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周后庭润滑油:林蛙养殖技术 - 已回答 - 搜搜问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6:30:05
林蛙养殖技术 

东北林蛙养殖技术

  • 林蛙养殖前景
  • 林蛙养殖技术
  • 林蛙养殖基地
  • 黑龙江林蛙养殖基地
  • 黑龙江林蛙养殖
  • 黑龙江林蛙养殖技术
  • 长白山林蛙养殖技术

答案

 进入6月,蝌蚪都开始逐渐变成了小蛙,也到了蛙场最热闹的时候,可在吉林大山上的这家蛙场里小蛙的数量怎么都不见多,蛙场里一片冷清,只有零星的几只小蛙在蛙池边上蹦跳着。

    林场职工:我们一早一晚都抓蛤蟆崽子都送到山上去了。

    在这个时节蛙场每天都会有成千上万只小蝌蚪在变态,只要小蝌蚪长出四条腿,退掉尾巴,完成了变态,蛙场里的工作人员就会把蛙送到山上,最多的一天就能放50多万只。有放牛的、放羊的,难道这林蛙也要放着养?

    张朝亮:因为它本身就是大森林当中的一员。把放入到大森林当中,它通过在森林里边自由捕食,这样能保证它全天然的品质,又能够使林蛙生长得很好。

    让蛙自然养成的是养蛙人张朝亮,他养是东北林蛙,野生的东北林蛙主要生长在我国的长白山一带,当地人又管它们叫油蛤蟆,是非常名贵的食用、药用佳品。

    随着林蛙的经济价值被人们认识和开发,养殖东北林蛙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养殖户都是把野生的蛙卵或者种蛙收集到一块,在人为修的池子里进行人工孵化,孵化后幼蛙再上山,这样出的林蛙质量和纯天然的一样。

    张朝亮八年前也这样养起了林蛙。随着对林蛙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张朝亮的林蛙不仅越养越多,也是越养越出稀罕事。这两年,张朝亮林蛙养殖场里的母蛙总能比别人家的多。

    张朝亮:我手里边拿的这几只都是雌蛙,你看母蛙的前肢很细,没有一个叫婚姻垫的大疙瘩,公蛙的话前爪就比较粗,这个地方有个疙瘩。

    外行人看林蛙的公母不好分,而有经验的张朝亮能一眼看出来。张朝亮的蛙场明显母蛙多公蛙少,这让张朝亮非常高兴。

    张朝亮:因为雌蛙的价格比雄蛙要高十倍以上。

    能有10倍的价格差异,谁不想能多养母蛙。而母蛙贵,贵就贵在母蛙的体内含有林蛙油,食用、药用的价值就在于获得林蛙油,林蛙油营养丰富,当地人还把它比作软黄金。

    虽然被叫做林蛙油,其实它不是脂肪一类的油脂,而是母蛙体内类似胎盘的物质,是母蛙的输卵管。只是因为它的干品呈淡黄色半透明状,带有油质性,水发后又呈乳白色,胶胨状,有点类似于猪油,所以被人们就叫成了“油”儿。

    既然输卵管只有母蛙有,取油靠的就是母蛙,养林蛙的谁见着母蛙不高兴,都想多养母蛙,获得高效益。

    要说张朝亮养蛙怎么就能这么顺呢,母蛙能赚钱,自家的林蛙就是母的多。其实要说张朝亮现在杨的林蛙母的多,也是因为他曾经尝过了大苦头的。

    在自然界中,公蛙和母蛙也不是一半对一半的比例,自然情况下是母蛙还要少一。

    张朝亮:有一年产了2000斤的成品蛙。可是其中有1600斤是雄蛙,只有四百斤是雌蛙,我看这个情况也不行啊,最后养来养去都是公蛙,这也没有效益啊。

    辛辛苦苦养出来的蛙,公蛙竟占了80%,这一年,张朝亮的蛙油产量是前所未有的低了,可是问题出在哪呢?

    张朝亮:以前的科学家研究证明了,就是林蛙受精卵没有性别,它是在蝌蚪的孵化过程当中决定的性别,像酸碱度和水温,特别是水温对它有重要的影响。

    张朝亮从书本上找到了答案,两栖动物都有环境温度控制性别的特性,像鳖、鳄鱼都是。林蛙的受精卵也是没有性别的,一般从受精卵孵化成蝌蚪需要7-10天的时间,蝌蚪的生长期大概有40-50天左右,直至蝌蚪的生长末期,才逐渐有了性别分化。可以说就是在变态之前的这一段时间,环境和水温决定了到底是公蛙多,还是母蛙多。

    张朝亮:在一开始我接受的原有理论是用小池子浅水来养殖林蛙的蝌蚪,一开始我认为这个理论可能是由于水比较浅,这样水温比较高,蝌蚪生长发育会好。

    每年的三四月份,结束了冬眠的林蛙,逐渐从水塘底下浮上来交配产卵,张朝亮就把卵放进小池子里,进行孵化。池水浅,阳光晒一晒,水温很容易就高上来了,正好有利于孵化,到小蝌蚪成形后也生活在这个浅水池里,水温高一些蝌蚪自然又活跃,长得又快。可是,恰恰就是较高的水温坏了大事。

    张朝亮:科学家研究证明了,就是水温越高公蛙越多,也就是雄蛙越多,水温越低母蛙越多,也就是低于20度的水温,母蛙就多,如果在孵化这个过程当中,水温高于20度到25度,那么公蛙的比例就大。

    到了蝌蚪的变态后期,张朝亮一测水温,已经高过25°C,难怪他的公蛙格外地多了起来。

    张朝亮:第二年进行了探索,把小池子改成大池子,那么我改完以后,我发现效果非常好。

    建了大的水面,水池也挖到了2米—5米深,太阳照下来照不到底,即使水面的温度高了,底层水的温度也不会很快升上去。为了能得到一个恒定的低温,张朝亮还引来了山里的山泉水,从山里流进来的水水温低,不断地注入池中,也就能确保大致的低温了。可是水温要是控制得太低也不行。

    张朝亮:有的时候水温过低就不利于蝌蚪的发育了,那么这样我们就建了这样一个大的晒水池,也叫储水池,山间溪流从上面下来以后,再这里面缓冲一段既能使水增肥,又可以调节水温。

    山泉水的进进出出,有效地控制了池子里水的温度,要是池子的水温低了,就在晒水池晒一晒;水温高了,就增大水的流量.这样不仅确保了低温,还保证了水质的清新。

    张朝亮:正好这个水流到蝌蚪饲养池里边,水温能够达到15度到20度,正好适合蝌蚪生长发育的需要。

    张朝亮现在用大水池,不仅起到的控温的功效,母蛙越出越多;还带来了其他的好处,水深水大了,溶氧多了,水生微生物多了,蝌蚪的生活环境更好了,长得更加健壮了。可张朝亮想的不仅要让蝌蚪健康,更要它能肥大。这又让他没少下了功夫

    张朝亮就用了这几招来控温,不仅成本不高,还安全健康,蛙场里的母蛙也就越来越多了,自然产蛙油的就多了。张朝亮在蝌蚪吃的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这不,咱们人吃维生素不稀奇,是为了我们的健康。可张朝亮给小蝌蚪也吃上了维生素。

    张朝亮想养大蝌蚪,也是因为他发现蝌蚪大,变态出来的幼蛙也就大。大也说明蛙的发育良好,这样进入森林生活,捕食能力也强,抗击天敌能力强,以后出的林蛙油也能更好更多。

    可蝌蚪到了变态后期几乎不进食了,这时个头变小了,体重也缩小了一半,过去1克的蝌蚪,变成幼蛙就是0.5克。所以想把小蝌蚪养成大个子,张朝亮着重了蝌蚪的前期饲喂。喂什么呢?他家的蝌蚪每天都要吃维生素E。

    张朝亮:维生素E是促进母蛙输卵管发育的重要物质,所以我们加上这个以后,这个蝌蚪吃了这种食物那么它生殖系统发育就非常的良好,所以最后蛙油的产量也比普通的蝌蚪饲料要好得多。

    维生素E,能够提高性机能,虽然这时蝌蚪的生殖系统还没有发育成形,可张朝亮觉得如果不在人工养殖蝌蚪的阶段添加进去,到了成蛙阶段,林蛙只吃活食的时候,就不能再进行补充,后期养成造成的就是遗憾。除了添加了维生素E,还因为蝌蚪是个杂食性的动物,食性很广泛,张朝亮就尽可能地丰富林蛙的食物。

    张朝亮:所以我们根据它的习性,研究出来一个很科学的蝌蚪配方,其中包括玉米面豆粕微量元素鱼肝油,维生素E,鱼粉,骨粉,钙粉等等,那么通过不同的比例把这些饲料加在一起。

    粗饲料和精饲料的合理搭配,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正合小蝌蚪的口味。这样喂出来的蝌蚪,个头就肥实多了。

    张朝亮:那么以往的养殖技术,蝌蚪的个体重一般只能长到1克重到1.2克那么我们通过调整饲料的配方改善水环境,可以使蝌蚪的个体重达到1.5克以上。

    满足了蝌蚪生长发育的所需营养,原本能长到1克的蝌蚪,增重到了1.5克,相应地变态之后的幼蛙自然也就大。张朝亮养的蝌蚪各个是根正苗红,眼瞅着成群的小蝌蚪健健康康地长出了四条腿。变成了上万只小林蛙,也就到了张朝亮放蛙归山的时候,可意想不到的是本该陆陆续续从水里跳上了岸的林蛙,在水中大量的死亡了。

    那时候,张朝亮每天都要到蛙场看看,张朝亮丝毫不马虎,精心饲养着,可一段时间下来,问题还是出现了,变态的小蛙在水中大量的死亡了。

    林蛙的大量死亡,让张朝亮不知所措。

    张朝亮: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小蛙,看上去这个小蛙很健壮,我就把它的嘴挤开了,一挤从它的嘴里边,挤出了两只蚂蚁,当时我非常震惊,因为我知道生物理论,在一个小生命能够进食的情况下,它是绝不会突然轻易死亡的。

    健康的个体莫名其妙的死亡,这让张朝亮慌了神,自己养殖上可都是按照书本上的理论,问题能出在哪呢,他总觉得有啥不对劲,可是又说不出个门道来。他甚至想小蛙是不是被淹死的。

    张朝亮:你说林蛙能被淹死,这不是笑谈吗?因为它是水陆两栖动物,它怎么能被淹死呢?后来事实证明我这个结论是正确。

    蝌蚪变成了林蛙,呼吸方式由腮呼吸转变成了肺呼吸,就不适合再在水中生活了,变态之后,它会千方百计地爬上岸来远离开水。可正是张朝亮没能让自己的林蛙爬上岸来。

    张朝亮:因为我一开始就把池子用塑料给铺上了,包括池埂也都铺上了,这样就把水和蝌蚪与土壤给隔开了,我认为这样水可能更干净。

    可是整个池子边沿和底部全铺上塑料布以后,刚变态的小蛙还没有很强的弹跳力,就会因池边的塑料过于光滑,较深的池子而始终爬不到岸上,时间稍长小蛙就被淹死了。

    刚变态的小蛙生命极为脆弱,也是林蛙损失最多的时期之一,找到了原因,张朝亮再也没给池子铺上塑料布,以后,在林蛙变态上岸的这个时期,就再也没有损失过。

    可每年放进山上养成林蛙很多,收回来的却很少。即使损失,但张朝亮还是坚持人养蝌蚪天养蛙。

    虽然有了这个小插曲,但是还是及时的解决了。张潮亮狠抓蝌蚪养殖的技术关,吃住样样都抓得很过硬,目的就是要打下个好基础,健壮的蝌蚪,变态之后,也成为健壮的林蛙,让这小林蛙开始就赢在起跑线上。那这健健壮壮的小林蛙,到底要放到哪里养,要怎么养呢?

    张朝亮坚持把林蛙放到山上养,其实首先想到的还是林蛙油。

    张朝亮:林蛙油当中含有多种的微量元素,还有氨基酸,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这些东西不是用单一的饲料能够保证的,它必须吃多种的食物才能够合成它体内的这些东西。

    蛙类都吃活食,大量的蛙如果养到养殖场里,就要每天准备出大量的昆虫,人工不仅很难做到,而且种类也不多。

    张朝亮:食料单一导致它最后就是一种营养成分过于丰富,一种又没有,所以最后这个蛙的发育就很不健全,它表现得很肥大,它真正的油的含量不一定高,但是脂肪含量和其他东西的含量倒偏高了,所以油质不如纯天然的好。

    森林里昆虫四处可见,蜘蛛,蚂蚁,蚂蚱,还有叫不上名字的虫子,它们都是林蛙的食物。

    张朝亮:咱们看到现在咱们放养林蛙的这个环境条件,树种特别多,有针叶树有阔叶树,有灌木,有乔木,草本层,枯枝落叶层,由于这个森林的多样性,就孕育了非常多的生命,这就给林蛙提供了丰富的食源。

    林蛙本身的习性就是在大森林捕食各种昆虫,摄取丰富的营养。而且山里面天大地大,林蛙的活动空间也大,有利于林蛙的捕食与野性的回归,对蛙油的品质也有很大的好处,种种的优势是人工养殖无论如何都无法比拟的。所以即使可能山上林蛙有一部分会逃跑了,会被天敌吃掉,张朝亮觉得一部分的损失也是值得的。

    张朝亮:原来它就在这边生活,这是它最理想的生活,这就是它的家,它的祖先就在这里,特别适合它生存。

    森林放蛙,自然养成。养殖成本低了,林蛙油的品质也能高了,一切都好像是好的,可不好的事情也发生了,山上的林蛙不见了。

    张朝亮:放的量不小,但是回捕量却不大,年年养蛙并不见蛙。那么是什么原因呢?

    麻烦的确出现了,送到山上的林蛙,人们对它们失去了控制了,光想着放的好处了,可蛙都找不见了,何谈取油。

    张朝亮带着蛙场的员工,一遍遍的溜山,就是想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蛙都损失掉了呢。

    张朝亮:秋天我们顺着山路巡山的时候,动不动就听见这个蛙“嘠”一声,结果死了两大捧,这么厉害呢?咬得死了这么多。

    张朝亮东瞅西看,直到有一天他在山上又发现了点什么。

    张朝亮:有耗子印,还有老鼠的粪便,我恍然大悟,老鼠啊,因为老鼠是杂食性的,它既吃粮食也吃肉啊。

    林蛙遭遇了它的天敌老鼠。老鼠是适应性很强的动物,到处打洞,而且食量又大,它们比林蛙活动力强,自然放养的林蛙成了老鼠的美味。

    张朝亮:老鼠是最致命的天敌,那么现在我们把森林里的老鼠都消灭了,这样也就保证了更多的林蛙不被天敌所损害。

    于是张朝亮又多了一项灭鼠的工作,一段时间就要往山上投大量的鼠药,消灭林蛙的天敌,来确保林蛙的数量。老鼠少了,林蛙的数量也逐渐多了起来,密度大了,麻烦就又来了。

    张朝亮:林蛙逃跑的能力非常强,由于这个密度大了以后,非常容易跑到蛙场以外的地方。

    对付林蛙逃跑,自然是给他们圈起来,张朝亮把蛙场围上一圈塑料布,围栏不高,也就30公分。

    张朝亮:林蛙的习性是向远跳跃的能力很强,跳高的能力并不是太强,这样塑料趟子挡在这以后,林蛙一旦撞上就过不去了。

    防完了敌害,防逃跑,森林里的林蛙自然损失就大大地减少了。到了八九月份,林蛙发育成熟了,到了取油的时候了。可是养在山里的林蛙,难道要漫山遍野地去抓吗?

    张朝亮:林蛙的习性是春走抬头,秋走低头,也就是春季的时候它是往山上蹦,秋季的时候是从山上往下来,这是一个它的大规律。

    林蛙是在水中冬眠的动物,到了秋天它就会从山上向下走,寻找水源地来越冬。

    张朝亮:这么大的一个水库,到了秋天的时候,特别是早晚,你从老远就能看到,它就像一个烧开的大锅一样,蒸出来的水蒸气,周围的环境云雾缭绕的这个样子,老远林蛙从山顶上就能感知到那个地方有一个非常适合过冬的水池,它就都奔这来了。

    林蛙喜欢湿润的环境,附近最大的水面就是它理想的栖息地。此时林蛙的越冬池,就是他的回捕池。张朝亮把能取油的先取油,不能取油的留作第二年当种蛙,次年春天交配产卵,种蛙和当年的小林蛙先后又上山去生长,春天上山,秋天下山,如此往复,形成了这样的自然养殖循环,张朝亮正是摸透了蛙性,不仅取到了优质的蛙油,而且也能将取蛙油的事业进行到底了。

    张朝亮养林蛙,要的就是让蛙油多,取蛙油。控制水温,增加食料,维生素,回归自然,都是为了多产蛙油,产好蛙油,这些办法既有书本的理论,也有养蛙人自己的创新,张朝亮养蛙养的好,关键就是摸清了林蛙的生理习性,看来,只要精心,科学喂养,这养蛙还真不是一件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