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卵巢功能的中成药:第一章 网际互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2:38:58

一、网际互联的基本知识:

解决网络拥塞的办法:将一个大的网络或分成多个小的网络,也称为网络分段,使用的设备有路由器、交换机或网桥。

注:路由器、交换机和网桥都可以分隔冲突域,但是交换机和网桥不能分隔广播域,路由器可以分隔广播域。

引起阻塞的原因:在一个广播中有太多的主机、广播风暴【当广播数据充斥网络无法处理,并占用大量网络带宽,导致正常业务不能运行,甚至彻底瘫痪】、组播【Multicast:在发送者和每一接收者之间实现点对多点网络连接。如果一台发送者同时给多个的接收者传输相同的数据,也只需复制一份的相同数据包。它提高了数据传送效率】、低带宽、为连接到网络中添加了集线器、大量的ARP或IPX流量。

 

二、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to standardiz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创建了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它是为网络而够建的基本层次结构模型,它采用分层的方法来实现数据传输。

层(layer):描述了所有需求的有效通讯过程,并把这些过程逻辑上的组叫做层

层的优点:促进标准化工作,允许各个供应商进行开发;各层之间相到独立,把网络操作分成低复杂性单元;灵活性好,某一层变化不会影响到别层,设计者可专心设计和开发模块功能;各层间通过一个接口在想邻层上下通讯。

OSI模式:应用层(用户接口,提供文件、打印、消息、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协议有:telnet\smtp\http\ftp)、它是实际应用层次的接口

表示层(数据表示、加密等特殊处理)、。它为应用层提供数据,并负责数据转换和代码的格式化。

会话层(保证不同应用间的数据区分)、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表示层实体之间的会话连接。通讯方式有:单工、半双工、双工。

传输层:区分不同的上层应用、建立应用间的端到端的链接、提供可靠和不可靠的连接。【三次握手】

传输层(提供可靠或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数据重传前的错误纠正,tpc\udp)、将数据分段,并重组成数据流。它负责为实现上层应用程序的多路复用、建立会话链接和断开虚电路提供机制。它可以是而连接的或无连接的数据传输。

流量控制:根据所传送的数据段的接收情况,对发送方做出确认;重传没有收到确认的数据段;根据到达接收方的情况,对数据段进行排序,以得到正确的顺序。(这是通过传输层的流量控制功能和建立面向连接的会话实现的。)

面向连接的会话:发送方首先与其对端系统建立起面向连接的会话,即三次握手,数据传输完后,产生呼叫终止,以断来虚电路。

面向连接的特征:建立了一条虚电路;使用排序、确认和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的类型:缓冲、窗口机制和拥塞控制。【窗口:是用来控制未被确认的数据段的数据量】

 

网络层:定义与指寂协议相关的源和目标逻辑地址。定义通过网络的路径;多链路链接。【广播信息控制、多点发送信息控制、路径优化、流量管制、逻辑寻址、提供WAN连接、提供远程访问】

网络层(提供路由器用来决定路径的逻辑寻址,ip或ipx)、

网络层的工作过程:当路由器的接口收到一个包时,路由器就检查其目的IP地址。如果包不是发给它的,它就在其路由表中查找目的网络地址。一旦路由器选择了一个外出接口,包就被送到那个接口上并封装成帧,最后被送出本地网络。如果路由器在路由表中不能找到对应于包的目的地址,它将其丢弃。【数据包:用来在互联网中传送用户数据。用来支持数据传送的协议叫路由协议,如IP】、【在互联网中用来向相邻路由器通告连接到网络的所有路由器的更新信息称为路由更新包。其协议称为主动路由协议。RIP, RIPV2 , EIGRP , OSPF】

度量(metric)指定远程网络的距离。不同的协议采用的方法不同,像RIP采用“跳数”来计算。

牢记:1、默认时,route将不会转发任何广播包和组播包;2、使用报文中的逻辑地址,来决定将包转发到下一跳的路由器;3、可以创建ACL控制进入或流出接口的包的安全性。4、可以提供第二层的桥接功能,并可以同一接口同时进行传输。5、可以提供虚拟LAN(VLAN)的连接。6、可以为特定类型的网络流量提供报务质量QOS.

路由器是用来连接各种网络,并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路由到另一个网络,默认时分隔广播域【段上所有设备的集合。】

路由器是真正的交换设备,它使用逻辑寻址并对数据包进行交换(转发),通过使用访问表,还能够过滤数据包,它使用路由表(是互联网络的映射)来进行路由选择,并将数据包转发到远端的网络。

 

数据链路层:定义源和目标的物理地址、与帧关联的高层协议(service access point)、网络拓扑、帧顺序、数据流控制、有向或无向的连接。

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的物理传输,并处理出错通知,网络拓扑和流量控制。

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802.3它定义了数据怎样在介质上进行传输。线路控制、出错通知(不纠正)、帧的传递顺序和可选择的流量控制。

MAC 子层(media access control):负责MAC寻址和定义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争用式:冲突不可避免的CSMA/CD; FCFS【first come first service】};  【轮流式:访问时间可预见,不发生冲突:但是要有TOKEN令牌。】}

MAC子层协议有:802.3、802.5、FDDI(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这三个Lan技术的不同在于帧结构和访问机制的不同。

逻辑链路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802.2它负责识别网络层协议,然后对它们时行封装

LLC子层(logical line control):为上层协议提供SAP服务访问点,并为数据加上控制信息.协议有(802.2协议只在LLC子层,为以太网和令牌环网提供了通用功能)

SAP(service access point)服务访问点:LLC子层为了网络层的各种协议提供服务,而上层可能运行不同协议,为区分不同上层协议的数据,要采用服务访问点。

交换机和桥运行在链路层:每段有自己的冲突域,所有的段都在同一一广播域。

交换机不能用来创建互联网络,只是用来增强LAN功能,主要用途是使LAN工作的更好---优化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带宽。它不能向其它网络转发数据包。它只能在交换机网络内部从一个端口向另一个端口转发数据包。

交换机之间的连接被认为是一个冲突域。

延迟:指帧从一个端口进入到从另一个端口出去所花费的时间。

透明网桥:当目的地与帧在不同的网段时,帧就被转发到那个网段。

 

物理层:定义了介质类型、连接器类型、信令类型 (ethernet \802.3\eia tia-232 \v.35),物理层的设备有:集线器(多端口的中继器)、中继器(信号放大、还原)、编码-解码器、传输介质连接器。所有设备在同一冲突域、所有设备在同一广播域、所有设备共享相同的带宽。

物理层(设备间接或发送比特流、说明电压、线速和线缆等),功能是发送和接收比特流,也用来在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通讯设备(DCE)之间实现接口。DCE一般位于服务提供商一端,DTE是连接设备。

DTE获得的服务通常是由调制解调器或信道服务单元/数据服务单元(CSU/DSU)

集线器实际是多端口中继器。中继器接收数字信号并进行放大和整形。

集线器:同一个冲突域(接入设备越多冲突机率越大,用CSMA/CD技术);网桥也是分隔冲突域。

 

All people seem to need data processing,所有人都需在进行数据处理。

Application layer; presentation ; session; transport ; network ; data link ; physical ;

 

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每一层使用自己层的协议和别的系统的对应层相互通讯,协议层的协议在对等层之间交换的信息

封装(encapsulate/encapsulation):数据要通过网络进行传输,要从高层一层一层的向下传送,如果一个主要要传送数据到别的主机,先把数据装到一个特殊协议报头中,这个过程叫。分为切片和控制信息两部分组成。

封装的过程:用户信息转换为数据;数据转换为数据段,并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主机之间建立一条可靠的连接;数据段转换为数据包或数据报,并在报头中放上逻辑地址;数据包或数据报转换为帧;帧转换为比特流,并采用数字编码和时钟方案。

冲突(collision):在以太网中,当两个节点同时传输数据时,从两个设备发出的帧将会碰撞,在物理介质上相遇,彼此数据都会被破坏。

冲突域(collision domain)一个支持共享介质的网段。

广播域(broadcast domain):广播帧传输的网络范围,一般是路由器来设定边界(因为route不转发广播)

三、以太网组网

以太网采用竞争型的介质访问方法,允许网络上的所有主机共享同一条链路的带宽。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一种介质访问的控制方法,当在同一个共享网络中的不同节点同时传送数据包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冲突,而CSMA/CD机制就是用来解决这种冲突问题。

工作原理:当一个节点想在网络中发送数据时,它首先检查线路上是否有其它主机的信号在传送,如果有,说明其他主机在发送数据,自己则利用退避算法【当冲突发生时所需的重传延迟】等一会再试图发送;如果线路上没有其它主机的信号,自己就将数据发送出去,同时,不停的监听线路,以确信其他主机没有发送数据,如果检测到有他信号,自己就发送一个JAM阻塞信号,通知网段上的其它节点停止发送数据,这时,其它节点也必须采用退避算法等一会再试图发送。

CSMA/CD的重要特性:使用CSMA/CD协议的以太网不能进行全双工通讯,而只能进行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每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存在着遭遇碰撞的可能性;这种发送的不确定性使整个以太网的平均通信量远小于以太网的最高数据率

能够有效防止数据被传送到整个网络中的设备有网桥和路由器。

 

全双工以太网用于以下三种情况:交换机到主机的连接;交换机到交换机的连接;使用交叉电缆的从主机到主机的连接。

当网络中只有两个节点时,全双工以太网需要点到点的连接,除了集线器以外,其它任何设备都可以远行全双工。

半双工以太网共享一个冲突域;全双工以太网有专用的冲突域;

重点:在全双工模式下,不会有冲突域;专用的交换机端口可用于全双工节点;主机的网卡和交换机端口必须能够运行在全双工模式下。

 

以太网的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以太网的寻址,通常称为硬件寻址或MAC寻址。其负责将位组合成字节,并将字节组合成帧。从网络层传递过来的数据包被封装成帧,并根据介质访问的类型进行传输。

在帧的格式中采用循环冗余校验(CRC)进行差错检测。不纠正。

将一个帧封装到不同类型的帧中,就称为隧道技术。

 

以太网的物理层:

10Base2 它的传输为10Mb/s,采用基带传输技术,每个网段的距离限制为185米,它被称为细缆网,在单个网段上最多可支持30个工作站。采用的是带AUI(Attachment unit interface)连接器的总结构,并且在物理上和逻辑上都采用总线结构。2表示最大距离几乎为200米。

10Base5 称为粗缆网。如果采用中继器,最大传输距离可达2500M,可支持1024个用户。

10BaseT 采用3类非屏蔽双绞线,每台设备必须连接到集线器或交换机上。

AUI实际上不支持100Mb/s,

MII(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介质无关接口。可支持100Mb/s、采用的半字节,定义为4位。而千兆介质无关接口,定义为8位。

802.3u(fastethernt)和802.3ethernet都采用最大传输单元(MTU),相同的介质访问控制(MAC)

 

以太网电缆的连接:直通电缆【主机到交换机或集线器;路由器到交换机或集线器(1236)】、交叉电缆【交换机到交换机、集线器到集线器、主机到主机、集线器到交换机、路由器直连到主机(1326)】、反转电缆【实现主机到路由器控制台串行通信端口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