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回家的路单词:头痛的辨治思路与验案解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22:50:58

头痛的辨治思路与验案解析

(2011-03-19 20:37:43)转载     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一般慢性头痛,多数是功能性疾病,如西医所诊断的神经血管性疼痛、紧张性疼痛、低颅内压性头痛等。有的头痛,是某种疾病的症状之一,如颅脑外伤性头痛、高血压脑病头痛、癫痫性头痛等。慢性头痛虽然经常发作,缠绵不休,但很少呈进行性发展,以致出现越来越重、药物难以奏效的痛苦。一旦脑部发生重要的器质性改变,如生脑瘤之类,则可能产生剧烈的、无法缓解的头痛,古代中医称作“真头痛”,《内经》所谓“手青至节,朝发夕死,夕发朝死”。但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

     我在临床中辨治头痛,往往采用两套思路。首先运用“六经辨证”,以经方为主,走“方证对应”的思路。如头痛属于太阳病表虚者,必恶风、汗出、脉浮缓,用桂枝汤;属于太阳病表实者,必恶寒、无汗、脉浮紧,用麻黄汤。属于太阳与少阴合病,头痛,恶风寒,脉不浮反沉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属于少阳病半表半里或头痛偏于头部两侧者,可用小柴胡汤。属于阳明病里实者,必大便秘结、脉沉实,用承气汤。属于太阴病里虚者,必干呕、吐涎沫,用吴茱萸汤。属于厥阴病者,呈寒热错杂证,可用乌梅丸。六经辨证的思路及其方药,不仅可以运用于外感病头痛,同样可以运用于内伤病头痛。

     倘若经方不能完全对证,则进一步运用“八纲辨证”的方法,即分外感、内伤,虚实、寒热予以辨证治疗。
      属于外感头痛者,每遇天气变化之时发作,如春季风邪盛时,霉雨季节湿气盛时。患者不一定发热、恶寒,也不一定有外感病其他症状。

     如果感受风邪,则头痛昏沉,痛处游走不定,舌苔薄,脉浮缓,治须驱风解表,偏于风寒者宜用川芎茶调散,偏于风热者宜用菊花茶调散。

     如果感受湿邪,则头痛以满头昏蒙困重为主,患者往往说不出具体的疼痛点,兼有身重酸胀,舌苔白腻,口淡乏味,脉濡,治须袪湿解表,宜用羌活胜湿汤。

    属于内伤的头痛,有虚实之分,虚证有气虚、血虚的不同,实证有肝阳上亢、瘀血阻络之别。

    气虚头痛,每遇到劳累过度时发作,患者头痛隐隐,少气懒言,食欲不佳,舌淡苔白,脉缓弱,治须升阳益气止痛,宜用顺气和中汤。

    血虚头痛,以妇女为多见,患者头痛兼晕,眼前发黑,面白无华,脉细舌淡唇白,月经量多色淡,或淋漓不尽。治须养血补血,宜用圣愈汤加减。

    肝阳上亢的头痛,患者以头部胀痛为主,甚至感到胀大欲裂,彷佛能听到头部血管的跳动,舌红少苔,面色发红,脉浮滑。这类头痛,常见于高血压患者,治须平肝潜阳,宜用天麻钩藤汤。

    瘀血阻络的头痛,患者头痛如针刺,如鸟啄,面色晦暗,有时可见舌紫,舌下络脉青紫,脉涩。治须活血化瘀,宜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属于寒证的头痛,每每天冷受寒时发作,患者怕冷,头部拘急冷痛,痛剧则呕吐清水,舌胖淡津多,苔白,脉沉缓或沉细,治须温阳祛寒,宜用桂枝加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吴茱萸汤、四逆汤等方加减。

     属于热证的头痛,患者头部发热,恶热,口苦,口渴,舌黄腻,小便黄,治须清热止痛,宜用清空膏。

     属于寒热错杂的头痛,患者往往呈现出一些相互矛盾的征象,如头部冷痛,却又口渴,舌黄;头部热痛,却又舌淡,口不渴等。用凉药不效,用温药上火,久治无功。治须寒温并用,可选乌梅丸加减。

     除此之外,妇女月经前头痛心烦,与痛经相类似,都属于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治须疏肝理气,活血止痛,可用宣郁通经汤。月经推后,量少色淡或色暗,可用温经汤加减。

     脑震荡后遗症引起的头痛,十分顽固,可以延续多年,日夜不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刚受伤的阶段,实证居多,治须活血化瘀为主,可选择一般的跌打损伤的成药,如云南白药内服;时间一久,虚实夹杂,或虚证为多,虚实夹杂者可用朱良春健脑散,气虚者可用益气聪明汤。但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阴虚火浮于上而不降,可用引火汤加减【1】。

     然而,许多久治不愈的头痛症,往往病机复杂,病情隐匿,,需要医生耐心观察,细心剖析,遣方用药,反复推敲,方能取得满意的疗效。滋举几则案例并解析如下:

     1、阳虚头痛

     周某,男,67岁,退休教师,1997年7月26日初诊。

     患者身体素好,多年来经常头部冷痛,终年不能脱帽,即使大热天仍然如此,起因于十余年前冬天,外出淋雨所致。经过无数次检查,三年前确诊为血管性头痛。患者自诉头部疼痛剧烈,发冷发紧,得热稍舒,口不渴,大便干结,每头痛时,即头部大量出冷汗,血压升高,眼珠发红,持续半小时左右,头痛消失,眼珠红色消退,血压也恢复正常。察其面容晄白,舌胖淡,苔白腻,脉浮紧,时值夏天,仍然头戴绒帽,取帽以后,触摸其头部,感到头皮发,冷汗粘手。此为阳虚寒凝,当温阳散寒,处以真武汤合吴茱萸汤加减:

     地龙30克,砂仁20克,吴茱萸、龟板各15克,附片、 白术、茯苓、白芍、 生姜、半夏、党参、 炙甘草、 白芥子各10克, 麻黄、细辛各5克, 红糖30克(同煎),5剂。

      8月5日二诊:服上方后,疼痛完全缓解,精神好转。仍用原方5剂,吴茱萸改为5克,每剂加雪莲花一朵,制成蜜丸,每服10克,日二次,早晚各一次。服完一料,大约两个半月之后,疼痛不再,至今未发,冬天也无须带帽。

     按:本案属于寒证头痛,有阳气虚寒、虚阳上浮、寒湿凝聚三种病机,故一诊选用真武汤合吴茱萸汤、潜阳丹三方合方。患者正在发病,疼痛剧烈,因而吴茱萸之用,超过常量,加红糖同煎,是出自蒲辅周先生的经验,可以减缓大量用吴茱萸带来的温燥之弊,再加麻黄、细辛、白芥子,以通阳、温寒、化痰,增强止痛的作用,其中暗合麻黄附子细辛汤于其中。患者又见舌苔白腻、脉浮紧、额上冷汗,这是另外一种病机,为阴邪内盛、逼阳上浮所致,原方不能完全解决,故加砂仁温阳化湿,龟板、地龙潜阳,这是合用了郑钦安先生的潜阳丹(砂仁30克、附子24克、龟板6克、甘草15克),其中加地龙咸寒润下,既可监制全方,不使其过于辛热,又有通便降压的作用,防止变生他证。

     二诊加雪莲花,是考虑到病根是因感受寒湿而起,长期不愈,又导致阳气受损,而雪莲花能袪寒湿、温阳气,能与全方融为一体。

     2、瘀血头痛

     杨某,女,干部,27岁,未婚,1987年6月8日初诊。

     五年前在农村实习时,曾患乙型脑炎,治愈后,留下后遗症,经常头痛,去年以来,越来越严重,每个月要痛二十余天,开始几天,尚能忍受,服用去痛片或其他中药能缓解一时,到最后几天,头痛如破,诸药罔效,只能靠注射甘露醇,降低颅压,才能缓解,舒服几天之后,病又发作,周而复始。求医无数,服药数百剂,始终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患者面色灰暗,眼白呈现青蓝色,舌边有一、二处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脉沉细,月经量多,有血块,就诊时,新的疼痛周期尚未开始。此为瘀血凝聚于脑,当活血化瘀,处以通窍活血汤加减:
     血竭、三七各20克,川芎15克, 当归、赤芍、麻黄、白芥子、全蝎各10克 ,蜈蚣5条,上桂、 细辛各5克,苏合香、安息香各3克, 麝香1克,以上14味研末,装胶囊,日服3次,每次5粒,饭后服。服用一个月。

      二诊,疼痛大为好转,月经量仍多,但颜色转红,也无血块。原方加诃子15克,乌梅20克,仍为胶囊,续服一月,疼痛痊愈。

   按:这个病案确诊为瘀血阻滞脑络并不难,因为证候基本齐备;选择通窍活血汤治疗也不难,因为是对证之方。但医生最终在使用这首方剂时,还是颇费思量。

     首先,方中的麝香价格昂贵,不易求得,纯度高的更难找到,王清任说:“通窍全凭好麝香”,既然难求,有人提出用白芷,细辛代用,用在别处也许行,但在这个案例中,麝香则无可替代,因为病人患的是脑炎后遗症,只有麝香等少数药物可以透过血脑屏障,发挥药效,而其他替代品难以做到。

     其次,通窍活血汤是采用汤剂,对这种周期性发作的病不合适。因为在未发作阶段服用,恐药重病轻,药过其所;在发作高潮期服用,又违背了治邪当“避其锋芒”的原则,恐体内产生格拒。

     因此,我选用了散剂的方式缓图,去掉原方中的黄酒,老葱,大枣,生姜,加上桂、细辛温阳温寒,三七、血竭、琥珀活血消瘀,定痛安神,麻黄、白芥子通络化痰,蜈蚣、全蝎搜涤止痛,再加苏合香,安息香,以增强麝香的通窍作用。全方虽药力雄健,但避开了桃仁,红花,三菱,莪术等破血药,以防动血,产生崩漏。

     二诊加诃子,乌梅二味酸收药物,是遵循古人所谓:发中有收,张中有弛之意,以免辛散太过,便于久服。

     3、 肝郁头痛

     杨某,女,41岁,已婚,生育两胎,1975年5月15日初诊。

     产后患偏头痛,长达十七年,每月疼痛的时间多至二十天以上,每天发作时,左眼先有金光闪动,接着左半边头痛,痛如刀割,如针刺,然后扩散到整个头部,变为胀痛。完全靠服用止痛片缓解痛苦,每天须服十到十五片。患者面色恍白,眼圈黯黑,舌淡微青,口不渴,大便秘结,脉象模糊,似有似无。此为痰瘀交阻,当疏肝活血化痰,处以散偏汤加减:
     川芎30克,白芍15克,白芥子9克,香附子6克,柴胡、甘草、郁李仁各3克、白芷1.5克,5剂。

     5月21日第二诊:患者反映:服用头道药时,疼痛程度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忍痛半小时以后,头脑格外清醒,逐渐将五剂药服完。这五天中,疼痛大为减轻,仅仅服过两次去痛片。察其面色,已比初诊时有所红润,精神也振作了许多,脉缓,舌淡,大便通畅。原方不变,续服15剂。

     三十年后,患者的女儿在“百草堂”见到我,告知其母亲服药30多剂之后,头痛痊愈,至今三十年未发作。

     按:这是我初出茅庐时治疗的第一个大病。按照原方剂量开出处方时,因为川芎超出常用量,药店不肯抓药,要患者向医生询问清楚,以免出事故。我请示伯父彭崇让该如何处理?伯父沉思再三,谈到他的一次教训:他曾经用张仲景的酸枣仁汤治疗一例失眠症,没有效果,后来另一医生仍取原方,只将方中的川芎加到30克,病人安然入睡。“这说明大剂量的川芎确有麻醉镇静的作用,散偏汤中的川芎超乎常量,必有所为,必有所本,不必疑虑。”伯父作如此解释,我仍然心存畏惧,给患者作了详细说明。由于预先有所准备,患者在服药时,才能忍痛坚持服完。使多年沉疴,霍然而愈。

     4、 热毒头痛

     周某,女,45岁,头痛十余年,终日前额昏痛,,记忆力下降,服药无数,少有疗效,1999年4月5日初诊。

     十年来,患者为治疗头痛,遍访各地名医,头痛仍时好时坏,无显著改善,亦未继续恶化。查阅患者服用过的药方,计有羌活胜湿汤、益气聪明汤、清上蠲痛汤、川芎茶调散、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均服头二、三剂时似乎有效,后来就恢复原状。笔者正在感到无计可施之际,患者偶然提到,多年前,西医曾诊断他患有额窦炎,但从不流涕。考虑良久,处以下方:
     土茯苓120克  川芎10克  辛夷5克  玄参24克  曼京子10克  天麻10克  防风10克  黑豆15克  灯心3克  金银花15克  细茶5克

     服十剂后,头痛基本痊愈,以后每遇发作时,均以本方加减,服七至十剂,治疗大约三个月,一如常人,至今未发。

     按:这个病例,按照头痛的一般治法治疗无效,在吸取了前医多次失败的教训后,才想到了本方,这是《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的“头风神方”,在《伤寒温疫条辨》中,又称作“芽茶煎”,用来治疗头痛,但是,是治疗什么性质的头风、头痛,历来从未有人说清楚。

     我考察方中的药物,用于止痛的并不多,突出的是主药土茯苓,用量达到100克以上,这在古方中是少见的。土茯苓甘淡性平,《本草纲目》最早用于治疗梅毒,后来用于解铅汞之毒,解痈疽毒疮之火毒,朱良春先生用来解痛风尿酸积淀之毒,皆有效,但用来治疗头痛,理由何在?始终不可理解。因此,我得此方二十余年,始终存疑待考,备而未用。直到遇上这个案例,在常规治法无效时,才想到了此方。患者的头痛,应当是一种隐匿的、难以消除的炎症所致,与一般的神经性、血管性头痛不同,治疗当另辟蹊径。头风神方,大剂量土茯苓,配以金银花、玄参、黑豆,正是为清热解毒而设,川芎止痛,天麻定眩,防风袪风,灯心、细茶引热下行,辛夷更是治疗鼻炎专药,整首方好似为额窦炎头痛天造地设。法外施法,困扰患者十几年、因额窦炎而引起的头痛才得以霍然而愈。

参考文献
[1] 彭坚.我是铁杆中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0

——原载《湖南中医杂志》2010年第四期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1

阅读(337) 评论 (2) 收藏(0) 转载(7)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转载列表:

    转载 前一篇:从中医临床角度解读阴阳阴五行学说 后一篇:中老年养生保健和疾病治疗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一次时代的PK       关注每日最热门博客  [发评论]
    • 长贤玲平2011-08-08 09:27:20 [举报]

      在未明白头痛真正病因之前,这些用方显然有些作用,但认识头痛病因之后,治愈头痛肯定是必然之举。在这方面可看看远伤文章(网上即可见到),在那里,千古之迷得以解开。

      博主回复:2011-09-15 12:15:11

      不知道您是不是医生?看病不是坐而论道,是要解决痛苦。人类至今为止仍然有百分之八十的以上的病弄不清原因,包括最常见的高血压,现在仍然原因不明,故近年来改称为“高血压综合征”,癌症不是也是仍然不清楚患病的机制吗?但这并不妨碍西医发明降压的药,把血压降下来,不妨碍用手术切除肿瘤,然而,降压药要吃一辈子,肿瘤手术后仍然可能复发。说明医学不是纯科学,更是一门实用的技术,如果一定要弄清楚发病机制的话,现在大部分病人都得等死。中医治病的原理,主要是根据患者得病之后所出现的症状和不适而决定治疗方法,中医叫做“辨证论治”,用时髦的话来说,是根据患者身体发出的信息来治病的。治病的主要方法是“调节平衡”、“扶正祛邪”,也就是一种通过调节,使得人体的紊乱达到平衡,从而痊愈的目的。中医好像对于什么病都能够讲出一番道理,什么病都能够治疗(并没有说什么病都能治愈),这并没有错,因为所依据的是中医的机理,如表里寒热虚实等来判断的,并非说,能够根据“还原论”的方法,发现形态学的东西,发现终极的原因。 “看清楚”、“弄明白”是科学精神和科学所追求的目标,但在中、西医学中,看不清楚,弄不明白,但要设法解决问题,这正是医学与科学的不同之处。我在博客的许多文章中设法讲清楚这点,看来没有说服您。很遗憾!

    • 长贤玲平2011-08-08 10:53:36 [举报]


      西医书籍对所有不明病因的疾病,均标明“病因未明”、“病因尚未阐明;病机仍然不清楚”等,如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实用内科学》编委会陈灏珠主编的《实用内科学》12版   病因还不明了的部分疾病有200多种。而中医几乎没有这个现象,好像什么都是明白的,其实中医也是最讲究治病治本的,“病不知源,立方安得无错”,“审证求因”(辩证求因)说明辩证也是为了寻找疾病。而且中医爱躺在古人的成就上,要知道,在当今科技如此发达的条件下,很多问题我们都没有搞清,怎么能指望古人就搞清楚了呢?经常有人称神医,就是以为有什么神明指点,其实不是那样,一切有效的治疗,都是建立在认识明白、临床正确的基础之上。古时之人好下定义,如痹症,其因就是“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 ,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其实风寒在人体中并不存在,正如上海著名中医祝味菊所说:“风也寒也,名虽有而实无”。可那一定义一下,就将所有的人引入了歧道,从此对着“实无”的虚拟对象“祛风”“散寒”“除湿”,痹症却成了顽疾。现在尽管已经认识了病因,找到了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根治其病,但人们的思想认识无法放到实际存在上,因为事实与自己思想认识相差太远。有的人好弄“高深”的东西,即别人不明白的东西,如《灵柩.经脉篇》,这是一篇认真研究远伤病的文章,已经发现“脉之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则没有人去弄明白这“邪气”到底是什么,却无中生有另搞一个经络,而后人,大概也不再读原文,只是一个劲地跟着喊,好像不喊就是没有水平。“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这一“高深”不打紧,人们和国家花了多大的精力和经费,其结果是败坏了学术风气,而使极需解决的问题不能解决。中医里的一些不正常心态,也害人不浅。只要一件事物出现成了气候,就好得无可挑剔。如针灸,黄帝内经《素问.刺要论》对细小的银针就发出过这样的警告 ,“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藏,后生大病。[”事实上,在任何时候,我们都无法设定针刺的深浅,也无法做到不“过”、 不“及”、 不“深”、 不“浅”。现在却从无人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