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研究生政治试题:科普应以公众的科学需求为导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3:49:56
北大科学史与科学哲学 -科学文化论坛 :  科普应以公众的科学需求为导向
文章来源: 本文发表在《科学时报》2007年6月22日第4版
加入时间: 2007-06-22
阅读次数: 22 次
科普应以公众的科学需求为导向
朱效民
今天的科普工作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确立为自己的基本目标已获得普遍共识,但同时学校基础科学教育是提高全体公众科学素质的最主要阵地也并无异义。此种情形下,科普的角色被定位在科学教育的“补充”和“延续”上也被普遍认同了。
然而这种把科普视作科学教育的尾巴或者影子的定位,使得科普工作自身的价值和独立性难以得到充分地体现,并且弊端也越来越显露出来了,即容易用正规教育的惯有思路来推动科学普及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其主要表现是,一试图通过制定和实施统一的科学素质标准来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二常常将公众视为同质的、均一的整体。而在具体的科普实践过程中,这两方面都值得商榷和思考。
首先,从科学方面来讲,面对当今科学知识的海洋,到底应该给公众提供哪几桶水呢?要多少桶水才算够呢?这简直有点象是“老虎吃天,无处下嘴”。目前提出的一种解决办法是制定国民“基本科学素质标准”,试图通过让公众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以不变应万变,在此基础上再逐步提高。但实际上,一方面科学知识无穷无尽并且日新月异,其更新淘汰的速度越来越快(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无所不知的专家,专家离开自己的科研领域后与公众并无二致);另一方面公众遇到的有关科技问题常常又都是具体社会、生活环境中的问题,只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基本科学素质标准”在这两方面都难以应对,更无法保证二者有效地衔接。在今天的学习社会里,面对科学知识的汪洋大海以及公众对科学知识千差万别的需求,从来都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因此今天科普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方便或有效地协助公众找到需要的知识(到哪里找?找谁?),而不是无休止地要求公众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其次,从公众方面来讲,毫无疑问公众作为一个整体与科学家群体之间永远都存在着知识水平上的差距,否则后者也就不是科学家了,企图填平两者之间知识鸿沟的作法早已被证明是科普缺失模型的一厢情愿。实际上,科学普及过程中的公众不仅是参差多元的,而且是变化复杂的。即使同一位公众也可能具有多重身份,如一位大学教师可能同时是一名动物保护协会的成员,甚至还可能同时是一名天文爱好者。显然,不同公众对科学知识的需求是非常多元化、个性化的,并且公众在繁忙紧张的工作、生活之余也很难统一接受某种并不实用的“基本科学素质标准”。将公众视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空瓶子)以及有所谓知情权的纳税人,都容易视公众为均一的、同质的群体,进而忽视公众对科技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使得科普要么华而不实,要么单调乏味。近年来科学对话、共识会议等新科普方式的出现日益表明,公众在当代科学技术的实际应用、发展协调、政策决策等方面的参与过程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甚至决定性的角色。在今天的科普中,需要引入把公众作为科学技术的使用者,消费者,利益相关者,以及政策的参与者等新的维度,进而建立起以公众为中心,以公众的科学需求为导向的科普模式。
总之,与科学教育相比,科普的对象及需求更加参差多元且变化复杂 ,而且科普的手段是非强制性的,在提高科学素质方面不可能要求公众再象在校学生那样按部就班地进行系统化、统一化的普及和提高。必须充分意识到科学普及与学校教育的区别,有必要对当今科普的自身特点、价值体现以及角色定位进行再认识。
以公众为中心的科普模式将以往科普从外部注入、要求接受的方式变为需求导引、服务为主的方式,强调以公众的科学需求为导向,更有针对性地提供公众需要的科学知识。为此应建立积极、快速、高效的响应互动机制,这一机制应能够主动及时地回应和满足公众从日常生活,到精神文化,到民主参政等不同层次的多元化需求,并在此过程中协助公众认识科学、理解科学、欣赏科学。例如针对当前社会中有关科学技术的突发性事件、热点事件、公众共同关心的问题等建立即时响应机制,迅速有效地提供或协助公众了解掌握所需的相关科学知识。从而真正使今天的科普以公众为中心,并真正使科普成为公众的日常需要而不是所谓科学的无私奉献甚至施舍。
English Title:
Science popularization should be oriented by the needs of public
Xiaomin Zhu
( Institute of Policy & Manage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