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零福利网站导航:太极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7:07:15

从东岳太极拳体悟拳理、医理、哲理   

哈尔滨市    鲁仲平

 

做任何事情都要求目的明确,练太极拳也如此。太极拳发展到今天,习练者对其好处自不必说,已被国人乃至世界人民所认知。

我曾去过美国、俄罗斯、韩国等十几个国家,与之交流中发现,目前太极拳在全球堪称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流派分呈,特别是书籍、光盘、网络大量面世很多很多,不免使初练者有些迷茫无所适从,有点乱,缺少一些套路规范、内涵博大、既传统经典又与时俱进、高度浓缩的整合套路,给后人一个可以溯源的规范和标准。

太极拳源于中国,属于世界,被称为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正在为人类健康日益做出巨大贡献。太极拳发源地——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邓小平说“太极拳好”,毛泽东、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有过精辟的论述。今天练太极拳的目的已不完全再是过去的你来我打,匹夫之勇的雕虫小技,而是大文化、大内涵、大学问,是身心兼修、动静合一、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质的方法和手段。从医学上讲习练的方法对了可以事半功倍,日久功深,方法不对也只能算是一种活动而已。本文试从习练东岳太极拳体悟拳理、医理、哲理三个方面作一简要阐述。

一、拳理

太极拳与其它拳种或运动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用意识引领、呼吸配合,动作松圆和谐贯领全部运动过程,达到意气力三结合的身心运动。东岳太极拳始创于千禧年泰山之巅,天地交泰,大气磅礴,混圆天成。在进入两千年的第一个黎明,在五岳之首泰山的尧观顶上,高度浓缩了太极拳各大流派之精华,用肢体语言向全世界诠释了中国五千年太极文化的丰富内涵,还原了阴阳学说的太极武学混圆之理。俗话说:“练拳先明理,理明拳自精”,掌故东岳太极拳的特点体现了“超越包容,合而异同,天人合一,势正招圆”的编创理念。练好东岳太极拳除了要牚握一般性太极拳理论要求外,还应该重点培养三个关键意识。

一是要有山岳凝重意识。古人说:“静若山岳,动若江河”。泰山五岳之首,巍峨高大,气势磅礴,站在泰山之巅,稳固厚重由然而生,一揽众山小,有一种俯瞰世界的感觉。不是说每个人都要到泰山上去练太极拳,而是要培养一种大气的感觉,当然有机会去练一练找找感觉更好,心胸开阔,唯我独尊,天地交泰,山人合一,人借山势,山助人威,搅动宇宙,混圆一体,这总要比在旮旯胡同狭小的场地练拳要舒展大气得多。

二是要有立体混圆意识。“势正招圆,圆中出招”。这是东岳太极拳的一个核心要求,真正体现太极拳无处不是圆,无处不是拳,无处不丹田,无处不气路之说,克服走平面圆,弧线圆的偏差理解。势正劲整周身一家,圆滚运行浑然一体。有句成语叫“胸有成竹”,写书法做画讲要成竹在胸,那么练太极拳要圆体在心,意动势随,要充分做出立体圆运动的一招一式。这一方面北京体育大学阚桂香教授在《东岳太极拳圆运动分析》一文中已作了大量阐述,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三是要有动律神韵意识。“静若山岳,动若江河”。说的就是韵律和神态。“形如搏兔之鹗,神似捕鼠之猫”,“运劲如抽丝,迈步似猫行”都是对其形象的描述,形容太极拳是流动的雕塑,优美的旋律恰如其分,现在许多练拳者放音乐而随之舞动,在人为的寻找动感,实质上练太极拳一定要有心律,也就是说要有节奏。东岳太极拳的节奏十分鲜明,缓若行云流水,润物无声,动若江河奔放,汹涌澎湃,排山倒海,快慢相间,刚柔相济,跌荡起伏,体现了形体美,好似用肢体语言在朗颂散文,字正腔圆,抑扬锐锉。大有“水声兼作古琴听”异曲同工之妙。

二、医理

“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这个长短句是公元1600年太极祖师陈王廷造拳时之感叹,距今410年。那么《黄庭》经考证是《黄庭经》。书圣王羲之生于公元303年,其代表作之一小楷《黄庭经》流传至今是学书法的范本,有“书家不写黄庭经,笔中岂能有神灵”之说。相传有一隐者道士有一白鹅,王羲之平生喜欢鹅,欲得之,道士要他给抄一部《黄庭经》为条件,王抄书后得鹅。说明《黄庭经》是在公元303年前就流传的按经循穴,调息吐纳的练功修道类的书,现在看是符合生理、医理的练气功静功类的书,距今应是1700多年。“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说明造拳时遵循医理、生理、心理和道理的,这充分说明太极拳与医理的关系,是养生修身的好方法和手段。

所以,今天练太极拳一定弄清楚造拳时的目的,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大家知道,人体可比作是一部精密的仪器,外有骨格躯干支撑,内有脏腑气血功能,另有经络神经连接,中医有精气神之说,为原动力行使人的一切活动。人生天地间与大自然须臾不可分离,气是一种物质,先天之气受父母秉赋,后天之气靠水谷精微充盈。人活一口气,“练精化气,练气还虚,练虚还神”,气血充盈,人体健康。现在研究证明经络与神经基本是相伴而行,人身有365个穴,主要用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连接,穴位是点,经络是连接线,针炙、点穴按摩一切手法目的都是舒通经络,畅通气血。中医有“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之说。人的生命长短不单是骨格强壮、肌肉丰满,更重要的是脏腑功能的强弱,太极拳讲动作松柔圆活,力顺劲整,呼吸讲悠缓细均,静绵深长,以利气血运行,属自我内养有氧运动,而一些运动刚猛发力,超越生理极限,甚至对抗竞技要的是成绩,属给氧运动,对健康弊多益少。所以运动的目的要明确,是修心养生还是要功能成绩,当然也可有机的结合好,一举多赢。现在公认的练太极拳对人体的好处大体有六个方面:

1.对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缓解现代生活中由于精神过度紧张所引起的“城市文明病”,如神经衰弱、抑郁症、功能性胃肠病等。太极拳动作连贯、柔韧、和缓、轻灵,练拳时全身各部位肌肉都需要放松,此时,身体感到轻松、舒畅,可使大脑得到深层次休息和充氧。

2.有助于保持心血管系统健康,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练太极拳时,要全身肌肉放松并引导血管经络放松,从而促使腹压不断改变,促使下肢及腹部的血液回流入心房,加强了心肌的营养,可防止了因血流不畅引起的血管硬化。常打太极拳的人患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疾病的较少。

3.有助于骨骼、肌肉和关节组织的健康。太极拳是“一动无有不动”的全身性运动,全身各大小肌群和关节都参加活动,因此长期练习有助于使关节运动灵活,改善关节韧带弹性,增强肌肉坚韧和伸缩力。常练太极拳的老人的摔倒和骨折率都远低于不练拳的老人。同时太极拳还有预防和延缓骨质疏松的作用。

4.对改善呼吸及消化系统有良好作用。胸部呼吸顺畅,膈肌有力,可防止肺瘀血和张力不够的情况发生,特别是对老年人易发生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5.在太极拳运动中腰部动作较多,这能很好的活跃腹腔的血液循环,促进胃畅蠕动。此外,太极拳的呼吸动作对胃畅起着机械刺激的作用,能改善局部循环,促进消化,预防便秘。

6.由于太极拳动作复杂且变化较大,“刚柔相济,连绵不断”,能很好地培养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平衡性。美国科学家研究得出结论,常练太极拳,可降低血压。中医学专家研究认为:常练太拳,可以健肾,延年益寿等等。

除此之外从人体生理上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

1.经络: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人体脏腑器官的连接线的,经运动拧拉感应剌激,脏腑是器官各司其职的功能,经过肢体形态变化反作用于脏器得到锻炼。中医认为:心、肝、脾、肺、肾合称为五脏;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合称为六腑。脏腑间的关系,就是表里相合的关系,脏主藏精,腑主化物,五脏为阴,六腑为阳,阳者主表,阴者主里,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互配合,谓之脏腑表里相合,这主要是通过经脉来实现的.太极拳正是通过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由点到线规律性运动剌激经络,促进脏腑功能来达到保健作用的。

2.气血:中医学认为: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的调和与通畅是人体健康的关键。太极拳着重于对精、气、神的修练,尤其在锻炼时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从而使气血运行流畅而致平和。中医学将气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其中元气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宗气是水谷精微之气与大自然空气的混合体,积于胸中,以补充元气。营气行于脉中,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卫气行于脉外,有温分肉、肥奏理、司开合的作用。它们的协同作用,保证了血脉的畅通,维持了人体周身各部的功能作用。太极拳则将元气、宗气、营气流归成内气,将卫气归为外气,通过养、蓄、运、发四个方面来练气养生。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必须依赖经络的传注,才能输布周身,以温养濡润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气血是运行水谷精微的管线通道中的内容,太极拳强调顺圆松沉等骨格关节畅通无碍,中医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动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经常运动道路通畅,内气充足,实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恬淡虚无,病安从来”。

3.意识:练太极拳意识决定行为、决定效果,要强化意识训练。东岳太极拳强调:要遵循自然,天人合一,自身即宇宙的感觉。老子《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生天地间必须依自然规律运行,适者生存,逆者遭遣。从东岳太极拳习练中更能贴切地找到天人合一的感觉。

前面说过,要有山岳凝重意识。古人说:“静若山岳,动若江河”。讲的是大气开阔和包容,胸怀博大有益健康;要有立体混圆意识。“势正招圆,圆中出招”。这是东岳太极拳的一个核心要求;要有动律神韵意识.神定气闲,内气贯足,真正体现拳经所说的“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气宜鼓荡,气遍全身”。比如,东岳太极拳从起式的无极、太极到旋转乾坤一、旋转乾坤二,这是四个练基本功的动作,加上收式(三才式)是完整的太极五步功法。通过到位的旋转拧拉,即头上百会及四神聪穴的虚领悬顶、脚下两涌泉穴的扣趾盘吸、掌上两劳宫穴的含气相吸相系、小腹丹田气海及脐周四穴的鼓荡充盈、后腰肾俞穴及两肾的转脊旋腰、会阴穴任督冲脉(一源三岐)的松敛、尾闾长强穴的中正垂直等往复训练,接着进行跌荡起伏、左右对称编排合理的套路练习,这种功与法结合的训练长功非常之快。

拳谚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可用制作菜肴投放味精来比喻,放多了变味,少了不足,掌握哲学中的“度”很重要,练太极拳作动作到位否亦同此理。

三、哲理

西方曾称中国的太极拳为哲拳,中国的太极阴阳学说要早于西方的哲学思想,太极阴阳之理包罗万象,“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阴阳互根,此消彼长,无所不含的这种宇宙观和一切事物普遍联系的整体观念,渗透在中国古文化的各个方面。太极拳也如此,从造拳初旨到实践演练,但只是后人习练掌握和理解的不尽一致。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是认识世界一切事物的方法和钥匙,这里仅从整体观、矛盾论和辩证说三个方面简述。

1.整体观

哲学强调认识事物要把握整体观念,普遍联系,不能孤立的、割裂的、偏面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医治则中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强调“整体观念,辩证施治”。太极拳理要求的更是比比皆是。如周身一家,上下相和,内外相随,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等等。特别是东岳太极拳提出的“天人合一,天地交泰,势正招圆,混圆一体”,要有山岳意识的理念,强调大气包容,与环境的整体统一。把一套拳从起式到收式看作是一式,如玉环圆润无痕,式与式之间,招与招包括分动之间的衔接,要体现出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天人合一,创造出“脚踏阴阳天地小,怀柔日月道玄开”之意境。

2.矛盾论

从哲学的观点出发,矛盾无处不在。太极拳武学是动静、虚实、开合、吞吐、刚柔、攻守、奇正、上下、内外、左右、进退、阴阳矛盾的辩证学说。其运动方式充分反映了“生命的内部矛盾及每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不但对立、排斥、制约和斗争,也相互联结、依存、渗透和转化”这一规律,从而证明太极拳是一种“全身运动”和“交替运动”。人体各系统生理机能内部或机能之间,通过二元或多元交替运动锻炼,克服对偶失衡的锻炼方式。人的智能、精力、记忆力等高级精神活动,是通过大脑实现的,大脑的左右两半球,分别支配着对侧眼、耳、肢体等器官的感觉和运动。而肢体,特别是上肢,“外部的脑”,也称是“人体的第二大脑”。它的运动也给大脑发育提供了条件。而大脑的健全却是健康长寿的首要。太极拳中的动静相间,动中求静,刚柔相济,曲中求直,斜中寓正等等,特别是东岳太极拳明确提出了动作要对称协调,姿势圆满,“意欲向上,必先寓下。意欲向左,必先右去。前去之中,必有后撑。上下左右,相吸相系。对拉拨长,曲中求直”。五对充满矛盾的拳理准则,这给习练太极拳者更明白的一个交代,在演练中时刻不忘太极拳与哲学的矛盾关系,便于在动作中体现出来。

3.辩证说

太极阴阳也,“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一切事物在阴阳变化自然规律之中。太极拳讲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进亦是退,退亦是进,从哲学的角度一分为二。从力学的角度,重心不失,攻守一体,蓄发互变,奇正相生。太极拳说的八法,实质太极本无法,“掤、捋、挤、按、采、列、肘、靠”乃意动八法。有曰:掤动命门找环跳,捋动食指划眉梢,挤动脊背找前脚等,可以说是一法之中八法备焉。万法不离掤,百劲掤为先,法随招立,招随法变。东岳太极拳强调,练拳者要以自身为太极球,胸中内藏太极阴阳之法,形体外示太极混圆之象。法在心中,滚动式运转,波浪式前进。内动则外发。正是“秀于内而华其外”,“腹有诗书气自华”之喻。

总之,无论中医学还是太极拳学说,其防病治病、养生保健,最后都要落实在脏腑功能上。中医学的脏腑经络学说是其核心部分,因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之间各有专司,又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协调。而且在五脏与形体外窍之间,五脏与情志活动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所以五脏之健康与脏腑之间生理功能的平衡协调,是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相对恒定的关键所在。同时保持良好的情志状态又能稳定五脏六腑的正常活动。太极拳运动即利用动作导引、调息吐纳,内外和谐运动来达到健身、养生、预防疾病的目的,殊途同归。《易传、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乎!”此语是说:文字不能完全表达人的语言,语言不能完全表达人的思想。朱熹说:“言所传者浅,象之所示者深,观奇偶二画,包含变化,无有穷尽,则可见矣”。这是从另一角度说明《易》的弘大、深奥。文字和语言的表述都有局限性,而《易》是“立象以尽意”,阴阳包括了天地间一切的“言”。一切的“意”,从而能“尽言”、“尽意”。故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太极拳就是用肢体来诠释和解读用语言难以说清楚的太极阴阳混圆之理。可谓立象以尽其意。哲学的观点,一切事物是发展的,辩证的,扬弃的。太极拳也不另外,需要继承、扬弃、发展、创新、整合。东岳太极拳的诞生又经过十年的完善和发展,可称谓是对太极拳的高度浓缩和整合,更具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动作的规范性,已远播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世界人民所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