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产品单位售价为30元:刘淑春 康晏如“俄罗斯缘何再议斯大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4:27:48
俄罗斯缘何再议斯大林”
刘淑春 康晏如

原载:<<马克思主义研究>>      
       
  

俄新社

俄罗斯共产党领导人久加诺夫向克里姆林宫宫墙下的斯大林墓敬献花圈

【内容提要】2009年,斯大林问题在俄罗斯再次引起争论。争论源于经济危机,直接涉及国家发展道路。左翼共产党人号召人民高举斯大林的旗帜,走向新的社会主义。右翼自由派声称要根除斯大林主义,走民主主义道路。保守主义中派一方面肯定斯大林的功绩,另一方面否定斯大林实现目标的手段。爱国主义中派则主张借用斯大林的经验,实现俄罗斯新的现代化。俄罗斯能否最终从这场争论中找到民族振兴之路,还取决于各派政治力量的博弈、执政阶层的决断和人民群众的抉择。     关于斯大林功过是非的争论,在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一直没有停息。2009年,围绕斯大林问题的争论再次成为俄罗斯社会关注的焦点。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人们争论的重心不仅仅涉及对斯大林作为苏联乃至世界历史人物的评价,甚至不仅仅涉及对斯大林执政时期的苏联社会主义历史的评价,而直接与俄罗斯国家如何摆脱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解决今天面临的现实问题相关,换句话说,与俄罗斯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相关。

     一、争论的缘起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危机迅速波及俄罗斯,给俄罗斯经济以沉重的打击。尽管俄罗斯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反危机措施,遏制了经济急剧下滑的势头,但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据俄罗斯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俄国内生产总值呈现负增长,即-7.9%,尽管好于预期,但仍为15年来最大跌幅;统计局的数据还显示,2009年失业人口总数达到640万,失业率达8.2%,而且据有关专家估计,目前还有约200万的隐性失业人口,预计2010年失业人数将升至700万。[1]梅德韦杰夫总统于2009910发表的题为《俄罗斯,前进!》的文章中不得不承认,在这次危机中,俄罗斯经济的下滑幅度比世界其他经济体都大。[2]

      俄罗斯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不断向社会领域扩散,加剧了现存的社会矛盾,街头抗议事件时有发生,甚至出现要求普京政府下台的呼声。这自然引起俄罗斯各派各界人士对危机根源的探寻,以求找到根本扭转局面的途径。一种共识正在得到知识界、甚至政界的认同,即金融风暴虽刮自美国,但俄罗斯被卷入漩涡之深,在于其自身的脆弱。近20年的改革并没有使俄罗斯真正走上民族复兴的坦途,这次危机再次触及了俄罗斯的症结:原料依赖型经济发展模式和国家发展战略不明。正如梅德韦杰夫总统在《俄罗斯,前进!》一文中所说,世界经济危机表明,我国的情况远没有那么好。20年激烈的改革也没有让我们的国家从耻辱性的原料依赖中摆脱出来。他谈到,俄罗斯今天的经济仍延续苏联时期的严重缺陷,即在很大程度上无视人的需求,民族企业缺乏创新,产品没有竞争力,能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低得令人可耻,只靠出售初级原材料以换取必需品,而且企业主、经理、工程师和官员对此无动于衷。结果,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俄罗斯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影响力,致使俄罗斯在这次危机中其生产领域的下降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幅度比其他经济体都大。这一切都表明,在过去的这些年里,我们远不是做了必须要做的一切,远不是做的一切都正确。梅德韦杰夫不仅痛斥经济低效,还指出了困扰俄罗斯的腐败、民主制的脆弱、积重的社会问题、人口负增长趋势、高加索地区局势动荡等问题。他呼吁,在新世纪又一个十年到来之际,俄罗斯民族是应该认真总结过去、思考未来了,不能再把初级的原料型经济、长期存在的腐败和根深蒂固的恶习带到我国的未来”[3]。这篇文章作为国情咨文的征求意见稿公开发表后,引起全社会对现实的反思和对未来发展道路选择的争论。两个月后,梅德韦杰夫在20091112向两院作的国情咨文中明确提出,21世纪,俄罗斯必须进行建立在民主价值和机制基础上的全面现代化。”[4]

     然而,在今天的俄罗斯,何为全面的现代化?如何实现这种现代化?依靠什么力量和资源来实现现代化?正是这些问题促使人们重温祖国历史,试图从并不久远的俄罗斯历史最鼎盛的时期——苏联时期汲取经验。人们在反思:俄罗斯这个曾经的落后农业国缘何能在苏联时期跃升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超级大国?而要探讨这个问题,自然绕不开曾经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斯大林及其体制问题。20091221,恰逢斯大林诞辰130周年纪念日,俄罗斯各党各派都利用斯大林问题表明关于国家发展道路的立场。于是,斯大林问题再次成为俄罗斯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各派观点

1.左翼共产党人——高举斯大林的旗帜,走向新的社会主义

     无疑,对于以重建社会主义为宗旨的俄罗斯共产党人来说,抨击对斯大林的妖魔化,维护斯大林作为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肯定在其领导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唤起民众对走向新的社会主义的意识,是他们的基本立场。早在2009324,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主席团就作出关于纪念斯大林诞辰130周年的决议,并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包括开展响应斯大林号召加入党的队伍的吸收新党员活动;举办各种理论研讨会、纪念晚会并参加官方电视台举行的关于斯大林的辩论会;向老战士及党团积极分子颁发斯大林诞辰130周年纪念勋章;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斯大林的功绩及苏联时期经济和社会成就,其间,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2008年出版的《斯大林与当代》一书在2009年再版发行,他还撰写了《斯大林时代:数据与事实》一文,以回应反斯大林主义者对斯大林的诋毁。俄共的这些纪念活动与宣传该党的反危机纲领紧密结合,意在向社会说明,只有向前、走向社会主义,俄罗斯才有出路。全联盟布尔什维克共产党和俄罗斯共产主义工人党-俄罗斯共产党人党等也都先后发表了纪念性声明。

     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斯大林首先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十月革命的组织者之一,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农民国家的缔造者之一;其次是马克思主义者,列宁事业的继承者,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者,他坚持列宁关于在单独一个国家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确定并实施了五年计划、集体化、工业化、文化革命等战略,在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没有外援的条件下,把俄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工业、国防、科技和文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再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胜利者;最后是全世界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被压迫、被剥削大众的领袖。在肯定斯大林功绩的同时,共产党人并不否定斯大林领导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犯的错误,认为拓荒者不寻常的道路上伴随着错误和悲剧性的扭曲,这是与内外敌人进行不可调和斗争的严酷条件决定的,这是斗争中的错误,而不是战略性的错误。尽管几十年里斯大林遭受了无尽无数的诽谤,但斯大林的名字仍作为伟业的象征、胜利的旗帜、忠实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战士铭记在人民的心中。今天,世界资本把危机转嫁到劳动人民的肩上,并动用其大众传媒、特工和国际机构打击共产主义和工人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对共产党人来说,斯大林在1942年的命令——“一步也不后退!具有特别的意义。最近20年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具悲剧性的20年,拯救俄罗斯之路——向前,走向社会主义![5]

      2.右翼自由派——根除斯大林主义,坚持民主主义方案

亚博卢和右翼事业党为代表的自由派政党不甘心于政治上的失败,仍主张在今天的俄罗斯建立他们理想中的民主制。为此,它们坚持其根本否定斯大林和苏联历史的立场,认为俄罗斯必须根除斯大林主义和布尔什维主义。在2009121920日这天举行的亚博卢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该党主席谢尔盖·米特罗欣承认党的民主方案被社会抛弃,号召与会代表反思民主主义名誉扫地的原因,与社会一起开展广泛的争论,并形成新的俄罗斯民主方案。[6]大会通过了《关于斯大林主义和布尔什维主义》的专门决议,认为,当代俄罗斯的最尖锐问题是在政权和社会中存留的布尔什维主义斯大林主义思维,即关于镇压制度是一种规范的选择的理念,不解决这一问题,将会给政治和社会生活带来严重后果。[7]右翼事业党在200935斯大林逝世纪念日这一天也发表声明,认为如何看待斯大林,关系到俄罗斯今天的问题和道路的选择,因此警告当局不可小视社会上兴起的斯大林热;声明对当局插手历史教科书的修改表示不满,要求对宣传斯大林的人治罪。[8]

归纳起来,右翼自由派对斯大林的否定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认为斯大林的体制导致了苏联解体。斯大林制度不仅破坏了俄国农民,而且破坏了在20世纪初成功发展的俄国经济。国家开始致命地落后于世界的发展,这最终导致这一制度存在了几十年后垮台”[9]。(2)否认斯大林对二战胜利作出的功绩。人民的这一胜利的取得不是由于斯大林的活动,而是相反。如果胜利的代价是牺牲人数高于敌人的三倍的话,那么根本就不能认为(斯大林)在战前和战争期间对国家和军队的领导是成功的。”[10]3)从否定斯大林、布尔什维主义到否定苏联历史。俄罗斯和俄罗斯人必须意识到布尔什维主义和斯大林主义是民族的灾难。如果我国的大多数同胞认为这一时代和当时所发生的事件只是国家的喜忧参半的一个历史阶段,我们就永远也不可能前进。”[11]4)认为俄罗斯当局应明确态度,承认斯大林是人类仇恨制度的缔造者,承认他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犯有种族灭绝罪,对进行斯大林主义宣传和辩护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12]5)提出俄罗斯应在尊重人的尊严、人身自由、言论自由、精神自由、平等、社会团结和公正、法律至上和保护财产权、包括知识产权等价值观的基础上,建立受社会监督的民主国家”[13]

     3.保守主义中派——肯定功绩,否定实现目标的手段

     而作为中派政党,亦即俄罗斯当前事实上的执政党的统一俄罗斯党,在斯大林的问题上处于左右为难的地步。统一俄罗斯党一方面需要借助斯大林的强国主义形象重振俄罗斯人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又担心对斯大林的正面评价会为国内某些势力和西方舆论指责为奉行极权主义提供口实,尤其担心为国内左翼力量重整旗鼓创造条件。这种矛盾的心理在该党主席、政府总理普京的表态中尽显无遗。2009123,普京总理在与民众的电视、网络、广播直接对话中表示很难对斯大林给予整体的评价,他一方面承认斯大林在彻底改变国家面貌、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在二战中战胜德国法西斯的伟大功绩,另一方面,认为斯大林为此付出了无法接受的代价,无法赞同大清洗这种统治国家和取得成就的方式”[14]。统一俄罗斯党最高委员会主席格雷兹洛夫则明确表示不能接受斯大林的现代化方式。他在2009121《消息报》发表的文章中主张,俄罗斯的现代化应当以保守主义的价值为基础,既不能重复通过大规模镇压和牺牲无数人的生命而在苏联和其他国家曾实行的斯大林式的现代化,也不能接受全球主义者鼓吹的现代化,即号召忘记我国自己的历史并在经济上向跨国公司敞开大门,实际上是把本国经济置于其他国家控制之下[15]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也持相似的态度。20095月,梅德韦杰夫曾下令成立国家反篡改历史委员会,因为欧安组织鼓动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和东欧某些国家借二战问题向俄罗斯发难,为了维护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利益,梅德韦杰夫明确反对将斯大林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相提并论,抨击西方关于苏德条约引起二战爆发的论调。然而,他在为20091030政治镇压牺牲者纪念日写的博客中坚决反对为斯大林的大清洗进行辩护,认为:任何国家的发展,任何国家的成就、追求的获得都不能以人的痛苦和损失为代价。没有什么能高于人的生命的价值。不能为大清洗辩护。”[16]2010219,梅德韦杰夫签署总统令,决定将于201059在俄境内的各个英雄城市同时举行盛大阅兵式,隆重庆祝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据悉,届时斯大林的照片也将出现在莫斯科市的纪念海报和展台上。这一切都表明,俄罗斯的执政者在宣称摒弃斯大林强国手段的同时,也在引导社会重新认识斯大林的历史功绩,以捍卫历史、捍卫荣誉”[17]

      4.爱国主义派——借用斯大林的经验,实现俄罗斯新的现代化

     在这场争论中,俄罗斯爱国主义者流派的观点引人注目。这一流派聚集了一些知识分子,他们回避左右对垒的意识形态交锋,从迎合当代俄罗斯国家领导人提出的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出发,突出强调斯大林主义的强国主义战略和策略,主张借用以动员为主要特征的斯大林的现代化方式,引领俄罗斯走出目前的困境。在斯大林诞辰130周年之际,由左翼爱国主义者亚历山大·普罗哈诺夫主办的《明日报》连续发表了一系列相关文章。这些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斯大林动员型的现代化不仅彻底改变了俄国落后的面貌,创造出一个由全新的人组成的全新的社会,并且在1945年战胜了法西斯德国,实现了战后的恢复和崛起,是20世纪最成功的现代化典范。如今,在俄罗斯,没有动员,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作者批评俄罗斯当局不愿与自由主义决裂,对以保守主义为意识形态基础的统一俄罗斯党不抱希望,认为该党没有能力将国家引出危机,而俄罗斯要想摆脱世界金融危机的泥潭,必须重新总结斯大林主义和斯大林的现代化经验。但他们同时认为,俄罗斯目前没必要彻底铲除现有的国家建筑,最稳妥的方式是从当局的自我改造中产生新的斯大林,即由当局实行自上而下的革命,利用现有的资源完成现代化过程。200912916日的《明日报》连续刊登了弗拉基米尔·温尼科夫、安德烈·斯米尔诺夫、丹尼斯·图科马可夫、安德烈·费费洛夫、叶夫根尼·涅菲奥多夫的文章《斯大林主义问题》,这篇长文集中表达了上述观点,为使读者详尽了解其内容,我们将在下一节对其主要观点加以介绍。

三、斯大林现代化的经验及其在今天的应用

1.没有动员,现代化无法实现

      这些学者认为,今天俄罗斯国家领导人的政策主张可以概括为没有动员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模式没有通过经济技术成就表现出来,而是通过从萨彦舒申斯克水电站事故开始的一系列流血的灾难表现出来。同时,政府似乎不想与自由主义决裂,于是又一次陷入窘境。因为没有动员的现代化不仅不可能实现,而且会导致国家的解体和经济的彻底停滞,重复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老路。最近最成功的现代化经验是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斯大林的现代化。今天,为了拯救祖国,必须尽快重新审视斯大林问题。

     2.斯大林主义的主要目的是建设一个由新人构成的新社会

     苏共二十大后,共产主义被理解为丰盛的筵席,即通过外在的巨大物质福利来体现。斯大林主义遭到诋毁,其威信的丧失导致了共产主义主张变得庸俗。所以,当西方国家的物质技术优势展示出来时,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也就毁灭了。然而,斯大林的现代化不仅仅只是物质的丰富和军事或工业的强盛。斯大林主义政策的主要目的和基本方式就是建设一个崭新的社会,一个由新的人构成的新社会。那些前所未见的、规模庞大的突击式建设虽然是当时苏联所需要的,但那些只是为了向新的历史时期前进的工具。年轻的斯大林主义者被号召革新一切,本质上,他们成功了,正是因为他们具有新的人的特性。

     3.斯大林现代化的主体是由新人组成的党

     斯大林现代化所依靠的主体就是党。党好比炼丹炉,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这一炼丹炉容纳了社会各种能量并保持着炽热的状态,其内容经常被洗涤和更新,聚集的能量足以改造人。从前的富农、贵族和宗教人士入党后,被党的思想和能量所改变,成为党的拥护者,从本质上与那些镇压他们父亲的人站在了一起。他们看到了以前无法看到的真相,学到了神奇的知识,对世界和其他事物的观念变得清晰和系统。

党是如何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平行的结构、即拥有全权和意志力的机关取代了立法和执行权力,它迅速、有效和坚决地战胜了官僚主义的羁绊、服从者和领导者的保守主义。重要的是,这一机关指明了上下对错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真理并不总是站在形式上是领导的那边,而是与那些站在通往社会天堂更高阶段的人在一起。这个由新的人组成的党使几百万人懂得了生活的意义,开山拓土,粉碎敌人,设计了向下个世纪前进的未来之路。

 4.斯大林现代化的客体是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斯大林的现代化不能无中生有,除了正确的现代化方案和强大的实施这一方案的主体外,还有自己的客体以及相应的资源。在农业俄国(包括苏联),现代化的多余资源并不存在。此外,当时不是16世纪,而是20世纪,现代化主体手中有的是比英国大地主在圈地运动时代更完善的国家机器,当然,面临的任务也复杂得多。问题首先是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有没有可能补充这一资源。192711月,在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引用了列宁在1917年说的话,要么是灭亡,要么是在经济方面也赶上并且超过先进国家”[18]19312月,在第一届全苏社会主义工业工人大会上,斯大林又一次表达了这个意思,但是表达方式是具体而明了的,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至一百年,我们应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或者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或者是我们被推翻”[19]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由在Г.М.克日扎诺夫斯基领导下的最高专家制定出来的。村庄集体化、国家工业化、文化革命和财政改革——这些都被视为要由需要的人,在需要的地点,通过需要的物质条件和设备,在需要的期限内生产需要数量的需要产品。为了完成一系列规模宏大的项目,广泛地使用了囚犯作为劳力。在斯大林时期现代化的24年(1930-1953年)期间,在囚禁地点死亡人数接近160万。但是几乎在同一时期,从19261953年,尽管经历过斯大林时期的大清洗和战争,全国居民总数仍从1.47亿增长到1.88亿(城市居民从2600万人增长到8020万人)。在这一时期内,几千个新的重工业和轻工业工厂拔地而起,建起了先进的经济基础,完成了最重要的科学发明和技术改造,开采并部分掌握了最丰富的矿产资源。

今天,人们通常认为,在斯大林时期,人没有被珍惜。对待他们,就像对待国家机器的螺丝钉,一个坏了,马上安上另一个。这么说或许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没有如下两者的协同作用,众所周知的成果是不可能取得的:一是广大群众充分信任自己的国家,因为它在建设世界上最公平的社会,二是当时的权力体系对待国家最重要的财富——人采取了尽心尽力的态度。干部决定一切”[20]我要为那些官衔不高和称号不显赫的人们的健康而干杯!为那些被认为是伟大国家机器上的螺丝钉而干杯!没有他们,我们这些元帅和各战线和集团军的指挥官,说得粗鲁一点,一文不值。如果某个螺丝钉坏了,一切都完了。我为那些普通的、平凡的、谦逊的人,为那些螺丝钉干杯,他们积极地在科学、经济和军事等各个领域支持我们伟大的国家机器。……我为他们的健康干杯,为我们值得尊敬的同志们干杯。”[21]斯大林的这些话不是随便说的。拖欠工资或者没有按照规定发放食品配给证,这对当时的责任人来说简直就是噩梦,这种把戏会被定为破坏行为,将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而今天,未来现代化的主要资源——人民,被当局无能地挥霍。国家的自然资源也被这样白白地挥霍着。

     5.排除现代化道路上的一切障碍

     苏维埃俄国没有其他选择——必须从一个农业国家跃升成为工业强国。时间紧迫,必须向前进,不论有多少牺牲和损失,否则所有人都会牺牲。

要实现现代化,不可避免地要排除现代化道路上的障碍。现代化的敌人主要是在过去的革命中并肩作战的同志。因为有人开始过起固有的资产阶级生活,有人想起了自己过去与欧洲大老板的关系,后者准备从工农兵代表苏维埃那里购买廉价原料。一些人在新经济政策时期由于不接受政策的如此转变而走向反对派,死守教条的原则性使他们站到了苏维埃政权敌人的一方。还有一些人是现代化的拥护者,但是他们的方式是立即横扫一切,不顾虑剧烈的撼动会使轮船沉没。另一些人相反,把现代化模式理解为温和缓慢的渐进式运动,不考虑敌人对国家的冲击,不考虑急风暴雨般的国际局势。上述三种人自觉不自觉地变成斯大林现代化道路上的杂草和坑洼。此外,各大帝国主义的国际特工不仅打击苏联工业,实际上干涉党内政策,甚至在苏维埃领导人中寻找自己的代理人。

     然而,斯大林本人并不总是赞成极其严厉的决定。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沙赫特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斯大林不赞成布哈林的观点,反对对那些被指控为从事破坏活动的工程师专家施以死刑。大清洗的目标是针对国家发展的直接敌人。但大清洗不仅仅降临到直接敌人的头上。然而,对人民群众的打击并不是目的本身,却意义深远。在现代化突击运动伊始,人民厌倦了连年的战争和革命,对新的潮流产生惰性和敌对情绪。工人产生怀疑情绪,农村也还远远没有团结一致。人民接近骚乱的边缘,充满了破坏性的能量。为了国家,斯大林不怕成为人民的敌人。斯大林打碎了一个旧世界。为了现代化他需要一个新的国家,一个英雄的国家。苏维埃俄国进入了工作状态,其中的人改变了,历史本身也改变了。

       6.精神品质的塑造——对英雄主义的崇拜

     斯大林的党和国家机器在解决国家现代化的问题中,并不只是毫不留情地对付人民的敌人,除了消灭,还有塑造。国家在利用20世纪的技术成就时,建立起人民对真正的功勋和英雄主义的崇拜。然而,牺牲自己的力量、鲜血甚至生命,建立功勋,完成英雄行为,是为了什么?自我肯定?冒险?还是克服自己身上的生理局限性?不,是为了苏维埃祖国和人民,为了全人类,为了全人类的光明的未来和应有的今天。

 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诋毁、封闭和忘记这些改造的途径。结果,一个自由主义庸俗概念——“一个人立功,总是意味着另一个人犯罪”——迅速流行开来,各种类型的犯罪不减反增,功绩却不见。更有甚者,立功被视为落后和可耻,保卫祖国被视为犯罪。当今时代的假英雄必定占有巨大的物质财富,类似各种明星,其主要特征不是自我牺牲和利他主义,他们的目的不是创造和取胜,而是获取最大利润和过度消费。毫无疑问,在这种破坏整个社会的文化社会结构的价值体系下,俄罗斯不可能成就任何新的现代化。

 7.改天换地

 斯大林的现代化是全面的,涉及每一个领域。大规模的史无前例的改革在苏联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同时展开,迅速而全面。然而,斯大林的改革有三个方面值得特别指出:第一,苏联的现代化创造了新的技术领域,即协调国家所有居民的生活、工作、教育和完善的机制。第二,对新的社会建制的组织,使一些特殊的阶层和社会群体能够利用技术领域的成就,在新建成的基础设施和物质条件下彼此联系和有机地生活。第三,改造人的意识,即改造人的思维、情感和愿望方式,改造出能够回应任何世界挑战、富有激情和才能的人。

     在斯大林工业化的几十年间,苏联不仅出现了新的工厂和发电站,建起了新的道路和港口,整个工业蓬勃发展,还创造出了新的、前所未有的人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斯大林在全苏联人民积聚力量的剧烈紧张劳动中建立的新的技术、新的社会群体、新的人,取得了1945年的胜利,拯救了祖国和人类。

8.“新的斯大林必然到来

      新的斯大林即将出现。理由在于,俄罗斯如果继续保持现有的方针,将不可避免地爆发全面的灾难。避免灾难有两条道路可走:要么国家分崩离析,要么实现向新的集中制和新斯大林的飞跃。目前,严重的危机动摇了俄罗斯的根基,但俄罗斯的语言、思想和社会等级没有被消灭,人民的创造性精神没有被铲除。现在斯大林对我们重要的不仅是形象,而是思想,是如何挽救国家的思想,是如临深渊时积极行动的能力。

  9.新斯大林来自上层的革命

 产生新的斯大林有两条途径。第一条,新的斯大林从现有精英的旧材料中产生,但这不是指望出现领导人的转型,而是对上层政权的改造。这是自上而下的革命,最有希望用更少的成本产生更有效的新斯大林之路。第二条,通过剧烈的地震迎来伟大的俄罗斯,恐怖而代价高昂。这是一条灾难之路,恺撒会从震心突然蹦出来。到那时,新的斯大林将像从前的斯大林一样,产生于俄罗斯的混乱中。

     10.建立新的现代化先锋队

      谈到俄罗斯新的现代化,不能绕过一个问题:谁将作为社会主体完成这一任务?近十年的权力体系向所有人表明了它是为了什么和用什么方式得以运作的。从上至下、从下至上、无处不在的腐败,实际上是现行政权体制存在的唯一意义和方式。从19992008年,俄罗斯官方在危机前获得的近4万亿石油美元不知去向,对国家的经济没有起到任何感受得到的效果。显然,这种性质的体制根本不可能带领俄罗斯进行现代化。

      权力体系本身不会赞成这种解决方法,因为保持现有的地位越长久、越充分,越符合其利益,这一点通过统一俄罗斯党最近的代表大会再次证实,该党宣布自己的意识形态是保守主义。然而,不是所有精英代表和选民都愿意冻结俄罗斯的局面,在部分负责任的上层精英中,可控革命不仅被积极地探讨,还经常得到一定数量的拥护者。

 在当今的俄罗斯,是否还存在对上层发动的现代化感兴趣或能够完成现代化的阶层?毫无疑问是存在的。他们存在于从苏联遗留下来、未被20年的改革完全毁掉的国民经济的高技术领域中,包括国防工业;存在于强力部门,首先是军队和特工机关中;存在于教会中;存在于工人阶级和农民中。新的斯大林的任务是联合和组织所有这些阶层,并把他们变成能够发挥作用的有效体制。

 11.需要智者俱乐部

 俄罗斯必须走自己的路——形成稳定的智力精英团队。在20世纪90年代的叶利钦时期,苏维埃专家制度被破坏,焚烧殆尽,寸草不生。思想家盖达尔,哲学家丘拜斯等人加上一群叛变的“60,早已抛弃了自由思想,投向资产阶级殷实富裕的生活。自由主义革命并没有推出新的人,没有提出新的俄罗斯社会方案和现实的精神纲领。新的斯大林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智力安全带,它应该由目前在俄罗斯尚存的极少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拥有知识和智慧的人构成。

     智者俱乐部应把自己有关俄罗斯和世界历史的知识带入政权中,建立适合现代化飞机翱翔的空气和氛围,并在其基础上建立新俄罗斯的思想工厂。因为现代化思想,不论是作为保护人民的方案,还是作为守卫领土的任务,都是生活的表面。如果不把这些思想放入更广阔的背景中,它们不可避免地会冷却下来。俄罗斯到了再次重新思考的时刻了。为此,需要一支团结在领导人周围的智力的、精神的民族先锋队。

     12.“天鹅绒的古拉格足矣

     就是今天,在这个孱弱不堪的俄罗斯周围仍存在着致命的敌人,贪婪地等待着俄罗斯的消亡。当俄罗斯宣布要开始真正的现代化时,将会遇到更严峻的抵抗。这就是早已将俄罗斯各个阶层买办代理人贿赂好的国外的特工机构和影响机构,是美国和欧洲的主要金融投资银行,是内部间谍网络,是肥的流油的大中资产阶级,是规模各异的寡头,是成千上万名贪污腐败分子,其中,最重要的反对者是众多依靠日益减少的石油美元的一点点施舍过日子的人。

 如何克服这些反抗?能否避免古拉格和大恐怖呢?能。

     20世纪30年代的大清洗至少是由三方面原因决定的。第一,高压政策是在非常现代化时期催促人们的必要措施,因为苏俄在战前十年间必须走完资本主义一百年的路程。第二,在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几乎免费的囚犯劳动大军对于共产主义建设和开拓辽阔的西伯利亚是非常好的补充。第三,在通往未来光明的路上,布尔什维克试图改造人的陈腐本性,从中培养出共产主义未来的新人,由此才出现大规模的社会牺牲。今天,所有这三个理由,就其精准的形式而言,都不存在。今天俄罗斯面临的外部挑战不像70年前那么致命,目前不能从根本上打碎旧有的国家建筑,然后在敌对世界和新的社会种族的包围中重新建设。在眼前的现代化中,主要目标首先是种族生存和科技、工业的突破,大规模的恐怖没有益处。

      新的斯大林可以用垂训的仁慈对待那些不计其数的无所作为的官员就可以了,因为许多渎职罪和恣意妄为不是用个别官员的品质恶劣就可以解释的,这是现行体制的特性使然。应果断地通过一系列声势浩大和示范性的进程展示优先发展部门的调整,促使其他人以新的方式解决积累和投资问题,通过社会关系的操纵盘让国家回到正确的方向。

      13.资源从何而来

俄罗斯的自由民主人士认为,当代俄罗斯根本没有可动员的资源,斯大林在俄罗斯农民的尸骨上建立和保护了社会主义,现在准备在谁的尸骨上实现现代化?这种观点初识比较合理。然而俄罗斯现代化的资源依然存在。

 第一个资源:在五十至一百年内,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在量上可满足任何需求,国家恢复对外贸的有效垄断至少会使国家预算收入增加一倍。

     第二个资源:放开中央银行基于黄金储备量的卢布发行,取消国内市场卢布与外币的兑换,对基本税率实行指令性调节(比如,每年减少一到两个百分点),这将缓解超级通货膨胀,促使国内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得到增长。

 第三个资源:让所有逃逸的资本回国,这不仅涉及所有臭名昭著的和现在似乎与政权保持距离的寡头,还包括已被曝光、在国外支配着原苏联资产的那帮人。被这些人控制的、掌握了各种超前技术的国内外机构,将成为俄罗斯现代化重要的火车头

 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资源:俄罗斯的创造性知识分子的力量。

      14.超级项目

     今天,如果没有一些坚固的支撑点,国家不可能走出泥潭。这些支撑点就是能给予自救和生存机会的超级项目。今天在两个方向上需要超级方案: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二者何为先,何为后,并不重要,因为对俄罗斯来说,机器和人的因素都非常重要和迫切,不可能分离。在国防领域,如果没有超级项目,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无法生存。同样,如果没有了航天事业,如果天才学者和英雄军人的劳动被用于超级富豪的娱乐,那么在地球上空,失去盾与剑保护的俄罗斯将非常脆弱。此外,在超级项目的列表中还应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住宅建设、对家庭、妇女和儿童的保护,制止道德和文化的堕落。

 15.新信息政策

 新的斯大林,不论以怎样的方式发生,都是对人民的呼吁。新的信息政策可以让国家苏醒,消除所有使人昏迷的因素,扫去让人昏迷的阴霾。一旦新信息政策武装了人,国家就会腾飞。

 

四、结 

     苏联解体之初,新自由主义思想在俄罗斯大行其道。与之相应,反斯大林的声音一度占据社会舆论的主流。然而,随着新自由主义在俄罗斯的威信扫地,民众对斯大林的正面评价愈来愈高,社会上对斯大林的非理性谩骂逐渐被理性的分析研究所取代。

     从当前这场关于斯大林主义的争论我们可以看出,俄罗斯社会各界,不论其意识形态立场如何,几乎都认为,如何评价斯大林,这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问题,而且直接关乎俄罗斯的现在与未来,关乎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和民族的命运。也正因为如此,各党派唇枪舌剑,观点鲜明。

     从争论中不难看出,各派对斯大林主义的评价及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可谓针锋相对。左翼共产党人通过总结斯大林的功绩,意在重振社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但这对于走向新的社会主义的目标而言,还远远不够,人们需要知晓通往目标的具体途径。右翼自由派对斯大林主义的老调重弹,在今天的俄罗斯,看来是和者甚寡,他们关于根除社会中的斯大林主义,对宣传斯大林者治罪的要求,不仅违背了自己宣称的言论自由信条,而且违反民意。他们对社会上兴起的斯大林热的担忧,恰好说明斯大林的影响不可根除。保守主义中派的态度无疑表达了当今上层社会的心态,但他们如何在保守主义价值基础上实现新的现代化,还是个令人疑惑的问题。至于爱国主义流派关于借助斯大林动员机制的经验以推动今天俄罗斯现代化的主张,无疑表达了当今俄罗斯相当一些知识分子的心声,顺应了当前一部分社会阶层的意愿。作者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斯大林现代化的经验作了正面评价。然而,这一主张的作者并没有意识到,斯大林之所以成功组织了20世纪苏俄的现代化并创造出全新的人和全新的社会,不只是因为其动员机制,归根结底是因为有代表工人和农民阶级利益的国家政权作支撑。作者刻意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抽象化,去掉其社会主义本质,归结为斯大林动员的现代化。这种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社会主义的斯大林主义很难说是对斯大林及其实践精髓的正确解读。但看得出来,作者的良苦用心在于,为了使国家领导人能接受这一谏言,避免发生来自下层的革命和社会动荡,需要这样一个振兴俄罗斯的方案。

     然而,俄罗斯能否最终从这场争论中找到民族振兴之路,还取决于各派政治力量的博弈、执政阶层的决断和人民群众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