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老公不孕不育:诚信学长07年11月24日国学课堂讲课文稿 - 胎婴幼早教交流 - 道德知音论坛 - Po...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19:58:45

诚信学长07年11月24日国学课堂讲课文稿

文稿, 国学, 学长, 课堂, 讲课 家长要重视0-3岁婴儿教育,这将为孩子的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老师好!各位学长、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国学课堂,按照课程安排,今晚有我来跟大家交流一下0-3岁婴儿的教育。
这个题目有点大了,我目前只是对0-3岁婴儿期教育以及培养的重要性有一点认识,但是如果展开来讲的话,对于我本人来说,一个是没有水平,再一个也没有多少经验可谈,只是在这里跟大家交流沟通一下吧,想到哪说到哪,我们相互学习,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学长批评指正!
我们中国有一句有关教育的警示性格言:“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是我们中国自古至今观察人生教育的科学论断。三岁看大,不仅是简单地在3岁时通过观察孩子的品行而预见他的将来发展趋势,还有一个重要的意思就是对家庭早期教育现状的一个总结!孩子3岁的表现结果,是3岁之前是否进行高质量的早期教育的必然结果。因为,3岁时期孩子的大脑发育已经完成了60%,这个60%已经在产生着定向作用。教育的好坏也同样决定着孩子一生的60%,当然也可以预见到孩子将来长大以后的取向。由此可知,早期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婴幼儿早期教育和综合发展,已经引起了当今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许多国家都把孩子最初三年的培育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整个西方国家在走过了自己教育的误区以后,已经重新开始高度重视婴幼教育。例如,英国政府在一九七二年发表的教育白皮书中,强调四岁或五岁才开始的儿童教育已经太迟,假如不加强三岁前的教育,就无法保证儿童前途的发展。
近来有不少学者更进一步强调,最有效的教育应该从零岁开始。哈佛大学的怀特博士也曾经表示: “目前美国有许多教育研究者都已经承认,教育工作应该是从诞生之后便要开始。”“过去几千年来教育家努力的对象,主要都是集中在六岁至十六岁的孩子身上。可是现在世界上的教育家已经明白,教育必须从出生后开始,因此相信今后的十五年内,全世界的教育将产生极大的变化。”
俄国心理学家柴可夫斯基认为:人类的知识和经验在八岁以前,可以说是随着年龄的变化而不断地增加,因此是呈倒三角形“▽”的形状。然而,就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而言,却刚好相反。年龄愈小,其学习和吸收的能力反而愈大;年龄愈大,其学习能力反而愈小,
因此是呈正三角形“△”的形状。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儿童的早期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对婴儿的早期教育不仅有利于儿童本身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中国教育报2007年7月18日报道:由上海市教委组织,联合8个区县政府部门和众多 科研 院所、高校、医疗卫生部门,共同参与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0-3岁婴儿早期关心与发展的研究”,经过5年研究于今年6月正式 结题。这项多学科、跨领域协作攻关,将给0-3岁婴儿早教 带来一个突破性的理念。
“人才兴国、早教奠基”,课题组组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民生告诉记者,0-3岁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教育时期,早期教育的缺失将终身难以补偿,“我们应尽快把素质教育的视线正确地延长到儿童出生的那一刻”。
据张民生介绍,早期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直接 受到了脑与 认知科学 的影响。过去人们认为,3岁前的经验对以后发展不会产生影响。而通过脑科学的研究显示,早期经验不仅影响大脑的“构思”,而且影响成人后天能力的性质和程度;过去人们认为,婴幼儿的大脑明显缺乏主动性,但研究却发现,婴幼儿大脑比成人的大脑更活跃。“婴幼儿的潜能远比我们所认识的要大得多。” “0至3岁是儿童身体、感情、社会、动作和认知能力发展最快的阶段,正确的早期教育不仅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对其今后的人格形成和心理成长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课题组副组长、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副所长胡育告诉记者,在主课题的基础上,此次上海还在婴幼儿语言发展、动作发展、社会性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重新厘清了早期教育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几大误区。他说道:“高质量的早期教育方案,不应是人为地拔苗助长,而应该是顺应其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有效促进。”
我们从这篇报道中可以看到,我们国家目前对0-3岁婴儿早期教育已经有了足够的重视,这同时也提醒我们,对目前社会上的一些早期教育机构的升温现象要慎重对待。
《老子德道经》第二十六章中说: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早期教育,是家长的一种“自我教育”,同时也是落实在普通生活上的教育。通过日常生活过程中的种种细节,例如在陪伴孩子的每一次玩耍中,在和孩子做的每一次游戏中,在和孩子一起的任何一言一行中,都可以轻松自如地将孩子引导和培养好,那将会避免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在我工作的那里,所接触的孩子大多数是些有问题的孩子。造成的原因一般是由于看护者的教养方式不得当、不科学,以及早教知识的缺乏,造成了孩子在成长中出现的种种令人担忧的问题。
例如:我最近带着的一个小男孩,3岁,他存在多方面的问题,由于父母工作忙,平时有孩子的姥姥来照看,由于老人的教养方法不当,造成孩子各方面发育迟缓、没有自理能力,几乎就是那种包办代替式的。比如:最简单的穿衣穿鞋、大小便都不能自己来做,
这个孩子在大动作发展方面也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影响了孩子正常的生理发育,他的双脚不会一起跳,他的妈妈说在家里花了很多的时间来教他跳,但是孩子就是不会。认知方面,家长从来没教孩子认识过一个汉字,只能从1数到10。
语言方面也有障碍,目前只会叫“妈妈”,平时在教他说的时候,只能说简单的一个字,如果两个字连在一起,就说不了。她妈妈说虽然每天都有时间跟孩子在一起,但是由于工作很累,回到家不想做其它的事情,再加上自己平时不喜欢说话,所以也就不愿意跟孩子说话,就更谈不上跟孩子交流啊沟通啊。因此这个孩子从小就没有语言环境的刺激,导致孩子语言发育出现障碍。
还有的孩子性格孤僻,害怕陌生的环境,情绪较重,爱哭、爱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不合群等等,这些都是孩子在婴儿期的社会行为和情绪方面,没有得到科学而合理恰当的教养方式,也没有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致使孩子上学之后,特别是在开学一个月左右,各方面的不良现象表现的比较突出并且影响到了学习,这个时候家长就开始着急了,然后就把一切的希望寄托在什么潜能开发中心啊、什么早期教育中心啊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所谓的开发、训练,也许会产生一定的短期效应,但是如果从长期效应来说的话,我们想想看,是不是应该从根本上来解决这些问题。
诸如这种早期教育的欠缺和不足,而导致孩子出现学习上的障碍,我们现实生活中太多太多,只是轻重不一罢了。而我们归根到 一个主要的原因上来,也就是问题的根本所在,那就是孩子父母本身的道德品格和修养。通过观察,的确是这样子。在孩子的成长中,关键是父母双方,而母亲本身的作用力更是关键中的重点。比如说平时带着孩子到我们那里去的多数都是母亲,还有前一段时间看过一篇报道说,每当学校通知开家长会的时候,去参加的大部分是母亲。我们大家想想看,是不是这样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其实,话说回来,自古以来就有“女子 相夫教子是天经地义之事”一说,我们做母亲的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的确是较长,从怀胎十月,母亲的一言一行直接的在影响着腹中的小宝宝,接下来是母乳喂养阶段,这是人之初母子交流的最初阶段,我们想想看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做母亲的可能都有这样感受和体会:每当在给孩子喂奶的时候,我们低头所看到的是孩子那种纯真、天真无邪的眼神仿佛在跟母亲说着什么,这个时候母亲的眼神也是充满了慈爱、亲切、喜悦和希望,那是一种心灵无私的交流,这个时候母亲全部的情感会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小宝宝,真的是很幸福的。这种抚养会在孩子以后的成长历程中奠定一个至关重要的基础。
接下来是呀呀学语、蹒跚走路等等 都离不开母爱的百般呵护,母亲是伟大的!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她无私、慈爱、宽容、忍让这些美好的品德。对于我们生活在当今新世纪中的母亲来说,除了要具备这些美德以外,还;要学习和掌握一些现代科学而合理的育儿知识,对孩子进行培养,那将会培养出新一代的优秀栋梁之才。
国学大师熊春锦先生曾经指点过:母亲是社会的脊梁,国家民族的希望。母亲是子女最佳的教师和引导者,这个责任其实任何老师都无法真正承担,学校和社会也无法承担。
我们现在的教育最好是将对孩子的单线行为,而改变为从家长自身开始,然后再抵达孩子,构成一个双线的教育行为。就象有的教育者说的:只有先“教”自己,然后才能“育”孩子,“教育”一词,应当如此一分为二地看。婴儿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是一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教育。这个时期是生命中的先天时期,主要是被动接受教育,处于被动 受纳 状态。所以,我们的父母若想子女成才,就必须要高度重视和注意自己本身的道德修养、言行举止、教育方法。这也正是育儿乃德育为先。可以说教育者和教育环境决定着孩子的未来。我们家长们常说“从小看大”,那么作为家长首先就要重视这个“小”,就要高度重视婴儿时期的全面教育,千万不能忽视和错过孩子的这一黄金时期。
《老子德道经》第二十七章中说: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我们要为父母者、初为父母者、已为父母者,在知道一些育儿基本常识的同时,也要更进一步地去学习、掌握一些现代科学系统性的育儿理念,从而使那颗生命的种子在播种之前,就具备一个科学和完善的方法,为这颗种子的发芽、成长而铺垫一颗道德心灵品质和慧智双运的头脑奠定坚实的基础。已为父母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不要 仅仅是 关注了孩子的问题,而忽视了自身的问题。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一举一动会对孩子的情感、性格、品质、智力等各方面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我们有时候虽然是在教孩子,但是更重要的是孩子也同时在教育着我们自己。孩子就象一面镜子,能够一览无遗地照见我们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以,要想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首先就要求我们自己是一位优秀的家长,需要耐心,需要关爱孩子,更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同时还需要我们善于发现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育孩子最大的需要是耐心。
这个我深有体会,在我去一家早教中心工作几个月中,对我的耐心的确是进行了一番实实在在的考验,幸亏自己学习的是熊春锦先生的“德慧智教育理念” ,明白知晓一点 教育孩子的基本道理和心态,最关键的就是他在理念中讲到的“耐心是婴儿教育 成功之母。”这句话可以说是我工作中的一句左右铭,使我在工作中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反省、完善自己的不足,升华自己的心灵。这段时间我自己深深的体会和感受也的确是这样的,耐心和慈爱是教育成功之母。
下面我们再来谈一谈怎样更好地教育孩子       
我们的家长除了自身要具备道德品质和修养以外,不仅要懂得婴儿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还要具备一种现代科学系统性的教育理念,那每位家长都可能会成为真正的育儿专家。所以说父母的明理、知法以及表率作用,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我们现在的父母是非常幸运的,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得到大量的育儿知识。例如经过报刊亭时,可以看到很多本育儿资讯杂志;浏览互联网时,只要敲入“育儿”两个关键字,就可以搜索到数以千计的相关网页;到书店里面,书架上各式各样的育儿书籍更是琳琅满目…….但很多时候,我们的家长会被各种各样、千头万绪的教育理念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该听哪一种理念,不知道该用哪一种理念,不知道如何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早期教育。
在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一个非常先进的、具有科学系统性的教育理念,那就是前面我们提到过的国学大师熊春锦先生倡导的“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理念。
享誉中外的当代国学名家熊春锦先生,多年来倾心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文化,着力于继承、研究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精华,凝聚、提炼出道德文化精髓――“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理念。因为经典诵读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教育方法,是民族文化薪火承传的法宝。
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德慧智三个字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德,是指道德品格与道德能量,是超越宗教观念的全民道德信仰和道德信念。智,为后天每日所知,是后天学习知识的积累,储存在大脑的浅表层;慧,为先天性认知,是本性的流露,这一类认知储存于大脑的深质层,而这一部分占据了大脑的主要空间,是需要开发的重点区域,并且大脑深层慧性的开发,必须依赖道德心灵能量的支撑。慧与智同步开发是我们民族教育的根本。
《黄帝内经•灵枢》中曾指出:“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这段话所揭示的是人类生命营养来源的真谛,天以五德的能量(也就是仁义礼智信)滋养着我们的生命,地以五谷的能量滋养着我们的身体。五德的能量与五谷的能量在体内流动互渗,相融相汇而使我们具有生命的活力,达到思想活跃,慧识和智识同步发展,思维敏锐而富有创造力,而且体魄健壮,精神旺盛。所以,我们的生命和智慧要想全面健康发展生存,就必须高度重视性命的双重营养。我们的家长在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在平时不仅仅是给孩子提供物质上的营养,还要主动给孩子提供精神上营养。这个精神营养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熊春锦先生倡导的德慧智经典诵读。
日本的江本胜博士做的震惊世界的水结晶实验,我们大家都知道。在他的《来自水的信息》这一著作中,描述的水结晶的奇妙结果,已经在世界许多国家引起重视。在他的研究结果中证明 水能看、能听、能阅读,而且还似乎具有思想辨识能力,因为 水能分析 善恶美丑,同时似乎也具有良好的记忆能力。实验还证明了意念本身就是物质,是能量,可以表现出散发、传送和接收,这种能量的散发、传送与接收,能够作用于接收她的万物。凡是善良积极的意念,都能产生和发生向善、向美、向健康的信息,使万物发生更美好的变化。实验还说明,水这一物质同时是天下最敏感的物质,她对能量的反应迅速而全面,承载能力极强。那么,我们人体百分之七十是由水组成,水,充满着、流经着人体的全身,还有人体内的体液(血液、脑脊液、淋巴液、神经递质)也就都能直接感受这种影响和作用力,而且充满着体液的肉体、骨骼、五脏六腑等组织器官,也就毫无疑问的会同样受到这种作用力和影响。
他的《生命的答案,水知道》一书中,也插入了大量水结晶的图片,令人对水的认识耳目一新。第一张照片特别意味深长,是一张冰即将融化、但还未达到水的状态的形象,完全是中文“水”字的完美图形!而且,我们看完所有正向性 带美善 意韵的所有水结晶照片,没有哪一张不是六角形;丑恶 信息的结晶 则没有这一共性特征。中国古老河图中所揭示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名言,也就自然地浮现出来。天一,就是德一,所生之水,上善为质,形具六数。这一奇观似乎告诉我们,古代中国祖先们 的确 是在大智慧的慧观下创造出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并且揭示事物的本质,他们具有对 微观的 深刻洞察力。
这张图片能使我们对中国的象形文字产生新的理解,中文就是慧智型文字。汉字是我们民族智慧与文明的载体,民族发展的薪火承传,汉字中所包含的并非仅仅只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符号,每个汉字都是一幅精美的全息图,它们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大慧大智的结晶和载体,是启迪后学者慧与智的灵符。汉字承载着中国古代文明的灵魂,维系着民族发展的命脉,是民族文明发展的食粮和丰富营养。中文字形由于具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等丰富的内涵,而且将形、音、义三位一体地整合成信息模块,对大脑的综合作用就构成了系统性和整体性以及全息性,其功用同样是有利于启迪智慧,双向同步开发慧和智。
中国文字语言具有启迪智慧的优秀特点,这已经被近代中外科学研究的成果所逐步地证实。教育部设在解放军306医院的认知科学与学习重点实验脑功能成像中心与香港大学合作的一项最新科研成果,最终揭开了中国语言文字与西方语言文字不同的谜底。科研成果揭示出,使用 表意 象形文字的中国人与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人的大脑中,语言区并不在同一个地方,而是各有自己的语言反射区。
      研究发现,人体大脑语言功能区其实有两个:一个是位于前脑的布鲁卡区,另一个是位于后脑的威尔尼克区。使用中文的人,平时主导语言功能的主要是大脑中前脑的布鲁卡语言区,这一语言区与运动中枢区紧相毗邻。而后脑的威尔尼克语言区平时几乎用不到,因此这一区域的功能极弱,在脑影像图上不易找到。
    科学研究发现,使用拼音文字的人,他们所常用的只是后脑的威尔尼克语言区,而前脑的布鲁卡语言区却几乎未加使用,后脑的威尔尼克语言区所毗邻只是听力区。
      这一重要的科学发现,对我们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特征和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高度重视我们本民族文化教育的特点,具有重大的意义。这就是说中国的文化必须要通过诵读方式才能掌握。这对于我们改进今后语文教学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对开展和推广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具有无可辩驳的科学论证性。
既然中文语言功能区与运动区紧密相连,那么,中国的表意象形文字与西方拼音文字的学习记忆方法就应当有所不同。运动也就是将口、眼、耳、手全都要动起来,要想学好中文显然就要多诵读、多看、多写。舌头的运动、声带的运动就是重点,“心开窍于舌”(《黄帝内经》),舌动窍开心明,开慧而增智。总之要靠“运动”来通过语言和文字启迪慧识和智识。并且诵读具有源泉式能量的经典,不断给生命中客观存在的慧识供能,使慧与智同步提升,持续发展。
      非常感谢中国科学家们的这一发现,从这一发现中,结合英国和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我们再对中国的文字语言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就不难看到,中国的文字语言就是同步启迪智和慧的文字语言。据BBC科技报导,英国的研究人员也发现,说汉语的人可能比说英语的人更多地使用大脑。说汉语的人在讲话时同时使用大脑两边,而说英语者只使用大脑一侧。人们讲英语时,靠近左太阳穴的左颞叶开始活跃。大脑这个区域的功能是把发音联系起来,形成单个词汇。但是,人们在说汉语时,左颞叶和右颞叶大脑功能却一起活跃。
      根据这一研究成果,我们再结合美国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他们对僧侣进行的“静坐”下灵感产生的测试结果发现:人类灵感在大脑中发生的区域,就在大脑额叶的中央区,当我们诵读经典时,启动了左右颞叶区,这一对语言的阴阳活动区同时进入活动功能状态。此时,我们所诵念的内容,如果含有较强的能量,并且能够被我们触发启动之时,那么就能够直接影响和作用于大脑额叶的深层。我们通过正确的经典诵读方法,就可以激活大脑额叶中央这个慧识区,就在不知不觉之中实践培养稳定的直觉和灵感,开启慧识。
     国学大师熊春锦先生就是运用这些最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理念,结合中国古老的生命科学理论,提出了这一套完整的经典诵读理论和方法,在经典诵读教育领域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因其经典诵读教育方法具备提纲挈(qie)领、重点突出,具备系统性和人体生命科学性等鲜明特点,近几年来在全国乃至海内外多个幼儿园、学校 试点成功案例较多,个人、家庭等推广运用,进行全面深刻的德慧智培养,使参与经典诵读者的慧与智获得同步开发、提升和形成,使每位参与者既具有道德心灵,又具备慧智双运的头脑,富含科学创造力,为成为新世纪道德人才而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德慧智经典诵读教材以两经一书为主,这就是《老子德道经》、《周易》、《大学》,在此基础上配以辅助教材和其它具有上善属性的经典
《老子德道经》和《周易》是传统根文化的源头活水,含有慧、智同步开发的一元四素方法论,是完整的科学的教育法宝,在经济复兴的同时,道德、文化、科技亟待复兴,必须衔接到《老子德道经》和《周易》这个传统文化的源头上,才能获得复兴的源动力。首先从教育起步,以德育居中统领慧与智,形成德慧智同步培养人才的教育系统,才能培养出既具有道德心灵、又具有丰富科学创造力的优秀人才,这才是最完美的教育。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富资源。”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在今天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经济飞速前进的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根文化不但受到中国人民的重视,必将像磁铁一样深深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老子•德道经》对人的生命进行了全面而且深刻的揭示,她既是一部生命科学的经典也是一部民族教育的经典。20世纪后期和21世纪的当今,在全世界出现研究老学的热潮,在这个大潮中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他们在《老子德道经》中所寻觅探索的绝不是科学发展的公式,而是能够提升他们直觉和灵感的精神食粮。因为德国哲人尼采早就向整个西方宣示:《老子德道经》就像一个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老子老先生早在几千年前他就深刻地指出:“上善治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居眾之所惡,故幾於道矣。”老子本意所讲的“上善治水”,就是指对我们的生命之水用上善的德进行治理、管理和调治,从而使人生完成性命在德道之路上的回归;上善治水,就是用感恩和赞美之心对待万事万物。
    我们大家都知道,人在胎儿时期,完全浸泡在水(羊水)之中,体内分布着95%以上的水;而在婴幼儿时期(4-8岁),身体内占有90%的水分;即使在成人时期,体内的水分也高达70%。可见水是我们生命的主体成分,那么人的一生也就毫无例外地在以水占主导地位的内环境和外环境中完成生命的全部进程。
        我们人一生中的胎婴时期、幼儿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成人时期、老年时期的六大人生阶段,抓住了治水,也就是抓住了一生的德道实践。用上善治理终生的水,也就抓住了人生的根本。我们根据前面提到的水结晶的实验,如果我们一生都善加利用“上善治水”的这一科学原理,主动运用上善的淳德治理我们生命体中的水,对水用善治之,就能使水发生德性的改变,从而利益于我们心身健康成长。
我们都知道,动与静是一对阴阳,在人的一生之中少儿期是最好动的一个人生时期。近代儿童多动症发病率相当高,是一个令家长们头疼的大问题,那么老子在这里所开出的医治处方,不是镇静剂而是最根本的根治方案,“水善”则“有静”。孩子们体内的水被经典给净化了,被德善所改变了,也就自然而然地温文尔雅,“有静”可以产生了。我们在德慧智经典诵读推广中,大量的事例已经验证了这个处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的方法中,分为“胎婴养虚、幼儿养性、少年养正、青年养志、成年养德、老年养福”这人生六大阶段,下面我们来简单地谈一谈胎婴养虚这一阶段。
胎婴养虚阶段,胎,指的是十月胎胞发育期;婴,是指从出生后的新生儿到三岁的这一人生时期。胎体发育期与婴儿成长期结合在一起的这段时间,共同称之为人体生命、人生发展六阶段中的第一阶段。
胎婴养虚,在德慧智经典诵读之中,是指运用经典所蕴藏的五德能量,作为精神的食粮,抚育、培养、滋养、饲养胎儿时期和婴儿时期的生命。
这一人生阶段,是生命从虚无到实有、从稚嫩到柔弱的发育阶段,完全处于先天无为状态,心灵纯真,没有物相的障碍,对任何能量都是被动接收状态,但也并不是什么也不知、什么也不懂,而是处于慧性状态下的能听、会看、擅听、精记忆、善感知、有情感,可塑性极强。是培补淳厚的德性、培育道德心灵、开启慧心之窍、启迪大脑慧智潜能的最佳时期。这些特点都已经被现代科学研究所揭示,我们完全可以从近代科学研究中去发现“胎婴养虚”的宝贵性和重要性。
胎儿时期,体内分布着95%以上的水,如果我们的准妈妈们进行德慧智经典诵读,利用“上善治水”的这一科学原理,不仅会直接对胎儿产生作用,也能对孕妇本身产生作用,对家庭也发生影响。要想孕育出具有道德心灵和聪明 智慧的后代,孕妇自己首先要具备妇德,具备上善的心灵、上善的品格、上善的言行。只有自己本身具备这个上善,才能用 上善 治自己体内的水,治自己不断提供给胎儿的体液之水。孕妇自己体内的水能够被上善所治,才是胎婴养虚能够正确进行、并且取得确切成果的前提和基础。
另外,夫妇共同有意识地齐心合力地对胎儿诵读经典《老子•德道经》,传递上善的信息能量给胎儿,会令胎儿的心灵和神经系统变得对语言更加敏锐,胎儿即会心身合一地 处在《老子•德道经》特有的古朴 悠远 宁静的氛围中,同时《老子•德道经》的精神能量,也在涵养 培育着胎儿 真朴 清虚的上德品质,那诞生的将是一个乖巧、聪明、健康的小宝宝。
0-3岁婴儿期是德慧智教育的黄金时期
据医学科学研究,人类约有150个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全部完成于胎儿时期,平均起来,每天要生产五六千万个,胎儿诞生以后就不会再增加。但是,出生以后大脑的重量却会增加,出生时重约400克的大脑,发育到满1岁时已经重达800克,而1岁以后的成长就慢了下来,3岁时达1000克(成人是1400-1500克)。这些出生后脑部增加的重量,是来自脑部网状组织的结构或覆盖物的结构,脑细胞和脑细胞之间的联络网络-突触,突触越深厚、越细致,那么他的智能就越发展。
也就是说,婴儿从出生到3岁时期的3年中,大脑的联络已经完成60%,完成了一大半,每一岁增加近20%。但是3岁以后,却开始变慢而减缓速度,每1岁成长约10%,到6岁就要完成至80%。从6岁至8岁这一阶段,发育速度又再减慢,每年成长5%,8岁时脑部的发育达到了90%。
所以,0—3岁的时候,是孩子大脑智识最关键的发育期,这一时期婴儿的智识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婴儿出生以后,脑部的智识系统就象一张白纸,可塑性极强,接受能力极为活跃,只要外界具备足够的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官的智识刺激,智识所管辖的眼、耳、鼻、舌、身等各种器官的功能就会逐步发达起来,刺激得越多,发展的越快。但是这种刺激是科学而正确的,是正向启发性的,而不是功利式的强灌。
俄国心理学家柴可夫斯基表示:婴幼儿时期的大脑具有非常惊人的学习能力,他们对于成人所给予的各种刺激,如果次数充分,便可能被他们全部照单全收,而且成为潜意识,成为将来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可以说,这个时期的教育决定着孩子一生是否成功。
    根据婴儿的生理发育特点,0――1岁,囟门尚未闭合,能够从自然界自动地摄入德一的能量进入体内滋养精神系统;一旦闭合,这种摄入量就会明显降低。因此,0—1岁阶段是最佳的精神营养获取时期,如果能够主动配合这种摄入德能的最佳生理机制,对孩子的
精神发育,对慧与智双向同步开发极为有利。婴儿1岁左右,是囟门闭合之际,作为父母来说要高度重视婴儿的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家长要同步及时地帮助婴儿将舌窍打开,这对孩子的一生来说是一个关键性的转折。
因为这个时期,婴儿进入了语言能力生成期,每天除了聆听经典诵读的录音 跟诵以外,父母要及时地指导 带领 孩子自己 开口诵读经典,通过孩子自己的发音、舌头地运动,音波的 谐震力就 更强、更直接,既能够迅速地通达全身,又能 促使 心窍的开启,舌窍开 则心窍易于打开,使心与外环境的门户畅通,也能使孩子的道德慧性之心充分地形成。在上善能量与慧性为共同主导力量的前提下,促进大脑智识 高质量的生成,使语言能力在其中同步完成 和完善。
语言能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和最有利的工具。舌 开窍于心,语言开启有利于慧智同步发展。语言能力越强,学习的速度会提升得更多、更快。语言也是重要的社交工具,对孩子的未来具有基础作用。
0-3岁是婴儿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大脑皮质的语言区特别敏感,容易对听到的语言进行记录和整理。父母对婴儿语言功能的启迪,要伴随着婴儿的呱呱坠地就开始,要让孩子的天生慧识 先期 充分 接受 语言的信息,传递到 逐步形成的 智识中 记忆 储存。不要因为婴儿没有回应而放弃,要相信孩子先天的慧识正在静静地聆听。所以要主动与婴儿多谈话、让婴儿多听、多说,包括 听与 说 外国 的语言。
下面再来谈一下德慧智教育中的识字教育
上善治水的教育,渗透在万事万物之中,凡是上善的信息和物品都能达到启迪智慧的作用。根据医学科学界研究,人的右脑属于 感性 脑组织(音乐脑),主要功能是直觉和 感性印象 的传入记录,包括声音、音乐、图画、图型、影像等非语言性的信息;而左脑属于 论理性 脑组织(言语脑),它的功能主要是语言、文字、记号、分析、计算、理解、判断、综合等等方面的能力。
    所以,婴儿德慧智教育要同时关注左脑与右脑的均衡发展,使婴儿在早期就获得真善美 个性的全面培养,进入道德情操的陶冶和培育之中,同时也能促进汉字和外文的学习与提高。
汉字,是我们民族智慧与文明的载体,是人类探索一切有相世界的工具。早期及时地教育婴儿认识汉字,是德慧智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识字,是智识与慧识接轨、同步的基础,是学习和掌握任何学科 知识的 前提与基础。
德慧智教育的汉字识字教育,依据生理学而定位在孩子视觉稳定后,把握七个月时较为理想。这个时期的孩子对汉字的记忆极佳,虽然孩子还不会用语言表达文字,但是对文字的辨识能力极强,记忆深刻,能够完全将文字信息存入大脑意识系统中。特别是汉字的这种作用更远胜于拼音文字,在反复聆听、诵读与家长具体指导、观看的过程中,这种记忆文字的能力,超过其它 年龄期 数倍 之多。
所以,我们的父母要及时早期地教育孩子阅读富含慧智信息的汉字,引导孩子在听诵的基础上,及时接触《老子•德道经》中的汉字,让语音和汉字同步进入孩子的心灵和大脑,这将会产生德慧智教育 和谐 统一 展开的良好效果。
只要我们抓住了德慧智教育,在经典诵读中同步进行识字教育,那么小学生必须用六年漫长的时间学习汉字,才能达到的水平,我们将能够在三五年之间的婴幼儿时期完全实现。通过德慧智教育的孩子,当他们迈入小学的大门之时,就已经能够正常阅读任何课文和课外读物。他们的阅读、听力、说话、朗读、写作等能力,都将会超过同龄的其他孩子,他们必将会成为学校学生中道德素质文化水准中的佼佼者。
0-3岁的婴儿,后天的智识系统以及它所指挥的眼、耳、鼻、舌、身将在出生之后短短的几年内发育完成。这种发育极为迅速,稍纵即逝,时光不再。
因此,我们为人父母者如果能够把握住这一段发育的关键期间,“先天生理后天成”的机缘,主动给婴儿创造一个能够合一于高场景、高能量、质纯量足、富含精神营养的外环境和方法;主动营造最适合于婴儿达到真实不虚的“天人合一”,大量吸收道德能量的外环境,配合其先天慧识没有被屏蔽,后天智识的发育迅速展开之时,及时地给孩子德、慧、智三方面的立体教育,提供上善的精神营养,聆听与诵读《老子•德道经》和《周易》,用道德的能量扶生慧识,同时正确及时地展开智识教育,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孩子成为德慧智素质全面的优秀人才。
在对经典被动听诵和主动自诵的较长时期内,孩子的大脑或许不容易理解经典中所蕴含的上善内涵,这一点并不重要,重点是在于通过多听,多读,多看,到能够背诵,乃至于使经典中所蕴含的能量释放出来,在无为之中被充分吸收到体内的水中,产生无意识的作用。这就是运用经典诵读,进行上善治水的简单方法。因为婴儿体内的“水”可以明白、可以接受、分辨、记忆、形化经典中的信息,经典能量不断地反复浸润、渗透于体内的水之中。虽然体内的水在不断地摄入和排出,但是通过坚持不懈地诵读,源源不断进入体内的水,始终不停地被经典诵读产生的上善能量所治理,体内的水也就因此上善的治理而变得纯净,产生健康、智慧和愉悦的生理作用,孩子的道德心灵品格以及慧智型头脑也就必然因之而在纯净、清静的状态中生成、开发和提升。从而实现众多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也实现我们振兴整个民族的希望。宝贵的记忆能力,才是婴幼儿时期最为珍贵的财富。
我在给一位家长推荐德慧智经典诵读的时候,她当时就非常高兴并且欣然接受。因为她对自己孩子的早教非常重视,孩子2岁半,她一直在选择一个合适的教育理念,她看到《国学道德经典导读》一书,她就觉得正是她要寻找的,就决定按照这个理念来教孩子诵读经典。
现在在这位母亲每天的教诵和引导下,孩子已经会背诵双一章了,我前几天去给她送书,她说:“孩子最近进步挺大的,我每天早上醒来都放那个诵读的录音给她听,这几天早上,我在收拾家务擦地的时候,孩子一个人在床头坐着,拿着那本小口袋本的《德道经》边看边跟着录音诵读,我看了感动得不得了,后来我表扬和鼓励了孩子。” 作为家长,我们就应该这样很好地指导孩子来进行经典诵读,让孩子从小就有这么一个环境,用 “上善治水”的科学原理,跟孩子一起进行德慧智经典诵读,那将是一个投资小,回报大,效果好的方法。持之以恒,必定会产生和获得无穷的效益,孩子受益、家长受益、家庭也会受益。
我们大家对犹太民族都有所了解,犹太民族是一个令世界为之尊重的民族,它就好像是一个世界科学天才的摇篮一样,诞生了许多世界级的科学家。犹太人把教育作为成功的根本,犹太人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若不了解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和策略的重要性,不仅要失去作为父母的职责,还会起到坏作用。做好子女教育是所有犹太人的头等大事,也是他们能够保持长久成功的重要原因。
我们前面提到过,婴儿从出生到3岁时期的这3年中,是人一生中身体和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可塑性最高、施教最容易的阶段,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高度重视自己对自己孩子的早期教育,特别是母亲,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是牺牲自己这3年的辛苦工作,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教育和培养孩子上面,付出辛勤的努力,千万不可错过。这样不仅会给自己的终生带来幸福,更幸福健康快乐的是孩子。因为孩子在他的人生起点中,得到了母爱无微不至的关怀,在精神和心灵上得到了上善的道德能量,这是生命慧识和智识的最佳营养,也将是孩子未来科学创造力的动力和源泉。我们的家长在培养孩子五大能力的均衡发展之中,(大运动、精细动作、认知、语言、情绪和社会行为)进一步来了解和掌握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思想,加以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理念,在这个明理、知法的同时,起到一个很好的表率作用,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自信地成长。
    好,就跟大家交流到这里吧,我的水平实在有限,不足和纰漏在所难免,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