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水产畜牧学校房价: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11:39:41
阅读次数:361 来源:中共荆门市委组织部 时间:2010-5-31 11:17:44
农村基层党组织担负着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重要责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生产组织形式、经营形式和行政管理体制等发生一系列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也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服务力和发展力,使之真正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当前需要认真探讨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下面就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谈几点看法。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农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以及农业经营体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农业结构调整的内涵和农业的增长方式也在相应改变。特别是以税费改革为主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入,使农村工作的形势、任务和要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1、农村经营体制运行中的新变化,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我国30年农村改革,其基础和导向都是围绕着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和创新而进行的。农村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适应了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今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强调,必须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但是近年来,在双层经营体制运行中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方面,双层经营中“统”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其基本表现是土地规模化生产成为发展趋势。十七大提出了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的要求,这对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至关重要。胡锦涛总书记曾经讲过,农民增收既要在分子上做文章,也要在分母上做文章。现在占43%的农业劳动力只创造了11.7%的GDP,农业劳动生产率只有二、三产业的六分之一。同时,农村劳动力出现老龄化、妇女化的问题,如何把一部分素质好的劳动力留在农村,是需要研究的问题,但如果只让他们种自家的几亩地,肯定是留不住的。因此,加速土地经营权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已经必将今后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双层经营中“统”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以往双层经营中“统”的那一层是办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合算的事,而现在一家一户做不了、需要“统”的职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事专业化生产和营销的农户需要“统”的是市场销售渠道、技术、市场信息、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品牌等。经营体制发生的变化,必将推进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的关系的彻底调整,促进农村基层组织进一步转变职能。
2、农村生产经营方式发生变化,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任务。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组织得到快速发展。在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主要模式,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经营的发展趋向。这一生产经营方式带来了三个方面的明显变化:一是生产经营活动逐渐打破区域界限,提高了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水平,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有效提升了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二是有效的吸引和培养管理人才,解决了农村人才极度短缺的困境。长期以来,人才短缺作为一个瓶颈性的制约因素影响农村发展,而个体户式生产方式是不可能招揽到大量优质人才的。一方面是城市人才的相对过剩,另一方面是农村人才的极度短缺,新型农业合作组织正是平衡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三是充分调动了党员群众创业的积极性。农业合作组织拥有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统,能够对市场供求信息作出及时反馈,取得最大经济效益。这样有利于避免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党员群众生产经营活动的科学性,加入农业合作组织的党员群众数量呈现上升态势。这些新变化,对各级基层党组织工作方式、组织设置模式和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任务。
3、农村利益格局发生变化,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挑战。计划经济下的利益格局,由于权力和资源的高度集中与分配过程中的平均主义,“干好干坏一个样,不干和干一个样”,实行改革开放后,在经济领域全面引入竞争机制,极大地激发了社会活力,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近几年来,中央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以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政策。如税收减免、退耕还林、粮食直补等。这些改革政策,不仅仅为农民减轻负担,更重要的是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农村经济利益格局的调整,产生了一些新矛盾、新问题,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已经建立,但还不够完善,农村生产力发展仍然面临诸多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深化农村改革必然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二是农村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在农村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三是农村改革发展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基础发生重大变化,利益关系更趋复杂。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民群众对改革发展的社会预期普遍提高,对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要求明显增强,统筹协调城乡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四是随着农村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不同的社会阶层与利益群体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利益诉求、不同的利益表达和利益维护方式。同时,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这就要求我们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城乡之间人力、物资双向流动不断加快,对城乡党的建设如何衔接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力和物资在农村和城市之间互相交换流通的程度、范围和产生的影响都在发生较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离开农村,涌入城市成为打工大军中的一员,也有一些城里人,来到农村发展企业,兴办实体;以往只是在小范围内流转的农产品,现在通过精深加工,也不断地被运送到大城市,城市里的高科技产品等也不断流向农村。人才物资的双向交流,让城市经济、城市面貌、城市规模等方方面面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对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扩大了农民收入渠道,带来了收入的稳定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农民与城市居民的思想观念更加接近、城乡交流更密切,农村与城市的差别不断在缩小。这种大流动、大开放、大融合趋势,迫切需要城乡党组织做好五点衔接工作:一是迫切需要打破区域限制,改革调整组织设置。二是迫切需要区域统筹,加强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三是迫切需要利用各种资源,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四是迫切需要改革农村的治理方式,加快发展农村各种社会组织。五是迫切需要改变农村党的工作方式,更好地引导、教育和组织农民。
5、农村社会组织呈多元化发展,对农村基层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挑战。构建和谐社会,对于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管理社会的现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要求的本质内容是在社会利益分配格局日益多样化的形势下,各级政府必须改变“单打一”的角色定位,以有效协调多方利益,实现社会和谐。通过培育多种社会组织来弥补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的不足,应该成为各级党组织服务于建设和谐社会的一种有效选择。当前,社会组织得到迅猛发展,影响力越来越大,具体表现为:一是党员群众对社会组织的需求有增无减。多种所有制结构形成后,从党员群众的角度看,出现了游离于传统单位组织之外的多样化利益主体,如单个的农户、私营企业主等。这些新的利益主体往往处于分散经营的状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需要有新的组织形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从政府的角度看,在大量游离于行政体系之外的利益主体出现之后,政府也需要有一个中介性组织来沟通政府与他们之间的联系,这不仅有利于减少政府搜集信息的成本,提高公共政策的效率,也有利于社会管理。二是社会组织具有政府和市场不可替代的作用。追求效率带来了物质财富的增长,但也导致了一些社会不公正的现象,出现了新的困难群体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问题、流动人口问题、失业问题、老年人问题等。完全通过市场来解决这些问题显然是不可能的,而完全通过政府来解决这些问题也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进行组织创新以弥补政府和市场的不足。三是社会组织有利于促进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作为民间机构,社会组织有许多扩大国际交往、与国际同类组织对接的便利条件,能加速当地经济结构改善和产业升级。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社会组织在不断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管理不规范,尚未实现良好的自我治理。有些社会组织规章制度不完善,少数组织因为管理不到位,自我约束不够,降低了这些组织的公信力和诚信度。二是民主政治建设不到位,家长制现象较为突出。三是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有些社会组织的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有些未经过专业训练,具备公共管理知识、具有宏观协调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员短缺。四是党的建设严重滞后。如何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做到“有为有位”,如何教育管理好不同社会组织中的党员,发挥和保持党员先进性,已成为一个摆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者面前的新课题。
二、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和具体实施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还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
1、农村党组织设置与城乡统筹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出现了基地、大户、联合体、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个体私营企业等不同类型的经济实体。一大批跨村、跨乡镇甚至跨县的农村产业协会、经济合作社等各类组织逐步形成,面对新形势,一些地方和基层党组织不能积极适应,有的还固守按行政区划、隶属关系等传统方式组建和设置党组织的模式,有的对如何有效地在新经济和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研究思考不够,工作创新不够,“有党员无组织、有组织无党员、有组织无活动”的情况依然存在。
2、农村干部后继乏人与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不相适应。农村干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当前,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量转移,很多农村年轻党员外出务工经商,剩下的多为“三八六一部队”,客观上造成农村发展年轻党员的“源头活水”不足,致使农村党员结构整体呈现出“年龄大、文化低、技能少”的状况。农村干部工资待遇普遍偏低,我市村主职干部工作大致在5000元左右,除去电话费、燃油费等所剩无几,大多数村干部养老和医疗保险等待遇还没有到位。薪酬待遇低,很难吸引、留住农村人才。
3、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方式陈旧与党员流动性增强不相适应。党员就业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特点,进城打工、外出经商等成为了当前农村党员的主流。外出流动党员生产、生活方式的不确定性,给党员教育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有的地方农村党建工作仍习惯于按“党组织—党员”的单向模式来运作,党员按党组织的意图来开展活动,成员个体往往被动参与,组织和成员个人之间的互动性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又压抑了党员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导致党员参加活动积极性不高。近年来,我们虽然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探索了“双联双管”(党组织与党员、党组织与党组织双向联系,流入地日常管理、流出地跟踪管理)模式,但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依托党员居住地或工作地党组织负责教育管理的传统模式,效果不是很明显。
4、群众民主愿望与基层民主化进程相对滞后不相适应。近年来,农民的民主意识越来越强,他们不仅要求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且要求维护自身的政治权益,不仅关注村里重大事务的决策正确与否,而且更多地要求参与决策的过程。当前,农民的民主需求还受到一些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表现在:农村换届选举中选民直投率还不太高,在一些农村拥有选举权的村民,由于外出务工或交通不便, 影响了选举的直投率。选举中宗族势力的干扰还不同程度存在,尤其是在村委村换届选举中,一些农村中有宗族势力操纵基层政权的苗头和趋势。部分农村党员干部民主意识不强。有些基层党组织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治思想,过分强调领导的权威和领导的作用,不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有的民主程序不规范。该交党员讨论、广泛征求意见的事情,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个环节。民主制度不够健全。近年来,就加强民主建设各地探索出台了不少制度和措施,并且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有些制度和措施还不够完善,有的制度操作性不强,难以执行。监督不到位。由于党员对党内事务的了解程度与参与层面不能得到充分保证,监督渠道不畅,监督结果不透明不公开等原因,在农村党员群众中存在不能监督、不敢监督和不愿监督等现象。
5、开展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方式和评价标准与新形势要求不相适应。部分农村党组织对变化了的形势仍然认识不够,研究不够,习惯于传统思维,不善于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习惯于搞行政命令,习惯于“单打一”,就党建抓党建、就农村党建抓农村党建的现象仍很突出,特别是部分农村干部思想不够解放,缺乏开拓进取意识,缺乏做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有效方法。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策水平不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强,不善于综合运用思想、市场、法律等手段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不善于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普及科技知识。在评价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过程中,还没有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重共性、轻个性。具体来说,有的没有把定性与定量、组织评价与群众评价、年终考核与定期考察有机机结合起来,考评工作流于形式,有的没有正确处理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只重视经济建设,忽视党的建设或以经济标准代替党建标准。
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牢固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基层党建工作新理念,按照城乡一体、区域联动、共同发展的要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着力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发展力和服务力。农村基层组织要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这是一直以来,我们抓工作的基本目标,面临新的形势,我们认为,仅以传统的“三力”为目标,已不适应新要求,建议以新的“三力”标准为目标,促进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增强凝聚力。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引领力和号召力,落实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方法,推动党的建设。要创新基层干部选任机制,让干事、干练、干净优秀人才担任基层党组织书记,优化结构,增强活力。要建立健全党员权利保障机制,培植基层党员干部公道、正派、实干的作风,让群众看到希望、得到实惠。二是增强发展力。千方百计把发展搞上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不断解放思想,用好的思路和办法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推进产品的优质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农业的经营效益。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坚持“民办、民管、民有”的原则,进一步支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要积极推进农村经济体制和经营机制创新,培育农村市场竞争主体,激活生产要素。三是增强服务力。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要切实为广大党员服务,将教育、管理、监督寓于服务之中,对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党员提供个性化的政治关怀和人文服务,使他们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切实为农民群众服务,为农民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2、创新组织设置方式,以产业区域为主体设置党组织。要主动顺应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在按照地域为主、单位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更加务实管用、灵活便捷的基层组织设置方式,提高基层党组织覆盖率,更好地实现党对基层各类组织的领导。一是依托传统组织体系,加强区域联建。重点推行“村村联建”模式,在地域相邻、产业相近的村联合建立党组织,放大产业优势,推进规模化生产;推行“村居联建”模式,引导城郊村与城市社区联合建立党组织,发挥社区的带动效应。二是建立产业企业型党组织。推行“专业合作组织+支部”、“协会+支部”、“商会+支部”和“村企联建”等模式,引导新经济、社会组织与村党组织建立互助合作关系,实现互利互赢。三是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活动。将涉农部门与行政村联合建立党组织,强化涉农部门的服务功能。
3、用统筹的方法解决资源缺乏的问题。把城乡党建资源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科学规划,使各类党建资源合理流动、相互促进,发挥更大的功能,创造更优的效益。一是整合组织资源。大力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帮联和党员志愿者联谊活动,组织城乡党员开展区域性主题实践活动,增进城乡党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二是整合人才资源。通过选派机关干部到农村任职、农村党员干部到企业和社区挂职锻炼、组织专家学者到农村担任科技指导员等工作,努力打破城乡、行业、地域、身份和所有制界限,有序推进城乡党员干部交流和优秀人才双向流动。三是整合阵地资源。鼓励城乡活动场所、公共设施等资源双向开放,推动城市和机关优势资源向农村流动。逐步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功能,提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综合利用效率。建立健全“党组织活动联谊卡”制度,鼓励城乡活动场所、公共设施双向开放,探索联谊单位活动载体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四是整合公共服务资源。促进部门的公共管理、服务职能向农村倾斜,党建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城乡基层党建服务均等化。五是整合信息资源。推进党员电化远程教育建设,逐步完善党建网络建设,建立健全纵横连接的党内基本信息网,促进党务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和规范化,实现党员教育培训城乡一体化。
4、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拓宽干部选拔渠道。要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选拔到村“两委”岗位上来。大力选派机关党员干部到农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把城市先进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方法带到农村,帮助抓好村级班子建设,发展农村经济。选聘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自主培养工程,培养一批愿意扎根基层、有志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备干部队伍。充分利用大学生思想解放、思维开阔、有知识、懂技术、年轻有活力的优势,运用所学知识带领农民致富,改变农村落后面貌。选拔农村企业党员负责人、回乡创业党员、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到村“两委”岗位上来,充分发挥能人带动效应,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5、加大投入,切实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活力。要着力解决好基层党组织“活动有场所、工作有经费、待遇有保障”的问题。要进一步改善村级组织办公活动条件,采取“财政列支一点、党费配套一点、部门扶持一点”的办法,不断加强实物配套和后续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功能。加大中央财政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转移支付力度,建议农村党建经费要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加大党费支出向农村基层党组织倾斜力度,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保障农村党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要切实提高农村干部待遇,参照各地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建立农村干部最低工作标准和稳定增长的工资结构体系,合理调整转移支付结构,纳入县市区财政直达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