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生成带密匙的证书:做个智慧的懒老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7:25:04
             做个智慧的懒老师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这道理大家都很懂,但真正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抓“鱼”时,很多老师是有顾虑的。总担心学生抓不到“鱼”,或者漏掉“大鱼”,抓了“小鱼”。

有这样的担心,归根到底,还是怕学生考不出好分数。于是乎,无论素质教育唱得多么响,我们的课堂大多还是老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传统模式。牵的人很费神费劲,被牵的人还不情不愿,很多时候弄得彼此很不开心。

以前上课很怕上文言文,朗读,翻译,理解,背诵,默写,样样不敢掉以轻心。深怕讲简了,讲漏了,要求低了,或者练习少了,考试时“鱼”就漏了。也听过一些专家级别的老师上这样的课,课堂设计的确很生活,很大气,学生表现也很活跃,回答问题也很积极很正确。流水一样的课堂模式,进行得顺顺畅畅,听得人跃跃欲试。但真正回来后才发现,人家用过的方法,咱这块地根本就不适宜。很多专家四处只讲那一堂课,早已炼得炉火纯青,驾轻就熟了。再说,这样的课堂展示一般选的是某个地区的“实验校”“实验班”的学生,那不就相当于高手与高手联袂的双簧吗?

“《晏子春秋·杂下之十》:“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有些取来的“经”虽好,但容易水土不服。但我也不想因循老套的教学方法,累了我自己又不讨好。我得动点脑子,做个智慧的懒老师呀。

怎么才能做个懒老师,还懒得有点智慧呢?我得先没收学生现成的“鱼”呀(将他们有现成译文的工具书统统禁用),告诉他们捕鱼的任务和方法。如上郦道元的《三峡》时,我先要求他们把现成有翻译的书放到课桌里,然后用了小黑板出示课堂学习目标:

1、了解郦道元、三峡、《水经注》相关常识。

2、能认读生字,会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

3、能正确解释关键词语或句子,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大意。

4、作者抓住了三峡景物的什么特点,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文章的?

5、体会作者在文中寄予的思想情感,能把自己转换成导游的角色给大家介绍三峡美景。

有了任务,学习起来就有的放矢了。接下来,我告诉大家“捕鱼”的途径和方法:可以查找工具书,或结合书下注释,或互相讨论交流,还可以举手请老师协助。总之,最后大家都要尽力完成任务。新课程标准不是要求7-9年级学生能“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吗?我这是在实践新课程标准要求呢。任务下达了,途径和方法也有了,下一步就看落实了。而落实这个过程,就是老师偷懒的过程。这个懒要偷得巧,偷得有成效,还偷得学生兴趣高。怎么才能做到呢?

经过本人实践并总结,得出两个行之有效的妙法。不妨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就是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的学习方式。把个人自学转化为小组交流、讨论,并适当借助教师指点来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竞争的意识,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其个体学习潜能,增大学习的信息量。为了方便大家学习交流,我将他们分成四人一小组,(前后两排面对面),这样组合方便而且很有实效。为了避免个别组员偷懒,我还规定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组员不仅要互相讨论交流,还要互相督促检查。在规定时间内,小组要保证每个成员都能完成目标,顺利接受老师检查,或者上讲台汇报学习结果。表现良好的,给小组记分,表现欠佳的,要扣掉小组分数。这样安排下来,学生不再是老师上头讲,他们在下面被动听,而是主动参与学习中,积极探究知识。他们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各学各的,而是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了弯路。对于那些上课还走神偷懒的学生,小组成员担心他被老师抽到汇报不了学习成果,影响本组荣誉和积分,还会互相督促和帮助其学习。其实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不仅使每个学生主动动了起来,还培养了学生互相沟通交流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和集体荣誉感、良好的竞争意识。学生这一动起来,全班都活了。每个人都在动手动脑动嘴,学生一勤快,老师就只管在一边偷偷心里乐呢。再也用不着声竭力嘶地在讲台上讲解、强调,甚至生气了。把自己解放了,把课堂还给学生了,你的身份就是旁观者,是顾问了。这时你只需要在每个小组堆边转悠,时不时面带微笑俯下身子做认真倾听状;或者看看那个小组表现最积极,立即口头称赞一声;或者见有小组成员举手询问,你快步走过去,轻声点拨一下下。

二、汇报交流,同台PK。这是学生最害怕又最期待的环节。小组前面所有的努力,都是为这一环节做准备的。他们期待自己被老师点中,上台去汇报交流,为本组争得荣誉;又害怕自己汇报不好,影响小组积分。心里唱着“忐忑”,还是把手举得高高。汇报方式分为笔答和口头表达两种。比如字音、词语解释等,一般分发小题单形式集体书面汇报,也抽几个小组成员到黑板上板书出答案,一起来判定正误。对于朗读、作者作品介绍、课文翻译、思想内容概括等,一般采用口头汇报,或小组代表汇报,或成员接龙式汇报,效果良好的,立即赞扬并给该小组加分鼓励。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进行,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过关清点,教师给予适当地点拨,学生多给汇报人员以掌声鼓励。这样的课堂,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人,教师只是组织者,指点者。心理学上说,惰性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本性。如果没有外在或是内在动力,人往往会变成它顺从的奴隶。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老师高高在上,一个劲地给学生灌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给予的知识。由于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不相信,自己总是大包大揽,深怕没有考虑周全,没有说到点到,结果往往把学生惯懒惰了。到头来我们往往发现,学生是老师说过的没有记到,老师没有说过的,那是一点都不会。利用同台pk的方式,我把讲台尽量让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同台汇报的方式,互相检查彼此小组学习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地互相指出和改进。这样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积极参与课堂的意识。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始终是主体,教师的提醒点拨首先要有民主的思想,不能惟我独尊。对于规范性强的知识,教师评点要客观公正,尺度严谨。语言上表达上要时时处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和爱护的精神。比如汇报交流《三峡》最后一个环节时,学生L带领本组成员模仿导游与游客的关系,介绍《三峡》景点时,他的语言内容太过现实,如上船请“游客”先交100元,然后一路告诉游客快买旅游纪念品,快买土特产带回去,惹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而对景点的介绍一语就过去了。对此,我首先肯定了他模仿现实中的个别导游风格很逼真,语言也很幽默。但我们要做一个能让游客欣悦的导游,那就是让游客花最少的钱,赏最美的景。三峡的山和水,比起沿途的纪念品和土特产来说,不知道要美多少倍呢?你是游客你更喜欢哪些来留着回忆呢?同学们一听,就明白老师的评点的立场了。学生L也自然知道自己在汇报交流中还应改进的地方了。

当然,课文也许是旧的。但每一堂课应该是灵动的,活跃的。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和课堂反馈的实际情况来调整上课的策略。尽量让每个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并有所收获,而且这种收获是不自觉地,快乐的,我认为就是成功的课堂。而一个成功的课堂,并非是老师站在讲台上表演得有多精彩,而在于学生的感受与反应是否精彩。有时,我们不妨多点脑筋,用一点小聪明,学做个智慧,懒一点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