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降低汽车关税:房地产商退休后养猪的财富新发现(2011.1.28) page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6:18:44
                      房地产商退休后养猪的财富新发现(2011.1.28) page1
发布时间:2011-3-2 标签:
这个其貌不扬的人就是潘阿叨。自从13岁离开乐清出去打拼,潘阿叨从没停止过奋斗的脚步。他卖过木材,搞过建筑,干过各种各样的行当,40年来哪里有工程就住在哪。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敏锐的眼光,他在房地产业打拼出了属于他的亿万家财。尽管事业有成,但是潘阿叨一直在外面奔波,最想的还是落叶归根,回到老家乐清。潘阿叨:我很快就60岁了,我还在外面跑,跑一辈子,万一哪一天要走,家里连个送的人都没有。2007年底,潘阿叨把房地产生意交给了两个生意伙伴,回到乐清正式开始了他梦想的退休生活。儿子和两个女儿都已经各自成家,而且都有自己的生意在经营,平日里就潘阿叨和老伴带着孙子。潘阿叨最开心的就是逗逗小孙子,享享天伦之乐。有的时候,潘阿叨还会叫上几个朋友,一块打打麻将聊聊天,日子过得很是清闲。可是潘阿叨的一个老朋友却预言,他过这样的日子不会太久。潘阿叨的朋友张信定:我觉得潘总闲不了的,你想就过上一种抱着孙子,过着天伦之乐的生活,我觉得他还要等几年,因为他的性格不一样,我们这个地方的人性格不一样,创业激情不会一下子就消退,我已经很满足了,不行。
果不其然,2008年春节的时候,潘阿叨就闲不住了,他跟全家人宣布他在乐清找到了一门能赚钱的生意,他要重出江湖,再次创业。这让家人很好奇,到底乐清本地有什么好项目能让潘阿叨这个久经商场的人如此兴奋呢?原来,潘阿叨在准备年货去买肉的时候碰到了一件让他十分恼火的事,也让他从中嗅到了商机。潘阿叨:我们想价格高一点买点好肉,问他,我手动一下,这个好肉买一点,他说什么肉不肉,肉都买不到,要就拿去,不要就算了。气死人了,我说买个猪肉还受你这个气。2008年春节的冰冻灾害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很多外地的猪肉根本没有办法运到乐清来,而乐清本地的猪肉供应量五分之一都不到,市场自然很紧张。潘阿叨越想越来火,出高价不仅买不到好肉,而且还要受窝囊气。春节刚过,一个养猪的远房亲戚来找潘阿叨借钱。2007年这个亲戚小规模养猪用10万元挣了30万元,现在想再借10万元扩大养殖规模。潘阿叨之前为了买不到猪肉的事生过气,一听这话,来了兴趣。潘阿叨:我不就是挑了神经一样,养猪投10万元钱还挣30万,那我投1000万不挣3000万吗?
投资10万元能挣30万,潘阿叨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过养猪这么挣钱。但是当潘阿叨跟朋友们提出养猪的想法时,首先遭到了一顿耻笑。朋友们不是做工业的就是做商业的,还没有去搞农业的。潘阿叨的朋友彭宝林:他说回家养猪,我说你没事干了,回家养猪。在外面做事多轻松,毕竟是一个老板。潘阿叨的朋友彭献安:这么大一个老板你怎么来养猪呢?我是比较反感。潘阿叨的朋友张信定:我们总觉得他是搞地产的老板,去养猪到底赚钱不赚钱,能赚多少钱,在这个期间,当然我们作为朋友来讲,是带了一个好大的疑问?尽管朋友们都不支持,可是潘阿叨觉得闲着也是闲着,在乐清养猪不仅可以在家享受生活,而且可以顺带挣钱,两全其美。为了不让朋友们再笑话他养猪的事,潘阿叨决定要建就建一个高科技,现代化的养猪场,让朋友们刮目相看。他风风火火来到了乐清市畜牧局,向工作人员咨询养猪的事情。虽然他一再表示要在乐清建一座现代化的万头猪场,可是畜牧局的人却表现得相当谨慎和疑虑。乐清市畜牧兽医局局长方妙华:出栏10000头,要存栏600头能繁母猪。这样的投资额在我们乐清起码要1200万。当时他惊了一下,这个要1000多万,办这么一个猪场要1000多万?后来我们给他算了之后,他就知道了,我说你如果没有这样的资金量,我说你不要办猪场。乐清是以工业为主的城市,到处都可以看见高楼林立的工业园区,农业并不发达。很多人看不上眼,觉得风险大、投资慢,有的人甚至觉得做农业是很没面子的事情,所以畜牧局认为潘阿叨这个搞房地产的亿万富翁也不过是说说而已。可是没想到,到了下午,潘阿叨又来了,这回他带着一张1000万的支票直接闯进了局长的办公室。乐清市畜牧兽医局局长方妙华:开了一张支票过来,真的开了一张支票过来,也不是我要求他开,他自己主动开了一张支票过来给我们看。有人居然拿着一张1000万的支票说要来养猪,乐清市畜牧局的局长还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阵仗。局长马上把这事汇报给了市农业局局长,农业局局长又把这事汇报给了副市长,副市长立刻指示,畜牧局全力支持潘阿叨养猪。之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潘阿叨建养猪场的红头文件就正式批下来了,地点就选在四都乡的陈坦村。潘阿叨本来就是做房地产的,这次他叫了6个工程队同时赶工建养猪场。可是猪栏还没建好,潘阿叨就发现养猪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潘阿叨:搞这个建设上面,我们是一点都不担心,但是猪场怎么建不知道,里面猪怎么关,你肯定要行家和你说。之前光凭着一股热情在建养猪场,可是这时候潘阿叨才发现,对于养猪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外行。建个猪栏都这么难,以后这猪应该怎么养呢?养猪场还没竣工,潘阿叨却整天思考的是怎么养猪的问题。几天之后,潘阿叨远在嘉兴办厂的儿子潘志突然接到了潘阿叨打来的一个电话。在电话里,潘阿叨只说了几句话,可是儿子潘志接完电话之后,吓得开车一路狂奔回了乐清。潘阿叨的儿子潘志:突然一个电话就打过来了,说回家有点急事找我,问他什么事也没说,反正弄得挺严肃的,他说你先回来再说吧,当时以为家里出点什么事情,就赶紧回来。当潘志火急火燎地赶回家之后,他发现潘阿叨根本就好好的,什么事也没有。可是潘阿叨为什么要撒谎把潘志骗回来呢?原来潘阿叨投资养猪场,但是并没打算自己亲自去养猪,他想过的还是带带孙子,打打麻将的清闲日子。但是养猪场必须要有人管,潘阿叨想到儿子潘志是最佳人选。潘志大学学的是医科,比较容易掌握猪的防疫和治疗。但是当潘阿叨把这个想法跟潘志一说,立刻遭到了潘志的强烈反对。 潘阿叨的儿子潘志:你自己比如说要安享晚年,比如说要在家里干点什么的话,不能勉强我来干什么,因为我也有我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事业规划一样的东西,然后你现在好像说找了一条好路子给我走,其实我并不觉得好在哪里。虽然潘志并不想干,但是拗不过潘阿叨,还是被送去了金华学养猪。其实潘阿叨之所以请6个工程队赶工,还把潘志骗回来,是因为他早就做过了市场调查,养猪比潘志在外办厂赚钱多了,乐清的生猪市场存在很大空缺。 房地产商退休后养猪的财富新发现(2011.1.28) page2
发布时间:2011-3-2 标签:
乐清市畜牧兽医局局长方妙华:我们年消费量,整个乐清市有50万头生猪上下,但是自给,本地生产的生猪年出栏当时还不到10万头,这样主要就是说要靠外地调进来。3个月后,潘志学成归来,潘阿叨任命他为猪场总经理,管理猪场的大小事务,他自己则当起了甩手掌柜。有空的时候,他就在猪场里到处溜达,把养猪完全当成了一件好玩的事情。潘阿叨:多可爱,这个猪很挣钱。对吧,猪就是钱。你比方说,这个猪大概一天平均长一斤半。一万多头猪,一天就两万斤猪肉。七元一天,一天就十四万元。
2009年,当养猪场第一批生猪出栏时,潘阿叨乐得合不拢嘴。不用离开乐清,一年销售额轻轻松松就到3000万,潘阿叨为自己超前的商业眼光得意不已。可是潘阿叨没想到,这种坐在家中享福,不用费心就挣钱的日子很快就要结束了,猪场突发的事件让他不得不重出江湖,亲自掌舵。更让潘阿叨没想到的是,正是这次突发的事情,让他以后居然把养猪正经当成了一项和房地产一样重要的产业来做。那么养猪场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呢?2007年底,做房地产生意的亿万富翁潘阿叨回到了老家浙江乐清。就在过年准备年货的时候,他发现出高价竟然买不到好猪肉,还受了一肚子气。潘阿叨决定自己建一座现代化的万头猪场,地点就选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环境优美的四都乡陈坦村。然而,就在猪场一条马路之隔的对面就是陈坦村的一个豪华别墅区,别墅区的居民都担心养猪场会影响以后的生活,陈坦村的其他村民更是担心猪场会破坏村里的环境。四都乡是全国生态乡,为了保持生态环境,四都乡没有发展任何工业项目。现在突然多了一个这么大规模的养猪场,村民们都认为,养猪的噪声和臭味很快就要把这生态乡的牌子给毁了。 四都乡陈坦村书记张珍龙:当初开发别墅区里面的业主也好,老板也好,总觉得是不是会给别墅区的环境带来影响。四都乡陈坦村村民叶彩微:因为我们四都乡是全国环境优美乡,这个荣誉大家觉得来之不易,所以要把这个传统保持下来。因为这个猪场,刚开始我们觉得会有异味。四都乡陈坦村村民张宪威:招商办畜牧场的时候,村民的意见也很大,认为这个猪我们以前养过,臭得不得了,现在我们都不养了,还引进一个畜牧场来,不臭气熏天了。潘阿叨一开始计划的就是要建现代化的万头猪场,他跟畜牧局和陈坦村都承诺会达到零排放的标准,绝对不污染环境。为了不让猪场散发出异味,潘阿叨甚至给每头猪都配备了专门的卫生员,专门负责一天两次擦洗猪栏。可是每年出栏1万5千头生猪,猪的粪便量每天就有12万斤,怎么处理这些猪粪就成了猪场最大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潘阿叨在陈坦村又租下了200多亩地种下了红蜜柚,他计划用养猪场的猪粪来给红蜜柚施肥,这样一来就解决了猪粪堆积的问题。从来没有搞过农业的潘阿叨为自己想出这么好的方法得意不已,但是他没想到就是这个方法竟然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 养猪场员工张珍辉:这一条是猪场到果园的必经之路,那天猪场里的堆粪房猪粪堆满了,用拖拉机把它运到果园去,运到果园去要经过这条路,当时猪粪是稀的,用拖拉机运过来,车厢里的猪粪都流出来了,流在这个路上了。流到路上以后,味道很臭的,村民闻到这个味道追出来了,一直追到果园里,问那个司机,这个这么臭的味道你运过来,是哪里运过来的,他还不知道是猪场运过来的。 愤怒的村民在村口把潘阿叨团团围住,要这个猪场的董事长给个说法。原来就不赞成把养猪场建在陈坦村,担心会影响环境的村民们这会儿更加激动了。四都乡陈坦村村民张金喜:你想猪粪拉出来,猪粪满地都是,肯定都叫他把地上扫掉,冲掉。四都乡陈坦村村民张宪威:你再不解决的话,村民说就把你猪场拆掉。四都乡陈坦村村民叶彩微:养猪场这个事情,大家都怨村干部,怎么会把这个项目引进来。四都乡陈坦村书记张珍龙:这么多的猪粪,没有经过处理拉出来,我觉得确实有点不对劲。马路上到处都是猪粪,臭气熏天,如果不及时清洗,还会更臭。儿子要忙着管理猪场内部的运作,无奈之下,过上了安逸生活的潘阿叨只能带着猪场的员工出来洗马路。扫的扫,冲的冲,虽然很快就收拾了残局,暂时平息了村民的怨气,但是猪粪的问题从此以后成了潘阿叨的心结。潘阿叨:刚好我到市里开会,我们市长再三强调,他点名,包括老潘你在内,他说你养猪,猪屁股擦不好,你都养不成功,开会一完我就问局长,我想擦干净,我是没有办法,我不是不想擦干净,你再叫我投资,把那个擦干净就好。猪粪不能往果园运,但是养猪场的堆粪房又实在堆不下了,潘阿叨不得不到处找解决猪粪的办法。一个偶然的机会,潘阿叨得知温州有一家机械厂正在研制猪粪处理机,他立马赶了过去,但是对方还处在研究阶段。潘阿叨因为急于解决猪粪问题,干脆把厂家和还没研究好的机器直接请到了养猪场。可是捣鼓了很久,机器还是不成功。 潘阿叨:我说你其他办法都没有了?他说我实在试不出来。潘阿叨急得团团转,可是除了到处打电话咨询,他又实在帮不上任何忙。他13岁就外出谋生了,没上过几天学,大字都不识几个,到现在办公桌上连台电脑都不摆,自己都说自己是个大老粗。潘阿叨:到市里去开会,人家市长、市委书记、局长说话,去开会不是每个人一个本,一支笔,看他们说话,说什么他们就记到哪,反正我不识字,这个东西也不难,局长问我,老潘,你怎么不记录一下?我说记住了,记住了。他说你也记一下,比较文明礼貌一点,那我说真话,我不会记,写字写不了,只能这样。记者:那你就不记?潘阿叨:你记不起来有什么用?我说这样听听可以吗?我听就知道了。
房地产商退休后养猪的财富新发现(2011.1.28) page3
发布时间:2011-3-2 标签:
猪粪处理机就是把粪便中的固体和液体分开,然后把固体压制成粉末。如果猪粪处理机研究不成功,那么潘阿叨的猪场很可能功亏一篑,面临关闭。可就是这么一个连笔记都不会记的潘阿叨,居然把这个猪粪处理机给整成了。有一天,当潘阿叨无意间搅动放在化粪池的竹竿时,没想到机器居然动了起来。 潘阿叨:弄个竹棍,弄一弄,吸上一点,弄一弄,吸上一点,不弄,不行,不可能,那我就打个电话给老板,成功了。潘阿叨让厂家在化粪池装了一个辅助的搅拌机,给猪粪处理机一个动力,这样猪粪就能吸到机器里了。等猪粪在化粪池充分发酵以后,固体就通过这台机器压干成了粉末状的肥料,液体则通过沼气池为养猪场发电,一举两得。当记者去养猪场采访的时候,潘阿叨把记者带到了处理猪粪的地方。看到记者捂住了口鼻,潘阿叨非让记者去闻闻看处理好的猪粪不可。潘阿叨:不臭不臭,你放心。哪儿臭?记者:他说不臭,让我闻一下。潘阿叨:哪里臭?一点都没有,这个猪粪。养猪场工人:香得很。潘阿叨:喷香。记者:你说什么?是香的?喷香的?猪场工人:没有臭味的。潘阿叨:我们市长都来闻过了,你看,是吗?记者:是处理过就没有这个气味吗?潘阿叨:这个就是猪粪。记者:没有臭味,确实不臭。它就是通过这个机器吗?潘阿叨:这个把它压出来,压干。 记者:这里面没有加别的东西?潘阿叨:没有没有,全是猪粪。记者:纯粹的猪粪?潘阿叨:纯的猪粪。现在,潘阿叨的养猪场每天能生产出这样的猪粪肥料6000多斤,200多亩红蜜柚已经用不过来。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肥料,潘阿叨又主动承包了300多亩地种上了西红柿。让他感到特别高兴的是,因为猪粪的问题解决了,养猪场与陈坦村的关系也处理好了,再也没有村民来反映猪粪臭的情况。一开始看到这些猪粪生产的肥料觉得很稀奇,现在村民们则时不时过来找潘阿叨要点剩下的肥料回去养花种菜。四都乡陈坦村村民:村里都抢着拿这个,现在农村里有机肥料很少,我们都抢着到这里来拿,拿回去种菜,随便种什么东西都是特好的肥料。 四都乡陈坦村村民:准备拿回去种西瓜,种菜。原来把养猪当退休后的消遣,现在潘阿叨把农业当成了一项事业在做。除了种上西红柿和红蜜柚,利用猪粪延伸了养猪场的产业链之外,他在自然环境优美的四都乡又建起了一座休闲山庄和一家农家乐。现在潘阿叨光猪场每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3000万元,最让他得意的是,当初那些看不上农业的朋友现在经常会来他的猪场参观。潘阿叨的朋友张信定:雷厉风行,他这个性格是比较豪爽,他想干就干,他不管别人说。不过他脑子里边有一本帐,预算好了。潘阿叨的朋友彭献安:他文化程度不高,做事各方面是相当有分寸,相当有创业这么一个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