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郎中堂陆林森:不知道会被人笑话的600个文学典故(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7:28:00
 不知道会被人笑话的600个文学典故(三)  散文 第一章(4)
清朝劭长蘅在《守城行纪时事也》中用到:“纵令消息未必真,杞人忧天独苦辛。”
  ■ 冰释
  典出《老子?十五章》: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道”被老子认为是世界万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从“道”中演变出来的,而那些得“道”的人更是老子崇拜的对象,他称赞那些得“道”的人能够知道玄妙的东西,生活中如果出现了困难的事情,他们都会按照自然的规律来处理,这些人为人谨慎,做什么事情都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一样,行动洒脱,就好像冰块缓缓消融一样自然。
  后来人们就把“涣兮其若凌释”总结成了“冰释”这一词,在这里指的是冰雪消融的样子。现在人们多用来形容矛盾、误会得到了化解。
  晋朝杜预在《春秋经传集解序》中用到:“涣然冰释,怡然理顺。”
  《老子》简介
  《老子》,又称《道德经》或《五千言》,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重要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撰写,《老子》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没有分章节,后来为了划分书中的内容,就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八十一章。书中主要阐述老子的思想,他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所在,人们要像修炼自己的身体一样来修炼自己的思想,还指出要建立好的政治制度就要遵循“道”的规律,顺因这些规律,做到无欲无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 天长地久
  典出《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一天,有人来向老子请教问题,说:“为什么古代的那些圣人能够长久地被人记住呢?”老子回答说:“因为天地没有自私的心,他们不会生长,也就不会消亡,所以能够长久地存在,而那些圣人,也是因为他们忘记自己的利益,一心只为别人着想,就像大禹为人民治水,八年在外辛苦劳作,三次路过家门口都没有进去,所以人民拥戴他为天子,后人永远地记住了他,使他就像天地一样长久地存在。”
  后来,人们就用“天长地久”来形容时间悠久,永远不变。现在多用来指爱情永恒不变。
  唐朝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用到:“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典出《老子?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在本章中,老子主要讲述了“自然无为”的人生哲学。他认为,自然的规律是柔弱不争的。如果勇气建立在妄为蛮干的基础上,只会遭到杀身之祸,如果勇气建立在谨慎的基础上,就可以活命。勇与柔应该相结合,人们才会得到益处,而勇与妄为相结合,人们就会遭受灾祸。同样是勇,利与害就截然相反。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只要依照自然的规律变化和发展,都会有好的结果。
  在这里“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是指天道像个广大的网,如果按自然规律,就不会漏失。现在人们多用它来形容如果触犯了法律,就难以逃脱法律的制裁。后人也将“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用做“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表示同样的意思。
  唐朝吕岩在《哭陈先生》中用到:“天网恢恢万象疏,一身亲到华山区。”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我国传统宗教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他的母亲怀了他72年,后来在腋下将他生了出来。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散文 第一章(5)
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洛阳,担任任藏室史。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学习知识。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最后不知所终。
  ■ 宠辱不惊
  典出《老子?十三章》: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老子在这一章里讲述了人的尊严问题。他提出了“贵身”的思想,论述了宠辱对人身的危害。他认为,一个理想的统治者,首要在于“贵身”,不胡作非为,只有珍重自身生命的人,才能珍重天下人的生命,也就可以使人们放心地把天下的重责委任于他,让他担当起治理天下的任务。
  在提到“宠辱”问题的时候,他说:人们得到宠爱后就会感到格外惊喜,而失去宠爱的时候则惊慌不安。而受宠和受辱都会对人造成伤害,受辱的人,因为那些侮辱会让自己的自尊受到伤害。得宠的人,不想失去宠信,就会去牺牲自己的尊严来维持着这份宠信。只有未经受任何辱与宠,他才会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傲然而立,保持自己完整、独立的人格。”
  后来人们就总结出成语“宠辱不惊”来形容受宠受辱都不放在心上,不因个人得失而失去自己。
  晋朝潘岳在《在怀县》中用到:“宠辱易不惊,恋本难为思。”
  ■ 祸起萧墙
  典出《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春秋时期,冉有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学生,他们为鲁国的执政者季氏当家臣。有一次,季氏想要攻打弱小的邻国颛臾。冉有、子路两人就来找到孔子,想听一听他的看法。孔子听了这件事以后,就严厉地批评他们说:“鲁国的国君曾经任命颛臾的国君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现在,季氏为什么要去攻打他呢?”冉有回答说:“这件事是季氏想要做的,我们两人只是臣子,也没有办法呀。”孔子说:“你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盒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
  冉有说:“颛臾这个小国,城墙坚固,而且离鲁国很近。现在不把它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孔子说:“依我看,季氏最大的隐患不再颛臾那里,却在萧墙的里面,在季氏兄弟之间呀。”不久,季氏兄弟之间果然发生了内乱。
  “萧墙”是指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后人就用“祸起萧墙”来比喻内乱。
  清末蔡东藩在《民国演义》中用到:“不照这么办法,恐祸起萧墙,势且波及全国,总统不如通权达变,暂歇风潮为是。”
  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由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弟子们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要的叙述方式,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们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现在保存的《论语》一共20篇,共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当时人们谈论之话语约444章,记录孔子的弟子们相互谈论的话语共48章。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是先秦散文重要的代表著作。
  ■ 四海之内皆兄弟
  典出《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司马牛,有一天,他向孔子请教说:“老师,一个人如何才能成为君子?”孔子回答说:“不忧愁,不害怕,这样就可以了。”司马牛还是不能理解,又问道:“不忧愁,不害怕,就能做君子吗?”孔子耐心地解释说:“君子懂得经常反省自己,所以心地坦荡,那他还有什么忧愁的呢,还有什么害怕呢。”司马牛告别了孔子,遇见了师兄子夏,他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而我没有,这多么令人伤心呀!”子夏听了,安慰他说:“君子谨慎认真,对人又谦恭有礼,这样的人四海之内都愿意来做他的兄弟啊,你怎么还会发愁自己没有兄弟呢?”

散文 第一章(6)
后来,人们就用“四海之内皆兄弟”来形容普天下的人,都像亲兄弟一样。
  明朝徐渭在《英烈传》中用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便收了罢。”
  ■ 名正言顺
  典出《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春秋时候,孔子担任鲁国的大司寇,代理相国的职务。有一次,齐国的国君景公送给了鲁定公80位美女,鲁定公从此沉迷于这些美女之中,不再关心朝政了。孔子十分失望,就在弟子子路的建议下来到了卫国,卫灵公个听说大学者孔子来了,十分高兴。孔子的弟子们看见老师有了落脚的地方,也都很高兴,就问孔子:“如果在卫国做了官,你首先要做什么呢?”孔子说:“我认为首先要纠正名分,做到名正言顺,名义要正当,说话要合理,这样才会得到老百姓的信赖。”不料,卫灵公并没有重用孔子,孔子在卫国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十分沮丧,不久就离开了卫国。
  后人用“名正言顺”来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元朝郑德辉在《倩女离魂》中用到:“小生得官回来,谐两姓之好,却不名正言顺。”
  孔子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也就是今山东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有“万世师表”之称。
  孔子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只在鲁国做了三个月的司寇,后来因为鲁国国君的猜疑,离开了鲁国。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在传授弟子上面,他打破了教育的垄断,开创了私塾的先河,使很多贫困的人也得到了教育的机会。他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主张。据说他的弟子共有三千多人,而其中最出色的有七十二位,这些人都成为了各个国家的栋梁。
  ■ 道听途说
  典出《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春秋时候,有一个叫艾子的人。有一天他从楚国回到齐国,刚进城门就碰见了老朋友毛空,毛空非常爱说大话,他神秘地对艾子说:“我听说有一个人家的鸭子,一次下了一百个蛋。”艾子听了说:“这不可能吧。”毛空赶紧改口说:“那可能是两只鸭子。”艾子说:“那也不可能下一百个蛋呀。”毛空又改口说:“那可能是三个、四个或是五个吧。”艾子依然不相信。过了一会,毛空又说:“就在上个月,天上突然掉下一块肉,那块肉有三十丈长,十丈宽。”艾子还是不相信,毛空就说:“那就算十丈长好了。”艾子实在忍无可忍,就对毛空说:“天上怎么可能掉下肉来,这都是你亲眼所见吗?你说的那只鸭子是哪一家的?那块肉掉在了什么地方?”毛空被问得答不上来,只好说:“这些都是我在路上听来的。”艾子听了哈哈大笑,转身离开了。
  孔子在对弟子讲这个故事时说:“从道路上听来的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四处传播,这样是没有道德的。”
  后来人们就用“道听途说”来指听别人说的没有根据的传闻。
  清朝李汝珍在《镜花缘》中用到:“妹子道听途说,不知是否?尚求指示。”
  ■ 箪食瓢饮
  典出《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有学生三千多人,其中最出名的有七十二人,而颜回又是他最喜爱的一个弟子。颜回十分尊敬孔子,对孔子的教导严格地遵守。孔子常常对别人说:“自从我收了颜回做我的学生,其他的学生对我都更加尊重了。”有一次,孔子问颜回:“你家里困难,房屋又十分狭窄,为什么不凭借着你的才学去求一官半职呢?”颜回说:“我虽然没有很多的钱,但是保证自己的吃穿已经够了,有的时候还可以琴瑟娱乐一下,同时还能学到老师那么多的学问,何必去做什么官呢?”孔子听了,感慨地说:“颜回用竹子做的碗来吃饭,用木头做得瓢来喝水,住在简陋的房子里,这样艰苦的条件,颜回依然能够快快乐乐地生活,他真是一个贤德的人呀!”最后,颜回跟着孔子不断地学习,最终成为了孔子最著名的学生之一。

散文 第一章(7)
后人将“一箪食,一瓢饮”简化成“箪食瓢饮”,形容极为清贫的生活。
  唐朝韩愈在《与李翱书》中用到:“而又有箪食瓢饮,足以不死。”
  颜回简介
  颜回,春秋末期鲁国人,字子渊,也叫颜渊,他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渊以德行著称,《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为人谦逊好学,从不乱发脾气。他十分尊重老师,对孔子的每一句话都严格地遵守,每件事情都认真地去做,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可是不幸的是他很早就死了。从汉代起,颜回就被列为孔子门下七十二位弟子之首,在祭祀孔子的时候,只有他能和孔子独享祭祀。此后历代的统治者都不断地册封他。唐太宗时封他为“先师”,唐玄宗尊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朝嘉靖年间又改称为“复圣”。山东曲阜还专门为他建立了“复圣庙”。
  ■ 一匡天下
  典出《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祍矣。有一天,孔子的弟子子贡说:“为什么人们总是说齐国的丞相管仲是贤能的人呢?齐桓公杀死了管仲的主人公子纠,管仲不但没有为主人报仇,反而去辅佐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使齐国的实力不断增强,在诸侯中称霸,并使得天下走上正道,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他的恩惠,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今天也要披头散发,被少数民族奴役,难道管仲这样的人,也要像老百姓那样遵守小节,在山沟里为了主人而殉情自杀吗?”子贡听了,羞愧地低下了头。
  后人就用“一匡天下”来指纠正混乱的局势,使天下安定下来。
  明朝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用到:“先生自比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 入堂入室
  典出《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孔子的弟子中,子路性格粗犷,喜欢武力,虽然孔子经常给他讲授知识,希望他能够变得温和一点,但是,由于本性难改,他还是经常露出本性。子路非常喜欢弹奏乐器,有一天,子路在孔子家里鼓瑟,声音中充满战争的气息,使人好像听到战场上的喊杀声。于是,孔子就批评说:“子路这么演奏音乐,怎么能让他做我的弟子呢?”孔子的弟子们听出孔子对子路的批评,就不再尊敬子路了。其实孔子批评子路,正是对他的爱护,弟子们显然没有明白孔子的用心。孔子知道这种情况后,就对其他的弟子说:“子路的学问已经达到了正大光明的地步,只是没达到深入精微的境界罢了。”经孔子这么一解释,大家都改变了对子路的看法。
  后来人们就用“入堂入室”来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汉书?艺文志》中用到:“贾谊登堂,相如入室矣。”
  子路简介
  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是鲁国卞人,孔子的得意门生,他以擅长政事而闻名。子路为人伉直鲁莽,喜好武力,而且对自己的父母非常孝顺,他跟随孔子除了学习知识以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随孔子周游列国,保护孔子的安全,深受孔子的器重。孔子赞扬他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孔子在担任鲁国司寇的时候,子路就担任了季孙氏的宰,后来又做了卫国大夫孔俚的宰。鲁庄公元年,孔俚的母亲伯姬就与别人商量,想立自己的弟弟蒯聩为卫国的国君,就胁迫孔俚杀死卫出公,卫出公听到这个消息后,就逃出了卫国。子路在外边听说了这件事情以后,就赶回来去见蒯聩,斥责蒯聩杀君夺位。蒯聩听了以后十分生气,就命士兵用兵器打落了子路的帽子,子路气的目毗尽裂,严厉喝斥蒯聩道:“君子死,而冠不免。”然后自己戴好帽子,后来被蒯聩杀害了。

散文 第一章(8)
■ 见危授命
  典出《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春秋时期,孔子传授了很多弟子。有一天,学生子路问孔子:“怎样才能做一个完美的人?”孔子回答道:“如果有臧武仲(鲁国的大夫)那样的聪明,孟公绰(鲁国的大夫)那样的自制能力,冉求(孔子的弟子)那样的多才多艺,再加上礼乐的修养,这样也就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了。”子路说:“这样的人很难达到呀。”孔子接着说:“现在何必要求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呢,现在的人,只要看见金银珠宝就能想起道义,不去贪图那些珠宝,遇到国家或君王有危险的时候,肯付出生命,处在困境的时候能够想起自己曾经的诺言,这样就是一个完美的人了。”
  后人就用“见危授命”指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清朝淮阴百一居士在《壶天录》中用到:“慨自烽烟告警,见危授命,而尽力王事者,有几人哉!”
  ■ 君子固穷
  典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春秋时候,孔子经常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有一次,他来到卫国,但是没有得到卫王的任用,于是他就离开卫国前往陈国,孔子一行来到陈国境内,粮食都吃光了,随从的人饿病了,不能起来行走,孔子的弟子子路气冲冲地来见孔子,问到:“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作为君子应该能够安守贫困,而那些小人一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摆脱困难,为此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了。”子路听了,低着头回到队伍中去了。
  后人就用“君子固穷”来指君子能够乐于守护贫穷,不会因为苦难而失去自己的节操,不为财物所诱惑。
  鲁迅在《孔乙己》中用到:“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言偃简介
  言偃,字子游,又称叔氏,春秋时期常熟人,是孔子弟子当中唯一的一个南方弟子。他22的时候就离开家乡来到北方,拜在了孔子门下学习知识,他谦虚好学,擅长文学,经过努力的学习,成为了七十二圣贤之一,后来他担任鲁国的武城宰,他用礼乐教化百姓,使得他治理的地区到处能听到弦歌的声音,孔子知道后就大力地赞扬了他。后来他学成以后,回到了南方,将孔子的学问传播到了那里。跟随他学习的人不计其数,对吴地文化的繁荣做出了很大贡献,他被称为传播东南文化第一人。唐代以后,他不断地被统治者册封,被封为吴侯、吴公、吴国公及先贤言子等,清朝康熙年间,皇帝设立了五经博士,就招来他的后代做其中一个博士。
  ■ 暴虎冯河
  典出《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有一次,孔子对弟子颜渊说:“如果君王用我,我就去为君王服务,替天下的百姓做一些事情,如果君王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我的这些弟子之中,也只有你和我能这样做了。”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子路听了,感觉孔子有些偏向颜渊,心中不服气,就对孔子说:“老师,如果让您统帅三军,您会和谁在一起?”孔子听了,就对子路说:“有的人会赤手空拳去打老虎,没有船只的时候就蹚水过河,这种死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的,我只和遇事谨慎,能办成事的人在一起。”子路听了,羞愧得低下了头。书包网 www.bookbao.com

散文 第一章(9)
后来,人们就用“暴虎冯河”来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元朝关汉卿在《鲁斋郎》中用到:“俺张孔目怎还肯缘木求鱼,鲁斋郎他可敢暴虎冯河?”
  ■ 察言观色
  典出《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有一次,子张问孔子:“老师,如何才能叫‘通达’?”孔子没直接回答,而是先反问子张所“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回答说:“在朝廷里有一定的名声,在家也有一定的威望。”孔子听了以后,教育他说:“仅仅有名声和威望,那并不是通达。真正的通达,是要品格正直,要懂得礼义,善于观察别人讲话的脸色,常常考虑如何谦恭地对待别人,这种人在朝廷一定会通达,在家里也一定会通达。”
  后人就用“察言观色”来形容观察别人说话时脸上流露出什么气色,以决定自己该怎样行动。
  清朝曹雪芹在 《红楼梦》中用到:“宝钗见此景况,察言观色,早知觉了七八分。”
  曾参简介
  曾参,字子舆,是春秋时期鲁国南武城人,人们都称他为“曾子”。他是孔子弟子曾点的儿子,曾在鲁国当过很小的官吏,他十分孝顺自己的父母,还编著了《孝经》和《大学》,在孔子的弟子之中,他是道统的继承者,被后世尊为“宗圣”。
  ■ 过犹不及
  典出《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有一天,子贡问孔子说:“老师,子张和子夏相比较,谁的德才更出众呢?”孔子说:“子张呢,说话往往过分了一些,常常超出了礼仪的要求。而子夏却往往做得不够,达不到礼仪的要求。”子贡又问:“既然如此,那么子张就比子夏强些吧?”孔子说:“超过了和达不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后来,人们就用“过犹不及”指事情做得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清朝李汝珍在《镜花缘》中用到:“据老夫看来:这是‘过犹不及’。大约两耳过长,反觉没用。”
  ■ 后生可畏
  典出《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有一天,孔子看见三个小孩,其中两个正在高兴地玩耍,而另一个却孤零零地站在旁边。孔子走过去问站着的小孩:“为什么不和他们一起玩?”小孩很认真地回答:“和他们玩什么呢,追逐嬉戏会伤到别人,不注意的时候也会伤到自己,另外,即使自己跌倒了也会弄坏衣服,那样有什么好处呢?”孔子听了吃惊不已。这时,那个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池,自己盘着腿坐在里面,也不给孔子让路。孔子忍不住又问:“你坐在里面,为什么不给我的车子让路呢?”小孩抬头看着孔子说:“我只听过车子要绕着城池走,还没有听过城池要给车子让路的。”孔子听了后感慨地说:“这个小孩真是厉害呀,怎么知道他将来不会超过现在的人呢!”
  后人就用“后生可畏”来指青年人势必超过前辈,令人敬畏。
  苏曼殊在《惨世界》中用到:“你们青春年少,正是后生可畏之时,还望努力自重才好。”
  木赐简介
  端木赐,字子贡,他复姓端木,名赐,是春秋时期卫国人,曾经任鲁、卫两国的宰相,是孔门七十二贤中最有作为的人。子贡是春秋时期了不起的外交家和商人,被后世奉为“儒商鼻祖”。孔子曾称他是“瑚琏之器”。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在曹、鲁两国之间经商,积攒了千金的财富,成为孔子弟子中最富有的人。司马迁作《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的时候,对子贡这个人物写的最多,他的传记就篇幅而言在孔门众弟子中是最长的。他的影响之大、作用之巨,孔门弟子中无人所能企及,他学绩优异,文化修养丰厚,政治、外交才能卓越,理财经商能力高超。在孔门弟子中,子贡是把学和行结合得最好的一位。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散文 第一章(10)
■ 患得患失
  典出《论语》: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孔子认为有的人因为一心想要得到些东西,例如金钱、官位等,所以才会想尽办法去做一些坏事。有一次,他在对弟子讲课时说:“我们怎么能和那些道德恶劣的人一起同朝共事呢,这些人没有得到官位之前,总是担心得不到,等得到了以后,又总是担惊受怕的,担心会失去。那样,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官位,就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了。”
  后来,人们就用“患得患失”来形容总是考虑个人的得失。
  鲁迅在《两地书》中用到:“既无‘患得患失’的念头,心情也自然安泰,绝非欲‘骗人安心’,所以这样说的切祈明鉴为幸。”
  ■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典出《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春秋时,孔子带着自己的弟子去楚国游历讲学。有一天,孔子的弟子子路与孔子走散了。子路在寻找孔子的时候,正好看到一位老人在用拐杖挑着一些东西走过来,忙走上前去很礼貌地问老人说:“请问老人家,您有没有见到我的老师孔子呢?”老人回答说:“一个不懂得在田地里如何耕作的人,连五谷都不能分辨清楚,怎么能有资格做老师呢?”说完之后,老人便把自己的拐杖插入土里,拿起农具便在田里劳作起来,再也不理子路了。
  后人就用“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来说一个人不参加劳动,连五谷都分不清楚,也经常用来比喻脱离实际的生产劳动,并且缺乏劳动生产知识的人。
  刘绍棠在《瓜棚柳巷》中用到:“你也该学一学人家眉妹子,不应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好逸恶劳。”
  冉求简介
  冉求,春秋末期鲁国人,字子有,人们都叫他冉有。他的政治才华很值得称赞,而且他还多才多艺,尤其是擅长理财。他曾经被任命为鲁国季氏的宰臣,率领军队抵抗入侵鲁国的齐国军队,并且亲自上阵,冲在了队伍的前面。他运用了突击战术,命令士兵手持长矛冲进齐国的军营,最终打败了齐国的军队。他还劝说鲁国的掌权者季康子迎回流浪在外的孔子,但是他帮助季康子进行土地赋税改革,聚敛了大量的财富,受到了孔子的批评。
  ■ 是可忍,孰不可忍
  典出《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春秋末期,鲁国的朝政被季、孟、叔三家分割,季、孟、叔三家世世代代在鲁国当官,他们的势力已经大大超过了鲁国的国君,并且谁都不把国君放在眼里,处理朝廷事务的时候,从来不向国君打招呼,甚至还曾把鲁国国君打到逃亡的地步。而其中,季氏的势力最大,在鲁国专横跋扈。春秋时期宫廷的舞乐队有着严格的制度规范:天子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四十八人),卿、大夫四佾(三十二人)。而当时季氏偏偏打破了这种界限,以八佾舞于自己家的院子里。当时任鲁国司寇的孔子知道这件事以后,对季氏的这种做法大加指责,说:“如果这件事情做臣子的能够容忍,那还有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后人就用“是可忍,孰不可忍”来表示对一件事完全没有办法容忍。
  杨沫在《青春之歌》中用到:“小小三岛之国,如此欺辱我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古国,是可忍,孰不可忍?”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散文 第一章(11)
■ 问津
  典出《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和桀溺,是春秋时两位著名的隐士。有一次,两个人正在地里劳作,孔子正好经过,于是孔子就叫子路去向他们打听通往渡口的道路。长沮听了以后就问子路:“驾车人是谁?”子路回答说:“是孔丘。”长沮又问道:“是鲁国孔丘吗?”子路回答道:“是。”长沮说:“他本来就应该知道渡口在哪个方向。”子路再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我是子路。”桀溺问:“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是。”桀溺说:“现在世道都被小人所破坏,世风日下,这种趋势就像滔滔不停的河水一样,谁也改变不了这样的局面,你们这些人还是跟我们隐居起来吧,何必东奔西跑呢?”他边说边不停地播种。子路回来把这些话转告了孔子,孔子失望地说:“人不能和鸟兽同群,我不跟那些贵族统治者在一起又能跟谁在一起呢?如果天下太平,百姓安乐,我当然就不会东奔西跑了。”
  “问津”本意是打听渡口,现比喻探问或尝试。
  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用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子思简介
  子思,是战国时候著名的思想家,他姓孔,名伋,是孔子的孙子。据说他曾向孔子的弟子曾子学习儒家知识。他早年曾在卫国学习,后来周游列国,晚年的时候回到了鲁国,受到了鲁穆公热情的招待。他继承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并且将它发扬光大,他 用“中庸”作为自己学说的理论基础,认为儒家所提倡的“诚”是世界一切事物的本源。儒家另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曾经在他的门下学习,并将他的学说继承和发扬,形成了儒家学派的另一个旁支“思孟学派”。子思被后世尊称为“述圣”。
  ■ 杀身成仁
  典出《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有一次,子贡向孔子请教说:“老师,你讲的仁义道德都很对,我也想做到那样完美,可是,我总是克制不住自己的欲望,那么,假如欲望和生命发生了冲突,我该怎么办呢?”孔子听了以后,严肃地说:“这有什么难的呢,那些真正的圣人,都会毫不吝惜地抛弃自己的生命,去维护他们的仁义,你们也应该为了成全仁德,不顾自己的生命。”子贡听了,赶紧向孔子施礼,并对其他的人说:“老师讲得真是有道理!”
  后人就用“杀身成仁”来表示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或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夏衍在《秋瑾传》中用到:“杀身成仁,是革命党的本色。”
  ■ 哀莫大于心死
  典出《庄子?田子方》:仲尼曰:“恶,可不察与!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这是《庄子?外篇》的一篇文章,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内容比较杂,具有随笔、杂记的特点,但主要还是讲述了庄子虚怀无为、顺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的思想。
  书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孔子看见颜渊愁眉不展,就问:“颜渊,你有什么不开心的吗?”颜渊回答说:“我只是有些想不通,老师做什么我也跟着做什么,为什么你能得到大家的信任,人们都来到你的身边,而我却什么也没有呢?”孔子伤心地说:“什么也比不上心里的失望更让人难过的了,我只是不断地调整自己来适应外面的变化,你在我身边这么长时间了,却没有发现这个道理,太让我伤心了。”颜渊听了老师的话,羞愧地低下了头。
  后人就用“哀莫大于心死”来形容最可悲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而现在,这个词语大多数的时候用来比喻人失去了信心和希望,伤心欲绝。
  巴金在《家》中用到:“人说:‘哀莫大于心死。’我的心已经死了。我不该再到你们公馆里来,打扰你们。”
  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散文 第二章(1)
《庄子》简介
  《庄子》是道家重要的思想著作,一共收录了三十三篇文章,共分为“内篇”“外篇”“杂篇”。“内篇”(七篇文章)是由庄子本人撰写的,而“外篇”(十五篇文章)则是由庄子本人和他的弟子们共同完成的,“杂篇”中的文章则相当混乱,都是些后来道家学派的学者撰写的。庄子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了老子“无为”的思想观点,认为“道”是一切事物的本源,而且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但是它的本质又是虚无的。《庄子》一书详细地讲述了这种观点。在《庄子》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寓言故事,来阐释自己的观点,使得文章语言充满了离奇的想象和幻想,带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
  ■ 昭然若揭
  典出《庄子?达生》: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春秋时候,有一个叫扁庆子的人,他有很多学生,其中有一个叫孙休。孙休虽然是一个碌碌无为的人,但却自命不凡。一天,他来到老师家中,唉声叹气地说:“我居住在乡村里面,邻居们都赞扬我的品德,遇到为难的时候,我也挺身而出,从来没有半点的犹豫,可是,即使我这么努力,我的田地里从来没有遇见过好的年头,我想为国家出力,却碰不到圣明的君主,我怎么会遇到这样的命运呢?”
  扁庆子听了他的话,就教育他说:“你看那些圣人,他们从来不去计较自己的得失,没有什么欲望,所以心里也就没有了烦恼,对于他们不关心的,都视而不见。而现在,你只是一个俗人,并且还这么爱表达自己的欲望,炫耀自己的才能,这些想法就像天上的太阳、月亮那样明显,怎么能达到圣人那样的地步呢?”
  后人就用“昭然若揭”来指像举着太阳、月亮走路那样明显,比喻真相或含义非常明显,显而易见。
  清朝吴棠《杜诗镜铨》序:“读诗者,息众说之纷拿,仰光焰之万丈,而杜公真切深厚之旨,益昭然若揭焉。”
  ■ 相濡以沫
  典出《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战国时期,庄子的家里十分贫穷,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妻子叫他外出借粮食,于是,他就去找朋友监河侯,监河侯明白了庄子的来意后,就对庄子说:“我现在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借给你,还是等到秋天吧,那时候我就会有很多的粮食给你了。”庄子听了,叹了口气说:“远水解不了近渴呀。”他说完就转身回家了,他的妻子看他垂头丧气地回来,就知道没有借到粮食,于是就催他在向别的朋友去借,庄子就对自己的妻子说:“我听说池塘里的水干了,鱼儿们被困在陆地上,他们舍不得分开,就相互地大口出气,这样取得一点湿气来喂对方,这样用唾液相互喂养,还不如各自离开去寻找大江大河,在河水里自由地生活。”于是,庄子就让妻子离开自己,去寻找她想要的生活了。
  后人就用“相濡以沫”来比喻一家人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延续生命。
  清朝梁启超《在外债平议》中用到:“或低首下心,求其民之相濡以沫。”
  庄子
  庄子,名周,所以又叫做庄周,是春秋战国时期宋国蒙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县,他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做过宋国蒙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一时代的人。相传庄子自幼聪明伶俐,尽管生活十分贫穷,但是他并不接受权贵的帮助,他一生淡泊名利,视权贵为粪土,楚威王曾经用厚礼请庄子出来为官,但是都被他拒绝了。自己以编草鞋为生,著书立说,传播自己的学说。书包 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散文 第二章(2)
■ 朝三暮四
  典出《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战国时期,宋国有一个叫狙公的人,他很喜欢猴子,于是就在家里养了一大群猴子。这些猴子十分听话,而且非常聪明,和狙公接触时间长了,还能听懂狙公讲的话。这样狙公更爱惜这群猴子了。但是由于养的猴子实在是太多了,家里的粮食不够,他宁肯节省自己的口粮,也要把这些猴子喂养好。后来,家里实在支撑不住了,只得把喂猴子的粮食也减少一些,但又怕猴子们有意见,于是他就对猴子说:“今后给你们橡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这样可以吗?”猴子们听了,一想到早上只有三个,都很生气。狙公看见猴子们有意见,就马上改口说:“那我早上给你们四个,晚上再给你们三个,这样该可以了吧?”猴子们听说早上可以吃到四个橡子,就以为增加了粮食,于是都高兴地接受了。
  后来人们用“朝三暮四”来指玩弄诈术欺骗人,现在多用来比喻反复无常。
  鲁迅在《坟?灯下漫笔》中用到:“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像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
  ■ 望洋兴叹
  典出《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从前在黄河里面,有一位河神叫河伯。有一年秋天,雨水特别多,上千万河流的水都流进了黄河,黄河水面一下子变得宽阔无比,从河岸的一边向另外一边望去,都分不清对面是牛还是马了,河伯望着滔滔不绝的河水,以为自己是最伟大的了。于是,他兴奋地顺着河道一直来到了东海。来到东海以后,他放眼眺望东海,却怎么也看不到东海的边际,大海波涛汹涌,无边无际,比起那些河流不知大了多少倍,河伯非常感慨,他望着浩瀚无边的大海,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我常听人说:“见识越少的人,越自以为高明。”原来我就是这样的人呀!从前我听有人说,孔子虽然到处讲学,收了很多的弟子,但还是有他不知道的;伯夷虽然治国清廉,但义气仍然不够重。这些话我从来没有相信过。现在我看见了大海这样宽广无比,才知道这些话原来都是正确的呀!”说完就转身离开了东海。
  后来,人们就用“望洋兴叹”来指看见别人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现在人们多用这句成语来比喻做事力不能及,无从着手,无可奈何。
  清朝吴趼人在《糊涂世界》中用到:“佘念祖未到的时候,满心高兴,颇有跃跃欲试的意思,到过之后,大概情形看了一看,亦觉得望洋兴叹了。”
  庄子的哲学
  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和发展了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思想,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并且把“道”看作宇宙万物的本源。他说:“道之真以修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为天下。”
  庄子继承了老子《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生存方式上主张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为此他对世俗社会的礼、法、权、势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提出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等十分精辟的观点。同时他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并且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庄子这些思想和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人类思想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散文 第二章(3)
■ 学步邯郸
  典出《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战国时期,人们都说赵国邯郸人走路的姿势非常优美。燕国寿陵有个人听说后,就不辞辛苦,走了很远的路来到邯郸,想和当地人学习走路的姿势。
  来到邯郸以后,他每天都到大街上仔细地观察过路人走路的姿势,然后边看边模仿,可是,每个人的走路姿势都不一样,于是他今天学了一种,明天又学另一种,每一种姿势都没有学好。几个月过去了,他费了很大的力气,最终也没有学成他想象中的姿势,于是他就想离开邯郸,可是当他刚要抬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忘了原来走路的样子。他站在那里,想了半天,还是想不起来,最后只好狼狈地用手爬着回燕国去了。
  后来,人们就用“学步邯郸”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来的一些本领也忘掉了。也用作“邯郸学步”。
  清朝李绿园在《歧路灯》中用到:“盛希瑗道:‘是邯郸学步,失其故步幺?’”
  ■ 学富五车
  典出《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战国时期,有一个名叫惠施的人,人们都叫他“惠子”,他曾经做过梁惠王的宰相。有一天,他来到庄子的家中,和庄子探讨一些问题。他对庄子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无常的,没有一件事物是固定不变的,比如太阳刚到中午的时候,是在天空中央,可是不一会就要偏斜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庄子听了以后,摇了摇头说;“这个问题我答不上来。”后来,庄子对他身边的人说:“惠子的学问太深奥了,他写的书多的五辆牛车也装不下。”
  后来,人们就用“学富五车”来形容某人知识丰富,学问渊博,著作丰富。
  清朝李汝珍在《镜花缘》中用到:“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学富五车了。”
  庄子的文学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他独特的哲学思想上,而且还表现在文学著作上。他在讲述自己的政治、哲学思想的时候,并不是一味地去正面阐述,而是通过形象生动的寓言故事,离奇而又生动的语言,把自己的思想由浅入深的地表达出来,给人十分深刻的印象,并在文字间表现了丰富的想象力,他的散文成为了中国浪漫主义散文的开山之作。
  ■ 越俎代庖
  典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相传上古时代,统治者尧上了年纪,就四处为自己寻找继承人,他听说隐士许由很有才能,就想让许由来代替自己管理百姓。许由得到消息以后,拒绝了尧的请求。尧感到十分不解,就对许由说:“你既然有本领,为什么不代替我管理国家呢?”许由听了,解释说:“你治理国家已经很好了,我来代替你,不就是沽名钓誉吗,况且我自己可以养活自己,那些虚名对我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我听说,鹪鹩在树林里筑巢,也只不过占用一棵树枝;鼹鼠在河边喝水,也不过只是为了喝饱自己的肚子。天下对我来说又有什么用呢?厨师就是不做饭菜,祭祀的人也不能越过宴席来代替他做呀。”于是,许由就逃到了深山里,躲避尧的邀请。
  后人便以“越俎代庖”比喻越权办事或是包办代替。

散文 第二章(4)
昆曲在《十五贯?见都》中用到:“本院既委贵府监斩,就当谨守职责。为何擅离职守,越俎代庖。”
  ■ 螳臂当车
  典出《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春秋时,鲁国有一个叫颜阖的人,十分有才能,卫灵公听说了以后,就把他请到宫中来,为太子蒯瞆做老师,传授太子学问。颜阖听说太子蒯瞆是一个非常顽劣的人,而且品德并不是很好。于是他就找到了当时被人认为是贤者的蘧伯玉,请教如何教好蒯瞆。蘧伯玉得知颜阖的来意后就对他说:“你的才能很渊博,但是却无法教育太子,你最好是不要去了,我听说有一只螳螂,举起自己的双臂来阻挡行进中的车子,它并不是不知道自己力量弱小,只是它认为这样的行为是正确的,所以它就义无反顾地去做了。颜阖啊!你想教育好太子的心是好的,但是你要考虑一下自己的能力,不要学那只螳螂呀!”颜阖听了这番话后,就辞去了卫灵公的邀请。
  后人就用“螳臂当车”来比喻不自量力。
  清朝李汝珍在《镜花缘》中用到:“谁知腹中虽离渊博尚远,那目空一切,旁若无人光景,却处处摆在脸上。可谓“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庄子寓言之“曳尾于涂”
  有一天,庄子正在河边钓鱼,楚王就派了一个人带着厚重的礼品来请他出山做官。那个人来到庄子身边就对他说:“楚王早就听说了您的大名,因此派我来请您到朝廷做官,为君王解除忧患,给天下的黎民百姓带来幸福。”庄子只是专心致志地看着鱼竿,头也不回的对那个人说:“我听说楚王曾经得到一只神龟,它死的时候已经三千多岁了,楚王十分珍惜它,就将它放进竹箱里,用锦缎盖在它的身上,然后将它放进庙堂里供奉起来。我问你:‘你说那只乌龟是喜欢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活着,还是喜欢死后供奉在庙堂里呢?’”那个人说:“当然是活在水里快活呀。”庄子听后就大笑说:“你们回去吧,我还是愿意在水里自由自在地生活。”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典出《庄子?山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有一天,庄子来到栗子园游玩,累了以后就躺在一棵栗子树下休息。这时,他看见一只蝉飞了过来,落在了树上,此刻,一只螳螂悄悄地飞了过来,一点点地靠近那只蝉。而那只蝉根本就没有感觉到危险,螳螂突然向蝉发起了进攻,一下子就捉住了蝉。正当螳螂慢慢享受自己的美食时,一只黄雀已经发现了它,于是,黄雀赶紧俯身冲了过去,捉住了毫无防备的螳螂。庄子看到这样的情景,就拿起弹弓想要把那只黄雀打下来,看守栗子园的人看见了庄子,以为是偷栗子的小偷,不等庄子解释便将他赶出了栗子园。庄子只好无奈地离开了。
  后人就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来比喻一个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及自身大患并且目光短浅。
  汉朝韩婴在《韩诗外传》中用到:“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 白驹过隙
  典出《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这是《庄子》中“外篇”中的一篇文章,书中讲述了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有一天,碰到了老子,就向老子请教什么是“道”。老子说:“一个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骏马穿过一个狭窄的通道,瞬间就过去了,只有顺应自然的规律,看淡生和死的痛苦,摆脱生死的束缚,这样就会得‘道’。而人们一旦对‘道’有所领悟,就会忘记生死,那时候灵魂升上了天空,肉体都归于土地,这样不管什么纷乱都不会影响到自己,这才是得到了大道。”孔子听后,恍然大悟。

散文 第二章(5)
“白驹过隙”就是从这个故事而来的,用来形容人生短暂,时光快速流逝。后代的文人多用这个词来感慨人生光阴的流逝。
  《汉书?魏豹传》中提到:“人生一世,如白驹过隙。”
  庄子寓言之“腐鼠”
  惠施在梁国做了宰相,庄子想去见见这位好朋友。有人急忙报告惠子,说:“庄子来,是想取代您的相位。”惠子很慌恐,想阻止庄子,派人在国都中搜了三天三夜。哪料庄子从容而来,拜见他道:“南方有只鸟,其名为鹓雏,您可听说过?这鹓雏展翅而起。从南海飞向北海,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时,有只猫头鹰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鼠,恰好鹓雏从头顶飞过。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仰头视之道:‘吓!’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
  ■ 抱瓮
  典出《庄子?天地》:子贡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这篇是《庄子?外篇》中关于政治主张的一篇文章。在文章中庄子给他的弟子们讲了一个故事: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贡从楚国游历回来,路过汉阴时,看见一个老人正在浇菜。老人凿了一条通道,一直通向井里。然后抱着一个大瓮盛水,绕过菜园再去浇水。这样浇得很慢。子贡看见了就说:“如果借助其他工具来浇的话,浇的地又多。老人家,您为什么不用呢?”老人就问子贡:“那是一个怎样的工具啊?”子贡说:“就是像抽水机一样的工具。”老人听后很生气,脸色不是很好看,但是仍然笑着说:“我听我师父说了,使用工具的人一定是投机取巧的人,而那些投机取巧的人心思一定很狡诈,这样的人内心也不是纯洁的,内心不够纯洁就不能够心神安定。我并不是不知道这种浇灌工具,只是我耻于使用它罢了。”子贡听完之后非常羞愧,无言以对,低下头默默地离开了。
  后来,人们便用“抱瓮”一词用来形容保持本心,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
  唐朝诗人李白在《赠张公洲革处士》中用到:“抱瓮灌秋疏,心闲游天云。”
  ■ 碧血
  典出《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外物”是《庄子》杂篇中的文章,这篇文章内容多数都在于讨论养生处世、顺应自然的观点。
  文中庄子解释世上的事物,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人们都相互追逐利害得失,到头来只会丧尽自己的心智。他说:“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讲的是春秋时期,周敬王的大臣苌弘十分忠心,但是,周敬王听信小人的谗言,把他流放到了蜀地,苌弘感到自己一片的忠心没有得到大王的理解,却受到了小人的迫害,十分愤怒,于是就自杀了。当地的人都十分感动,就用盒子将他的血收藏起来,三年之后,盒子中的血都变成了碧玉,人们都说这是苌弘精诚所至的原因。
  后来人们就用“碧血”来指那些为国殉难的忠义之士。
  元代郑元枯在《汝阳张御史死节歌》中提到:“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庄子散文的特点
  庄子的文章,结构很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句式也富于变化,或顺或倒,或长或短,更加之词汇丰富,描写细致,又常常不规则地押韵,显得极富表现力,极有独创性。

散文 第二章(6)
庄子文字的汪洋恣肆,意象的雄浑飞越,想象的奇特丰富,情致的滋润旷达,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他的文章体制已脱离语录体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可以说《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庄子》这本书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它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 大相径庭
  典出《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逍遥游”是《庄子?外篇》中的代表篇目之一,它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用寓言和生动的比喻来讲述道理,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文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肩吾走了很远的路找到了连书,连书就对肩吾说:“你走了这么远的路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肩吾对连叔说:“这一段时间,我听说楚国有一个人叫接舆,他总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说一些夸张的话,而且越说越没有边际,这些话就像门外的小路和庙堂前的土地一样相差很远,而且毫无根据,真是一点也不近人情。”连叔问:“他都说了些什么呀?”肩吾说:“他说他曾看见过一位仙人,这位仙人住在遥远的姑射山上,他的肌肤就像冰雪一样清澈,每天只吃一些雨露,还经常乘坐龙车,四处遨游。我认为这些话一点都不可信。”连书听了肩吾的这些话,就对他说:“你走了这么远的路来说这些话,真是不值呀!”
  后来人们就用“大相径庭”来表示两者相差很远,后来也用来比喻矛盾很大。
  鲁迅在他的作品《集外集拾遗?田园思想》中用到:“虽然结果一样,其‘因’却大相径庭。”
  ■ 东施效颦
  典出《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有一天,美女西施心口疼的毛病又犯了,只见她手捂胸口,双眉紧皱,当她从村子里走过的时候,村里的人都跑来看她,还称赞说:“多么漂亮的女子呀!”村里有一个长得十分丑陋的女子,名叫东施,她看到西施捂着胸口、皱着双眉的样子也能得到大家的喜欢,于是回去以后,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手捂胸口,紧皱眉头在村里走来走去。哪知这使得她的样子更加难看了,结果,村里的富人们看见她的模样,马上把门紧紧关上,而穷人看见她走过来,马上拉着妻子、带着孩子远远地躲开,人们见了东施奇怪的样子,简直像见了瘟神一般。最后,东施看见人们都躲了起来,并没有人来夸奖她,只好灰溜溜地回家了。
  后来,人们就用“东施效颦”来形容不根据具体条件,盲目模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现在多用来表示模仿者的愚蠢可笑。
  唐朝诗人王维在《西施咏》中提到:“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西施简介
  据说,西施名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在浙江诸暨苎萝村。她天生丽质,美貌脱俗。当时越国被吴国打败,被迫向吴国称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直想报仇雪恨。于是他就把西施送给了吴王夫差,西施凭借着美丽的外表,成为了夫差最宠爱的妃子。结果夫差被西施迷得神魂颠倒,无心打理朝政,就这样越国得到了发展的机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越国终于打败了吴国。而最后西施也不知所踪。西施与杨贵妃、王昭君、貂婵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女的化身和代名词。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散文 第二章(7)
■ 分庭抗礼
  典出《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春秋时期,孔子和弟子们周游列国来到杏坛这个地方,遇到一位白发苍苍的渔夫。渔夫问子路、孔子是什么人,是否在朝廷中做官,子路听了以后都老老实实地回答了。渔夫听了摇摇头说:“你的老师孔子,他失去了自己本来的性情,离圣人越来越远了。”说完转身向河边走去。
  子贡觉得渔夫不是一般的人,就把他的话告诉了孔子,孔子听完后说:“这是一位圣贤的人呀。”说完就赶紧追到河边,见到了那位渔夫,虚心地向他请教真理。渔夫见孔子真心请教知识,就将自己的学问讲给孔子听。孔子出于尊敬,对渔夫长拜不起。渔夫讲完以后没等孔子回应,就划船离开了。
  子路看到孔子这样的谦逊,就对他说:“我还没见过一个打鱼的老头这么傲慢。以往老师您就是与天子诸侯见面,也是分庭抗礼。今天对这个渔夫却如此谦卑恭敬,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听了很不高兴,就对子路说:“子路啊,你真是难以教化呀。遇到长者不敬是失礼,遇到贤者不尊是不仁,失礼不仁是祸患之源。这位渔夫是精通事理的贤士,我怎么能与他分庭抗礼!”子路听完后,才知道自己错了。
  “分庭抗礼”指古代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以示平等。后来多用来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可以抗衡。
  《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子贡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 浮生
  典出《庄子?刻意》:去知与故,循天之理。故无天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其生若浮,其死苦休。“刻意”的意思就是磨砺自己的心志,是《庄子?外篇》中一篇讨论修身养性的文章。
  有一天,庄子正在给弟子讲学,突然有一个弟子站起来对庄子说:“老师,你经常讲要我们修身养性,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呢?”庄子看了看这个弟子,耐心地说:“你们要修生养性,就要抛弃各种心计,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这样就不会有什么自然灾害发生,你们也不会被一些身外的事物所拖累。你们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就没有人来议论你们,鬼神也不会来为难你们,你们将达到一种境界,那时候你们就会感觉活着的时候就像在水上漂浮一样,去世的时候就像自己疲劳后休息一样。”
  后来人们就用“浮生”来表示世事无定,人生短促。现在多用来比喻人生。
  汉代贾谊在《鹏鸟赋》中用到:“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
  诸子百家
  诸子指孔子、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人物,百家指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学术流派。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在中国古代,西周以前都是官府来做一些学术。到了东周时期,学术渐渐地走向了民间。但是诸侯混战,被封建贵族把持的学术在民间得到了发展,使得一些有知识的人开始思考社会、人生等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于是各种思想、学说不断涌现,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春秋后期已出现非常有影响的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墨家等学派,而到了战国中期,学派纷呈,学说丰富多彩,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中国术语上把这一时期称为“诸子百家”或“百家争鸣”时期。

散文 第二章(8)
■ 斧正
  典出《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战国时期,庄子有一个好朋友叫惠子,惠子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两个人经常在一起探讨学问,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但后来惠子不幸去世了,庄子感到非常难过。有一次,庄子去惠子的坟前拜祭惠子,同行的人就问庄子:“你为什么这么伤心呀?”庄子没有正面回答他,而是给他讲了一个故事:说是在楚国有一个人,在粉刷墙壁时,不小心在鼻尖上粘上了一点白粉,可是这点白粉十分薄,就像苍蝇的翅膀一样,于是他就去找工匠,希望能帮助自己把白粉去掉,工匠让他站稳以后,拿起斧头在他的鼻尖一划,那个人只觉得一股风从脸面滑过,而鼻子没有受到一点伤害。宋国的国君元君听说这个故事之后,就让那个工匠来表演一下他的技术,工匠说:“我是有这种技能,只可惜和我配合的那个人已经死去了,没有他的配合,我没有办法表演了。”故事讲完了,庄子叹息说:“惠子死了,我就失去了一个共同研究知识的人。”
  后来,人们就用“斧正”一词来表示谦恭,指请别人帮自己修改文章。
  清朝颜光敏在《颜氏家藏尺牍?与曹禾书》中用到:“小词成之数日……幸斧正是荷。”
  ■ 害群之马
  典出《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传说,有一次,黄帝听说具茨山有一位贤人叫大隗,于是就决定去拜访他。他带领方明、昌寓、张若、他朋、昆阍、滑稽一起出发,可是走到半路,几个人就迷失了方向,也找不到一个人指路。这时,他们正巧遇到一个放马的孩子,便问他:“你知道具茨山在哪吗?”孩子说:“当然知道了。”“那么你知道大隗住在哪里吗?”那孩子说:“知道。”黄帝说:“这孩子真是聪明呀,能知道这么多事情。那你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吗?”
  孩子看了一眼黄帝,漫不经心地说:“治理天下,就像你们出来游玩一样,只要一直前行,不要四处张望,惹是生非,把国家搞得太复杂。”黄帝说:“你说得太笼统了,能详细一点吗?”孩子回答说:“其实,治理天下和我们放马是一个道理,只要把危害马群的马找出来,将他们赶出马群就可以了。”黄帝听了以后茅塞顿开,连连向孩子拜谢。
  后来,人们就用“害群之马”来指危害马群的劣马,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杨沫在《青春之歌》中用到:“赶走害群之马的走狗!”
  先秦散文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这就是文学史上的先秦散文。先秦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种。前者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其中如《论语》《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轲的弟子对他们老师言行的记录,《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则是由其本人编写的。
  ■ 呆若木鸡
  典出《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战国时期,周宣王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就是喜欢斗鸡。他让太监们养了很多鸡,退朝的时候就经常到后宫去看斗鸡取乐。他听说有一个叫纪渻子的人,是一位训鸡的高手,就派人把纪渻子接到京城来,让他替自己训鸡。过了十天,宣王就不耐烦地问纪渻子:“养好了没有?”纪渻子说:“还没好,现在这些鸡还是骄傲、自大得不得了。”又过了十天,宣王又来问,纪渻子说:“还不行,它们一听到声音,一看到人影晃动,就惊动起来。”又是十天过去了,宣王又派人来问,纪渻子回答说:“不成,还是目光犀利,盛气凌人。”宣王听了以后,就不再报什么希望了。又过了十天,纪渻子主动跑来对宣王说:“这次可以了,现在这只鸡虽然有时候会啼叫,可是不会惊慌了,看上去好像木头做的鸡,精神上完全准备好了。”宣王赶紧叫人用这只鸡与别的鸡相斗,果然,其他的鸡都不敢和这只鸡相斗,纷纷落荒而逃。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散文 第二章(9)
后人就用“呆若木鸡”来指呆得像木头鸡一样。现在多用来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鲁彦周在《廖仲恺》中用到:“那几个军人和财主,一个个呆若木鸡。”
  ■ 蝴蝶梦
  典出《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次之谓物化。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子的想象非常奇特,总是天马行空。有一天中午,庄子吃完饭后就躺在椅子上休息,渐渐地就睡着了。在睡梦中,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不一会儿,蝴蝶飞累了,就在花丛中睡着了。庄子感到非常开心,过了一会儿,蝴蝶从睡梦中醒来,庄子也随之醒了过来。不久,他就把这个梦告诉了自己的朋友,然后说道:“这个梦真是奇怪呀,不知道是我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我,这真的很难分辨呀!”
  后来人们就用“蝴蝶梦”来泛指幻梦,不切实际。
  元朝词人马致远在《夜航船套?秋兴》中用到:“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字里行间饱满感情。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朱德的《母亲的回忆》。根据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几个片段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
  ■ 鬼斧神工
  典出《庄子?达生》: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忧鬼神。春秋战国时期,鲁国有位木匠叫庆师傅,他的技术非常精湛,雕刻的花鸟鱼虫都非常逼真。鲁国的国君听说了以后,就把他召进宫来,命他做一个悬挂钟的木架。庆师傅花了很长时间将木架做好了,献给了鲁候,鲁候看着雕刻精美的木架赞不绝口,大臣们看着木架十分惊奇,不相信这是人工做出来的,而好像出于鬼神之手。
  鲁候就问庆师傅:“你是用什么办法做出这么精美的木架呀?”庆师傅笑着说:“我在制作的时候,聚精会神,心中没有一丝杂念,也从来没有想过借此获得什么赏赐、封官之类的东西,而是忘掉名利,集中心思考虑怎么才能把它制作好。然后我就到山林去仔细观察,找到合适的木材。同时,心目中对木架有一个具体的形象,加工制作时,把所有的心血都凝聚在这上面,经过这样的专心致志和精雕细刻,就可以制成现在的木架了。”
  后人就用“鬼斧神工”来指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一样,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现在也经常用来形容大自然创造的美。
  秦牧在《巧匠和竹》中用到:“这种编织技术,给人以‘浪漫主义手法’、‘鬼斧神工’的印象。”
  ■ 井底之蛙
  典出《庄子?秋水》:子独不闻夫埳井之鼃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在很久以前,有一只青蛙住在一口很浅的井里。有一天,一只从东海来的鳖路过这里,想在井里面找一点水喝。青蛙看见了,就不停地对鳖说:“你看我多自在呀,能在井里畅快地游泳,游累了,还能在井边休息,我高兴的时候还能跳出井里,你看着满井的水都归我管,你为什么不下来看看呢?”
  鳖听了青蛙的话,想进去看一看,可是刚想进到井里,就被井沿卡住了,只好收回身子对青蛙说:“东海里的水无边无际,用什么都形容不了它的广阔,也没有人知道东海到底有多深。相传在大禹的时候,连续出现了十年的洪涝天气,大雨总是下个不停,可是东海的海水没有因此而增长。在商汤的时候,连续出现了几年的旱情,但是海水也并没有因此而减少。无论是旱情还是雨灾,都没有让东海改变,能在东海里游泳,那才是快乐的事情呢。”青蛙听了这些话,一声不吭地回到了井底,不再出来了。
  后来,人们就用“井底之蛙”来比喻见识短浅、思路狭窄的人。
  清朝章炳麟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用到:“所谓井底之蛙不知东海者,而长素以印度成事戒之。”
  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散文 第三章(1)
抒情散文
  这一类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散文中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写,但是一般没有贯穿全文的情节,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带有强烈的抒情性。有时候直抒胸臆,有时候是触景生情,通篇倾注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即使在描写自然景色的时候,也会融入作者自己的情感,有时候还会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自己的感情融化到事物中,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冰心的《樱花赞》。
  ■ 每下愈况
  典出《庄子?知北游》: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战国时期,庄子成为了道家的代表人物。有一天,一个叫东郭子的人前来拜访庄子,见了面后,东郭子就问庄子:“你常说的道,在什么地方呢?”庄子说:“道无处不在,什么地方都有。”东郭子又问道:“那你能具体地指出来吗?”庄子说:“道在蚂蚁洞里。”东郭子吃惊地说:“那么高尚的东西怎么能在卑下的地方呢?”庄子又说:“道在稗草、砖瓦、碎石之中,在屎尿之中!”东郭子见庄子越说越不像话,就不再问下去了,脸上露出不高兴的样子。庄子赶忙解释说:“你提的问题,没有提到根本上,我只有把道说得越低下,才显示出它无处不在。就好像人们在集市上检查猪的肥瘦一样,越是猪的下部,越能看出猪的肥瘦,因为猪腿的下部是最难长肉的,如果腿部也长满肉,其他部位当然更肥了。”东郭子听后,恍然大悟。
  后来,人们就用“每下愈况”来表示越从低微的事物上推求,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现在多用来表示情况越来越糟糕,也用“每况愈下”。
  孙中山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用到:“至于村落则其困穷之象,每况愈下。”
  ■ 跳梁小丑
  典出《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战国时,有一天魏国相国惠施来到庄子家中,对庄子说:“我家有一颗大樗树,树的主干臃肿不堪,而枝干又弯曲,这棵树成不了什么材料,木匠师傅看都不看这棵树,难道这就是你说的‘庞大而没有用途,人们都抛弃他’吗?”庄子听了以后,摇了摇头说:“你见到过野猫吗?它们经常潜伏起来,然后突然出击去抓捕那些小动物,它们上蹿下跳,十分灵活,但是往往因此触动猎人的机关,自己死在陷阱里。而那些身体庞大的牦牛,它们有很大的力气,一次能够托很多东西,但是,他们却抓不到一只小小的老鼠。你院子里的那棵树,你总是担心它没有用途,但是它长在大路的旁边,枝繁叶茂,来往的行人都可以在树荫下乘凉,怎么能说它没有用途呢?”
  后人就用将这段话总结出了“跳梁小丑”这个成语,用来比喻猖狂捣乱而成不了大气候的坏人。
  陈白尘、贾霁在《宋景诗》中用到:“这些跳梁小丑,真正是何足道哉!”
  写景散文
  写景散文是一种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自己的感情,或是借景抒情,或是以景寓情,通常作者会抓住景物的特征,然后逐渐地描绘景物整个的形象,把自己的情感融进景物中,同时还可以交代背景,烘托气氛,表达出文章的主题。
  ■ 目无全牛
  典出《庄子?养生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战国时期,梁惠王要宴请宾客,就请一位厨师来屠宰牛。那位厨师拿起刀,熟练地将牛剥皮去骨,很快就将牛肉和骨头分离,手法十分熟练。梁惠王看了十分惊奇,就问那个厨师:“你的技术真是高明呀!你是如何做到的?”厨师回答说:“我之所以技术熟练,是因为我掌握了屠宰牛的规律,了解了牛身体的构造,所以我每次杀牛的时候,都会用刀从牛的骨头之间去肢解牛,这样就不会遇到什么障碍了,所以我的刀用了很多年了,还是那么锋利,经过这么多年的练习,我已经看不见一只完整的牛了,每一只牛在我看来都是已经被肢解过的。”梁惠王听了,点了点头说:“你说得有道理呀!听了你的话,我懂得了养生的道理。”

散文 第三章(2)
后来,人们就用“目中无牛”来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唐朝杨承在《梁守谦功德铭》中用到:“操利柄而目中无牛,执其吭如刍豢悦口。”
  ■ 怒发冲冠
  典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春秋时期,孔子跟柳下季是好朋友。柳下季有一个弟弟叫盗跖,盗跖带领一群人占山为王,专门打劫过路的旅客,有时还袭击城镇,附近的居民都十分害怕。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就想去劝说盗跖,柳下季听说以后,就劝阻孔子说:“我那个弟弟根本就不会听你的话的,你还是回去吧,没准他还会羞辱你。”孔子没有听从他的话,还是来到了泰山脚下,找到了盗跖。
  孔子下车后就向人说:“你们去禀告一声,就说鲁国的孔丘想与盗跖见一面。”手下的人赶紧禀告了盗跖。盗跖听说孔子想见自己,勃然大怒,双目圆瞪,就像明亮的星星,头发因为发怒都立了起来,将帽子顶得很高。盗跖就对手下的人说:“你们去告诉那个孔丘,他只会捏造谎言,假托什么圣人的话来欺骗人们,整天的胡言乱语,专门制造是非,使天下的人都失去自然的本性,他实在是罪大恶极,叫他赶快滚开,要不然的话我就吃了他的心肝。”孔子听了盗跖手下人的回话,赶紧领着弟子离开了。
  后来,人们就用“怒发冲冠”来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宋朝岳飞在《满江红》中用到:“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哲理散文
  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在思维领域万千景观。高明的作者善于抓住哲理闪光的瞬间形诸笔墨,写出内涵丰厚、耐人寻味的文章。经常诵读这样的散文,会慢慢地接受思想的熏陶。哲理散文以各种形象来体现真理,解释万物永恒的道理,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
  ■ 捉襟见肘
  典出《庄子?让王》:曾子居卫,缊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屡而踵决,曳继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曾住在卫国,生活得十分狼藉,铺盖的褥子都没有被罩,他的面色也十分难看,手脚都磨出了水泡。他在家里三天也不做一顿饭,衣服穿了十年,他也不去修补,带的帽子也破旧不堪,一整理帽子就把帽缨碰断了,提起领子结果衣服的袖子裂开了,露出了肘子。他穿的麻鞋后跟都已经开裂了,但他经常拖着鞋在大街上高声地唱《商颂》,声音洪亮,就像金石那样清脆,天子请他到朝廷做官,他都拒绝了,那些诸侯大臣们都来和他交朋友,结果都被他回绝了。庄子称赞他是注重自身的修养,而不去顾及物质生活的享受。
  现在人们多用“捉襟见肘”来形容生活穷困,财力不足,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郭沫若在《学生时代?创造十年》中提到:“平时所过的早就是捉襟见肘的生活,更哪有什么余钱来做归国的路费呢?”
  ■ 以管窥天
  典出《庄子?秋水》: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各种学派的学说,这些学说到处传播,人们也相互批评或指责。名家学派的公孙龙就极力批评庄子的学说,认为庄子的学说太过消极。而庄子学派的魏弁就指责公孙龙说:“庄子的思想就像从天空俯视大地,不管天南地北,他的道理都可以达到,而且庄子的学说深不可测。世间任何的道理,都是开始的时候深不可测,最终返璞归真,而你公孙龙,用狭隘的视线来探讨深奥的道理,用辩论的词语去寻求真理,这只不过像是用竹管来看苍天,用锥子来测量大地的深度一样,你不是太渺小了吗?你还是回去好好地学习一下吧。你没有听说燕国有个人去赵国的邯郸学习走路的姿势,最后没有学成走路的姿势,反而把自己的本领忘记了,现在你还不尽快离开我这里,必将忘掉你原有的本领,而且也必将失去你原有的学业。”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散文 第三章(3)
后人就用“以管窥天”来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
  汉朝东方朔在《答客难》中用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筵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起声音哉。”
  现代散文
  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样式。它的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段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是着重于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具有选材、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语言不受韵律的限制,表达方式多样,可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融为一体,也可以有所侧重。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要,可以像小说那样,通过对典型性的细节与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写、心理刻画、环境渲染、气氛烘托等,也可像诗歌那样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创设一定的艺术意境。散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杂文、短评、小品、随笔、速写、特写、游记、通讯、书信、日记、回忆录等都属于散文。总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能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深受人们喜爱。
  ■ 贻笑大方
  典出《庄子?秋水》: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传说河流中有一位河神,大家都管他叫河伯。又一年,雨水特别大,千万条河水汇集到大河里,河面波涛汹涌,两岸之间都分辨不出牛马,河伯十分高兴,认为所有河水都汇集到自己这里了,自己是最完美的。于是,河伯就顺着河水来到了东海,当他看见东海浩瀚无比,没有尽头,才意识到自己是多么渺小,而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狂妄自大。他收起洋洋得意的态度,面对着大海抬头感慨地说:“我听说过一句俗语,说的是‘知道了上百条道理,就觉得天下没有比自己知道的更多的人了’。现在看来,我就是这样的人呀,我还听说孔子懂得的知识太少、伯夷的仁义不值得看重的话,开始的时候我还不敢相信,现在我才相信了,而如今我看见北海的宽阔,才知道自己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我必定会被有修养的人所耻笑的呀!”
  “见笑于大方之家”后来演变为“贻笑大方”。贻笑是指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贻笑大方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后来就指外行人的行为让内行人笑话。
  《镜花缘》第五十二回中用到:“去岁路过贵邦,就要登堂拜访,但愧知识浅薄,恐贻笑大方,不敢冒昧进谒。”
  ■ 得心应手
  典出《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只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春秋时候,有一天齐桓公正在专心致志地读书。这时,堂下正在做车轮的工匠轮扁看着齐桓公读得津津有味,就走上前来问道:“大王,您读的是什么书呀?”齐桓公抬眼看了看轮扁,说道:“我读的是圣贤的书。”轮扁问:“那圣贤还活着吗?”齐桓公说:“他们早就死了。”轮扁听了以后就说:“那大王读的就是一些糟粕了。”齐桓公听了非常生气,就对他说:“你为什么说这些书是糟粕呢?”轮扁说:“大王,我只是从我的手艺中体会到的,在做车轮的时候,如果车轮做大了,车轮就会滑落,如果做小了,车轮就会安不上去。所以一定要做到大小合适,这种技术要用心去体会,然后才能动手去做,是没有办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同样,古代圣贤的道理,也是无法用文字来传授的,那么大王您看的书不就是糟粕吗?”齐桓公听了,连连点头。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散文 第三章(4)
后人用“得心应手”指心里怎么想,手上就能相应地怎么做。后用来比喻技艺纯熟,做起事情来非常顺利。
  秦牧在《艺海拾贝?在词汇的海洋中》中用到:“即使这些都做到了,还不能说在写作时就一定十分得心应手。”
  ■ 玩物丧志
  典出《尚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周武王领兵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为了使国家更加巩固,他一方面把大臣们都分封到各地去驻守,另一方面还派出使者到周围的国家,使这些国家臣服于周朝。一些国家由于害怕周朝的武力,就派人来到周朝,向周朝纳贡称臣。有一天,一位使者送来了一只叫做獒的狗,这只狗十分听话,而且很有灵性,周武王看了十分高兴,叫人收下了这只狗,并且重赏了使者。太保召公奭知道这件事以后,就向周武王写了一篇文章,劝告武王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要沉迷于供人玩弄的事物,那样会丧失进取的志向。周武王看了这篇文章以后,知道了自己的错误,就将那只狗退给了使者,将各国送来的宝物都赏赐给了大臣,自己则专心治理国家和管理百姓。
  后来人们就用“玩物丧志”来指醉心于玩赏某些事物或迷恋于一些有害的事情,就会丧失积极进取的志气。
  朱自清在《论废话》中用到:“道学家教人少作诗文,说是‘玩物丧志’,说是‘害道’,那么诗文成了废话,这所谓诗文指表情的作品而言。”
  尚书
  《尚书》原来被人称为《书》,到汉代才被改称为《尚书》,意思是说上古时代的书。它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散文集。《尚书》所记录的都是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其中虞、夏及商代部分文献是据传闻而写成,不是十分可靠。“典”是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谟”是记君臣谋略的,“训”是臣开导君主的话,“诰”是勉励的文告,“誓”是君主训诫士众的誓词,“命”是君主的命令。
  ■ 巧言令色
  典出《尚书?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传说,皋陶和禹在舜帝面前讨论治理国家的事情,皋陶说:“按照先王之道处理政务,就可以使谋略得到实现,大臣之间就能够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同时,怎样用人也十分重要,一定要知人善任。”禹说:“对呀,知人善任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才会用人得当,如果这样的话,就不怕那些花言巧语善于谄媚的人了。”
  后人就用“巧言令色”来形容花言巧语,善于伪装的样子。
  郭沫若在《屈原》第四幕中用到:“他真是一个巧言令色的小人。”
  今文尚书
  秦始皇烧天下诗书及诸侯史记,并禁止民间私藏一切书。到汉惠帝时,才开了书禁,文帝接着鼓励人民献书。那时传《尚书》的只有一个济南伏生。伏生本是秦博士,始皇下诏烧诗书的时候,他将《书》藏在墙壁里。后来兵乱,他流亡在外,汉定天下才回到家里,检查所藏的《书》,已失去数十篇,剩下的只有二十九篇。于是他就将这些内容,教授于齐、鲁之间。文帝知道了他的名字,想召他入朝,那时他已九十多岁,不能远行到京师,文帝便派掌故官晁错来从他学。后来伏生的学生用当时的隶书将《书》抄录并传播。这就是东汉以来所谓《今尚书》,也叫做《今文尚书》。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散文 第三章(5)
■ 如丧考妣
  《尚书?舜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春秋战国时期,鲁国有个人叫蒙丘,他是孟子的学生。有一次,他去拜见孟子,就向孟子提问说:“人们常说‘道德高尚的人,君主不能把这样的人当做臣子来看待,做父亲的不能把这样的人当儿子看待’,而大禹就是这样的人,大禹做了统治者以后,尧都来参见他,而他的父亲也来朝拜他。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样子的呀?”
  孟子听了,就摇头说:“不是这样的,尧活着的时候,大禹并没有成为统治者,只是当尧老了的时候,让大禹来代替他管理百姓,《尧典》上说:‘尧死后,百姓们就像死了自己的父母一样,悲痛万分,大家都服丧三年,各个地方的人们都主动停止了歌舞活动,来纪念尧。孔子对这件事评价说:‘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人间也不能同时有两个天子。’你说大禹在尧没有死之前就做了天子,那不就是同时有两个天子吗?这是不可能的。”
  人们就用“如丧考妣”来指好像死了父母那样悲痛。
  柳青在《狠透铁》中用到:“你瞧他那份咽咽呜呜的啼泣吧,真正如丧考妣。”
  ■ 曾经沧海难为水
  典出《孟子?尽心上》: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天,孟子在给弟子们讲学,其中一个弟子问到:“孔子说‘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是什么意思呢?”孟子回答说:“孔子登上了东山,感觉鲁国都变小了,而后来他登上了泰山,就感觉天下都变得很渺小。所以说,到过海边看过大海的人,就很难再被其他的河水所吸引,而聆听过圣贤教导的人,就不会再去理会其他人的言论了。”弟子们听了以后,都恍然大悟。
  后来,人们就用“曾经沧海难为水”来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
  唐朝元稹在《离思》中用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孟子简介
  孟子,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 舍我其谁
  典出《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春秋战国时候,孟子来到了齐国,齐王听说后,就高兴地把他接进了皇宫,并且封给他官职,但是并没有重用他。孟子感觉不是很理想,就决定离开齐国。齐王听说他要离开,就来为孟子送行,也没有挽留他。孟子就离开了齐国,在途中,孟子对自己的弟子说:“如果齐王重用我,何止齐国的百姓会得到幸福,天下的百姓也会得到幸福的。”这时,一个叫充虞的弟子就对孟子说:“老师,你好像不是很高兴,从前你不是说过君子不去抱怨上天的安排,也不去抱怨别人的待遇吗?”孟子听了,就说:“这个时候的情况不能和那时比,每隔五百年就会有圣人出现,从周朝到现在,早就超过了五百年,而现在正是出贤臣的时候了。现在如果想要天下太平,除了我还能有谁呢,只是齐王没有看见而已。我又有什么不高兴的呢?”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散文 第三章(6)
后来人们用“舍我其谁”形容目中无人,狂妄自大,含贬义。
  明朝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中用到:“我嫡孙也,欲立太子,舍我其谁!”
  ■ 同流合污
  典出《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经常批评那种说话圆滑、左右逢源的人,他经常在弟子的面前严厉地斥责这种人。他说:“这种人什么事情都不反对,都不提出自己的意见,只会讨好别人,这样对国家的危害是最大的。”但是很多弟子们都不理解老师为什么这么说。到了战国时候,孟子的弟子万章读到这段话时,也十分不明白,于是就找到孟子问道:“老师,孔子说的这种人是什么样呢?”孟子回答说:“这种人满脸堆笑,习惯讨好别人,人们都称这种人为好好先生。”万章不解地说:“人们都叫这种人是好好先生,那为什么孔子还要批评这种人呢?”孟子说:“这种人道德败坏,经常和自己一样的人呆在一起,他们只是适应人们说的话,也不向统治者提出好的建议,只会一味地附和别人的话,对社会上不良的现象,也不去加以反对。这种人表面上是好人,其实这种做法是与圣人的道理相违背的。所以孔子才会批评这些人。”万章听了说道:“这种人确实可恶呀,怪不得孔子要严厉地指责他们呢。”
  后来人们就用“同流合污”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
  清朝陈忱在《水浒后传》中用到:“此数贼者,同流合污,败坏国政。”
  《孟子》简介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属语录体散文集。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师承孔伋,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有《孟子》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 顾左右而言他
  典出《孟子?梁惠王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战国时期,孟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学说。有一天,他来到了齐国,想劝说齐王实施仁政,减轻百姓的负担。于是,他来到了齐国的王宫,见到了齐宣王,说:“大王,我听说有个人将自己的妻子和儿女托付给朋友,外出去做生意,但是后来发现自己的妻子和儿女都挨饿受冻,这个人该怎样对待朋友呢?”齐宣王听了,毫不犹豫地说:“应给和他绝交,这种人没有什么交往的必要了。”孟子接着又问:“那假如一个官员没有管理好自己的属下,那该怎么办呢?”齐宣王说:“应该撤职呀。”孟子又问道:“那如果一个君王没有管理好自己的国家该怎么办呢?”齐宣王知道孟子的意图,于是不再看孟子了,就和他谈论一些其他的事情,转移了这个话题。
  后人自此便用“顾左右而言他”来表示一个人有意回避别人提到的尖锐的话题。
  陈若曦在《耿尔在北京》中用到:“耿尔除了苦笑,只好顾左右而言他了。”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散文 第三章(7)
■ 以邻为壑
  典出《孟子?告子下》:白圭说:“我治水的方法胜过大禹。”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战国时期,魏国的丞相白圭奉命治理河流,最终将魏国境内的河流都治理好了,使人们得以安居乐业。又一次,白圭见到了孟子,就对孟子说:“你看,我把魏国的河流都治理好了,百姓们能够免受洪水的侵扰,我的功劳和古代的大禹相比如何?”孟子摇了摇头说:“古代时候,大禹带领人们治理河水,是以大海当做蓄水池,然后将河水疏导到大海里面,而你治理河水,是把四周的邻国当做蓄水池,你只是在自己的国家里修筑堤坝,拦住了洪水,但是却把洪水引到了别的国家,使那里的人们受到了洪水的侵扰,你怎么能够和大禹相比呢。”白圭听了以后,羞愧地离开了。
  据《韩非子?喻老》篇说,白圭治水的方法,是把别国当作大水坑,只注重修筑和保护堤防,致使水无出路,流入邻国。
  “以邻为壑”后来就比喻只顾自己的利益,把困难、祸患转嫁给别人。
  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用到:“谁要是对别人的困难不管,别人要调他所属的干部不给,或以坏的送人,‘以邻为壑’,全不为别部、别地、别人想一想,这样的人叫做本位主义。”
  孟母断织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十分孝顺,见状害怕极了,就问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
  ■ 揠苗助长
  典出《孟子?公孙丑上》: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很高兴。回到家后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后来,人们就用“揠苗助长”来比喻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也用“拔苗助长”。
  1989年1月18日《文汇报》中有:“不少教练员拔苗助长,随意调整运动员的训练计划。”
  ■ 夜以继日
  典出《孟子?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商朝末年,商纣王昏庸无道,宠信小人,陷害忠良,使得国家大乱。周武王顺应民意,起兵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周武王去世后,他的儿子继位,成为周成王,当时周成王只有十三岁,朝中的大事都由他的叔叔周公旦处理。当时就有些人认为周公旦要杀死周成王,自己当国君。很多的的谣言传到了周成王的耳朵里,还有人和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勾结起来,试图杀死周公旦。战争爆发了,东方的少数民族也发动了叛乱。当时周公旦面临的形式十分严峻,但是他没有气馁,而是严格遵守周武王的遗嘱,消除了周成王的误解,带兵镇压了少数民族和武庚的叛乱,并制定了各种礼法,分封了诸侯,稳定了国家。由于操劳过度,不久周公旦就因病去世了,临死的时候,他还嘱托其他的大臣要耐心地辅佐周成王,帮助他管理好国家。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散文 第三章(8)
周公旦被后人称为圣人,孟子赞扬他说:“周公旦努力学习古代圣贤的品德,希望将周朝治理好。当他遇到问题时,就不分白天黑夜地思考,等到想出解决的办法后,就立刻去执行。”
  后人就用“夜以继日”来形容不分昼夜,连续工作。
  郭沫若在《北伐途次》中用到:“夜以继日地工作了好几天。”
  孟母三迁
  相传孟子小时候,父亲早早地去世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后,就皱起眉头,认为不能让孟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十分逼真。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认为这个地方也不适合孟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于是他们就在那里住了下来。
  ■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典出《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战国时期,有一天,孟子和弟子们讨论起了夏、商两朝灭亡的原因,有的弟子认为夏、商灭亡是天意,是老天爷让其灭亡;有的弟子认为夏、商灭亡是人民的意愿,并不是什么天意,弟子们争论不休。孟子听了弟子们的意见后说:“夏、商的灭亡不是什么天意,而是他们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失去人民支持的国君肯定不会取得天下。国君如果施行仁政,爱护百姓,自然会得到百姓的支持,百姓就像河水流入大海一样来到国君的周围。你们都知道,水中的水獭是依靠吃鱼为生的,水獭如果出现,那些鱼儿都会游到深水里去。天空中的鹰隼专吃小鸟,小鸟如果看见鹰隼在天空盘旋,也会飞向树林深处。所以说,是水獭代替深水将鱼儿赶来,鹰隼为丛林聚积鸟类,由此可见,是桀纣把百姓驱赶到商汤王和周武王那儿去的。因此,梁纣的灭亡是因为人心向背,绝非什么天意。天意太难把握了,我们还是多尽人力吧。”弟子们听了这段话,都停止了争论。
  后人们就用“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来比喻残暴的统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敌方。
  清朝李宝嘉在《文明小史》中用到:“又被这些不肖官吏任意凌虐,以致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 五十步笑百步
  典出《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战国时候,梁国国君惠王向孟子请教,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尽心尽力,每当发生灾难的时候,自己就会打开粮仓,来赈济老百姓,自己做的这些都没有什么错误,但是自己国家的人口也没有增长,邻国的百姓也没有减少,梁惠王不知这到底是为什么。
  孟子听了梁惠王的事,就对他说:“大王,听说你喜欢战争,那么,我就用战争来举例吧。当两军在战场相遇,一通战鼓过后,两军开始交战,战斗分出胜败以后,一方就丢弃自己的兵器,开始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了下来,而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了下来,跑了五十步的人就开始嘲笑跑了一百步的人,大王你觉得这样可以吗?”梁惠王听了以后,恍然大悟。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散文 第三章(9)
后人就用“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跟别人拥有相同的缺点,只是程度上稍显轻一点却没有自知之明地去嘲笑别人相同的缺点。
  清朝陈忱在《水浒后传》中用到:“比如老将军算是忠心,犹能建立宋朝旗号,然仅逍遥河上,逗留不进,坐视君父之难,只算得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散文的特点
  孟子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端锋芒显露。例如,《孟子?梁惠王下》中记述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孟子对齐宣王所问“齐恒晋文之事”避而不言,却引齐王谈论王道。在对话中,孟子经常连连发问,步步紧逼。他的雄辩锋芒,有时竟使得“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的文章还善用比喻。他在谈及不能和不为的区别时说:“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他所用的比喻常常是多样的,有时整段用,有时全篇用,像“鱼,我所欲也”,就是层层深入,运用曲折的比喻揭出所论主旨。
  ■ 缘木求鱼
  典出《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战国时期,齐宣王想通过发动战争来扩张领土,树立威信,使自己称霸于天下。孟子听说后,就去见齐宣王,对齐宣王说:“听说你想用战争来征服天下,这是绝对办不到的。你想使天下都归顺自己,就必须先好好地治理自己的国家,施行仁政,使天下的官员、农人、商人,甚至旅行者都愿意到你这儿来。如果用武力去征服,凭您的做法去追求实现您的心愿,真好比是爬上树去捉鱼一样。”齐宣王听了孟子的话,认为非常有道理,就下令停止了出兵。
  后人就用“缘木求鱼”来比喻方向、方法错误,不可能达到目的,劳而无功。
  清朝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用到:“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 事半功倍
  典出《孟子?公孙丑上》: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战国时期,有一天,孟子的弟子公孙丑提问说:“老师,为什么周文王当初只有方圆一百里的小国,却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创立了这么辉煌的功业?”孟子说:“周文王勤政爱民,在自己的国家推行仁政,使得百姓都归顺他,听从他的统治。所以才能够使国家强盛起来,建立不朽的功业。现在天下大乱,各国之间不断地发生战争,如果齐国能够推行仁政,还是有可能统一天下的,而天下的百姓因为得到仁政的恩惠,肯定会十分高兴,就像解除了他们身上的痛苦一样。现在哪怕给予老百姓的恩惠只是古人的一半,而效果会成倍增长。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呀!”
  后人就用“事半功倍”来形容做事得法,费力小,收效大。
  冰心在《三寄小读者》中用到:“早晨头脑最清醒,做起作业来,往往事半功倍。”
  孟子的地位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中唐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宋神宗时期《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后来又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时期,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散文 第三章(10)
■ 始作俑者
  典出《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战国时期,有一次,梁惠王对孟子说:“我对于自己的国家,总是勤勤恳恳,每当有灾难的时候,我都会努力地去救助,这样如何呢?”孟子说:“我听说路边有因为饥饿而死亡的人,但是却没有人打开粮仓来帮助他们,面对那些死去的人,他们反而说和他们没有关系,而是因为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有的人用刀子杀人,却说人不是他杀的,而是刀子杀的,有什么不一样呢?”梁惠王边听边点头,赶忙说道:“这种人太可恨了,你有什么见解吗?”孟子接着说:“那大王看来,用刀子杀人和用政治杀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想了想说:“好像没有什么不同。”孟子说:“这就对了,统治者自己的厨房里面有美味的食品,马厩里面有高大健壮的马,而百姓却因为吃不起饭,躺在野外没有人来管,这样做就像率领猛兽来吃百姓,这样的统治者怎么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呢?孔子曾说过:“开始做这种事的人是要断子绝孙的。”梁惠王听了,虚心地接受了孟子的意见。
  后来,人们就用“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做某种坏事的人。
  清朝张潮在《虞初新志》中用到:“北镇抚司狱廷杖立枷诸制,此秦法所未有,始作俑者,罪可胜道哉!”
  ■ 水深火热
  典出《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年,齐宣王趁着燕国内乱,就出兵攻打燕国,结果大获全胜。齐宣王就对孟子说:“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结果,我只用了五十天就将燕国打败,这一定是上天的旨意,我还是把燕国占领了吧。”孟子说:“如果占领燕国,能使百姓高兴,那就去占领,就像周武王那样。如果不能使老百姓高兴,那就不要占领,就像周文王那样。当你攻打燕国的时候,燕国的百姓用酒壶盛满酒来欢迎你们,那是因为他们想摆脱水深火热的日子,如果你不能使他们摆脱这种生活,那么他们就希望别人来拯救他们。”齐宣王听了,放弃了占领燕国的念头。
  后来,人们就用“水深火热”来指老百姓所受的灾难,像水那样越来越深,像火那样越来越热,比喻人民生活极端痛苦。
  梁斌在《红旗谱》中用到:“只要能把国家从水深火热里救出来,他就是至高无上的英雄。”
  孟子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仁政学说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散文 第三章(11)
■ 冯妇
  典出《孟子?尽心下》: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攖。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春秋时期,有一年,齐国因为自然灾害,粮食颗粒无收。有一天,陈臻找到自己的老师孟子,就对孟子说:“老百姓都以为您会劝告齐王,打开粮仓来帮助百姓呢,恐怕您不会再这样做了吧。”孟子听了以后说:“从前,晋国有一个猎人叫冯妇,十分擅长和老虎搏斗。后来他不再做猎人了,努力地使自己变成一个有修养的人。有一天,他到野外去,见许多人追赶一只老虎。老虎拼死抵抗,没有人敢碰它。众人远远看见冯妇来了,都把他迎接过来,于是冯妇挽起衣袖,走下了车,来到老虎的旁边,几下子就将老虎制服了,大家都感到非常高兴,但是那些有修养的人都嘲笑他。我如果再去劝告齐王的话,那就和冯妇没有什么区别了。”
  后来人们就用“冯妇”来比喻不止止境,重操旧业。
  清朝李如珍在《镜花缘》中用到:“愚姐久已成灰,和笔又做冯妇。”
  ■ 出尔反尔
  典出《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战国时期,有一年,邹国和鲁国发生了战争,结果邹国被打败了。邹国的国君邹穆公非常生气,认为邹国的老百姓没有支持他,所以想惩罚老百姓,于是他向孟子请教如何惩罚老百姓。邹穆公见到孟子说:“这次战争中,邹国的官吏死了30多个,可是,老百姓看见自己国家的官吏死了,一点都不悲伤,这样的老百姓实在是太可恶了,但是如果杀掉这些老百姓,他们人实在是太多,怎么也杀不完,如不杀,又不能达到警告百姓的目的,该怎么办呢?”
  孟子听完后说:“在发生灾难的时候,你的老百姓能怎么样呢?也许大王您没有注意,因为灾难而被饿死的老百姓,他们的尸体塞满了山谷,青年人都四处逃亡,妻离子散,但是大王的粮仓却是满满的,仓库里的金银珠宝堆得满满的,您不但没有帮助百姓,反而和那些官员们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您这样不是在迫害百姓吗?您现在来抱怨老百姓在战场上没有帮您,那您的官吏们在老百姓困难的时候,帮助过他们吗?圣贤的人说过‘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你怎样对待别人,人们也就怎样对待你,老百姓这样做,您又能怪谁呢?”邹穆公听了孟子的话,默然不语,面带愧色退去了。
  后来,人们就用“出尔反尔”来指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比喻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清朝李宝嘉在《官场现形记》中用到:“倘若不肯,也只好由他,我们不能做出尔反尔的事。”
  民本思想
  《孟子》中提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正因此,《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用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散文 第三章(12)
■ 挟泰山已超北海
  典出《孟子?梁惠王上》: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战国时候,孟子来到齐国,劝告齐王实行仁政,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使百姓安居乐业。齐王说:“对于仁政,我实在做不了呀!”孟子就对齐王说:“有人说他举不起一片羽毛,那是因为他没有用力,看不见一车的柴禾,那是因为他没有用眼睛看。百姓没有得到您的恩惠,那是您不肯实施仁政,所以大王您没有用仁德统一天下,是因为您没有做,而不是做不了。”孟子接着说:“如果让一个人用胳膊夹着泰山去超越北海,那人会说:‘我办不到。’这是真的办不到。但是让他向年长的人弯腰施礼,他说办不到,这就是能够办到,却不肯去做。所以大王认为不能用仁德统一天下,不是属于‘夹泰山超越北海’的那一类人,而是属于‘为长者弯腰行礼’一类。”齐王听了,默不作声地离开了。
  后人就用“挟泰山以超北海”指夹着泰山跨越北海,比喻做绝对办不到的事。
  明朝卢象升在《与某书》:“某以一身,肩荷七省,何异于挟山超海之难。”
  ■ 出类拔萃
  典出《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天,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问到:“伯夷和伊尹都是古代很有学问的人物,那么孔子是不是和他们一样呢?”孟子回答说:“伯夷和伊尹都是古代的圣贤,但是他们却不是圣人。”公孙丑听后又问道:“那老师你已经达到圣人的地步了吧?”孟子摇摇头说:“从前孔子的弟子子贡也这样问过孔子,孔子说:‘圣人我没有做到,我只是学习不知道满足而已。’孔子那样的人都不敢说自己是圣人,我又怎么能自称圣人呢。”公孙丑不解地说:“那孔子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孟子耐心地说:“世间同一类的事物都是可以相互比较的,比如麒麟和其他的猛兽相比,凤凰和其他的鸟儿相比,泰山和其他的山峰相比,大海和其他的河流相比,这些比较中,前一类都要超过后者,圣人和其他的人也可以相比较,只不过圣人已经超出其他人很多罢了。而孔子和其他人相比,孔子高出他们很多了。”
  后人就用“出类拔萃”来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过一般人。
  杨朔在《迎春词》中用到:“而在那海一样的人民当中,到处都有出类拔萃的劳动英雄,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当中开出的鲜艳花朵。”
  《孟子》与十三经
  南宋时《孟子》正式成为“经”,和《论语》《尔雅》《孝经》一起,加上原来的“九经”,构成“十三经”。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这十三种文献,当以“经”的地位最高,“传”“记”次之,《尔雅》再次之。十三种儒家文献取得“经”的地位,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汉代,以《易》《诗》《书》《礼》《春秋》为“五经”,官方颇为重视,立于学官。唐代有“九经”,也立于学官,并用以取士。所谓“九经”包括《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和《春秋》三传。唐文宗开成年间于国子学刻石,所镌内容除“九经”外,又益以《论语》《尔雅》《孝经》。五代时蜀主孟昶刻“十一经”,排除《孝经》《尔雅》,收入《孟子》,《孟子》首次跻入诸经之列。南宋硕儒朱熹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形成了今天人们所熟知的“四书”,并为官方所认可,《孟子》正式成为“经”。至此,儒家的十三部文献确立了它的经典地位。书包 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散文 第三章(13)
■ 左右逢源
  典出《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有一天,弟子公孙丑问孟子说:“老师,每个人都不一样,怎么才能修养自己的心性呢?”孟子说:“君子都是按照正确的方法来修养自己的,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多的道理,明白这些道理以后,就要掌握它,掌握了这些道理以后,就能积蓄很深,积蓄很深就可以无论左右都碰见水源了,所以君子总是努力地获得道理,以此来修养自己。”
  逢,遇到;源,水源。“左右逢源”原指赏识广博,应付裕如。后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也用来讽刺为人处世圆滑,善于投机。
  邹韬奋在《经历?青年“老学究”》中用到:“他们在落笔的时候,便有‘成竹在胸,左右逢源’的形势。”
  ■ 明察秋毫
  典出《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天,齐宣王命令手下的人杀牛来作为祭祀的礼物。当把牛牵来的时候,牛因为害怕浑身哆嗦,齐宣王看后就觉得十分可怜,于是就让人将这头牛放了,用羊来代替。孟子知道这件事以后,认为齐宣王对动物十分慈爱,但是对百姓却没有那份爱心。于是,孟子就来到宫里,见到了齐宣王,对他说:“我听人说:‘我力大无穷,可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但是却拿不起一个羽毛,我的眼力也很好,可以看清鸟儿身上刚长出来的羽毛,但是却看不见眼前的一车柴禾。’大王,你觉得他说得对吗?”齐宣王听了以后,摇了摇头说:“这肯定不对呀。”孟子说:“对呀,这就像你的爱心可以救下一只动物,但是却不能使老百姓感到大王的恩惠,这不是一样的道理吗?”齐宣王听了,点了点头,接受了孟子仁政的主张。
  后人就用“明察秋毫”来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现在人们多来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清朝沈复在《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用到:“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孟子名言警句
  1.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3.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4.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5.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7.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8. 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9. 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10. 仁者无敌。
  11.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一暴十寒
  典出《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春秋战国时期,孟子辅佐齐宣王施行仁政,但是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于是,就有人说孟子没有努力帮助齐宣王。孟子听了以后说:“我听说有一种植物生长在寒冷的地方,如果将它放在太阳底下晒上十天,然后在阴冷的地方呆上十天,那么,即使再顽强的植物,也不能旺盛地生长了。我见到齐宣王的机会很少,而每次见面的时间也很短,等我离开齐宣王的时候,那些不同意仁政的人就又在齐宣王的耳边说一些反对的意见,这样,即使我已经劝说了齐宣王,但是又怎么能让齐宣王坚持下去呢?”
  后来,人们就用“一暴十寒”来比喻做事无恒心,无计划,努力少,荒废多,也就不能取得成绩。
  清朝宣鼎在《夜雨秋灯录?珠妓情殉》中用到:“而一暴十寒,终归无益。”
  ■ 坐怀不乱
  典出《荀子?大略》: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争利如蚤甲而丧而掌。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叫柳下惠的人,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作风十分正派。有一天晚上,柳下惠正在家里埋头读书,这时他听见了一阵敲门声,推开门一看,是一位妇女无处过夜,想在他的家里留宿一晚。柳下惠就答应了妇女的要求,将她请进了屋里。由于当时天气十分寒冷,那名妇女被冻得不停地颤抖,于是,柳下惠就让妇女坐在自己的怀里,解下自己的外衣,用自己的身体为她取暖,就这样两个人一起坐了一夜,但是并没有发生什么非礼的行为。于是柳下惠就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
  “坐怀不乱”后来就成了男子道德高尚的代名词。
  清朝李渔在《蜃中楼?抗婚》中用到:“说起俺夫家姓字香,不在梅旁在柳旁,他是那坐怀不乱的季宗昌。”
  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散文 第四章(1)
荀子简介
  荀子是战国末期的儒学大师,名况,字卿,赵人。《史记》说他“最为老师”,“三为祭酒”,表明他在稷下已是一位资历很深的首领人物。楚考烈王八年,楚相春申君以荀子为兰陵令。后又离楚至赵,赵以荀子为上卿。不久又返楚。秦昭王时,荀子赴秦,见到昭王和范雎。楚考烈王二十五年,春申君死,荀子就居住兰陵。荀子学识渊博,继承了儒家学说,并有所发展,还能吸收一些别家之长,故在儒家中自成一派。在人性问题上,荀子主张性恶,和孟子的性善针锋相对,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因而不可能有天生的圣贤,人性善是受教化的结果。在天道观方面,荀子受老子的影响,认 为天没有意志,不过是能生长万物的自然界,不能决定人事的吉凶、祸福,提出人应该顺应自然但也可以改变自然,即所谓“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 传人
  典出《荀子?非相篇》:五帝之外无传人,非无贤人也,久故也。五帝之中无传政,非无善政也,久故也。《荀子?非相篇》讲述的是圣人非常英明伟大。他们能够据自己的切身体验来推断其他的事物和人。他们可以根据现在人的情况去判断古代人的情况,根据现在人情去推断过去的人情,根据现在的事物去判断古代的事物,根据一些流传的学说来推断古代圣贤们的伟大功业,所以这些圣人面对那些歪理邪说,是不会被迷惑的,即使再复杂的道理也不会使他们头脑混乱,自从出现了伏羲、神农、黄帝、尧、舜这五位圣人以后,就再也没有贤能的人出现。因为时间太久了,圣人们的那些治理国家的办法也没有流传下来。
  “传人”,即道德学问能够传于后世的名人。
  清朝赵翼在《瓯北诗话》中用到:“然则先生具寿者像,得天独厚,为一代传人,岂偶然哉。”
  ■ 华发
  典出《墨子?修身》:藏于心者无以竭爱,动于身者无以竭恭,出于口者无以竭驯。畅之四支,接之肌肤,华发隳颠,而犹弗舍者,其唯圣人乎君子的修身之道,墨子在谈论君子如何修养自己的心性时说:“贫穷的时候要显示出自己的廉洁,富裕的时候要显示出自己的道义,对于那些活着的人要展示自己的仁爱,对于那些逝去的人要表达自己的哀痛,对于君子来说,这四种德行不能有半点虚假,要时刻反省自己。要在心中埋藏仁爱,在言谈举止中做到恭敬有礼,这些良好的德行会贯穿到四肢里,渗透到肌肤里,直到这个人头发花白,都不会舍弃,这些只有君子才能做到,意志不坚定的人是无法做到的。
  “华发”就是指人上了岁数,头发花白。
  宋朝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到:“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墨子简介
  墨子,名翟,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墨子》一书。他在书中阐述了墨家学派的主张。他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使得墨家学派成为当时著名的学派。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
  ■ 隔墙有耳
  典出《管子?君臣下》:古者有二言:“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伏寇在侧者,沉疑得民之谓也。春秋时期,有一天,齐桓公问丞相管仲:“如何才能做一个贤良的君主?”管仲说:“古代的君主,总是想办法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当有灾难发生的时候,他们总是尽力了解灾难发生的原因。同时,他们还远离奸佞的小人,古时候有句话说:‘墙上有耳朵,身边有隐藏的贼寇。’所以即使再隐秘的事情,也会被暴露。那些狡猾的小人总是极力地打听君王的事情,以此来揣测君王的意图,从而希望得到君王的宠幸。贤明的君主就要杜绝这样的事情发生,远离谗言谄语,废除拉帮结党,使那些淫邪悖乱和游荡求食之徒,不能混入朝廷为官。这样才能做到国家稳定、强盛。”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散文 第四章(2)
“隔墙有耳”指墙外有人偷听,秘密被外泄。
  清曾朴在《孽海花》第三十三回中用到:“又谁料知己倾谈,忘了隔墙有耳,全灌进了杨子衢的耳中。”
  ■ 买椟还珠
  典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珠宝商人,一次,他收购了一颗稀世的宝珠,于是他带着这颗珍珠到郑国去卖。为了能卖出大价钱,商人在包装上下了很大的工夫。他特地请木匠做了一只非常精致漂亮的木匣,木匣是由上等的木兰香木做成。周围镶嵌着闪光的小珠玉,雕刻了精致的玫瑰花纹,还找来紫色的宝石和绿色的羽毛装饰其间,用桂花和花椒将它熏得香喷喷的,最后再把珍珠装进木匣里。
  他带着宝珠来到了郑国,在郑国的街市上,商人的东西召来了许多顾客。这时,有个郑国人走来,打开盒子看了一眼宝珠,就合上了盖子,仔细地端详小盒子,他抚摸盒子外面的宝石羽毛,闻着盒子散发出的香味,赞不绝口地说:“这么好的东西,我买了。”商人见了十分高兴,赶紧将盒子包装好,递给了郑国人,可是万万没想到,他临走时却打开匣子将珍珠取出还给了楚国人,只拿着木匣扬长而去了,原来他看中的是那个精致的木盒。
  后人就用“买椟还珠”来比喻没有眼光,舍本逐末,取舍不当。
  清朝裘廷梁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中用到:“不善读书者,昧菁英而矜糟粕。买椟还珠,虽多奚益?改用白话,决无此病。”
  《韩非子》简介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代表韩非所著。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
  《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 一鸣惊人
  典出《韩非子》: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非常善于辩论,经常把别人说得哑口无言。当时齐威王刚刚即位,但是沉迷于酒色,使得朝政都荒废了。各国的诸侯趁机侵犯齐国。于是淳于髡就来见齐威王,说:“大王,我听说从前有一只大鸟,养在皇宫里三年,它既不展翅飞翔,也不大声地鸣叫,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齐威王听了以后,知道他是想劝谏自己,于是就说:“这只大鸟,不飞则已,如果飞起来必将冲上云霄;它不鸣则已,如果鸣叫就会惊倒别人。”于是,齐威王开始整顿朝廷,他召集了全国的官吏,奖励那些勤恳工作的官吏,辞退了那些不做实事的官员;积极地训练军队,增强了国家的实力。诸侯们听说了这个消息,都感到十分震惊,不但不再侵犯齐国,而且还将以前侵占的土地归还给了齐国。
  后人就用“一鸣惊人”来表示平时表现平庸,但后来却一下子做常惊人成绩的人。
  周而复在《上海的早晨》中用到:“冯玉祥想一鸣惊人,他来提一个大家可以接受的公式。”
  ■ 危如累卵
  典出《韩非子?十过》:其君之危,犹累卵也。春秋时期,晋灵公要建造一座九层的高台,此举劳民伤财,花费千金黄金。老百姓对此怨声载道,大臣们也有很多的意见。晋灵公怕有大臣来劝阻,就下令说:“谁敢进谏我就杀掉他!”

散文 第四章(3)
荀息听说这件事以后,便上疏求见晋灵公。晋灵公坐在宝座上,手上拉满弓,搭上箭,杀气腾腾地接见了荀息。荀息说:“我今天不是来劝谏大王的,我只是想给大王表演一个技巧。我能够把12颗棋子垒起来,再把9个鸡蛋加在上边而不倒塌。”晋灵公听了十分感兴趣,就对他说:“那你做做看。”
  荀息集中精神,先把12颗棋子垒起来,再把鸡蛋一个个加上去。这种景象让文武百官心惊胆战,晋灵公见了,也大叫道:“太危险!太危险了!”荀息说:“这有什么危险,还有比这更危险的呢。”晋灵公问他更危险的是什么,荀息说:“国君的九层高台建了三年还没建成,已经弄得男人没法耕地,女人没法耕织,周边的国家正在对我国虎视眈眈,这难道不更危险吗?”晋灵公听后恍然大悟,立刻下令拆毁了九层高台。
  后人就用“危如累卵”比喻形势十分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用到:“秦王之国,危于累卵,得臣则安。”
  韩非简介
  韩非,韩国人,出身于贵族世家,是韩国的公子。他口吃,不善于说话,但善于著书。
  韩非与李斯同是荀卿的学生。他才学超人,李斯自以为不及他。韩非虽曾师事荀卿,可是他没有继承荀卿儒家的思想,而是“喜刑名法术之学”,并“归本于黄、老”,继承和发展法家的思想,成为战国末年法家的集大成者。
  在战国七雄中,韩国是最弱的一个国家,韩非眼看韩国日趋衰弱,多次上疏向韩王进谏,希望韩王能变法图强,但都未被采用。他从“观往者得失之变”之中探索变弱为强的道路,写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余万字的著作。后来,这些著作流传到了秦国,秦始皇读了他的《孤愤》《五蠹》,大为赞赏,于是想重用韩非,但是李斯和姚贾诋毁说:“韩非是韩国的公子,最终是为保存韩国着想,而不为泰国合并诸侯着想,这是人之常情。现在大王长期留着不用,以后还要放他归国,这是自留祸患,不如用罪名把他杀掉。”秦始皇听了,认为说得有理,就把韩非交法官审讯。李斯派人送毒药给韩非,让他自杀。韩非想向秦始皇自陈心迹,但不让他进见。秦始皇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