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设备卡通图片:辛陈鹅湖之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52:09

鹅湖共饮 长歌相答

作者:徐新国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山东济南历城人,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农历五月十一日出生于金人占领区的历城四风闸。陈亮,初名汝能,字同甫,26岁时改名亮,36岁时又名同,宋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出生于浙江婺州永康龙窟南五里陈氏宅(在今浙江金华市永康县桥下乡)。这两位爱国词人长期友好交往,志同道合,在南宋抗金救国的大业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一、 相识相交
  辛弃疾、陈亮都出生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时期。金人南侵,南宋朝廷妥协投降,山河破碎,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样的时代环境,使他们产生了颇为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他们关心国事,力主抗金,反对投降,矢志整顿山河,恢复中原,统一国家。这相同的政见,一致的主张,成为他们相识相处、引为知己的基础。
  陈亮是个能文能武,能说能写的人物。《宋史》本传称他:“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年轻时,就得到婺州郡守周葵的赏识和引荐,结识了不少豪俊之士。“隆兴和议”订下后,苟且偷安的投降派人士都“欣然幸得苏息,独亮持不可”(同上),陈亮坚持否定的态度,于乾道五年(1169),挺身而出,向皇帝上了《中兴五论》,提出抗金中兴,洗刷国耻的一系列具体主张。淳熙五年(1178)春天,陈亮怀着急欲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满腔热血到临安,接连三次上书孝宗皇帝,反对“和议”,力主抗金,痛斥投降派头子秦桧是“国之贼”,提出“任贤使能”、“简法重令”的主张,但未被采纳。与此同时,辛弃疾刚巧由江西安抚使调到临安任大理少卿。经友人吕祖谦介绍,两人相识。因反对投降,坚持抗战的主张一致和恢复失地,统一国家的理想相同,辛、陈每次相会,都进行深度交谈,很快成为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的战友。
  临安相识后不久,两人便分手,但友情日益深厚。陈亮多次写信给辛弃疾,表达思念之情:“每念临安相聚之适”,“以慰相思”(《与辛幼安殿撰》)。辛弃疾也曾向有关人员详细询问陈亮的情况,并计划亲自到浙江婺州永康拜访。淳熙十年(1183),即辛弃疾被劾落职退居上饶的第三年,陈亮写信给他,陈述别后相思之切,并表示秋后专程去江西拜访。然而意想不到的灾难降临到陈亮头上。被人诬陷“置毒杀人”,被囚入狱,“更七、八十日而不得脱”(陈亮《陈春坊墓碑铭》)。因此,直到淳熙十五年(1188)冬,两人分别了长达十年后,陈亮终于怀着火一样的热情,冒着严寒从浙江婺州永康来到江西上饶,专程来拜会退隐赋闲的辛弃疾。
  当时辛弃疾正有小病,看到风尘仆仆远道来访的陈亮,喜出望外,兴奋异常,两人同饮瓢泉,同游鹅湖。瓢泉是辛弃疾大约淳熙十二年(1185)于铅山县东期思渡发现的,便靠泉营造了一所新居,离此不远就是鹅湖山,山麓耸立着鹅湖寺。据《铅山县志》载:“鹅湖山在县东北,周围四十余里。其影入于县南西湖。诸峰联络,若狮象犀猊,最高者峰顶三峰挺秀。《鄱阳记》记载‘山上有湖多生荷,故名荷湖’。东晋人龚氏居山蓄鹅,其双鹅育子数百,羽翮成乃去,更名鹅湖。”
  鹅湖相会有其背景和目的。淳熙十四年(1187)十月,发生了一个有利于抗战的事件。南宋投降派的总代表高宗(赵构)病死。南渡以来,赵构偏安一隅,不思北伐,重用大汉奸秦桧,爱国志士被害殆尽,无人敢有复仇之议。现在高宗死去,这在包括陈亮在内的主战人士看来,是推动抗金事业发展的有利时机。于是陈亮便寄希望于高宗死后而掌权的孝宗身上,并抓紧这一时机,采取了一些爱国行动。首先于淳熙十五年(1188)春天,亲自到京口、建业一带去视察军事地形(见《陈亮集·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作为论据向孝宗进言抗战。其次,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四月间陈亮去临安上书孝宗,在此番《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中,分析江南、淮东一带的地理形势,指出金朝内部矛盾激化,政局不稳的状况,陈述反攻图进的大计,建议孝宗用“喜怒哀乐爱恶”,“以鼓动天下”,实现国家统一,表达对抗金中兴事业的必胜信念:“江南之不必忧,和议之不必守,虏人之不足畏,而书生之论不足凭!”为了适应抗金斗争的需要,陈亮建议孝宗断然与金决绝,以震动天下,鼓舞士气,推动抗金高潮的到来。其三,陈亮主动与辛弃疾和朱熹取得联系,共商北伐大计。虽然陈、朱在思想上学术上存在严重分歧,但陈亮看到朱熹当时还有很高的声望,从抗金的大局出发,很想争取朱熹站到主战的一边来,壮大声威,以共同促使朝廷早定抗金收复失地的大计。
  陈亮出发前便给朱熹写信,约定与辛弃疾一起在福建、江西交界处的紫溪迎接他的到来。可是此时的朱熹,对恢复中原,实现国家统一失去了信心,对北伐抗战的态度比较消极,于是对此次会面不感兴趣,没有赴约。他说自己“只是诵说章句,以应文备数而已,如何便担当许大事!况只此倖冒,亦未敢承当。老兄之言,无乃太早计乎”(《戊申与陈同甫书》一)。表面看来是谦词,实质是不赴约的推托之辞。他在另一封信中便毫不隐讳地说:“况本来只是闲界学问,更过五七日,便是六十岁人,近方措置种得几畦杞菊,若一脚出门,便不能得此物吃,不是小事。奉告老兄,且英相撺掇,留闲汉在山里咬菜根,与人无相干涉,了却几卷残书,与村秀才子寻行数墨,亦是一事。古往今来多少圣贤豪杰,韫经纶事业不得做,只恁么死了底何限,顾此腐儒,又何足为轻重。”(《戊申与陈同甫书》二)表示出对人生态度的悲观消极,对国家前途的极端冷漠。
  辛弃疾与陈亮对于朱熹失约不赴,都感到非常遗憾。陈亮在上饶辛弃疾处留住十天后,就飘然东去。陈亮离去的第二天,辛弃疾念念不舍,拼命追赶,欲挽留他多住些时日,进行更多的交流。当赶至鹭鹚林时,雪深路滑,无法前行,不得不停步,在方村独饮,怅然叹息,对追赶不上陈亮,感到非常惋惜。当天夜半投宿于吴氏泉湖四望楼,听到邻人悲凉的笛声,联想到陈亮远道而来无功而返的情景,心里越发惆怅,便填了一首词《贺新郎》(把酒长亭说),抒发了对好友陈亮的深深惜别之情,并感叹国事的艰难。
  此次,辛弃疾和陈亮相聚,尽管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他们以拯救天下为己任,所表现出的忧国忧民精神以及彼此间结下的真挚纯洁的友谊,委实令人欣佩,令人称道。唐代大诗人李白与杜甫“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友好亲密,友谊深厚,在中国文学史上被传为佳话,但辛弃疾与陈亮的友谊,较之李白与杜甫,其内容更为丰富,意义更为深远。
  二、 长歌唱和
  对于江西上饶鹅湖之会,辛弃疾和陈亮十分珍惜和留念。别后的一段时间,彼此以这次会面为题材,相互唱和,交流感情,增进友谊。辛弃疾在分别后的次日,便写了一首《贺新郎》的词寄陈亮: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残雪。要破帽多添华发。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词中盛赞陈亮像陶渊明一样淡泊明志,洁身自好,像诸葛亮一样博学多才,足智多谋,描绘了两人畅谈的情景和心情,抒写了对当前国事的忧愤,写出了别后对战友的无限眷恋和思念之情。
  陈亮读后,十分感动,便用原韵相和寄赠辛弃疾:
  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胡妇弄,汉宫瑟。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
  陈亮此词针对辛弃疾的原词作应和,从对中原人民数十年来在金人蹂躏下的悲惨处境的深切关注和对南宋朝廷奉行苟安妥协的投降主义路线的谴责,讲到彼此间的深厚友谊。“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突出地表现了两人抱负相同,志趣相投,主张一致。词的最后,以“精金”也是由“寻常铁”锤炼而成作比,表达了词人恢复中原的共同心愿、坚强信念和顽强意志:只要不懈追求,努力奋斗,百折不挠,国家统一的大业必定成功。
  辛弃疾收到陈亮这首词后,于淳熙十六年(1189)的春天,再用前韵和了一首《贺新郎》: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词作再度称赞陈亮远道来上饶共商大计,高度评价了陈亮不谋富贵但谋抗金救国事业的崇高志向,说明收复失地知音缺少的实情,表现了两人建立在抗金复国共同理想基础上的战斗友谊,最后转述陈亮对他说过的“男儿到死心如铁”的豪言壮语,慷慨激昂地表述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看试手,补天裂。”
  收到辛弃疾的这首词后,陈亮又用原韵和了两首《贺新郎》,一首题为《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
  离乱从头说。爱吾民、金缯不爱,蔓藤累葛。壮气尽消人脆好,冠盖阴山观雪。亏杀我一星星发。涕出女吴成倒转,问鲁为齐弱何年月。丘也幸,由之瑟。
  斩新换出旗麾别。把当时、一桩大义,拆开收合。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摇肢动骨。这话霸、只成痴绝。天地洪炉谁扇,算于中、安得长坚铁。淝水破,关东裂。
  另一首题为《怀辛幼安,用前韵》:
  话杀浑闲说。不成教、齐民也解,为伊为葛。尊酒相逢成二老,却忆去年风雪。新著了几茎华发。百世寻人犹接踵,叹只今、两地三人月。写旧恨,向谁瑟?
  男儿何用伤离别。况古来、几番际会,风从云合。千里情亲长晤对,妙体本心次骨。卧百尺高楼斗绝。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壮士泪,肺肝裂。
  陈亮在前首词中愤怒痛斥了投降派“爱吾民金缯不爱”的无耻论调和苟且偷生偏安一隅的罪恶行径,表达了坚持北伐收复中原的决心,表示要紧密团结,在斗争中加深友谊,并急切企盼共同努力,开创抗金斗争新局面,据地一呼,万里响应,做出如同东晋淝水之战那样的轰轰烈烈的业绩。这首词尽管没有直接描述两人的友情,但字里行间折射出两人在抗金斗争中结下的并日益发展的战斗友谊。后一首词生动地追忆了一年前两人鹅湖相会共商北伐大计的情景,发出了年华流逝、事业无成的感伤,诉说了世路艰难、知音者少的愤懑,倾吐了对挚友辛弃疾清远才识和崇高品格的赞美之情,写出他与辛弃疾志同道合、情投意洽、心心相印的纯笃友谊,表达了再次相聚共商抗金大计的心愿。
  辛弃疾陈亮相互唱和的这几首《贺新郎》词,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赏。清代学者刘熙载说:“陈同甫与稼轩为友,其人才相若,词亦相似”,读此二人唱和之词,“则两公之气谊怀抱,俱可知矣”(《艺概·词曲概》)。这些唱和之作,不仅艺术性强,而且思想内容极其丰富深刻,它形象地表现了两位忧国忧民词人的远大抱负,高尚情怀,纯洁友谊,生动地记载着我国词坛上两位著名的爱国词人友好交往的动人故事。
  三、患难与共
  鹅湖之会后的第二年,即1190年冬,陈亮又遇一起灾祸。“家僮杀人于境”,“其家疑事由亮,闻于官。笞榜僮,死而复苏者,数,不服。又囚亮父于州狱,而属台官论亮,情重,入大理”(《宋史·陈亮传》)。对陈亮的不幸遭遇,辛弃疾冒着生命的危险,竭力营救,才使之免于一死。正如史书所载,“辛弃疾、罗点素高亮才,援之尤力,复得不死”(同上)。这充分显示了辛弃疾、陈亮二人患难与共的深情厚谊。
  在上饶闲居十年后,绍熙三年(1192年)辛弃疾接到了南宋朝廷任命他为福建提点刑狱的诏命。第二年春天,辛弃疾便离开瓢泉新居,赴福建上任。绍熙四年(1193年)又被任为福州知府、福建安抚使。是年四月,五十一岁的陈亮,毅然参加了礼部的进士考试。五月,参加礼部试的第三场对策,被光宗宋惇亲擢为第一。状元及第后,当时在闽帅任上的辛弃疾写壮词以寄,既表示祝贺,亦表示与陈亮共勉。其词为《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此处的“了却君王天下事”,就是指要实现收复中原完成祖国统一的理想,这是辛弃疾自己抒发豪情壮志,也是对挚友陈亮寄予热切希望。“可怜白发生”,既有对两人岁月蹉跎、早生华发的感慨,又有对陈亮和自己的积极勉励。赋此词时,作者亦有五十四岁,两人都已年过半百了,然而他们建立在祖国统一大业上的战斗友谊历久弥深。
  陈亮状元及第的当年七月,被朝廷授佥书建康军判官厅公事。令世人遗憾的是在赴任途中一病不起,于绍熙五年(1194年)初,忧愤地离开人世。辛弃疾极为悲痛,写下了情感真挚,言辞悲切的《祭陈同甫文》,悼念这位志同道合的战友:“而今而后,欲与同甫憩鹅湖之清明,酌瓢泉而共饮,长歌相答,极论世事,可复得耶!”“智略横生,议论风凛。伎之早遇,岂愧桓伊,行年五十,犹一布衣。间以才豪,跌宕四出”。“中更险困,如履冰崖;人皆欲杀,我独怜才”,表达对“鹅湖之会”的怀念,对陈亮的欣佩。
  辛弃疾与陈亮都是南宋爱国词人,他们忧国忧民,奔走呼号、力图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统一国家。在这伟大的事业中,他们相识相交相知相救,结下了经得起时间和生死考验的战斗友谊。他们的友谊是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和抱负基础之上的,并在至老不衰的爱国热情、矢志不渝的抗金信心以及一致的爱国行动中,得到巩固和加深。他们的友谊体现了时代特点,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辉,显得纯洁深厚,崇高伟大,是我国文学史上千年传诵的一段佳话。
  (作者单位:扬州税务进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