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东邦城市广场二期:华人教会正统信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3:51:00

华人教会正统信仰


“华人教会正统信仰”讲座——富勒神学院真理书房等主办

【时代论坛讯】由美国富勒神学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香港真理书房及台湾福音书房主办的“从历史、神学及护教角度看华人教会正统信仰”讲座,已于昨天(2007年1月27日)举行。

根据大会现场派发的富勒神学院声明,指地方教会(Local Churches)及其成员的教导与实践,在每个方面都体现(represent)那真正的(genuine)并合乎历史与基于圣经的基督教信仰。声明指,该院一批高层曾经与地方教会以及其出版机构水流职事站(Living Stream Ministry)的代表进行为期两年的详细对话,并全面审视其主要实践与教导,特别是倪柝声与李常受的教导,而得出此结论。

上午的两节讲座于中国神学研究院举行,有约八十人参加。在第一节,中国神学研究院的杨庆球教授以〈从教会历史角度看华人教会正统信仰〉为题演讲,从早期教会的信仰前设谈起,论及正典的确立、福音派与正统的关系,以及中国教会的正统与别异宗派。

杨庆球指出,基督教信仰的范围不能超过圣经,而圣经来自使徒的教训;而历代教会的传统甚至教父的说话并不绝对正确,但只要仍在圣经的规范中,都值得尊重。而福音派信仰的特质是肯定信仰的对象是客观、真实、普遍的。他说,福音派并不拥有全部真理——他并补充说“因而有对话学习机会”——但肯定“这”真理,并有系统地趋近它。在论及中国教会的正统与别异时,杨庆球引用一九九八年河南四大教会系统代表所完成的《中国家庭教会信仰告白》。他以当中有关三一论的部分为例,指其提升了中国基要教会已往由于不了解而故意忽视的缺点(其论文注释举例,王明道觉得三一论难以理解而不重视之)。

杨庆球说,在教义上教会绝对有权定违反圣经者为别异宗派,但这是消极做法,积极而言应以圣经为基础彼此沟通,寻出合一的真理。但他慨叹所谓“别异”者亦自视为“正统”,不与其他“正统”对话,结果对立持续,“这是主再来前的无奈”。

台湾福音书房的余洁麟回应时指出,基督徒应相信神是三一以及基督的神人二性;但真理亦有其吊诡性(Paradoxical),如三一、神人二性,以至神的拣选与人的自由、超越与临在等等,其奥秘在坚持二者并立,虽然于人的理念所不能至,但为神的启示所必须;只谈一面而否定另一面,失去平衡,就是异端。

余洁麟说,“正统”与“正统”之间的对话需要双向进行,讲而不听,无助沟通。他承认,已往地方教会的努力,有祝福,也有失望。而地方教会称自己是主的恢复,并非指自己是唯一的恢复,而是在历史上主恢复工作的一部分。

上午第二节以〈从神学角度看华人教会正统信仰〉为题,由富勒神学院系统神学教授Prof. Veli-Matti Karkkainen主讲,试图勾勒一套协调神学(Mediating Theology):在界定共同核心之同时,亦承认歧异的重要性。

Karkkainen指出,非此即彼的态度有时是需要的,如旧约中“事奉巴力还是事奉耶和华”的例子,但导致真诚基督徒之间的分裂,往往不是涉及如此戏剧性的抉择。他将异端(Heresy)分为三层次:一、关乎三一论、基督论和救恩论等重要议题的异端;二、以宗派或传统为判准的异端;三、生活文化异端(如敬拜形式之争)。他指出,第一层的确有将人推离基督教信仰范畴的危险,第二层却不一定与第一层有关,至于第三层有时更具误导性,然而不同的基督教传统谈到异端时,有时却不会如斯细分。

Karkkainen进一步认为,上述的第二及第三层次“异端”,其实仍应被视为属乎基督教信仰(Christian Confession)之中,因为基督教教会在教义诠释方面可以有所不同,却又不致互为矛盾或互相排斥。他以圣化论(Theosis;“神子成为人,使人可成为神”〔亚他拿修〕)为例,过去更正教认为圣化论过份强调人在救恩中的意愿与主动,与因信称义直接对立;然而经过讨论,当在路德和加尔文的救恩论中重新发现圣化论,有信义宗和其他更正教的神学家开始接纳圣化论不单是一个合法的基督教救恩概念,且有其历史源头,过往指控其为泛神论和伯拉纠主义(Pelagianism;人靠己力能满足神旨要求)亦纯属误解。

Karkkainen指出,倪柝声及李常受所阐述的地方教会信仰就属于圣化论的范畴,地方教会亦因而常被称为异端。而在○四至○六年有份与水流职事站成员对话的Karkkainen说,对话的结论是圣化论乃合法的基督教救恩概念,而水流职事站成员关于三一论与基督论的说法,虽然有需要小心阐明,却仍属基督教正统范畴,不应被称为异端。

下午的公开讲座以〈从护教角度看华人教会正统信仰〉为题,移师浸会大学举行,逾二百人参加。公开讲座由陈启宗主持,首先由中国神学研究院周永健院长以及富勒神学院神学部院长(Dean of the School of Theology)Prof. Howard Loewen,分别就上午的两节讨论作出报告。然后,由美国Faith Evangelical Lutheran Seminary的Gretchen Passantino主讲。

Gretchen Passantino回顾自己三十多年来在加州当地的护教工作,并多次提及自己会称地方教会的成员为弟兄姊妹。她说,在一个很多人需要听福音且会因而付出沉重代价的国度,不能因为人家不用自己的辞汇和实践方法就将对方拒诸门外。

而在随后的回应环节,台湾福音书房的余洁麟说,事情有时不单在对错,也在态度。他鼓励自己的团体,要常被提醒,需要在态度上和处理其他信徒的关系上天天平衡、改正、学习。

整天聚会的参加者包括来自多间本地神学院的讲师。而美国《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专栏作家、畅销书《耶稣在北京》(Jesus in Beijing)作者David Aikman亦为座上客。

http://www.christiantimes.org.hk,时代论坛时代快拍,2007.1.28

                                          ——发表于2005-11-12 0: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