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的网址大全你懂的: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21:49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滨州经济开发区里则二中  孙爱艇

七年级上册共25课,分为四个单元,其中,21课为常规课,4课为学习与探究课。内容涉及自远古到南北朝的历史,贯穿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的基本线索,力求表现中华文明发展的特点。

一、北师大版历史教材的基本特点

 

1.构建了新的主题式历史教科书体系。

最明显的变化是,明确划分出了单元,并在每一单元的前面加上了突出反映本单元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标题,如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改变了原来人教版教材从第1课直到最后一课没有明确单元划分的情况。
    教材的主体结构和体例:主体结构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下设若干课时。中国古代史共分九大学习主题,分布于七年级上、下两册中。前七个主题(单元)排列顺序与中国古代史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基本一致。但教材略了一直沿用的关于社会性质的说法,不再出现如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概念。

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即是原教材上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时期。
第3—7单元分别讲了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辽宋夏金元、明清五大时期。单元题目突出了每个时期的主要特点(阶段特征)。如第三单元突出“大一统”,第四单元突出“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从单元和课时题目,可以看出教材重点讲述的内容和应重点掌握的内容。 另外的第八、九两个主题为“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部分,分别归至各自相关的单元中。

2.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改变了旧教材突出知识线索、注重历史发展系统性的编写特点,而是以历史的主体知识(重大事件)为载体,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达成历史教学的三维教学目标。 减少了教材内容、改变了以陈述(告诉式)为主的叙事方式,注重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思考。课文中常提出问题,“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比一比”等,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材面向全体学生,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

3.教材以文明史为主线呈现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文明开端)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文明标志)
第三单元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文明进步)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文明交汇)
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文明发展)

第六单元 多元文化碰撞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文明碰撞)
第七单元 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文明转型)   

4.注重吸收历史学术前沿的最新成果。

如夏商周断代工程;淡化阶级斗争,突出文明进程等;

   

二、七年级上册各单元概况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第一单元的特点

时段:从早期人类约170万年至距今约4000多年前。

特点:“中华文明的起源”这一单元叙述了从元谋人、北京人到山顶洞人的演进过程,勾画了中华大地早期人类进化的轮廓。中华文明遍布各地,呈现了多元发展、互相渗透、融聚一体的特点。炎帝、黄帝作为传说人物成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反映文明初创时期初会的巨大进步。

(二)第一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正文有三目,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北京人是重点。

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正文有三目: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及大汶口原始居民。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是重点,农耕文化的特征是难点。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正文也是三目:炎帝与黄帝、尧舜“禅让”、大禹治水。炎帝与黄帝是重点,“禅让”是难点。

第4课“破解彩陶之谜”是一堂学习与探究课。

典型问题:

农耕文化有什么特征?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是中华民族古代的两种不同文明,存在着互补性。

    农耕文明起源于母系氏族繁荣期,是指以农耕生产为主的一切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农耕技术、石器、陶器生产,定居方式、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等方面内容)。

半坡聚落与河姆渡聚落均属农耕文明阶段。

    半坡聚落与河姆渡聚落有共性,也有其各自的特性。共性是:①两者都处于大致相同的发展阶段,属母系氏族阶段;②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形态,兼有饲养、渔猎、采集等经济活动;③都会建筑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都会使用和制作磨制石器和陶器。相异之处是:①地理环境不同;②建筑房屋的特点不同;③农作物不同;④陶器制作的风格不同。因此,我们常认为半坡聚落反映了北方半干旱地区农耕文明的特点,是黄河流域母系氏族文化的代表;河姆渡聚落反映了南方湿润地区农耕文明的特点,是长江流域母系氏族文化的代表。

 什么是“学习与探究”活动课?

活动课是以学生的生活和体验为核心而设计的、有一定实践性的一种课程。这是本次历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整个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课是全书的第一课,更有其特殊意义。本课展现了四幅彩陶图片(陕西黄陵出土的“人形陶罐”,陕西宝鸡出土的“小口尖底瓶”,青海大通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陕西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要求学生用最传统最基本的眼看、耳听、手记的方法,去直观感知彩陶文化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比如:从“人形陶罐”的造型和用处中可见,孩童头像造型生动逼真,笑容可掬,双唇微启,想像他在期待着什么?憧憬着什么?或是想说点什么?给人以各种遐想;从它的用处看,可能是贮水的容器,也可能是艺术品,说明新石器时代陶塑艺术已趋成熟。“舞蹈纹彩陶盆”从其三组舞蹈图形看,可见我国先民的生活情景:手拉手翩翩起舞,轻松自如。有人认为它表现的是庆功,有人说是崇拜图腾,也有人认为在祈求人口繁殖。总之,这幅彩图是散发着先民的生活气息的现实主义佳作。

通过观察,了解先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展开讨论,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一)第二单元的特点

    时段:从公元前2070—前221年

    特点:本单元是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说明由夏朝开始出现国家,到商与西周时期创造青铜文明、春秋战国进入铁器时代,先进技术推动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经济变革又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学术的繁荣。

(二)第二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正文有“家天下”的夏朝、商汤灭夏、武王伐纣三个子目,重点是国家的产生与更迭。

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正文有西周的分封制、贵族平民与奴隶、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三个子目,重点和难点都是分封制。

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正文有齐桓公称霸、问鼎中原、合纵连横三个子目,重点是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争霸(齐桓公称霸)。

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正文有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三个子目,重点是商鞅变法,难点是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三课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文化的概貌,其中甲骨文、青铜器、孔子、百家争鸣、都江堰和编钟是每课的重点。

第12课了解身边的“历史”也是一堂探究课 。

典型问题:

“春秋”“战国”中的社会变革。

    (1)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时期,争霸斗争是当时各国政治的主要内容。新兴势力不断取代原有的旧势力,是国家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主要趋势。

    (2)争霸战争体现了各国的政治和军事特点,而且,各国都是通过变革实现富国强兵才取得胜利的。讲清改革与强国的关系,明白政治与军事的互动影响,对于理解和把握这一时代的特征有着重要的意义。

(3)春秋的社会变革,主要讲“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一是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军制,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有争霸实力;二是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三是拥有山海渔盐之利,奠定了物质基础。齐桓公于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称霸中原。

    (4)战国时期的争霸,首先应讲清背景,必须明确铁器与牛耕的推广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变了原有集体强迫耕作方式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也使个体农民从事农耕成为可能。这就是“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现象的反映,新的生产方式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在这里,教材避开了“井田制”是因为其太难,也说不清,也没有必要为此费笔墨。教材在商鞅变法的内容中也只说“承认土地私有;用法令形式来保护土地私有制”,而没有说“废井田,开阡陌”。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5)商鞅变法成为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巨大推动力,也是最典型、最成功的一次变革。教材分析了变法的背景、内容和作用,变法过程为我们展现这一场社会变革的全貌。由此说明变革中有进步,有成功,也有失败和反复,也说明人类社会就是在复杂的矛盾斗争中不断前进的。

第三单元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一)第三单元的特点

    时段:从公元前221—前220年。

    特点:本单元是大一统的秦汉帝国,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一系列的统一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汉统治者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这一时期,社会经济蓬勃发展,文化高度繁荣,科技领先世界,对外交往频繁,中国文明以其居于前列的姿态在世界文明中展示了它的勃勃生机。

(二)第三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重点是秦的统一及其意义 。

第14课“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重点是废分封立郡县。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削弱封国势力是重点。

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是重点 。

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第18课“昌盛的文化”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九章算术》,司马迁与《史记》都是重点。

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是一堂探究课。

典型问题: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1)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是什么?

①看他较前人有什么新的发展;②看他能否顺应统一的潮流;③看他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④要对人物做出全面评价,既看优点,又说不足、缺点。

(2)对秦始皇、汉武帝的评价: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废分封,立郡县;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货币及度量衡;焚书坑儒。

对秦始皇的评价:有功也有过,功大于过。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设立司隶校尉和刺史,强化监察制度。

(雄才大略,好大喜功)

比较异同:同:目的相同,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封建统治。  

结果相同,达到预期效果,巩固统治。

异:政策、措施方面有差异。

(3)对焚书坑儒的评价:北师大版只说了事实(教材72页),并没有展开评论,为师生思维的碰撞留下了余地。

这是秦朝统治者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措施中思想方面的表现,教材介绍了秦统一后,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与公元前213年“焚书”,即焚毁民间除了医药、种植等书籍以外,所有《诗》《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并规定会私藏者严惩;公元前212年“坑儒”,即活埋了400多名对秦始皇专制统治加以指责的方士、儒生。焚书坑儒虽然加强了思想统治,有利于统一,但却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负面影响远远大于积极作用。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我们要用今天的眼光去看问题,有要将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放在时代背景下去看,才能比较全面的把握。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一)第四单元的特点

时段:220—589年。

特点:本单元是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这是战乱迭起、国家分立、民族汇聚趋势不断加强的时期,但它又为南方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文化艺术展现提供了条件,也为重新统一和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二)第四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三国鼎立是重点,曹操统一北方是难点 。

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重点,而发展的原因是难点。

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 ,重点是“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 。

第23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和第24课“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以及“书圣”王羲之、顾恺之和绘画、石窟艺术都是重点。

第25课“成语历史故事竞赛” 是一堂探究课。  

典型问题:

如何理解民族汇聚?

    过去总讲民族融合,其本义是“融而合一”的意思,但是,它有时往往被误解为“同化”“以汉族为中心”,甚至“强制”的意思。

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确实存在着残酷的仇杀、战争和压迫,以及“汉化运动”,同时,也有“和亲”“联姻”和各族的友好往来。通过这一过程,各民族与汉族互相交流学习,以往的“胡”与汉之间界线已难以区别,成为新的民族——汉族的共同体。这一过程奠定了“汉”民族的共同经济基础、思想基础。所以,新教材有时用“民族融合”,有时用“民族汇聚”,而且认为用民族汇聚来表述这一过程则更为合适。

 

三、总结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通过学习,要让学生知道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识读历史图表,知道古代纪年方法,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描述历史事件,初步了解学习历史知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由于水平所限,其中定有许多的不妥之处,忘各位同仁多多批评指正。让我们多多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努力,期待着开发区历史课教学能更上一层楼。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