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女生健身的书籍:《人生的智慧》叔本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43:17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文图:  网络

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读后感悟颇深,与这些绝美的哲学智慧风景一起,让眼睛旅行,让心灵沉静。

 

 

 我们的幸福在多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身,即取决于我们的个性,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却只是考虑运气,考虑拥有的财产或者考虑我们在他人心目中的样子。

只有当别人的看法对某事某物产生了影响,从而使我们自身也因此受到影响的时候,别人的这些看法才值得我们考虑,除此之外,在别人的头脑意识里面所发生的事情,对我们并不重要。

如果一个人是否具备价值只能取决于这个人在别人的眼中所呈现的样子,那这样的生存将是悲惨的。

每一个人首先是并且实际上确实是寄居在自身的皮囊里,而不是活在他人的见解之中。

我们喜爱别人的敬重并非因为敬重本身而只是因为人们的敬重所带给我们的好处。

我们之所以感到不满,原因就在于我们不断试图提高我们的要求,但同时,其他妨碍我们成功的条件因素却保持不变。

所有的快乐,其本质都是否定的,而痛苦的本质却是肯定的
而要避免不很幸福的最保险的方法,就是不要要求很幸福
缺乏痛苦的程度是衡量一个人生活是否幸福的标准。

 

 



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我们不应该向他询问那些令他高兴的赏心乐事,而应该了解那些让他烦恼操心的事情;因为烦扰他的事情越少,越微不足道,那么他也就生活得越幸福,因为如果微不足道的烦恼都让我们感受得到,那就意味着我们正处于安逸舒适的状态了——在很不幸的时候,我们是不会感觉到这些小事情的。
我们要提醒自己不要向生活提出太多的要求,因为如果这样做,我们幸福所依靠的基础就变得太广大了。依靠如此广大的基础才可以建立起来的幸福是很容易倒塌的,因为遭遇变故的机会增多了,而变故无时不在发生。在基础方面,我们幸福的建筑物与楼房建筑物正好相反,后者因其广大的基础而变得牢固。因此,避免重大祸害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考虑到我们的能力、条件,尽可能地减低我们对生活的要求。

现在的时间包含现实的内容,我们的存在唯独就在这一时间,因为我们应该愉快地迎接现在此刻,从而有意识地享受每一可忍受的、没有直接烦恼的和痛苦的短暂时光,也就是说,不要由于在过去我们的希望落空现在就变得忧郁寡欢,或者为了将来操心伤神以致败坏现时。

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刻可以忍受的现在,包括最平凡无奇的,我们无动于衷地听任其逝去,甚至迫不及待地要打发掉的日子。我们应该时刻记住:此刻时光匆匆消逝化作神奇的往昔,从此以后,它就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照射出不朽之光芒,在将来,尤其到了糟糕恶劣的日子,我们的记忆就会拉起帷幕:此刻时光已经变成了我们内心眷恋和思念的对象。

要过一种深思熟虑的生活,并且能从生活经验之中汲取一切有益的教训,我们就必须勤于反省,经常回顾做过的事情和曾经有过的感觉和体验;此外,还要把我们以前对事情的判断和现在的看法,以前订下的计划及追求和最终得到的结果及满足相互比较。这是为获得人生经验所做的单独的反复温习。  

 

 



要学会承受孤独,因为孤独时幸福、安乐的源泉。

孤独作为一个精神禀赋优异的人带来双重的好处:第一,他可以成为自己;第二,他用不着和别人在一起。

如果一个人处于对别人有理由的厌恶,迫于畏惧而选择了孤独的生活,那么,对于孤独生活得晦暗一面他是无法长时间忍受的,尤其正当年轻的时候。
★把部分的孤独带进社会人群中,学会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孤独,这样,他就要学会不要把自己随时随地的想法告诉别人:另外,对别人所说的话千万不要太过当真,他不能对别人有太多的期待,无论在道德上抑或在思想上。对于别人的想法,他应锻炼出一副淡漠无动于衷地态度,因为这是培养值得称道的宽容的一个最切实可行的手段。虽然生活在众人之中,但他不可以完全成为众人的一份子;他与众人应该保持一种尽管客观的联系。这样会使他避免与社会人群有太过紧密的联系,这也就保护自己免遭别人的中伤和侮辱。

容易引起别人嫉妒的人理应采用的办法就是与嫉妒者保持相当的距离,尽量避免与他们接触,以便双方之间始终保留一道巨大的鸿沟。

我们在实施某一计划时,应该先把这一计划深思熟虑一番;尽管每一个细节都已详细考虑完毕,我们仍然需要为人类知识的有限和不足留下余地。
但一旦我们做出了决定,并且已经付诸行动,那么,下一步就是静待经过,让事情自然发展,我们就不要老是自寻烦恼地不断回头,考虑已经付诸实行的事情和担忧可能遭遇到的危险。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吧整件事情抛诸脑后,不用再去想它,因为我们可以确信在恰当的时候已经把一切该考虑的都考虑清楚了,我们理应得到平静了。

在遭遇到已经发生的、不可更改的不幸的时候,我们甚至不可以允许自己这样想:事情本来可以有另外的结局;更加不可以设想我们本来可以阻止这一不幸的发生。因为这种想法只能加剧痛苦至难以忍受的程度,我们因此也就是在折磨自己了。
所有发生的事情,都必然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对待任何不愉快的事情,我们都应把持一种尽量客观、求实的态度,这样,我们才能比较容易接受它们。

当我们周围所有人持有与我们不一样的看法,并因此作出与我们不一样的行为时,尽管我们相信周围的人是错的,但始终不为所动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我不准备改变他们,我要利用他们。   

 

 

 

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能够拥有优势全在于我们对对方没有要求,不用依靠他们,并且让他们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这个人真的这样有价值,以致我们愿意忍受他们的行为吗?因为这同样的行为必将一而再、再而三地变本加厉地发生。

我们不能无条件地放任自己的本性,完全表现自己的本色,因为我们有必要把本质中许多恶劣和野兽的成分掩藏起来。但这只是我们隐瞒否定属性的东西的理由,它并没有表明冒充拥有肯定性质的东西是对的;也就是说,藏拙遮丑是可以的,但冒充优越却没有理由。

判断我们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和不该做些什么,我们都不应以别人为榜样,因为各人所处的位置、境况、关系都不相同,各人性格的差异也会使人们对事情的处理治上某些不同的色彩。

我们让自己被别人骗去的金钱花费得至为值得,任何其他的金钱花费都无法与之相比,因为用这笔钱,我们直接买回了聪明。

我们要尽可能地避免对他人怀有敌意,但我们却必须注意每一个人地行为表现,并把它牢记在心,因为从此可以确定这个人的价值——至少是他对于我的价值,并据此制定出对这个人所应采取的态度和行为。

我们前半生的最后部分,亦即我们的青年时代,拥有比起我们后半生许多的优势,但是,在这青年时期,困扰我们,造成我们不幸福的是我们对于幸福的追求。我们坚持认为,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寻觅到幸福,我们的希望由此持续不断地落空,而我们的不满情绪也就由此产生。我们梦想得到的模糊不清的幸福,在我们面前随心所欲地变换着种种魔幻般的图像,而我们则徒劳无功地追逐这些图像的原型。因此,在青春岁月,无论我们身处何种环境、状况,我们都会对其感到不满,那是因为我们刚刚才开始认识到人生的空虚和可怜——在此之前,我们所期盼的生活可是完全另外的一副样子——但我们却把无所不在的人生的空虚与可怜归咎于我们的环境、状况。

因此,如果人的前半生的特征是对幸福苦苦追求,而又无法满足,那么,人的后半生的特征则变成了对遭遇不幸的害怕和忧虑。





一、每个人的生命终其一生都是具有相同的性质。生命就好象一个题目上发挥不同的内容而已。任何一个人决不能超出他的个性。



二、心性不高的人的幸福和快乐的唯一的源泉就是他的感官嗜好,充其量过一种舒适的家庭生活,与低级的伴侣的在一起俗不可耐的消磨时光。教育对这类凡夫俗子也未能扩大他的精神价值。人的最高、永恒和丰富的快乐实是他的心灵……心灵的快乐又主要依赖我们心灵的能力。



三、愚人终其一生还是愚人,即使在乐园中被生活的智慧所包围。他也难于脱离愚人的个性。

四、人的健康实甚过任何其他幸福,我们真可以说一个健康的乞丐要比疾病缠身的国王幸福的多。一种平静的欢愉的气质,快快乐乐的享受非常健全的体格,理知清明,意欲温和,心地善良,这些都不是身份与财富所能代替的。


五、一个具有理知的人在完全孤独的时候,沉浸在自己的思想和遐思中,其乐也无穷。然自世俗的快乐,剧场,游览,娱乐……并不能使愚人免掉烦恼。




六、我们看到许多人蚂蚁一样,整天忙忙碌碌,忙着不停的聚集财产。除了只知道搞钱以外,其它便一无所知,这种人的心性既空白一片,结果是对任何其他事物的影响便麻木不仁。他们对理知的高度幸福既无能为力,就只有沉迷在声色犬马中。任意挥霍,求得片刻的感官享受。如果幸运的话,他奋斗的结果,得到了巨大的财富,死后留给继承人,或者乱花一通。像这种人的人生,看起来虽然煞有其事和具重要感,实际上就和其他蠢子一样,愚昧的度其一生而已

七、幸福基于人的精神,精神的好坏与健康息息相关。


八、健康是成就人类幸福最重要的成分。只有最愚昧的人才会为了其他幸福牺牲健康。不管他的幸福是功、名、利、禄、学识,还是过眼烟云似的的感官享受,世间没有任何事物比健康来得重要。


九、才华横溢之士虽身处荒野,亦不会感到寂寞。


十、愚人的生活比地狱还糟。




十一、人的合群性大概和他的知识的贫乏,以及俗气成正比。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人只有独居和附俗两种选择。据说黑人是顶爱群居的,在智力的比例尺上,他们也属于最低层。


十二、缺乏内在生命的人,其悲惨就好比在暮冬深夜的冰雪中。

十三、世上最大的傻子是为了外在而牺牲内在,以及为了光彩、地位、壮观、头衔和荣誉而付出大部分闲暇和自己的独立。



十四、“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这就说明,为什么一个思想家和一个学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 。



十五、“那些终其一生于读书和靠书本获得智慧的人,就像那些凭旅行指南了解一个国度的人一样。他们可以对大量事物都采撷到一些信息,但从根本上,他们并不具备对该国度究竟如何的连贯、清晰、全面的知识。相反,那些毕其一生于思考的人就像那些亲自访问过该国度的人,惟有他们才真正地熟悉这个国度,具有关于它的连贯知识,而且才真正地在这个国度中流连忘返。”




十六、“ 书中的思想只不过是沙地足迹而已,你看得见一个人所走的路径,但要知道他一路上看到什么,你必须看到他的眼睛。”



----叔本华的《意欲与人生之间的痛苦--叔本华随笔和箴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