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胶南二手房网:吴法天:也谈辟谣的“选择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20:54:26

吴法天:也谈辟谣的“选择性”

2011年11月25日 14:17
来源:青年时报

字号:T|T
3人参与0条主评论 2条评论0条总评论 打印 转发

为何相当大一部分人认为辟谣联盟是“选择性辟谣”呢?我觉得最为主要的原因,在于谣言本身的特点,或者说得更直接点,辟谣是被动的,只能追在谣言的后面,辟谣的选择性是由“造谣的选择性”决定的

□吴法天(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辟谣联盟”发起人之一)

会见一嫌疑人,他说:“那天,我偷了三个钱包,基本都是刚偷完,就发现有便衣盯上,速扔。首先鄙视不看管好自己钱包的人,我甚至开始怀疑他们是不是故意露财。其次,我认为自律已起作用,不需要劳驾警察。最后,我希望警察不要总盯着我们这些小偷,选择性执法,有本事抓贪官去。”我打断他,只插了一句:“抓贪官,那是检察院的事儿。”

这是前不久我在微博上仿宁财神说的一段子,对于最近的这场口水战很应景。“辟谣联盟”成立于今年5月,8月份以来,央视新闻频道和《人民日报》持续报道“辟谣联盟”的战绩,在网上掀起热议。争议中最有代表性的批评就是指责“选择性辟谣”:为什么总是盯着民间谣言不放?有种去辟官谣!上边那个小故事其实已有寓意。所不同的是,民间辟谣联盟是“自带干粮”的,不是便衣警察,而只能是普通公民。《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任何公民发现犯罪分子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自愿辟谣算公民的权利。没有执法权,因为只是群众。至于小偷抓得对不对,还是要看证据。

辟谣联盟是由一群普通网友自发组成的网络信息求真兴趣小组,本人作为发起人之一,给它的定位就是“自媒体时代网民自律组织”。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从“四川震区大批少女为偿债当雏妓”的谣言到“北京地铁迷药案”,再到“冒充7·23动车事故遇难者家属郭瑶”,辟谣联盟揪出了微博上广为流传的一百二十多条谣言。但为何这些自发自觉的辟谣控们的努力,依然招致一些网友的谩骂和人身攻击呢?为何还是有相当大一部分人认为辟谣联盟是“选择性辟谣”呢?

我觉得最为主要的原因,在于谣言本身的特点,或者说得更直接点,辟谣是被动的,只能追在谣言的后面,辟谣的选择性是由“造谣的选择性”决定的。按照通常的定义,造谣是蓄意地捏造事实、歪曲信息,制造不信任和恐慌。官方的宣传方式可能是对一些事件进行舆论引导,或选取某个角度进行美化,甚至不惜掩盖一些事实,但这些都很难界定为“捏造事实”的造谣。如果官方捏造事实被揭穿,其公信力将遭受沉重的打击,如果制造社会恐慌,也与其希望安定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微博上官方谣言并不多见。但对于的民间意见领袖和普通网民而言,借助虚假事实论证观点的正确,用谣言攻击官方,却有着立场上的优越性。在微博生态环境中,不管“鸡蛋”是对是错,站在鸡蛋一边就永远能赢得掌声。

细数微博上的谣言,其实绝大多数都是民间谣言,甚至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辟谣联盟”不可能辟所有的谣言,只能选择一些传播比较广、危害比较大的谣言进行打击,这其实也是一种被人诟病的“选择性”。当然,辟谣依据的是证据,只辟虚假事实不辟观点,这也保证了“对事不对人”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