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精子稀是什么原因:清华,在权利的魅影中陶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0:32:28

清华,在权利的魅影中陶醉!

清华100年,此时此刻他醉了,像一个喝着小酒沾沾自喜的知识分子。

清华100年,他变得愈加威武和剽悍,从当初一贫如洗的学术高地醉倒在满面的春风里。此时此刻,清华陶醉在权利的魅影中,让他醉入这片沼泽的是政治魅影和功利主义。一部清华的百年史,就是中国学术价值被政经糟蹋的历史,是从学术高地醉倒在权利魅影中的陶醉史。大学之道不在培养君子,转而从探求真知的学术高地漫漫滑落。

“大会堂、高朋满座、掌声雷霆、彩旗飘扬”此时此刻,没有反思;此时此刻,没有谦卑,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正在火热的进行。更令人震惊的是需要用5年的时间来筹备一个庆典。为什么在这样一个适合颂赞的时候,我却说他喝醉了,其实笔者完全可以不用担心清华的未来。比如他有每年数十亿的科研经费,有傲人的教学设备资产,还有每年全国优先海选学子精英的特权。基于这么殷实的家底,清华的小日子完全不用瞎操心。可关键是清华不是公司,不是政府部门,笔者不能用赚了多少钱,有多少高管校友来衡量。衡量一所大学价值的关键还是在于人才,在于造就人才背后的社会价值和大学之道。令人意犹未尽的是,清华即有能力培养会赚钱的精英,又成功跻身培养政治家的摇篮。恰恰是没有成就几多大师,没有造就几多人才,没有践行大学之道。

说清华这些年没有培养出人才,那是不负责任,一批批学者,行业精英,专家教授很多都源自清华制造。关键在于对人才的定义,古圣贤给大学之道的定义是,培养品德优良的君子,其关键是只有君子才算是人才。这跟我们这个时代对人才的定义,跟清华的定义似乎大相径庭。纵然培养的人才学富五车,技高一筹,能赚钱会做官,这就一定是君子吗?但凡从社会和发展的角度审视一下他们,滑稽的一面必然败露无遗。

在功利价值观主导社会的当下,让清华做一个纯洁的君子,这似乎是件不太靠谱的事情,最终还是要看其价值观和立场。看今日之清华,一副陶醉自乐的样子,很难想象他还记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宗旨。恐怕自强在逐利中挺进,厚德在权倾朝野中蔓延。清华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的优选精英特权,办学物资配备国内甚至国际一流设施,财力有国际专项资金支持。在如此优越的土壤之下,何以造不出大师和人才?如果说早期清华园的学子为求真知而孜孜不倦,那么今天的清华学生早已把自己当成国家的准精英,未来的政商领袖来款待,他们学着商业大佬们的思维研究市场战略,照着官员的口吻轻弹民生。也许真是把自我定位过高,才迷失了基本的求知角色。


大名鼎鼎的伊顿公学就是一所标准的精英孵化器,是英国王室、政界经济界精英的培训之地。每年250名左右的毕业生中,70余名进入牛津、剑桥,70%进入世界名校。尽管伊顿公学只是一所高中层次的学校,但就其教育目标和功能倒是和清华大学有的一拼,同样是主要培养国家政商精英,同样是充当世界一流大学的“培训班”,这不得不让人感慨万千。 在今天的美国,如果随机询问一位刚毕业的博士本科是在哪里就读,最可能听到的答案,一定令中国人备感亲切而惊讶:清华大学。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美国政府对全国博士普查的结果。据有关报告通过对2006年度全美45596名研究型博士学历背景的分析显示,当今“出产”美国博士最多的三所学校是清华大学571人,北京大学507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427人。在令人眩晕的庆典同时,清华难道不能反思这些情况是如何阻碍他们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


 在让我们回想一下上世纪中华名族最为难的时刻,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在战火纷飞、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岁月里,西南联大出了8位两弹一星元勋,约171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位诺贝尔奖得主。而学术繁荣的背后是“自由,独立”的大学精神价值。再相对于现在清华大学财力之雄厚,物力之丰沛,何颜成就不了世界一流大学。要找理由,那只可能会是在权利魅影中迷失后精神没落。清华有幸庆祝百年的积淀时,似乎更应该仰望星空反思未来,反思政治和功利魅影对大学精神的束缚。中国有数以千百计的大学可以培养商业奇才和政治精英,但担负引领中国大学教育方向的责任清华毋庸推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