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课程标准:董氏研究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0:49:25

董氏研究资料

其一:

董增华博客“始祖董兴的身世之谜”

搜狐博客圈“华夏董氏大家族”

 

其二:

董仲舒(57)世孙董俊派衍研究

撰文:董孝忠 2006.4.6 于彭城


董俊(1186 - 1233)是董仲舒五十七世孙.在世四十八年,时逢辽宋金元混乱之世.金贞祐年间(1213)董俊组织的藁城董家军被元朝先驱,主管中原军政事务的木华黎所青睐器重,并授予重权.<<元史>>及家谱记载:董仲舒五十七世孙珂之子董俊,少力田,长涉书史,善骑射.金末归元,以功累官左副元帅.大小百战无不克捷.后围困金主于归德(商丘),力战而死...董俊共生育九子:文炳.文蔚.文用.文直.文毅.文进.文振.文忠.文义.(进.振.义诸子似义子).其中,文炳文蔚文用文直文忠及其士元士选,史书均有传记.他们累官擢爵,身居要职,对元朝的建立与建设功高望重...随着时光进程,而今,董俊诸子诸孙已经繁衍八十余世,遍及中华大地世界五洲.但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董俊一支派衍与我董氏乃至全国姓氏一样,经历了许多坎坷与困惑,以至族裔劳燕分飞,昭穆辈序难辩,家谱焚毁失落,宗亲判若云泥.
笔者接触许多华北中原一带同宗族亲,他们从自己上辈流传的祖宗遗风中;在流露着对先人的敬仰之余,无不对自己的世系运承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疑团与惶惑.他们迫切希望得到历史人文知识的释疑;得到自己祖先渊源的解读;得到同宗同族的联结...本文有鉴于此,从诸多家谱及文献中汇总部分相关资料集结成文,译笔探究,献给方志,以飨读者.

一.董氏家谱中相关地理人文资料

(小)云南 - 上都 - 密云 - 大都
许多董氏家谱中记载着小云南和密云的贯名,有的还包括其周边地区.董仲舒和董俊后裔与小云南密云有何关系?这要从历史上地理志上解读.
1.元朝与云南的关系:蒙古军队在对南宋作战初期并不太顺利.为扭转被动态势,几经筹谋,制定了"先征吐藩(青海东部);夹击川蜀;后攻大理(云南),以实现大迂回大包抄,会师长沙"战略方针.公元1252年6月,忽必烈率军南征.不到半年时间就从今甘肃经青海四川到达云南.先后越过大渡河大雪山,金沙江等险峻之地,完成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罕见的万里远征创举.第二年初,大理国灭亡;吐藩臣服.整个西南地区被蒙军控制,形成了对南宋王朝从南北两面夹攻形势.年底,忽必烈留大将兀良合台驻守,自己回师北返...忽必烈带去精兵两万余人,他回师时带回一部.大理余兵在反攻南宋战争中均北上参与战事.这就给去过云南的士兵创造了异地云南之旅的口碑.在这支劲旅中,就有众多的董氏子孙,其中就包括董俊的几个儿子和他们的后代.如元史载:...世祖...癸丑秋受命宪宗征南之诏,文炳率义士四十六骑从行...又癸丑世祖...自河西征云南大理,文用及弟文忠从军督粮械,赞军务...
2.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为征服大理国,朱元璋派出傅友德蓝玉和沐英等将,率30万军队南征大理.这次南征的30万大军有许多将士留在了云南.从云南北归的将士亦将他们的出征地誉为第二故乡.回到北方故土后就向人们炫耀"来自小云南".
3.明末,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握有几十万大军,这些兵士均为北方农民.后来吴领兵南下驻守云南贵州...兵士回归北方后也将自己的远征史记入各自谱书,说是来自小云南...
4.元明清之云南是可区别的,这在自己的谱书中总会找到印证.与董俊的后裔们最为密切的,乃元朝时期的元军云南回师后的上都与大都间历史纪实.元朝实行两都制,开始时以上都为枢要,后大都建成后以大都为枢要.董俊子文炳文蔚文用文忠均在两都履职.后来文炳又将子与侄士选士珍士良士恭等人派驻上都...
5.说到上都与大都,又必须提到密云.这是因为密云是上都与大都之间的枢纽桥梁.密云,地处华北平原北端,与燕山山脉交接.现在的密云水库区,乃古代密云古城与商业中心,关内外贸易集散地.是北出古北口的咽喉要道...从密云的地理位置不难看出,元代这里是上都到大都的中转站.赣榆董氏家谱说:吾董氏宗族始于北京顺天府东北二百四十里密云县,迁徙胶西历三世,于洪武初始祖董雄同始祖母二人因避乱来赣榆(现已查明,董雄乃董俊五世孙,详见后叙).另有山东胶州地方董氏族谱讲:...小云南来了董氏兄弟三人,一支平度;一支胶西;一支莱州...据赣榆董自俊先生调研,密云万历版顺天府志与民国版密云县志称密云水库淹没区有董各庄.迁出户董昌宗老人讲,百年前此处董氏已绝迹.县志讲,密云有董元帅墓,在墙子路...对这一说法,笔者经调研后认为,墙子路的将军坟(位于二道河村)乃参与此地战役的殉难将军,与董氏史实相悖.董元帅(应为董文蔚或董文炳的衣冠墓)不可能远于密云十几公里到墙子路下葬.现密云水库边沿的太师屯将军墓,极有可能是董俊后裔古冢.关于董俊子文蔚与文炳的死亡时间与地点,经查元史获悉如下.董俊次子文蔚于至元五年七月十七日,以疾卒于上都炭山.弟文忠时为枢密佥院,乞护丧南还,帝甚悯之...文炳卒于文蔚之后.史载,至元十五年夏,文炳有疾奏请解机务.忽必烈令其来上都避暑休养.到上都后虽受世祖高规格安置,但总不适应西北高寒气候.再三奏请解职,因国事政务需要,忽必烈乃坚持令文炳任职.文炳九月十三日逝世."帝闻之悼痛良久,命文忠护丧葬藁城,令所过有司以礼吊祭...". 又从史书的记载得知,文炳文蔚文用文忠等元朝高官,曾事忽必烈于大都与上都两地,其族裔安置在密云是顺理成章的事.何况文炳曾对忽必烈提及不适应上都高寒环境生活...因此,可以肯定的讲,密云董氏乃董俊后裔,是不容置疑的.从谱书资料获悉,仲舒五十七世孙董俊以后,到六十四世孙董全体(徐州教谕),凡七世,前后均为元朝及明中叶以前官府重臣...因为董俊以后诸子孙均履职于元朝政府,而且均为武将.其后裔将其文炳文蔚文用文忠等人从军征战云南记入谱书是很自然的事.当然,这个云南是指元朝开国战争征讨南宋之役,与后来的明朱元璋数十万大军征云南和吴三桂兵驻云南是有区别的.

二.明清董俊后裔溯源

1.明朝与历代诸王朝一样,对前朝旧部官兵士宦均实行招抚政策,以为自己政权服务.明朝还有一个较之前朝重大军事改革,如明史兵志载: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里皆立卫所;疆域地方一般不设行政机构,而由都司(行都司)及其下属卫所管理.卫所编制为112人设百户所.1120人设千户所.5000人设卫.卫所军官称卫指挥,千户,百户,军户皆另立.军籍世袭.朱元璋在南京设48卫,军士20余万;朱棣在北京设72卫.洪武二十六年(1393)共设都司17个,行都司3个,留守司1个,内外卫329个,守御千户65个,兵员最多达270万. 2.明代军队实行职业化,世袭制.守边用轮换驻防办法.官兵们常拖家带口,子承父业.如我董氏家族驻防在威海卫的指挥佥事(正三品)董旺一族,其世袭如下:董旺.政统年间(1436 - 1449) - 董逊.成化十九年(1483) - 董权(失考) - 董春.嘉靖十一年(1532) - 董用威.万历五年(1577) - 董遇时.万历三十二年(1604) - 董祚丰.天启五年(1625 - 时掌印).经考,董旺虹县(泗县)人.据地理位置与字序排号,结合睢宁董族口传,可推断为董俊十世孙(仲舒六十六世孙). 又,经考核,平原董文胜一族(董讷董元度先祖),九代孙董遇春(明崇祯1636年80岁)与泗州董旺五世孙董遇时(1604年在职)同字辈,应有意识的探讨. 3.类似威海莱州卫的地方还有天津卫与辽宁的金山卫.从地图上我们清楚看到,凡是在沿海驻地的董氏群体(村庄)皆与卫所有着密切关连.如旅顺口的董家村;金山区的董家沟;葫芦山湾的董炉;天津卫的董庄和西董庄.他们的祖先渊源均与明朝的驻军息息相关... 4.山东寿光有一支广陵董氏.撰谱人董长福讲,他们广陵董氏源于河北真定府枣强县,系武功世家,明建国功臣,百司官员之列.明洪武十九年(1387)奉命调山东莱州湾畔塘头营守边,赐地70亩,部队自耕自食...明朝灭亡后董氏家族开始外迁.他们与山东东营董氏有着渊源关系.据考察,那里家谱有士贤士文士勇士奎等名字.而本支推至上四辈可查出董守业的名字...董长福的叙述与明代卫所建制相吻合.他们无疑是卫所的基层单位.从赐地情况分析,塘头营很可能是卫所下面的总旗或小旗.因为卫所制规定,每一军士赐地五十亩(先期为十五亩).按每小旗10人总旗五小旗算,他们的土地少的多,恐怕别的地方还有赐地,否则他们根本完不成每个军士每人储存仓粮十二石,上缴军粮十二石的任务.只是他们不知详情罢了...他们的探讨精神值得赞扬,也只有在探讨中发现董守业的名字.用他们给出的方法推算,得出董守业是董俊第四代后裔的结论准确无误,使人佩服.从董俊谱书上可看出,士字辈并没有大的演变,而守字辈(第四世)以下出现明显变化.但遵守原谱的守字辈则毫无疑义是士字辈的子系.但由于士字辈名字甚多,史料记载又不详,一时很难搞清楚守业属于董俊九子那一子的后代(保定董氏有董守业名字,但年代似难吻合,待考).不过随着谱书的调研,不久定会得到解密.
5.湖南常德一支董氏宗族,他们是董俊第八子董文忠的后裔董士恭的后代.他们的族谱说:世祖源于陕西,后迁江西.现居住在湖南石门县.1368年(洪武元年)始祖惠宇公(派名善发)为辅明建业,奉指从江西南昌丰城来湖南任常郡,诰封文林郎.自惠宇以下为:"应元文仲永伯大胜兴希启世国治方正习学成明道贤良主佑尔少时昌".据撰谱人董思浩讲:"我是江都堂二十三世孙,道字辈"(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江都堂"堂号同时出现在睢宁和枣庄的家谱中).湖南常德董氏毫无疑问乃董俊第八子董文忠第三子董士恭的后裔,名善发(字惠宇).这一派字与文忠第一子董士珍儿子董善权完全对应.董思浩讲的"世祖源于陕西后迁江西..."经查对史料<<黄文献公全集>>.黄溍<<资德大夫陕西行御史台御史中丞董公神道碑>>讲述了董士珍,董士恭为陕西行台中丞一职.证实士珍士恭均在陕西履职经历,后徙江西任职.从而说明了湖南常德董氏的祖宗渊源.据讲,现在的石门一带有董氏族群数万之众,是董俊后裔一个大的分支.
6.文中曾提到的江苏赣榆一支董氏一族,实乃我董氏合宗的一个典型事例.他们(连海地区)调查核实了150多个董族村庄,最后得出如下结论:1).以董雄为大宗的主支一派来自云南 - 密云 - 胶西 - 赣榆.堂号是三策堂.时间为洪武四年(1372).2).以董晋后裔为主系的董氏来自徽歙地方(江西.德兴).时间为嘉靖二年(1523).3).以董茂先后裔为主系的董氏,来自建鸥(闽.五夷山).时间为光绪十五年(1889),堂号是遗安堂.另外还有两支,来源待考.目前,他们已将三大支派来源不同地方,不同时间的董氏谱系合三为一,通用董雄一谱,并统一他们的派名:前十二代"雄聪督甫季绍禀继机永天曾";后二十四代"国家恒建作毓淑自鸿兴有为建德文兴有(广盛大承绪曰安长)".董茂先的派字如下:"茂先珎顺瑄逵永楫臣学第允经霖定景之国成恒建德文兴有.董晋派字与南方谱相同从略.从两支派的派名看,到二十三世之后方能合为一谱,任重而道远...据谱载,董雄父亲董祥,生二子,长董纲次董雄.董雄祖父则是董守中.董守中是董俊长子董文炳之孙.董文炳长子董士元,战死于扬州城外(1270年时42岁).次子董士选一生屡任重职,如行枢密院事于湖广;以中书左丞与平章政事镇浙西;又拜江西行省左丞事赣州;又出江浙行省右丞迁汴梁行省平章政事;又迁陕西...他的儿子守中,云南行省参知政事.次子守悫侍正府判官.三子守思知威州和无锡.按赣榆家谱记载,士选还有颜成子与董才子二人...董守中在云南为官时其家眷并没有回归藁城,而是随文炳等董裔安置在密云留守处.这就是赣榆家谱所载"来自云南 - 密云 - 赣榆史实.赣榆董氏由于合宗而使族群迅速壮大,据初步测算,目前有七万之众(或多于此数).他们分布范围从连云港向黄淮扩散,北到山东半岛,南到盐城以南,西与徐州相接...按照他们的家谱,董才一支(董守中兄)下有董杰和董鳌.琳.兴.宣.这里的宣字辈从年代看极有可能与本文所述及的董一元有着密切联系.因为董一元是董承宣的七(八)世孙,而董承宣董印宣的宣字辈年代恰与董才以下鳌琳兴宣相符,又同为武将.如若成为事实,董承宣应算董俊五世孙,董仲舒六十二世孙...在赣榆谱书上还有"邦"字辈一派甚为有名气,仅这一支的董俊后裔,为官者大有人在.同时,也正因为这一名人诸多的派衍,我们可以很有成效的进行全国董氏联接工作.例如,山东阳信县的董邦政一支,就很顺利的归宗成功.当然,还有许多类似的字辈会出现相同效应...关于董雄与南方董晋的连宗,赣 榆是这样做的:雄系十七代"作"字辈,对应于晋系三十四代"振"辈.雄系十八代"毓"字辈,对应于晋系三十五代"锡"字辈.雄系十九世"淑"字辈,对应于晋系三十六代"传"字辈...据他们家谱讲,这种作法起源于一百五十年前的合宗会上.赣榆内部也曾出现过另立支派的事件,后来他们通过协调统一认识,从新合谱.例如赣谱在十三代时与房谱合宗,"国克际士"为同辈;十四代与八代合,"家选立明永"为同辈;十五代与九代合,"恒保玉西"同辈;十六代与十代合,"建春有"同辈;十七代与十一代合,"作维云步树"同辈;十八代与十二代合,"毓安瑞文会灯"同辈;十九代与十三代合,"淑金道"同辈;二十代与十四代以下,自(志)统一字序...
7.明代两次征战朝鲜的董氏族人董承宣董印宣和他们的后裔董一元.据朝鲜<<韩国姓氏大百科.姓氏的故乡>>记载:广川董氏渊源于中国.是汉代巨儒董仲舒后裔.明洪武年间,董仲舒第四十三世孙董承宣作为接慰使东渡朝鲜,定居荣川,被封为荣川君,并将中国故乡广川作为本贯.董承宣兄弟董承印第八世孙董一元丁酉再乱时,以明朝将领身份协次子董大顺东渡朝鲜参加抗倭战争,后定居...韩国经济企化院国情调查显示,广川董氏人口:3850人.又称:广川董氏后裔多代任过左右都承指(正三品)...又有资料记载,明宗二年董承宣来朝鲜..广川董一元董胜先之弟同宗...<<明史>>有董一元的记载:董一元宣府前卫人父旸,嘉靖中为游击将军...兄一奎...通览朝鲜史料给人以混淆杂乱无章感觉.文中提到董承宣为董仲舒四十三代孙失真.董俊子董文忠明确记载,董俊为董仲舒五十七世孙.董俊生卒年代是1186 - 1233.董文炳为董仲舒第五十八世孙,其年代是1217 - 1278.以下,董文用为1224 - 1297.董文忠为1230 - 1281...后二人分别距明朝建政71年和87年.所以说朝鲜的史料是错误的.尽管世系有错,但是历史事件是真实的.洪武元年(朝鲜恭愍王十七年)董承宣去过朝鲜.英宗二年董印宣去过朝鲜.孝宗元年印宣孙董越去过朝鲜.三次赴朝都是以接慰使履职.据史料记载:明万历二十年壬辰四月十四日,日本为吞并朝鲜发动了震撼世界的"壬辰倭乱".明朝出兵援朝,开始了长达七年的援朝抗日战争.最终以日本失败而告终.南韩的泗川与晋川就是这次战争的古战场,泗川还有一个'朝明军冢"安葬着三万六千多名朝明将士的头颅...参与此次战役的中路大军总指挥就是董一元将军.董一元并没有留在朝鲜,留下的是他的先辈和后裔.董承宣董印宣应该是董俊后裔.准确些讲应该是董俊长子董文炳的后代.他们的派衍大致如下:董俊 - 董文炳 - 董士选 - 董才 - 董杰 - 董承宣 - 曾孙董越 - 七世孙董旸 - 董一元董胜先 - 董大顺...山东临清市有董一元后裔董鑫称,存有董一元以下世系家谱...本文中曾提到董一元之兄董胜先的名字,经查,明代"胜"字辈的名字有湖北大冶始迁祖董胜一(明代自江西迁湖北大冶宋皇堡),堂号是"三策堂",极有可能是董一元的同宗.说到这里,还有一个使人啼笑皆非的朝鲜错误观点,他们说:我们祖先是董仲舒,但是董仲舒渊源是在目前的北朝鲜,后来出使汉朝为官,被汉武帝看重,在河北定居...真是莫名其妙!
8.在河北中部有一支称为董俊后代的董氏族群,他们从冀中到冀北其两侧深及鲁晋.据相关资料提示,太极拳创始人董海川,原名董明魁,嘉靖二年出生于直隶文安县,光绪六年卒.又据族谱记载,董俊后代子孙连续五代均为武将.到第六代董良辅奉旨迁居雄县;十一代孙董冀北及以上五代均任保定后卫镇抚使;第十五代董宪周威名震河朔,董海川与董宪周同代.董海川祖父董博轩以下共九代人.董海川父董守业生三子,德魁明魁武魁...从以上叙述的世系进程有一个必须提出来的问题,那就是合宗事.我们从董俊家谱中看到,董俊先祖是从仲舒四十八世孙董键迁居藁城的.而留居藁城的则是董键次子董适,他的长子董运已在成年后迁居冀北.就是说,董俊先祖在董俊前八世已经有迁徙冀北历史.说明藁城董俊与冀北董氏在宋代已有支派分化.推测,后来由于董俊的名气而形成合宗趋势在所难免,因此董海川一族与董俊的谱系关系实有深入研究的必要.本文中提到的董俊后裔董良辅将军(保定镇抚使)事,有一个相应成趣的巧合.据四川天府报讲,在彭州磁峰镇发现董仲舒后代家谱.家谱上讲,明成化年间董仲舒后裔董应辅从湖北押粮入川后留在通化成为进川第一人,他的儿子董闲入籍理县定居二百年.持谱人董益良是十六代传入.这位董应辅将军应是董俊后裔,如果按顺序排列,应与董良辅同辈或兄弟.为董俊六代孙董仲舒六十一代孙.遗憾的是本支六世以上缺失,估计有些家谱可能有所提示
9.山东枣庄有一支似与董俊相关的董氏族裔.谱书撰写人董君讲,他们是董仲舒后裔,江都堂号.家谱上说:董氏一族始于虞,显于汉,盛于蜀,而大于元...吾族始族自大宋宣和年间由河北阜城(景州)董家里迁来峄(枣庄),于元朝初年分居.有碑文记载...根据以上叙述可看出"始于虞,显于汉,盛于蜀,而大于元"是整个董仲舒一族发生发展的进程,符合历史事实.他们的字辈是:用庶隆际修自大学鹏由志鸣金鼎业文兴伦灿周复鸿荣光宗仁远藩衍承庆升长毓秀显贵振家庭建功盛世耀国泰斯宇环俊英芳昆传厚德先逸和顺征.但这些字辈并不是连续的,它起自1932年之后.也就是说,他们只有民国以后的世系派序.这对他们整个族群的确定造成一定困难.据他们邻居县睢宁的董氏族群讲,他们驻地往北数十公里有董文用的后人,先辈人都是这样说的,一直流传到现在.只是他们没有与枣庄联系(据说上几辈曾有人想联系过).问题是他们家谱的年代使人疑惑重重.宋朝宣和年间是公元1119年,此时的元朝还没建立,是成吉思汗打天下的时候,是宋朝即将南迁,国家正遭受辽金两国入侵的严重时刻.如若对照家谱,可看出,此时董俊尚未出世,相当于董仲舒第五十四世孙董厚在世的年代.尽管年代不对,但从他们的堂号与睢宁董氏传说,我们还是认为他们是董俊的后裔.有可能他们的始迁祖之后有合宗或与藁城有着人们尚不知道的历史背景.当然这要进行调研之后方可最后确认.
10.河北与东北接壤的秦皇岛地区青龙县境内,有一支家族历史只有两三百年的董氏群体.他们的家谱是从清代开始书写的,因此先祖渊源无法确认.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从他们对祖先功勋叙述中获得一些蛛丝马迹.他们的开山祖叫董宜道,籍贯是辽东铁岭董家铺.他协子董世祯董世杰董世英三人,随吴三桂入关南征灭闯战争...会师后北伐取大凌河锦州,又征朝鲜.后吴三桂反,二世祖又率三世祖文胜文献文理文通文昌文瑞文远文俊文显文进等父子十六人南征江浙金华福建...朝廷念先祖功绩,恩赐行圈占地长城口外至滦州昌黎...后裔以延续十八代,目前十世还有人在...这是一份典型的家族征战史,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完成的一项具有代表性的家史纪实.从以上对家史描述中,我们清楚看到,他们是驻守在铁岭的明军卫所后裔.据历史记载,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三月,明在辽东置铁岭卫都指挥使司.再向上推移,元朝在铁岭设辽阳中书省,明洪武四年二月平章刘益向明请降,此时元朝在辽东的降将士兵有十三万之众...1618年冬明朝从浙江四川陕西甘肃调九万多军队汇集辽东,围剿努尔哈赤;后来的萨尔浒(抚顺)之役,铸就了明朝衰亡基础.吴三桂又率驻军在山海关向清军投降...在漫长岁月和众多元明清的行伍中,以武功为著的董俊后裔参与战事在所难免,是历史的必需.至于入旗成为满族一事,是一个十分明确的问题.满族有两个董姓来源,一个是真正的满族改姓,一个则是汉族加入满族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世居抚顺(受铁岭管辖)著名人物二等轻车都尉董世仁,本系汉族,加入满籍...我们还可以这样认为:他们名称之其称谓"世(士)"与"文"不是偶然行为;他们行圈占地之其在长城而不是在辽东,更不是偶然行为.笔者深信不疑,他们定是董俊的后代.

三.董俊派衍初览

董俊家谱较为完整的铜山睢宁一派,目前已经繁衍八十二世.他们的议訂宗排三十字是:存维宪秉祥.书法化允良.明道修正谊.世泽德永长.子光跃勋辉.章海传远强.这三十字是从七十八世开始的...他们这份宝贵的家谱是董仲舒六十四世孙董全体,在明中叶从景州宦游彭城时保存下来的.谱书说:始迁祖全体公本贯景州人也,性严毅砥砺廉隅非好遯...迁徐时一介行李半箧诗书外他无所有,幸诗书内存有从前世系表一本,世衍千余年代凡数十易,公殆不忘本者歟非然者世系不存远去他乡,后之人纵有水源木本之恩亦安能考其由来哉...这里,笔者忠实原谱,下载如下以飨同宗.
始祖:仲舒(事迹从略) - 二世賁(加草字头)仲舒长子另详;苕,仲舒次子少聪颖及长不仕家居亦有文学行於世;藻,仲舒三子生有才智膂力过人后为陈留郡守遂家焉另详 - 三世.静坦,苕子 - 四世.育,静坦子 - 五世.裕纶,育长子宦游句章遂家焉;裕和,育次子另详 - 六世.黯,裕纶子字叔达事母极孝(以下事迹从略) - 七世.宏,黯子 - 八世.建,宏子 - 九世.简,建长子;节,建次子宦游襄阳另详 - 十世.惠楫,简子 - 十一世.伯槎,惠楫子 - 十二世.章,伯槎长子;恒,伯槎次子迁居会稽另详 - 十三世.临,章长子失考;佑,章次子迁居番禺另详;纯,章三子 - 十四世.和,纯长子字幼宰为汉中郎将(事迹从略);轩,纯次子徙居柏谷另详 - 十五世.允,和子字体昭事蜀汉为黄门侍郎(事迹从略) - 十六世.季棠,允子 - 十七世.善,季棠子 - 十八世.期洽,善子 - 十九世.治中,期洽子 - 二十世.化琪,治中长子;化萍,治中次子生性不羁好作江湖游失考;化文,治中三子徙居侯官另详 - 二一世.越,化琪子 - 二二世.迈,越子 - 二三世.文清,迈子 - 二四世.本正,文清子 - 二五世.威纶,本正子 - 二六世.尚素,威纶子 - 二七世.毅,尚素长子;沉,尚素次子失考;渊,尚素三子迁居武城另详;庚鱼,尚素四子徙居孝感另详 - 二八世.显,毅子 - 二九世.登,显长子徙居祥符另详;仲英,显次子 - 三十世.梁,仲英子 - 三一世.孝岐,梁子 - 三二世.庐,孝岐子 - 三三世.信伟,庐子 - 三四世.长溪, - 三五世.潔吾, - 三六世.佩,潔吾长子徙居陇右另详;幽,潔吾次子宦游德兴遂家焉 - 三七世.德刚,幽子 - 三八世.超,德刚子 - 三九世.可梅,超子 - 四十世.凌,可梅长子;凉,可梅次子徙居潞州另详 - 四一世.全祯,凌子唐天佑中为御史(事迹从略) - 四二世.时,全桢长子因遭兵焚不知流落何所失考;晴,全桢次子少有智慧临难不驚长有文名懒于仕进后有著作行于世 - 四三世.孟祥,晴子 - 四四世.达,孟祥长子失考;际,孟祥次子;镜,孟祥三子迁居盩厔另详;鑑,孟祥四子生有徙异游于甘陕间不知不终 - 四五世.恭,际子 - 四六世.金辰,恭子 - 四七世.震,金辰子 - 四八世.鍵,震长子徙居藁城;铸,震次子 - 四九世.运,鍵长子徙居冀北另详;适,鍵次子;逢,鍵三子失考 - 五十世.汉,适子 - 五一世.佳,汉子 - 五二世.光前,佳子 - 五三世存诚,光前子 - 五四世.厚,存诚子 - 五五世.衍,厚子 - 五六世.珂,衍子 - 五七世.俊,珂子少力田(事迹从略) - 五八世.文炳.文用.文忠 (此谱此世系只列出三人.其实,文字辈尚有文蔚文直文毅文振文进文义共八子) - 五九世.士珍,文忠长子 ;士良,文忠次子;士恭,文忠三子(事迹均从略) - 善权,士珍子...谱书没有详细列举士字辈的名录.据笔者收集:尚有士贞士亨士楷士英士昌士恆 士方士元士选士龙士秀士表士贤士文士勇士士奎等等,可能有更多的士字辈.士字辈以下以守字辈为多,但也出现象善字辈的同世系...董全体祖父董璞(六十二世)徙居景州,到董全体因考取了功名当了官,才从景州董子故里奉命迁徙彭城.落籍后已繁衍二十余世.以上是铜山和睢宁董氏家谱的一般情况介绍.希望能通过上文得到全国董氏响应,对照自己的家谱,校正真伪,添加内容,完善谱系.是笔者一大心愿. 

 

其三:

赣榆谱系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