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膳食香磨五谷:太极拳如何“气沉丹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37:22
太极拳如何“气沉丹田”
1975年春,我和老中医樊位德俩均参加了南岳衡山太极拳学习班,多少年过去了,我们将中医学和运动医学溶进了太极拳,将“气沉丹田”运用于实践中,感受了其中的奥妙无穷,为众多的病人带来了福音!
一、“丹田”位置
“丹田”是道家修炼出藏“金丹”的地方。当然,这个藏丹之处,也不可能在体肤表面。我们的“丹田”具体的位置是在:从小腹隆起的最高点,向身体站立时的中轴线(冲脉)垂直交接处。将此点扩大为团。此处完全符合“下丹田”条件的要求。中国人常说:“精、气、神”各有所在之处,它们分居于下、中、上丹田。下丹田藏精,是“练精化气之处”;中丹田藏气是“练气化神之处”;上丹田藏神是“练神还虚之处”。现在所说的“丹田”正是居于小肠之间,是营养精华输出的总库房,也是生殖精液的大本营。
二、“气”的概念
人体的气,又称为“真气”,在《灵枢·剌节真邪篇》中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这就说明了真气的本身是禀受于先天,得到天之大气,与水谷饮食之气并合而成,它有充养全身的功能。“真气即元气。气在天者,受之于鼻而喉主之。气在水谷者,入于口而咽主之。然钟(集中)于未生之初者,曰先天之气。成于已生之后者,曰后天之气。气在阳分者即阳气;气在阴分者即阴气,气在表曰卫气;气在里曰营气;在脾曰充气;在胃曰胃气;在上焦曰宗气;在中焦曰中气;在下焦曰元阴、元阳之气。“气在天者,受之于鼻而喉主之”。这是说,在天的大气从鼻入,通过喉进入肺与人体进行气体交换。这个“气”是实在的气体,并能进入人的体内。这种吐故纳新,吸氧呼碳的常识,任何人都知道。
三、如何“沉”法
“气沉丹田”就是通过身体姿势的改变后,使重心沉降到“丹田”处。重心者,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地心引力)产生的合力。此合力的作用点就叫做这个物体的重心。人体的重心不像物体那样恒定在一点上。因为人体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消化、血液循环等生理过程。而且更重要的是人体的体型各异,还经常改变成各种不同的姿势与运动状态。所以人体的重心是随着身体处于生理过程的进行和体态姿势的不同,在一定范围内移动着。根据研究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端正站立时身体的重心,位于第三骶椎上缘前方约7厘米处,相当于髋关节额状轴的后方高约4~5厘米处。那么,如何能使重心沉降到丹田之处(气沉丹田)。1.在体内要使膈肌活动,有这样的现象,一般人都能感觉和体会到。在做挺胸、挟背、颈椎向后上提的“胸式呼吸”时,就会感觉到自已长高了些,这实际是重心上移的“副作用”。如果按照太极拳诸多的姿势要求“涵胸拔背、松肩垂肘……”再加上深长细柔的“腹式呼吸”,则能使重心降下来。此时重心的升降,主要是依靠膈肌的提(收缩)、沉(舒张)。通常内脏器官的机能活动,不受意识的控制,但骨骼肌和身体的活动确能影响内脏、肺和膈肌就是最明显的例子。相对的说膈肌能起到调整某些内脏器官的适当位置。因此,“内家”的功夫都主张要“胸空腹实”,就是让膈肌舒松而促使重心向“丹田”下沉,气息出入才能顺畅,心情才能平静,大脑才能排除杂念,进入专心致意的境界。2.在体外要使腰部向前挺紧或往后放松,就能使重心升降。因此,练太极拳必须要“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互相照应、上下一致、不可偏废。如:悬顶竖项、两眼平正、面部自然、唇贴齿合、舌舐上腭、用鼻呼吸,松肩垂肘、涵胸拔背、松腰叠胯、溜臀裹裆,屈膝折踝,展指(趾)舒掌。这些要求都是为了让周身的关节和肌肉放松,不能使关节用力合拢和肌肉紧张僵直。同样,精神、情绪、心境、意念也都要放松,平静、安舒、专注。呼吸更要均匀、轻松、缓细、深长。内部因素也是促使人体重心升降的条件。再进一步做到意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如此种种涉及到较高的功夫,都必须先由身形姿势做起,如果不能使身体重心下降到小腹之中的“气沉丹田”之处,其他功夫皆等于白练。或许有的人还没有在主观上意识到要这样做,但功夫深厚者,确能自然达到水到渠成。如果我们在普及、推广太极拳之时,在开始学太极拳之时或将入门之时,就懂得这个道理,学会这种锻炼要领,完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为何要“沉”
1、“气沉丹田”促使了气的运行,以肌肉每平方毫米的横断面上约两千条毛细血管来看,由安静状态下只有约五条毛细血管有血流通过,气运行时约有二百条毛细血管有血流通过;它们的搏动好象几百万颗微小的心脏一样。这样就减轻了心脏的负担,降低了血压。2、无论是吸气或呼气时“气沉小腹”,都增大了横膈运动,增加了肺脏的通气功能,改变了腹内压的节律,对胸腹中内脏的血液循环有好处,特别对已有肋骨软骨骨化和胸廓活动障碍的老人及肺气肿患者更有好处。3、由于横膈运动幅度加大,吸气时使内脏自然微微下降,身体重心下移,呼气时由于呼气气流对肺脏的反作用力和肋骨向前下方弧形自然松垂,皆可起到类似不倒翁样的稳定平衡。所以,在作太极拳运动转身动作时“气沉丹田”,对维持自身平衡大有作用。
五、自然而“沉”
练太极拳并不是自始至终都要气往下沉的,而是随着运动的进行,随着呼吸的变化,有时气往下沉,有时气往上提,都是自然而然,有意无意形成的,这样才便于身体起伏和变换虚实。相信经过长期实践,既能提高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又能收到治病健身、益寿延年的效果。
参考资料:1、《太极拳常识》周稔丰编著  人民体育出版社
2、《养生掇英》汪佩琴编著  科学普及出版社
做到“气沉丹田”时有什么感觉?
时间:2005-3-4 阅读870392次
做到“气沉丹田”,会感到胸空腹实,在丹田部位(小腹),练气功会有气感,练拳会有劲感。腹在腰之前,腹部充实,就能感觉腰为主宰,以腰带动四肢运动的劲力,并感下盘稳固,脑清气顺。如果感到憋气,气上涌胸际或上冲头部,头重脚轻,下盘漂浮,就说明没有做到气沉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