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脂针瘦大腿针:特色学校建设:内在生成的理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20:07:22
特色学校建设:内在生成的理念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0-08-03 14:53:00 ]    作者:漆新贵 蔡宗模    编辑:studa20
  [摘要]特色学校建设的内在要求已经不能依赖外在治理范式,而必须代之以内在生成的哲学。特色学校倡导革新理念、自主权、合作参与,反对同质化和依附性,强调专业自主和内在发展。因此,主体、目标、过程、路径和条件成了特色学校建设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对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把握构成了特色学校内在生成的基本理念。学校主体地位的确立、对学校历史与现状的把握、制订学校发展规划并不断通过反思性实践予以调整,这一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构成了特色学校内在生成的机制。
  [关键词]特色学校;内在生成;反思性实践
  
  一、问题提出
  
  某市特色学校创建项目第一次汇报会上,各位中小学校长最困惑最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我校的特色目标行不行?如果不行,请专家和领导给定一个。但在座专家、领导的回答却让他们深为失望甚至深受伤害:这只能由你们自己决定,我们现在无法判断。
  据笔者观察,在各地探索特色学校建设之路的过程中,类似情况相当普遍:学校找不到自己的特色定位,或者无法确定自己的定位到底准不准,迫切寄希望于专家或上级领导的首肯或指定,然后才像吃了定心丸一般信心十足地去贯彻执行。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请先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某农村初中积极倡导教育科研,让教师学习教育理论,磨炼课堂教学,关注教学问题。靠着科研的打拼,学校一举甩掉了薄弱学校的帽子,号称“科研型”特色学校。但专家考察后认为,科研是教师的事,不涉及学生的发展,不宜作为学校特色。校长想想也对,于是转向“艺术教育”特色,既符合学生兴趣,在社会上也很时髦。一时间,校园里“艺”彩纷呈,热热闹闹,呈现出一派“特色”的浓厚氛围。但市局领导巡视后,又和领导商量:艺术、科技是需要的,但质量水平比不上城镇学校,以此作为特色显得乏力。一席话,使校长“茅塞顿开”,又提出一个以“研究型学校”为特色的思路……就这样,前后花了七八年时间,最终是否成功,是否还会变“色”,不得而知。
  案例二: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李烈在1997年提出以“以爱育爱”的“双主体育人”办学理念时,并没有得到太多的认同,许多专家问她的理论依据和哲学基础是什么。首先遭质疑的是教师的主体地位问题。当时“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育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人们普遍认同“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思想。在这个时候,李烈却提出教师也是主体,而且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在学校工作中,教师的发展应占首要地位。于是,学生和教师到底谁是主体,引发了不少争论。其次,被质疑的还有“爱”的问题。在很多人看来,爱只是一种情感,爱能有足够的力量撑起办学理念的灵魂吗?光爱了,面对错误和必要的约束,管理怎么办?尤其是当大家听到“以爱育爱”将是学校办学理念的灵魂时,很多人都摇头表示怀疑。甚至在两年后,有位外校校长在看到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主题雕塑的底座上李烈亲笔书写的“爱”字时,竟脱口而出:“你真胆大!敢拿‘爱’字当主题?”但李烈坚信自己18年的教学实践,坚持不改初衷。经过多年积累完善,这一理念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并成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一个显著的特色。
  现实中,特色学校的创建存在着很多似是而非的模糊认识,严重阻碍着学校自身的发展。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特色学校到底是怎样生成的?谁是主角?领导、专家、学校谁更有发言权?事实上,回答这个问题比真正理解和践行这个问题要容易得多。在我们看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成功是相对偶然的(有赖于校长的经验和执著而不是基于深入的理性认识),而像案例一那样的例子则相当普遍。两者面临同样的问题,作出了不同的选择,因而得到不同的结果。它们给我们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学校应该作何选择?为什么?本文试图反省这些问题,力求从观念上厘清、策略上探索特色学校建设之路。
  
  二、特色学校建设:从依附到内生的嬗变
  
  
  为了理解特色学校问题,有必要把它放到一个历史的、全球性的背景中去考察。特色学校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国别现象。它首先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稍晚,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其中以英国的专门特色学校(specialist school)、灯塔学校(beacon school)和美国的蓝带学校(blueribbon school)、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磁石学校(magnet school)等最为知名,也最受关注,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通过考察这一现象产生的政策背景,我们可以发现,特色学校问题的突出,跟以下几股力量的推动直接相关。
  首先是市场力量。这体现为教育产业化背景和教育中市场机制的引入,打破公共教育服务的政府垄断,建立教育服务的“生产者市场”,即形成多个相互竞争的教育服务提供者,旨在提高办学效益,促进教育服务类型和风格的多样化,为教育消费者提供广阔的教育选择空间,改变以“生产者主权”为核心的僵化的教育服务运行机制。其次是社会力量。这体现为教育权利下移和分散化,反映了社会对学校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在此之前,教育的主要问题“不是促进多样化,而是创造一个稳定社会所必要的共同的社会价值的标准”
  “我们在今天的问题不是强使人们一致,而是我们受到过多的一致性的威胁。我们的问题是扶植多样化……”于是校本管理的概念被提出。校本管理把办学自主权下放给学校,通过学校全员甚至包括社区和家长在内的联动系统参与办学,激发学校的办学积极性。其背后的假设是:由外界强加的教育决定剥夺了学校相关人员的某些权力;学校是教育系统中的基本决策单位,因此应该赋予学校识别学生需要并对之作出反应的权利;对某一问题了解最多的人最可能作出明智的决定;与学校系统相关的人员有参与学校决策的权利与义务。因此,可以更合理有效地利用办学资源组织开展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规划、决策和研究等各项活动,提高办学效率和质量。最后是政府力量。这与教育分权化运动有关,这些改革的核心就是赋予学校办学自主权,体现教育的专业精神,调动以学校为基础的所有最了解教育实际情况的各方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变自上而下的“应用一推广式”办学模式为自下而上的“民主—创新式”办学模式。长期以来,无论是中央集权制还是地方分权制国家,作为基层教育单位的学校都缺少必要的办学自主权。学校一直扮演着中央或地方教育政策执行者、专家或学者教育理论消费者的角色。学校这种被动接受式的运行模式,不仅造成教育主体“唯命是从”的依附性格,丧失了教育的专业自主精神,而且还造成了教育主管“政校不分”的体制弊端,影响了政府的应有职能行使。总之,特色学校通过倡导革新理念、自主权、合作参与等,反对同质化和依附性,强调专业自主和内在发展。
  目前,中国语境的特色学校创建与英美发达国家的情况有同有异。一方面,它要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因此政府责任重大。然而另一方面是生存的要求,它得为自己担责。从近年全国上万家中小学校被关闭停办的现象中,校长应当意识到,在生源减少、生源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市场机制的浪潮终将越过公共保护的门槛,直接吞并那些步履蹒跚的落伍者。这在中小学校发展的历史上显然不同寻常,对习惯于计划和包办的思维方式将构成挑战。据报道,2008年,西部某地区启动特色学校发展项目,规定一年内还找不准自己学校特色的校长将“引咎辞职”。此硬性规定出台,令该地许多校长胆战心惊,其影响迅速波及周围市县乃至全省。那么,创建特色学校究竟面临着怎样的矛盾和困惑?症结何在?本文试从特色学校内在生成角度予以回答。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