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石图片:张灵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20:50

张灵甫:唱秦腔的关中汉子

提交者: wp2008 日期: 2008-07-24 15:50:42 阅读: 677 评分: 9.00/2

        在人们的记忆中,国民党将领张灵甫的印象仅止于电影《红日》中那个自负狂妄的反动将领。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惨烈的八年抗战中,他打击日寇,功勋卓著。2005年,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之际,张灵甫的长子张居礼光荣地获得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国务院颁发的一枚纪念章。

        张灵甫1903年8月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东大乡东大村,原名张钟麟,又名宗灵、字灵甫。张家几代务农,张灵甫幼小的时候,也常帮着家里干农活。少年张灵甫痴迷书法,在长安中学念书时常步行十余里到西安文庙研习。那时的张灵甫最喜欢书写《正气歌》、《满江红》,常常贴得一屋子都是。有一次他在碑林习字,不想巧遇正在关中书院授课的于右任,于右任看过张灵甫的字,深为喜爱,连称人才难得。而这次相识,也为张灵甫日后入黄埔埋下了伏笔。中学毕业后,由于关心国事,又酷爱历史,20岁的张灵甫很快顺利考取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张灵甫积极参与之余,深感学生的软弱无力,难有起色,愤而投笔从戎。

        在河南,张灵甫找到了乡党胡景翼统帅的西北国民二军,加入军官训练团。有一次遇到了于右任,于右任是同盟会成员,国民党元老,在国民政府内部有很高的威望。于右任看到张灵甫在这里当兵有点可惜,就推荐张灵甫赴广州黄埔军校投军。拿着于右任写的便条,1925年5月,张灵甫进入黄埔军校第九期入伍总队,修步科。1925年3月18日,军校第四期学生开学典礼上,张灵甫、胡琏、林彪、刘志丹、袁国平、李弥、文强、唐生明等日后中国大地上风云一时的人物们站在一起,聆听蒋介石的训话。以这一刻为起点,张灵甫开始了他二十年的戎马生涯。

        在胡宗南的国民革命军第一师里,张灵甫由于作战勇敢,善于谋略,短短数年之间,“而立”之年的张灵甫已是一名团长。1932年张灵甫率部于六安、苏家埠突破红军防线。随后又在麻城、黄陂战斗中,充当先锋进攻红7师和红20师……踏着红军将士的一条血路,张灵甫成为蒋介石军事集团里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1933年,经部队朋友介绍,张灵甫与四川广元女子吴海兰相识成亲。一年后,女儿出世。1936年身为国民党74师113团团长的张灵甫(时名张宗灵)率团随胡宗南进攻陕北苏区,家眷留在西安。一天,张灵甫向胡宗南请假回家,却突酿杀妻惨剧。当时许多人都传说,张常年作战在外,因他人传言疑妻不轨,愤而杀妻。

        团长杀妻轰动古城,尤其令西安各界妇女感到义愤,许多人联名上书国民政府妇女部长宋美龄,要求严惩凶手。张灵甫被押到在西安的胡宗南司令部,面对学长和老长官,他直承杀妻,毫不辩解。鉴于舆论压力,胡宗南要求张灵甫自解南京。尽管蒋介石曾要求胡宗南派人押解张到南京受审,但出于怜才,胡宗南没有执行蒋的命令。张灵甫带了少许盘缠和乡人的不解和叹息上路了。在路上,他用完了盘缠就卖字糊口,一路走走停停,两个多月才到南京。在南京,被蒋介石下令关入“模范监狱”10年。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国民政府下令所有服刑官兵除政治犯外一律调服军役,戴罪立功,并保留原军衔。在胡宗南、王耀武等爱将惜才的恳请下,蒋介石下令放人。为表示悔过之心,张将自己的原名张宗灵改成了张灵甫,整个抗战期间,张灵甫在王耀武的麾下对日寇南征北战,经历硬仗,恶仗无数,书下自己最为风光的一页。1937年,张灵甫随王耀武的51师开赴上海,参加著名的“八一三”凇沪保卫战。张灵甫来到一五三旅三0五团走马上任,并在上海保卫战中勇猛果断、指挥有方赢得全团官兵的爱戴。嘉定作战中,面对武器装备远远优于国军的日寇疯狂冲锋,杀红眼的张灵甫光着膀子一跃而起,抱着机枪冲向敌阵,身先士卒带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迎头痛击,杀得日寇丢盔卸甲,抱头鼠窜。后他率领该团又打退敌人七次冲锋,打死打伤日寇800多人,一时间,张灵甫名声鹊起。

        让他名扬四海的战役是1938年10月的德安大捷(又名万家岭大捷)。当时,日军106师团突出国军留出的一个口子。为了全歼顽敌,就必须拿下已被敌军先行占领的高地—--张古山。讨论作战方案的时候,众将领认为张古山险峻非常,易守难攻。只有张灵甫认为可以借取魏国大将邓艾,暗渡阳平的办法,以奇兵制胜。张灵甫自告奋勇,带领一支突击队前往攻山,他效法邓艾,只走偏僻的小路,通过正面部队的佯攻,结果全歼山上日寇,一举拿下张古山。其后,日军为夺回阵地,在飞机配合下,不惜代价又夺回了张古山。张灵甫当夜趁天黑又夺回阵地。如此反复拉锯,双方鏖战五日五夜,日军遗尸四千多具。由于张古山的胜利,最终使日寇106师团被全歼,一举收复九江以南失地,成为著名的抗战三大捷之一。该战张灵甫身中7块弹片,鲜血直流也没有退下火线,人称悍将。当时,田汉受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的委派,专门采访张灵甫等人,刊登《中央日报》,还编写话剧《德安大捷》,以真名真姓在剧中出现,从此名震天下。德安战役后,张灵甫很快提升旅长。旅下辖团,实为师长。荣获四等云麾勋章、三等宝鼎勋章。

        1939年3月,张灵甫率部参加南昌会战,在一次战斗中张灵甫右腿中炮弹受重伤。军医检查后认为腿要锯掉才能救命,张灵甫告诉副官,如果他昏迷了,定要阻止医生锯腿,因为锯腿了就没法再上战场了。之后他再度投入战斗,在上高会战中,腿部再度被炸断,蒋介石派飞机把他送往香港,请英国外科专家为他诊治。术后不久,他又提前归队参战,从此腿留残疾,人称“跛腿将军”。有别于当时国军内一些军官保存实力,拥兵自固的做法,张灵甫对军内的妒忌、倾轧极为痛心,因此,自从军起,他便与军中将佐相处融洽,在配合作战中,也能为友军倾力付出。1937年徐州会战中,他与302团共同在三义砦阻击土肥原师团,该团团长纪鸿儒阵亡,张灵甫抚尸大恸,誓死为之报仇,令全团同仇敌忾,士气大振,最终重挫土肥原部。

        国民党军队有五大主力,分别放在东北和华北战场,而五大主力中74师首屈一指,被认为是第一等主力中的第一主力。而74师师长,便是“杀身成仁”的张灵甫。抗战期间,蒋介石以其作战有功,一再擢升,由团长到旅长,副师长、师长、副军长、军长。几乎年年受到国民政府嘉奖。常德之役,被蒋介石誉为“模范军人”。湘西会战,获得美国金质自由奖章。在国民党朝野,张灵甫也被视为“常胜将军”。综观张灵甫在八年抗战中的表现,自1937年参加淞沪抗战至1945年抗战胜利,屡立战功,获得过国民政府授予的“自由勋章”。

        抗战后,74军接受整编,缩编了“整编第74师”,师长一职给了张灵甫。1946年国共合作破裂,整编第74师为“御林军”成为内战急先锋。孟良崮一战,张灵甫没能继续成为“常胜将军”而是和整编第74师的3万多人一起,走向了死亡。两军交战的惨烈难以想象。74师配备的大量水冷式重机枪因长时间发射导致枪管烧红,山上无水,就以人尿代替,后人尿也没有了,终于火力衰减。激战四昼夜之后,74师子弹火药、粮食和水全部都用光,弹尽粮绝之际,退守在孟良崮主峰的张灵甫“杀身成仁”,终年44岁。时任华野六纵副司令员的皮定钧,下令厚葬张灵甫。由于张灵甫原军服破污不堪,下葬时穿着一身新的解放军军装。六纵政治部主任谢胜坤安排人花了1000万元北海币(根据地货币),购买了一口4寸厚的楸木棺材,用新白布裹尸,就地安葬于一村民的地瓜窖内,并筑起了大坟丘,墓碑上书“国军整编第74师师长张灵甫之墓”。

        张灵甫所在的74军是一只抗日英雄部队,几乎参加了抗战8年内所有国民革命军对日军的重大战役,毙伤日军无数,屡挫日军精锐,创造了全国闻名的德安大捷,被誉为抗日铁军。张灵甫将军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中国职业军人,在抗日战争中带领部队打过无数硬仗、恶仗和胜仗,多次负伤,身经百战,九死一生,张灵甫不愧为是抗日英雄。








                                                                                       收集保管处

                                                                                           陈子平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