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绿康医院:《佛教是什麼》修學報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6:35:04
《佛教是什麼》修學報告

  通過反復學習《佛教是什麼》教程,反復閱讀《弘法使命》和《內求感應》後,取得兩個方麵的收獲:一是明白了我們為什么要學習彿法,二是知道了修學佛法的內容和方法。

(一)

  古德有言:人之大患,在好為人師。世出世法除了如來世尊之外,菩薩都不敢以師的身分出現,但是,佛陀教育網絡學院這麼多老師勇猛精進,讓我們18000多人聚集一堂,為的是什麼呢?就是交給我們弘法利生、續佛慧命的使命。

  在今天,科學技術雖然日新月異,但是人們的心靈反而越來越空虛,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遠。隨處可見一些非常不和諧的氣氛,像夫妻不和的比例越來越多,離婚率越來越高,子女不孝的情形也經常發生,鄰居不睦的現象也是隨處可見,處處都顯現一種非常不和諧的社會現象。這些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們今天教育宗旨上出偏差,我們只著重在科技,而沒有著重在人文,不懂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尤其不懂得因果報應的真理。這樣,我們就迷失了自己,迷失了我們生活的環境真相,於是我們的想法、看法就有錯誤。想錯了、看錯了,自然就做錯了。而做錯了就一定有錯誤的果報現前。

  世出世間是一個大的因果,而這個因果它永遠是相續的,它永遠是在循環。因此,如果大家都能夠知道善因一定有善果,惡因一定有惡報,不做壞事,多做好事,人生和宇宙就會向好的方向轉化。因為造因是我們自己,結果當然我們自己也能夠預期,我們造好因一定得善果,我們造惡因,我們的果一定不好。如果人人通過學佛達到這樣的共識,那麼,我們起心動念、所作所為,一定會收歛一些,對這個社會的安全,就會收到一些好的效果。所以,東西方的哲人,有學問、有見識的人曾經明白的告訴世人,21世紀全世界需要中國儒家的道統與大乘佛法,只有這個才能夠拯救世界。佛陀教育網絡學院正是從因果教育入手,教給我們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等真理,以使我們不但對現前事情可以了解,對於過去、未來盡虛空遍法界的事情也都會明白,使我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果就是因緣變現,是許許多多條件集合而形成的特定事相。所以,我們學習彿法,一定會親近一個好的老師,讓他把佛法修學的總綱領、總原則,傳授給我們,使我們依覺悟而從迷回頭,依正知正見而從錯誤的知見回頭,依清淨心而從一切污染回頭,皈依自性三寶,從而創造學佛的基本條件。在此基礎上修持淨業,在老師們的教導下,起心動念為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著想,信解行三而一,一門深入學習凈土,以識心作方便,虔誠發心以感動諸佛菩薩護念,使我們破除我法兩執,將無量的因緣轉變成法緣。因爲,世出世間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而識就是心的作用,心之本體就是真心,就是本性,它起作用就變成識了。所以我們堅信,能將一切緣,尤其是一切惡緣,都能夠轉變成善緣,轉變成法緣,從而肩負起這一個大時代弘法利生的使命。

(二)

  佛法是教學而不是宗教,從稱佛為本師,到叢林制度的形成,到十個宗派的分野,乃至佛法教學五個階段的形成,都說明佛教跟學校的體制內容,其實完全一樣。修學淨宗,就是要從做好人做起,存好心、做好事、說好話、做好人。它所依據的教材就是淨土五經一論。具體到修行的內容和方法,則有五個科目,就是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和十大願王。

  三福指人天福、二乘福和大乘福。彿教導我們一要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個是做人學佛大根大本;二要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要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頌大乘,勸進行者。三福是佛陀在觀無量壽經上所說的經文,是我們修行基礎的基礎。

  六和是大眾共修的戒條,指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以及利和同均。六和依然是基本的修學方法。小而家庭,大至國家,只要我們建立共識,人人守法,生活享受上盡量接近平等,做到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與利和同均三條,就沒有不興旺的。

  戒定慧這三個理念,是佛教化一切眾生,講經說法的總原則和總綱領,稱之為三學。戒學廣義的講,就是要有方法,無論做什麼事情,它一定都有方法、有程序,我們一定要遵守。持戒就是要守法,唯有守法,我們的心才能得到定。而定就是不會被外面境界所動搖,不會人云亦云,我們心有主張,心有主宰。從定就開智慧,我們一定就會把事實真相看的很清楚,看的很圓滿。

  六度是佛教給我們處世待人生活的守則,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布施的意思就是叫我們把心裡面那些憂慮、牽掛和煩惱都放下,而以財布施、法布施和無畏布施去幫助別人。持戒就是守法,一定無論辦什麼事情要循規蹈矩,要按部就班。忍辱就是耐心,無論做什麼事情,沒有耐心不能成就,越是大的事情,越要有很大的耐心,我們才能夠有成就。精進就是求進步,無論在德行上、在智慧上、在技術上,乃至於在生活上,都要不斷的向上提升。禪定的意思就是外不著相,內不動心,我們自己有主宰,不輕易受外面境界動搖。最後一條是智慧,我們沒有高度的智慧,無論做那一樁事情,都沒有辦法達到圓滿。所以這六個原則一定要遵守。

  十大願王是六度的昇華和圓滿,包括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和普皆迴向,其特色就是清淨心和平等心。

  事實上,整個佛法的修學沒有別的,就是修孝道。因此,我們學佛一定要從做好人做起,好的標準一定是於社會、於大眾有利益,而不是於自己有利益,要以佛菩薩為榜樣,念念為社會、念念為大眾,逐步圓滿四個境界。第一是地藏境界。 《地藏經》是佛門的孝經,地就是表心地,藏是寶藏,心地寶藏要用孝敬來開發。第二是觀音境界。觀音菩薩大慈大悲,而大慈大悲是從孝敬裡面開發的。我們孝順父母,孝順自己親人,然後我們把這個孝敬,孝順一切眾生,尊敬一切眾生。第三是文殊境界。文殊菩薩表智慧,我們慈悲對一切眾生,關懷一切眾生,照顧一切眾生時,我們要有理性,不能用感情。第四是普賢境界。普賢菩薩代表平等,我們的智慧、慈悲、孝敬,對待一切眾生都要平等,不能有差別,真正做到大圓滿。

  佛法的修學方法很多,念佛是無量法門裡面的一種,不但能超越六道輪迴,而且超越十法界,所以這個功德殊勝,是其他法門很難跟它相比的。如果我們要想在這一生短短期間當中,得到最殊勝的成就,必須是一門深入,這個一門是以淨宗最有把握,最容易成就。平常念經最好念《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的份量不長,長短適中,非常適合於現代人。它裡面理論、方法、境界都相當圓滿,面面都說到,是一部非常好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