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正常的多囊好治吗:“纸寿千年”、 “纸中之王”——宣纸秘密探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0:28:29
宣城市档案局
当前位置:综合性资料 >>正文
索 取 号:PA044011301200907003 内容分类: 综合性资料
发布文号: 发文日期:2009-07-21
“纸寿千年”、 “纸中之王”——宣纸秘密探寻
宣纸,质地纯白细密,纹理清晰,绵韧而坚,百折不损,有“轻似蝉羽白似雪,抖似细绸不闻声”之誉;光而不滑,吸水润墨,宜书宜画,不蠹不腐,有“纸寿千年”、“纸中之王”之称。文书典籍、佛道经文、书画珍品大多赖以千古传存。早在唐代就列为贡品。2002年被批准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宣纸制作技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以古法宣纸制作工艺影像为引子的,让世人又一次感受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宣纸文化。奥运证书宣纸造。宣纸,让2008北京奥运“传承千年”的梦想成为现实。目前,“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申报世界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准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已正式载入《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文拟对宣纸蕴藏的秘密进行探究,抛砖引玉,以飨读者,欢迎指正。

宣纸起源:迄今尚无可靠的文字供考证,但说法有二:一是泾县素有宣纸创始人孔丹的传说。据传:孔丹是东汉造纸发明家蔡伦的艺徒。蔡伦死后,孔丹在皖南造纸,他很想造出一种能长期保存且不变色的洁白纸为老师画像,以表缅怀之情。年复一年,终未如愿。一天,孔丹徘徊于峡谷溪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横卧溪上,由于流水终年冲洗,树皮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而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以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制成一种洁白的纸来,这便是用青檀皮作原料所造的宣纸起源。可以说宣纸的起源于东汉。只是到了唐代,蔡伦的弟子孔丹制作的纸张才有正式文字记载,且以“宣纸”的名词出现,这便是世人公认的“宣纸”始于唐代说。笔者认为:准确的表述方式是:宣纸闻名于世始于唐代。另一种说法是:宣纸是由唐代宣州僧人为写《华严经》而发明。见明初胡侍《珍珠船》:“唐永徽中,宣州僧欲写《华严经》,以沉香种树,用以制造宣纸”。查无考证。
宣纸名称由来:宣纸,《辞海》中称:“中国的一种高级的毛笔书画用纸。原产于唐朝宣州(安徽省泾县一带),故名。”现有资料表明:史籍对“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代。《新唐书·地理志》有天宝二年(743年)宣州土贡中上贡“纸、笔”的记载。《唐六典·太府寺》有开元前各地杂物的记载,其中已有“宣、衢等州之案约、次纸”的记录。唐时宣州的属县宣城、泾县、宁国、太平(现黄山市黄山区)均产纸,以“泾县所制尤工”。纸的集散地多在州治所在地宣城,故名宣纸”。由此可见,有关著作及人们通俗的说法称:宣纸产于泾县,唐代泾县属宣州郡(或宣城郡),宣纸由此得名,这一说法有失偏颇(注:唐天宝元年(742),宣州改宣城郡,乾元元年(758)宣城郡复称宣州)。

“宣纸”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元和~乾符年间(815—875),书画评论家、大理寺卿张彦远在他所著的《历代名画记》中第一次提及宣纸,该书《论画体工用榻写》一章节中云:“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 。这说明唐代已将宣纸用于书画了(但制作水平尚不高,仍需“用法腊之”,方可“摹写”)。
泾县宣纸产地考:自唐代以来,宣纸一直是地方官员进贡之佳品。资料表明,唐、宋时期,徽州、池州、宣州等地均生产宣纸。迨至宋代,宣纸需求量大增,宣纸供不应求。熙宁七年(1074)六月,朝廷“诏降宣纸下杭州,岁造五万番”。因自然条件等多种原因,生产日渐衰微,而未持续。宋末元初,由于战乱等多种原因,宣纸生产逐渐集中至泾县。千余年来,宣纸产地主要分布在泾县西南方的小岭一带。小岭素有“九岭十三坑,坑坑造宣纸”之称。清乾隆年间重修《小岭曹氏族谱》序言云:“宋末争攘之际,烽燧四起,避乱忙忙。曹氏钟公八世孙曹大三,由虬川迁泾,来到小岭,分从十三宅,此系山陬,田地稀少,无法耕种,因贻蔡伦术为业,以维生计”。也就是说宋末天下战乱,有个叫曹大三的人,从太平县徒迁泾县避难,见峡谷水清檀肥,逐定居于此,以造纸为生,世代相传。至明清繁盛之际,此处山民已是户户造纸。清代,宣纸得到了长足发展,开始由小岭向外扩展,宣纸产地遍布乌溪、南容、苏红、古坝、晏公等地,作坊总数一度达到四五十户。同时,宣纸生产技艺开始向曹氏以外的旁支传播,出现了如朱同太、汪六吉、汪惠通(同和)等外姓业主,并创造了自己的品牌。随着宣纸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宣纸对外影响也日益彰显。一些厂家生产的宣纸在各种大展赛中获奖。如:1911年,泾县小岭曹义发的“鸿记”牌宣纸在南洋国际劝业会上获“超等文凭奖”;1915年,泾县小岭“桃记”牌宣纸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金奖”;1935年,泾县“汪六吉”牌宣纸在英国伦敦国际博览会上获奖;等等。至此,宣纸生产进入鼎盛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大部分国土沦陷,民不聊生,交通阻隔,宣纸的销售通道受到阻碍,宣纸生产也因此一落千丈,至解放时几乎全部停产。1951年,泾县人民政府组织当地宣纸艺人恢复宣纸生产。 20世纪80年代,“汪六吉”、“汪同和”、“鸡球”等一些传统品牌陆续恢复生产,宣纸厂家已发展到40余家。1995年,泾县被中国农学会授予“中国宣纸之乡”称号。2002年,泾县又被国家批准为“宣纸原产地域”。国家标准GB18739——2002对宣纸的定义是:“采用产自安徽省泾县境内及周边地区的沙田稻草和青檀皮,并利用泾县特有的山泉水,按照传统工艺,经过特殊的传统工艺配方,在严密的技术监控下,在安徽省泾县内,以传统工艺生产的具有润墨和耐久等独特性能,供书画、裱拓、水印等用途的高级艺术用纸。”

宣纸工艺泄密观:宣纸为纸中之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所以一直为外人所垂涎。外国人盗窃宣纸制作工艺有案可查、见诸文字史料主要例证有:一是清光绪三年(1877年),芜湖海关派出情报人员到泾县打探宣纸的制作过程,并将配料方法和制作全过程作为科技机密情报,呈报给总税务司赫德。二是光绪九年(1883年),一位名叫木酋原陈政的日本人,曾化装潜入泾县探查宣纸制作技艺,回国后写成《清国制纸取调巡回日记》。三是二十世纪初,一名日本人,多次深入泾县宣纸原产地小岭,偷盗宣纸生产情报。四是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利用侵略中国的机会,多次派遣特务到泾县搜集生产宣纸的原料——青檀树籽。五是某国1986年派了一个“造纸工业考察团”前往泾县有关生产宣纸的厂家参观考察,顺手牵羊地“牵”走了一些生产原料。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只要买到宣纸真纸(指国标GB18739——2002所所定义的宣纸,下同),就可以化验出它的成份,其大致的工艺流程也能加以揣测。但是,不管人们采取什么方法生产出来的以揣测。但是,不管人们采取什么方法生产出来的“所谓宣纸”,道理如同人们无论如何复制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素纱蝉衣,总比出土的蝉衣重0.5克一样:一是生产宣纸所依赖的特定的自然条件和在那种自然条件下产出的特定的原材料;二是掌握特定技能的专门工人及其手工操作每一道工序中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奥妙。因此,再高级的仿制宣纸都是无法与宣纸真纸相提并论的。我国造纸界的老前辈,著名的造纸理论和造纸史研究专家余贻骥先生、刘仁庆先生等认为宣纸现在已经不存在泄密的问题。事实上宣纸泄密也是不可能的。
现代工艺生产不出真宣纸原因:千年宣纸,传统的生产工艺独特,生产过程繁杂,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五十五道工序,细分之下,纸工可又有工序七十二道、一百零八道之说。其中制料阶段,制皮料工序二十四道,制草料工序二十二道,配料工序三道,制纸工序六道,全靠人工操作,其中:手工抄纸和燎草加工最为繁难,工人的劳动强度令人瞠目。多年来,宣纸生产企业和科研部门积极寻求宣纸生产的现代科技手段,采取过氧硷法燎草制浆工艺(传统制浆工艺下的氧硷制浆是日光、氧气、水分综合作用下缓慢实现的。新工艺就是模拟这种方法,采用强氧化以求缩短生产工期)和机械化抄纸(传统工艺是人工抄纸)对宣纸传统生产工艺进行改造。但是过氧硷法燎草制浆工艺生产的宣纸因纸浆中稻草枯叶薄壁细胞含量高,生产的宣纸脆性大,不绵韧,纸张容易发黄;机械化抄纸因为使用了压辊挤水,生产的宣纸结构较紧密,缺乏松软感,润墨性差。采取这两种现代工艺方法生产的宣纸(依据国标GB18739——2002所所定义的宣纸来衡量,不是宣纸),传统工艺生产的宣纸具有润墨好,抗老化,防虫蛀,不变形的四大特性差不多都失去,产品不能出口,国内的书画家也不认可。因此,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宣纸生产不得不依赖传统工艺——人工生产。

宣纸能独特地体现出质感、量感和空间感,使书画灵气充溢、意境深远,墨分五色而凝神,弥散其韵而达万变。其自身的艺术性与中国书画艺术冶于一炉。自唐代以来,文人雅士就与宣纸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唐代欧阳询(557一641年)、颜真卿(709-785年),张旭等书画大家,还是南唐后主李煜、明代的世宗和高宗皇帝,都对宣纸爱不释手。现珍藏于故宫的唐代书画家韩晃(723——787)所作的《五牛图》和宋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均以宣纸作画。宋代大画家李伯时(1049~1106),曾用澄心堂纸画了一幅《五马图》,流芳百世。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1007-1072)曾经用宣纸起草《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并送了若干张给大诗人梅尧臣(1002-1060);梅尧臣收到这种“滑如春冰密如茧”的名纸,竟高兴得“把玩惊喜心徘徊”。李可染、关山月、范曾、黄胄、刘海粟等国画大师用宣纸倾情留墨。1964年郭沫若视察泾县宣纸厂,并题词:“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艺术大师刘海粟曾多次来泾县并多次题词:“纸寿千年、墨韵万变”,“白如云、柔如棉”等。没有了宣纸,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将会因为缺少蕴染而失去不少神韵,保存年限也将大大缩短 。
( £: 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方志办副主任)
宣城市档案局
当前位置:综合性资料 >>正文
索 取 号:PA044011301200907003 内容分类: 综合性资料
发布文号: 发文日期:2009-07-21
“纸寿千年”、 “纸中之王”——宣纸秘密探寻
宣纸,质地纯白细密,纹理清晰,绵韧而坚,百折不损,有“轻似蝉羽白似雪,抖似细绸不闻声”之誉;光而不滑,吸水润墨,宜书宜画,不蠹不腐,有“纸寿千年”、“纸中之王”之称。文书典籍、佛道经文、书画珍品大多赖以千古传存。早在唐代就列为贡品。2002年被批准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宣纸制作技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以古法宣纸制作工艺影像为引子的,让世人又一次感受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宣纸文化。奥运证书宣纸造。宣纸,让2008北京奥运“传承千年”的梦想成为现实。目前,“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申报世界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准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已正式载入《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文拟对宣纸蕴藏的秘密进行探究,抛砖引玉,以飨读者,欢迎指正。

宣纸起源:迄今尚无可靠的文字供考证,但说法有二:一是泾县素有宣纸创始人孔丹的传说。据传:孔丹是东汉造纸发明家蔡伦的艺徒。蔡伦死后,孔丹在皖南造纸,他很想造出一种能长期保存且不变色的洁白纸为老师画像,以表缅怀之情。年复一年,终未如愿。一天,孔丹徘徊于峡谷溪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横卧溪上,由于流水终年冲洗,树皮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而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以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制成一种洁白的纸来,这便是用青檀皮作原料所造的宣纸起源。可以说宣纸的起源于东汉。只是到了唐代,蔡伦的弟子孔丹制作的纸张才有正式文字记载,且以“宣纸”的名词出现,这便是世人公认的“宣纸”始于唐代说。笔者认为:准确的表述方式是:宣纸闻名于世始于唐代。另一种说法是:宣纸是由唐代宣州僧人为写《华严经》而发明。见明初胡侍《珍珠船》:“唐永徽中,宣州僧欲写《华严经》,以沉香种树,用以制造宣纸”。查无考证。
宣纸名称由来:宣纸,《辞海》中称:“中国的一种高级的毛笔书画用纸。原产于唐朝宣州(安徽省泾县一带),故名。”现有资料表明:史籍对“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代。《新唐书·地理志》有天宝二年(743年)宣州土贡中上贡“纸、笔”的记载。《唐六典·太府寺》有开元前各地杂物的记载,其中已有“宣、衢等州之案约、次纸”的记录。唐时宣州的属县宣城、泾县、宁国、太平(现黄山市黄山区)均产纸,以“泾县所制尤工”。纸的集散地多在州治所在地宣城,故名宣纸”。由此可见,有关著作及人们通俗的说法称:宣纸产于泾县,唐代泾县属宣州郡(或宣城郡),宣纸由此得名,这一说法有失偏颇(注:唐天宝元年(742),宣州改宣城郡,乾元元年(758)宣城郡复称宣州)。

“宣纸”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元和~乾符年间(815—875),书画评论家、大理寺卿张彦远在他所著的《历代名画记》中第一次提及宣纸,该书《论画体工用榻写》一章节中云:“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 。这说明唐代已将宣纸用于书画了(但制作水平尚不高,仍需“用法腊之”,方可“摹写”)。
泾县宣纸产地考:自唐代以来,宣纸一直是地方官员进贡之佳品。资料表明,唐、宋时期,徽州、池州、宣州等地均生产宣纸。迨至宋代,宣纸需求量大增,宣纸供不应求。熙宁七年(1074)六月,朝廷“诏降宣纸下杭州,岁造五万番”。因自然条件等多种原因,生产日渐衰微,而未持续。宋末元初,由于战乱等多种原因,宣纸生产逐渐集中至泾县。千余年来,宣纸产地主要分布在泾县西南方的小岭一带。小岭素有“九岭十三坑,坑坑造宣纸”之称。清乾隆年间重修《小岭曹氏族谱》序言云:“宋末争攘之际,烽燧四起,避乱忙忙。曹氏钟公八世孙曹大三,由虬川迁泾,来到小岭,分从十三宅,此系山陬,田地稀少,无法耕种,因贻蔡伦术为业,以维生计”。也就是说宋末天下战乱,有个叫曹大三的人,从太平县徒迁泾县避难,见峡谷水清檀肥,逐定居于此,以造纸为生,世代相传。至明清繁盛之际,此处山民已是户户造纸。清代,宣纸得到了长足发展,开始由小岭向外扩展,宣纸产地遍布乌溪、南容、苏红、古坝、晏公等地,作坊总数一度达到四五十户。同时,宣纸生产技艺开始向曹氏以外的旁支传播,出现了如朱同太、汪六吉、汪惠通(同和)等外姓业主,并创造了自己的品牌。随着宣纸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宣纸对外影响也日益彰显。一些厂家生产的宣纸在各种大展赛中获奖。如:1911年,泾县小岭曹义发的“鸿记”牌宣纸在南洋国际劝业会上获“超等文凭奖”;1915年,泾县小岭“桃记”牌宣纸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金奖”;1935年,泾县“汪六吉”牌宣纸在英国伦敦国际博览会上获奖;等等。至此,宣纸生产进入鼎盛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大部分国土沦陷,民不聊生,交通阻隔,宣纸的销售通道受到阻碍,宣纸生产也因此一落千丈,至解放时几乎全部停产。1951年,泾县人民政府组织当地宣纸艺人恢复宣纸生产。 20世纪80年代,“汪六吉”、“汪同和”、“鸡球”等一些传统品牌陆续恢复生产,宣纸厂家已发展到40余家。1995年,泾县被中国农学会授予“中国宣纸之乡”称号。2002年,泾县又被国家批准为“宣纸原产地域”。国家标准GB18739——2002对宣纸的定义是:“采用产自安徽省泾县境内及周边地区的沙田稻草和青檀皮,并利用泾县特有的山泉水,按照传统工艺,经过特殊的传统工艺配方,在严密的技术监控下,在安徽省泾县内,以传统工艺生产的具有润墨和耐久等独特性能,供书画、裱拓、水印等用途的高级艺术用纸。”

宣纸工艺泄密观:宣纸为纸中之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所以一直为外人所垂涎。外国人盗窃宣纸制作工艺有案可查、见诸文字史料主要例证有:一是清光绪三年(1877年),芜湖海关派出情报人员到泾县打探宣纸的制作过程,并将配料方法和制作全过程作为科技机密情报,呈报给总税务司赫德。二是光绪九年(1883年),一位名叫木酋原陈政的日本人,曾化装潜入泾县探查宣纸制作技艺,回国后写成《清国制纸取调巡回日记》。三是二十世纪初,一名日本人,多次深入泾县宣纸原产地小岭,偷盗宣纸生产情报。四是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利用侵略中国的机会,多次派遣特务到泾县搜集生产宣纸的原料——青檀树籽。五是某国1986年派了一个“造纸工业考察团”前往泾县有关生产宣纸的厂家参观考察,顺手牵羊地“牵”走了一些生产原料。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只要买到宣纸真纸(指国标GB18739——2002所所定义的宣纸,下同),就可以化验出它的成份,其大致的工艺流程也能加以揣测。但是,不管人们采取什么方法生产出来的以揣测。但是,不管人们采取什么方法生产出来的“所谓宣纸”,道理如同人们无论如何复制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素纱蝉衣,总比出土的蝉衣重0.5克一样:一是生产宣纸所依赖的特定的自然条件和在那种自然条件下产出的特定的原材料;二是掌握特定技能的专门工人及其手工操作每一道工序中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奥妙。因此,再高级的仿制宣纸都是无法与宣纸真纸相提并论的。我国造纸界的老前辈,著名的造纸理论和造纸史研究专家余贻骥先生、刘仁庆先生等认为宣纸现在已经不存在泄密的问题。事实上宣纸泄密也是不可能的。
现代工艺生产不出真宣纸原因:千年宣纸,传统的生产工艺独特,生产过程繁杂,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五十五道工序,细分之下,纸工可又有工序七十二道、一百零八道之说。其中制料阶段,制皮料工序二十四道,制草料工序二十二道,配料工序三道,制纸工序六道,全靠人工操作,其中:手工抄纸和燎草加工最为繁难,工人的劳动强度令人瞠目。多年来,宣纸生产企业和科研部门积极寻求宣纸生产的现代科技手段,采取过氧硷法燎草制浆工艺(传统制浆工艺下的氧硷制浆是日光、氧气、水分综合作用下缓慢实现的。新工艺就是模拟这种方法,采用强氧化以求缩短生产工期)和机械化抄纸(传统工艺是人工抄纸)对宣纸传统生产工艺进行改造。但是过氧硷法燎草制浆工艺生产的宣纸因纸浆中稻草枯叶薄壁细胞含量高,生产的宣纸脆性大,不绵韧,纸张容易发黄;机械化抄纸因为使用了压辊挤水,生产的宣纸结构较紧密,缺乏松软感,润墨性差。采取这两种现代工艺方法生产的宣纸(依据国标GB18739——2002所所定义的宣纸来衡量,不是宣纸),传统工艺生产的宣纸具有润墨好,抗老化,防虫蛀,不变形的四大特性差不多都失去,产品不能出口,国内的书画家也不认可。因此,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宣纸生产不得不依赖传统工艺——人工生产。

宣纸能独特地体现出质感、量感和空间感,使书画灵气充溢、意境深远,墨分五色而凝神,弥散其韵而达万变。其自身的艺术性与中国书画艺术冶于一炉。自唐代以来,文人雅士就与宣纸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唐代欧阳询(557一641年)、颜真卿(709-785年),张旭等书画大家,还是南唐后主李煜、明代的世宗和高宗皇帝,都对宣纸爱不释手。现珍藏于故宫的唐代书画家韩晃(723——787)所作的《五牛图》和宋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均以宣纸作画。宋代大画家李伯时(1049~1106),曾用澄心堂纸画了一幅《五马图》,流芳百世。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1007-1072)曾经用宣纸起草《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并送了若干张给大诗人梅尧臣(1002-1060);梅尧臣收到这种“滑如春冰密如茧”的名纸,竟高兴得“把玩惊喜心徘徊”。李可染、关山月、范曾、黄胄、刘海粟等国画大师用宣纸倾情留墨。1964年郭沫若视察泾县宣纸厂,并题词:“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艺术大师刘海粟曾多次来泾县并多次题词:“纸寿千年、墨韵万变”,“白如云、柔如棉”等。没有了宣纸,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将会因为缺少蕴染而失去不少神韵,保存年限也将大大缩短 。
( £: 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方志办副主任)
宣城市档案局
当前位置:综合性资料 >>正文
索 取 号:PA044011301200907003
内容分类: 综合性资料
发布文号:
发文日期:2009-07-21

宣纸,质地纯白细密,纹理清晰,绵韧而坚,百折不损,有“轻似蝉羽白似雪,抖似细绸不闻声”之誉;光而不滑,吸水润墨,宜书宜画,不蠹不腐,有“纸寿千年”、“纸中之王”之称。文书典籍、佛道经文、书画珍品大多赖以千古传存。早在唐代就列为贡品。2002年被批准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宣纸制作技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以古法宣纸制作工艺影像为引子的,让世人又一次感受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宣纸文化。奥运证书宣纸造。宣纸,让2008北京奥运“传承千年”的梦想成为现实。目前,“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申报世界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准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已正式载入《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文拟对宣纸蕴藏的秘密进行探究,抛砖引玉,以飨读者,欢迎指正。
宣纸起源:迄今尚无可靠的文字供考证,但说法有二:一是泾县素有宣纸创始人孔丹的传说。据传:孔丹是东汉造纸发明家蔡伦的艺徒。蔡伦死后,孔丹在皖南造纸,他很想造出一种能长期保存且不变色的洁白纸为老师画像,以表缅怀之情。年复一年,终未如愿。一天,孔丹徘徊于峡谷溪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横卧溪上,由于流水终年冲洗,树皮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而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以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制成一种洁白的纸来,这便是用青檀皮作原料所造的宣纸起源。可以说宣纸的起源于东汉。只是到了唐代,蔡伦的弟子孔丹制作的纸张才有正式文字记载,且以“宣纸”的名词出现,这便是世人公认的“宣纸”始于唐代说。笔者认为:准确的表述方式是:宣纸闻名于世始于唐代。另一种说法是:宣纸是由唐代宣州僧人为写《华严经》而发明。见明初胡侍《珍珠船》:“唐永徽中,宣州僧欲写《华严经》,以沉香种树,用以制造宣纸”。查无考证。
宣纸名称由来:宣纸,《辞海》中称:“中国的一种高级的毛笔书画用纸。原产于唐朝宣州(安徽省泾县一带),故名。”现有资料表明:史籍对“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代。《新唐书·地理志》有天宝二年(743年)宣州土贡中上贡“纸、笔”的记载。《唐六典·太府寺》有开元前各地杂物的记载,其中已有“宣、衢等州之案约、次纸”的记录。唐时宣州的属县宣城、泾县、宁国、太平(现黄山市黄山区)均产纸,以“泾县所制尤工”。纸的集散地多在州治所在地宣城,故名宣纸”。由此可见,有关著作及人们通俗的说法称:宣纸产于泾县,唐代泾县属宣州郡(或宣城郡),宣纸由此得名,这一说法有失偏颇(注:唐天宝元年(742),宣州改宣城郡,乾元元年(758)宣城郡复称宣州)。
“宣纸”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元和~乾符年间(815—875),书画评论家、大理寺卿张彦远在他所著的《历代名画记》中第一次提及宣纸,该书《论画体工用榻写》一章节中云:“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 。这说明唐代已将宣纸用于书画了(但制作水平尚不高,仍需“用法腊之”,方可“摹写”)。
泾县宣纸产地考:自唐代以来,宣纸一直是地方官员进贡之佳品。资料表明,唐、宋时期,徽州、池州、宣州等地均生产宣纸。迨至宋代,宣纸需求量大增,宣纸供不应求。熙宁七年(1074)六月,朝廷“诏降宣纸下杭州,岁造五万番”。因自然条件等多种原因,生产日渐衰微,而未持续。宋末元初,由于战乱等多种原因,宣纸生产逐渐集中至泾县。千余年来,宣纸产地主要分布在泾县西南方的小岭一带。小岭素有“九岭十三坑,坑坑造宣纸”之称。清乾隆年间重修《小岭曹氏族谱》序言云:“宋末争攘之际,烽燧四起,避乱忙忙。曹氏钟公八世孙曹大三,由虬川迁泾,来到小岭,分从十三宅,此系山陬,田地稀少,无法耕种,因贻蔡伦术为业,以维生计”。也就是说宋末天下战乱,有个叫曹大三的人,从太平县徒迁泾县避难,见峡谷水清檀肥,逐定居于此,以造纸为生,世代相传。至明清繁盛之际,此处山民已是户户造纸。清代,宣纸得到了长足发展,开始由小岭向外扩展,宣纸产地遍布乌溪、南容、苏红、古坝、晏公等地,作坊总数一度达到四五十户。同时,宣纸生产技艺开始向曹氏以外的旁支传播,出现了如朱同太、汪六吉、汪惠通(同和)等外姓业主,并创造了自己的品牌。随着宣纸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宣纸对外影响也日益彰显。一些厂家生产的宣纸在各种大展赛中获奖。如:1911年,泾县小岭曹义发的“鸿记”牌宣纸在南洋国际劝业会上获“超等文凭奖”;1915年,泾县小岭“桃记”牌宣纸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金奖”;1935年,泾县“汪六吉”牌宣纸在英国伦敦国际博览会上获奖;等等。至此,宣纸生产进入鼎盛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大部分国土沦陷,民不聊生,交通阻隔,宣纸的销售通道受到阻碍,宣纸生产也因此一落千丈,至解放时几乎全部停产。1951年,泾县人民政府组织当地宣纸艺人恢复宣纸生产。 20世纪80年代,“汪六吉”、“汪同和”、“鸡球”等一些传统品牌陆续恢复生产,宣纸厂家已发展到40余家。1995年,泾县被中国农学会授予“中国宣纸之乡”称号。2002年,泾县又被国家批准为“宣纸原产地域”。国家标准GB18739——2002对宣纸的定义是:“采用产自安徽省泾县境内及周边地区的沙田稻草和青檀皮,并利用泾县特有的山泉水,按照传统工艺,经过特殊的传统工艺配方,在严密的技术监控下,在安徽省泾县内,以传统工艺生产的具有润墨和耐久等独特性能,供书画、裱拓、水印等用途的高级艺术用纸。”
宣纸工艺泄密观:宣纸为纸中之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所以一直为外人所垂涎。外国人盗窃宣纸制作工艺有案可查、见诸文字史料主要例证有:一是清光绪三年(1877年),芜湖海关派出情报人员到泾县打探宣纸的制作过程,并将配料方法和制作全过程作为科技机密情报,呈报给总税务司赫德。二是光绪九年(1883年),一位名叫木酋原陈政的日本人,曾化装潜入泾县探查宣纸制作技艺,回国后写成《清国制纸取调巡回日记》。三是二十世纪初,一名日本人,多次深入泾县宣纸原产地小岭,偷盗宣纸生产情报。四是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利用侵略中国的机会,多次派遣特务到泾县搜集生产宣纸的原料——青檀树籽。五是某国1986年派了一个“造纸工业考察团”前往泾县有关生产宣纸的厂家参观考察,顺手牵羊地“牵”走了一些生产原料。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只要买到宣纸真纸(指国标GB18739——2002所所定义的宣纸,下同),就可以化验出它的成份,其大致的工艺流程也能加以揣测。但是,不管人们采取什么方法生产出来的以揣测。但是,不管人们采取什么方法生产出来的“所谓宣纸”,道理如同人们无论如何复制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素纱蝉衣,总比出土的蝉衣重0.5克一样:一是生产宣纸所依赖的特定的自然条件和在那种自然条件下产出的特定的原材料;二是掌握特定技能的专门工人及其手工操作每一道工序中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奥妙。因此,再高级的仿制宣纸都是无法与宣纸真纸相提并论的。我国造纸界的老前辈,著名的造纸理论和造纸史研究专家余贻骥先生、刘仁庆先生等认为宣纸现在已经不存在泄密的问题。事实上宣纸泄密也是不可能的。
现代工艺生产不出真宣纸原因:千年宣纸,传统的生产工艺独特,生产过程繁杂,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五十五道工序,细分之下,纸工可又有工序七十二道、一百零八道之说。其中制料阶段,制皮料工序二十四道,制草料工序二十二道,配料工序三道,制纸工序六道,全靠人工操作,其中:手工抄纸和燎草加工最为繁难,工人的劳动强度令人瞠目。多年来,宣纸生产企业和科研部门积极寻求宣纸生产的现代科技手段,采取过氧硷法燎草制浆工艺(传统制浆工艺下的氧硷制浆是日光、氧气、水分综合作用下缓慢实现的。新工艺就是模拟这种方法,采用强氧化以求缩短生产工期)和机械化抄纸(传统工艺是人工抄纸)对宣纸传统生产工艺进行改造。但是过氧硷法燎草制浆工艺生产的宣纸因纸浆中稻草枯叶薄壁细胞含量高,生产的宣纸脆性大,不绵韧,纸张容易发黄;机械化抄纸因为使用了压辊挤水,生产的宣纸结构较紧密,缺乏松软感,润墨性差。采取这两种现代工艺方法生产的宣纸(依据国标GB18739——2002所所定义的宣纸来衡量,不是宣纸),传统工艺生产的宣纸具有润墨好,抗老化,防虫蛀,不变形的四大特性差不多都失去,产品不能出口,国内的书画家也不认可。因此,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宣纸生产不得不依赖传统工艺——人工生产。
宣纸能独特地体现出质感、量感和空间感,使书画灵气充溢、意境深远,墨分五色而凝神,弥散其韵而达万变。其自身的艺术性与中国书画艺术冶于一炉。自唐代以来,文人雅士就与宣纸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唐代欧阳询(557一641年)、颜真卿(709-785年),张旭等书画大家,还是南唐后主李煜、明代的世宗和高宗皇帝,都对宣纸爱不释手。现珍藏于故宫的唐代书画家韩晃(723——787)所作的《五牛图》和宋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均以宣纸作画。宋代大画家李伯时(1049~1106),曾用澄心堂纸画了一幅《五马图》,流芳百世。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1007-1072)曾经用宣纸起草《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并送了若干张给大诗人梅尧臣(1002-1060);梅尧臣收到这种“滑如春冰密如茧”的名纸,竟高兴得“把玩惊喜心徘徊”。李可染、关山月、范曾、黄胄、刘海粟等国画大师用宣纸倾情留墨。1964年郭沫若视察泾县宣纸厂,并题词:“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艺术大师刘海粟曾多次来泾县并多次题词:“纸寿千年、墨韵万变”,“白如云、柔如棉”等。没有了宣纸,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将会因为缺少蕴染而失去不少神韵,保存年限也将大大缩短 。
( £: 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方志办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