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语歌手:[转贴]唐末宋初:1000年前的山水画盛世 【猫眼鉴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7:51:41
唐末宋初:1000年前的山水画盛世

  在一千年以来的各类画史和评论集中,宋朝都被看作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成熟时期,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绘画大师,很多都是出自宋朝,我们今天将细读的范宽和明天将介绍的郭熙分别是北宋前期、中期最重要的画家。

  在宋朝之前,人物画一直是汉、唐的主要画种,但从动荡的五代开始,中国山水画开始发展。那时候,一些诗人、画家开始受到道家观点和思想所激发,寻觅自然之美,“与自然合一”,他们将对人的兴趣转移到自然上,长期隐居深山,以毕生的精力去描绘山水。到了十一世纪的宋朝,这一转移彻底改变了中国画的格局,从此,山水画成为中国绘画传统中的最重要的门类,也是取得了最独特最辉煌的成就。

  他们在唐代水墨山水画和青绿山水的基础上,分别创造了肃穆的北方山岭和秀丽的江南山水。值得注意的是,五代和宋初山水画家开始追求画面的统一,不再像唐代画家那样在色彩和细节上下功夫,他们甚至减少颜色、或者完全不用色,来达到画面能够产生连续、完整的空间,比如使用浅墨表现远景,逐渐引人进入深处的小路、若隐若现的云烟等等。

  一张山水画更是画家自身境界的体现,而不再对现实的临摹。高居瀚在《中国绘画史》一书中这样写道:“在他们的作品中,自然与艺术取得了完美的平衡。他们使用奇异的技巧,以达到恰当的绘画效果,但是他们从不纯以奇技感人;一种古典的自制力掌握了整个表现,不容流于滥情。艺术家好像生平第一次接触到了自然,以惊欢而敬畏的心情来回应自然。他们视界之清新,了解之深厚,是后世无可比拟的。”

  因此,五代、北宋的董源、李成、范宽、郭熙,他们的作品在后来,一直被元朝、明朝的画家所崇拜,模仿。令人遗憾的是,今天我们能看到的真迹却是少得可怜。


  第一幅画:范宽的《谿山行旅图》 宋 范宽 绢本淡色


  “中国所有之宝故宫有二:吾所最倾倒者,则为范中立《溪山行旅图》,大气磅礴,沉雄高古,诚辟易万人之作。此幅既系巨帧,而一山头,几占全幅面积三分之二,章法突兀,使人咋舌。全幅整写,无一败笔,北宋人治艺之精,真令人倾倒。”——徐悲鸿(《故宫所藏绘画之宝》)


  范宽是中国山水画中最著名的画家,他传世的作品极少,因此,这张《谿山行旅图》也被视为是中国山水画的第一名画。

  范宽最初是学习李成的作品,生活在北方的李成,笔下的山水极为肃穆严峻,擅长画冬景。后来,范宽突然领悟到:“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于是,他改变了画法,彻底建立了和自己心性一致的山水画风,由此成为一代大家。因为他性情宽厚,不拘成礼, 时人呼之为“宽”,遂以范宽自名。据《宣和画谱》记载,他“风仪峭古,进止疏野,性嗜酒,落魄不拘世故”。他画山石落笔雄健老硬,以短而有力的笔触(被后人称为雨点皴),画出岩石的形貌质感。画上的大山巍然矗立,浑厚壮观,具有压顶逼人的气势。    

  范宽这幅《谿山行旅图》充分满足了人们对他作品的想象,布局雄伟、简单、肃穆,一块巨嶂主宰着全景,幅度被丘顶的渺小书写和建筑衬托得雄伟无比。从暗郁神秘的峡壁,冲流下一条白线似的瀑布,石块和削壁以“雨点皴”定型:无数淡墨小点叠落在岩面上,造成近乎真实的层面效果。画面几乎没有人,但仔细看,我们会发现原来有一个很小的骡队正在穿越这座高山。

  丁羲元在《艺术风水》一书详细解读了这幅画的妙处:“在如此高山好泉的山水景观中,其气势由水流高下,环抱,而向左下溪流冲出画外。妙的是一条山径从右下丛林深处而出,与溪流同方向。一只骡队行旅两人,刚好沿山径自西向东而来。这行旅的位置恰到好处,是画龙点睛之处。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只有在这样的位置,才可深入领略秦陇大地山川之美、之雄伟险峻,我们观者应化身其间,如同与画中人通行在此山径之上,耳听溪声清响,迎着初阳晨光,呼吸着春夏之间鲜润的空气,此刻,方可领悟画家的匠心。这个位置太妙了,不能再往前,也不可再退后,那样进退都会打破画中全局的平衡。”

  在后代的诸多评论中,范宽的这幅画都名列北宋山水第一名作。北宋名家米芾认为范宽的画品高于李成,“本朝无人出其右”。明代大收藏家、大画家董其昌更将《溪山行旅图》评价为“宋(山水)画第一”。

《谿山行旅图》

大洋新闻 时间: 2010-02-14 来源: 信息时报


李成《晴峦萧寺》

大洋新闻 时间: 2010-02-14 来源: 信息时报


李成被誉为中国最伟大的山水画家之一,很多评论家认为,中国山水画之所以能取得卓越成就,和李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为,从范宽到郭熙,他们都认为李成是自己的老师。

  和范宽的“高远”不同,李成的作品属于中国画中的“平远”。这幅相传是李成作品的《晴峦萧寺》,也体现了宋初山水的另一种北方风貌:山峦静穆,枯树凸立在稀岚里。黑树干清晰地矗立在前景,向后退去时,则浅充分体现了山水实景与画家内心秩序再现之间的关系。淡成影而消失,成就了一种新的庄严气氛。

董源《潇湘图》

大洋新闻 时间: 2010-02-14 来源: 信息时报



董源和其学生虽然生活在南方,他们的江南风景,成就了中国另一个重要的山水画派,被尊为南派正宗,元四家及明代吴门画派都深受他的影响。这种画派的典型构图是圆头山脉绵延起伏的水景,用一种疏缓的笔调画成,使用了大量细点和皴笔来柔化形式,以产生丰富的地质层次感。

  董源是钟陵人(今江西进贤西北)。南唐中主李璟一时任北苑副使,故称“董北苑”。绘画以水墨山水画成就最大。

  《潇湘图》是一卷典型的江南山水画派的作品,属董源的代表作。用水墨加花青,不作奇峰峭壁,层层叠叠的山峦复岭,沙州岸边有身穿紫衣的两个女子,滩上有奏乐者五人;江中一船上有六人,穿朱衣者坐在中间,一人举伞盖,也许是一个被迎接的新娘。整个画面清幽淡远,平淡幽深,充满了江南的雅致。此画原无印款,董其昌根据《宣和画谱》定名为《潇湘图》,并认为是描写“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的词意。

  董源水墨作画,近看笔黑不分,似乎杂乱无章;远看但见近山远水,景物粲然,历历在目,被誉为“粗头乱服之中出章法”的变体画家。宋《梦溪笔谈》曾评论董源的山水画为“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

范宽《雪景寒林图》

大洋新闻 时间: 2010-02-14 来源: 信息时报



现存范宽的传世作品另有《雪景寒林图》,此画画面群峰嵯峨起伏,山头作寒林,近景林水深邃,后有村居。门口有一人似在观赏雪景。气势壮阔而又富于变化。此图用笔强健,屋宇用铁线描,行笔坚硬,人物也生动有致。清代安岐评价 雪景寒林图》为:“宋画中当为天上神品( 墨缘汇观录》)。”

宋人画群鱼戏藻图(故宫博物馆藏)

大洋新闻 时间: 2010-02-14 来源: 信息时报



《庄子?秋水篇》中有“濠梁观鱼”的著名典故,故“鱼乐图”成为中国绘画的传统题材。“鱼”又谐“余”之音,有祝颂丰穰之吉祥寓意。图中绘小鱼5尾,欢快地游戏于荇藻之间。鱼身用没骨法墨染而成,其光滑、细腻而富于弹性的质感表现得非常充分,线条圆浑流畅;黑脊与白肚之间过渡自然;口、眼、鳍、尾之刻画逼真而具立体感。鱼的游向各异,远近分明,荇藻轻灵而富于动感,构图生动活泼,是宋人画鱼的名作。

中国画中的吉祥谐喻

大洋新闻 时间: 2010-02-14 来源: 信息时报



追求智慧与美好,渴望平安和寿康,可以说是中国人千古流传的盼望,这种精神,是古老的农业社会发展中长期形成的品格,尤其在艺术表达中,自古以来,中国传统绘画就有了许多吉祥的比喻。从今天流传下来的宋代古画中,我们已经能看出,那时的人们已经开始用果品来祝颂“三多”(华祝三多:多寿、多福、多男子,相传是尧巡察,华地人对他的祝愿),画的是橘子、石榴和桂圆。还有画牡丹、大桃和腊梅的。到了元、明、清时代,人们开始用更多的方式表现“喜庆吉祥”

  丁羲元在《艺术风水》中,详细描述了中国画中的吉祥比喻。

  一 一路荣华(画一株芦花、或白鹭,芙蓉花);一帆风顺(画水上一只帆船,顺水而下);一路平安(芦花,鹌鹑);一团和气(画仙佛合聚团团围住)。

  二 和合二仙(二仙笑口,一持荷花,一持宝盒);双清(梅花、竹)。

  三 三友(松、竹、梅,或梅、竹、石),又称”岁寒三友”;

  四 四君子(梅兰竹菊);四时山水(春夏秋冬);四季平安(月季花、鹌鹑、稷即小米之类)。

  五 五福临门(蝙蝠五只)或画钟馗接福(蝙蝠之类);五伦图(源出于《诗经》,画凤凰、仙鹤、鸳鸯、鹡鸰、黄鹂五种禽鸟,分别表示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等伦理关系)。也有用花卉来表现的。

  六 六合同春(画六只百合、梅花等)。

  七 七夕乞巧(画牛郎织女、天孙织锦等神话人物,或画乞巧图。)

  八 八仙过海(画八仙,各显神通,过海,延医消灾)。

  九思(画九只鹭鸶,喻有智慧,久思)。

  九如(画九只鱼,生机勃发,永久如意。)

  这些带着吉祥祝愿的隐喻在中国画中随处可见,几乎遍及花卉、禽鸟等多个题材,如玉兰牡丹有着玉堂富贵的寓意,橘子荔枝意味着“大吉大利”,柳枝白马指的是“春风得意”,水仙竹石表示“群仙祝寿”,画鹰画熊的意思是“英雄独立”,等等,数不胜数。丁羲元还指出,祈求平安、恭喜发财、婚嫁喜庆、四季平安等期盼喜庆的愿望,甚至化入了中国人的一年四季,四季有吉日,月月都有不同的主题。因此,中国画几乎带有多种功能,与俗世的普通中国人生活紧密相连,如丁羲元所说:“中国绘画,不仅是艺术本身,更在于其中画道,深刻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是人生哲学和艺术的妙然契合。既热闹,又深刻;既高雅,又平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