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方治阳萎:八路军115师685团2连代理连长老红军胡桂林的抗战事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2:51:27

父亲八年抗战时期的战斗轶事(作者为其子胡会明)

2005-05-14 作者:采写/胡会明(来源齐鲁晚报——电子版)

抗战时期,山东省微山县的微山湖一带方圆百余里的范围内,活跃着一支我党领导下的身着便衣打游击的抗日武装力量——微山湖游击队。1942年8月,被鲁南军区正式命名为“微山湖抗日游击大队”,大队长张新华(右)、政委孙新民(中)、副大队长胡桂林(左)。一个多月后,又正式改编为鲁南军区独立支队,张新华任支队长兼一大队(微湖大队)大队长、原铁道游击队为二大队。从此,两支地方抗日武装,成为同一战斗序列中的兄弟大队。
  作为副大队长的父亲胡桂林,是江西省赣县人,14岁参加儿童团,16岁加入赤卫队,1927年18岁的父亲入了团,1928年投奔红军,1933年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参加了中央苏区的五次反“围剿”和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一营二连代理连长,六八六团二营六连连长,团教导队队长,黄河支队二团一营营长,山东滕县独立营营长,湖西军区独立营营长,一一五师教导四旅司令部四科科长等职,曾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又被授予二级红星荣誉功勋章。2004年5月逝世,享年95岁。
  父亲生前曾多次给我讲述过抗战时期,他几次大难不死的故事,这些经历伴老人家度过一生……
  第一次大难不死:
  激战平型关,通信员舍身相救
  1938年8月,日军侵占北平、天津后,沿平汉、平绥、津浦等铁路线长驱直入,企图围歼我华北部队,国民党的各个防线不断被突破。为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阻止日军的攻势,打击日军的凶焰,中央军委指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率领下,到达平型关东南的上寨、下关地区待机伏敌。
  平型关位于山西北部古长城上,自古以来是晋冀两省的重要关隘,关内关外,层峦叠嶂,沟谷深邃,阴森幽暗。关前有一条公路,蜿蜒其间,直通灵丘,地势十分险要。这是日军精锐部队坂垣师团一旅侵占平型关的必经之路。路北侧山高坡陡,极难攀登,路南侧山坡低缓,易于出击。
  父亲那时在六八五团一营二连任代理连长,团长是杨得志同志。战斗打响后,第六八六团将日军后尾部队分割包围,切断日军退路,并勇猛地冲向公路,拦腰向敌军猛打,展开白刃格斗。日军虽伤亡惨重,但仍利用车辆辎重作掩护进行顽固抵抗,充分表现出日寇武士道精神。为解救被围日军,东跑池的日军一部回援,又被我六八五团阻止。被围于小寨村至老爷庙的残余日军,在六架飞机的掩护下,再次猛攻老爷庙及周围高地,均被我军击退。最后我们三个团逐步缩小包围圈,将被围日军残余全部歼灭。13时许,战斗胜利结束。
  这次战斗我六八五团共牺牲了六百多人,父亲所在的二连战前一百八十多人,班长以上都是经过长征的红军,可是一仗下来就伤亡了一百多人。更令人难忘的是,阵地上简易的连指挥所被敌人的迫击炮弹击中,而正在用望远镜?全神贯注地观察战斗情况的父亲丝毫没有觉察到身边的危险,只听见机灵的通信员大喊一声“连长卧倒”就被他扑倒在地……通信员用自己瘦弱的身体挡住了飞来的炮弹,牺牲了。每每讲到这里,老人都会眼眶湿润,情绪激动,父亲总是说:战争永远是残酷的!平型关大捷是这些民族志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第二次大难不死:
  生死关头,被老大娘拉进柴房
  1943年秋,父亲在鲁南军区微湖大队任副大队长。一天,伪军耿团两个营五百余人突然闯进微山岛,形势十分危急,经过简短的研究之后,几位大队干部一商量,决定每人带一个小分队,迅即避其锋芒隐蔽起来,伺机对来犯之敌以突袭的方式打一仗,以打破日、伪、顽强占微山岛挤走我们抗日武装的企图。终于在黎明前于大、小官庄和杨村一带,与数十倍于我的顽军交上火,由于兵力、火力悬殊过大,加之战斗中通信联络困难,战斗很快失利,打不赢就走是我们游击战的传家宝,顽军见状大喊大叫:“土八路只有几十个人,抓活的呀!”这时,日军据点的歪把子机枪也疯狂地向我们扫射,游击队且战且退,分散突击。这时父亲厉声向身边的队员下令:“不要管我,全部分散突围,到指定地点集合。”就在万分危急的时刻,突然远处有人大骂:“耿聋子(伪军团长的绰号),狗娘养的,老子在这里和你拼了……”父亲知道这是战友们为掩护他故意引开敌人的追击,这时,父亲突觉身子一歪,随即被一位大娘拉进柴门,急忙将父亲引到西屋里隐蔽起来。随着枪声渐远,顽军收兵后,一直待到半夜时分,父亲告别大娘要去李庄和部队会合,这位不知姓名的大娘连忙让儿子领路乘着夜色脱离了危险……
  第三次大难不死:
  子弹横穿鞋底,棉袍五个弹洞
  也是在微山湖打鬼子时,一次父亲带着一个短枪班执行任务,被日军包围,他们仗着地形熟,关键时刻又有群众掩护,父亲带领战士们浴血奋战,巧妙突围,日军在后面穷追不舍,并用歪把子机枪猛烈扫射,他们借着夜色作掩护,黎明时分到达安全地域后,父亲的警卫员和几位战士惊奇地同时发现:“胡大队长你的胳肢窝里的棉花怎么都翻出来了?”父亲低头一看果不其然,一个小战士过来一数有五个子弹穿过肥大的棉袍,却没有伤到一点皮肉,更有离奇的事在后头,一位战士又发现父亲左脚的布鞋底一个洞,待脱下鞋来一看,果然在鞋底由后到前斜方向有一个明显的子弹划过的痕迹。战士们顿时乐开了花,纷纷说:大队长到底是老红军,真神!小鬼子的歪把子机枪就是打不着你……
  第四次大难不死:
  一颗哑弹,救了父亲的命
  在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相持阶段——1942年。由于微湖大队与铁道游击队密切配合,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日、伪、顽对我们几支抗日队伍恨之入骨,曾在夏镇张榜悬赏几千大洋取他们几个大队干部的人头,微湖大队出了个叛徒王二么,在他的叛徒嘴脸暴露前,有一次,父亲带一个小分队执行任务返回驻地途中,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为躲避鬼子的巡逻车,在一个破庙里作短暂休整,战士们分散着和衣而卧,或坐在地上吸烟解乏,由于到处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父亲挨坐在靠庙门边的墙根闭目养神,手里握着二十响驳壳枪以应付突发情况,并不时警觉地观察着庙门外的动静。这时,只觉得身后有点不正常的响声,后脖颈似乎被一硬物顶着,若即若离,还听到一声扣扳机的声音“啪”!父亲下意识的感觉到可能有叛徒暗算他,好拿他的人头邀功悬赏。然而,奇迹出现了,这是颗臭弹,哑火了。父亲又这样奇迹般地躲过了一劫。
  第五次大难不死:
  群众掩护,躲进棺材智脱险
  1943年冬,父亲带微湖大队一个小分队,到湖西一个较有名的大地主家“借粮”,实为征粮。父亲正在与大地主交涉时,其儿子从后院爬墙偷偷跑掉向日伪军报信,结果,他们很快被鬼子伪军包围了,父亲率领战士们冲出地主院门,左冲右突,一排手榴弹齐刷刷地扔出去后,借着爆炸产生的烟雾,杀出一条血路,拿出飞毛腿的看家本事一路狂奔,很快将紧追不舍的日伪军甩下一大截。但敌人仍然不肯罢休,正在万分危急之时,从邻村的土道上过来一支吹吹打打披麻戴孝的送葬队伍,大约有五六十人的样子,队伍中间还抬着一个大棺材,领头的老汉认识他们是微湖大队的游击队员,赶快招呼他们混进送葬仪式的行列中。匆忙换上孝服,将父亲特意安排躲进棺材里。接着队伍又吹吹打打照旧前行,待日伪军追到近前拦住问看没看见被皇军打散的土八路,只见领头老汉平心静气地说:往西边跑了……
  父亲动情地说:微山湖区乃至整个山东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功劳是非常巨大的,党史军史,应该对此有充分的评价和记载。对伟大的八路军和抗日游击队所取得的光辉业绩一定要好好歌颂并发扬广大。
  曾与父亲并肩作战、出生入死的一位老战友有感于老人一生的传奇经历,书赠打油诗一首:
  桂林老红军,实在不简单。
  身经千百战,子弹未曾沾。
  几次遇大难,每度皆安然。
  我军一福将,长寿享天年。
  值得庆幸的是,在中共山东省委的关注下,由省、地、县共同出资,于2004年7月在微山湖畔,古运河旁,建起了碑体总高为43.2米,整体气势恢宏,雄伟壮观的《微山湖抗日游击大队纪念碑》以告慰先烈,以示后人。
  笔者仅以此文向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牺牲的先烈和仍健在的老红军、老八路、老解放、老干部、老党员们以及微山县的人民群众表示深切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他们的英雄业绩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