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的形容词:杜家和讲《老子》第28章至第33章不祥之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1 00:19:26
杜家和讲《老子》第33章不祥之器 http://www.hljnews.cn  11-01-12 09:27  来源: 黑龙江新闻网-老年日报   [发表评论] [10条]

 

  【原文】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语译】战争是不吉祥的东西,大家都厌恶它,所以得道之人不使用它。君子平时重视左边,用兵打仗的时候就以右边为重。战争是不吉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需要使用的,直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使用它,即使如此,也要淡然处之。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不要自以为了不起,如果自以为了不起,那就是将杀人当成了乐趣。以杀人为乐趣的人,是不能够得志于天下的。吉庆的事情以左边为上,凶丧的事情以右边为上。偏将军站在左边,上将军站在右边。也就是说,要按照举办丧礼的形式对待打仗。战争中如果杀人众多,要用悲哀的心情来为其哀悼,打了胜仗也要以办丧事的仪式来处理。

  【解说】与儒家的孟子和荀子不同,老子并没有明确地对于人性的善与恶下结论。但我们可以说的是,老子绝对是一个人道主义者,本章中老子认定的“兵者不祥之器”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有一篇收入了中学语文教材的散文《斑羚飞渡》,读来令很多人动容。一群斑羚被猎人追赶到了悬崖边上,只有越过山涧,斑羚才会有活下去的可能,然而山涧的宽度超过了斑羚所能跨越的极限距离。这时,令人震撼的场景出现了:斑羚们分成了两队,年轻的一队,年老的一队。随后两队中每一排一只年老的斑羚和一只年轻的斑羚结成了一组。年老的斑羚和年轻的斑羚稍分先后地跳向山涧,

  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年轻斑羚从最高点往下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年轻斑羚的蹄下。年轻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象踏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奇迹般地再度升高。第二次跳跃将年轻的斑羚带到了安全之地。“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涧上空画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

  我们将人类中的败类说成是“衣冠禽兽”,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对“兽”是不公平的,兽的同类之间很少发生自相残杀的事情,而人类社会演进的历史是与战争相伴的。“争”是战争的起源和目的。如果人们真正懂得了天下为公的道理,彼此之间能够和谐相处,相互谦让,也就不会再有纷争,这种境界是老子所希望出现的人人得道的境界,也就是天下大同的境界。天下大同是人类美好的理想和永恒的渴求。由于不符合天下大同的价值追求,所以“兵者不祥之器”,老子是聪明的,《老子》是深刻的。

杜家和讲《老子》第三十二章无名 http://www.hljnews.cn  11-01-19 09:12  来源: 黑龙江新闻网-老年日报   [发表评论] [10条]

 

  【原文】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语译】道是难以名状的,朴素而自然。它虽然精微,但是天下没有人能够支配它。侯王若能够保有它,万物将会自动地服从。天地之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并非是人们命令它,而是它自动地均匀分布。道创造了万物,万物也就有了名称,有了名称之后,要适可而止,要懂得节制,做到这一点才不会有危险。道存在于天地之间,万物归附它,就像小溪要归附大海一样。

  【解说】这一章中,老子描摹了道的状态——朴素而精微。朴字的本义是指未经雕琢的原木,道正因为是未经雕琢的,才是最真实的。

  人们都喜欢对物进行雕琢,目的是实现其应有的功能。对物进行雕琢,我们认为是对物的价值的一种肯定,而从哲学的层面上来说,肯定本身也就是一种否定。比如说,将一块木头做成了一张桌子,就无法再用它做一把椅子;将它做成一把椅子,就无法再做一张桌子。木头是这样,人也同样如此。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本来有很多理想,但是你成为了一名医生,就很难再成为一名宇航员。正是基于此,朴素而精微才是万物的根本,也才是道的存在状态。

  道催生万物,也就是为万物命名,而其本身却处于无名的状态。人都希望建功立业,最终青史留名,也就是儒家所主张的“立德立功立言”。然而,正是这样的冲动为人带来了痛苦,也就是对于“无名”的焦虑,而得道之人就不会有这种焦虑。

  刚刚过去的2010年的最后一天,著名的作家史铁生离开了这个世界。我曾经说过,他的《我与地坛》绝对是二十世纪中国最好的散文中的一篇。史铁生多次对于名字和人的关系进行过思辨,在他的《病隙碎笔》中有这样的文字:“我是史铁生——很小的时候我就觉得这话有点怪,好像我除了是我还可以是别的什么。这感觉一直不能消灭,独处时尤为挥之不去,终于想懂:史铁生是别人眼中的我,我并非全是史铁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而名字仅仅是几个字或者说是符号而已,并非是“我”本身。“我是谁”可能是我们永远说不清楚的问题,但活出真我却应该是我们永远的向往,做到这一点,人就会从“无名”的焦虑中解脱出来。在《我与地坛》的最后,史铁生写道:“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有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那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传奇人物之一,史铁生可以说是一个对于道有深刻体悟的人。摆脱了“无名”的焦虑,“史铁生”成为了永恒。

 

 

http://www.hljnews.cn  11-01-05 09:02  来源: 黑龙江新闻网-老年日报   [发表评论] [10条]

 

  【原文】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语译】用道辅佐国君的人,不靠兵力在天下人面前逞强。用兵的后果就是很快就会得到报应:军队驻扎过的地方,荆棘丛生;大战之后,必有荒年。只要达到目的就算了。不要用武力逞强。达到了目的不要自大,达到了目的不要自夸,达到了目的不要骄傲,要认识到用兵是不得已的办法,达到了目的就不要逞强。事物壮大了接下来就要衰老,因此这(物壮)不符合道的原则。违反道的原则的事物很快就会消亡。

  【解说】春秋战国时期,墨子主张“非公”,孟子说“春秋无义战”,老子则强调“不以兵强天下”,虽然出发点各不相同,但墨家、儒家和道家都是反对战争的。本章所表现的就是老子对于战争的态度,具有明确的反战思想。

  德国的克劳塞维茨在曾在《战争论》中说:“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几乎就是与战争相伴的。然而对于人类来说,战争是残酷的,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上一个世纪所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在人类的内心深处所投射的阴影,短时间内是很难抹去的;随后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为民众所带来的也是深重的苦难。正是基于此,老子主张谨慎用兵,不依靠武力来解决问题,也就是不穷兵黩武。

  谨慎用兵,不等于不用兵。老子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列强争霸、诸侯争雄的时代,国家四分五裂,身陷水火的百姓渴望国家的统一,而分裂割据的局面要达到统一,除去战争没有其他的途径。也就是说,有时出于不得已,只能用兵,但是要掌握一个原则,那就是“善有果而已”,达到目的就行了,不要过分地炫耀武力。1979爆发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中国军队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的一次自卫反击。在取得全面胜利之后,遵守战前的承诺,中国军队全部撤回了国内,没有占领越南一寸土地。正是因为中国当时的领导集体懂得“善有果而已”的道理,才使得中越两国重新交好、共同发展具有了可能,如今这早已成为了现实。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这是老子在本章中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通俗一点说,就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人应该积极进取,应该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在取得成功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乎所以。很多贪官,当初是非常清廉的,是积极进取的,但身处高位之后,不知道自己是谁了,陷入了迷途,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细细想来,就是因为不懂得“物壮则老,是谓不道。”眼前无路之时,才想起“我是农民的儿子”,可惜为时已晚。

 

  杜家和讲《老子》第29章天下神器 http://www.hljnews.cn  10-12-29 08:49  来源: 黑龙江新闻网-老年日报   [发表评论] [10条]

 

  【原文】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读“雷”音),或挫或隳(读“灰”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语译】想要在治理天下方面有所作为,我看他的这一目的是达不到的。天下是神圣之物,不能试图治理它,也不能试图控制它。治理它,最终就会落败;控制它,最终会失去它。世界上的物事,有的喜欢在前,有的喜欢随后;有的性急,有的性缓;有的强壮,有的瘦弱;有时成功,有时失败。因此,得道之人要去除极端、奢侈、骄纵的行为。

  【解说】即将到来的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的年份。在传世的孙中山先生的题词中,最多的是“天下为公”这四个字,陈毅元帅也曾在《湖海诗社开征引》中写道:“豪气贯日月,英风动大地。万古千秋业,天下为公器。”“天下为公”的“公”,按照东汉经学家郑玄的解释,即是“共”的意思。“天下为公”,也即天下是全天下人共有的天下。在本章中,老子主要阐释的还是无为而治的思想,其立论的角度是“天下神器”,而天下之所以是神圣之物,其原因就在于天下是全天下人的天下,不是某一个人的天下。

  历代的帝王,包括有所建树的帝王,内心中都存有一个家天下观念,虽然在治理国家上可能也会尽心尽力,但由于骨子里没有“天下为公”的观念,所以难免会凭自己的想法,为一己之私而为所欲为。比如乾隆皇帝,可以说是一代明君,在文化传承方面最大的功绩就是亲自组织编写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编写《四库全书》对文化的破坏。《四库全书》著录书籍3503种,79309卷;存目(仅仅存了个书名而被销毁的书)6793种,93556卷;不曾存目即被销毁得几乎没有踪迹的书就更是不计其数了,即使存下来的书其中大多数内容也是被抽毁、删改了的,书的原貌和真实内容已是面目全非了。由此可见,乾隆修《四库全书》销毁的书比保存的书要多得多。这显然是缺少公心的结果。

  无为而治就是要顺乎人的本性,老子提出要“去甚,去奢,去泰。”也就是要尽力摆脱外在事物的困扰,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当今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人更需要内心的宁静,不要为过多的物质欲望所拖累。台湾地区有人曾经做过统计,2004年,每隔3小时就有一个台湾人自杀,现在这个数字可能会更高。产生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人们过于关注外在的成就,而忽略了精神世界的建构。老子说,物和人各有其性,“或挫或隳”,或大或小的失败是人们注定要面对的,缺少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勇气的人,是精神世界不够强大的人,实际上也就是背离了人的本性的人,是远离了道的人。
杜家和讲《老子》第28章知雄守雌 http://www.hljnews.cn  10-12-22 09:00  来源: 黑龙江新闻网-老年日报   [发表评论] [10条]

 

  【原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语译】知道雄的道理,但不与人争雄,情愿处于卑微的位置。处于卑微的位置,常道就不会离失,就能够重新回到婴孩般的单纯状态。知道什么地方明亮,却甘于身处暗昧的地方,才会成为天下人的典范。成为天下人的典范,常道就不会离失,就能最终体悟到不会穷尽的真理。知道什么是荣耀,却甘于身处昏昧之所,居于卑下之处。居于卑下之处,常道就会变得充盈,回到本真的质朴状态。质朴的道发散开来就会成为天下万物,得道之人能够抓住作为万物本源的道,据此设官分制。因此说,治理天下的理想化的原则是顺其自然而不是人为地进行雕琢。

  【解说】雄与雌,喻指强和弱,老子说柔弱和退守应该成为守身处事的最好原则。我们经常说,老庄的哲学是以退为进,以弱胜强,但很多人会有疑问:退怎么会是进呢?甘于柔弱如何会变得强大呢?实际上,老子所讲的甘于柔弱,也就是“守其雌”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知其雄”,知道强大是什么样子。立足于“知其雄”基础之上的“守其雌”,就不是一般的柔弱,而是包容了强大的柔弱。包容了强大的柔弱是真正的强大,是可以战胜强大的柔弱。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的孙叔敖成为楚国政府部门的长官以后,全国上上下下的吏民全都来道贺。但有一老者,穿着粗布衣,戴着白色帽子,最后来到孙府。他不是祝贺,而是吊问。孙叔敖并没有怪罪他,反而非常礼貌地出去见他,对他说:“楚王不知道我无德无才,是个不肖之徒,让我当政府长官,使吏民都来道贺,而先生您独来吊问,难道有什么说法吗?”老者说:“当然有说法。身份已经很高贵但对人态度骄横的,百姓会除掉他;官位已经很尊贵但擅揽大权的,国王会厌恶他;俸禄已经很丰厚但还不知足的,是不能长久为官的。”孙叔敖再次拜谢说:“敬受命,希望能听到阁下更多的教诲。”老者说:“官位越高而越应该没有架子,官职越大而越应该小心,俸禄越丰厚越应该谨慎地不敢多取。您能严谨地遵守这三条,足可以使楚国大治了。”已经身居高位孙叔敖因为能够谦恭待人,懂得“知雄守雌”的道理,最终成为一代名臣。

  很多人都想居于高位,但如何身居高位而又不会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呢?老子说“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也就是心态上要甘于卑微,这样才能使得精神世界越来越充盈。深谷中的水总是最后才干涸,就是因为其居于卑下,反而成为众水的最终汇集之地。其中蕴含的道理可以说浅显而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