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厂锅炉自动系统:马克思试题A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6:12:25

一、辨析题:对下列观点的对错进行辨别,并加以分析和说明,要求观点正确,

言之成理。(每小题5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叶创立的学说,今天早已过时。

2、英国哲学家波普尔指出,辩证法既可以解释出乎意料的情况,又可以解释合乎意料的

情况。所以,辩证法其实就是一种变戏法。

3、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而是由价值决定的。可见商品的价值与使用

价值没有关系。

4、经济全球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既有利,也有弊。

二、简答题:简要回答下列问题,要求层次清楚,观点简明。(每小题8分,共40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创立时主要的理论来源是什么?其理论体系的三个组成

部分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

3、为什么说历史中的必然性即使不被发现仍是现实历史中的真实力量?如何理解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统一性(合规律性)与多样性(合目的性)的统一?

4、如何理解哲学上的“价值”及其基本特性?

5、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什么?唯物史观是如何解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这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的?这种解决有怎样的理论意义?

三、论述题:要求切中题意,观点明确,表达清晰。(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恩格斯指出:“经济上落后的国家仍然能够在哲学上演奏第一小提琴。”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种说法有什么道理?

2、马克思指出:“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马克思为什么说“资本不是物”?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有怎样的理论意义?

四、综合题:以下三题请任选其中两题作答。三题都作答的只计算第一、二题的成绩。请按要求作答。(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教师课堂授课内容,谈谈你本学期在课堂教学中最感兴趣的一段教学内容的理解。(回答内容应包括:是什么?为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2、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请你结合课程学习和你的生活实践体会,谈谈你对“时代的理想与理想的时代”的理解。

3、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在1996年出版的《资本主义的未来》一书中,用大量篇幅研究和抨击了当代资本主义的严重缺陷。他指出:“商业周期之于资本主义犹如地震之于地球的地质,是内在的。资本主义向来就有商业周期现象,将来也会有。”他预言,资本主义“全球金融市场迟早会经历一场类似90年代日本股市崩溃或者相当于30年代美国股市崩溃的大崩溃”。认为资本主义衰退“是资本主义的一个部分,它们不可能被消除。”他在论述资本主义的诸弊端时指出:“这并不奇怪。资本主义一出世就有这些问题了。它们是该体制的一部分。它们导致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社会福利国家制度的问世。”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莱斯特·瑟罗的观点,谈谈你对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认识。

 

卷参考答案

一、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答:错。(2分)马克思主义虽然是19世纪中叶创立的学说,但在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与无穷的思想魅力,随着历史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正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在19世纪,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本身也是一个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3分)

2、答:错。(2分)英国哲学家波普尔对辩证法的批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他批评的只是作为思维形式的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本质上是关于现实生活的辩证法,这种辩证法主张,“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因此,辩证法的批判既是理论的自我批判,更是实践的批判,是对现实世界的批判。(3分)

3、答:错。(2分)商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二者虽具有对立性,但二者仍然具有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3分)

4、答:对。(2分)经济全球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积极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以此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通过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等;具有消极的影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扩大;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受全球化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产业结构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3分)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答:(1在狭义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2分)(2)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2分)(3)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或主要组成部分。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去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直接体现了无产阶级利益和共产主义理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精髓和主要标志。 3个组成部分既相对独立,作为独立的学科,自成体系,又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从而构成了马克思主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4分)

2答:(1)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因为旧唯物主义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理解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历史过程看成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得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结论。(4分)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集中体现了作为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彻底性。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4分)

3、答:(1)根据唯物史观,历史中的必然性就是指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正是这些规律决定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虽然离不开个体的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但整体的社会历史并非个体的历史的简单堆砌,社会历史就其整体而言,是一定的群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演进过程,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历史演进过程,这一演进过程即使不被发现仍是现实历史中的真实力量。(4分)

(2)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的统一。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归根到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但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1、2、3(4分)

4、答: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是对各种特殊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它扬弃了各种价值关系中纷繁复杂的特殊内容和形式,概括了其中共同的、普遍的、本质的内容。(4分)价值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性: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需作简单解释)(4分)

5、答:(1)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察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2分)

(2)唯物史观把社会存在看作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把社会意识看作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社会存在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把生产方式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唯物史观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为人们考察社会历史及其发展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3分)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依据这一原理,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破天荒地破解了“历史之谜”,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3分)

 

三、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恩格斯的说法体现的是唯物史观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基本原理。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与规律。主要表现在:1、2、3;(4分)马克思在这里阐述的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包括:1、实践对于理论的优先性;2、理论对于实践的反作用性;3、理论自身产生和发展的机制。(6分)

2、答:(1)马克思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考察资本的,生产关系体现的是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虽然资本的直接表现形态是生产中物的要素,但它实质是一种生产关系。马克思分析资本,目的不是为了探讨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为了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为了把被物与物之间的关系遮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新还给人自己”。这表明,分析生产关系必须透过“物”看到“物”后面的人与人的关系。(6分)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理论意义: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4分)

 

四、综合题:以下三题请任选其中两题作答。(每题10分,共20分。)

 

注:以下三题在基本分值的基础上,视学生答题情况酌情给分。

 

第一题:要求学生回答:是什么?3分)为什么?3分)如何理解?4分)。如学生未能结合教师授课内容,自己任意选择一个问题作答,可视为无效作答,不予给分;

第二题:学生结合课程学习和自己生活实践体会的(4分),对“时代的理想与理想的时代”的理解(6分);

第三题:结合材料上的观点,联系实际的4分),对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理论认识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