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生成器:从美元、日元、欧元国际化特点看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选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19:36:32
[  作者:绵阳师范学院计划财务处  罗勤林    点击数:468    更新时间:2009-5-22    文章签发:duhui ]
摘  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拓宽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加强与世界经贸关系和提高经济地位的需要。本文通过对美元、欧元、日元国际化特点的分析,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货币整合
本世纪以来,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决策层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人民币国际化意义重大,推行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也必将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从美元、欧元、日元国际化特点的来看,选择适当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为我国货币政策提供建设性意见,这将对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渐进过程,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不同,应该采取分阶段的战略及制定相应的政策组合。
1.美元、日元、欧元国际化的特点
1.1 美元国际化的特点
美元无疑是当今世界第一大货币,在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活动中普遍使用。但美元成为国际货币有其特殊的国际背景,其国际化的过程依赖的是一个全球性的汇率制度安排,即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支持这一体系的基础是美国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美元国际化的模式特点可概括为:依托全球性汇率制度安排成为唯一的国际计价单位和与黄金地位相同的国际储备货币;与黄金脱钩失去制度基础后,依赖先入为主的存量优势在世界信用货币体系中处于优势地位,国际政治经济实力的强大巩固和发展了这种优势,继续充当国际货币。
1.2 日元国际化的特点
日元的国际化在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点。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是在美国的压力下,从1980年开始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日元国际化和金融资本市场的自由化同步迅速发展,欧洲日元市场的放开和东京离岸市场的建立是日元国际化的关键步骤;在其经济鼎盛时期,世界贸易中对日元的需求大量增加,日元的国际化进程是自然发展的。但是在日本经济出现衰退后,日本政府开始积极地推动日元国际化的进程,借助日元国际化的进程带动国内金融改革,改变传统的金融保护行政,在金融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实现金融机构的改革和重组,改变了日本经济二重结构的特点,从而提高金融业的效率。
1.3 欧元国际化的特点
欧元则作为信用货币其国际化进程是最短的,给世界各国货币国际化的启示是:让渡货币主权,放弃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采用趋同的财政政策,形成区域共同体,单一货币必须以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为基础,以相近的文化背景为纽带,单一货币区内各成员国须满足最佳货币区理论构建条件,区域经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在区域货币生成过程中,有核心货币(ERM中马克)起主导作用。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美元的国际化路径主要是依赖全球性汇率制度安排来,欧元国际化路径依赖的是货币主权联邦制的区域性制度安排,日元国际化路径依赖的是实体经济发展与金融深化政策。今天,任何其它货币想通过国际制度安排实现国际化几乎是不可能的。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均衡中,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来说,美元路径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必须立足于现实。我们必须清晰地看到,中国目前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的作用有限,人民币的国际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能是区域的国际化。因此,本人认为应参照日元国际化的路径,一方面发展国民经济,并确保经济的强劲发展势头,从根本上支撑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另一方面,通过人民币国际化来实现金融改革的深化。
2.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路径
2.1 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阶段——做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可行性分析
货币国际化是经济发展、贸易深化及信用扩张的必然趋势,货币经济的逐步发展要求货币具有统一的形制和统一的价值,但哪种货币能够成为国际一体化货币则是多元货币竞争的结果。中华民族之崛起,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来支撑,而强大的经济实力的获得必须依靠国民经济的竞争力。这不仅需要我国的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而且也需要人民币走向世界,到国际舞台上发挥国际货币的职能,争取更大的效力空间,即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就目前中国经济基础而言,还不足以支撑国际化人民币在世界经济大环境中具备优势竞争力。所以,人民币何时真正成为世界货币,必须从我国的经济总量、贸易总量、金融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其它国家本币国际化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都要认真、全面的分析,减少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风险,有助于寻求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货币国际化发展模式,使人民币国际化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2.2 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二阶段——试点人民币结算中心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而人民币的国际贸易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必然要走的一步。通常意义上,所谓的国际贸易结算是指以物品交易、货钱两清为基础的有形贸易结算。而国际贸易中被普遍认可的交易货币则被称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目前,在国际多边贸易中,美元、欧元被普遍接受为结算货币,但总体上来说,美元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货币地位,仍然是最主要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然而,近一年以来,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原有的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该有所改革,欧元、日元、人民币在内的货币应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因此,可以利用这个时机发展人民币作为区内贸易的结算货币,开展人民币结算中心的试点工作,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比如在上海就可以率先进行。
2.3 人民币国际化第三阶段——实现人民币区域化
实现人民币的区域化也是人民币走向全球化的必经之路。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边境贸易和旅游消费,带动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人民币区域化的最初表现是边境贸易和旅游消费带动的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人民币跨境流通的主要收益是为周边贸易和人员流动提供便利,减少交易成本。由于人民币的境外流通量相对于我国国内广义货币供给量的比例较小,所以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不大。在该过程中我们获得的收益比较明显,成本约束较小。二是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和国际金融中心。人民币走向国际化不仅要在使用区域范围上要扩大,而且需要在我国建立高度开放和发达的金融市场、完备的离岸市场和国际化的金融中心,这是一国货币进行自由兑换的重要载体和渠道,也是一国货币转换成国际清偿力的重要机制。三是整合两岸四地的货币,是人民币区域化的重要步骤。从欧元国际化的特点来看,随着中国大陆两岸四地近年来贸易规模不断增大,经济联系不断加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等有利因素的增加。近年来,两岸四地的经贸往来成倍增长。香港和台湾两地在内地的实际投资额,分别居大陆外来投资的第一和第四位。台湾对大陆的出口贸易约占其总出口贸易的四分之一,在大陆的投资约占其对外总投资的二分之一。由于两岸四地存在着四种货币,带来大量的兑换费用和生产成本,因此,进行两岸四地货币的整合是有其必要性的。
2.4 人民币国际化的第四阶段——区域化推动人民币全面国际化
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践证明,单一货币的实现会给该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从微观角度看,区内各国间的汇率波动幅度将趋于零,为贸易和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从宏观角度看,单一货币的实现会提高目标区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减少经济波动。因此,随着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货币联盟和单一货币的形成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对人民币国际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国应积极推进以人民币为核心的亚洲单一货币区的构建,加强东亚各国的货币合作,完善“东盟-中日韩10+3”的运行机制,使其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依托。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虽然人民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还要走很长的一段路,但人民币国际化已提上议事日程,这预示着中国经济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增长前景和考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资本账户的不断开放,在市场巨大需求的拉动下,积极进行国内制度建设,加强国际合作,人民币将最终走向国际化。
参考文献
[1]刘力臻,徐奇渊等.人民币国际化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郭庆平,王爱俭.汇率政策与利率政策协调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3]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课题组.亚洲金融一体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刘光灿,将国云,周汉勇.人民币自由兑换与国际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5]余永定,何帆,李婧.亚洲金融合作[M].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际司课题区域金融合作调研项目,2001.
作者简介:罗勤林(1958—),女,四川遂宁人,绵阳师范学院计划财务处经济师,研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