门户,由心来总管。本性来自天地自然,叫做真人。所谓真人,就是与天地自然合为一体的人。懂得这一点,并且是通过内心的长期修炼懂得的人,叫做圣人。所谓圣人,就是通过类推而明道的人。人在天地之间,诞生时天性是一样的,随后受不同的事物影响而变化。人知道区分事物的种类,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接触外界。如有疑惑,就要在内心找答案,想办法去解释,但仍有心术不通的时候。如果要通畅,就得滋养五气,务必使神停留在心,这就叫做“化育”。化育五气,是指意志、思想、精神和品德四个方面而言,精神是它们的主宰。宁静平和,就能滋养五气,使五气和顺。上面所说的四个方面不衰竭,无不发挥作用,保存下来,停留体内,这就是神气化育归于一身,叫做真人。真人与天地自然一体,与道相合,把握变化养育万物,怀有天道自然之心,善施恩德滋养万物,顺应自然无所作为,用来包容各种思想意志,发挥自己的威势。作为士,应该彻底知道上述道理,精神旺盛才能培养意志。
【原文】
    2.养志法灵龟①。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  欲多则心散②,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 故心气一则欲不俚③,欲不俚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④。理达则和通⑤,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⑥。故内以养志⑦,外以知人,  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职明矣⑧。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⑨,以知其所能。志不养,[则]心气不固⑩;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⑾;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⑿;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  神矣。神丧则仿佛⒀;仿佛,则参会不一⒁。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⒂。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⒃。
【注释】 
    ① 志:意志。朱熹《论语》注云:“心之所之谓之志。”  灵龟:古人用龟卜吉凶,龟有灵性,故称灵龟。    ②  散:分散,散漫。指精神不集中。  “多”下原有“志”,《子汇》本无,据删。    ③  一:专一,集中。  惶(hu6ng):恣纵。  ④  思:秦恩复校:“一本无‘思’字。”  理:指有条理。    达:通畅。    ⑤  和通:和顺、通畅。    ⑥  烦:乱。秦恩复校:“一本作‘暴’。”  ⑦  “养志”原作“养气”,据《子汇》本改。⑧  分职:职责。    ⑨  俞樾《诸子平议?补录》认为“养其气志”四字是衍文,可从。  察其所安:考察他气志所达到的程度。安,居。    ⑩“则”字原无,台湾萧登福据他本有“则”字,今据补。    ⑾  猛:急速,指果断。   ⑿  “志失”原作“失志”,台湾萧登福据他本改,今从。  ⒀   仿佛:指咣惚。陶注云:“不精明之貌。” ⒁   参会不一:指志、心、神不能交融为一体。参,通“三”。   ⒂   分:散。  ⒃  依陶注,此句指威势不分散,神明常固守,威势才能震动外物。
【译文】
    2.培养意志要效法有灵性的乌龟。人们之所以要培养意志,是因为心神之气不通畅。人们一有欲望,就老想到要去满足。意志是欲望的使者。欲望一多,心神就会分散,心神分散意志就会衰退,意志衰退,思虑就不通畅。所以,心神专一,欲望就受到控制,欲望受到控制,意志就不会衰退,意志不衰退,思虑就会通畅。思虑通畅就和顺通达,杂乱之气就不会在胸中造成烦扰。因此,对内应该培养自己的意志,对外应该了解他人;培养意志,心灵就会通畅,了解他人,职责就会分明。如果用来考察人,一定先要了解对方培养志气的功夫,心气是旺盛还是衰弱。考察心气安稳的程度,以便了解他的才能。意志得不到培养,心气就不稳固;心气不稳固,思虑就不通畅;思虑不通畅,意志就不充实;意志不充实,应对就不果断;应对不果断,就会丧失意志并且心气空虚,意志丧失而又心气空虚,就失去了灵魂。灵魂丧失就会意志恍惚;意志恍惚,那么意志、心气、灵魂就不能很好地交融。培养意志,一开始就务必要使自己安静下来,只有自己安静了,意志才会坚定充实;意志坚定充实了,威严气势才不会涣散。固守住神明,才能威慑别人。
【原文】
3.实意法塍蛇①。实意者,气之虑也②。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明荣③;虑深远则计谋成。神明荣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④。意虑定则心遂安,则其所行不错,神者得则凝。识气寄⑤,好邪得而倚之,诈谋得而惑之,言无由心矣⑥。故信心术⑦,守真一而不化⑧,待人意虑之交会,听之候之也⑨。 计谋者,存亡[之]枢机⑩。虑不会,则听不审矣⑾,候之不得。计谋失矣,则意无所信,虚而无实⑿。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⒀,精  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听、定志⒁,思之大虚⒂,待神往来。以观天地开辟,知万物所造化⒃,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理⒄,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⒅。不见而命,不行而至,是谓道知⒆。以通神明,应于无方而神宿矣⒇。
【注释】 
   
    ① 实意:使思虑充实。意,思虑。    媵(t6ng)蛇:传说中的会飞的神蛇。郭璞《山海经》注云:“龙类也,能兴云雾而游其中。”②  此句指实意在于心气形成思虑。 ③   荣:茂盛。神明荣,指精神旺盛爽朗。  ④  间:本指缝隙,引申为有隙可乘,指破坏。⑤  识气寄:指要认识到心气寄托在什么地方。  ⑥   由:从。⑦  信心术:使心术真诚。心术,指心计。  ⑧   真一:指自然本性。  ⑨   候:伺察。此句指等到别人同你交流,你可以倾听对方所言并了解对方的情况。  ⑩  “之”字原无,台湾萧登福据他本补,今从。  枢机:关键。  ⑾   审:清楚,明白。  ⑿  此下陶注中有“故计谋之虑,务在实意,实意必从心术始”十六字,台湾萧登福据他本为正文,认为道藏本误入注文,当从。  ⒀  五脏:心、肝、肺、脾、肾。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⒁  内视:指不以眼视而以心视。    反听:指不以耳听而以心听。  ⒂   大虚:即太虚,道家所指的空寂玄妙的境界,天地产生前的混沌状态。 ⒃  造化:创造化育。  ⒄  原:推究。    政理:治世的道理。   ⒅  天道:自然变化的规律。 ⒆  道知:大道的智慧。  ⒇   无方:没有方向,指没有极限。    宿:停留,居止。
【译文】
    3.充实思虑要效法媵蛇。充实思虑,是指充实心气形成的思虑。心神要安静,思虑要深远。心神安静,精神就会充沛;思虑深远,计谋就会成功。精神充沛,意念就不会紊乱;计谋成功,功劳就不会被抹杀。意志思虑安定,心绪也会安定下来,所作所为不会出现差错,精神得到满足而不致,于分散。要明白心气寄居的地方,邪气也会乘虚而入,乘机作乱,阴谋诡计也会由此而生,令人迷惑,言语就不能发自内心。所以,要使心术真诚,坚守自然本性而不变化,等待别人同你交流。计谋,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彼此想法不交流,听到的就不会详细明白,计谋也就无法产生;而意志也就无人相信,成为虚假不实际的东西了。抱着效法自然的态度,使五脏六腑安静和顺通畅,精神魂魄固守不动,就能做到用心去了解世间万事万物,而志虑安定不乱,进入空虚的境界,与神明自由往来。可以看到盘古开天辟地的情景,知晓万物产生演变的过程,看到阴阳变化的规律,推求人间治国安邦的道理,不用出门,天下事一清二楚;不用开窗,天象变化一目了然。不用亲眼所见,可以招来事物;不用行走,可以到达目的地;这就叫做“道”。懂得了道,就能与神明相通,应付方方面面而心神不散。【原文】
    4.分威法伏熊①。分威者,神之覆也②。故静固志意③,神归其舍④,则威覆盛矣。威覆盛,则内实坚⑤;内实坚,则莫当⑥;莫当,则能以分人之威,而动其势,如其天⑦。以实取虚,以有取无,若以镒称铢⑧。故动者必随,唱者必和⑨。挠其一指⑩,观其余次⑾,动变见形, 无能间者⑿。审于唱和,以间见间⒀,动变明而威可分。将欲动变,必先养志,伏意以视间⒁。 知其固实者,自养也。让己者,养人也。故神存兵亡⒂,乃为之形势。
【注释】
    ① 分威:散发威势。陶注云:“精虚动物谓之威,发近震远谓之分。”  伏熊:处于伏击状态的熊。陶注云:“熊之搏击,必先伏而后动,故‘分威法伏熊’。”  ②  覆:被盖。此句指散发威势,要有充足的精神。 ③  静固:安静坚固。  ④  舍:即上文所说的“心”。  ⑤   覆盛:指充足旺盛。    实坚:充实坚固。  ⑥   当:抵挡。  ⑦   如其天:指威力像天那样大。  ⑧   以镒称铢:此句指以强制弱,轻而易举。镒、铢是古代的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镒。称,称量。  ⑨   唱:倡导。    和:响应。   ⑩  挠:弯曲。  ⑾  余次:其余的。  ⑿   间:指钻空子、破坏。   ⒀  以间见问:通过窥探找空子。前一间字是动词,侦察;后一间字是名词,指缝隙、缺点。⒁   伏:埋伏,指隐藏。  ⒂   兵亡:指武力对抗消失。
【译文】
4.分散威势要效法埋伏出击的熊。分散威势,精神力量要超过对手。所以要使自己的志向坚定、意志镇定,精神凝聚在心,威势就能凶猛压倒对方。威势凶猛压倒对方,精神就充实坚固。精神充实坚固,就没有什么外在力量能够抵挡;外在力量抵挡不住,就能分散对方的威势,动摇他的力量,像上天一样让人敬畏。用自己的坚实去攻取对方的虚弱,用自己的优势去战胜对方的劣势,就像用“镒”来称“铢”一样容易。只要一有行动,就必然有人跟从;只要发出倡导,就必然有人响应。只要别人动一根指头,就能了解到其余的动作变化,原形毕露,而别人没有空子可钻。明白倡导与响应的道理,通过蛛丝马迹去发现对方的弱点。动作变化明确,威势可以分散。行动变化之前,必须先培养意志,隐藏意图,乘机采取行动。懂得使意志充实坚固,是扩充自己的力量;懂得谦逊礼让,是为了爱护别人。所以精神力量充分存在,不需使用武力,照样形成威势。

【原文】
    5.散势法鸷鸟①。散势者,神之使也②。用之,必循间而动③。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之④,则势散。夫散势者,心虚志溢⑤。意衰威  失⑥,精神不专,其言外而多变⑦。故观其志意为度数⑧,乃以揣说图事⑨,尽圆方、齐长短⑩。无间则不散势⑾,散势者,待间而动,动[而]势分矣⑿。故善思间者,必内精五气⒀,外视虚实,动而不失分散之实。动则随其志意,知其计谋。势者,利害之决,权变之威。势败者,不以神肃察也⒁。


【注释】 
    ① 散势:散发威势。  鸷鸟:凶猛的鸟,鹰、鹳之类。   ② 神之使:神的使者,指由神支使的。 ③   0循问:遵循伺机而动的原则。间,指找机会,找对方的弱点。  ④  推:寻找。 ⑤   0志溢:意志 充沛。溢,满。  ⑥  此句原作“意失威势”,台湾萧登福据他本改,  今从。指意志衰弱威势就会丧失。   ⑦  外:指疏远。    变:指诡谲不定。 ⑧     度数:标准。  ⑨   揣说图事:揣度说辞,图谋行事。   ⑩  长短:《百子全书》本作“短长”,方、长协韵,当从。    圆方:参见《反应篇》。   ⑾  “间”字原无,台湾萧登福据他本补,今从。 ⑿  “而”字据《子汇》本补。  ⒀   精:指专一。    五气:参见
“盛神”一段。  ⒁   肃察:认真、慎重地审察。
   

【译文】    
    5.分散势力效法凶猛的鸷鸟。分散势力,是运用精神的力量。使用分散势力的方法,一定要寻找机会下手。整顿自己的威势,强盛内部的力量,抓住对方的弱点,果断采取行动,就会使对方势力分散。能使对方势力分散的人,心地谦虚,清静寡欲,意志充沛。意志衰微,威势丧失,精神不专一,言辞空浮而多变。所以以观察对方的意志作为标准,再加以揣度,决定采取哪种方式进行游说,图谋行事,长短方圆,各种手段配合使用。没有间隙可乘,就不要分散势力。分散势力,要等待时机采取行动,采取行动就能成功。所以善于研究寻找机会的,一定要在内心提炼五气,对外探察虚实,行动不失去分散威势的作用。行动时,顺着对方的意志,了解他的计谋。势力,是利害的决断,也是运用权变的威慑力量。势力衰败,是不集中精神审察的结果。
【原文】
    6.转圆法猛兽①。转圆者,无穷之计。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②,以不测之智而通心术③。而神道混沌为一④,以变论万类⑤,说义无穷⑥。智略计谋,各有形容⑦,    或圆或方、或阴或阳、或吉或凶,事类不同⑧。 故圣人怀此之用,转圆而求其合⑨。故兴造化者⑩,为始,动作无不包大道⑾,以观神明之域。天地无极⑿,人事无穷,各以成其类。见其计谋,必知其吉凶、成败之所终也。转圆者,或转而吉,或转而凶。圣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转圆而从方⒀@。圆者,所以合语⒁;方者,所以错事⒂;转化者,所以观计谋⒃;接物者⒄,所以观进退之意。皆见其会⒅,乃为要结⒆,以接其说也⒇。
【注释】  
    ①  转圆:转动圆环。    ②  原:推究。  不测:无法测量。③  心术:指心计。 ④   神道:神妙莫测之理。    混沌:天地开辟前的未定形的状态。  ⑤  “类”上原有“义”字,俞樾《诸子平议?补录》认为是衍文,今删。   变:通“辨”。  万类:万物。此句意谓分辨、论说万事万物。  ⑥   此句指论说事物的道理无穷无尽。 ⑦形容:形态。  ⑧  事类:事物的类别。  ⑨  此句指像转动  席圆环那样灵活多变地对待处理事物,求得互相吻合。  ⑩   兴:发  勿动,发起。    造化:创造化育。  ⑾  包:包容,包含。  大道:
自然规律。  ⑿   极:极限,尽头。  ⒀   方:泛指方正、直率。 ⒁  合语:指言语合拍。  ⒂   错:通“措”,处置,处理。  ⒃   转化:转而化之,指转圆从方以改变事物。    ⒄  接物:待人处事。 ⒅  会:指上文所说的四个方面融会贯通。  ⒆   要结:连结。  
⒇   此句指把上述四个方面的运用同言说连接起来。
【译文】
    6.转圆效法凶猛的野兽。所谓转圆,就是探求像圆圈旋转那样无穷无尽的计谋。计谋无穷无尽,必须有圣人的胸怀,去探究深不可测的智慧的本原,再用深不可测的智慧去沟通心术。虽然天道混混沌沌,合为一体,仍然能类推世间万事万物的变化,阐说其中无穷无尽的奥秘。智谋计策,都有各自不同的形态,有的圆通,有的方直,有的是阴谋,有的是阳谋,有的吉利,有的凶险,因为事情各不相同。圣人心怀各种智谋计策加以运用,像转动圆圈一样求得合乎事理。创造万物者一开始动作行为就包孕着宇宙的总规律,观察到神明的领域。天地无边无际,人间的事情无穷无尽,各自分成类别。圣人观察计谋,就必定知道结果是吉是凶、是成是败。转圆的方法,或者转到吉利,或者转向凶险。圣人能通过自然法则预先知道存亡之理,也就知道转圆为方。圆能变化无穷,可以用来使言语和谐、合拍;方能安定不变,可以用来处理事情;转化事物,可以用来观察计谋的得失;待人接物,可以用来观察进退是非。以上四种方法,都可以融会贯通,沟通连结各种学说。
【原文】
    7.损兑法灵蓍①。损兑者,几危之决也②。事有适然③,物有成败。几危之动,不可不察。故圣人以无为待有德④,言察辞合于事⑤。兑者,知之也⑥。损者,行之也⑦。损之说之,物有不可者,圣人不为辞也⑧。故智者不以言失人之言⑨,故辞不烦⑩,而心不虚;志不乱,而意不邪。当其难易⑾ ,而后为之谋,[因]自然之道以为实⑿。圆者不行,方者不止⒀,是谓大功。益之损之,皆为之辞。用分威散势之权⒁,以见其兑。威其机危,乃为之决⒂。故善损兑者,譬若决水于千仞之堤,转圆石于万仞之豁⒃。
【注释】
    ①  损兑:损益。损,减少。兑,河上公释《老子》“塞其兑”之“兑”为目;此文当从俞樾《诸子平议?补录》释为益。  灵蓍(shī):蓍是古人占筮用的蓍草,因预测吉凶有灵验,所以称灵蓍。  ②   几危:危险的征兆。几,事物变化的征兆。   ③  适然:偶然。  ④   无为:指顺应自然的法则。    有德:陶注释为有德之士。 ⑤   此句指言辞明察合于事理。  ⑥  此句指增益言语,是为了了解事物。 ⑦   此句指减损言语,是为了便于行动。  ⑧   此句指对事物了解并采取行动之后,仍然不可行的,圣人不再发表议论。  ⑨   失人之言:抛弃别人的言论。   ⑩  烦:繁琐。  ⑾  当:遇到,面对。⑿  “因”字原无,台湾萧登福据他本增,今从。因,因循,遵从。实:实际。   ⒀   依陶注,此句指使对方圆方之谋皆不可行,不得其常,是为大功;陶注可商。依文意,圆者不行,即是损;方者不止,即是兑;这里是说智者损兑重在事功,与圣人损兑重大明道不同。上文“转圆者,无穷之计。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云云,可证。    ⒁  分威散势:参见“分威”、“散势”二段。    权:变通。    ⒂  此句指威势增益了,就可以采取决断措施。陶注释“威其机危”为“机危之威”,未确。    ⒃  籍:秦恩复校:“一本作‘壑’。”  
    
【译文】 
    7.损益要效法灵验的蓍草。损益是用来处理危险征兆的。事情总有偶然,办事总有成败。危险征兆萌芽,不能不明察。所以圣人用顺应自然的法则处理人为的事情,考察言辞是否合于事理。益是指进一步了解,损是为了便于施行。损益之后不能去做,圣人不予辩说。所以有智慧的人不因为自己的言论抛弃别人的言论,因而言辞不烦琐,心地不虚伪;心志不乱,意念不偏邪。面对困难或者容易的事情,才去设想种种对策,根据自然法则决定实际内容。使圆的计谋不得实行,使方的计谋不能停止,这是最大的功绩。无论是损是益,都要说出道理。用分散威势加以变通,发挥增益的威力。危机一显现,及时处理。所以善于运用损益之术的,好比决开千丈堤防的洪水,又像滚动圆石落下万丈深谷,势不可挡。
【评析】
    “本经”的意思是用内在的精神去治理外物;“本”即根本,指人的内心,根据《鬼谷子》全书的结构,前面部分都是讲如何用道术治理外物的,这里的“本”应该指人的内在修养;“经”即经典,指规范标准。“阴符”也是指内在修养的标准;“符”即前文“符言”的“符”;内在的修养与本文所论像符节一样相合。陶弘景注解说:“阴符者,私志于内,物应于外,若合符契,故曰阴符。由本以经末,故曰本经。”人的内在的修养、素质为本为阴,而外部表现或治理外物为末为阳。经、符都含有标准的意思。
    全文分七段,分别论述了“盛神”、“养志”、“实意”、“分威”、“散势”、“转圆”、“损兑”的修炼方法,是使用纵横之术的内在基础。
    第一段论述如何“盛神”。“盛神法五龙”,是说人们要想使自己的精神充沛旺盛,就要效法五行之龙。因为五行之龙是神龙,变幻莫测;而人的内在精神也是变化无穷的。接下来展开论述了“神”在人的心、气所占的重要地位,即神是五气之长,神是使心、气发生作用,而神的根本在道。又接着论述了真人、圣人与士的区别。所谓真人,“与天为一”,“同天而合道”;所谓圣人,则是“内修炼而知之”、“以类知之”,即必须通过修炼学习才能了解万事万物;所谓士,只不过能够做到“通达”事物之理而已。最后说,“神盛乃能养志”,引起下文。
    第二段,论述如何“养志”。“养志法灵龟”,是说人们要想滋养自己的意志,要效法长寿通灵的神龟。陶弘景注解说:“志者,察是非。龟者,知吉凶。故曰养志法灵龟。”养志用来明察是非,与灵龟用来预测吉凶,事理相同,都要求准确灵验。文章阐述了养志的原因、目的和方法。之所以要养志,是由于人的心气所形成的思虑不通畅,志是被欲望支使的,欲望一多,心思就分散,心思分散志就衰,志衰就造成思虑不通畅。养志的目的和作用是为了知人为了心通,即“内以养志,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养志何以知人?是指通过人是否养志来了解的。“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养志的方法,要从安己开始,即“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做到了安己,才能志意实坚。    
    第三段论述“实意”。“实意法媵蛇”,是说人们要想使自己的思虑充实,就要效法能屈能伸的媵蛇。媵蛇能兴云起雾,出神人化,而人的意虑变化多端,因此要效法媵蛇。文章从思虑的标准展开论述重要作用。思虑要深远,思虑深远计谋就能成功,计谋成功功绩就牢不可破。思虑要固定,所谓“意虑定则心遂安”,心要安静,“心安静则神明荣”,“神明荣则志不可乱”。强调“无为而求安静”,把思虑的重要作用与道联系起来,提到道的高度,无疑增强了“实意”的理论性和必要性。
    第四段论述“分威”。“分威法伏熊”是说使强大的精神威力扩散开来,震动远近,要效法伏地出击的熊。陶弘景注解说:“精虚动物谓之‘威’,发近震远谓之‘分’。熊之搏击,必先伏而后动,故‘分威法伏熊’。”所谓“精虚动物”,是指精神的威力震撼外物;所谓“发
近震远”,是指精神的威力在近处发挥能震慑到远方。如何发挥精神威力,前提条件是要有充足的精神,即“分威者,神之覆也”。要使精神充足,先要“静固志意”,使意志、思虑安静固定,才能保养精神。只有培养和充实自己的内在精神,才有威力扩散,摧垮对方。  强大的精神威力,胜过千军万马,可以转化成强大的力量压倒对方,“故神存兵亡,乃为之形势。”文章从志意与神、神与威、威与形势各方面的关系论述,环环相扣,逻辑性强,论辩周密。
    第五段论“散势”。“散势法鸷鸟”是说散发威势慑服对方,要效法凶猛敏捷的鸷鸟。陶弘景注解说:“势散而后物服,犹鸟击禽获,故‘散势法鸷鸟’也。”陶注是从散势的结果而言的。“散势”似乎与上段“分威”相近,但体会文意,还是有区别。分威是指充足的精神形成强大的威力后发挥出来,散势则是分威所形成的气势用于对方,强调待间而动,并且要像鸷鸟那样敏捷迅速。文中说:“散势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问而动。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之,则势散”;“无问则不散势”。什么叫“势”?“势者,利害之决,权变之威。”意思是势是在利害的关键时刻使用的力量,是一种随机应变使用的威力。
第六段论述“转圆”。“转圆法猛兽”是说人们要想像转动圆环那样灵活机智,就要效法威力无穷的猛兽。“转圆”在本文既指计篥无穷,也指处事的机智应变。陶弘景注解说:“言圣智之不穷,者专圆之无止;转圆之无止,犹兽威无尽,故‘转圆法猛兽’。”文章强司,要有无穷之计,必须有圣人之心,才能推求不测之智,通晓他人内心术;论说天地问万事万物无穷无尽。智谋也因此有圆方、阴_日、吉凶等种种不同。人事无穷,吉凶相互转化,所以圣人预先了捍事物的发展规律,在理论上、计谋上尽量做到圆满周全,处事则井究原则性。通过无穷无尽的智慧,考察计谋,决定进退,引导事勿朝有利的方向发展。  
第七段论述“损兑”。“损兑法灵蓍”是说人们要想明白损益的苴理,要效法灵验的蓍草。“损兑”是判断事物微小征兆和处理危机的方法。“损兑者,几危之决也。”下文又说“兑者,知之也。损著,行之也。”可见“兑”是指知“几”,“损”是指决“危”。“用分威散势之权,以见其兑;威其机危,乃为之决。”指灵活运用分威、散势,来了解事物的微小征兆,用威力对付危机,果断处理。损兑的泛指意义,就是知和行两个方面。因为“几危”是导致事物变化、关系事情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文章“损兑”对“几危”的作用,而没有展开论述,最后得出结论:“故善损兑者,譬若决水于千仞之堤,转圆石于万仞之豁。”突出了“损兑”的重要意义。
全文可分二个层次:前三段偏重于内在的修炼,后四段偏重于精神的外用,相辅相成。

持枢
【原文】
    持枢①,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②,不可干而逆之③。逆之者,虽成必败。故人君亦有天枢④,生养成藏⑤,亦复不可干而逆之⑥,逆之[者] ⑦,虽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纲也⑧。
【注释】
    ①  持枢:把握关键。枢,本指门户的转轴,引申为关键。  ②  正:指正常法则。  ③  干:触犯。    逆:违反。   ④  天枢:原指北斗七星的第一星,此指治理天下的关键。 ⑤   生养成藏:出长、养育、成熟、收藏。   ⑥   “可”原作“别”,台湾萧登福据他本改,今从。  ⑦   “者”字原无,台湾萧登福据他本增,今从。  ⑧   大纲:根本纲领。
【译文】
    把握关键,指掌握自然规律,春天万物萌生,夏天万物成长,秋天万物收获,冬天万物储藏,这是天时运行的正常法则。违背了它,即使成功最终仍会失败。因此君主也有治理天下的关键。生长、养育、助成、收藏,也不能干预违背,一旦违背,即使兴盛也终究衰亡。这是自然法则,也是君主治国的根本纲领。
【评析】
    “持枢”指掌握关键。陶弘景题解说:“‘枢’者,居中以运外,处近而制远,主于转动者也。故天之北辰谓之‘天枢’,门之运转者谓之‘户枢’,然则持枢者,动运之柄以制物也。”意思是说,“枢”是主管转动的东西,处在中间可以使外部运转,处在近处能控制远处。天上的北斗星叫“天枢”,使门转动的轴叫“户枢”。“持枢”就是掌握机关控制物体运动。本文以天时运行形成四季的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来说明人君治国也有相应的规律,像自然使万物生长成熟收藏一样,国君也要使老百姓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天的规律不可违背,治国的规律同样不可违背,违背了必然衰败。天道与人道相统一,是本文的中心论题,因此题为“持枢”。
  本篇有脱误。重点论述人君治国要效法天地运行的规律,不可倒行逆施,否则“虽成必败”、“虽盛必衰”。这种以“天道”比附“君道”的观点,对与民休养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与“天人合一”的思想相合。


中  
【原文】
    1.中经①,谓振穷趋急②,施之能言厚德之人③。救[拘]执④,穷者不忘恩也。能言者,  俦善博惠⑤;施德者,依道⑥;而救拘执者,养使小人⑦。盖士,当世异时⑧,或当因免阗坑⑨,或当伐害能言⑩,或当破德为雄⑾,或当抑拘成罪⑿,或当戚戚自善⒀,或当败败自立⒁。故道贵制人⒂,不贵制于人也;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失命。是以见形为容,象体为貌⒃,闻声和音⒄,解仇斗郄⒅,缀去⒆,却语⒇,摄心Ⅰ,守义国。本经纪事者纪道数Ⅱ,其变要在《持枢》、《中经》Ⅲ。
【注释】
    ①  中经:陶注,由中以经外。中,指内心;经,指治理。    ②  振穷:救助处于困境的人。振,救。穷,困窘,不得志,走投无路。趋急:奔向急难。指奔去解救有急难的人。  ③   此句指能做到振穷趋急的,是能说会道德行深厚的人。  施:行。  ④   “拘”原作
“物”,台湾萧登福据他本作“拘”,今从。  拘执:指被拘捕的人。⑤   俦善博惠:指多行善事广施恩惠。俦,众。  ⑥   依:遵从。⑦   养使:役使,二字同义。《广雅?释诂》一:“养,使也。” ⑧  当:处于。    世异:指时代政局变化。  ⑨   免:秦恩复校:“一本作‘勉’。”  阗坑:填埋沟壑,指死于野外。阗,通“填”。  ⑩  伐害:残害。    能言:指能言善辩之士。陶注:“谓小人之道,谗人罔极,故能言之士多被戮害。” ⑾  破德为雄:指抛弃仁德,从武称霸。    ⑿   压抑,指受冤屈。   ⒀  戚戚:忧愁。    自善:自我独善,指保全自己。   ⒁  败败:指危败相接。    ⒂  道:这里指为人处世的方法。    ⒃  此句指从粗略的外形就能辨识真实的容貌,泛指从抽象认识具体。 ⒄  此句指听到声音随即唱和。   ⒅  此句指解除弱小者的仇隙,而使强者争斗。郄(xi),通隙,指矛盾。
⒆  此句指去而缀之,即用言语使对方在自己离开后仍然思念。⒇  却语:用言语掩饰对方的过失。    Ⅰ  摄心:夺取对方的心。  Ⅱ  守义:谨守道义。  Ⅲ  本经:指《本经阴符》七篇。  道数:即道术,原则和方法。    Ⅳ  变要:变通的要点。
【译文】
    1.《中经》讲的是前去解救陷于困境和有急难的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必定是那些能言善辩、德行深厚的人。解救被拘捕的人,走投无路的人不会忘记恩德。能言善辩的人,与善人同类广施恩惠;施行德义的人,按照自然法则办事。解救被拘捕的人,然后可以养育役使他。士人面临时代变异,有人幸免祸患,有人因能言善辩而被残害,有人弃文从武,称霸一方,有人含冤被捕而定罪,有人心情忧郁保全自己,有人在危败中自立。道术贵在制服别人,而不被别人制服,制服别人就能掌握权柄,被人制服就不能掌握命运。因此,见人施脸色,装模样,随声附和,解开仇结使他人相斗,以言语联络,驳斥对方,摄取内心,恪守道义
等方法,本经只记载道术,而变通的要领在《持枢》、《中经》。
【原文】
    2.见形为容,象体为貌者,谓爻为之生也①,可以影响、形容、象貌而得之也②。有守之人③,目不视非,耳不听邪,言必《诗》、《书》,行不僻淫④,以道为形,以[德]为容⑤,貌庄色温⑥,不可象貌而得也。如是隐情塞郄而去之⑦。
【注释】
    ①  俞樾《诸子平议?补录》认为“爻”为“交”之误,读曰“狡”,“为”读曰 “伪”。俞说有商。爻(y60)是《易经》中组成卦的基本符号,一为阳爻,一为阴爻,三爻组合成卦,可得八卦,八卦相重得六十四卦,通过卦的形体可以得出卦象。爻有爻象,根据爻象也可推测吉凶祸福,所以有“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的说法。    见形为容象体为貌:本指根据卦爻的形体推知事物的容貌,这就是爻产生的依据。此文是说运用爻象的原理,从事物的表象推究其实质。    ②  此句是指从人的声、形、貌了解内心的真实意图。  影响:影子和回声。③  守:操守,节操。  ④   僻淫:僻,不正,邪僻;淫,邪恶,越轨。⑤   “德”原作“听”,据《子汇》本、《百子全书》本改。此句指用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外部表情。   ⑥  貌庄色温:面貌庄重,脸色温和。⑦   隐情:隐瞒实情。  塞郄(xi):堵塞缝隙,指不露痕迹而让对方了解。郄,通“隙”。

【译文】
    2.所谓见形为容、象体为貌,就像爻辞从占筮中产生,可以通过声响、形状、容貌来获得信息。有操守的人,眼睛不乱看,耳朵不乱听,说话必定引用《诗》、《书》,行为不越轨不过分,用道德规范修饰自己的形貌,面貌庄严,表情温和,无法模仿他。这种情况就得隐瞒实情堵塞言行中的漏洞离他而去。
【原文】
    3.闻声和音,谓声气不同,则恩爱不接①。 故商、角不二合②,徵、羽不相配③。能为四声主者,其唯宫乎④?故音不和则悲⑤ ,是以声散伤丑害者,言必逆于耳也⑥。虽有美行盛誉,不可比目、合翼相须也⑦,此乃气不合、音不调者也⑧。
【注释】
   ①   接:连接,指相通。  ②   商、角:古代五声音阶中的第二第三个音阶。 ③   徵(zhǐ)、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第四第五个音阶。 配:合,协调。  ④  宫:古代五声音阶中的第一个音阶。五声与五行、五方、四季相配,宫属土,居中,配四季的末一个月;角属木,居东,配春季;徵属火,居南,配夏季;商属金,居西,配秋季;羽属水,居北,配冬季;由于土在五行中占主要地位,所以宫为四声之主。⑤  “悲”上原有“不”字,据《子汇》本删。 ⑥  “是以”上原有“不”字,据《子汇》本删。  散伤丑害:指声音丑陋不和谐。  逆于耳:听起来不顺耳,耳朵不愿听。  ⑦   比目:参见《反应篇》4注② 。  合翼:比翼鸟。传说此鸟仅一目一翼,必须两只鸟并列飞行。须:待。  ⑧   调:协调。
【译文】
    3.所谓闻声和音,是因为声音气息不同,就不会恩爱友善。因此五音中商音角音不相合,徵音、羽音不相配,能成为这四音的主音的,大概只有宫音吧?所以声音不和谐就会产生悲伤的调子,因此,声音散漫、忧伤、难听、刺耳,言语肯定难以入耳。即使行为美好,名声很大,也不能像比目鱼、合翼鸟那样亲密无间、互相帮助。这就是由于声音和气息的不合拍、不协调。
【原文】
    4.解仇斗郄,谓解赢微之仇①。斗郄者,斗强也②。强郄既斗,称胜者③,高其功,盛其势。弱者哀其负,伤其卑,污其名④,耻其宗⑤。故胜者,斗其功势⑥,苟进而不知退。弱者闻哀其负,见其伤则强大力倍,死而是也。郄无极大,御无强大,则皆可胁而并⑦。
【注释】
    ①  赢(㈦)微:弱小。赢,瘦弱,疲弱。  ②   斗郄(×i):指使强者相斗。   ③  称胜者:吹捧胜利的人。称,称颂。  ④   “污”原作“行”,据《子汇》本改。污,玷污。  ⑤   宗:祖宗。  ⑥   斗:俞樾《诸子平议?补录》认为是“闻”字之误,其说可商。斗,争。斗其功势,争其功势,故下文云“苟进而不知退”,文意自通。  ⑦    胁:威胁。   并:吞并。

【译文】
    4.所谓解仇,是指解除弱者之间的仇结。所谓斗郄,是指使强者之间互相争斗。强者有仇隙,必然争斗,胜利的一方,推崇功劳,炫耀威势。失败的一方,哀叹自‘己的来败,为自己的低下伤心,玷污了自己的名声,给祖宗带来耻辱。所以胜利者只知炫耀自己的功劳,夸大自己的威势,一味地进攻而不知退却。弱小的一方哀伤自己的失败,遭受打击,就会加倍使用力量,拼死抵抗。有隙可乘,就没有特别的强大;受到抵抗,力量就不会十分强大;那么就都可以施加威胁,吞并掉他。
【原文】
    5.缀去者,谓缀己之系言①,使有余思也②。故接贞信者③,称其行④,厉其志⑤,言可  为可复⑥,会之期喜⑦。以他人之庶⑧,引验以结往⑨,明疑疑而去之⑩。
【注释】
    ①   缀:连接。  系言:指与自己有关的言辞。  ②   余思:指离开后留存的思虑。  ③   贞信:忠贞信用。  ④   称:称颂。⑤  厉:激励,鼓励。  ⑥    复:回来。  ⑦   会:相会。 ⑧   庶:指希望、愿望。   ⑨  引验:引事例验证。  结往:总结过去。⑩  疑疑:台湾萧登福据他本作“欺欺”即款款,至诚之貌,可从。
 

【译文】   
5.所谓缀去,是指用自己的言辞连缀对方,自己离开以后,让对方仍然思念。所以交接正直守信的人,称赞他的行为,激励他的志向,说一些可以做或可以得到回报的事,让他感到再次相会必定很高兴。用别人的希求,来验证以往的做法正确,表明自己离开的眷念之情。

【原文】
6.却语者,察伺短也① 。故言多必有数短之处,识其短验之②。动以忌讳③,示以时  禁④;然后结信以安其心⑤,收语盖藏而却之⑥,无见己之所不能于多方之人⑦。

【注释】
    ①  察伺:探察窥伺。    短:短处。  ②   此句原是注文,无“言”字,据《子汇》本改人正文。    识:记。  ③    此句指用对方犯的忌讳来触动他。  ④   此句指把当时的禁令给他看。   ⑤  “信”字原无,台湾萧登福据他本有“信”字,今从。  结信:以诚信交结。    ⑥  收语:指收回自己揭示对方缺点的话。    盖藏:遮盖掩藏。    却:掩饰。   ⑦  多方之人:指知识丰富的人。
    【译文】
    6.所谓却语,是要探察对方的短处。言语一多必定有一些短处,议论他的短处,并加以验证,指出某某地方犯飞了忌讳,某某地方违背了当时的禁令,触动他,使他害怕; 然后真诚地安慰他,收回刚才的话语,掩盖他的短处,加以否认,告诫他:不要把自己不能做的短处暴露给有见识的人。
【原文】
    7.摄心者,谓逢好学伎术者①,则为之称远②;方验之,惊以奇怪③,人系其心于己④。  效之于[人] ⑤,验去乱其前⑥,吾归诚于己⑦。遭淫色酒者⑧,为之术⑨,音乐动之,以为必死,生日少之忧⑩,喜以自所不见之事⑾,终可以观漫澜之命⑿,使有后会。
【注释】
   ① 伎术:技艺。伎,通“技”。   ② 称远:指颂扬名声到远方。
   ③  此句指验证技艺的神奇使他吃惊。  ④   系:连结。  ⑤  “人”字原无,据《子汇》本增。    效:验证。  ⑥   此句指拿当前的事例来验证他的技艺可以排除那些不正的技艺。  ⑦   此句指表明自己诚心归顺于他。   ⑧  遭:遇到。    淫:过分,过度。    色:女色。  ⑨   术:方法。  ⑩  生日:活着的日子。  ⑾  自所不见之事:自己没有见过的事。  ⑿  俞樾《诸子平议?补录》认为当依陶注作“终以可观”,可从。    漫澜:本指水广大无边的样子,泛指无限。
【译文】
    7.所谓摄心,是指遇到好学技艺的人,替他宣扬名声传播到远方,用道术加以验证,用奇异的事情使他惊叹,这样他的心就被你笼络。用他的知识从别人那里取得效验,并用前人的经验教训来说治乱的效果,那么他就会心悦诚服。地归附于你。碰到那些沉湎于酒色不能自拔的人,使用(三二的方法,可以用诚恳的语言和美妙的音乐打动他,让他意识到这样会置自己于死地,有缩短寿命的忧愁,再用他没有见过的事使他高兴,放弃酒色,最终可以健康长寿,使他产生后会有期的感觉。
【原文】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⑾  ⑿  ⒀  ⒁  ⒂  ⒃  ⒄    ⒅  ⒆   ⒇  Ⅰ  Ⅱ   Ⅲ   Ⅳ  
    8.守义者,谓守以人义①,探心在内以合也②。探心深得其主也③。从外制内,事有系由而随也④。故小人比人,则左道而用之⑤,至能败家夺国⑥。非贤智,不能守家以义,不能  守国以道。圣人所贵道微妙者,诚以其可以转危为安,救亡使存也。
【注释】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⑾  ⑿  ⒀  ⒁  ⒂  ⒃  ⒄    ⒅  ⒆   ⒇  Ⅰ  Ⅱ   Ⅲ   Ⅳ  
   ①  人义:人的义理。  ②   在:察。  ③   主:主旨,真正的意图。  ④   “随”下当从《子汇》本补“之”字。    系:指牵挂。由、随:顺从,二字同义。   ⑤  比:亲近。    左道:邪道。  ⑥   家:古代指卿大夫的封地。    国:古代指王、侯的封地。    夺:指丧失。
【译文】
    8.所谓守义,是指坚守人的道义,探求内心活动,符合他的愿望。探求内心活动,了解真实意图。从外部控制内心,使他有事牵挂在心,顺从于我。而小人巴结别人,专门使用歪门邪道,以致于使人国破家亡。如果不是贤者智者,就不能用道义守家治国。圣人所以重视微妙的道,实在是因为道可以转危为安、挽救败亡使之生存。



【评析】
    “中”指内心。“中经”是指用发自内心的精神去治理外部事物,是纵横家用于游说辩论、处世决事的常用技巧和策略;陶弘景题解说:“谓由中以经外,发于心本以弥缝于物者也,故曰中经。”全文分八段,第一段是总论,其余七段是分论。
    第一段首先点明本文《中经》施用的目的和对象。《中经》所论述的七种策略,使用的目的是“振穷趋急”,即用于解救处于困境和有危难之时的人。使用的对象是能言者、厚德者和解救拘执者。接着,作者列举了“士”在时代变异中的种种选择:或者免于祸患,或者因能言善辩受到残害,或者弃文从武,或者蒙受冤屈被拘捕定罪,或者抑郁地苟且偷生,或者在危败中自立。不论何种选择,都离不开为人处世之道。而最关键的是“道贵制人,不贵制于人”,因为“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失命”。于是提出了七种为人处世的技巧和策略,即“见形为容,象体为貌”、“闻声和音”、“解仇斗郄”、“缀去”、“却语”、“摄心”、“守义”。并指出《本经》是记述规律和法则的,而变通的要点在《持枢》、《中经》二篇。
    所谓“见形为容,象体为貌”,是指根据人的外部形象举止,去推知他的内心世界,就像卦爻是根据抽象的卦象去推知实际的事物一样。这种技巧只适用于没有坚定操守的人,因为这种人虚浮浅薄,内心世界很容易从外貌举止观察清楚,所以,“可以影响、形容、象貌而得之也”,即从身影、声音、形体举动、相貌等方面就可以把握住他的内心世界。而对于有坚定操守的人,则“不可象貌而得之”,因为他们“目不视非,耳不听邪,言必《诗》、《书》,行不僻淫,以道为形,以听(德)为容,貌庄色温”,也就是说,这种人言行正派,外表端庄,无法根据外表去推知内心世界。遇到这种人,只好隐瞒你的真实意图,掩饰你的缺点,离开他。   
    所谓“闻声和音”,是指听到声音就去附和,也就是说,听话听音,能听懂对方话中含意.明白他的意图,以求与对方声气相投。这是联络感情的方法。之所以要用这种方法,是因为“声气不同,则恩爱不接。”文章根据五音相合的原理,强调和音的重要。
    所谓“解仇斗郄”,指解除弱者的仇隙,而使强者相斗。强者之间有仇隙,抵抗力量就不可能很强大,就可以用武力相威胁,吞并他们。两强相斗,胜利的一方功高气盛,骄兵必败;失败的一方因失利而拼死抵抗,哀兵必胜。根据强弱转化之理,先坐山观虎斗,然后坐收渔利。
    所谓“缀去”,指用言语维系人心,当自己离去后,对方仍然思念。对正直诚实的人,可采用称赞、激励的方式,对对方多加肯定,表示自己的眷念之心。因为这种方法对于游说的辩士留下了后路,而显得非常重要。
    所谓“却语”,是指伺机抓住对方的把柄,威慑对方。然后用诚信安抚他,掩盖其过失,对方会因此感谢你。这是常说的先打后抚的制人术。
    所谓“摄心”,指收揽对方的心,使对方诚心归附自己。文中列举了两种人,一种是好学技艺的人,可以采用称赞他、验证他的技艺的方式,使对方“系其心于己”;另一种是沉溺酒色的人,可以用音乐转移他的爱好,并以“必死、生日少”之类的话使他害怕忧愁,然后加以鼓励,让人感到能健康长寿,从而相信你,依赖你。对这两种人,前一种采用先扬而后抑,后一种采用先抑而后扬,目的都相同。
    所谓“守义”,指谨守仁义,探求对方的内心世界,使人依附自己。并指出守仁义非贤智做不到。“小人比人,则左道而用之,至能败家夺国”;而贤智能“守家以义”、“守国以道”,并再次申“道”的重要作用,可以转危为安、救亡使存,作为全书的总结。


附录一
鬼谷子篇目考
    (清)秦恩复  
    《隋书?经籍志》:“纵横家”《鬼谷子》三卷。皇甫谧注:鬼谷子,周世隐于鬼谷。《鬼谷子》三卷。乐一注。
    《旧唐书?经籍志》:《鬼谷子》二卷。苏秦撰。又三卷。乐一注。又三卷。尹知章注。
    《新唐书?艺文志》:《鬼谷子》二卷,苏秦。乐一注。《鬼谷子》三卷,尹知章注。《鬼谷子》三卷。尹知章不著录。
    柳宗元《鬼谷子辩》曰:“元冀好读古书,然甚贤《鬼谷子》, 为其指要几千言。《鬼谷子》要为无取,汉时刘向、班固录书无《鬼谷子》。鬼谷子后出,而险盏峭薄,盏音戾。恐其妄言乱世,难信,学者宜其不道。而世之言纵横者,时葆其书;尤者晚乃益出七术,《鬼谷子》下篇有《阴符》七术谓“盛神法五龙”、“养志法灵龟”、“实意法媵蛇”、“分威法伏熊”、“散势法鸷鸟”、“转圜法猛兽”、“损兑法灵蓍”七章是也。怪谬异甚,不可考校。其言益奇,而道益5医。张云:“眍音洽,隘也。使人狙狂失守,狙,子余反。而易于陷坠。幸矣,人之葆之者少。今元子又文之以指要,呜呼,其为好术也,过矣!   
   《中兴书目》:《鬼谷子》三卷,周时高士,无乡里族姓名字,以其所隐自号鬼谷先生。苏秦、张仪事之,授以“捭阖”下至“符言”等十有二篇;及“转圆”、“本经”、“持枢”、“中经”等篇亦以告仪、秦者也。一本始末皆东晋陶宏景注,一本“捭阖”、“反应”、“内犍”、“抵城”四篇,不详何人训释;中下二卷与宏景所注同。
《宋史?艺文志》:《鬼谷子》三卷。
    晁公武《读书志》:《鬼谷子》三卷,鬼谷先生撰。按《史记》,战国时隐居颍川阳城之鬼谷,因以自号。长于养性治身,苏秦、张仪师之,受纵横之事。《叙》王伯厚《(汉书?艺文志>考证》引晁氏《读书志》云:尹知章叙。谓此书即授秦、仪者“捭阖”之术十三章。 《考证》引注云:“一云十二章。”“本经”、“持枢”、“中经”三篇,《考证》引注云:“一云受‘转丸’、‘肱箧’三章。”梁陶宏景注。按,马氏《通考》、 “经籍志”引《读书志》,此下有“《隋志》以为苏秦书,《唐志》以为尹知章注,未知孰是。陆龟蒙诗谓:“鬼谷先生名诩,不详所从出”三十五字。柳子厚尝曰:刘向、班固录书无《鬼谷子》。《鬼谷子》后出而蛤盏峭薄,恐其妄言乱世,难信。尤者晚乃益出“七术”,怪谬异甚,言益隘,使人狙狂失守。来鹄亦曰:“鬼谷子昔教人诡绐激讦揣测俭猾之术,悉备于章。学之者惟仪、秦而已。如‘捭阖’、‘飞箝’,实今之常态。是知渐漓之后,不读《鬼谷子》书者,其行事皆得自然符契也。昔苍颉作文字,鬼为之哭。不知鬼谷作是书,鬼何为耶?世人欲知鬼谷子者,观二子言略尽矣。故掇其大要著之篇。”
   郑樵《通志?艺文略》:《鬼谷子》三卷。皇甫谧注。鬼谷先生,楚人也。生于周世,隐居鬼谷。又三卷。乐一注。又三卷。唐尹知章注。又三卷。梁陶宏景注。
马端临《通考?经籍志》:《鬼谷子》三卷。
    王应麟《玉海》引《史记正义》:鬼谷,谷名,在雒州阳城县北五里。《七录》有苏秦书,乐一注云:“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也。”《鬼谷子》三卷,乐一注。乐一,字正,鲁郡人。有“阴符”七术,有“揣”及“摩”二篇。《战国策》云:“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期年揣摩成。”按《鬼谷子》乃苏秦书,明矣。
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纵横”《苏子》三十二篇。o《鬼谷子》三卷,乐一注云:“苏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也。”《史记正义》:《战国策》云:乃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 摩。”《鬼谷子》有“阴符”七术,有“揣”及“摩”二篇,乃苏秦书,明矣。东莱吕氏曰:“战国游说之风,苏秦、张仪、公孙衍实倡之。秦,周人也。仪与衍、皆魏人也。故言权变辩智之士,必曰三晋、两周云。”石林叶氏曰:“苏秦学出于揣摩,未尝卓然有志天下。反复无常,不守一道。度其隙苟可人者,则为之,此揣摩之术也。故始求说周,周显王不能用,则去而之秦。再求说秦,秦孝公不能用,则去而之燕。幸燕文侯适合而从说行。其所以说周者,吾不能知。若秦孝公而听之,则必先为衡说以噬六国,何有于周。此苏秦所以取死也。《太平御览》引苏秦曰:“天子坐九重之内,树塞其门,旅以翳明。衡以隐听,鸾以抑驰。”《后汉?王符传》注引苏子目:“人生一世,若朝露之宅于桐叶耳,其与几何?”《御览》又引“兰以芳自烧,膏以肥自螨,翠以羽殃身,蚌以珠致破。”o按苏子三条,其文与《鬼谷子》不类,则《鬼谷》之非苏秦书,明矣。刘氏泾曰:“老之翕张,儒之阖辟,其与鬼谷往来如环,鬼幽而显者也,谷扣而应者也。藏幽露显,一扣一应,信如其名哉!此条亦王伯厚《考证》所引,故附录之。 

    高似孙《子略》曰:战国之事危矣。士有挟隽异豪伟之气求骋乎用,其应对酬酢变诈激昂,以自放于文章,见于顿挫险怪离合揣摩者,其辞又极矣。《鬼谷子》书,其智谋,其数术,其变谲,其辞谈,盖出于战国诸人之表。夫一辟一阖,易之神也。一翕一张,老氏之几也。鬼谷之术,往往有得于阖辟翕张之外,神而明之,益至于自放溃裂而不可御。予尝观诸《阴符》矣,穷天之用,贼人之私,而阴谋诡秘有《金匮》、《韬略》之所不可该者,而鬼谷尽得而泄之,其亦一代之雄乎!按刘向、班固录书无《鬼谷子》,《隋志》始有之,列于纵横家。《唐志》以为苏秦之书,然苏秦所记,以为周时有豪士隐者,居鬼谷,自号鬼谷先生,无乡里族姓名字。今考其言,有曰“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又曰“人动我静,人言我昕。知性则寡累,知命则不忧”。凡此之类,其为辞亦卓然矣。至若“盛神”、“养志”诸篇,所谓中稽道德之祖、散入神明之赜者,不亦几乎?郭璞《登楼赋》有曰:“揖首阳之二老,招鬼谷之隐士。”又《游仙诗》曰:“青骼千余仞,中有一道士。借问此何谁?云是鬼谷子。”可谓慨想其人矣。徐广曰:“颍川阳城有鬼谷。”注其书者,乐一、皇甫谧、陶宏景、尹知章。知章,唐人。
    陈振孙《书录解题》:《鬼谷子》三卷,战国时苏秦、张仪所师事者,号鬼谷先生。其地在颍川阳城。名氏不传于世。此书《汉志》亦无有。隋、唐《志》则直以为苏秦撰,不可考也。《隋志》有皇甫谧、乐一二家注。今本称陶宏景注。又云:按《唐书?艺文志》作二卷。
    钱曾《读书敏求记》:陶宏景注《鬼谷子》三卷。鬼谷子,无乡里族姓名字。战国时隐居颍川阳城之鬼谷,故以为号。其“转丸”、“肤箧”二篇今亡。贞白曰:“或云即‘本经’、‘中经’是也。”


鬼谷子目录
上卷
    捭阖篇第一
    反应篇第二
    内犍篇第三
    抵巇篇第四
中卷
  飞箝篇第五 
  忤合篇第六
  揣篇第七
  摩篇第八
  权篇第九
  谋篇第十
  决篇第十一
  符言篇第十二
  转丸篇第十三亡
  肱箧篇第十四亡
下卷
  本经阴符七篇
    盛神养志实意分威
    散势转圆损兑
    持枢
    中经



附录二
鬼谷子佚文
    (清)秦恩复辑
    《说苑?善说篇》引《鬼谷子》曰:人之不善而能矫之者,难矣。说之不行、言之不从者,其辨之不明也。既明而不行者,持之不固也。既固而不行者,未中其心之所善也。辨之、明之、持之、固之,又中其人之所善,其言神而珍、白而分,能人于人之心。如此而说不行者,天下未尝闻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云:故曰:圣人不朽,时变自守。《索隐》曰:此出《鬼谷子》,迁引之以成其章,故称“故日”也。
    《(史记?田世家>索隐》引鬼谷子云:田成子杀齐君,十二代而有齐国。按《庄子?肤箧篇》文与此同。
    《太平御览?治道部》引《鬼谷子》曰:事圣君有听从无谏诤,[事]中君有谏诤无谄谀,事暴君有补削无矫拂。
    又曰:君得名,则群臣恃之。
    《意林》引《鬼谷子》曰:人动我静,人言我听。能固能去,在我而问。知性则寡累,知命则不忧。忧累去则心平,心平而仁义著矣。
    又曰:以德养民,犹草木之得时;以仁化人,犹天生草木以雨润泽之。以上七条,《鬼谷子》逸文。
    《<文选)注》鬼谷子序曰:周时有豪士隐于鬼谷者,自号鬼谷子,言其自远也。然鬼谷之名,隐者通号也。
    《太平御览》礼仪部:《鬼谷子》曰:周有豪士居鬼谷,号为鬼谷神生。苏秦、张仪往见之,先生曰:“吾将为二子陈言至道,子其斋戒择日而学。”后仪、秦斋戒而往。此条疑是《鬼谷子》序文。
    晁公武《读书志》尹知章叙:秦、仪复往见先生,乃正席而坐;严颜而言,告二子以全身之道。 
    《(史记?苏秦列传)索隐》曰:乐一注《鬼谷子》书云:苏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以上四条,《鬼谷子》序。
    《史记?苏秦列传》:苏秦东师事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徐广曰:颍川阳城有鬼谷,盖是其人所居,因为号。驷案:《风俗通义》曰:鬼谷先生,六国时从横家。《索隐》曰:鬼谷,地名也。扶风池阳、颍川阳城并有鬼谷墟。盖是其人所居,因为号。o《集解》:《鬼谷子》有“揣摩”篇也。王劭云:“揣情”、“摩意”,是鬼谷之二章名,非为一篇也。
    《法言》云:仪、秦学乎鬼谷术。    
    《论衡?答佞篇》:苏秦、张仪从横习之鬼谷,先生掘地为坑曰:“下说令我泣出,则耐分人君之地。”苏秦下,说鬼谷先生泣下沾襟。又《明雩篇》:苏秦、张仪悲说坑中,鬼谷先生泣下沾襟。   
    王嘉《拾遗记》曰:张仪、苏秦二人递剪发以相活,或佣力写书,行遇圣人之文,无以题记,则以墨书于掌中及股里。夜还,折竹写之。二人假食于路,剥树皮为囊,以盛天下良书。每息大树之下,假息而寐。有一先生问曰:“二子何勤苦若是?”而仪秦共与言论曰:“子是何人?”答曰:“吾死生于山谷,世论谓余归谷子也。”秦、仪后游学,复逢归谷子,乃请其学术,则教以干世俗之辩。乃探胸中韦秩三卷,书言辅时之事。故仪、秦学之以终身也。《古史考》云:仪、秦受术鬼谷先生。归之声与鬼相乱故也。
    《金楼子》曰:秦始皇闻鬼谷先生言,因遣徐福人海求金菜玉蔬。别有《真隐传》、《录异记》二条乃后人妄托,其辞鄙俗。今不录。
, 摩。”《鬼谷子》有“阴符”七术,有“揣”及“摩”二篇,乃苏秦书,明矣。东莱吕氏曰:“战国游说之风,苏秦、张仪、公孙衍实倡之。秦,周人也。仪与衍、皆魏人也。故言权变辩智之士,必曰三晋、两周云。”石林叶氏曰:“苏秦学出于揣摩,未尝卓然有志天下。反复无常,不守一道。度其隙苟可人者,则为之,此揣摩之术也。故始求说周,周显王不能用,则去而之秦。再求说秦,秦孝公不能用,则去而之燕。幸燕文侯适合而从说行。其所以说周者,吾不能知。若秦孝公而听之,则必先为衡说以噬六国,何有于周。此苏秦所以取死也。《太平御览》引苏秦曰:“天子坐九重之内,树塞其门,旅以翳明。衡以隐听,鸾以抑驰。”《后汉?王符传》注引苏子目:“人生一世,若朝露之宅于桐叶耳,其与几何?”《御览》又引“兰以芳自烧,膏以肥自螨,翠以羽殃身,蚌以珠致破。”o按苏子三条,其文与《鬼谷子》不类,则《鬼谷》之非苏秦书,明矣。刘氏泾曰:“老之翕张,儒之阖辟,其与鬼谷往来如环,鬼幽而显者也,谷扣而应者也。藏幽露显,一扣一应,信如其名哉!此条亦王伯厚《考证》所引,故附录之。 

    高似孙《子略》曰:战国之事危矣。士有挟隽异豪伟之气求骋乎用,其应对酬酢变诈激昂,以自放于文章,见于顿挫险怪离合揣摩者,其辞又极矣。《鬼谷子》书,其智谋,其数术,其变谲,其辞谈,盖出于战国诸人之表。夫一辟一阖,易之神也。一翕一张,老氏之几也。鬼谷之术,往往有得于阖辟翕张之外,神而明之,益至于自放溃裂而不可御。予尝观诸《阴符》矣,穷天之用,贼人之私,而阴谋诡秘有《金匮》、《韬略》之所不可该者,而鬼谷尽得而泄之,其亦一代之雄乎!按刘向、班固录书无《鬼谷子》,《隋志》始有之,列于纵横家。《唐志》以为苏秦之书,然苏秦所记,以为周时有豪士隐者,居鬼谷,自号鬼谷先生,无乡里族姓名字。今考其言,有曰“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又曰“人动我静,人言我昕。知性则寡累,知命则不忧”。凡此之类,其为辞亦卓然矣。至若“盛神”、“养志”诸篇,所谓中稽道德之祖、散入神明之赜者,不亦几乎?郭璞《登楼赋》有曰:“揖首阳之二老,招鬼谷之隐士。”又《游仙诗》曰:“青骼千余仞,中有一道士。借问此何谁?云是鬼谷子。”可谓慨想其人矣。徐广曰:“颍川阳城有鬼谷。”注其书者,乐一、皇甫谧、陶宏景、尹知章。知章,唐人。
    陈振孙《书录解题》:《鬼谷子》三卷,战国时苏秦、张仪所师事者,号鬼谷先生。其地在颍川阳城。名氏不传于世。此书《汉志》亦无有。隋、唐《志》则直以为苏秦撰,不可考也。《隋志》有皇甫谧、乐一二家注。今本称陶宏景注。又云:按《唐书?艺文志》作二卷。
    钱曾《读书敏求记》:陶宏景注《鬼谷子》三卷。鬼谷子,无乡里族姓名字。战国时隐居颍川阳城之鬼谷,故以为号。其“转丸”、“肤箧”二篇今亡。贞白曰:“或云即‘本经’、‘中经’是也。”


鬼谷子目录
上卷
    捭阖篇第一
    反应篇第二
    内犍篇第三
    抵巇篇第四
中卷
  飞箝篇第五 
  忤合篇第六
  揣篇第七
  摩篇第八
  权篇第九
  谋篇第十
  决篇第十一
  符言篇第十二
  转丸篇第十三亡
  肱箧篇第十四亡
下卷
  本经阴符七篇
    盛神养志实意分威
    散势转圆损兑
    持枢
    中经



附录二
鬼谷子佚文
    (清)秦恩复辑
    《说苑?善说篇》引《鬼谷子》曰:人之不善而能矫之者,难矣。说之不行、言之不从者,其辨之不明也。既明而不行者,持之不固也。既固而不行者,未中其心之所善也。辨之、明之、持之、固之,又中其人之所善,其言神而珍、白而分,能人于人之心。如此而说不行者,天下未尝闻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云:故曰:圣人不朽,时变自守。《索隐》曰:此出《鬼谷子》,迁引之以成其章,故称“故日”也。
    《(史记?田世家>索隐》引鬼谷子云:田成子杀齐君,十二代而有齐国。按《庄子?肤箧篇》文与此同。
    《太平御览?治道部》引《鬼谷子》曰:事圣君有听从无谏诤,[事]中君有谏诤无谄谀,事暴君有补削无矫拂。
    又曰:君得名,则群臣恃之。
    《意林》引《鬼谷子》曰:人动我静,人言我听。能固能去,在我而问。知性则寡累,知命则不忧。忧累去则心平,心平而仁义著矣。
    又曰:以德养民,犹草木之得时;以仁化人,犹天生草木以雨润泽之。以上七条,《鬼谷子》逸文。
    《<文选)注》鬼谷子序曰:周时有豪士隐于鬼谷者,自号鬼谷子,言其自远也。然鬼谷之名,隐者通号也。
    《太平御览》礼仪部:《鬼谷子》曰:周有豪士居鬼谷,号为鬼谷神生。苏秦、张仪往见之,先生曰:“吾将为二子陈言至道,子其斋戒择日而学。”后仪、秦斋戒而往。此条疑是《鬼谷子》序文。
    晁公武《读书志》尹知章叙:秦、仪复往见先生,乃正席而坐;严颜而言,告二子以全身之道。 
    《(史记?苏秦列传)索隐》曰:乐一注《鬼谷子》书云:苏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以上四条,《鬼谷子》序。
    《史记?苏秦列传》:苏秦东师事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徐广曰:颍川阳城有鬼谷,盖是其人所居,因为号。驷案:《风俗通义》曰:鬼谷先生,六国时从横家。《索隐》曰:鬼谷,地名也。扶风池阳、颍川阳城并有鬼谷墟。盖是其人所居,因为号。o《集解》:《鬼谷子》有“揣摩”篇也。王劭云:“揣情”、“摩意”,是鬼谷之二章名,非为一篇也。
    《法言》云:仪、秦学乎鬼谷术。    
    《论衡?答佞篇》:苏秦、张仪从横习之鬼谷,先生掘地为坑曰:“下说令我泣出,则耐分人君之地。”苏秦下,说鬼谷先生泣下沾襟。又《明雩篇》:苏秦、张仪悲说坑中,鬼谷先生泣下沾襟。   
    王嘉《拾遗记》曰:张仪、苏秦二人递剪发以相活,或佣力写书,行遇圣人之文,无以题记,则以墨书于掌中及股里。夜还,折竹写之。二人假食于路,剥树皮为囊,以盛天下良书。每息大树之下,假息而寐。有一先生问曰:“二子何勤苦若是?”而仪秦共与言论曰:“子是何人?”答曰:“吾死生于山谷,世论谓余归谷子也。”秦、仪后游学,复逢归谷子,乃请其学术,则教以干世俗之辩。乃探胸中韦秩三卷,书言辅时之事。故仪、秦学之以终身也。《古史考》云:仪、秦受术鬼谷先生。归之声与鬼相乱故也。
    《金楼子》曰:秦始皇闻鬼谷先生言,因遣徐福人海求金菜玉蔬。别有《真隐传》、《录异记》二条乃后人妄托,其辞鄙俗。今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