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loader加载jar包:中华网论坛十周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6:44:01

评王朔兼及宋祖德两痞骂文化[原创]

[置顶][取消精华][推荐]
  • 发表于:2007-01-04 08:44:49
  • 作者:铜都泠泠生发短信加好友更多作品
积分:评王朔兼及宋祖德两痞骂文化骂人,向来是雅士妇孺之能事,壮士不为也,然而欲泄私愤而置人于不堪之中,或扬名,或诡计,必挟骂人技法以快其所愿,当年诸葛亮欲挑斗司马懿出战,就曾派士兵去辱骂他,可司马懿就是不中计。今天,我们还在发扬着骂人的艺术,从凡人到名人,或从名人到名人,都热衷此道,而骂风犹烈的却是文艺界,前有“娱痞”宋祖德,逢女星便骂,后有“文痞”王朔,见名导就涮,两痞可谓开一代骂人之先风。骂人,有几种方式,一种是凡人骂名人,还有一种是名人相骂。但不管是如何的叫骂,除了逞口舌之利外,最终的一点,就是一味的鼓噪,或是攻讦对手,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但灌夫骂座与泼妇骂街不在讨论之列,因为他们的叫骂没嚼头。我们先说凡人骂名人(如吾辈),这是最惹人厌的,因为凡人不够骂名人的份儿,要想叫骂,总是有轧风头之嫌,或是如文人王一了所说得:“泼妇和人相骂,只因为她把相骂当做一种娱乐”,凡夫骂人大概就属此类,所以凡人骂名人,决不会掀起波澜,但凡人骂名人,更象是找名人做广告,要的是效应,若名人不回应,就死打烂缠,那怕是惹上官司也在所不惜,那样一来凡人就不凡了,不过名人不入你的筌中,这就是为什么凡夫骂人见惯不奇,也“更无柳絮因风起”的缘故。最具震撼力的当属名人骂名人。此风古已有之,就连我们的孔圣人也不能免俗,他老先生也擅长此道,他对自己的学生冉求有意见,就率弟子“鸣鼓而攻之”,可以想见,鸣鼓必夹骂声,孔圣人骂人还挺有特色,但不高尚。即然圣人可以骂人,那么,王朔就没有理由不可以骂人,照他的意思说“我闲着也是闲着”,正是因为闲着,所以王朔闲聊之极,这才主动出击,拿国内三大导演开骂,王朔是深得梁实秋骂人之“三昧”的,他用的是旁敲侧击 法“所越要骂他你越要原谅他,即便说些恭维话亦不为过”,他骂张艺谋是个“装修大师”,虽恭维张艺谋为大师之名号,但另一层意思却是说他导演戏不过是装修之类的玩艺,明的是捧,暗的是损,表面是“婉约”,实则是“美刺”, 后面又来一番道歉,说“我道歉,我本来说不骂朋友”,可见他骂人是二丑的艺术,正如鲁迅所说的“身分比小丑高,而性格却比小丑坏”。他自恃自己是个角,有语言天才,是“侃爷”辈的,所以极尽挖苦之能事,口沫铄金,他认为恶心别人,就是抬举别人,谁要遭他骂,没准就会“一骂成名”,感激还来不及,但象此类骂人,总觉得是拜佛说泥身,不要他拜也罢。名人骂名人是有讲究的,更讲君子之道。鲁迅先生一生好“文枪舌箭”,他骂过林语堂、梁实秋、胡适,但他们即是对手也是朋友,他骂人却赢得了对手的会心一笑,因为这是一种礼赞,正如他在《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一文中所说:“喜笑怒骂皆成文章……而自己并无卑劣的行为,观者也不以为污秽,这才是战斗的作者的本领”。中国有君子之骂,外国也有,莎士比亚与本·琼森是一对“剧坛龃龉”,他们也说过大不敬的话,但他们同样也是对手与朋友的关系,彼此都仰慕,莎士比亚死后,本·琼森用诗赞道:“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这算是上乘之骂了。今天,王朔的叫骂,以及宋祖德的“嘴德”,都是名人骂名人的货色,诚为“南雪北风”,所不同的是,宋祖德骂人喜好拿女星的身体做馅子,容易引起被骂者的条件反射,不否认宋氏骂具有杀伤力,不过他置身事内,他骂人有关自己的痛痒,且骂得象个摊贩嘴脸,所以说他骂人,是贾府焦大式的骂,是形而下的;而王朔的骂人,则是“痞子文化”的作料,不骂不成痞,不痞不成文化,插科打诨是一大特色,他得一句名言“我是流氓我怕谁”,就骂成了文化绝句,人们只知“流氓”,不知王朔,而遭骂者,大都“犯而不较”,甘心情愿装孙子。然而,王氏骂更有破坏力,他是置身事外,以刀笔吏的恣态,带有批判性,他算是文人金圣叹式的骂,是形而上的,如谁遭其骂,遇难者一时很难翻案。我想,如果王朔江郎才尽,必定誓将骂人进行到底,届时,骂人也会成为当今的骂文化,甚或还能骂出一个“骂人节”出来,如此一来,王朔又是枯木逢春了。骂人,归根到底是冒犯人,《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用粗野或恶意的话侮辱人”,可见是歪道,要想化腐朽为神奇,惟君子可用,因为君子喜笑怒骂皆成文章,他们即不为鸡零狗碎学泼妇骂街,也不会因遭骂而穷凶极恶,英亨利·纽曼在《论君子》中说“他绝不靠反唇相讥来维护自己,他把一切诽谤流言都不放在心上”,这就是君子对待骂人的态度。但骂人之风不会绝迹,因为有王朔之流的推波助澜,骂文化恐怕要渐成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