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警突发事件:科技论文写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20:51:28
      关于科技论文写作,在国外时看到有人推荐《The Elements of Style》,然而我读了这本书感到对我的用处不大:这本书主要从英语写作的基本功角度写的,包括如何使行文更加简洁等,然而对科研论文的谋篇布局却没有涉及。后来读到《How to Write and Publish a Scientific Paper》(第六版,北京大学已经引进出版:《如何撰写和发表科技论文》),感到这本书非常适合初学的研究生看,作者介绍了科研写作、投稿和科研伦理的方方面面,每一章都通俗易懂,很容易看懂。如果在科研写作方面没有任何基础的话,用这本书打基础是非常适合的。但是有一定基础的人读这本书就感到比较小儿科,感到这里说的都是常识。

 

        使我有启发的是《The ACS Style Guide》(第二版),后来我又买了第三版。这本书不但有科研论文的基本功,包括如何使用缩略语,如何引用别人的文章,而且有资深的编辑、审稿人对于他们如何写作、审稿子看什么的体会。这本书还用笼统描述性的语言介绍了写文章各个部件的总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读了以后,就知道并不是你得到了好数据然后把数据罗列一下就行的,而是要有更多的分析和内涵。用美国化学会杂志征稿要求的语言来说,纯粹是报数据的文章是不收的,而要有深入的道理方面的讨论,能提高人们对这一个课题的科学认识。

   

        我最推崇的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Write Like A Chemist》,这本厚厚的书把科研论文分解为各个部件,每个部件有“公式化”的写作方法、常用句型和注意事项。这本书并非笼统描述、看过就忘记的那种,而是讲解得很清楚,里面的内容也很实用,并且配了各种案例和习题。如果真的能够从头到尾读下来,能成为写作高手。而已经熟悉科研写作的人,也能从书中找到对自己经验方法的印证。这本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字正腔圆,它不是左道旁门,而是正统的好书。而书店里卖的国内很多介绍科研写作的中文书过于强调英语的词法、句法,却没能介绍“上乘功夫”,读了那些,很难写出神采飞扬的好文章。

   

        关于时间管理,我想说我并不是时间管理大师,否则我的“结局”会更好。但是:(1)时间管理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时间管理能导致好的结果,但是有好结局的人并不是一定就擅长时间管理,这和评价的标准有关系。(2)正因为我很早以前没有接触到时间管理这方面的书,所以我要学习这方面的道理,并且感到有些道理(虽然我也无法完全照着做。)

   

        很多市场上时间管理的中文书是一些常识性的经验、体会,我推荐一本非常好的Brian Tracy写的《Eat That Frog!》(中文版已经引进出版:《吃掉那只青蛙》)。这本书非常适合大学生、研究生和科研工作者看,甚至高中生也能读懂。该书分为十多章,讲述时间管理的规律性的东西,看了以后会很有启发。如果真的能够用到自己身上,威力一定很大。还有本详细、深奥一点的,是《Time Power》(中文版《时间力》),比较枯燥。

   

        你的来信促使了我的思考,是因为你引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书上讲的那些东西,看起来很有道理,在理论上站得住脚,但是如何把这些规律用到具体的科研实践中呢?如何指导自己的科研和研究生阶段的生活呢?我本来想回答说:“只要你看了《Eat That Frog!》,你就能潜移默化地提高了。”但这个回答在闪躲。以下,也许我无法充分地回答你的问题,但我尽可能提供几点值得思考的东西。

   

        时间管理理论的发展,正如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一样,经历了几个阶段。一开始,人们认为抓紧时间、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就是时间管理。后来人们认识到效率、统筹方法的重要性。再后来人们强调计划,就是拿出一张纸片,记下来我已经做了什么,我明天要做什么。这些只是比较初级的时间管理,因为这些都强调“做事”,却没有分清楚“做什么样的事情”。在高级阶段,人们认识到,每天都有无数的事情要做,而这些事情有的是重要的,有的是不重要的。重要的事情件数少,只占20%,但能带来80%的效用;而不重要的事情件数多,占80%,但只带来20%的效用。因此时间管理的秘诀就是帕累托的80-20定律。为此,我们应在做事之前甄别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时间管理大师说:你没有时间做所有的事情,但你有足够的时间做重要的两三件事。

   

        举个夸张的假设性的例子(虽然我不是这么做):比如说留学生想进国内高校任教,准入条件是至少发两篇第一作者的JACS(美国化学会志)。“聪明”的人就会围绕着这个指挥棒转,一心只发JACS,一心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第一作者),而不从事辅助性的实验(即不发第N作者文章),因为他知道,几篇第一作者JACS就是能给能带来80%效用的20%事情。而“愚蠢”的人做了这个、做了那个,有的是搭仪器,有的是帮助老板写proposal,有的是帮助别人做实验(自己为第N作者),后来要么很少有文章,要么虽然文章出了一大堆,“有用”的却没有几篇。这就是所谓的80%的付出带来了20%的效用。

   

        以上这个夸张的例子从一个角度来讲,说明80-20原理是客观存在的,从另一个角度去讲,说明这个原理的局限性:这个原理是从最终的“效用”为导向、为指挥棒的,并且这个“效用”受评价标准的影响而会有“无效”和“有效”的结论。比如说我认为帮助别人(自己为第N作者)对我的心理上是有效用的,但是有的评价体系不这么认为。因此,怎么做,取决于你自己对“效用”的认定,即价值观。

   

        除了上面的假设性的例子外,还有些正儿八经的例子:比如说我很少看电视,很少出去购物(或者“一次购清”),我认为这些都不能产生“效用”。再比如有些科学家收到审稿邀请,随手就把稿子发给学生去审,他很“聪明”,他知道这些“杂事”不会给他带来很大的“效用”。还有的科学家把学生差一点的文章让课题组的“小老板”或者“大师兄”去精心修改,而自己则腾出手来“御驾亲征”修改“高档次文章”,因为后者能带来更大“效用”。

 

        以上说了些80-20原理。这本《吃掉那只青蛙》当然还有很多很有价值的经验。现代人在时间管理上还有一个“陷阱”就是把“活动”当作了“效果”。一匹马整天在“活动”,但它没有“效果”。再比如一个研究生或者青年教师,到了学校上午去财务科报销、然后审稿子,下午参加各种会议、接待社会上来的推销员,晚上看报纸、看杂志,表面上看起来在“活动”,但没有产生多大“效果”。从书中,我领会到,“吃掉那只青蛙”的意思就是说“别人恶心吃青蛙,你要狠下心来吃掉那只最难吃的青蛙”(即跳出“舒适区”)。生活、工作,不是捡最简单的事情来做,而是捡难做的事情来做,捡别人不会做、不能做的事情来做。做了难的事情,你的能力就提高了,难的事情就难不倒你;而做了简单的事情,则永远只会做简单的事情。并且,这本书告诉读者,时间和精力花在什么地方,你的成就也在什么地方。比如说你花在研究化妆品上,你是“闲暇生活者”;你花在八卦别人上,你成为“八卦者”;你花在写博客上,你成为知名博主;你花在工作上,你成为业务骨干。

 

        这本书所说的东西,我现在无法完全做到,但这本书能启发我做选择。比如说,有的机构请我当“绿色产品鉴定专家”,有的和我自己专业没有关系的杂志请我当英文技术编辑(校稿),有的留学机构请我给他们的客户提供有偿服务,有的报纸杂志请我写社会上大众也能写的文章,有的不公开发行的内部刊物请我写文章,这些我都推辞了。因为我知道,时间放在哪里,成功就在哪里。

 

        关于如何安排看文献、做实验、写文章,王华峰在《科学新闻》撰文说,要1/3时间看文献,1/3时间做实验,1/3时间写文章。我认为具体的怎么安排,要根据以下两个因素进行调整:(1)你现在是什么身份;(2)你将来要做什么。很多留学生到了美国,老板是不会让你拿着他的钱而坐下来看文献的,而是一进实验室就赶鸭子上架似的让你做实验,利用业余时间看文献,后来又利用白天时间加上业余时间写文章。那些老板设计好了实验思路,就是让你来完成的。而对于博士后,更是如此,有拿个老板愿意你每天领着200美金的工资不干活?看到你坐在电脑前面,心里想白给你工资了。

    

        也就是说,如果你只是想拿个文凭毕业、只是想对得起博士后的工资、或者只是想成为“有手的工具”的话,多花点时间做实验对你完全没有坏处,而且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别人只看“效果”。然而,如果你要放眼将来成为“学者”的话,看文献(甚至是看和自己课题无关的文献)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这是一条默默无闻的“不归路”:你看了文献,无法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找工作的时候,国内的人只看你发了什么文章,你无法用“我看了5000篇文献”作为应聘的筹码。这里的关系就象《The 7 Habits of High Efficient People》里面所说的鸡和金蛋的故事:有的人杀鸡取金蛋,而你既要产金蛋的鸡,也要得到金蛋,于是就引出了“生产出东西”和“可再生产能力”这两者平衡(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