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来健理疗床维修电话:台灣的家庭收入分布 | 魔旅士 morrisjfwong blo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6:30:52
台灣的家庭收入分布 & 我的發現
時間 : 2008-07-30 , 閱讀 : ( 6086 ) , 回應 : ( 1 )

我對於台灣的所得與財富很有興趣, 這篇台灣的家庭收入分布研究, 嚴格說應該是數據分析加評論. 資料來源是我之前研究行政院的台灣家庭收入資料(95年與94年所得資料)得到的. 結論很有意思, 也有點讓人吃驚… 首先, 讓我們先看看圖, 說說故事.

台灣的家庭收入分布曲線

我想, 台灣家庭收入分布這種題目應該早就有人研究, 不稀奇. 但是, 奇怪的是我並沒有看到有人用我的方式說故事…也許, 是我少見多怪吧!? 我把資料整理成以下兩張圖表.



[ 圖一: 台灣家庭年收入(萬) 與 家庭戶數 (戶) ]



[ 圖二: 台灣家庭年收入(萬) 與 累計家庭戶數 (戶) ]

 

台灣家庭收入 & 我的發現

魔旅士發現, 在台灣家庭年收入 與 家庭戶數 (如圖一) 中, 有幾個可能的重點:

  • A 分布點 (70-80萬) : 應該是家裡只有1位工作者, 或兩位所得較低工作者吧!
  • B 分布點 (100-125萬) : 應該是家裡有2位工作者, 或1位高所得工作者吧!
  • C 分布點: 出現十分集中的群體, 收入在20~60萬之間. 可能是單身個人, 或是真正低收入者.
  • 右方曲線: 屬於高收入家庭. 照理講, 收入越高, 分布應該越誇張, 但這圖顯示不出來!
魔旅士速算法: 你知道自己在台灣所有家庭中的所得排名嗎?

魔旅士把上方(圖一)的資料做累加動作, 卻得出有趣的結果!! 這個我稱為魔旅士速算法, 可以讓你快速估計自己在台灣所有家庭中的所得排名.

在台灣家庭年收入 與 累計家庭戶數的圖(如圖二)中:
(1) 綠色直線的左邊 : 當家庭收入小於100萬時, ( 年收入-15萬 )% = 約略等於所得分布位置(%).
(2) 高收入 175~200萬的家庭 : 台灣約有6.3萬戶.
(3) 高收入 200~250萬的家庭 : 台灣約有4.1萬戶.
(4) 高收入 250~…..萬的家庭 : 台灣約有1.3萬戶.

這是簡單的算法, 參考參考就好….

總量分析: 高所的家庭拿走很大一部分財富

另一方面, 如果把 “所有” 家庭收入加總起來, 可以發現高所的家庭拿走很大一部分財富. 這很合理, 但也很現實! 尤其是收入超過250萬的家庭, 我估計這一群組年”平均”收入高達1500萬以上(因為有少數超級富有的家族). 這個道理, 我們可以比較圖一與下面的圖三的 “總家庭收入圖”, 就可以知道.



[ 圖三: 台灣家庭年收入(萬) 與 總家庭收入 (億) ]

 

貧富差距的確存在, 但是政府資料可能會有遺漏失真!

我想這個台灣的家庭收入分析可以稍稍讓大家參考一下. 但是要知道, 政府的統計資料可能會有遺漏失真, 無法估計所謂的地下收入, 因此會有很大的失真. 不過, 我們也可以隱約的感覺出來, 台灣貧富差距可真是不小!!

我想, 值得社會學者研究的題目是: 為何有 A, B, C 三種很獨特的分布? 魔旅士心中有些答案, 但是不能說出來.
我只能說, 存在的一定有道理, 但是圖上呈現的, 卻不一定是所有真實的社會現象. 是吧!?

[ 參考文章 ] : 魔旅士 / 所得分析: 你貢獻自己多? 還是貢獻國家多?

   

http://www.funddj.com/y/ytalk/zaof.djhtm?page=1&TitleID=79640&sort=0

★     討論主題:96年每戶家庭平均有927萬資產

作者:賣茶甘甜女 日期:2009/08/31 時間:21:24

主計處調查,金融海嘯發生前,九十六年全國平均每戶家庭擁有九百二十七萬元資產;四成三是房地產和家庭生活設備,五成七是金融資產。金融資產當中,又以股票一百七十四萬元最多,然後是存款一百六十七萬。平均每戶家庭有一百四十四萬元的貸款要還。(張雅惠報導)

最近五年,主計處每年發佈一次「國富統計」,九十六年最新資料,全國七百四十八萬戶家庭,以資產的市價計算,平均每戶有九百二十七萬元,隨著物價和資產價格自然增加,這也是九十二年以來,五年來最多的一次。

以結構分析,實物資產有四百零四萬,占了家庭資產的四成三,包含了三百五十六萬的房地產、以及四十八萬的家庭生活設備。

金融資產淨額有五百二十四萬,占了五成七,包含一百七十四萬的股票市值,一百六十七萬的定存、儲蓄和外匯存款,一百五十二萬的國外資產,一百一十一萬的保險和退休金準備,以及八十一萬的現金和貨幣性存款。

和前一個年度相比,家庭的現金部位降低兩萬元,移轉到保險和股票,定存部位持平。

貸款方面,平均每戶家庭有一百四十四萬的貸款要還,比前一個年度略增兩萬元。

主計處最新發佈的是九十六年的資料,金融海嘯發生在九十七年,目前還看不出金融海嘯資產跌價對於家庭資產負債的影響。

是我條件差嗎..

我連十分之的都沒有阿

 

 

 

 

 

 

 

 

 

 

为掌握民生现状 台湾有必要再办一次经济调查

时间:2009-09-07 10:11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台湾“行政院主计处”日前公布台湾经济统计数据,台湾于2007年底平均每户家庭的资产净额升至927万元(新台币,下同),同时负债也攀升至161万元的历史新高。台湾《工商时报》今日发表社论说,这项台湾经济统计数据美中不足的地方是,无法告诉我们岛内财富分配的情况,也无法让我们了解台湾社会财富集中已严重到什么程度。

  社论指出,在经济学里,非但重视生产、所得、消费这些流量指标,更重视企业及家庭部门的资产存量指标。因为经济的走向终究是决定于这些经济存量,也因此在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之前,英国早已展开经济调查,并据以推估英国的资产;此后法、美、德、日等也纷纷投入调查。直到如今日本仍定期办理调查推计,近10年曾分别公布1999年、2004年的家计资产分配情况,以让外界了解日本家庭部门的财富差距。 

  资产分布于家庭、产业及公职机关等几大部门,只有不断累积资产存量,才能有充足的生产、消费能力,以带动经济成长。换言之,今天民间投资所以重要,非仅是投资的那一刻会带来采购商机,更重要的是有了投资所累积的资产存量才足以提升生产力;而家庭消费是否阔绰,除了受当年所得的影响外,家庭资产的厚薄恐怕才是更重要的原因。 

  社论强调,台湾民众生活在一个流量统计为主的社会,每天股价涨跌、出口升降、消费强弱影响了民众对经济的判断,各部门资产存量的变化反而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如今每年公布一次的台湾经济统计,虽可弥补存量统计的不足,但由于这些资产存量系由财税资料等公务统计估算而得,并非透过调查推计出来的,因此无法据以评估台湾社会财富差距的实况,相较日、韩,这样的台湾经济统计数据明显是不足而有缺憾的。 

  事实上,台湾曾于1991年前后办过企业部门、家庭部门的经济调查,其中家庭部门的资产报告也于1992年对外公布。这份家庭资产调查,除了让我们了解当时台湾平均每户家庭资产净额526万元外,也让我们了解最富的20%家庭财富(资产)是最穷的20%家庭的16.8倍,远高于当年家庭所得差距4.97倍。

 

一般人在谈贫富差距时,经常引述的是“所得差距”而非“财富差距”,事实上富者的财富绝非来自一般薪资所得,而是靠资产的的累积。2006年巴菲特资产大增100亿美元,比尔盖兹也增加60亿美元,依《福布斯》杂志估计,这一年全球富豪们总资产成长幅度高达30%。由此可知,忽略了资产,仅以所得来衡量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势将低估贫富差距的严重性。 

  社论认为,其实不只巴菲特、比尔盖茨这样的富人是依靠资产而快速致富,普天下富者莫不是如此。依台湾1991年这份台湾经济调查也可以发现,当时全台最富有的1%家庭,在其所持有的各式资产中,近5成是金融资产。合计台湾最富有的20%家庭即拥有全台55%的金融资产、51%的房地产;同年最高所得的20%家庭拥有全台所得不过38%。两相比较,财富不均远远超过所得不均的情况。 

  台当局于1991年首次办理台湾经济调查后,虽于1994年办理第二次,原拟效法发达地区采取的定期调查方式,以掌握家庭财富分配的走势,但由于调查的估算方式有疑义,遂未予发布。直到近年改以财税资料等公务统计推估家庭资产等台湾经济毛额,但这种方式所算得的台湾经济统计只能获得基本资料,与透过调查所获得的台湾经济统计丰富的资料相比,差距甚远,而最重要的财富差距资料,更完全付之阙如。 

  台湾自首次经济调查公布迄今已有18年之久。这18年来受到全球化及气候暖化的影响,非仅产业结构及就业型态出现巨变,“九二一地震”及“八八水灾”也使得数十万家庭资产化为乌有,台湾社会的资产分配必然也已出现大幅变化。若当年五等分位财富差距已达16.8倍,今天到底已扩大到什么程度,值得探究。社论最后强调,今天当局税改所以朝秦暮楚,社福政策所以飘忽不定,健保费率调整所以令人反感,皆在于未能掌握台湾财富分配的实况,从而所订的政策未能符合社会正义。面对多变的情势,今天正是马英九该考虑再进行一次台湾经济调查的时候了。

 

 

 

 

 

 

 

台灣約有50萬個億萬富翁
2006年10月14日 有彩虹 心情日記
瀏覽:1314 回應:0 推薦人數:0

日記地點


台灣約有50萬個億萬富翁 以台灣自有住宅高達8成,目前總戶數逾700萬戶計算,保守估計應該有30萬至50萬人身價超過1億元。(Gatty Images) 【大紀元訊】美林證券公布台灣有6萬人擁有約新台幣1億元的金融資產,但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朱雲鵬認為,如果加計不動產資產,全台灣可能有50萬人身價超過1億元。 據中央社報導,據美林證券公布,台灣地區去年有5.9萬人金融資產市值超過100萬美元、平均每人財富新台幣1億元;和亞洲其他國家相較,台灣女性富豪比率達40%,遠高於香港31%、日本30%等,是亞洲兩性財富最平均國家。 行政院主計處官員12日表示,在目前進行的國富(一國財富累積總存量)統計調查中,未區隔有多少資產者納入為「富豪」,並再進一步調查資產數據,對外資提供的數據還要再了解。主計處官員指出,國富調查是以全體國民為分析主體,目前最新資料是至93年,平均每人國富淨額新台幣427萬元,較92年增加16萬元、平均每戶家庭資產淨額為789萬元。 朱雲鵬表示,美林證券這項調查是以擁有如債券、股票及現金存款等金融資產為主要調查對象,但如果再加計擁有不動產,台灣身價超過1億元人數絕對很可觀。 朱雲鵬指出,以台灣自有住宅高達8成,目前總戶數逾700萬戶計算,保守估計應該有30萬至50萬人身價超過1億元;他認為,只調查擁有金融資產部分,無法更實際反應出台灣民間資金實力。但據主計處最新公布,2005年台灣家庭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為89.5萬元,較2004年89.1萬元增加0.4%;依可支配所得按戶數五等分位觀察,最高所得收入20%家庭,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為179.7萬元、最低所得收入20%家庭為29.8萬元,高低所得差距6.04倍,較2004年 6.03倍略增0.01倍。 朱雲鵬也表示,雖然台灣身價上億者約數十萬人,這些金字塔尖端者愈來愈有錢,但沒有土地資產,靠薪水過活的民眾就很可憐,近年薪水不但沒漲,還可能被減薪,所得差距拉大現象更值得政府去思考如何給民眾更好的生活。



台灣約有50萬個億萬富翁 - 地圖日記 http://www.atlaspost.com/landmark-120996.htm#ixzz0sL9YjPcB
(網址連回本文)

 

 

 

 

 

 

 

 

與生命對話 國家富有,與我無關

2004-9-09 00:00 作者:王文心

王文心主計處日前最新公佈民國91年度台灣地區的國富統計調查結果,顯示91年國富毛額為111兆元,平均每人國富毛額為493萬元;國富淨額為90兆元,平均每人國富淨額為402萬元。在家庭部門方面,平均每戶家庭資產淨值為736萬元,其中房地產價值為323萬元,有價證券(含股票、證券)為146萬元及存款(含定期、儲蓄及外匯存款)136萬元;在平均每戶家庭擁有的資產中,其中房地產資產金額占最高比率,達43.9%,為323萬元;但每戶亦有負債115萬元,其中貸款93萬元,金融性負債為22萬元。主計處這項調查結果,比起上週所公佈的國內家庭儲蓄金額的調查報告,更能顯示我國富人的經濟實力。由於國富調查內容為實物資產(包括土地、房屋建築、營建工程、機械設備、家庭耐久財等)和國外資產淨額(包括黃金準備、有價證券、存款等)兩部份,將除了儲蓄外更多的資產一併列入計算,故平均每戶的總資產淨額達736萬元。但是這項調查以平均值來顯示,我們很清楚,這富人與窮人間的資產有很大的差異存在,也就是當富人與窮人的資產同時列入計算,並無法了解國內財富分配的情形。若同時列出標準差,我們可以就看出有錢者與沒錢者與平均值的差距有多大;或者家庭資產亦像家庭收支狀況高低分為5組,看擁有最多資產者與最少資產者間相差幾倍,恐怕更能了解我國貧富差距的現況。例如美國是個有錢的國家,在2000年時人均GDP就已經超過35,000美元,但根據美國人口統計局今年8月16日發布的最新消息指出,在1973年時全美最富有的前20%家庭擁有美國全部財富的44%,但到了2002年,他們的財富則增加為50%,而最底層的1/5人口,擁有的財富從30年前的4.2%降低到3.5%。所以光靠國民所得、國富統計等資料,只能表面上了解一個國家財富累積的總量,但是對於平凡老百姓的現實生活來說,實在沒有什麼實質的意義。近來一般人皆感受到台灣社會整體景氣普遍低迷,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台灣一直自詡為「均富」的社會,我認為內政部更應該進行財富分配指標:基尼係數的調查。聯合國相關組織曾定義,當基尼係數大於0.4以上,顯示貧富差距很大,社會就有動亂的可能。當一個國家逐漸削減社會福利制度,所累積的財富都集中在有錢人的手中,社會兩極化的情形就會越來越嚴重,我們的子孫將面臨比我們更艱難的處境。(中研院博士後研究)

台灣家庭資產 平均736 2004-10-08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國富調查顯示,91年平均每戶家庭資產淨額為736萬元,其中,房地產價值323萬元,有價證券(含股票、證券)146萬元,存款(含定期、儲蓄及外匯存款)136萬元,平均每戶負債115萬元,包含貸款93萬元,其他金融性負債22萬元。就家庭資產淨額部分,較四年前劇減73萬元,其中以「有價證券」型態持有的資產比重近四年間驟減9%。家庭財富不增反減情況值得注意。
91年家庭部門資產在土地依市價進行重估後淨額為50.8兆元,以當年底台灣地區有690.4萬戶計算,平均每戶家庭資產淨額為736萬元,較90年的748萬元為低,主要是因股價、房地產下滑影響。

91年整體國富調查結果,雖然較90年增加2.2兆元,成長了2%,但是,國富調查結果包含企業、家庭、政府和金融、非營利團體等部門,各部門別的資產負債情形也不同。

在家庭部門資產方面,如果土地按市價重估後淨額為50.8兆元,以當年底台灣地區690.4萬戶計算,平均每戶家庭資產淨額為736萬元,較90年的748萬元為低,其中,有價證券、房地產分別因股價與公告現值下跌因素減少12萬元及8萬元,增加項目中則以人壽保險及退休金準備的8萬元最多。

如按資產項目來看,在實物資產方面,平均每戶的房地產價值為323萬元,家庭生活設備為46萬元,合計370萬元。

在金融性資產淨額方面,平均每戶現金與貨幣性存款41萬元,定期、儲蓄及外匯存款136萬元,人壽保險及退休準備金57萬元,有價證券(含股票、債券)146萬元,其他金融性資產含國外資產淨額101萬元,金融性資產合計482萬元。但是,平均每戶也有115萬元負債,包括貸款93萬元,其他金融性負債22萬元。使得金融性資產淨額為366萬元。

 

 

我的財富怎麼縮水了?!

發布者 sunny 2004-09-15 09:45:36 (1584 閱讀過)

 

2004/9/12 中網理財 于國欽 

亞當斯密在1776年發表《國富論》,此書除了以「一隻看不見的手」宣揚市場機制的重要外,也強調「資本累積」的重要,這裡所說的資本累積也就是一般人講的資本存量,亞當斯密認為只有資本存量迅速成長的國家,生產力才能高幅增長。



 去年台灣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大約是10 兆元,平均家庭年所得88萬元,此兩項統計皆是指去年一年所創造的附加價值,並非亞當斯密所說的資本存量,亞當斯密所說的存量係指在某一時點國家各部門所累計的資產或家庭所累計的資產。

 那麼,我國的國富毛額有多少?依據行政院主計處的估計,91年底達110兆元,是GDP的11 倍,平均每戶家庭的資產淨額736萬元,則是平均每戶所得的8倍。

■若無強大存量支撐,GDP的成長可能只是鏡花水月、海市蜃樓而已。

 今天大家所熟悉的總體指標幾乎都是流量統計,例如所得、消費、投資、外貿都是指在一段期間內經濟統計,總其大成的就是GDP,當這些數值出現高成長,大家就認為經濟一片大好,但果真是如此嗎?

 依亞當斯密的看法,存量統計比流量統計更值得重視,這也就是說,若沒有堅強的存量支撐,GDP的成長到頭來可能只是鏡花水月、海市蜃樓而已。舉例來說,艾利風災沖垮大橋、摧毀房舍,淹沒汽車。從存量看這是財富重大損失,是人間慘劇,但是從流量的角度來看,這些資產的損失並不列入是GDP的減項,而重新購置汽車家具、重建房舍的投入則可算是GD P的增項,結果一場風災下來,GDP反而擴大了,經濟成長率變高了。

 看到這個例子就可以了解,用GDP來衡量經濟,確實存在諸多的盲點,想想看,艾利風災後擴大消費投資根本是寅吃卯糧,耗用儲蓄,甚或四處告貸,其結果必然會使民眾緊縮明後年的消費,對經濟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資產存量的變化可以說是流量統計的領先指標,其隱隱然影響民眾消費、投資的意願甚鉅而易為外界所忽略。看看主計處的國富統計,我們可以發現近4年間台灣平均每戶家庭的資產減少了73萬元,這項數據其實是預告了台灣從此將進入低消費成長的年代。

 台灣平均每戶家庭資產淨額一路由80年的52 6萬元升至88年的809萬元,但隨後在九二一震災、股市地產價格下滑、象神、桃芝、納莉風災不斷,終致家庭資產減縮至736萬元,期間雖然經濟看似成長,所得看似提高,但是這樣的經濟成長顯然是建立在一個極不穩固的基礎上。

■預借現金消費型態,固然有利GDP短期擴張,卻使負債升高。

 統計證實,台灣在民國85年前民間消費成長率皆在10%以上,近年來民間消費幾近零成長,財富(存量)縮水促使消費(流量)緊縮的效果正逐年擴大。

 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鼓勵消費預借現金的金融工具愈來愈多,當大家拚命「向未來借錢」消費時,固然有利於短期的GDP擴張,但是卻使負債升高,台灣家庭部門總負債已由88 年的7.4兆元升至91年的8兆元,以目前預借現金的風氣推計,未來幾年家庭部門的債務還會繼續攀升,這樣的發展除非伴隨著穩定的就業、薪資成長來彌補債務的缺口,否則家庭財富必將進一步下滑,經濟成長將備受制約。

 平心而論,總體經濟的存量指標確實得之不易,但卻不能因此就忽略它的存在,國富毛額(或家庭資產淨額)與國內生產毛額的關係,好比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的關係,絕對是測度總體經濟所不可或缺的資訊。

 

台湾家庭去年储蓄仅18.2万 减幅为史上最大

2010年08月20日 12: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8月20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行政院主计处”最新调查,台湾平均每个家庭去年储蓄金额仅18.2万元,较前一年的20.8万元下降2.6万元,年增率为负的12.7%,这也是有史减幅最大的一年。

  台湾东华大学教授兼管理学院院长吴中书表示,去年全年经济成长率负成长1.91%,所得大幅下降、消费却未同幅度下降,储蓄自然就会下来;但这只是短暂的现象,不用太担心。

根据“主计处”数据,去年每个家庭的可支配所得为88.8万元,扣除同期每户消费支出约70.6万元,储蓄仅约18.2万元,终结过去连续3年皆维持在20万元的水平。依“主计处”定义,可支配所得包含薪资报酬以及财产所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