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小平钱价格:邓小平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把握及其思想-搜狐新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4:25:21

邓小平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把握及其思想

  【摘要】邓小平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把握及其论述,直接启发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后来明确提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论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邓小平;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预见

  所谓“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指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能为国家(地区、集团)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机会和境遇,并对其历史命运产生全局性、长远性、决定性影响的某一特定历史时期。仅仅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概念分析,就不难得出,“重要战略机遇期”除了具有机遇的一般特性,还具有全局性、战略性、重要性、系统性等特征。

  邓小平关于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的论述和有关机遇的思想,已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随着党的十六大报告有关“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论断的提出,我们重新梳理邓小平关于机遇的论述,深深折服于他的预见性、判断力。邓小平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把握及其思想,已为实践所证明,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非同寻常。

  一、邓小平关于机遇的论述,蕴含了鲜明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思想

  机遇,一般指一种有利的、好的甚至最佳的条件、环境,这种条件能对事物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引起重大变化甚至突变。机遇往往具有偶然性,是由诸多因素偶合而成的。邓小平在谈论“机遇”时,有时直接将其说成“时机”或“机会”。

  邓小平所说的机遇,虽然有一般意义上的机遇的内涵和外延,但更多的是蕴含着比较鲜明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思想。这是因为:

  1、邓小平所说的机遇,往往具有影响上的宏观性、全局性和非同一般的重要性。

  邓小平所说的机遇,往往具有影响上的全局性。能否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其影响是全局的、长远的、决定性的。邓小平一直强调分析问题要有战略眼光,“要实现适当的发展速度,不能只在眼前的事务里面打圈子,要用宏观战略的眼光分析问题,拿出具体措施。机会要抓住,决策要及时”(《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5页。)。

  邓小平所说的机遇,往往具有极端重要性。能否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事关在短时期内摆脱我国的贫困落后状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战略地位。但邓小平对机遇的重要性的认识远不止于此,邓小平有关机遇重要性的论述,有一个明显共性,即中国能否抓住历史机遇,不仅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快慢,而且关系到能否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前途和命运。他一直强调,抓住机遇可以加快我国的发展,社会主义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反之,丧失机遇,不仅会进一步拉大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社会主义也有被断送的危险。所以他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5页。)反之,如果我们能抓住机遇,发展好自己,“人民一看,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改革开放好,我们的事业就会万古长青!”(《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1页。)

  邓小平“南方谈话”强调抓住机遇的思想,成为不久后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的重要指南。党的十四大作出三项决策:(一)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二)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1997年邓小平逝世后,党的十五大在确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主题时,特别指出“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就是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并且强调:“能否抓住机遇,历来是关系革命和建设兴衰成败的大问题。过去我们抓住了重要历史机遇,也丧失过某些机遇。现在全党一定要高度自觉,牢牢抓住世纪之交的历史机遇,迈出新的步伐。”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些重要判断,集中而充分地证明了邓小平所说的机遇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2、邓小平所说的机遇,往往具有较为明确的时间锁定和相对固定的阶段性、长期性。

  1992年邓小平视察珠海时曾强调科学决策要“不动摇”。当然,他的“不动摇”一般也有时间前缀,如20年不动摇、50年不动摇,等等,他自己也说过所谓多少年不动摇,只是比较形象的说法。但在关于中国的发展需要大致多长时间的机遇问题上,他是有比较锁定的时间判断的:20年到50年。这种惊人的预见性,既有他准确的战略评估,也有他丰富的经验推测。

  “重要战略机遇期”,是一个长达10年以上乃至数十年的历史时期,如果时间过短,比如数月、数日,那它仅仅是一般机遇而不是战略机遇,或仅仅是一次战略机遇而不是一个战略机遇期。邓小平曾说:“现在我们要争取一个比较长的和平时间,并要利用这个时间,抢这个时间,来建设自己的国家。这个时间可不能丧失,多一年是一年,多五年是五年,有二十年就更好了,我们的目标就达到了,打仗也不怕了。”(《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33页。)“就中国来说,我们希望至少二十年不打仗,争取国际局势的缓和。”(《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第622页。)“中国需要至少二十年的和平,以便聚精会神地搞国内建设。”(《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0页。)如此一再框定“二十年”,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不久,他就能如此准确地判断中国需要至少“二十年”的机遇,不能不让人惊叹于他的科学预见性。他还提出过三十至五十年的设想:“到下一个世纪,再花三十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下一个世纪再花三十年至五十年的时间,就可以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现在世界从对抗转向对话、由紧张转向缓和的趋势是明显的,至少在今后三十年五十年内这一趋势还会发展。”(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37、1124、1250页。)这些对时间段的展望,并非随意的预测,而是相当连贯,包含着他对未来“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初步判断。

  从这些时间段的预判,人们不难看出邓小平对“重要战略机遇期”判断的准确性,而且,邓小平对机遇期时间的判断,往往建立在对世界范围矛盾运动发展变化的结果的分析基础之上。时至今日,从总的国际环境看,尽管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并没有改变,世界多极化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较好的世界战略格局。这是邓小平关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思想受到实践检验的一个缩影。

  3、邓小平所说的机遇,往往具有主体的集团性优势――因为世界对中国这一巨大的市场有较长时间的现实需求。

  与一般的机遇不同,“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对于国家、地区或社会集团而言的,它首先不是指个别部门或行业的机遇,也不是指小单位的机遇,更不是指个人的机遇。这样的主体的集团性优势,在邓小平看来,重要的是因为世界对中国这一巨大的市场有较长时间的现实需求。世界离不开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反过来也给了中国发展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邓小平多次提到:“中国是一个大的市场,许多国家都想同我们搞点合作,做点买卖,我们要很好利用。这是一个战略问题。”“所谓"亚洲太平洋世纪",没有中国的发展是形不成的,”“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少管别人的事,也不怕制裁”。“国际上不可能小视我们,来中国投资的人会越来越多。要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358、365页。)

  邓小平的这一判断极富远见。即使从今天市场需求看,巨大的国内市场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最大战略优势。市场容量的大小,市场运行的优劣,对于能否实现经济长期繁荣具有决定性影响。邓小平曾多次提到要辩证地看待我国人口多的基本国情,并把人口、市场潜质、国际市场需求相联系,把握我们难得的战略机遇。我国有13亿多人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张,不仅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商品市场之一,而且正在成为世界最大的投资市场之一。这当然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4、邓小平所说的机遇,需要特别珍惜,因为一旦延误,影响将是长期的,很难再得。

  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尤其是对“重要战略机遇期”,可遇不可求,易失不易得,只能珍惜,不能延误。这一点,邓小平强调得特别多。1988年1月23日,邓小平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的报告作出批示:“完全赞成。特别是放胆地干,加速步伐,千万不要贻误时机。”(《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第1223页。)邓小平抓住时机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对海南“洋浦风波”的批示上。1989年初,围绕海南省洋浦出让30平方公里土地给外商成片开发70年之事,国内外掀起了“洋浦风波”。一些人指责海南省的做法是“出卖主权”。在海南干部群众困惑为难、国内外舆论沸沸扬扬、外商望而却步之际,党中央和邓小平等领导同志明确支持洋浦开发。1989年4月28日,邓小平对洋浦开发问题作了批示:“我最近了解情况后,认为海南省委的决策是正确的,机会难得,不宜拖延,但须向党外不同意者说清楚。手续要迅速周全。”(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第1271页。)

  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对抓住机遇的强调,更加急迫。他说:“我们不抓住机会使经济上一个台阶,别人会跳得比我们快得多,我们就落在后面了。要研究一下,我总觉得有这么一个问题。机会难得呀!”“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9、375、377页。)他还多次表示:“要抓住时机,把经济搞上去,步子可以快一点。我现在就怕丧失时机。”“要珍惜这个好的发展机遇,保持好的发展势头。”“希望你们不要丧失机遇。对中国来说,大发展的机遇并不多。中国与世界各国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机遇,比如我们有几千万爱国同胞在海外,他们对祖国作出了很多贡献。”“从现在开始到2010年是难得的机会,不要丧失了。”“现在是机会啊,这个机会很难得呀!中国人这种机会有过多次,但是错过了一些,很可惜!你们要很好抓住。”(《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第1341页、1358、1359、1359、1369页。)

  不仅如此,邓小平在这一时期还多次提醒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不要错过发展机遇。
中国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的理解 简论题:为什么说新世纪头20年是我国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怎样理解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战略机遇期 十六大提出我们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 )。 我国到2020年的饿发展目标是什么?怎样理解本世纪前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怎样抓住这些机遇? 毛泽东的国际战略思想与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的联系与区别 什么是烟草战略机遇期 为什么说我国进入了战略发展的机遇期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我们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错过的战略机遇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走向的影响是?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走向的影响? 假如你是上海市民或政府参事,如何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 为什么本世纪头二十年必须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 为什么本世纪头二十年必须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 请问:孙中山,邓小平,毛泽东,江泽民的思想内涵及其作用,理论是什么呢?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思想和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中国和平崛起战略思想对世界的意义 简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和基本思路,以及对我们的机遇和挑战. 邓小平复出的重要影响 如何理解邓小平提出的战略重点? 我国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主要依据邓小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