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时喷雾剂有用吗:谈领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47:46

《领导》译者谈领导

2004-04-15 10:38:17来源: 中国人才

  2003年初,应辽海出版社之约,我开始着手翻译该出版社当时刚刚从美国牛津出版社引进的《领导》一书的翻译工作(该书中文版已经出版)。我之所以愿意接受此书的翻译工作,主要是出于我自己在教学、研究以及企业管理咨询实践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这样一种深刻感受: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本管理问题或者人才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领导的问题。这里的领导问题集中体现在领导者身上,体现在他们的领导哲学、领导理念、领导方式、领导能力等诸多方面。


  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在大学学习的专业使得我有幸比较早地、系统性地接触到了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并且先后翻译了几本国内比较畅销的人力资源管理著作。在教学和科研之余,我和一些同事还运用我们所掌握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工具和方法,来帮助中国企业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这一过程中,我经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尽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已经有一段不短的时间了,但是在中国本土企业中,真正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企业却为数甚少。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以及工具和方法在中国水土不服吗?是我们的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太少,素质太低吗?尽管我们必须承认,这些方面因素是导致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难以提高的一些重要原因,但是,更为突出的一个事实却是,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真正瓶颈实际上在于企业的最高经营者。在企业最高经营层缺乏基本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或者缺乏基本的领导能力的情况下,再好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制度、政策体系以及工具和方法都只能是一种摆设。


  在企业管理咨询的实践中,我接触过很多中国的企业家,我发现,优秀的领导者尽管在个人性格、性别、受教育背景以及领导风格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他们在处的地域、行业以及企业的性质也不同,但是你从他们身上却总是能够让人发现一些仍然感到兴奋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敏锐与自信、积极的外部资源获取精神、对人才的高度关注、开放的心态和不断学习的精神、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高度的诚实、正直与值得信赖。而那些在提高组织凝聚力,形成企业远景和战略,带领企业走出困境或者是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方面没有太大作用的企业领导者,却是各有各的问题。所以我经常想到大家在谈到家庭幸福问题时经常说的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如果把这句话用在领导的问题上,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成功的领导者都是相似的,而失败的领导者则是各有各的问题。”


  我在2002年时曾经在《财经问题研究》上发表过一篇文章,专门谈到企业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所应当扮演的角色问题,当时我针对中国企业中的领导人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不足,提出企业领导者应该扮演好四个方面的角色:一是企业的战略制订者与外部资源获取者;二是中层管理人员的导师和教练;三是企业文化的塑造者;四是自我开发者。但这种提法只不过是我与中国企业家接触时的一种个人感受,并没有得到很多来自广大企业领导者尤其是成功的企业领导者的实践经验的验证。但是当我拿到《领导》一书的英文版时,我突然发现了其中的很多观点与我当初的想法有相似之处,我当初的观点似乎一下子找到了佐证,而且是非常强有力的佐证。因为支持这些观点的人都是在商场上身经百战,取得过辉煌业绩的世界级的大企业家和真正的领导者。


  《领导》一书实际上是一本就领导、人力资本管理、市场竞争优势、企业变革与转型以及利益相关者关系等当今世界最为突出的五大企业管理主题,对几十名世界超级企业领导人以及著名的领导学家进行访谈之后整理出来的一本21世纪企业路标——企业大师们在本书中对人类在20世纪最后10年中的技术疯狂和网络泡沫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世界最大猎头公司海德思哲国际公司的两位高级商业咨询师梅瑞狄斯·艾什比和斯蒂芬·迈尔斯在本书中最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伴随着全球经济的转型,即从物力资本主导型经济向无形资本占主导地位的服务经济和信息经济的转变,一个事实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了证明,这就是:人力资本对任何一个组织来说,都是最伟大的一项资产。因此,企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人力资本的创造、培育及其充分利用。于是,企业首脑的第一要著也就表现为:构建一个对人进行管理的模式以及一个能够对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人提供最佳服务的系统。”而“那些不努力去把人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巨大源泉这种理念转化为行动的领导人,也根本不用奢望自己还能够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我对于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体会颇深:


  1、什么是领导?


  进入21世纪之后,传统的控制型、命令型领导模式将会变得越来越少。要在今天的这种经营环境中取得骄人的成果,要求领导者必须通过劝说、以身作则和感召、教导、指导以及其他一些以在工作场所中培育人以及最大程度地开发人的潜力为宗旨的方式来进行领导。换言之,领导的真正含义是影响力,是能够激发一群人接受某种目标然后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能力。从权力中衍生的领导并非真正的领导。


  美洲银行高级人事总经理斯蒂尔·奥尔芬明确指出:领导是一种责任,“最优秀的领导者都是好的倾听者,他们同时还有强烈的关心人的动机以及强烈的成功愿望。……你不能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方式来进行领导,领导是一种自始至终的责任。如果你从内心深处真切地关注你的公司、你的同事、你的股东以及你自己,那么领导就是一种极大的动力。成功就是你对公司、行业以及社区的领导所产生的结果”。


  领导也不等于个人魅力,领导问题的著名学者,《基业长青》和《从优秀到卓越》一书的作者柯林斯在接受访谈时也明确指出,“个人魅力对于领导来说是一种资产,但也有可能成为一种负债。在大多数时候,由于个人魅力会导致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因此,它对领导来说就成了一种负债。”。


  2、领导的核心问题是人才。


  如果说20世纪是有形资产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将会证明它自己是一个无形资产的世纪。管理的重心正在从对工厂、财产以及设备的管理,向对员工、客户、合作伙伴以及联盟的管理转变。传统的领导模式是建立在物力资本基础之上的,而新的领导模式却恰恰相反,成功的基石在于合同谈判的能力、与合作伙伴甚至竞争对手建立关系的能力等等,总而言之,就是吸引、开发以及保留当今最为关键的资产即人的能力的问题。


  由于人才已经成为高绩效的DNA,企业招募以及保留人才的能力已经成为将卓越的公司和一般的公司区分开来的主要标志,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者必须种成为人才的鉴赏家,或者说是成为“首席人才官”。在人力资本管理领域,企业必须从夸夸其谈过渡到采取实际行动阶段。尽管照料人才花园是需要时间和资源的,但是企业可能从中获得的回报却是毫无异议的。因此,作为企业的首席执行官所承担的责任可以被界定为:为自己的员工指引方向,并对他们给予激励、影响、协助、指导、辅导以及开发。


  3、领导是需要训练的。


  柯林斯明确指出,领导者一部分是天生的,但是大部分人是后天培养的。因此,《领导》一书中的几乎所有被访问的领导者都谈到了自己的领导力开发历程,谈到自己在一些大公司中所经受的严格商业训练以及曾经的失败经历。比如,美国运通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肯尼斯·切诺尔特谈到,他在刚刚来到运通公司的时候,正是在一个被同事甚至自己都认为非常单调而且有点儿令人厌烦的工作岗位上,体验到了理念的力量,同时体会到了,要想使人们与你一同朝着某些共同目标奋勇前进,其实你并不一定需要拥有正式的官僚职权。此外,他和辉瑞制药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汉克·麦肯奈尔都以自己的亲身经理告诫那些想要成为领导者的年轻人,一定要集中精力将手边的工作做好。同时还要多站在自己的上司、同事以及下级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除了美国运通公司之外,通用电气、联邦快递、美洲银行、高盛集团、宝洁公司等公司的领导人都谈到了企业中领导力开发项目以及开发活动对于本企业内部的领导人才培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4、领导人才的关键特征


  第一,战略远景。领导力的关键是战略思考的能力。由于当今的市场发展速度极快且变得日益错综复杂,因此,企业的高层领导人必须有能力重新思考他们的商业模式,以紧紧抓住在市场上新出现的各种需求。此外,企业的高层领导者不仅要预见到这样一些因素的发展变化情况,而且还要学会运用他们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说服力去影响最终的变化结果。


  第二,勇气。执行领导活动所需要的勇气包括:做出艰难的决策;在必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地承担风险;在前进道路并不明确或者是看上去充满艰险的时候,仍然能够激励员工前进并使他们保持高昂的士气。在日新月异的变革已经成为家常便饭的当今世界上,用一种长远眼光来进行领导的勇气就成为对组织中的全体管理者来说都非常重要的素质。


  第三,持续学习。所有领导者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他们具有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的能力。这其中不仅仅包括学习新的技能,还包括能够进行自我反省,以及能够以一种客观的态度来评价自己在哪些方面具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其中也包括通过从他人那里获得反馈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第四,创造和创新的激情。企业竞争优势的那些传统形式目前几乎已经消失殆尽。产品质量现在充其量只不过是参与竞争游戏的一张入场券而已,而不再是能够确保企业获得竞争胜利的一把杀手锏。员工们所具有的显著流动性以及在他们之间存在的相互关联性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在于:各种思想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被传播着。一家公司要在这样的环境中运作,就必须能够吸引并保留那些充满热情的和具有创造性的管理者们,因为他们不仅能够自己创造新的思想,而且能够帮助其他人开发新的思想。


  第五,恰当的自私。在这个无形资产的时代,那些成功的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都认为,确保他们自己取得成功的最好办法,就是同时推动他人取得成功。著名的管理学家查尔斯·汉迪认为,优秀的领导者往往会展现出一种“恰当的自私”,之所以说这种自私是恰当的,是因为一位领导者所扮演的角色就是要创造出更多的其他领导者,为此,他们往往需要为他人确定一个可以追寻的远景,并且对沿着这种远景实现之路而努力奋斗的人给予充分的报酬。


  第六,情商。也被称为“情感智力”,它所描述的是与人力资本管理有关的“软”技能。具有较高情感智力的人往往有着较强的自我意识以及自我认可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情商是指一系列有助于领导者正确认识他人,正确认识自我的社会技能,正是这些社会技能使得领导者们可以通过与他人建立和谐、合作的关系,以及激发他人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行而取得成功。领导者应当成为首席关系官。


  第七,沟通。要想成功地管理好企业的无形资产,通常要求企业的领导者与自己的合作伙伴、员工、供应商、商业分析人员以及其他关键的利益相关群体,进行日常的沟通和交流。有效沟通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积极的倾听。此外,有效的沟通者还应当能够完整、彻底地了解信息的全部内容,并且能够利用一种适当的媒介,来将这些信息天衣无缝、高度一致地传递给所有的听众。


  《领导》一书中所透露出来的很多观点和火花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启示的。比如说,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企业家的激励问题上打圈圈,似乎企业家的激励问题是中国企业经营绩效不佳的关键所在。然而,无论是对国外上市公司的研究,还是对国内上市公司的研究结果都表明,在企业家的薪酬水平和公司的总体经营业绩之间,其实相关度非常低。因此,一些著名的管理学家指出,一个企业所需要的真正领导者并不是靠薪酬激励出来的,而且这位企业领导人本身是一名真正的企业家。换言之,企业家或企业领导者的培养和选拔问题其实比企业家的报酬激励问题更为关键。真正的企业家或企业领导者并不是靠薪酬激励来把企业经营好的,而是在凭借自己作为领导者所具有的强大内驱力以及高超的领导能力来把企业经营好的。所以,对于很多中国经营者来说,他们最缺的实际上并不是薪酬激励,还包括很多基本的商业训练以及作为一位现代企业的领导者所必须具有的领导能力或者软性技能。


  尽管中国还没有多少企业可以与书中提到的这些企业相媲美,中国企业家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家所面临的环境以及考虑的问题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在中国领导一家企业和在西方领导一家毫无相似之处。相反,尽管领导的形式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企业中可能有不同的表现,但是领导的内涵可能都是一致的。中国企业界目前流行这样一句话,即“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人才走,人才跟着思想走”,这种说法实际上已经透露出这样的信息,即领导者或领导能力已经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种企业资源。


  事实上,书中所强调的那些内容:领导者的领导力开发、领导团队的培养、人力资本的开发与管理、联盟和网络的建立、变革与转型的艺术、国际化的眼光和经营思路、利益相关群体关系的维护等等,恰恰是进入市场经济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相当一批企业家最为欠缺的能力。无庸讳言,由于中国的企业家要么是官员型的企业家,要么是通过摸爬滚打完全靠实践摸索出来的企业家,所以大部分中国企业领导人实际上都没有经过严格的商业训练,尽管在一些特殊的环境和条件下,他们也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在他们的身上以及他们的领导活动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的不足甚至是缺陷,而他们在人力资本管理的理念、思路和能力方面的不足和缺陷可能是最为突出的,这些缺陷和不足早晚会成为他们所领导的企业发展的障碍甚至是毁掉企业的定时炸弹,并且企业规模扩张越大,与国际接轨越快,这些炸弹爆炸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实际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很多曾经一度非常成功和辉煌的企业家转眼间就烟消云散,而他们所领导的企业也往往只不过是昙花一现。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领导的问题并非是企业的专利,政府机构及其他公共管理部门同样需要领导者。今年第四季度,中共中央将召开中国建国以来的首次人才工作会议,这表明,培养、选拔、使用好人才的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我党和我国政府面前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而这必然需要一大批具有先进的人力资本管理思想和高超的领导艺术的领导者来共同塑造一个人才成长、选拔以及作用发挥的环境。所以,如何在政府机构以及非盈利机构中培养更多的领导者,从而创造一个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且充分发挥能力的有利空间,也是我们的党和国家在21世纪能否再造辉煌的一个关键问题。
谈领导者的风范王敬瑞     能做到说了就算、说了就干的领导,不仅有威信,而且出效率。
    说了就算,就是说话算数,守信用,重承诺,想方设法去履行自己的诺言。人生在世,信用为本。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人如果不讲信约,不知道他怎样立身处世。守信是人们应当遵循的道德标准,也应是领导者的一条重要行为准则。守信就是要恪守信约,履行诺言,言而有信。
    说话算数,才能取信于民,树立威信,成就事业。春秋战国时,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主持变法。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他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十金。围观的人们不相信,谁也没去动它。于是,商鞅又宣布:谁能将木头搬到北门,赏五十金。这时,一个男子站了出来,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使百姓感到他是个说话算数的人。于是,商鞅的新法获得了人们的信任,很快就在秦国推行开了。军令如山倒,三国时期当马谡失去街亭要地时,诸葛亮不得不挥泪斩了他,履行了战前诺言,维护了军威。
    说话算数,才能赢得人们的敬重与拥戴,有助于成就大业。《史记》记载,齐国打败了鲁国,齐桓公和鲁庄公在柯地和谈时,鲁国将军曹沫突然以匕首相对,逼齐桓公归还鲁国的失地,齐桓公只好答应了。事后齐桓公心有不甘,打算杀掉曹沫,否定这个承诺。相国管仲劝止,说这样做会失去人心。齐桓公认为此言有理,便依照承诺归还了鲁国的土地。“诸侯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不出两年,齐桓公便被诸侯推举为霸主。齐桓公之所以称霸天下,除了军力强盛之外,守信用也是一个原因。说了就干,就是言出必行,言行一致,把说了的话落实到行动上。朱熹说得非常透彻:“行不及言,可耻之甚。”一个领导者应具有的好作风就是言必信,行必果,说到做到,不放空炮。这里关键就是一个“行”字,“行”就是干。话一说出,就应雷厉风行,抓紧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一要忌言出无行,“干打雷,不下雨”,说了不干,食言脸不红,说话不算数;二要忌言出行缓,拖拖拉拉,常常错过了时机,耽误了事情,这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无“行”之“言”是空言,是妄语,是假话,是欺人之谈。行动迟缓也可能使“言”变空,达不到目标,以致失信于民,丧失领导威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作为一个领导者,说到就要做到,而且要做到位。领导者必须以负责的态度,不遗余力地去兑现诺言,这样才能确立领导者和班子的权威,从而一呼百应,政令畅通。领导者说到做到,不只是指在大事和原则问题上说了算,定了干,即便是一些日常小事也应当言行一致。说了就干,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以最常见的开会为例,领导者要求八点准时开会,自己首先应说到做到,准时到会。如果自己姗姗来迟,那么部下就会认为,这位领导是说话不算数的,有失领导威望。我们要特别反对那种只说不干的“三拍”干部:一是拍脑门,从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靠主观臆断,轻率决策;二是拍胸脯,你问他能不能完成任务,他一拍胸脯,“没有问题”,夸下海口;三是拍屁股,到了最后落实兑现的时候,他一拍屁股,溜之大吉。这种不干事、光说嘴的“三拍”干部,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干部,于国于民,贻害无穷。对这种人,我们要高度警惕。说了算,说了干,还要注意做到“慎言慎行”。慎言就是要言语谨慎,持之有据,言之成理,说话要充分考虑客观条件,切忌信口开河。慎行就是要谨慎行事,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轻率许诺不可取,妄动蛮干要不得,要做到言行适度。宁可把话说得小些,也要把事办得好些。这样,领导说的话才能不落空,发出的指令才能行得通;说话才能有份量,才能取信于民,树立权威,成就事业。■


    《信息导刊》 (2004年 第二十五期)
 

名人谈领导艺术

2010-05-12 17:30:03 来源: 新华日报(南京)

企业最大的资产是人。

日本经营之神

松下幸之助

用人不在于如何减少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

著名管理学家

彼得 杜拉克

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力,永远比一流的点子加三流的执行力更好。

日本软银公司董事长

孙正义

造人先于造物。

日本经营之神

松下幸之助

员工培训是企业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战略性投资。

企业管理学教授

沃伦 贝尼斯

奖励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管理专家

米契尔 拉伯福

一个公司要发展迅速得力于聘用好的人才,尤其是需要聪明的人才。

比尔 盖茨

 

不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是管理者最大的疏忽。

美国著名管理人

玛丽 凯

领导就是要让他的人们,从他们现在的地方,带领他们去还没有去过的地方。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我的目标是永远为那些最优秀、最有天才的人们创造他们想要的工作环境。如果你尊敬人们并且永远保持你的诺言,你将会是一个领导者,不管你在公司的位置高低。

通用汽车副总裁

马克 赫根

领导者们要建立沟通之桥。

德鲁克《领导者的对话》

(本文来源:新华日报 )  谈领导的幽默
2011年11月07日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开来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前不久,笔者参加了一次同学聚会。在聚会的过程中,笔者的一位同学给我讲了一个有关他所在单位的领导的故事:一次单位全体职工大会上,领导正在主席台上侃侃而谈讲兴正浓,而坐在台下第一排的一名年青女职工正埋头玩着手机游戏。这时,领导发现了这位女职工的异常,于是停止了自己的讲话,稍微停顿了一下。这位正在玩着手机游戏的女职工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抬起头来,正与领导的目光相遇。女职工的脸涨得通红,等待着一场“暴风雨”的洗礼。孰料,领导只是微笑着问了一句:“是不是觉得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领导的话音刚落,与会的职工们都笑了,那位女职工也不禁为之赧然。她随即收好手机,正襟危坐。其他与会的职工们在轻松之后,其注意力也更加集中了。于是乎,一次集体会议便如同一支轻音乐,在经历了一个短暂的休止符之后,又轻快地流淌起来……  笔者听完这个故事之后,不禁为故事中那位领导的睿智及幽默暗暗叫好!要知道,当领导的,恐怕没有一个人不会在单位(部门)全体职工会议上遇到过诸如此类(有玩游戏的,有看报纸的,有聊天的,有睡觉的等)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偶发事件”。自然,处理此类事件人人都会,但是具体方法却是各有巧妙,各有不同。试想,如果故事中的那位领导当时勃然大怒,将那位青年女职工狠批一顿以杀一儆百,然后再重申会议纪律的话,其结果自然会使得当事职工收起手机,以及其他与会职工会因此而不敢有思想开小差的念头,但同时也会让当事职工收起对领导的信任与尊敬之情,甚而在产生难堪情绪的同时也会产生逆反心理,其他职工也会因此而产生对当事职工的同情以及对领导过于严厉而产生看法。如此,自然会导致今后单位(部门)里工作的气氛也颇为紧张,对自己今后的管理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幸的是,故事中的领导遇事不动声色,“幽上一默”,避免了一场耗“能”费时、影响正常会议秩序,同时更会给自己与职工双方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的“疾风暴雨”,寓庄于谐,将问题解决于轻松之中,并取得了很好的管理效果,实乃明智之举!  “幽默是一切智慧的光芒,照耀在古今哲人的灵性中间。凡有幽默的素养者,都是聪敏颖悟的。他们会用幽默手腕解决一切困难问题,而把每一种事态安排得从容不迫,恰到好处。”(钱仁康语)可见,一个人是否幽默,也是对一个人一种观念、一种素质、一种能力的检验。幽默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轻松的笑意和愉悦的心情,而且能够营造良好的氛围,带来和谐共处的契机。笔者认为,其实故事中的那位领导在管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幽默,所反映的决不仅是其个人的性格特征以及管理风格,更反映出其管理工作民主、开明的工作作风,平等、宽容的管理思想,渊博的学识和不凡的管理机智。可以这么说,这样的领导在广大职工的心目中往往会更具有亲和力,更容易博得广大职工的欢迎和亲近。要知道,在单位(部门)管理的过程中,幽默是完成管理任务的助推器,是融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的润滑油,是消除紧张空气的排气阀。于是乎,领导的幽默,就可以使得职工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乐于改进。可见,领导的幽默显示的是领导的智慧,传递的是领导对职工的关爱,承载的是生动的启示,激活的是愉悦的情感,试问,这不正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所描写的哪种美妙管理境界吗?  当然,话再说回来,领导毕竟不是相声演员、喜剧明星,单位(部门)管理的过程亦不是剧场,也不是舞台,领导的幽默应当建立在科学、严谨、深邃、高雅的基础之上,断不可哗众取宠作不着边际的闲扯,也容不得一丝低级与庸俗,否则,非但不会有助于单位(部门)管理,反而会造成一定的阻碍。
 
******本文来源求是理论网,原文网址:http://www.qstheory.cn/lg/clzt/201111/t20111107_122221.htm 《与领导干部谈领导要义》是李小三编著的,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目录

上篇 与领导干部谈靠得住
理想信念在如天
忠诚:领导干部的品质
领导干部当如山
气量也是一种力量
守住自己的那口“井”
要有竹的气节
为人做事应似水
为政之要在守“德”
要有一个好心态
读史使人明智
应当重视历史知识的学习
善于从中国革命史中吸取营养
切莫忽视历史素养
学习井冈山 学习毛泽东 学习红军
井冈山——-永远的精神家园
加强自身修养 提高执政能力
领导干部要争当继承优良传统的楷模
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在井冈山精神激励下认真搞好党性锻炼
讲党性 重品行 做表率
党员领导干部要成为学习贯彻党章的模范
做自觉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
增强党性修养 强化六种意识
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
领导干部自身和谐发展到至关重要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领导干部应当强化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下篇 与领导干部谈有本事
优秀的领导干部不是一蹴现时蹴的
毛泽东江西革命实践领导方略透视
学习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一些基本常识要坚守
用辩证法指导工作
做既有激情又有理性的干部
需要始终掌握主动权
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
如何做一名创新型人才
不断提高改革创新能力
坚定理想信念 敢闯新路
学风建设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
做一名学习型领导干部
提高学习能力
努力提高战略思维能力
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提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水平
培训和提高领导干部的社会管理能力
弘扬井冈山精神 创新党的宣传和统战工作
正确把握发展与和谐的关系
提高领导干部的执行力
领导干部应该搞好班子内部协调
切实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一定要抓好经验总结
扁鹊兄弟的治病方法值得借鉴
学习红军光荣传统 提高军队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军事才干

附录 领导工作锦言
后记

后记

俗话说得好:“干什么就吆喝什么.”从事干部教育工作,服务对象是参加培训的领导干部,思考和研究的自然是如何当好领导干部。五年来,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举办了260多个班次,培训学员1.2 万多人,学员来自方方面面,分属不同领域。学院所有班次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围绕为科学发展服务、为干部成长服务来开展的。作为学院的一名负责人,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直接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或在开、结班上讲话,或与学员座谈谈心,或开设专题课进行讲授。这些工作其实都是在同领导干部一起讨论交流如何真正做到“靠得住”、“有本事”,如何使自己努力实现从平凡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些文稿。对这些文稿稍作了一些梳理和修改,分成“与领导干部谈靠得住”和“与领导干部谈有本事”两个部分,加上平时思考偶得的“领导工作锦言”,便结集成书,取名为《与领导干部谈领导要义》,也还算是自成体系的事情。
本书的出版得到中央文献出版社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文摘

九是从支部建在连上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秋收起义部队受挫以后,起义部队到达永新县的三湾,毛泽东组织领导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对部队进行了缩编,建立了士兵委员会,把党支部建在连上。支部建在连上,是对党建工作的重大创新。后来古田会议又特别强调从思想上建党,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确立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这些都给我们现在以很大的启发,我们也应该根据新的形势,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重视理论武装,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城市社区和新的经济组织中党的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十是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加强组织纪律观念,纪律对一个组织、一个单位、一个人都十分重要。毛泽东当年在荆竹山雷打石宣布的三项纪律,第一条纪律就是行动听指挥,第二条就是打土豪筹款子要交公,第三条是不拿群众一个红薯。这三项纪律就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原型,里面包含了政治纪律、经济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后来发展到六大注意和八大注意。一个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有几大基本的要素,第一要有纲领,第二要有领袖,第三要有一支忠诚的干部队伍,第四要有群众基础,最后非常重要的一条,要有纪律。毛泽东曾经在解放战争时期给解放军的命令中有一句著名的话:“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我们党是一个具有严密组织、铁的纪律和高度统一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领导干部更需要加强组织纪律观念,模范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经济纪律和群众纪律,自觉地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按照中央的要求,切实加强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学风建设。大力弘扬新风正气,坚决抵制歪风邪气,保持清正廉洁,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又读《孙子兵法》,谈领导力

(2008-12-22 16:43:06)

——在微软中国研发集团领导力拓展峰会上的发言  张亚勤


感谢人力资源部同事的精心安排,使得我们的高层领导团队每半年就可以象今天这样聚在一起,回顾年初制订的规划和目标,共同探讨领导力的问题,在互动交流中学习提升。对任何一个组织而言,特别对微软这样的智力密集型企业,核心管理团队是成功的关键。今天在坐的近100位同仁,你们就是微软中国研发集团的中流砥柱;正是在你们的激情领导和引领下,集合了3000多名杰出研究开发英才的研发集团,形成了独特的创新文化,走出了不同凡响的成长轨迹,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特别荣幸的是,我们今天请到了柳总(联想控股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先生)作了精彩的演讲。柳总生动地追溯了联想从当初的一间前台接待室发展成为全球500强企业的发展史;作为创始人,在计划经济年代创办企业,当年他所经历的重重困难;早期联想模式在特殊历史时期的成功,为中国高科技产业化探索了道路;其后,它的国际化道路为中国企业总结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尤其重要的是,柳总开创的领导梯队制度体系,培养出了象杨元庆、郭为这样出色的领军人物。

 

柳总对“管理三要素”的总结,精辟传神——“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值得我们好好思考与回味。

 

任何企业在经历了靠单一产品或一位领导人取得成功的阶段后,都要超越这个阶段才能不断发展。因此一个成功领导人很重要的能力就是如何把握组织机构的方向和规模,建立有竞争力的团队,保持业务经营的永续性,再不断发展壮大。

 

今天,我们在坐的一些领导团队成员来自国外,不能讲中文,可能没看过《孙子兵法》,所以我想借此机会介绍一下《孙子兵法》的核心战略思想,与大家分享我重读《孙子兵法》的一点体会。

 

我是在20多年前,赴美留学之前读过《孙子兵法》。90年代初,在哈佛商学院学习时我也曾引用它的核心思想作为参考和指导。今年夏天休假期间,我又认真地重读了这部成书于2600年前的韬略经典,我想我更多的领悟了它的精髓,并感觉可适用到研发集团的战略思考和我们资深管理团队领导力的拓展上。

 

《孙子兵法》所阐述的关于战争的谋略、原则和统帅之道。这部书全文虽不过数千字,却影响深远。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管理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启发我们在战略选择上的思路。

 

“道、天、地、将、法”

 

《孙子兵法》提出战略规划的要素是“道、天、地、将、法”,也正是我们企业生存发展必须关注的五大要素。道,是战略,使命和目标;在我们所从事的软件产业,就是适应产业发展的趋势。天和地,是我们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态系统和地缘优势;将,是最重要的因素,指统帅、领导者,就是公司的人才;法,是规范、制度和凝聚人心的企业文化。只有这些关键的因素协调配合,一个企业才能在现代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有所作为。

 

返观微软研发集团在中国十几年来所走的道路,正是秉持扎根中国的承诺,在中国建成了美国本土之外规模最大、机构最完整、最具成长性的研发基地。我觉得微软的中国历程正契合了《孙子兵法》里所说的“道、天、地、将、法”。首先是有“道”,选定我们所从事的产业方向,适应产业发展趋势。其次,是鼓励创新的产业发展氛围和环境、科技人才的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和规范, 中国更是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体, ——“天、地、将、法”缺一不可。我们很幸运,在这五个方面取得协调的发展。“天时、地利、人和”说的正是“天、地、将”三者谐共生的形态。

 

将者,智、信、仁、勇、严

 

“将”——人的因素,特别是领袖、领军人物更是至为关键。对于将帅之才的标准,孙子提出了“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智者,涵盖了远见、智慧、谋略,判断力。信,是诚信,威信。仁,关爱下属,关心员工。勇,魄力,行动力,冒风险的胆识。严,是纪律和规矩,责任心,有担当。

 

这与微软的人才观与价值观是如此的契合。作为行业领先企业的领导者,对公司的发展要有长远的眼光,根据变化作出应对,在辉煌时不浮躁,在逆境中保持信心,才能带领团队在变动不居的时代潮流中前进。我想他们应当具备这样一些共同特质:

 

 强烈的使命感;
 信心——自信和他信;
 简化问题的能力;
 判断力和果断决策的能力;
 有良好的心态,平衡内心和外部世界的能力。

 

人们常常会问,我们选人的标准是什么?我想首先是:诚信——品行和性格。我观察了很多人,有一些人IQ很高,有一些人很会表现自己,但是诚信这个东西可能从5岁左右就成为“操作系统”或者说是硬件,很难改变。然后是判断一个人的潜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他有没有信心。我常常开玩笑说:成功=IQ+EQ+阿Q。我觉得很多时候心态和幽默感也是十分重要的。

 

除了正向选择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淘汰制来选择人才。要建立一个健康发展的团队,我们要努力避免三种人:

 

 第一种人是双面人,就是遇到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的人; 
 第二种人是负面人,这些人总是在抱怨,总是觉得怀才不遇,这样的人一定要清除出团队; 
 第三种人是玩世不恭的人,这样的人总是很自负,一般都是相当聪明的人,但是这些人对什么也不喜欢,对什么也不痛恨。

 

管理是实践的艺术,具有不可复制性。但是,我相信,为人统帅有基本原则,选拨人才也是有共性可循的。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兵法》顾名思义,讲的是战争的艺术,但是它却明确告诉我们将帅的最高智慧却表现在如何能“不战”——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讲的是如何避免战争。孙子又说:“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 战争的终极目标是和平。好的将领不是动用兵马,而是靠智谋取胜。

 

人们常常误解,以为竞争就意味着要消灭对手。如果真的如此,整个行业都衰落了,是否有企业真能独善其身?微软作为一家平台公司,除了自身不断创新之外,必须推动整个产业链条上各个环节的创新,推动合作伙伴在技术、市场模式、管理理念上的创新。

 

在一个繁荣的市场,客户成功、合作伙伴成功了,我们才能更有作为。竞争的最高境界是合作,是共赢。

 

去年以来,经济衰退的影响蔓延到各个行业。我想这对优秀的企业和追求卓越的领袖都是一个机遇,如果度过了这个严冬,强者则更强。《孙子兵法》包含非凡的领导智慧,在这个非常时期,重读经典,它会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党报谈领导干部讲"四气":大气、正气、胆气、清气

2010年11月16日 10:36 来源:人民日报 

  在工作中,领导干部要想干出成绩,有所作为,除了具备基本素质外,还应在大气、正气、胆气、清气上下功夫。

  为人要大气。大气就是一种海纳百川的胸襟,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领导者的心胸关乎个人形象、事业成败。要成为优秀的领导干部,心胸广阔、待人大气必不可少,不但接纳支持者,还要接纳反对者,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在工作中不断改进。

  工作讲正气。“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讲正气既是领导干部开展工作的自身原则性要求,是为政之要、成事之道,也是有效团结领导下属的实际工作需要。领导干部要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需要具备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这种凝聚力和号召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领导干部的一身正气。

  干事有胆气。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项改革仍待完善,需要的是有胆气、有魄力的领导者。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遇到的事情往往急、难、险、杂,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遇到问题要不畏难、不怕险,坚持原则,敢于碰硬。

 

  生活须清气。清正廉洁是一种必须具备的素质。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能力可有强弱,但是清正廉洁的作风不能分高低。领导干部要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首先要让生活中充满清气,也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培养高尚情操,远离“小圈子”、“小弟兄”,杜绝低级趣味的不良嗜好,慎欲、慎权、慎微、慎独。 山东临沂 高平熙
 王秦丰:谈领导干部的知、言、行 王秦丰 

  “知”、“言”、“行”属于认识论范畴,实际上是认识与实践关系的具体化。其中“知”是前提,是指读书学习,掌握知识;“言”是关键,是指结合实际思考和消化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理性认识;“行”是目的,是指运用知识和理性认识指导工作,分析研究解决问题。三者紧密联系,构成有机的统一体。领导干部的“知”、“言”、“行”,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领导干部的学风、文风和作风,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

  领导干部在“知”的方面:要努力培养读书学习的习惯

  客观地说,现在领导干部读书学习的氛围并不浓厚。许多领导干部在民主生活会上把学习不系统、不深入作为自身存在的首要问题,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一问题。这些干部不重视读书学习,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工作较忙,影响了读书;有的是心浮气躁,静不下心来读书;有的是以为自己取得了较高学历,不需要读书;有的是忙于应酬交际,不愿意读书;有的是没有养成习惯或有畏难情绪,不善于读书。无论哪一种原因,都不利于干部的成长和党的事业。

  领导干部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特殊的示范作用。在人民群众眼里,他们是做人的榜样和道德的楷模,影响很大;在党的事业、国家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他们承担着繁重的任务,责任重大。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具备更多的知识、更高的素质和更强的能力。一位有识之士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如果领导干部不重视读书学习,怎么可能丰富知识、提高素质和增长才干?领导干部不是天才,不可能生而知之,只能学而知之。即使圣人也要学而知之,因而古人评价孔子是“圣人之好学,且死不休”。特别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条件下,以往“一次教育、终身受用”的时代已经结束,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必将成为人生惟一正确的选择;学历文凭正在变为“低值易耗品”,只有加速折旧才能保值增值。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到:读书学习,不仅是一种素养,更是一种能力;不仅具有必要性,更具有紧迫性。读书学习,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相伴终身的选择;不是外在的压力,而是内在的需求;不是身外之物,而是生命的组成部分;不是为了包装,而是为了提高自己、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作为领导干部,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高度重视读书学习,努力培养读书学习的习惯。

  领导干部读书学习,包括认识与实践两个方面。在认识方面:一要加强理论武装。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也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基础。加强理论武装,是领导干部读书学习的首要任务,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理论素养。二要精通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可以分为政策与技术两个层面。政策层面,包括与所负责工作相关的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也包括与党的中心工作相关的知识;技术层面,包括与所负责工作相关的专业理论,也包括相关的具体知识和技能。三要拓宽知识领域。从学习规律分析,精通专业和博学多才是相互联系的,没有一定的知识面,就不可能精通专业;从知识作用分析,不同的知识给人以不同的熏陶,历史使人明智,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高尚;从职业需要分析,领导干部要同各类人群打交道、做工作,不能没有广博的知识。

  在实践方面:一要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既要防止只学不干的教条主义,又要防止只干不学的经验主义和装装门面的形式主义。二要学以修身。读书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改造客观世界,而且还要改造主观世界。在当今新旧体制转变、国内外各种思潮激烈碰撞的形势下,强调领导干部通过读书学习来修身养性,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读书学习,能够提供伦理规范,促进领导干部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能够提供参照,促进领导干部高山仰之,景行行之;能够提供镜鉴,促进领导干部不断反省自己,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领导干部在“言”的方面:要认真提高讲话文稿的质量

  有的领导干部的讲话文稿,没有个性,缺乏新意,缺少见识,群众不喜欢听,也不喜欢读。领导干部讲话文稿质量不高,成为官样文章,究其原因,有的是怕承担责任,不敢讲真话、实话和有自己见解的话;有的是没有经过调查研究,也没有深思熟虑;有的是不分场合凡请必到,凡到必讲,讲话过多、过滥,必然粗制滥造;有的是没有自己动手或没有亲自拟定讲话文稿的大纲和重点,而是秀才写什么念什么,实际是秀才的水平。言为心声,文风是党风的体现。领导干部讲话文稿的质量不高,势必影响领导干部自身的形象,影响党风和文风。

  领导干部的讲话文稿,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思想认识的载体,在领导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讲话文稿,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研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安排部署和推进工作,是领导干部开展工作的重要手段;讲话文稿,体现群众观点和工作态度,折射思想水平和领导风格,反映工作作风和领导能力,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群众评价领导干部水平的重要窗口。因此,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驾驭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能力,做到:

  一要积累知识。讲话是思想的体现,也是对知识的归纳、运用和发展。如果没有必要的知识积累,就不可能对所论述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得出有见地的认识。古人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读书学习是积累知识最重要的途径,领导干部一定要培养读书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要下苦功夫。胡耀邦同志关于领导干部讲话文稿曾经提出这样的要求:“一篇文章,一篇讲话,总要有几句能打动人的话,总要给人以启发”。一个领导干部,没有对讲话文稿的内容进行深思熟虑,不可能达到这一要求;没有进行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不可能达到这一要求;没有进行反复推敲,多次修改,不可能达到这一要求。

  三要具有个性。文如其人。一篇好的讲话文稿,不仅仅让人感受到领导干部的思想深度,给人以启发和教育,而且还要让人感受到领导干部个人的气质、风采和神韵,给人以美的享受。老一辈革命领袖在这方面树立了榜样。毛泽东同志的讲话文稿气势恢宏、行云流水、文采飞扬,使人感受到作者宏大的气魄和深厚的文化修养;邓小平同志的讲话文稿短小精悍,有的放矢,寓深刻哲理于朴实的叙述之中,使人感受到作者务实的精神和果敢的作风。因此,高质量的讲话文稿,肯定烙上鲜明的个性,而鲜明的个性可以帮助人们加深对蕴含其中思想的理解。

  四要说“自己的话”。说到底,讲话文稿的质量还是要依靠其内容。这就要求领导干部的讲话文稿要有自己的见解,说好“自己的话”,即使是大家都熟悉的内容,也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并有机地融入到讲话文稿的整体风格之中。说“自己的话”,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的精神,讲好“普通话”。二是深入调研本地的实际情况,讲好“地方话”。在讲好“普通话”和“地方话”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语言,把中央的精神与本地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说好“自己的话”。

  五要亲自动手。“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领导干部的讲话文稿,最好由自己动手撰写。这样,有利于提高驾驭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能力,并使两种语言熟练地互相转换。当然,领导干部工作大都很忙,每篇讲话文稿都要自己动手,也不可能。但在不由自己动手的讲话文稿中,不能撒手不管,必须出思想、讲观点、通逻辑和顺条理。此外,自己动手撰写讲话文稿不要求长求全。汉武帝《求茂材异等诏》只有68个字,却提出“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的名句,充分体现了用人的气度雄心,为千古传诵。

  领导干部在“行”的方面:要正确对待本职工作的实绩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古往今来为官者追求的目标。应当说,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在“行”的方面是积极的,都想为老百姓干点事,做出政绩来。但是,也有少数领导干部对待政绩的动机不纯,目的为己。其中有的不顾客观实际,无视全局得失,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和“泡沫工程”;有的对群众的安危冷暖漠不关心,追求形式,不图实绩,定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喊哗众取宠的空洞口号,搞不顾长远的虚假繁荣;有的失职渎职,盲目决策,给国家财产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这些问题的存在,说到底是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是领导干部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官从政过程中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领导干部怎样看待工作成果和自己的从政行为,直接体现领导干部为官从政的价值取向,反映领导干部对待群众、对待组织和对待自己的态度。

  首先要对发展有正确的理念,这就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为正确政绩观提供思想指导和理论基础,正确政绩观是科学发展观在领导工作中的具体化,是保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重要环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改变以往“重经济增长、轻社会进步”的发展,促进经济建设与社会和谐相统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避免孤立的、静止的和形而上学的方法,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对为官从政有正确的理念,这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志,也是领导干部的崇高追求和强大精神支柱。领导干部心里要始终装着人民,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欢迎什么、反对什么,关心就业、上学、看病等民生问题,真心诚意地为民造福。要淡泊名利,不把政绩当作自己晋升的台阶和扬名的手段。要求真务实,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埋头苦干,务求实效,切切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不搞劳民伤财的虚假政绩,不做欺上瞒下的表面文章。

  第三要对工作政绩有正确的理念,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实践和历史的观点。真正的政绩应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要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领导干部要运用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运用实践的观点看待政绩,把办实事、重实干、求实效作为追求政绩的重要途径;要运用历史的观点看待政绩,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追求政绩的重要内容。   (作者为中共青海省委常委、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