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个煮鸡蛋:六书表意,翰墨凝香——书圣王羲之书法欣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19:38:40

六书表意,翰墨凝香——书圣王羲之书法欣赏

  •  

 


书圣王羲之


 
  •  
  •  

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与两汉、西晋相比,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总之,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后来的书家几乎没有不临摹过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书圣”美誉。他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曾留下形形色色的传说,有的甚至成为绘画的题材。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没有原迹存世,法书刻本甚多,有《十七帖》、小楷乐毅论、黄庭经等,摹本墨迹廓填本有孔侍中帖、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快雪时晴帖、频有哀帖、丧乱帖、远宦帖、姨母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寒切帖、行穰帖以及唐僧怀仁集书书《圣教序》等。

王羲之的书法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其子玄之,善草书;凝之,工草隶;徽之,善正草书;操之,善正行书;焕之,善行草书;献之,则称“小圣”。黄伯思《东观徐论》云:“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书俱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焕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其后子孙绵延,王氏一门书法传递不息。武则天尝求王羲之书,王羲之的九世重孙王方庆将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人书迹十卷进呈,编为《万岁通天帖》。南朝齐王僧虔、王慈、王志都是王门之后,有法书录入。释智永为羲之七世孙,妙传家法,为隋唐书学名家。

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王羲之书圣地位的确立,有其演变过程。南朝宋泰始年间的书家虞和在《论书表》中说:“洎乎汉、魏,钟(繇)、张(芝)擅美,晋末二王称英。”右军书名盖世于当时,而宋齐之间书学地位最高者则推王献之。献之从父学书,天资极高,敏于革新,转师张芝,而创上下相连的草书,媚妍甚至超过其父,穷微入圣,与其父同称“二王”。南朝梁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云:“比世皆尚子敬书”,“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亦然”。改变这种状况的是由于梁武帝萧衍推崇王羲之。他把当时的书学位次由“王献之——王羲之——钟繇”转变为“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在《观钟繇书法十二意》中,萧衍云:“子敬之不迨逸少,犹逸少之不迨元常。”“不迨”,或作“不逮”,不及之意。萧衍的地位使他的品评有特殊的感召力,因而舆论遂定。

历史上第一次学王羲之高潮在南朝梁,第二次则在唐。唐太宗极度推尊王羲之,不仅广为收罗王书,且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撰赞辞,评钟繇则“论其尽善,或有所疑”,论献之则贬其“翰墨之病”,论其他书家如子云、王濛、徐偃辈皆谓“誉过其实”。通过比较,唐太宗认为右军“尽善尽美”,“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从此王羲之在书学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被确立并巩固下来。宋、元、明、清诸朝学书人,无不尊晋宗“二王”。唐代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帝、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历代书学名家无不皈依王羲之。清代虽以碑学打破帖学的范围,但王羲之的书圣地位仍未动摇。“书圣”、“墨皇”虽有“圣化”之嫌,但世代名家、巨子,通过比较、揣摩,无不心悦诚服,推崇备至。

中国书史上虽推崇王羲之为“书圣”,但并不把他看作一尊凝固的圣像,而只是看作中华文化中书艺创造的“尽善尽美”的象征。事物永远是发展的、前进的,王羲之在他那一时代到达“尽善尽美”的顶峰,这一“圣像”必将召唤后来者在各自的时代去登攀新的书艺顶峰。


  •  

 


《冯摹兰亭序》卷,唐,冯承素摹,纸本,行书,纵24.5cm,横69.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东晋永和九年( 公元353年 )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居住在山阴的一些文人来到兰亭举行“修禊”之典,大家即兴写下了许多诗篇。《兰亭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写的序文手稿。序文受当时南方士族阶层信奉的老庄思想影响颇深,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王羲之的行书在当时独树一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关于《兰亭序》,世间流传着形形色色的趣闻逸事。据说当时王羲之写完之后,对自己这件作品非常满意,曾重写几篇,都达不到这种境界,于是就把它作为传家至宝留给子孙。后来落入唐太宗手中,此中又有唐太宗派“萧翼计赚兰亭”的传说……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敕令侍臣赵模、冯承素等人精心复制一些摹本。他喜欢将这些摹本或石刻摹拓本赐给一些皇族和宠臣,因此当时这种“下真迹一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而原迹,据说在唐太宗死时作为殉葬品永绝于世。

今天所谓的《兰亭序》,除了几种唐摹本外,石刻拓本也极为珍贵。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要数《宋拓定武兰亭序》。不管是摹本,还是拓本,都对研究王羲之有相当的说服力,同时又是研究历代书法的极其珍贵的资料。在中国书法典籍中有关《兰亭序》的资料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兰亭序》是否为王羲之所书,历来也有很多争议,清末和六十年代都曾引发过相当激烈的大公论。


  •  
  •  

冯承素: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年)直弘文馆为招书人。唐太宗曾出王羲之《乐毅论》真迹,令冯摹以赐诸臣。冯又与赵模、诸葛贞、韩道政、汤普澈等人奉旨勾摹王羲之《兰亭序》数本,太宗以赐皇太子诸王,见于历代记载。时评其书“笔势精妙,萧散朴拙。”其它事迹不详。

此本用楮纸两幅拼接,纸质光洁精细。因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后纸明项元汴题记:“唐中宗朝冯承素奉勒摹晋右军将军王羲之兰亭禊帖”,遂定为冯承素摹本。
此卷前纸13行,行距较松,后纸15行,行距趋紧,然前后左右映带,攲斜疏密,错落有致,通篇打成一片,优于其它摹本。用笔俯仰反复,笔锋尖端锐利,时出贼毫、叉笔,既保留了照原迹勾摹的痕迹,又显露出自由临写的特点,摹临结合,显得自然生动,并具一定的“存真”的优点,在传世摹本中最称精美,体现了王羲之书法遒媚多姿、神情骨秀的艺术风神,为接近原迹的唐摹本。
据考,卷首“神龙”半印小玺并非唐中宗内府钤印,而是后人所添,定冯承素摹也不可信,但仍是唐以来流传有绪的古摹本。
本卷前隔水有“唐摹兰亭”四字标题,引首乾隆题“晋唐心印”四字。后纸有宋至明20家题跋、观款,钤鉴藏印180余方。其流传经过,根据各题跋、印记和记载,大致如下:南宋高宗、理宗内府、驸马都尉杨镇,元郭天锡,明内府、王济、项元汴,清陈定、季寓庸、乾隆内府。历代著录有:明汪砢玉《珊瑚网书录》、吴其贞《书画记》,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书考》、顾复《平生壮观》、吴升《大观录》、阮元《石渠随笔》、《石渠宝笈·续编》等书。刻入“兰亭八柱”,列第三。 (撰稿人:单国强)


  •  
  •  

 

此本质地为白麻纸,系唐代物,一些字有明显勾笔痕迹,当属唐人勾摹本。此卷直至明代,一直被认为是褚遂良摹本,后董其昌在题跋中认为“似永兴(虞世南)所临”,后世就改称为虞世南摹本,清代梁清标还在卷首题签“唐虞世南临禊帖”。因卷中有元代天历内府藏印,故亦称“天历本”。
此卷用两纸拼接,各14行,排列较松匀,近石刻“定武本”。但点画与褚遂良摹本相近,点画较圆转,少锐利笔锋。勾描的墨色清淡,气息古穆。据考证,此本当为唐代辗转翻摹之古本。
卷中共有宋、明、清诸家题跋、观款17则,钤印104方,另有半印5方。其中前拼纸上所钤元内府“天历之宝”朱文印、后拼纸下所题小楷“臣张金界奴上进”一行,均真。后隔水所钤宋内府印,以及第一尾纸上宋代魏昌、杨益题名和明初宋濂跋均系后配。以后接纸上的明人题跋、观款,均真。
此卷历经南宋高宗内府、元天历内府、明杨士述、吴治、董其昌、茅止生、杨宛、冯铨,清梁清标、安岐、乾隆内府等处收藏。曾著录于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张丑《真迹日录》、《南阳法书表》、汪砢玉《珊瑚网书录》,清吴升《大观录》、安岐《墨绿汇观》、阮元《石渠随笔》及《石渠宝笈·续编》等书。清代刻入“兰亭八柱”,列为第一。


  •  
  •  


《褚摹兰亭序》卷,唐,褚遂良摹,纸本,行书,纵24cm,横88.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  

《兰亭序》原迹为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所书,其妍美流便的风神,被后世视为行书的典范和楷模。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羲之书法,在得到《兰亭序》真迹后,曾命当朝书法名家褚遂良、欧阳询以及弘文馆拓书人冯承素等勾摹数本,分赐臣下,以广布扬。真迹据记载已随唐太宗殉葬昭陵。这些唐摹本主要有两个系统,一为褚遂良摹本,存世的褚遂良、虞世南、冯承素等墨迹摹本,多属此系统,以冯摹的“神龙本”为最佳;一为欧阳询摹本,刻帖“定武本”即源自欧本,为存世最佳的石刻帖本。
此卷根据卷前项元汴标题“褚摹王羲之兰亭帖”,定为褚摹兰亭序。同时卷中有米芾题诗,故亦称“米芾诗题本”。
全卷有宋、元、明诸家题跋或观款,以及鉴藏印记215方,又半印4方。其中“滕中”等2方北宋印和南宋绍兴内府“绍兴”、“内府印”、“睿思东阁”等7方玉印属真,第一后纸上米芾诗题及7方钤印亦真。米芾诗后接纸上范仲淹、王尧臣、米芾等5家题词及钤印均伪,当是南宋末年所临。以后接纸上的元、明诸家题识均真,然疑是别处移来配上的。
以后纸题跋、印章考证,此卷当为北宋米芾前临摹本。又据作品质地属楮皮纸,是宋以后方普遍使用的纸质,也可印证此为北宋摹本。全卷由两幅纸拼接,前纸19行,后纸9行,行款排列较松匀,点画用笔少锋芒,与近真的《冯摹兰亭序》(神龙本)呈鹅毛笔书写特点的风格迥异,亦和以褚摹为底本的唐摹本墨迹不同,当属于唐以后一再重摹的宋摹古本。此卷以临写为主,辅以勾描,因此书写较为流畅,亦具一定功力。
此卷流传鉴藏经过大致为:北宋滕中、南宋绍兴内府、元赵孟頫、明浦江郑氏、项元汴、清卞永誉、乾隆内府。曾著录于清顾复《平生壮观》、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吴升《大观录》、安岐《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阮元《石渠随笔》等书,并刻入“兰亭八柱”。


  •  

小楷《黄庭经》

《黄庭经》,王羲之书,小楷,一百行。原本为黄素绢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传。此帖其法极严,其气亦逸,有秀美开郎之意态。关于黄庭经,有一段传说:山阴有一道士,欲得王羲之书法,因知其爱鹅成癖,所以特地准备了一笼又肥又大的白鹅,作为写经的报酬。王羲之见鹅欣然为道士写了半天的经文,高兴地“笼鹅而归”。原文载于南朝《论书表》,文中叙说王羲之所书为《道》、《德》之经,后因传之再三,就变成了《黄庭经》了。

因此,《黄庭经》又俗称《换鹅帖》,无款,末署“永和十二年(356)五月”,现在留传的只是后世的摹刻本了。

《黄庭经》有诸多名家临本传世,如智永、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赵孟頫等,他们均从中探究王书的路数,得到美的启示。然而也有人认为小楷《黄庭经》笔法不类王羲之,因此亦有真伪之辨。

汇品:
唐 孙过庭:《黄庭经》则怡怿虚无。(《书谱》)
清 王 澍:清和婉转,真如舞鹤游天,仙人啸树,绝去笔墨畦径,此则流丽中稍觉端庄矣。
清 梁 巘:临晋人小楷,结体方紧。临《黄庭》忌流肥弱。(《评书帖》)
清 梁 巘:右军《黄庭》原本有“将、灵、根、坚、固”等字遗落,添书于傍者,笔意潇洒圆浑,的系佳本。(《评书帖》)
清 包世臣:秘阁所刻之《黄庭》、南唐所刻之《画赞》,一望唯见其气充满而势俊逸,逐字逐画,衡以近世体势,几不辨为何字。盖其笔力惊绝,能使点画荡漾空际,回互成趣。


  •  

 


王羲之书《黄庭经》拓本


  •  
  •  

乐毅论

《乐毅论》 小楷,梁模本有题款“永和四年(348)十二月甘四日书付官奴”。据说原石曾与唐太宗同葬昭陵,或说《乐毅论》之书在武则天当政时散人太平公主家,后被人窃去,因惧来人追捕,遂于灶内焚之。王羲之《笔势论》中对王献之说:“今书《乐毅论》一本及《笔势论》一篇,贻尔臧之,勿播于外,缄之秘之,不可示诸友。”他用自己精心创作的《乐毅论》作为范本,又以《笔势论》作为理论,从虚与实两方面启发王献之的悟性,导引其进入书学的正轨。从现存的本子中还可看到笔画是灵动的,横有仰抑,竖每多变,撇捺缓急;结构上或大或小,或正或侧,或收或缩;分布则重纵行,不拘横行。从整体上言,在静穆中见气韵,显生机。


  •  
  •  
  •  
  •  




王羲之《乐毅论》 (越州石氏本)


  •  
  •  

孔侍中帖、频有哀祸帖

释文:九月十七日羲之报:且因孔侍中信书,想必至。不知领军疾后问。忧悬不能须 臾忘心,故旨遣取消息。羲之报。

《法书要录》载褚遂良《右军书目》‘行书都五十八卷’第十四卷中著录。

《频有哀祸帖》与《孔侍中帖》之间空白处,钤‘延历敕定’朱文御玺三处,与《丧乱帖》等同。

日本《支那墨宝集》称:‘昔我国光明皇后,举圣武天皇之遗,献于东大寺大佛,藏正仓院。唐天宝十一年(七五二年),其中晋王羲之书拓本颇多焉。天应、延历、弘仁之间,渐复尽献于大内。奈世既德久,大半散佚,片断仅存。此所藏者,盖其一。

接帖之处,有延历御府之玺。’‘延历敕定’即是‘延历御府之玺’。延历是日本桓武天皇的年号,其元年为公元七八二年。日本学者考订《孔侍中》与《丧乱》二帖,是《东大寺献物帐》中著录的。此《献物帐》是日本圣武天皇卒后,皇后将其遗物供佛的帐目。圣武天皇卒于公元七二九年。那么,以上王羲之的书迹传到日本时,至少在七二九年以前。这是王羲之书迹传入日本最早的记载。这些书迹,被视为日本的国宝。



  •  


《孔侍中帖》,为唐代内府摹本,现由卷改装成轴。日本东京前田育德 会藏。共九行,前三行为"哀祸帖",后六行为"孔侍中帖"。此帖也是奈良时期由遣唐使带入日本,布施给东大寺。桓武天皇(737-806)留有"延历敕定"朱文印记。


  •  

姨母帖

《姨母帖》行书,纸本,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唐摹万岁通天帖》之一。字间多断、顿挫,除“奈何”两字上下牵连,其余都字字独立;笔画凝重、朴拙,其“哀痛摧剥,情不自胜”的心绪直露无遗。

释文:臣十代再从伯祖晋右车将军羲之书
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
顿首。顷遘
姨母哀,哀痛摧剥,情
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
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
首。




  •  
  •  
  •  


王羲之书《姨母帖》


  •  

 

初月帖

《初月帖》,纸本,辽宁省博物馆藏。此帖为《唐摹万岁通天帖》之二。王羲之父名“正”,为避父讳,“正月”书为“初月”。首句‘山阴羲之报’,知此帖写于山阴。山阴是会稽郡郡治所在地。穆帝永和七年(三五一年)王羲之赴山阴为会稽内史,其年四十九岁。此帖当是其四十九岁以后所写。此帖是王羲之留存至今最好的书帖之一。此帖用笔、结字和章法都有章草的特点。
梁陶弘景在与梁武帝《论书启》中云:‘逸少自吴兴以前,诸书犹为未称。凡厥
好迹,皆是向在会稽时永和十许年中者。’此书正当其时,大有晋人倜傥风流、傲物 任情的俊气,逸笔草草,率意畅达,天真自然。


释文:初月十二日,山阴羲
之报。近欲遣此书,停
行无人,不辨遣信。昨
至此,且得去月十六日
书,虽远为慰,过嘱。卿佳
不?吾诸患殊劣殊劣。方
陟道忧悴,力不具。
羲之报。


  •  


《初月帖》


  •  

平安、何如、奉橘三帖

释文: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 日诸人近集存想明日 当复悉来无由同 增慨
释文:羲之白不审尊体比复 何如迟复奉告羲之中冷无 赖寻复白羲之白 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 不多得


《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均为尺牍。存双钩摹本,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隔水有宋徽宗题款“晋王羲之奉橘帖”。米芾书史谓“又有唐右军帖,双钩蜡摹,末后一帖,是‘奉橘三百颗(帖作枚)霜未降,未可多得。’《奉橘帖》在唐代就很有名,诗人韦应物有诗句说:“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更待满林霜。”用的就是这件书迹的典故。开皇十八年(598)三月二十七日参军学士诸葛颖,谘议参军开府学士柳顾言,释智果跋其尾。”

从六世纪南朝时期以来,历代帝王都喜好收藏王羲之等名家的信札,当时将零散的书迹裱背成一定长度的手卷,后来辗转流传,遭割裂重装,已不复原貌。这卷书迹是用双钩廓填的方式,复制了三件王羲之短札。《平安帖》行书兼草书,信中提到的“修载”,是王羲之的堂兄弟。《何如帖》行书,问候对方并告知近况。《奉橘帖》行书,赠送友人橘子并附上此信。

这三帖中,除了从整幅尺牍中去玩赏其风韵外,还可细察对比每一字之遒丽。如“复”字,三帖出现四次,《平安》中“当复”之“复”为草书,《何如》帖中三个“复”字都是行书,《平安帖》运笔提按顿挫的变化较多,钩挑转折间,锋颖秀发,一些牵丝引带的草书笔法,也十分生动灵巧。《何如帖》较端整,三个“复”字,而无一雷同,或异其偏旁,或变其转折,都鲜活生动,结构精密,神思凝淀。《奉橘帖》字形大小偃仰,饶富变化,“三”字如横空掠燕,笔画互有照应,“百”字起笔上扬,末画斜下挫锋,笔锋几经转折,并露出贼毫,“未”字出现两次,笔法也不尽相同。其他如“白”、“奉”等字。也是变化不一。可谓从心所欲不逾矩。

前二帖略见於褚遂良《右军书目》。《平安如何》二帖前尚有萧梁时代鉴书人徐僧权、唐怀充二人的“僧权”、“怀充”押署,故此帖钩摹的上限,可能在梁隋之际,亦未可知。此三帖北宋初年藏驸马都尉李玮家,尚有“李玮图书”收藏印。后入宣和内府。再绍兴内府,明清为项元汴,及京口张氏(张觐辰、张玉裁、张孝思)笪重光等所藏。入清内府,未受重视,《石渠宝笈初编》,著录列次等,《三希堂法帖》亦未收入。惟古法帖为《宝晋斋帖》、《东书堂帖》、《戏鸿堂帖》、《墨池堂帖》等均曾摹刻,而次序各异。现藏故宫博物院,先后收入《故宫法书》,《晋王羲之墨迹》,《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及二玄社精印。存真卷行於世。


  •  
  •  
  •  


《平安》、《何如》、《奉橘》


  •  
  •  

快雪时晴帖

释文: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
山阴张侯。 君倩。

此帖是王羲之写给“山阴张侯”的一封简短的信。在大雪过后,天气转晴,问候朋友是否安好。起首用一句“羲之顿首”,结语又加上同样的敬语,这在古人的书信中还很少见。王羲之的墨迹至今已失传,这件书迹是后人忠实的摹本,不过仍然可以看出本来的面貌。

此帖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形成特有的节奏韵律。笔法圆劲古雅,无一笔掉以轻心,无一字不表现出意致的悠闲逸豫。在赵孟頫、刘赓、护都沓儿、刘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吴廷、梁诗正等人的跋语中都表示惊羡和赞叹。清乾隆皇帝曾说:“天下无双,古今鲜对”;“龙跳天门,虎卧凤阁”。他把此帖和王珣《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一同收藏于养心殿西暖阁,并名其堂为“三希堂”,视为稀世瑰宝。


大雪过后,天候转晴,王羲之以这件短札向友人表达问候之意。末行“山阴张侯”可能是收信人的名字,原本写在信笺的封面,在此与原迹一并摹在同一张纸上。

这件书迹以圆笔藏锋为主,起笔与收笔,钩挑波撇都不露锋鋩,由横转竖也多为圆转的笔法,结体匀整安稳,显现气定神闲,不疾不徐的情态,明代鉴藏家詹景凤以“圆劲古雅,意致优闲逸裕,味之深不可测”形容它的特色,并且认为赵孟頫受到这件书迹的影响。不过王羲之内敛沉潜,赵孟頫微有锋鋩外露,比较对幅赵孟頫的题跋,可以得到这样的印象。

王羲之书法的特点在於优美的“体势”,“体”是指结字的形状和姿态,“势”是指笔画产生的律动感,以“快”字为例,左右相向的两部份,有著呼应的关系,“夬”的右肩略微高耸,末笔右顿,调和了倾斜的姿势。“雪”字也有类似的情形,上部向左倾斜,末一横画收笔有向右下的笔势,所以也调整了整个字的重心。第一行感觉上下的“行气”一贯,为什麼有这样的感觉呢?如果只看每个字横向的笔画,可以发现倾斜的角度大致相同,而同一行字的重心也都在同一中线上,第二行则有些变化,“果为”有连笔,其他的字间距较疏,重心也有偏右偏左的变化。这些变化显得很自然,也使得这短短的三行具有丰富的美感。

王羲之(303-361),山东临沂人,后徙居浙江会稽。字逸少,世称王右军,有“书圣”之誉。他出身仕宦名门,西晋末随父南渡,作过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东晋永和年间(345-356)去职,与东土名士尽山水之游。他热衷诗歌、音乐与书法。性好鹅,曾以书作换鹅。相传有绍兴蕺山老姥持竹扇卖二十钱,羲之书其扇各五字,增值为百钱,人们竞相购买。

王羲之书法初学卫夫人,后来改变初学,博采众长,草书师张芝(约卒於192),楷书学钟繇(151-230),又遍习蔡邕(133-192)、梁鹄(活动於 二世纪后半)、张昶(卒於206)等书,精研体势,增损古法,一变汉、魏质朴书风,创妍美流变之体,所以唐人称赞他:“兼撮众法,备成一家,为万世宗师。”

这件书迹上有“君倩”题名,米芾认为是梁秀,但史书未见其人,不详其生平,近人考为唐高祖驸马薛君倩。旁有“褚”字半印,传为褚遂良所钤。南宋时藏於高宗内府,有“绍兴”联玺。继入金章宗内府,有“明昌御览”印。复为贾似道所得,有“秋壑珍玩”印。元时先为北燕张氏所有,后入内府,延佑五年(1318)赵孟頫等奉敕跋。明代历经朱希孝、王穉登、吴廷、刘承禧收藏,均有题记钤印。清代归冯铨,康熙十八年(1679)进入内府,有清宫鉴藏宝玺。


  •  
  •  
  •  

 



《快雪时晴帖》,纸本,四行,二十八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  


《快雪时晴帖》,纸本,四行,二十八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丧乱、得示、二谢帖

《丧乱得示二谢帖》是唐代内府的双钩填墨摹本,奈良时期由遣唐使传入日本。日本皇室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藏 本纸右端钤有日本桓武天皇(737-806)的"延历敕定"朱文印。原帖为卷子,现改装为轴,为"丧乱帖"、"二谢帖"和"得示帖"三通尺牍合装。2006年3月来上海博物馆展出。

《丧乱帖》 八行、 《二谢帖》五行、《得示帖》四行,共一纸。日人有总称为《丧乱帖》者。日本学者内藤乾吉称:此帖用纸类似白麻纸,纵向有条纹,系用双钩填墨法所摹。在第一行末‘之极’右侧,有‘僧权’二字左半部分押署。《二谢帖》的第二行末,‘再行’右侧,有一‘珍’小字押署。‘珍’即梁朝鉴赏家姚怀珍。此帖右端纸缝处,钤有‘延历敕定’朱文御玺三处,钤印的形式与《孔侍中帖》同,中间一玺中正,上下二玺右斜,显示曾为日本桓武天皇内府所藏。日本《支那墨宝集》载:‘此幅久藏御府,后西院天皇崩后,购于尧恕亲王。亲王为妙法院教皇,经该院保存至今,后献为帝室宝藏。’

此帖在日本流传了一千三百多年,被视为国宝,为中国书法界所知不过百余年。清光绪十八年(一八九二年),杨守敬首先摹勒于他的《邻苏园帖》,墨迹印刷品的传入,则在一九三四年以后。

此帖提及的‘先墓’及其‘修复’事,今人王玉池推定先墓在洛阳,其修复之事,在永和七八年,也不排除在永和十二年桓温收复洛阳时。韩玉涛认为先墓在琅邪,修复之事,在永和十二年八月。刘涛根据此帖书风与《十七帖》距离较大,认为可能是王羲之五十岁(永和八年)左右所写。

此帖用笔挺劲,结体纵长,轻重缓疾极富变化,完全摆脱了隶书和章草的残余,成为十分纯粹的行草体。书写时先行后草,时行时草,可见其感情由压抑至激越的剧烈变化。

韩玉涛《王羲之〈丧乱帖〉考评》一文,说此帖不可及处有四:第一,这本身就是一篇优秀的杂文;第二,此帖字势雄强,是右军真面目,是真正的右军风骨;第三,《丧乱帖》兼备雄强和惨淡之美;第四,此帖表现了由行入草的完整的过程。因此,《丧乱帖》是一件难得的珍品,是王羲之最有代表性的末年之作,远胜《神龙兰亭》。



  •  


《丧乱帖》、 《二谢帖》、《得示帖》


  •  
  •  
  •  

七月都下帖



《七月都下帖》全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作品,纸本。


  •  
  •  

 


《七月都下帖》


  •  
  •  

十七帖

释文:十七日先书郗司马未去 即日得足下书为慰先书以 具示复数字,吾前东粗足作佳观吾 为逸民之怀久矣足下何以
等(方)复及此似梦中语耶无缘言面为叹书何能悉 龙保等平安也谢之甚迟见 卿舅可耳至为简隔也
今往丝布单衣财一端 示致意计与足下别十六年于今虽 时书问不解阔怀省足下先后 二书但增叹慨顷积雪凝
寒五十年中所无想顷如 常冀来夏秋间或复得 足下问耳比者悠悠如何可言吾服食久犹为劣劣大都 比之年时为复可可足下保
爱为上临书但有惆怅,知足下行至吴念违 离不可居叔当西耶 迟知问 瞻近无缘省苦(告)但有悲叹
足下小大悉平安也云卿当 来居此喜迟不可言想必 果言苦(告)有期耳亦度,卿当不居京此既避又节 气佳是以欣卿来也此信旨
还具示问 天鼠膏治耳聋有验不有验者乃是要药 朱处仁今所在往得其 书信遂不取答今因足下答
其书可令必达 足下今年政七十耶知体气 常佳此大庆也想复愚加颐养吾年垂耳顺推之 人理得尔以为厚幸但恐前
路转欲逼耳以尔要欲一 游目汶领非复常言足下 但当保护以俟此期勿谓 虚言得果此缘一段奇事 也
去夏得足下致邛竹杖皆 至此士人多有尊老者皆 即分布令知足下远惠 之至,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
奇杨(扬)雄蜀都左太冲三 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 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 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
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 彼土未有动理耳要欲 及卿在彼登汶领峨眉 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
彼盐井火井皆有不足下 目见不为欲广异闻具示,省别具足下小大问为慰多 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 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
并数问不老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余粗平安 知足下情至 旦夕都邑动静清和想足下使还具(一一),时州将桓 公告
慰情企足下数使命也谢无 弈外任(住)数书问无他仁 祖日往言寻悲酸如何可言 严君平司马相如杨(扬)子云 皆有后不
胡母氏从妹平安故在 永兴居去此七十也吾在 官诸理极差顷比复匆匆 来示云与其婢问来信 □不得也
吾有七儿一女皆同生婚娶 以毕唯一小者尚未婚耳,过此一婚使得至彼今内外 孙有十六人足慰目前足下 情至委曲故具示
云谯周有孙□高尚不 出今为所在其人有以副此 志不令人依依足下具示,知有汉时讲堂在是汉 何帝时立此知画三皇
五帝以来备有画又精 妙甚可观也彼有能画者不欲因摹取当可 得不信具告 诸从并数有问粗平安唯修
载在远音问不数悬情司,州疾笃不果西公私可恨足 下所云皆尽事势吾无 间然诸问想足下别具不复具(一一)
往在都见诸葛显曾具 问蜀中事云成都城池 门屋楼观皆是秦时,司马错所修令人远想慨然为尔不信具(一一) 示为欲广异闻
得足下旃□胡桃药二种知足下至戎盐乃要也是服食所 须知足下谓顷服食方回 近之未许吾此志知我,者希此有成言无缘见
卿以当一笑 彼所须此药草可示当 致 青李 来禽 子皆囊盛为佳函封多 不生
樱桃 日给滕 足下所疏云此果佳可为,致子当种之此种彼 胡桃皆生也吾笃喜
种果今在田里唯以此 为事故远及足下致此 子者大惠也,知彼清晏岁丰又所 出有无一乡故是名处
且山川形势乃尔何可以 不游目虞安吉者昔与共事 常念之今为殿中将军 前过云与足下中表不
以年老甚欲与足下为 下寮意其资可得小郡 足下可思致之耶所念 故远及
敕 付直弘文馆 臣解无畏勒 充馆本 臣褚遂良校 无失 僧权


  •  

 



《十七帖》全貌


《十七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