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仪式座位图:老子行年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3:06:09
老子行年考 2010年03月23日 周灵王2年陈成公29年楚共王21年辛卯(公元前570年)

〇老子约生于此时前后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文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东汉郑玄《礼记·曾子问》注:“老聃,古寿考者之号也,与孔子同时。”唐孔颖达《礼记·曾子问疏》引《史记》:“老聃,陈国苦县赖乡曲仁里[人]也。”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老子,《史记》云:‘字聃。’又云:‘曲里人。’一云:‘陈国相人。’”唐陆德明《老子音义》:“老子,《史记》云:‘字聃。’又云:‘仁里人。’又云:‘陈国相人也。’”

【考辨】老子的姓名,《史记》说是“姓李氏,名耳,字聃。”这给后人带来了许多争论。《正义》引张君相说:“老子者是号,非名。”但近代学者多主张老子姓老。唐兰说:“老聃的老字是他的氏族的名称,因为当时称子的,像孔子、有子、曾子、阳子、墨子、孟子、庄子、惠子以及其余,都是在氏族下面加子字的。”(《老聃的姓名和时代考》,载《古史辨》第四册)那么,司马迁为什么又说他姓李氏呢?高亨说:“老、李一声之转,老子原姓老,后以音同变为李,非有二也。”(《史记老子传笺证》,载《古史辨》第六册)则老子姓老(李),名耳,字聃。又,今本《史记》中有“字伯阳”的说法,但据考证,这是后人“取神仙家书改窜之”,故当删去(见王念孙《史记杂志》、高亨《史记老子传笺证》)。

老子的故里,《史记》说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为今河南省鹿邑县。而孔颖达《礼记·曾子问疏》引《史记》则说为“陈国苦县赖乡曲仁里人也”。《史记》索隐引《地理志》说:“苦县本属陈,春秋时楚灭陈,而苦又属楚,故云楚苦县。”可见两种说法并不冲突,苦县春秋时属陈地,自古而言,老子为陈人。但是,陈地不久后即并入荆楚,所以说老子为楚苦县人也不为错。又,陆德明《老子音义》说老子为陈国相人,《郡国志》说:“苦,春秋时曰相。”司马彪说:“相今属苦。”可见所谓的苦人、相人,实际和楚人、陈人一样,都是因为古今异名而形成的。此外,又有说老子为宋人的,其根据是《庄子·天运》说孔子“南之沛见老聃”,而沛为宋地,故老子为宋人。但《天运》篇并没有明确说明沛就是老子的故里,所以“宋人说”难以成立。今又有人说相在春秋时为宋地,以证明老子为宋人。孙以楷、甄长松引《水经注》卷二十四:“睢水又东,迳相县故城南,宋共公之所都也。”由此得出结论说:“春秋相城,为老子故里,春秋之时当属宋地。……老子只能是宋之相人。”(《庄子通论》第58页,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但《水经注》所说相县,是秦时所置,汉时为沛郡。它是否就是老子所出生的相,尚有疑问。故其说仍难成立。

老子的生卒,后世颇多异说。或相信他与孔子同时而略长于孔子,或认为他生活在战国时代,或怀疑老子本人是否存在。从《庄子》、《史记》等文献记载来看,孔子曾向老子问礼,说明老子应长于孔子,思想比孔子成熟早。胡适说:“老子比孔子至多不过大二十岁。老子当生于周灵王初年,当西历前570年。”(《中国哲学史大纲》第39页,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此说为大多数学者接受,故从之。

周景王24年鲁昭公21年庚辰(公元前521)

〇孔子适周,问礼于老聃

孔子三十一岁时,与鲁人南宫敬叔适周,向老子问礼。老子说:你所说的,已经与人的骨头腐朽了,只有言论还在。况且君子得其时则出来做事,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并告戒孔子要去掉“骄气与多欲”。

【文献】《史记·孔子世家》:“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已,为人臣者毋以有已。”’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史记·老子韩非例传》:“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与人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定县竹书《儒家者言》:“于大庙右阶之前有铜□,其□如名(铭)其背〈□□□〉〈之为人也,多〉言多过,多事多患也。”《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行所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无谓何害,其祸将大。无谓何残,其祸将然。勿谓莫闻,天妖伺人。荧荧不灭,炎炎奈何。涓涓不壅,将成江河。绵绵不绝,将成网罗。青青不伐,将寻斧柯。诚不能慎之,祸之根也。口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故后之下人,使人慕之。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人皆趣彼,我独守此。众人惑惑,我独不徙。内藏我知,不与人论技。我虽尊高,人莫我害。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天道无亲,长与善人。戒之哉,戒之哉!’孔子顾谓弟子曰:‘记之,此言虽鄙而中事情。《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临薄冰。”行身如此,岂以口遇祸哉!’”又见《荀子·宥坐》、《淮南子·道应训》、《说苑·敬慎》、《孔子家语·观周解》、《孔子家语·正论解》、《孔子家语·三恕》,除《说苑》外,皆作鲁桓公庙。《孔子家语·致思》:“孔子曰:季孙之赐我粟千钟,而交益亲,自南宫敬叔之乘我车也,而道加行。故道虽贵,必有时而后重,有势而后行,微夫二子之贶,则丘之道殆将废矣。”《吕氏春秋·仲春纪第二·当染》:“孔子学于老聃、孟苏夔、靖叔。”《韩诗外传·卷五》:“哀公问于子夏曰:‘必学然后可以安国保民乎?’子夏曰:‘不学而能安国保民者,未之有也。’哀公曰:‘然则五帝有师乎?’子夏曰:‘臣闻黄帝学乎大坟,颛顼学乎禄图,帝喾学乎赤松子,尧学乎务成子附,舜学乎尹寿,禹学乎西王国,汤学乎贷乎相,文王学乎锡畴子斯,武王学乎太公,周公学乎虢叔,仲尼学乎老聃。此十一圣人,未遭此师,则功业不能着乎天下,名号不能传乎后世者也。’诗曰:‘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又见《新序·杂事第五》,姓名有异。

【考辨】关于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时间,以往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一)在鲁昭公七年,孔子十七岁时。《史记·孔子世家》索隐:“孔子适周,岂访礼之时,即在十七耶?”另外,边韶《老子铭》、郦道元《水经注·渭水》均言“孔子年十七问礼于老子。”近人高亨亦持此说,并举出《左传·昭公七年》有日食的记载,以为旁证(见高亨《关于老子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1期)。(二)在鲁昭公二十四年,孔子年三十四岁时。阎若璩《先圣生卒年月考》说:“《曾子问》,孔子曰:‘昔者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及堩,日有食之。’唯昭公二十四年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见《春秋》,此即孔子从老聃问礼也。”此说为今天大多数学者接受。(三)在定公九年,孔子年五十岁时。《庄子·天运》有“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的记载,梁玉绳《史记志疑》说:“盖适周问礼,不知何年。……此本阙疑之事。必欲求其年,则《庄子》五十一之说,庶几近之。”(四)在鲁昭公二十一年,孔子三十一岁以前。“因为鲁昭公二十二年(孔子三十二岁),周室已发生内乱,打了五年之久,孔子当然不能于周室两派贵族斗争之时去观光问礼。而鲁昭公二十五年(孔子三十五岁),鲁国也发生内乱,昭公出奔,国内无君,孔子因乱适齐,流亡在外者也有几年,自无‘鲁君与之一车两马’之事。而鲁昭公二十六年,周室王子朝已‘奉周之典籍以奔楚’老子也因之免官归居于陈,孔老自无在周相见之理。”(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第31页)(五)在定公十五年,孔子五十七岁时。此说为今人黄方刚提出,他据《曾子问》中“日有食之”的记载以及《左传·定公十五年》有日食的记载,认为:“孔子两见老子,第一次孔子五十岁,第二次孔子五十七岁。”(黄方刚《老子年代之考证》,载《古史辫》第四册)

以上分歧源于文献的不同记载,于是有学者主张,孔子见老子可能不只一次,《世家》、《曾子问》及《庄子》所记载的是不同时间孔子与老子的对话,但以往学者囿于成见,认为孔子与老子只会见过一次,强要把不同资料统一在一起,结果造成混乱。这种看法无疑是有见地的。从文献记录来看,《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适周问礼”,地点是在周(今河南洛阳);《礼记·曾子问》说“孔子助葬于巷党”,而巷党一般认为是鲁地;《庄子·天运》说“南之沛”,而沛是宋地(今江苏沛县)。可见,孔子至少在上面三个地方见过老子,《世家》所记只是孔、老会面中的一次,地点是在周,目的是问礼,时间应从詹剑峰之说,为鲁昭公二十一年。另,《世家》记与孔子一同问礼的有南宫敬叔,后人多认为他即孟懿子之子,而南宫敬叔出生于鲁昭公十二年,此时仅九岁,他于昭公二十四年方从孔子学礼(详见“周敬王2年公元前518年孟懿子、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孔子三十四岁”条),故学者对此多有疑问。但此南宫敬叔未必即是孟懿子之子,有学者就指出“南宫敬叔即南宫滔,字子容者,非孟懿子之子也。”(蒋伯潜《诸子通考》第51页)

周敬王4年齐景公32年楚平王13年乙酉(公元前516年)

〇冬十月,王子朝奉周之典籍以奔楚。老子失官归居

王子朝,“景王之长庶子”。有宠于景王,景王欲立之。景王去世后,先后与继位的长子猛、敬王匄争夺王位,混战达五年之久。今年晋国出兵攻周,王子朝出亡时带走大量周室典籍。负责掌管王室典籍的老子可能因此受到牵连,不久免官回到自己的家乡。

【文献】《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冬十月丙申,王起师于滑。辛丑,在郊,遂次于尸。十一月辛酉,晋师克巩。召伯盈逐王子朝。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铁得、尹氏固、南宫嚚奉周之典籍以奔楚。阴忌奔莒以叛。召伯逆王于尸,及刘子、单子盟。遂军圉泽,次于隄上。癸酉,王入于成周。甲戌,盟于襄宫。晋师使成公般戌周而还。十二月癸未,王入于庄宫。”《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之久,见周之衰,乃遂去。”

【考辨】詹剑锋说:“老子曾做过周朝图书馆之类的职员或馆长,后来免职或辞职回家(“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我们在上面曾说到王子朝把周室的典籍带跑到楚国去了,老子所掌管的典籍想必也被带走了,老子因此免官,由此得到了充分的证明;而《史记》谓‘老子见周之衰,乃遂去’,也是可信的。老子既‘免而归居’,自然是回到南方老家,从《庚桑楚》篇南荣趎南见老子,‘七日七夜,至老子之所’可证。”(《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第51页)詹氏所说可取,今从之。

周敬王6年鲁昭公28年丁亥(公元前514年)

〇老子归居,相传与孔子讨论仁义

老子丢官回到家乡不久,孔子再一次前去拜访。孔子与老子就无为而治还是仁义之治展开了论辩。孙以楷、甄长松说:“这次辩论的核心问题是:人性究竟是什么?孔子认为仁义是人的本性,仁义的表现是泛爱无私,但最终的结果还是利己;或者说,以利人开始,换取利己的结局;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互利关系,这种关系只不过被仁义加以修饰而已。老聃认为这种做法是矫情之举,是绕了一个弯子,最终还是回到个人生存问题上来,亦即归为生养之道;而生养之道最根本的还是自然。因此,老子认为仁义之说实在是迂阔得很,而自然说则直面人生。”(《庄子通论》第61~62页)

【文献】《庄子·天道》:“孔子西[观]藏书于周室,子路谋曰:‘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观]藏书,则试往因焉。’孔子曰:‘善。’往见老聃,而老聃不许,于是繙十二经以说。老聃中其说,曰:‘大谩,愿闻其要。’孔子曰:‘要在仁义。’老聃曰:‘请问仁义,人之性邪?’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则不成,不义则不生。仁义,真人之性也,又将奚为矣?’老聃曰:‘请问何谓仁义?’孔子曰:‘中心物恺,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老聃曰:‘意!几乎后言。夫兼爱,不亦迂乎?无私焉,乃私也。夫子若欲使天下无失其牧乎?则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乱人之性也。’”《庄子·天运》:“孔子见老聃而语仁义。老聃曰:‘夫播糠眯目,则天地四方易位矣;蚊虻囋肤,则通昔不寐矣。夫仁义憯然乃愦吾心,乱莫大焉。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风而动,总德而立矣,又奚杰杰然揭仁义,若负建鼓而求亡子者邪?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为辨;名誉之观,不足以为广。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考辨】《天道》篇记子路云:“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可知孔子这次拜访老子是在老子免官归居不久,老子免官是在鲁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估计当在本年前后,暂列于此。这次会面的地点,当在老子的故乡陈苦县厉乡仁里(今河南省鹿邑)。

周敬王9年鲁昭公31年庚寅(公元前511年)

〇老子在鲁,孔子从其助葬

老子在沛居住一段时间后,可能在孔子的邀请下,来到了鲁国。老子在鲁期间,孔子曾随老子助葬。在送葬的路上遇到日食,老子让孔子把馆柩放在道路右边,停止哭泣,观察变化,等日食过后继续进行。事后,老子讲解了送葬遇日食要停止行进的道理,使孔子受益非浅。

【文献】《礼记·曾子问》:“曾子问曰:‘葬引至于堩(注:音gèng,道也)日有食之,则有变乎?且不乎?’孔子曰:‘昔者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及堩,日有食之。老聃曰:“丘,止柩就道右,止哭以听变。”既明反,而后行。曰:“礼也。”反葬而丘问之,曰:“夫柩不可反者也。日有食之,不知其已之迟数,则岂如行哉?”老聃曰:“诸侯朝天子,见日而行,逮日而舍奠。大夫使,见日而行,逮日而舍。夫柩不蚤出,不莫宿,见星而行者,唯罪人与奔父母之丧者乎。日有食之,安知其不星见也?且君子行礼,不以人之亲痁(注:音店diàn,病也)患。”吾闻诸老聃云。’”《礼记·曾子问》:“曾子问曰:‘古者师行,必以迁庙主行乎?’孔子曰:‘……吾闻诸老聃曰“天子崩,国君薨,则祝取群庙之主而藏诸祖庙,礼也。卒哭成事,而后主各反其庙。君去其国,大宰取群庙之主以从,礼也。袷祭于祖,则祝迎四庙之主。主出庙、入庙,必跸”。老聃云。’”《礼记·曾子问》:“曾子问曰:‘下殇土周葬于园,遂舆机而往,途迩故也。今墓远,则其葬也如之何?’孔子曰:‘吾闻诸老聃曰,昔者史佚有子而死,下殇也,墓远,召公谓之曰:“何以不棺敛于宫中?”史佚曰:“吾敢乎哉?”召公言于周公。周公曰:“岂不可!”史佚行之。下殇用棺,衣棺,自史佚始也。’”《礼记·曾子问》:“子夏曰:‘金革之事无辟也者,非欤?’孔子曰:‘吾闻诸老聃曰,昔者鲁公伯禽有为为之也。今以三年之丧从其利者,吾弗知也。’”

【考辨】《曾子问》说“助葬于巷党”,巷党学者多认为是鲁地。刘汝霖《周秦诸子考》说:“巷党不冠以国,必鲁地。因孔子、曾子皆鲁人也。《子罕》:‘达巷党人曰’,按康有为读法,达字联上章,此章只余‘巷党人曰’四字。由此可知,孔子问礼地在鲁国。”“助葬”的时间,前人多有歧说,从事实判断,当在老子失官以后,如果老子以征藏史的身份来鲁国助葬,则不好理解;另外,“助葬”时有日食。据《左传·昭公三十一年》:“十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今年正符合这两个条件,故列于此。

周敬王19年鲁定公9年庚子(公元前501年)

〇老子居沛,相传孔子往见之

老子在陈居住一段时间后,因为躲避战乱,来到了沛。这时孔子感到自己还没有真正理解道,便前往沛,向老子请教。孙以楷、甄长松说:“这个孔子五十一岁所未闻的道不是普通的社会政治之道,而是自然大道。所以,当老子问孔子是怎样探求道的时候,孔子回答道:‘求之度数。’这个‘度数’并非社会制度名数,而是天体运动的度数(所谓‘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之类);孔子又进而回答说‘求之于阴阳’。度数也是阴阳变化之数,所以求之于度数仍不得,才进而求之于阴阳。看来,孔子探求天道的路径并不错,但是还没有达到把握天道的程度。当孔子向老子求问天道的时候,老子告诉说:……道不可献,不可进,不可告,不可与,必需通过内心领悟,才能真正把握天道,内心不悟,强从外入,那是不可取的。老子认为必需帮助孔子问天道之后,很快又把话题转到了仁义问题,指出仁义只是先王住宿过一夜的旅社,并不是永恒的真理;他希望孔子能够顺任自然的变化而不为物欲所滞塞。”(《庄子通论》第63页)

【文献】《庄子·天运》:“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老聃曰:‘子来乎!吾闻子,北方之贤者也。子亦得道乎?’孔子曰:‘未得也。’老子曰:‘子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度数,五年而未得也。’老子曰:‘子又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阴阳,十有二年而未得。’老子曰:‘然。使道而可献,则人莫不献之于其君;使道而可进,则人莫不进之于其亲;使道而可以告人,则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与人,则人莫不与其子孙。然而不可者,无它也,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由中出者,不受于外,圣人不出;由外入者,无主于中,圣人不隐。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义,先王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觏而多责。古之至人,假道于仁,托宿于义,以游逍遥之虚,食于苟简之田,立于不贷之圃。逍遥,无为也;苟简,易养也;不贷,无出也。古者谓是采真之游。以富为是者,不能让禄;以显为是者,不能让名。亲权者,不能与人柄。操之则慄,舍之则悲,而一无所鉴,以窥其所不休者,是天之戮民也。怨、恩、取、与、谏、教、生、杀八者,正之器也,唯循大变无所湮者为能用之。故曰正者,正也。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矣。’”《庄子·知北游》:“孔子问于老聃曰:‘今日晏闲,敢问至道。’老聃曰:‘汝齐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夫道,窅然难言哉!将为汝言其崖略。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故九窍者胎生,八窍者卵生。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邀于此者,四枝强,思虑恂达,耳目聪明。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庄子·天地》:“夫子问于老聃曰:‘有人治道若相放,可不可,然不然。辨者有言曰:“离坚白若悬宇。”若是则可谓圣人乎?’老聃曰:‘是胥易技系,劳形怵心者也。执狸之狗来田,猿狙之便来藉。丘,予告若,而所不能闻与而所不能言,凡有首有趾无心无耳者众,有形者与无形无状而皆存者尽无。其动止也,其死生也,其废起也,此又非其所以也。有治在人,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庄子·天运》:“孔子见老聃归,三日不谈。弟子问曰:‘夫子见老聃,亦将何规哉?’孔子曰:‘吾乃今于是乎见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乎云气而养乎阴阳。予口张而不能嗋,予又何规老聃哉!’”《孔子家语·五帝》“季康子问于孔子曰:‘旧闻五帝之名,而不知其实,请问何谓五帝?’孔子曰:‘昔丘也闻诸老聃曰: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古之王者,易代而改号,取法五行,五行更王,终始相生,亦象其义,故其生为明王者,死而配五行。是以太皞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皞配金,颛顼配水。’”《孔子家语·执辔》:“子夏问于孔子曰:‘商闻易之生人及万物鸟兽昆虫,各有奇耦气分不同,而凡人莫知其情,唯达德者能原其本焉。天一地二人三,三三为九,九九八十一,一主日,日数十,故人十月而生。八九七十二,偶以从奇,奇主辰,辰为月,月主马,故马十二月而生。七九六十三,三主斗,斗主狗,故狗三月而生。六九五十四,四主时,时主豕,故豕四月而生。五九四十五,五为音,音主猿,故猿五月而生。四九三十六,六主律,律主鹿,故鹿六月而生。三九二十七,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二九一十八,八主风,风主虫,故虫八月二生。其余各从其类矣。鸟、鱼生于阴而属于阳,故皆卵生。鱼游于水,鸟游于云,故立冬则燕雀入海化为蛤。蚕食而不饮,蝉饮而不食,蜉蝣不饮不食。万物之所以不同,介鳞夏食而冬蛰,龁吞者八窍而卵生,龃嚼者九窍而胎生,四足者无羽翼,戴角者无上齿,无角者前齿者膏,无角无后齿者脂,昼生者类父,夜生者类母。是以至阴主牝,至阳主牡。敢问其然乎?’孔子曰:‘然。吾昔闻老聃亦如女之言。’”

【考辨】《庄子·天运》云:“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今年孔子五十一岁,故列于此。

周敬王28年宋景公25年鲁哀公3年己酉(公元前492年)

〇老子居陈,相传孔子拜见老子

孔子在陈国时,可能与居住在陈国的老子见过面。此时孔子对《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已经有了深入研究,自以为理解了其中的道理,然而他周游各国,讲解先王的道理,阐扬周公、召公的业绩,却没有被一个君主所取用。于是他向老子感叹道:太难了!是这些人难以说服呢?还是道理难以讲明呢?老子则指出《六经》只不过是先王的陈迹,并不是“所以迹”之道;孔子之所以不遇于诸侯,并不是道之不是,而恰恰是因为孔子并没有得道。老子再一次向孔子讲述了本性不可改变,命不可变更,时间不可止留,道不可闭塞的道理。

【文献】《庄子·天运》:“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论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无所钩用。甚矣夫,人之难说也!道之难明邪?’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也!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哉!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夫白鶂之相视,眸子不运而风化;虫,雄鸣于上风,雌应于下风而风化。类自为雌雄,故风化。性不可易,命不可变,时不可止,道不可壅。苟得于道,无自而不可;失焉者,无自而可。’孔子不出三月,复见,曰:‘丘得之矣。乌鹊孺,鱼傅沫,细要者化,有弟而兄啼久矣,夫丘不与化为人。不与化为人,安能化人!’老子曰:‘可,丘得之矣。’”《说苑·反质》:“仲尼问老聃曰:‘甚矣,道之于今难行也!吾比执道,委质以求当世之君,而不我受也,道之于今难行也!’老子曰:‘夫说者流于听,言者乱于辞,如此二者,则道不可委也。’”

【考辨】老子失官后一直居住在陈国,所以孔子来陈国时可能拜访过他。孙以楷、甄长松说:“孔子这一段话,表明他已游说很多国君,但不明白为什么六经先王之道、周召之迹不能被各国君主接受,他只能感叹‘人之难说也!’这正是孔子游列国之后即将回鲁的心态。我们说孔子这次会见老子是在公元前486年(鲁哀公九年),就是据此作出的判断。”(《庄子通论》,第66页)孙以楷等认为老子在陈会见孔子,有其可取之处,但认为这次会面是在鲁哀公九年,则有误。孔子今年来到陈国,一年后离开陈国来到蔡国,此后没有再来过陈国(参见“周敬王20年公元前491年孔子离开陈国,到蔡国”条),故列于本年。《庄子》的这一段记载,可能有虚夸成分,故只能作传说看待。

周敬王39年鲁哀公14年楚惠王8年庚申(公元前481年)

〇老子出关,著《道德经》上下篇

《道德经》,又名《老子》,春秋末期老子所作。通行本为三国魏王弼注本,分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乙本,《德经》在前,《道经》在后。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竹简《老子》,整理者分为甲、乙、丙本,共二千零六十四字,约为今本的五分之二,为现存最早的抄本。基本保留了老子的思想。道教奉《道德经》为主要经典,《道藏》中收有各种注疏本五十种。现存注本有西汉河上公《老子章句》、三国魏王弼《老子注》、明焦竑《老子翼》、清魏源《老子本义》等。近人校本有高亨《老子正诂》、朱谦之《老子校释》、马叙伦《老子核诂》等。

【文献】《庄子·天下》:“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关尹曰:‘在己无居,形物自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芴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尝先人而常随人。’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人皆取先,己独取后。曰受天下之垢。人皆取实,己独取虚。无藏也故有余。其行身也,徐而不费,无为也而笑巧。人皆求福,己独曲全。曰苟免于咎。以深为根,以约为纪。曰坚则毁矣,锐则挫矣。常宽于物,不削于人。虽未至极,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汉书·艺文志·诸子略》道家:“《关尹子》九篇。名喜,为关吏,老子过关,喜去吏而从之。”

【考辨】《老子》一书的成书年代,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论。现代学者的看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早出说,认为老子在孔子之前,《老子》一书成书于春秋末年,郭沫若、吕振羽、高亨、张岱年、李学勤等人都持这种见解;二是晚出说,认为《老子》成书于秦汉之间或汉文帝之时,顾颉刚、刘节等人持这种见解;三是早出和晚出之间的战国说,认为《老子》成书于战国时期(又存在战国初期和晚期的差别),王国维、梁启超、冯友兰、侯外庐等人持这种看法(关于《老子》年代的争论,参阅《古史辨》第四册)。七十年代马王堆帛书《老子》的出土,基本否定了《老子》晚出的看法,证明《老子》是秦代以前的作品。九十年代郭店竹简《老子》甲、乙、丙的发现,为《老子》的成书提供重要佐证。据发掘报告,郭店一号楚墓的年代为公元前四世纪中叶至前三世纪初,为战国中期偏晚,有学者推定为公元前三○○年左右。简本的抄写应该比此更早,考虑到古籍的流传有一个过程,《老子》出于春秋老聃的记载基本是可信的。所以有学者认为“简本《老子》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老子》为老子所著,特别是更证实了《老子》一书的早出。”(王中江《郭店竹简〈老子〉略说》,《中国哲学》第二十辑)目前学术界的分歧集中在简本是一个完整的传本还是一个节本:郭沂认为“简本是一个完整传本”,“今本是后人在简本的基础上进行改造、重编、增订而成的。”今本《老子》的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太史儋(《楚简〈老子〉与老子公案》,《中国哲学》第二十辑)。但据发掘报告,墓葬在发掘时已数次被盗,竹简有缺失,简本《老子》亦不例外,所以多数学者倾向认为简本并非一个完整的抄本。李学勤先生则认为“荆门郭店楚简《老子》可能系关尹一派传承之本,其中包含了关尹的遗说。”(《荆门郭店楚简所见关尹遗说》,《中国文物报》1998年4月8日)

老子出关时间不可详考,因明年老子去世,故列于本年。

周敬王40年楚惠王9年卫庄公1年辛酉(公元前480年)

〇老子游于秦,不久去世

老子,春秋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创始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周衰,西出函谷关,退隐。著有《老子》。提出作为万物根源的“道”,道生于天地之先,处于万物之外,是一种无形体、无匹敌、无所不在的“虚无”。宇宙万物都是由道演化而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认为“道法自然”,否认传统的天命思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五章》)意识到语言概念和感性经验的局限性,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一章》),认为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是不能被感知。主张“塞其兑,闭其门”(《老子·五十二章》),“不行而知,不见而明”(《老子·四十七章》),排除感性经验,不用语言概念,通过“致虚极,守静笃”(《老子·十六章》)的沉思冥想直觉万物。甚至认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四十八章》),提出“绝圣弃智”,取消人类的人为,回复到婴孩般的纯真状态。认识到事物之间的依存和转化,“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反者道之动。”(《老子·四十八章》)但又主张消解矛盾,最终“复归于无极”(《老子·二十八章》),“归根曰静。”(《老子·十六章》)。抨击当时的统治者,指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主张“无为而治”,认为世间争乱的根源在于人为和多欲,“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五十七章》)提倡“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老子·三章》),欲使社会回到“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老子·八十章》)的状态。其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后来各种哲学派别都从不同的角度吸取、阐发他的思想。道教奉之为教主,称“太上老君”。历代统治者又封他“太上玄元皇帝”、“混元上德皇帝”等称号。

【文献】《庄子·寓言》:“阳子居南之沛,老聃西游于秦,邀于郊,至于梁而遇老子。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也。’阳子居不答。至舍,进盥漱巾栉,脱屦户外,膝行而前,曰:‘向者弟子欲请夫子,夫子行不间,是以不敢。今间矣,请问其故。’老子曰:‘而睢睢盱盱,而谁与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阳子蹴然变容曰:‘敬闻命矣!’其往也,舍者迎将其家,公执席,妻执巾栉,舍者避席,炀者避灶。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庄子·应帝王》:“阳子居见老聃曰:‘有人于此,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倦。如是者可比明王乎?’老聃曰:‘是于圣人也,胥易技系,劳形怵心者也。且也虎豹之文来田,猿狙之便来藉。如是者,可比明王乎?’阳子居蹴然曰:‘敢问明王之治。’老聃曰:‘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货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庄子·养生主》:“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人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考辨】老子卒年不可详考,胡适说:“老子死时,不知在于何时。《庄子·养生主》篇明记老聃之死。《庄子》这一段文字决非后人所能假造的,可见古人并无老子‘入关仙去’,‘莫知所终’的神话,《史记》中老子活了‘百有六十余岁’、‘二百余岁’的话,大概也是后人加入的。老子即享高寿,至多不过活了90多岁罢了。”(《中国哲学史大纲》第39页)今从胡适之说,列于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