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肤色测试卡:我成功的一节课──《童趣》课堂实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43:13

我成功的一节课──《童趣》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
  师: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看一样东西,这是老师上次在海边游泳时捡到的。(亮出海螺,重点让学生观察海螺的形状、棱角、上面的一些线条。)看完之后说说它们像什么。
  生:看它的形状像宝塔。
  生:看它上面的线条像树的年轮。
  生:上面的花纹像条盘旋的龙。
  ……
  师:你们真会观察。你们看,一个看似普通的海螺,经过仔细的观察,经过丰富的想象,就会发现它的审美价值。这说明,观察和想象是很重要的。它能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能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情趣。尤其是天真活泼的儿童,更能从丰富的想象中获得无穷无尽的乐趣。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充满想象力的文章──《童趣》。
  (板书)
  师:这是一篇文言文。可能同学们会在语言上感有些困难。但“书读百通,其义自见”,通过反复诵读,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同学们在预习时已读过多遍,我想了解一下朗读的情况。先请大家齐读,注意读时要字正腔圆,所谓“字正”,就是发音要准确,所谓“腔圆”,就是发音饱满。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流畅。朗读还要注意抑扬顿挫。先听老师读第1段(教师范读),你们认为应怎样才会有抑扬顿挫的效果?
  生回答:注意停顿,分出清重,读出感情。
  教师总结:说得很好,要注意停顿,轻重,谁愿意试试,读给大家听?
  (三个学生分读2~4段)
  师:情感式朗读,是朗读的最高境界。要把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读出来。就本文而言,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
  生:愉悦。
  生:第一段还有自豪的感情。
  教师总结:体会得很准确。下面我想请一位感情丰富、声音甜美的同学为我们朗读这一篇文章。
  (一女生朗读全文,教师播放古筝曲《平湖秋月》)
  她读得太好了!使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我想大家也一定有同样的感受。同学们刚刚接触文言文,请你们把它和现代文比较一下,看看二者最明显的区别是什么?
  生:十分简洁。
  师:对,预习提示也告诉我们,是简洁。同一个意思,现代文通常用双音节词表示,而文言文多用单音节词。因而语体简洁。比如第1段里的“忆”,我们现在说“回忆”,“能”说“能够”,“张”说“张开”。你能在文中再找出一些这样的词吗?
  生:“林”说“森林”,“兽”说“野兽”,“项”说“颈项”,“果”说“果然”……
  师:大家找得又快又准。有了这种能力,再借助课文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就简单多了。请大家在下面快速翻译,不懂的地方说出来咱们大家来讨论。
  师:下面请大家逐字逐句地研读课文,互相切磋,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学生讨论)
  师:同学们刚才讨论得很热烈,有什么样的问题吗?
  生:为什么要把丑陋而又令人厌恶的蚊子,比作美丽的白鹤?
  师:你觉得比作什么好呀?
  生:麻雀,燕子……
  师:好,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值得探究。
  (学生讨论)
  生:鹤和蚊子的脚都长。
  师:不仅要从外形上考虑,还要从想象的目的考虑。
  生:鹤比麻雀、燕子漂亮些。
  师:所以才会有“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吗,作青云白鹤观。”比作鹤,不仅外形上相似,而且更富有审美情趣。
  生:人是强大的,瘌蛤蟆是弱小的,为什么当瘌蛤蟆出现时,“我会呀然惊恐”?
  (学生提出)
  生:因为他看得太神了。
  (有学生抢着回答)
  师:书上怎么说的?
  生:“余年幼,方出神,呀然惊恐。”
  师:文言文要反复诵读。下面请女生齐读第1段,男生思考:哪一个词语最能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
  (女生齐读)
  男生:趣,“物外之趣”
  师:对,文章主要是写“趣”,写由观察“藐小微物”而获得的“物外之趣”。刚才男生表现不错,我们就请男生齐读第二段,女生思考:本段中具体写了哪种“藐小微物”来表现“物外之趣”?
  (男生齐读)
  生:是从蚊子飞舞中找乐趣。
  师:对,是戏蚊之趣。把蚊子当做伙伴,做了两个游戏,书上是怎么说的?
  生:“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又留蚊于素帐中,得喷以烟,使之冲烟飞吗,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
  师:说得好,女生表现毫不逊色。下面,大家自由朗读34段,考虑一下,这两段主要写什么地方的乐趣。
  (全班自由朗读)
  生:草丛
  师:对,是“草丛之趣”,那又从“丛草”中找到了哪些乐趣呢?
  生: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正,凹者为壑。
  生:补充一下,还有“见二虫斗草间”。
  师:大家读得非常的细致,真叫人高兴!不过,有件事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会有“物外之趣”呢?
  生:因为他视力好,能“明察秋毫”“张目对日”。
  生:善于观察。
  生:充满好奇心。
  师:仅仅如此吗?
  生:还有,富有想象力!
  师:谁整理一下刚才的发言?
  生:仔细观察,加上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师:太精妙了!
  亮出小黑板:   
    观察:
童 藐小微物──────────物外之趣
        想象、联想
趣 戏蚊之趣       (群鹤舞空、鹤唳云端)
  丛草之趣      (林、兽、丘、壑,二虫相斗)   
  师:同学们刚刚度过自己美好的童年,或许也有过这样的物外之趣,讲一讲,让我们来分享你的快乐!
  生:小时侯,我们分组玩打仗的游戏。
  师:那你充当什么角色?
  生:司令。
  师:感觉怎样?

  生:神气、满足、自豪。
  生:我小时候也玩过过家家的游戏,把沙土当做米、水当着油、野菜当做菜、做饭吃。
  ……
  师:通过你们的讲述,我也分享了你们的快乐。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想象可以使我们发现美,并从中得到快乐。一代艺术家,罗丹也曾说过一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你们多张开想象的翅膀去观察生活,你会发现,美就在你身边!
【总结与反思】
  《童趣》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的第一篇文言文,如何把握,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对文言文的兴趣,所以这堂课我把教学重点主要放在了以下几个方面(我认为这也是该堂课的亮点之处):
  1、引发童趣,营造“乐学”的氛围。纵观全课教学,一个“趣”字贯穿始终,学生置身于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之中,创造的潜能得到了激发。
  2、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戏蚊之趣”和“丛早之趣”这一教学中心环节里,教师将发问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只是起引导、指点、促进的作用。对学生不同的见解,只要言之成理,教师就予以肯定,充分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成果,从而避免了文章的一元解读。
  3、让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在课堂中得到了实现。知识与技能得到了落实(主要表现为语言的习得,如正确的朗读、对文言字词的理解等);过程与方法得到了重视(主要表现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如品位“戏蚊之趣”和“丛早之趣”等环节);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了熏陶(分享了作者的“物外之趣”,感受到了作者爱护动物、热爱生命的善良品格)。

  当然,对于本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如在教学时再增加一个拓展延伸的环节,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实物,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来锻炼自己的想象力,我想教学效果会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