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妮环好取吗:UU谈摄影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9:52:06
UU谈摄影(1)——怎样拍出一张清晰的照片(转自蓝天网)2007年10月09日 星期二 11:49

同样去拍照,面对着同样的景物,大家举起相机,一阵“咔嚓”之后,大家互相比较,就有的朋友问我:UU,同样都在拍照,你拍的照片就是比我们的清晰度高,你的器材就是牛啊。

我听了之后,笑了笑,没有说什么,但我心里明白,其实一张高清的照片并不完全取决于器材——器材是占有一定的因素的,用手机拍出来的照片无论多高的技术当然也清晰不到哪里去,可是我们大家使用的相机个个也都是过千元的,也都是有过多年生产经验的、技术上相当成熟的老厂出产的,尤其大家使用的相机品牌多数都是国外著名品牌,有佳能,有尼康,有奥林巴斯,有宾德,有柯达,有三星,有理光,哪个都不会次到哪里去,这期间的差距绝对不是器材的问题,有一句俗话说:决定摄影的不是镜头,而是镜头后面的那颗人头。我比较同意这种说法。

可是说了半天,这差距到底在什么地方呢?总结出三个词:半按,对焦,稳定。

(一)半按

“半按”指的是半按快门。我们有太多的爱好者其实购得相机后并没有仔细去看说明书,只知道把相机拿起来,对着自己喜爱的景物就“咔嚓”下去了,但我们的操作“合法”吗?却没有细细想过这样的问题。我必须说明的是,相代的数码相机全是“二段式”快门,所谓的“二段式”,意思是快门按下的过程中是经过两段行程的,轻轻地按下快门的时候,到了一定程度,你会发现有了一点点的阻力,得再稍加点力才能接着按下去。这并不是相机制作得不好,这恰恰是设计都的良苦用心。因为我们所使用的小DC一般都是自动对焦的,我们对准目标半按快门时,其实正是相机的镜头在进行自动对焦的时候,只有对焦准确才能拍出一张好照片,等到相机对焦无误后,相机会出现提示,一般说来,在对焦点(一般是画面的中心位置)会出现一个对焦正确的指示框,也有的相机在下角的某一个地方会出现一个对焦准确指示灯,同时还伴有“哔哔”的提示音。这时再按下快门拍出的照片才会焦点准确,否则只能是一个没有焦点的照片,怎么会清晰呢?还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相机考虑到用户的这种急于求成的习惯了,在设计的时候就设计成了对焦不准则快门无法释放,就是说如果相机的对焦指示还没有完全出现的时候,你急着一口气向下按,相机会不听你的,它硬是不给你开启快门,所以可能有的人感觉过,有时相机“不好使”,快门按不下去,其实这哪里是相机不好使?是你的相机真好使,你在错误地使用它呢。当然有的相机就不是这样设计的,不管你对焦正确与否,只要你一口气按到底的话,它照样给你拍下去,当然了,拍出的是什么样的东西它可就不管了,呵呵。

需要强调的是,相机的操作是个很细心的活儿,粗手大脚的人拿过来狠按,一定不会拍出好照片的,这里还有一个操作上的关键,半按快门后,下一步要使用食指的指肚的力量,而不是手指的力量,更不是手臂的力量,不是“压”,而是手指的力量加到指肚上向里钦或揉的感觉才是正确的。

(二)对焦

想表现什么就应该把相机的焦点对准什么,这个想来大家是容易明白的。但在操作中还是有很多人失误。兴个例子,水杯,玩具熊,花盆三个东西一条斜线摆开,我想用相机把小熊拍清晰,但有时我们拍得清晰的却是杯子的柄或花盆。如图1图2所示。

(图1)

(图2)

上面两个图中画面中央就是相机默认的对焦点,一般的小DC的对焦点都是设定在中央位置的。当然有些智能高些的相机也会自动侦测最近点为对焦点。图1的对焦点错误地设定到前端的水杯的柄上了,而图2则对焦到后面的花盆上了,所以导致我们的目标物——玩具熊却是虚的。

这就需要我们不能对准景物就拍,尤其当你拍的东西有前景和背景时,就要考虑一下对焦对到哪里去了,是不是对到你正想拍的目标之上?如果是,就接着把快门按下去,如果不是,就请松开食指,重新对着目标对焦,然后半按着快门不要松手,重新构图——因为我们有很多的时候并不需要让所摄的主体出现在画面正中,那样的照片会很难看很难看,常常让主体偏在一边,在黄金分割点上才好。请看图3是不是就正确了?

(图3)

结论:一般情况下,对焦准确所拍的东西才是实的。

操作要领:对焦目标——半按快门——稍转动方向重新构图——把快门按到底。

也可能有人这样问,那么就没有一种办法使照片中的东西全是清晰的吗?答案是有的。办法就是你的相机必须具备手动功能,能人为地调整相机镜头的光圈值,就是说你的相机得具备光圈优先的模式,我们可以使用小光圈以取得大景深(景深是个术语啊,可能暂时不太懂,以后UU会慢慢给你介绍的)。如图7所示,就是用小光圈F8来拍摄的,是不是水杯,小熊与后面的花盆全是清晰的了?

(图4)

(三)稳定

之所以有时把照片拍糊了,更多时其实也是因为我们在操作时手不够稳定导致的。按动快门时手是要相当的稳的才成,不然在比较暗的环境下拍照常常因为抖动而使照片模糊不清。如图5所示。

(图5 典型的因为相机抖动而造成的照片不清晰)

仔细去观察图5,我们就会发现,这张照片根本就找不到焦点,所以对焦不准而模糊的照片与抖动造成模糊的照片其实好区分,前者只是对焦不准,但总能找到焦点;而后者却没有焦点,且抖动厉害照片时照片上会出现有规律的条纹。

那么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怎样才能防止抖动呢?我们不妨采用以下四种方法之一来解决:

第一个方法:采用三脚架,这是最笨但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一般人总以为三脚架是用来自拍的,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专业摄影师创作态度都是很严肃的,严肃的摄影者从来是不拒绝使用三脚架的,一般人可能以为很笨的人才会用到三脚架,实则是我们的无知,三脚架能有效地避免由于晃动而造成的照片发虚的现象,如果你是一个真正以摄影为追求的人,也应该养成常用三脚架的习惯。

第二个方法:如果你的DC上有手动功能,不妨可以打到A档(光圈优先模式),把相机的光圈开到最大,这时速度自然就会跟着提升,就能防止因为抖动而造成的发虚现像了。

第三个方法:提高相机的ISO值,ISO是什么?指的是感光度,其实这是从胶片移植过来的一种说法。过去使用胶片拍照的时候,每个胶片都标定着感光度值,国际上以ISO作为统一的标准,一般相机的ISO最小值为100,极少数也有设定最低为64的,接下来是ISO200,ISO400,ISO800,ISO1600等,这个值越高,感光元件感知光线的速度越快,所以当光线很暗的情况下,我们就得提高ISO值了,如果能提到ISO800就可以有效地解决抖动的问题了。

可能有人会说,天地悠悠变成了“天地忽悠”了,早告诉我们呀,只要把我们的相机的ISO值提到最高,以后拍照不就不用愁会虚了吗?但是UU可以告诉你,不可以。原因是提高了感光度值其实很影响照片的质量,如果看小照片可能感觉不到什么,比如下面的两幅图片就分别用ISO100和IS1600拍的我家的盆景榕树,看小图你感觉不出什么太大的差别的。

(图6 用ISO100拍的榕树)

(图7 用ISO1600拍的榕树)

但是如果放大到原大的话,你就会明显看出ISO1600所拍的照片有明显的噪点了,如果放大照片去冲洗的话,将会惨不忍睹的。请看下原是原大对树叶的截图。

(图8 ISO100时原大截图)

(图9 ISO1600时原大截图)

这样一比较大家就会明白了吧?所以UU更建议,如果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中拍照的话,我们反而应该使用最低的ISO值,这个值越低,出来的照片的层次越好,质感越细腻。

第四个方法:打开闪光灯。这个办法很管用,闪光灯是瞬间发光,其色温是模拟太阳光的,所以色彩平衡的问题你根本不用考虑,只是打开闪光灯拍出的照片常常不太自然,但事物很难有两全的办法,这个办法在取得清晰的照片的问题上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办法了。

当然还有很多办法,比如如果你的相机具备手动功能的话,打到最大光圈,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中就可以应付了,如果你的镜头具有了2.8以上的大光圈的话,那就是你的神气了,但是小DC一般不具备这样大的光圈,因此我没有把这个列为方法之一。

想提高相片的清晰程度,还有一种方法不能不说,那就是用软件来提高相片的锐度。一个是相机如果具有可存储RAW格式文件的话,相机一般都会自带一个处理RAW格式文件的软件,当我们拍摄很重要的照片或追求高质量的图片时,就用这种格式来存储,它基本是无损格式,给后期的调整带来很大的自由度,但我所知道的相机只有准单反——索尼F-828,索尼R1,富士9500,富士9600——与单反相机才带有RAW格式,所以在此不多说。还有就是图片处理软件,首选就是PhotoShop,它的功能太强大了,可是操作也复杂。有一个小软件玩摄影的人几乎全知道——光影魔术手,它处理照片相当快捷且功能很强大,它就有一项“锐化”功能,大家不妨从网上去下载,是个共享软件,不注册只是在存储时有个提问,功能一点儿不少,大家可以到下边的这个网址上去下载。

http://www.skycn.com/soft/26063.html

对于此文,还有两点需要补充:
第一,关于自动对焦。
现代的自动对焦相机绝大多数采用的是相位差检测法来完成自动对焦的。它的对焦原理是对物体上的垂直线条进行检测计算,相机内部会形成两个垂直线条,两条线合二为一时,相机就会判断合焦,合焦的指示就会及时提示拍摄者可以把快门按钮按到底了。也有部分相机采用红外线反馈法来完成自动对焦,如佳能的EOS系列对焦时就用此法作为一种辅助方式,当相位差检测法对焦失败时,相机会自动启动红外线反馈方式来对焦,相机顶上有一个红外线发射灯会自动发射一束红光,在物体上形成图案,相机对此图案对焦,然后完成对焦。但这两种方式全有一定的弊端。相位差检测法对于复杂线条构成的被摄体很敏感,对焦速度很快,尤其被摄体上充满了垂直线条时对焦更容易,但如果被摄体主要是横线条时,相机对焦明显变得犹豫起来,这时我们可以换个思路,把相机竖起来,相机立即又灵敏了,对焦准确之后再把相机转成横向来拍摄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这个方法适用绝大部分相机。但如果被摄物是光滑干净的表面时相机就没有办法了,它总是来回检查,最终也不能合焦,不停地工作,俗称“拉风箱”,主要是对白墙与玻璃、金属等光滑的表面对焦时,相机就无能为力了,出现这种现象。因为相位差检测式对焦必须保证被摄物有“像”,相机才能检测到,而白墙,玻璃等物因为没有任何形状,也就无像可检了,所以不能对焦。
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采取如下方法。一是人为增加被摄物的“像”,比如拍的瓷器上有印花的图案,就要把带有图案的一面朝向相机,让相机对着这个图案对焦。如果被摄物上没有图案,我们可以把一个替代物放到被摄物相同的位置,对着替代物对焦,对焦准确后手指不要松开快门,找人帮忙再把参照物拿走,拍照时再去瞄准被摄物按下快门就会OK了。二是如果你的相机的对焦也可以手动的话,就把手动对焦的按钮打开,然后用手来调节镜头上的对焦环,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对焦是否正确,再进行拍摄。
当然红外线辅助对焦在这处情况下很好用,比如白墙,相机会自动发出一束红光,在白墙上形成图案,但这种方法也有不足。一是光线很亮时发出的红光在太阳光下会看不到,所以相机也检测不到,二是距离被摄物太远时发出的红光照射不到,发射了红外线由于距离远而衰减最后消失,因此也不能完成自动对焦,此时也还是利用以上的参照物对焦或手动对焦办法来解决为好。
第二,关于运动物体的拍摄。
不要对我们的相机的期望值太高,我们所使用的只是最为普通的家用相机,并不是体育与新闻记者使用的专门用来拍动体的专业相机(尼康D2H才是专门做这个用的呢),从快门半按到对焦完成到最后快门释放,有一个不短的时间差,名字叫“快门时滞”,一般说来,单反相机的时滞非常短,有时感觉不到,但一般的小DC则时滞很长,我们对着一个运动的物体对焦并拍摄时,最终最精彩的部分我们拍不到,拍下的只是“高潮”过后的场面,这一点很让我们失望,如果真想拍下的话,就得在拍摄时有预见性,也许能抢下精彩的镜头;第二个方法当然就是换成单反相机了,不过以“烧钱”作为代价了。
第三,关于光圈的调节。
读了这个帖子后,我们有的人可能认为,如果我的相机的光圈是可以调节的,文中提到小光圈可以取得大景深,这一点正是我所需要的,以后我就可以总用相机的最小光圈来拍照了,这样总会让收入到镜头内的景物无论前后都是清晰的。
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首先,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又没带三脚架,收小光圈就会使快门的曝光时间很长,这样才能获得准确的曝光,但手持相机只会让照片变成一团模糊,这种条件下相反把相机的光圈开到最大才是明智的(注意:相机的光圈值越大,光圈孔开得越小,用F值来标定,比如F8其实是比F5.6要小一级的光圈,相反F2.8却是比F4要大一级的光圈),因为开大光圈换来的是快门速度的加快,只要对焦准确,你拍下的照片的主体总会清晰的。其次,大光圈有大光圈的用处,尤其在微距与人像摄影中,开大光圈,突出主体,虚化背景,这张照片的魅力顿生,人物后面会产生一种梦幻般的背景,这恰恰是人像摄影的艺术之所在。   UU谈摄影(2)——几种不同设置与处理的效果比较(转自蓝天网) 2007年10月09日 星期二 14:38

        上一讲我们讲到了拍摄出一张清晰照片的具体做法,这一讲我们接着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以期对摄影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一讲中我们针对ISO,照片的后期调整与RAW格式的特点三个方面进行实际的操作与比较,以期获得更加深刻的印象。

         (一)关于ISO的理解

         其实ISO值并不是针对相机而是针对胶卷而言的。在传统胶卷相机上ISO代表感光速度,是国标通用的的标准(美国还曾用过ASA制,我国过去曾用过定制,ISO100相当于我国的21定),在数码相机中ISO定义和胶卷相同,代表着CCD或者CMOS感光元件的感光速度,ISO数值越高就说明该感光材料的感光能力越强。ISO的计算公式为S=0.8/H(S感光度,H为曝光量)。

         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感光度越高,对曝光量的要求就越少。ISO 200的胶卷的感光速度是ISO 100的两倍,而ISO400是ISO200的两倍,换句话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ISO 200胶卷所需要的曝光时间是ISO 100胶卷的一半,而ISO400的胶卷的曝光时间仅是ISO100的四分之一。在数码相机内,通过调节等效感光度的大小,可以改变感光元件感受光线的多少,同此而改变了图片亮度。

         在胶卷相机中,感光度值是相机底片对光线反应的敏感程度测量值,通常以ISO 数值表示,数值越大表示感旋光性越强,常用的表示方法有ISO 100 、400 、800等,一般而言, 感光度越高,底片的颗粒越粗,放大后的效果较差,而数码相机为此也套用ISO值来标示测光系统所采用的曝光,ISO越低,所需曝光量越高。

         在传统摄影中,感光度只是感光材料在一定的曝光、显影、测试条件下对于辐射能感应程度的定量标志。使用过传统相机的人,都知道胶卷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感光度——通俗一点就是衡量胶卷需要多少光线才能完成准确曝光的数值。我们在照相机商店买的100、200、400的胶卷,数字表示的就是感光度。这个数值增大,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也增,这样就可以在不同的光线进行拍摄。像ISO100的胶卷最适合在阳光灿烂的户外进行拍摄,而ISO400的胶卷则可以在室内或清晨、黄昏等光线较弱的环境下拍摄。

         但是,由于数码相机与普通照相机不同,他的感光器件是使用了CCD或者CMOS,对曝光多少也就有相应要求,也就有感光灵敏度高低的问题。这也就相当于胶片具有一定的感光度一样,数码相机厂家为了方便数码相机使用者理解,一般将数码相机的CCD的感光度(或对光线的灵敏度)等效转换为传统胶卷的感光度值,因而数字照相机也就有了“相当感光度”的说法。

         用通常衡量胶片感光度高低的眼光来看,目前数字照相机感光度分布在中、高速的范围,最低的为ISO64,最高的为ISO6400,多数在ISO100左右。对某些数字照相机来说,感光度是单一的,加之CCD的感光宽容度很小,因而限制了它们的在光线过强或过弱条件下的使用效果。另外一些数字照相机相当感光度有一定的范围,但即使在所允许范围内,将感光度设置得高或低,拍摄效果亦有所区别,平时拍摄应将它置于最佳感光度上这一档上。和传统相机一样,低ISO值适合营造清晰、柔和的图片,而高的ISO值却可以补偿灯光不足的环境。

         在光线不足时,闪光灯的使用是必然的。但是,闪光灯的使用会破坏现场感,所以有些摄影大师相当忌讳使用闪光灯的,尤其在一些场合下,例如展览馆或者体育竞赛,不允许或不方便使用闪光灯,这时就可以通过ISO值来增加照片的亮度。数码相机ISO值的可调性,使得我们有时仅可通过调高ISO值、增加曝光补偿等办法,减少闪光灯的使用次数。调高ISO值可以增加光亮度,但注意的是,也可能增加照片的噪点,天下事十之八九不如意,这是没有办法两全的事了。

         由下图看出,ISO值高的图片会比ISO值低的图片亮,但是同时,也容易增加噪点。

(图1 ISO100)

(图2 ISO200)

(图3 ISO400)

(图4 ISO800)

(图5 ISO1600)

(图6 ISO3200)

         那么,高ISO为什么会增加噪点,降低照片质量呢?高ISO需要对一块CCD/CMOS所采集来的信号进行放大等处理,但是对于有用数据信号进行放大的同时,噪点也被放大得更加厉害。所以高ISO值会使得照片的颗料感变得严重,带来更多的噪点,同时也会损失更多的细节。所以通常的消费级别数码相机通常只提供最高400的ISO,部分产品虽然提供了ISO 800,但是效果表现并不让人满意。而数码单反的高ISO表现好,就是因为其感光元件面积大,采集的有效信号本身就多于消费级别的数码相机,故经过放大后的信号还是有很好的信噪比。

         我们知道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速度越慢,生成的结晶的颗粒就越细。老百姓也有一句俗话:慢工出细活。这话有道理。

         建议:我所使用的是尼康D200,是个准专业相机,对于高ISO的噪点控制得相当好了,但是升高ISO值后照片的质量还是下降了,一般的小DC对于噪点的控制肯定达不到这个程度,因此,在阳光明媚的光线下拍照,能用最低的感光度值就用最低的,如果你的相机最低为ISO100,就用100,如果还有再低的ISO64的话,就用64好了。

         (二)照片的后期调整

         可以这样说,数码照片一般都得经过后期调整才会感觉舒服漂亮。单反相机更具备这样的一个特点,几乎很难直接出片。尤其当我们拍的一张照片曝光出现小小的误差时,更是需要对其进行调整的,亮度,反差,色彩饱和度等都要做调整。下面我们分别进行一下说明。还是以一张照片为例吧。见图7

(图7)

         这是前几天我去云南在飞机上拍的云,第一次坐飞机,当然对什么都感到新奇,所以在整个航程中,拿着个相机对外面拍人不停,但由于是隔着飞机的舷窗向外拍,窗一玻璃也很久没有擦了,所以整个片子感觉雾蒙的,不透,虽然云的层次还可以,但这样的片子拿出来很明显的太灰。本来白云,大地,白的白绿的绿,是很不错的景致,像现在这样会让人失望的。可是如果我们稍加处理效果可能就会变了。

         第一步:打开光影魔术手这个软件,然后再依次执行[文件]-[打开],弹出对话框,找到刚才这张图片,如图8所示。

(图8 用光影魔术手打开需要处理的文件)

         第二步:调整色阶,其实也就是重新调整曝光,如果调整得当,会有效地提高图片的反差,提升图片色彩的饱和度。

         执行菜单栏的[调整]-[色阶]命令,就会调出[色阶调整]对话框,如图9所示。

(图9 调出色阶调整对话框)

         经过观察,直方图中像素全分布在中间位置上,说明是正常光线,高光与暗部的像素分布属于正常,但高光部分在横轴上明显有的地方是零像素,暗部也如此,说明拍照时有雾或脏东西遮挡镜头,使图片的反差降低了。所以我们将左右的滑块进行拖动,这样就等于切除了无用像素的部分,我们发现画面的对比度与饱和度明显提升了。如图10所示。

(图10 经过调整对比度饱和度全上升了)

         第三步:进一步调整色彩与锐度。经过以上的调整,这张照片已经很不错了,但我们希望它更艳丽一些,同时还想使画面更加清晰。接着我们点按工具栏中的“反转片”那个红色按钮,立即就会看到图片的色彩更加鲜艳了。最后我们再执行[效果]-[模糊与锐化]-[锐化]指令,立即就感觉到画面变得格外光清晰起来,如果还不满意的话,还可以重复操作,一直到满意为止,不过注意的是也不能锐化过了头,那样画面就会变得很生硬了。最后完全调整完的图片如图11所示。

(图11 经过调整以后的照片)

         怎么样,是不是与最初的照片大不一样?

         当然这只是光影魔术手最为简单的用法,它的具体操作方法,请大家参考这个软件的帮助文件,以后我们还将专门来讲解它的使用方法。

         (三)关于RAW格式的特点

         什么是RAW格式,请看下面的描述——

         RAW文件几乎是未经过处理而直接从CCD或CMOS上得到的信息,通过后期处理,摄影师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艺术才华。

         ·RAW文件并没有白平衡设置,但是真实的数据也没有被改变,就是说作者可以任意的调整色温和白平衡,并且是不会有图像质量损失的。

         ·颜色线性化和滤波器行列变换在具有微处理器的电脑上处理得更加迅速,这允许应用一些相机上所不允许采用的、较为复杂的运算法则。

         ·虽然RAW文件附有饱和度、对比度等标记信息,但是其真实的图像数据并没有改变。用户可以自由地对某一张图片进行个性化的调整,而不必基于一、两种预先设定好的模式。

         ·也许RAW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将其转化为16位的图像。也就是有65536个层次可以被调整,这对于JPG文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当编辑一个图像的时候,特别是当你需要对阴影区或高光区进行重要调整的时候,这一点非常重要。

         一切单反相机全具备RAW格式的存储方式,只是各个厂家所标定的RAW格式并不一致,但PhotoShop能处理绝大多数的RAW文件,它能最有效地保留照片最原始的信息,因此给后期处理带来极大的灵活性,而且随着这种格式的普通,一些模拟单反的相机,如索尼F-828,索尼R1,富士9500,富士9600甚至一些小家用DC也具有了这种存储方式。其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当然对于RAW格式软件的使用,重新提取JPEG格式图片了需要一些功夫。多话不说,请大家看下面我拍的两张合影照片比较,一种是直接JPEG出片,一种是RAW格式提取出来的,看一看,你就会亲自体会到RAW格式的好处了。

(图12 用JPEG格式拍的合影)

(图13 从RAW格式中提取出来的合影照片)


UU谈摄影(3)——摄影的原理与相机的构造(转自蓝天网) 2007年10月09日 星期二 15:41

          1.人眼成像的原理
摄影又称摄影术,就是人们通过照相机把反射在景物上的光线通过镜头而在感光材料上感光而形成影像的过程。所以有些国家把照相机称为“照光机”,这是比较准确的,也就是说,摄影的过程并不是把景物摄录下来,而是把景物反射出的光线记录在感光材料上,形成的影像本不是景物的影像,而是光线在感光材料上形成了潜影。
          照相机最早是谁发明的已无从查考,但第一个在底片的银盐上成像的是法国人达盖尔,就是今天的数码成像也是在达盖尔的银盐成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像的原理一直不变。
          归根结底,照相机是对人眼的仿生,照相机成像的原理与人眼看到景物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原理也是一样的——当然人眼比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照相机也更为先进,结构也更为复杂。下面就是人眼接受外界光线而成像的结构图(这可是UU比照着生物老师的教科书画的,差点累死)。



图1-1 简约眼视网膜像的形成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人眼中的晶状体就如同一个凸透镜,物体AB经过晶体透过节点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像ab,当然进入眼中的光线还必须通过瞳孔而到达后主焦点,而瞳孔则会根据光线的强弱自动调节其开孔大小。
          眼睛之所以能看见周围的各种物体,一是必须有光,二是眼球内可以成像的构造。当我们睁开眼睛,从周围物体发射或反射而来的光,穿过瞳孔和晶状体,聚集在眼睛后面的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图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信息传送到大脑,所以我们就能看到这些物体。人以左右眼看同样的对象,两眼所见角度不同,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并不完全相同,这两个像经过大脑综合以后就能区分物体的前后、远近,从而产生立体视觉。当然就这一点而言,照相机只相当于人的一只眼,不可能产生立体的感觉了。

          2.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明白了以上的道理,我们就很容易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了。下面是简易照相机的成像光路图。



图1-2 照相机成像原理图


          被摄影物发出的光线,被照相机镜头汇聚,由摄影者调整镜头,在胶片平面处产生清晰的影像,当按下快门使胶片曝光时,就会把这个影像记录下来,通过冲洗就可以印制成照片。
          观察以上图片,我们就会发现,照相机成像的原理与人眼成像的原理是一样的,不过人像成像只是一个会自动调节的晶状体,而照相机的关键部件则是一组镜头组。虽然是很复杂的镜头组,但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凸透镜,在示意图中我们只是以一片凸透镜来代替。
          在传统的照相机中,成像的关键其实就是感光片——胶片。胶片的发明是人类照相史上的一个空前的壮举。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发现有些物质具有感光性,这样的东西比比皆是,比如说在苹果尚未成熟的时候,我们用纸剪成一个“喜”字粘贴到苹果受光的表面,到苹果红透后把纸再揭去,那么红色的苹果上就会留下黄而微绿的“喜”字,当然这就是最为简单的“曝光”了。摄影用的胶片大致类此,不过比这个更为快捷与精密。传统的胶片是在片基上均匀地涂布一层含有卤化银(主要是溴化银,还含有少量的碘化银与氯化银),作为感光材料,因为人们发现卤化银经过光照后会形成潜影,如果我们人为地控制照射到胶片平面上的光量,就会记录下景物的影像,后期再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处理,就会还原现实影像。彩色胶片相比较要复杂一些,片基上至少要涂布三层感光乳剂,分虽为感红层,感绿层与感蓝层,分别来记录不同的光波。
          这里面就有一个关键存在了,那就是如果来控制达到胶片上的通光量,所以现代的照相机上就会加进了光圈与快门。
          那么如何来理解这光圈与快门呢?人的眼睛有一种特性,在强光下瞳孔会收缩,在弱光下瞳孔会放大,我们从强光下进入弱光环境时,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刚进入到弱光环境时,会看不见东西,但过一会儿就能看清了,其实这是人眼的瞳孔调节使然。照相机的光圈就如同这瞳孔,总得有一个控制通光多少的装置来控制进光量的多少。那么快门又是什么东西呢?快门其实就是打开光路与阻止光路的闸门。打一个通俗的比喻:给你一片菜园,再给你一个抽水机,让你在一定时间内把这个菜园的菜浇灌好。标准是菜地里不许存在任何一片干土,当然也不许有多余的水,这个程度也就如同感光片接受的感光量恰好。把菜园浇灌好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抽水机抽水管的孔径,一个是时间。孔径就是光圈,时间就是快门速度。
          但是我们要问,如果这两者处理不好会出现什么情况?对于浇灌菜园来说,或是水没有浇足,菜园依然是“旱”,或是浇水过多,已经“涝”了,而这两种情况其实都是不利于蔬菜的生长的。对于摄影而言,那就是曝光不足与曝光过度。如果曝光不足,应该记录下来的影像没有来得及记录,照片扩印出来后就是暗部细节丢失,黑的地方没有层次,成了一团死黑;如果曝光过度又是如何?当然就是景物的高光部分的细节丢失,白的地方成了一片死白了。
所以,照相机的关键部件当然就是光圈与快门的控制了。

          3.现代照相机的结构



图1-3 现代照相机结构



          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使生产出的照相机花样百出、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机械精密,新产品层出不穷。
          无论各种照相机如何变化,结构如何纷繁,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一致的:
          一是要具备将特体结成光学影像的成像系统,即镜头;
          二是要具备由镜头至胶片之间的曝光通道,即暗箱;
          三是要具备一架能将各部件承装起来的载体,即机身;
          四是要具备一个能盛装感光胶片的装置,即后背。所以,一切照相机的基本结构均为四个部分--镜头、暗箱、机身与后背。关于这个四个部分,详述如下:


          (1)镜头部分
          用光学玻璃制成的镜头,把进入镜头的光线汇聚起来,在感光胶片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影像。比较复杂的镜头由两片或更多的光学玻璃组成的透镜,叫做透镜单元。透影单元组成一个整体,这就是摄影镜头。
          镜头根据功用不同,可以分为广角镜头,标准镜头与长焦镜头。一般说来,镜头的视角与人眼的视角相仿的被人们习惯上称为标准镜头,简称“标头”,比如在135胶片相机上,50mm的镜头最为接近人眼的视角,故50mm头常常被人们冠之以“标头”的称号。同理,如果比人眼的视角更广的镜头就被称为广角镜头了,比如35mm广角,24mm广角,乃至18mm超广角。比人眼的视角更小的镜头称为长焦镜头,比如85mm人像镜头,105mm微距,135mm长焦,180mm长焦,400mm长焦等。
          但是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的尺寸远远小于135胶片的尺寸,现在的数码单反相机如果使用传统135胶片相机的镜头的话,常常要×1.5,比如过去的50mm镜头,现在变成了75mm的镜头了,相反,过去的小广角35mm的镜头接装在数码单反机上后反而最为接近人眼的视角,因此在数码相机上,35mm的镜头应该算作“标头”。
          当然随着现代光学的发展,定焦镜头已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于是各相机厂家纷纷研制开发变焦镜头,变焦镜头就是镜头的焦距是可变的那种,比如18-35被人称为广角变焦,35-70或28-70被人称为标准变焦,70-210被人称为望远变焦头等等。
          小DC上也常常配备一只适用性较强的变焦头,一般为28-105或35-105的变焦范围,多数为3倍或4倍变焦,当然也有的数码相机配备了长达10倍变焦的大变焦头,比如索尼F-828相机的变焦就达到了10倍。但是一般的情况是,变焦比越大的镜头成像的质量往往越难以保证,所以选购相机时没有必要追求大的变焦比,3—4倍的变焦已经足够。


          (2)暗箱部分
          照相机的暗箱部分也就是单镜头反光式相机的联结部分,能保证通过镜头的光线准确地到达感光材料上,所以这个部分要求是严密不透光的,在单反相机内部,卸下镜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长方形的镜片,这就是反光板,要相机内呈45度角放置,其功用是把通过镜头入射进来的光线反射到机顶的五棱镜中,供摄影者通过取景窗来取景、对焦、构图,当快门按下时,反光板上翻,光路阻断,快门帘打开,光线在感光元件上感光,这就是拍照的全过程,所以单反相机在拍照的瞬间,眼前变黑,什么也看不到了,是反光板上翻而截断了光路使然。
          但在平视取景与现代家用的小DC中,由于镜头与机身是连接在一起的,不可拆卸,因此暗箱部分我们看不到,也因为这个部分并不需要摄影者进行任何操作,所以此不详述。


          (3)机身部分
          这是一部相机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可以说除了镜头外,摄影者的一切操作都在此部分中完成,又因为这个部分也是承载相机各部分的最主要的载体,所以结实是第一重要的。
          无论相机的机身怎么变化,常规在机身的右上角就是快门按钮,考虑到人群主要是右手操作的习惯,所以其按钮设计在此处应该是最容易控制的,现代现相机的快门下方常常是一个液晶数据显示屏,上面提供出一些拍照时常用的光圈快门白平衡等参数,以利于拍照,在机顶的左右侧常常还要设计变焦控制钮,数据控制钮和电源开关等,因为相机的型号不同,设计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消费级的相机的机身常常用工程塑料来做为材料,现代的工业材料已经很成熟,这种工程塑料在延展性,坚固性方面都已经相当成熟,如果不是强大的外力,一般情况下还是很耐用的。但高级一些的相机则采用金属来制造,虽然金属相机相对重量增加了,但因为金属的耐用性,抗恶劣环境的性能都很优异,所以高级相机在严寒酷暑也能正常工作,这一点是消费级的相机所不能比的。


          (4)后背部分
          传统相机的后背是可以打开的,拉开相机的后背的锁定装置,就可以打开后背,安装胶片,高级一些的相机除了可以拍照胶片以外,还提供数码后背让用户来选择,但就一般的功用来说,后背也就是用来安装胶片的。
          而数码相机的后背则是不可打开的,因为数码相机内的感光元件CCD或CMOS并不需要我们去更换,所以是固定设计的。但这个后背上却安装了一块LED显示屏,用来构图取景或回放观赏。
          在后背上数码相机也会设计很多按键,比如删除键,回放键,菜单键等,不一而足。
          一般说来选择数码相机的时候不要太过于关注LCD显示屏的大小,那东西只是给我们拍照时提供参考的,其实它也只是所拍照片的模拟显示,屏幕越大越亮,显示的分辨率越高其实也越耗电,并且那上面显示出来的图像与我们把相片下载到电脑中去查看完全是两回事儿,很多人以为那上面的显示效果好,拍出的图像效果就一定好,这是完全错误的认识。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想在拍摄中得心应手,手动功能越多的DC越好用,事实证明,全自动而手工无法操作的相机有使用中同手机差不多,只是像素高点罢了。

 


        知识拓展
        现代照相术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墨子(公元前468~376年)在《墨经》一书中提到的小孔成象原理,以及元代赵友钦的针孔成象匣。在欧洲,16世纪著名画家达芬奇便发现:在一个房间的窗板上戳上一个小孔,然后关上所有的门窗,使房间变得一片黑暗,这时便可看到窗外的景色透过小孔,清晰地倒映在室内的墙壁上。这就是物理学上的“小孔成象”原理。后来其他画家把白纸挂在墙壁上,照着倒映着的线条复描,当画家移动挂在墙壁上的白纸与小孔的距离,便可将倒映在白纸上的图象放大或缩小,解决了当时复描图画技术上的一大难题。
          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随着玻璃工业的发展,人们制成了平板玻璃、玻璃透镜。有人利用暗室小孔成象的原理制成一个暗箱,箱上装了一块凸透镜以代替小孔,箱子的另一头装了一块磨毛了的平板玻璃。凸透镜把投射进来的光线聚焦,人们用画笔在那平板玻璃上描画下各种大自然的景色。这暗箱,就是最原始的照相机。光学家为改善象质,在透镜上不断地做文章,就形成了一系列照相镜头,这就是现代人所称的照相物镜。机械设计师不断完善和改造那个笨重的木头暗箱,这就是现代摄影者所称的照相机机身。
          但是用画笔来摘下倒映在玻璃上的景色,毕竟太麻烦了,这就需要发明一种能够感光的“照相纸”。1813年法国的涅普斯发现了一种地沥青受晒后会变色,具有一定的感光性能,便使用它作为感光剂。具体方法是:把地沥青溶于薄荷油中制成溶液,然后涂在金属板面上;曝光后浸在煤油中,使薄荷油溶于煤油,于是在金属板上便显出影象来了。不过得到的影象仍然是十分模糊的。后来,法国画家达盖尔与汉普斯共同进行研究。直到1839年在达盖尔解决了显影、定影等技术难关后,世界上才公认从那时起发明了照相术。
          那时的“胶片”便是碘化银感光板,感光性能实在太差了,加之照相机用的多是用一二块透镜组成的长焦距镜头。造成进入暗箱的光线很弱,因此拍摄一幅照片需很长时间,形成的影象也太模糊。人们决心进一步提高感光板对光的敏感程度,即感光度。1871年发明的溴化银明胶干版法是采用明胶代替硝棉胶,用溴化银代替碘化银,涂在玻璃片上,制成干版。这样感光度可大大提高,曝光时间缩短为几分之一秒、几十分之一秒,乃至更短的时间。
          为了适应感光底板感光度的迅速提高,控制曝光时间的长短,人们在照相机中装上了快门。这样人们使能拍摄到飞鸟、奔马之类的快速运动物的照片。当有了镜头、快门、胶片、机身等一系列主要部件后,一个现代照相机的雏形随着照相术的发展就初步完善了。

  UU谈摄影(4)——曝光(之一)(转自蓝天网) 2007年10月09日 星期二 15:44

       这一讲中我们谈谈与曝光有关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什么叫曝光?摄影为什么需要曝光?
       谈到这个问题,就与传统的摄影有关了——数码摄影毕竟是从传统摄影过渡过来的呀,所以一些名词也保留下来。
传统的胶片摄影过程,其实就是胶片上的银盐受透过镜头的光线的照射而发生一系列化学反映而在底片上形成潜影的过程,这个潜影当然还需要后期的化学药品的处理而把它还原成显影,于是形成了底片,对于负片来说当然还要第二次在相纸上曝光而最终形成作品供人观赏,而对于反转片(也可以理解为正片或幻灯片)就可以通过观片器或幻灯机来直接观赏了。
       这其中有一个关键,那就是传统的胶片在没有拍照之前是不能见光的——这是地球人全知道的事情了。但为什么不能见光?因为胶片上涂布的含有银盐的乳胶剂见了光就会感光而开成潜影啊,而且这个速度相当快,也就是一瞬间的事儿,不慎让没有冲洗过的胶片见了光,当然冲洗之后就是一片“黑”了,上面布满了银盐的“潜影”了。
       因此,想拍出真正有意义的相片来,就得控制到达底片上的光量,因为物体对于光的反射各不相同,经过镜头的解析到达底片上当然也各不相同,那么底片不上同的位置上得到的光照就不会相同,光强的形成的潜影就浓重,而光弱的地方形成的潜影就轻淡,经过显影定影的处理,就会形成浓淡各不相同的“像”了,这个过程就是“曝光”。
到了数码相机产生,里面的胶片换了,换成了感光元件——CCD或者CMOS,CCD原理,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CCD的结构就象一排排输送带上并排放满小桶,光线就象雨滴撒入各个小桶,每个小桶就是一个像素。按快门拍照的过程,就是按一定的顺序测量一下某一短暂的时间间中,小桶中落进了多少“光滴”,并记在文件中。一般 的CCD每原色的光度用8位来记录,即其小桶上的刻度有8格,也有 的是10位甚至12位,10位或12位的CCD在记录色彩时可以更精确, 尤其是在光线比较暗时。 早期的CCD是隔行扫描的,同一时刻,每两行小桶,只有一行被测量,这样可以提高快门速度,但图像精度大为降低。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已能让CCD记录在几十分之一秒,甚至几千分之一秒的时间里,落进各个“小桶”的“光滴”的量,所以,新的CCD一般都是逐行扫描的。
       至于说到CMOS,其实基本原理也是一样的,它们全是半导体,关键是上面布满了光耦合电路,CCD或CMOS半导体器件代替了普通相机中胶卷的位置,它捕捉景物光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对应于拍摄景物的电子图像,但这个时候的图像文件还是模拟信号,还不能被计算机识别,还要转换成数字信号。接下来处理器对数字信号进行压缩并转化为特定的图像格式。其中的关键当然就是让感光元件感光。
       数码相机成像原理:按下快门,光学镜头将光线聚焦到影象传感器(CCD或CMOS)上,CCD和CMOS代替了胶卷的位置,它捕捉光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由相机上的存储设备记录下来。
       现在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还是日本人对照相机命名得准确——照光机,照相机其实是捕捉光的一种器械,拍照的过程就是让感光元件感光的过程,其中感光量的多少是拍照成功的重要保证。

       第二个问题:什么叫正确的曝光?曝光过度与曝光不足的结果会是什么样的?
       还是先让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吧。假如说光线如流水(前边咱们都举过这个例子了),而感光元件则是一个大大的水盆。现在我们的任务是把水通过水龙头注到水盆中来。那么多少是个合适的量呢?以注满整个水盆为准,也就是说,如果注得过少,就算作是曝光不足了,但注得过多呢?水就会从水盆边溢出来,这也就是曝光过度了。
       还可以举另外一个灌溉的例子来说明。感光元件好比是一畦菜,光线就如同井水,而曝光就是用水来灌园的过程。以多少为度呢?菜园中最后没有干土为准。如果水过多呢,当然了也会从菜畦中溢出来,这样来浇园,蔬菜就“涝”了,因为你曝光过度了;但如果仅仅是浇了一点点水,只是地表稍稍湿一下的话,这菜就“旱”了。
       一个水盆中注水是与注入的时间与水龙头的直径有关的,龙头的直径越大,注入的时间越长,那么最终注入的水就会越多。与照相机进行类比的话,曝光量就与光圈(相当于龙头的直径)与快门速度(相当于注水的时间)有关系了。灌溉仅仅是菜的旱与涝的问题。而摄影上的曝光不准确,就会导致色彩减淡,细节丢失了。所以也同样需要一个“度”的问题。
       一般说来,如果曝光不足的话,常常是使照片的暗部细节丢失,并且画面给人一种很“脏”的感觉。如图1所示。

(图1 曝光不足)


       我们可以看出,这张照片所拍的红花更多的呈现出一种黑灰色,中间调细节还算是丰富的,但暗调部分就无法辨识了,而且从色彩上看,整个照片总感觉缺少明快干净的质感。
       相反,如果曝光过度又会怎么样?情形正好相反,往往高光的部分细节丢失,整个画面的整体层次减少,照片发白,让人很不舒服的感觉,如图2所示。

(图2 曝光过度)


       观察这张照片,“注水”过多了,所以红花绿叶的色彩变得很淡,且花蕊的高光处细节无法分辨。
       如果是正确的曝光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请看下面的图3。

(图3 曝光正常)


       从这张照片上我们看出了这束花的常态,鲜红的花,微黄的蕊,绿色的叶。而且边缘细节感觉更清晰,整个画面给人的感受是舒服妥帖。
       不过我们还是可以进行比较的,如果拿曝光不足与曝光过度的照片进行比较的话,我们一般人可能还是宁可接受曝光不足的照片的,因为尽管这样的照片的暗部细节损失了一些,但色彩还是存在的,不像曝光过度的照片,色彩的丢失是无法挽回了。所以在数码拍照的过程中,如果不是有意在追求某种效果(如高调照片),我们宁可让曝光稍稍不足一些的。其中的道理咱们以后再说。

UU谈摄影(5)——曝光(之二)(转自蓝天网) 2007年10月09日 星期二 15:45

       回过头来,我们再想一想,能影响曝光的因素都有哪些呢?
       让我们还是以从水龙头向水盆里注水为例来考虑一下吧。如果最终以得到水的多少为结果的话。水龙头孔径的大小,注水的时间,水盆的大小,楼的高度(会影响水压的,而水压则会影响瞬间水的流量),都会影响最终得到多少体积的水。好了,就这些吧。最终获得多少水,就如同最终得到的曝光量(也可以理解为感光元件得到的感光量),龙头孔径就如同光圈,水盆大小就如同感光度(ISO),而注水时间就等于是曝光时间,水压吗,就是外界的光强了(比如阴天与大晴天,阳光直射与阴影下的光的强度就大不相同)。我们就知道了,影响最后曝光的因素无外光圈大小,感光度,曝光时间与外界光线的强度。
       下面我们用A来代表光圈,B代表快门速度,C代表感光度,D代表光强。在摄影上哪些是可控的,哪些是不可控的呢?
        当然对于一部单反相机来说,在自然光下,ABC三项全是可控的,在影室人造光下,则四项全可控;而对于一部具有手动功能的相机来说,比如佳能的A610,A620与A640相机,控制前三项也没有问题,部分具有手动功能的相机,则只能控制影像的色彩空间与照片的尺寸大小,对影像进行优化等,最为重要的就是曝光补偿,有的是用光圈来补偿,有的则通过速度来补偿,可提供2-3档的补偿,但这一点也基本可以满足我们对一般摄影的要求了。
        其实就是在自然光下,人们对于外界光线也不完全是被动接受的,我们依然有选择光线与控制部分光线的余地。比如我们感觉阳光太强可以考虑到阴影处去拍摄,如果嫌阳光太强还可以考虑换成早晚的时间阳光光倾斜的时间去拍摄,还有当光比过大时我们还能用反光板来对被摄物进行局部补光,光线较弱时当然也可以用闪光灯来拍照。总之,摄影的艺术就在于我们能灵活地运用光线,才使这门艺术变得丰富多彩。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有两个未知。一个是我们又如何知道在具体的拍摄过程中到底需要多少曝光量才是正确的呢?另一个是我们虽然可以感觉到不同的光强,但对于具体的光的强度我们又如何来测量呢?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才能使我们正常地走入到摄影的领域中来。
        先说第一个问题吧,这里我不能不提出一个“阳光F16的法则”。 这个法则的内容很简单:当相机设定f16光圈时,正确的快门速度就是最接近软片ISO值的数字。例如,如果你使用的是ISO64软片,阳光很亮,而光圈开在f16时,正确的快门速度就是1/60秒,这也是最接近64的数字。这个法则最早见于《纽约摄影学院教材》,后来被很多人实践。我们或者也可以这样说,在夏季在晴朗的天气(当然不是指早晚太阳刚升起来将落下的时候,指的是太阳高悬),最好是万里无云的时候,光圈调整到16,ISO设为125(如果你的相机不能设定为125,用近似值ISO100代替当然也是可以的),将拇指与食指呈九十度夹角,拇指指向太阳,而食指所指示方向其快门参数可以大概确定为1/125。
        其实这也就是告诉我们,ISO为100的胶片,在晴朗无云的天气里,光圈16,速度1/125秒就是使胶片获得准确曝光的参数。对于数码相机当然是同样适用。
        根据这个为基数,人们灵活地运用它,比如春秋与冬季再适当进行加减,对于薄云或阴天接着增加曝光,对于早晚又是进行增加,顺光时再减去一档,逆光时则加进一或二档,久而久之,长期从事摄影的摄影师不停地记录,便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在没有电子测光表的年代里,摄影师们就是根据经验曝光来从事摄影活动的,而且竟然比现代最为先进的测光表判断得还准确。因为测光表只是对场景的平均光线进行测量,却不知道变通,对于阳光的细微变化,测光表也许更准确些,但对于复杂光线的判断,对于反差很大的拍摄对象曝光的控制,测光表其实很“弱智”,它是无能为力的。下表就是UU过去长年从事摄影而常常带在身边的摄影参考表,后来加进了有经验的摄影师提供的资料,进行完善,遂成此表,供有心人参考吧。

(图1 曝光参考表)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使用方法。比如春天的上午10点钟,是个大晴天,我想拍摄的是海滨风光。可以按表去查,分别找到横向的第二行“海景、雪景、水景”,再找到右数第一组斜线底下的“春秋 上9-下3”(指的是春秋季节,上午9时至下午3时之间的时间,此列在斜线的右数第三列),找到两者相交处后顺着折线向下查,查到第二组斜线(上边中间)的“快晴天”(中间右数的第一列),再次相交后顺着折线向右数,我想用1/125秒的时间来曝光,那么就查到第三组斜线右数第三行,这时就可以再折向下方,我们一般使用的胶片是ISO100的,属于中速片,那么对应的光圈值就是F16,这个例子恰恰证明了“阳光F16法则”了。
        当然更多的人会说,时代都发展到今天了,UU还使用这种原始的东西,也太落后了。此话不错,我过去使用这个,现在有了电子测光的照相机,基本上也不怎么去查它了,但有些参数是记在心底的东西,其实不查也常常在某些拍摄的场合中出现,经验在作怪呀。但也正好修正了相机测光不准确的不足,反而常常成全我。

        那么电子测光表又是测的什么呢?独立式测光表花样繁多,但总体就分两类,一类是入射式测光表,一类就是反射式测光表了。入射式测光表,测量的是太阳的光线,让光线直接照射到测光表的表头上,图2所示就是国产的奥美斯L-2型测光表。这种测光表在测光时,让表头的白色测光帽部分正对着阳光,要求与被摄对象的方向一致,测得的结果会以EV值反映出来,根据EV值去转动下面的表盘,表盘上就会显示出对应的光圈与速度值。

(图2 奥美斯测光表)


        而反射式测光表则测量被摄体上的光线,然后返回值供摄影者参考。一般说来相机中自带的全是反射式测光表。这种测光表是对被摄对象测光的,就是说,阳光照到被摄对象上,那么被摄体就会把阳光再反射出去,测光表测得这种光线的值,之后再提供给相机曝光参考。但这种测光方式明显没有入射式测光表所测得的数值更准确,受环境光,被摄对象反差的影响,测得的结果差异也会很大。自动曝光相机工作的原理就是根据这种测光结果,相机再自动进行曝光的组合进行拍照,所以全自动相机其实因为不可控性,反而是成像最糟糕的。
        当然因为相机档次的不同,测光的精度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反射式测光表的工作方式又可以分成三种。
        第一种是平均测光,就是根据环境光的各部分值求取一个平均数做为曝光的依据,当然一般的情况下,这种测光还是较为准确的,尤其拍摄大白天的风光照片时,基本不用修正。很多低档的数码DC全是这种测光方式。
        第二种是中央重点测光,简称“重点测光”,相机会对中心偏上的位置进行测光,因为当相机用来拍摄人像时,这个测光的范围恰恰是人物所处的位置,所以这种测光基本上是为人像的拍照而设计的。
        第三种是只有较专业一些的相机才有的功能,称之为“点测光”,这种测光方式在对被摄物进行测光时,仅测量整个画面的1%-6%范围内进行测光,因此拍摄人像时可以只对人物的脸进行测光,因此所测的数值是最为精确的。当然这种测光方式一定要对你认为属于中性灰的部位测光,如人的脸部。
        反射式测光虽然不够精准,但使用方便,且可以与相机合成一体,所以还是被广泛地采纳并使用开来。只要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准确掌握,也能拍出精细清晰的照片。

        还有一个问题,不知我们想过没有,那就是反射式测光表所测的景物是以什么作为依据的呢?回答是:中性灰——其实这就是人为的规定了。
        从感觉上去理解,中性灰其实就是处于黑与白两者之间的那种灰色,也叫18度灰。为什么是18度而不是50度呢?因为根据光学测量,物体的颜色其实是物体受光照射后对阳光的反射,白色的物体是全部反射,黑色物体当然是全部吸收,而中性灰其实并不是50%反射50%吸收,它实则是只反射了18%而已,因些称这些灰板为18度灰板,图3就是国产美侬的18度灰板。

(图3 美侬灰板)

这样说来,相机在拍照之前如果对着灰板测光然后根据测光的结果再去拍照就一定是最准确了——这话一点不错,严肃的摄影师的摄影包中总是装着这样一小块灰板的。具体使用的方法是:使灰板与被摄对象处于同一个位置上,也就是处于同一种光线强度之下,然后近距离对着灰板测光,记下测得的数值,或者用相机的锁定曝光的方法,撤掉灰板,退后对着被摄对像重新构图取景,然后用这个数值来确实光圈与快门速度,拍照。当然这样做让人感觉到可笑,可是一张精美的照片除了这样的方法外几乎没有第二种方法能获得精确曝光。当然也有一种代用的方法,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这种18度的灰板的(只有专业摄影器材店中才有售),我们一般情况下也不必去准备这个东西,经过观察得知:黄种人的手背就是最为接近18度灰的颜色了——太感谢上帝了,让我们成为黄种人,这一点上,白种人与黑种人就没有我们有福气了。这样,我们在拍照时,如果不相信相机对景物的测光,或者我们拿不定主意时,就不妨靠近被摄对象,然后对着自己的手背测光,如果实在不能走近被摄体的话,就让手处于与被摄物同样光照,同样角度下去测量,然后根据测量结果去曝光,这绝对是一个好用而方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