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镶嵌首饰消费税:信念到底是什么?(安东尼罗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1:21:16

信念到底是什么?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常常脱口便能说出一长串的话,其中到底有没有什么意义可并不是十分清楚,就像“信念”这个字眼大家都常用,可是不一定人人都知道它的真正面貌。

信念者,乃是对于某件事有把握的一种感觉,譬如说当你相信自己很聪明,这时说起话来的口气便十分有力量:“我认为我很聪明。”当你对自己的聪明很有把握时,就能充分发挥脑力,作出好的成绩来。

对于任何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见,即或不然也能从别人那里问得答案;然而自己若是个优柔寡断的人,亦即没有坚定信念或对自己实在是没有把握,那么就很难充分发挥所拥有的各样能力。

要想了解信念并不难,不妨可以从信念的最初形式——念头——来谈起。每个人日常中都有许许多多的念头,不过可不都是深信不疑,就以你自己为例来作个解说。

或许你认为长得挺吸引人的,当你说:“我很吸引人。”这可能只是个突发的念头而已,若要成为一个信念还得看你相信这句话的程度而定。如果你说:“我并不怎么吸引人。”这话意思就有如:“我没多大信心自认为长得吸引人。”

然而你要怎样才能把念头转化为信念呢?在此我可以打个比方,假设你把念头想像成是一个没有桌腿的桌面,当一个桌子没有了桌腿就不足以称之为桌子,同样地,信念若没有支撑就不足以称之为信念,而只能算是个念头而已。

如果你自认为长得吸引人,请问你何以敢如此有自信?难道你是有什么样的“依据’’支持你这么说吗?若是有,这就构成你信念的支撑,使你有把握敢这么说。

你到底是有什么样的依据呢?是有人告诉你很吸引人吗?或者是你从镜子中所见并跟周围那些也具有吸引力的人比较过?还是走在街上不时有人向你投以羡慕的一瞥?

不管你有多少这类的依据,除非你把它们归之于“你有吸引力”这个念头的名下,那才足以构成这个信念的支撑桌腿。

一旦你明白了我所说的这个比方,不妨可以检视一下自己的信念是如何形成的,同时也想想如何可以改变所不喜欢的信念。从上面所说的可以知道,只要有了足够的支撑——足够的依据或参考——差不多没有什么是不能建立成信念。

在此我要请问,你相信人性本恶,当与人打交道时常常担心会吃别人的亏,还是你相信人性本善,只要对人好别人也会同样地对你好?

从多年的经验中或从别人处得知,相信你的心里已经有数。问题是这两个信念到底哪个才是对的呢?

答案是---你别管哪个是对,哪个是错,重要的是哪个能帮助你过得更快活。

也许周围的人可以提供你答案,让你对自己的看法更有自信,不过这些是否能使你日常的生活过得更积极呢?不错,个人的经验是最有用的,然而你这些经验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是看书、听录音带、看电影、听别人说的、还是纯粹发自于自己的想像?

这些再来的依据必然会激起我们的情绪反应,其程度的强烈自然会影响到支撑我们信念的强度。个人的痛苦或快乐经验会造成情绪上很大的反应,其越强就提供信念越坚固的支撑;另外个人类似经验的多寡也深深影响信念的强弱,不用说支持一个信念的依据越多,所形成的信念就越强固。

这些构成你信念的依据得精确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为你所用呢?其实这没什么关系,不管它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是坚定的还是摇晃的,因为经过个人的认知,就算是再强固的个人经验也必然会被扭曲的。

由于人类具有这种无中生有的扭曲本领,因而要想寻找构成信念的依据可说是没有穷尽。我们不要管这些依据的出处、不要管它是真的还是假的,只要把它当成是真的去接受就能发挥效果。

当然,若是我们的信念是消极的,哪怕是再假的依据,也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既然我们有能力运用想像的依据,来推动自己向前追逐美梦,那么只要想像得越活灵活现,好像它就是真的一样,就能使我们越容易成功。

何以会有这种现象呢?那是因为我们的脑子根本分辨不出何为真实,何为生动的想像,只要我们相信的程度越强烈,并且反复地练习,我们的神经系统便会把它当成真的,即使它是百分之百想像出来的。

在我所拜访过的每一位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有这种能力,他们能无中生有,得出可用的依据,因而有充分的把握,做出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来。

意焦:能力集中的奥秘(安东尼罗宾)

如果你有心想要沮丧,是不是一下子便能做到呢?我相信这对你没有什么问题,只要你把意焦放在过去那些令你不快的事情上即可。

我们每个人都必然有过一些难过的经验,如果我们不断刻意去想这些事情,心中一直惦记着,很快地我们便会懊恼起来。我不知道各位是否曾看过一些很烂的电影?如果那真是个烂片,请问你会三番五次地去看吗?

我相信你绝不会那么笨,因为看那种烂片并不能让你得到什么好处,既然如此你又为什么脑子中经常回想那些让你觉得不痛快的记忆呢?为什么又一直希望去扮演那个最不喜欢的角色呢?为什么一再上演那个事业失败、决策错误的影片?

当然这些烂片子并不限于过去实际的经验,也包括那些尚未发生而预先担忧的事。如果你希望觉得很快乐是不是可以很快做到呢?当然那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要你把意焦放在过去曾使你快乐的记忆上,可记得当时是什么样的形气?是不是能够充分记起当时情绪的每个细节?

我相信你是能够的,或者是否能够把意焦放在目前使你快乐的事情上,这时又是什么样的形气呢?同理,你也可以把意焦放在那些还没有发生的事物上,让自己能够预先感受到快乐的情绪。

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什么是绝对的,一般说来,任何一件事物给你的感受或在你心目中的意义,完全取决于你的意焦何在。

意焦并不是事物的本体,它乃是一种观点,只是对事物的某一角度的认知结果而已。

我们不妨拿照相机的镜头来作比喻,它在摄取景象时永远只是一个大画面的某一部分或某一个角度,因而就整个画面而言,镜头很容易便会造成事实的扭曲。

假设你现在带着一台相机去参加某个宴会,在大厅的某个角落你把镜头对准其中一群正在争吵的人,所拍出来的照片会给人什么样的印象?是不是好像整个宴会就是一团乱,大家都在吵来吵去,没有一个人快快乐乐的?

然而如果你把镜头对准了大厅另外一个角落,正有一群人高兴地笑着,诉说各样有趣的话题,这时所呈现出来的画面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是不是这个宴会办得十分成功,每个人都觉得很快乐呢?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心中怎样呈现,感受就会怎样被控制。

这也就是何以有些未经当事人同意而出版的传记会那样引人诟病,因为那只是作者个人对另外一人生活的主观认知而已,因而常常把事实的真相给扭曲了。

传记之所以不太为一般人所相信,乃是因为其中很多事迹是透过作者的“取景角度”而作的诠释,而我们都知道照相机实在是具有很强的扭曲事实的本领,当我们使用了近摄镜头时往往会把事物放大甚多,若是再经过专家有心的安排,所拍出来的东西极可能模糊了事实或贬低了它的重要性。

套句爱默生所说的话,我们在看别人时,乃是透过了自己的心。任何事物的意义取决于意焦所在。

如果你召开一次业务会议,结果其中有一位仁兄未能及时到场,这时你心中的感受就取决于你的意焦所在。在你心中对于他之不能到场是持什么样的看法?

是他根本就不在乎这场会议,亦或是他碰巧遇上了什么困难?这就要看你是从什么角度去看了,你用什么样的意焦,就会造成什么样的情绪。

如果说他之不能及时到场,是因为正和别人如火如荼地谈到一笔大生意,你却因不知情而发火他不在场,待日后知道真相时那如何是好?别忘了,我们的意焦往往会决定我们的情绪,所以最好不要动不动便贸然下结论。

意焦会影响我们对于事实的认知,因而我们应当好好控制自己的意焦,免得不小心而被戏弄了。要想控制意焦,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借助于提出问题,因为你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脑子便立时会回复有关的答案,也就是说你找寻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如果你提出的问题是“这个人为什么要占我的便宜?”这时你的意焦便会放在找寻被占了哪些便宜上,也不管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占了你的便宜;相反地,若是你问道: “我怎么才能改变不利的状况呢?”这时你就会去想一些能使你扭转局面的办法。

由于提出问题是改变人生极具威力的一个利器,我将留待下章好好讨论。事实上,提出问题乃是开启我们无限潜能的钥匙,是改变我们情绪最有效且最简单的一种方法,能在极短时间内扭转我们人生的方向。

模仿成功者的“形气”(安东尼罗宾)

使人生有巨大转变的主要因素就在于这样一句话:动作会引动情绪。

   身体四肢的运用往往会决定我们对于各种事物的不同感受,即使是我们脸部极小的表情变化,或一个不为人察觉的小动作,都会影响到我们的感受,因而产生不同的想法和做法,最终便影响了我们人生的变化。

我们不妨作个小小的练习,看看形气对我们的感受会有多大影响。你先假装是个严肃且呆板的乐团指挥,手臂正一前一后地晃动着,做这个动作时要很慢很慢,千万不可有劲,同时脸部作出十分困倦的样子,这时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好了,现在我们换另外一种动作,请你把双掌用力地合拍两下,脸上堆满极为高兴的笑容,并且大声地喊些能鼓舞士气的叫声,这时你的感觉是不是一下子便跟先前不一样了呢?

    的确,当你快速地作出一些动作,藉着身子和声带,你的感觉很快便会改变。我们的每一种感觉或情绪都系有一种固定的形气,这些形气包括姿势、呼吸、动作、面部表情等,特别是当一个人感到沮丧时,这些形气就显得特别明显。

   一旦知道什么样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形气时,当你想改变某种不想要的情绪,便可立即藉着形气的改变而得到所想要的情绪。

    说起来似乎是很简单,然而问题是绝大多数人的形气只有习惯常用的数种,生活中常常不期然的便会出现,殊不知仅仅就这几种形气对我们日常的行为便造成很大的影响。

    我们脸上总共有超过80条以上的肌肉,如果这些肌肉习惯了怎样呈现沮丧、乏味和无奈的表情,那么它们便会不时地以这些负面的牵动方式控制着我们的情绪和状态。这还仅仅是面部而已,至于若要包括身体和四肢,那么其影响之大就难以估计了。

    然而,由于大部分人所能运用的形气都不多,结果不得不受控于这些有限的情绪反应。例如一个人在一周内可能会产生的情绪反应有疲倦、不安、痛苦、爱、沮丧、孤独、快乐、兴奋、生气、无聊、松弛、难过。

    你若是知道人生中有数千种情绪可以选择的话,便会发现上面所列的实在是太少了,有鉴于此,我们可要警惕为什么只有这么少。我们应该像是去吃自助餐一样,尽可能去尝试一些新的菜色,你何不试试热情、渴求、感激、和气、温柔、幽默、梦想、快活、好奇、周到、自信、敢试、突破……这些是不是能使你的名单更长一些呢?

    只要你能改变运用习惯了的形气,那么便可以经历到上述的各种情绪,譬如说你只要在脸上绽放出笑容,便能很快感觉到自己的信心。有句老话这么说:“当有一天回顾今天的种种,你便会觉得好笑。”

    如果这句话确有道理,那么你今天为什么不就开怀大笑呢?不要再浪费时间了,唤醒你的身体,学习不管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令你处在奋起的状态下的技巧。

    至于要怎么做?就在你能不断地设想自己所要处于的状态,多练习个几遍,没多久你的感觉就会处于那种状态。如果你一直使自己的形气处在低落的状态,例如肩膀一直垂着,走起路来双腿仿佛有千斤之重似的,那么你就真会觉得情绪甚差。

    然而你要怎么改变呢?别忘了形气会引导情绪,而反过来,情绪又会影响形气,这么一来一往就成为无休止的循环,所以你得深吸口气,抬起头来挺起胸,脸上堆满笑容并摆出生龙活虎的架式才行。

    如果你真希望改变自己的人生,不仿在随后的一个星期里每天五次、每次一分钟地面对镜子摆出个大笑脸,这做或许有些可笑,不过只要你做得勤快,这个动作便能和你的神经系统搭上线,进而形成一条神经渠道,使你养成习惯性的快乐。那将会带给你很多乐趣。

    你甚至还可以更进一步,今后走路可以试着蹦蹦跳跳的方式,它对你会有更大的改变效果,其原因为:一、那是个很不错的运动,二、你的身体会更有活力,三、可以消除你脸上严肃的表情,四、你可以给路过的人带来快乐。

    其实仅仅借着笑也能带来很大的改变,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人生,何不每天没有理由地来上三次五次大笑呢?笑是所有情绪中最受人欢迎的,它不仅能影响人们的生理,甚至还会增强人们的免疫系统。

    所以为何不去找个笑口常开的人去向他学习呢?这会很有趣,你要学他的呼吸方式、学他的肢体动作、学他的面部表情和他讲话的语调。这么做一开始可能会觉得好笑,可是只要你认真做下去,便能使神经系统跟笑搭上关系,日后脸上便能很自然地不时露出笑容。

    罗素说:“我们知道各种各样的情绪,可是真正体验的却并不多,对于能使我们产生积极效果的情绪至少也应该去体验一下才是。” 你一旦知道了某种情绪是跟某种形气有相连的关系后,日后只要想处在这种情绪,便可借形气的改变来实现。

    数年前我应约翰·丹佛之请,帮助他突破创作的瓶颈,丹佛是个著名的乡村歌曲歌手,写过多首脍炙人口的名曲,而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的个性跟公共形象十分吻合,无怪乎能广受欢迎。

    当我了解了过去他所写出那些好歌曲的背景后,发现都是在作一些运动后所得到的灵感,例如滑雪、开过小飞机或赛车之后,这一切活动都有一个特色,就是其中都包含了“速度”,使得他的肾上腺大量的分泌,再伴随着沿途的美丽风景,因而得以源源不断地创作出受人欢迎的曲子。

    这段时间他之所以会处于瓶颈,乃是因为欠缺运动所致。因而我建议他生活得有些改变,多加强一些体能上的活动,结果没有多久他便恢复了自信,创造力源源涌出。

    同样地,只要把你的形气改一改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有相同的改变。我们的潜能一直都没有消失,若是想把它挖掘出来,只要让自己处于那种释放潜能的状态即可。

    成功的奥秘就在于不时让自己处于“动”的状态,这可使你产生自信,而有了自信便会有各种各样的能力,得以灵活地面对各种环境。当一个人的状态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时,往往是欠缺活动的缘故。

    如果你曾留意雨后走在马路上的孩子,当他们发现前面有个小水塘时会怎么办?是不是很高兴地跑进去玩着、闹着、笑着?反观那些大人,是不是从水塘边绕过去?不仅绕过去,同时嘴里还嘟嘟囔囔地抱怨个不停。

    如果你希望有一个不寻常的人生、如果你希望人生中常是春天,那么就在脸上挂着笑容吧,展现出一副充满活力的面貌,让自己对于未来有个乐观的期望,这是你活在人世的最大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