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癣:五柳村/怀念耀邦/郑仲兵/胡耀邦在中宣部的日子zhengzb00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9:14:55

胡耀邦在中宣部的日子

---主要活动和言论

郑仲兵


耀邦在一年零三个月的中宣部任内,不知做了多少工作,在有
限的部务活动中,留下了许多如珠如玑的言谈,诸多观点堪称“微
言大义”。经过二十年逝波实践的检验,现在看来也是不朽的。笔
者根据有限的记忆和有限的资料,谨将耀邦在中宣部的主要活动和
言论按时间顺序摘记如下:


【一九七八年】

十二月廿五日,胡耀邦任中宣部长。

十二月廿九日,耀邦到钧鱼台中宣部驻地报到,并与十三级以上干部见面、谈话。

十二月卅一日,耀邦在全国政协礼堂召开中央宣传系统所属单位领导干部会,和大家亲切见面并作长篇演说。


【一九七九年】

一月二日,华国锋同耀邦、乔木交谈全国政治思想动态、把握总的趋势问题。中国文联举行新年茶话会,耀邦出席并讲了话。

一月三日,耀邦在钓鱼台十七楼会议厅和中宣部全体工作人员见面。同日,召集联系单位负责人会,强调加强经济宣传,提出实行按劳分配、解决经济体制等问题。

一月七日,耀邦主持召开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并在开幕会上讲话。

一月十一日,耀邦在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闭幕会上讲话,宣布中央批准为“中宣部阎王殿”案彻底平反。

一月十三日,中宣部例会。耀邦讲话中提到,“对青年要善于引导”,要考虑青年的特点,从青年的实际出发,“不要把青年报办成第二党报”

一月十七日,中宣部例会。交流文化界情况。耀邦指出:“两类生产(物质、精神)都应大干快上。总的说,都很穷、一穷二白。穷——物质财富少,白——文化水平低。两类生产互相促进。精神不光是指文化、艺术,还有思想理论等。”

一月十八日,耀邦主持召开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并在开幕会上作了题为《理论工作务虚会引言》的讲话。
一月廿二日,耀邦传达邓小平对务虚会的指示。《中国青年》负责人报告《中国青年》复刊第一期被汪东兴和发情况。一月廿四日,中宣部例会。交谈新闻工作情况。耀邦提出:“办好报纸的标志,两条很重要:一看有没有好新闻,一看有没有好言论。”在谈到工业问题时,他把“体制问题”列为六大问题之首。

二月七日,中宣部例会。当反映上海“知青”要求回上海、闹事等情况时,耀邦的视角非常有意思,他说:“这是最近落实政策,搞民主的副产品”。“这是因流毒未肃清,问题成堆。要快刀斩乱麻,不要拖。一时不能解决,要创造条件。”并告诫:“从五七年‘反右’以来发动的历次政治运动、阶级斗争,也是建立在错误分析形势和情况的基础上,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尖锐化、人为化的错误。是封建独裁、个人专断、家长作风、唯意志言论的体现”。反映了他的政治气度。

二月十六日,务虚会第一段结束。二月廿六日,文化部党组作出决定,为所谓“旧文化部”、“帝王将相部”、“才子佳人部”、“外国死人部”的错案彻底平反。耀邦在文化部召开的全国艺术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希望文艺界产生未来的鲁迅、梅兰芳、聂耳、洗星海。二月廿八日,耀邦在中宣部讨论新闻工作会上讲话,著重提出“一定要使我们的报刊办得丰富多彩,各有特色,满足我们社会上各种人的精神需要”。提出,“随著形势的好转,适当增加些刊物是必要的。”

三月八日,全国新闻工作会议开会。三月十日,耀邦在新闻工作会议上第一次讲话。提出为适应党的工作重点转移,新闻工作自身如何“重点转移”的意见。

三月十一日,耀邦在新闻工作会议上第二次讲话,提到中央正在研究“解决国家体制和领导方法的问题”,要求报纸、新闻发挥监督职能——批评、表扬的职能。

三月十八日,耀邦在新闻工作会议上第三次讲话(闭幕会上讲话),提出“要把解放思想的重点放在研究新问题上”。还提到党性与人民性关系问题:“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离开人民性就不叫党性。……党的唯一宗旨是为人民谋利益,只有一个宗旨,没有第二个。”

三月廿一日,耀邦在中宣部召开的新闻、广播、刊物对国外宣传报道工作的汇报会上,对改进对外宣传报道工作发表了意见。特别提到,“不要把大家封闭起来,不敢想,不敢做。国际新闻和国际评论也不要瞎指挥,不要统得太死,要适当放宽些。”

三月廿三日,务虚会第二段开幕。

三月廿八日,耀邦在预备会上讲到:“以粮为纲在一段时间起了作用,後来成了紧箍咒。”

三月卅日,邓小平到会作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报告。四月二日,耀邦在务虚会结束会上讲话说:“这个会开得怎麽样,最保险的办法还是要历史的考验。实践是唯一的标准!”

四月三日,耀邦就对外经济宣传问题写了一个批示,指出要大胆解放思想,振奋革命精神,敢於打破陈规,敢於别出心裁。

四月四日,务虚会结束。
四月十二日,中宣部碰头会。耀邦欣喜地向大家通报:“国内农村形势好,喜气洋洋。”他接书指出:农村农业的问题“一个是想得太窄,第二个是限制太死”。工业也有类似问题,“一个是想得太偏,第二个是统得太死”。农业“只想粮食”,“动不动就说搞资本主义”;工业“老想钢,钢的阴影长期笼罩我们”。结果把农业。工业的好多东西都挤掉了。他还指出:“不要老治水,要造水。造林可以蓄自然水,造林就是造水,造了粮、造了轻工业。”

四月十八日,中宣部例会。耀邦讲话中提出:“我国工业从计划到管理都非改革不成,否则不能前进,……不仅要改,还要大改”。“希望宣传战线的同志都钻研一下工业,用二三年时间”。“宣传机关不大改,不走在前边,担负不了任务。”

四月廿五日,中宣部例会。耀邦提出:“要趁超资本主义,还是要提高积极性,我们的体制越来越束缚积极性。我们的改革是革命。改革六方面:一计划,二财政,三物资管理,四市场,五外贸,六企业管理。”

四月廿八日,耀邦对(文汇报)两篇文稿提出批评说,报刊同志修改读者来稿可以在文字上作点修饰,但更改事实是很不好的;修改观点,要同作者商量;要同投稿者实行一种民主商量的正确关系。文章要分说理,富於感染力。

五月九日,中宣部例会。交谈文化界情况。耀邦插话:“‘文艺为工农兵服务’这个口号不要强调了吧,也不批评,但不宣传”。“反对长官意志不是反对领导,可写篇文章谈‘长官意志’。”

五月十六日,中宣部例会。耀邦提出发展小城镇和它的作用问题:“城乡结合,现在有几万个小城镇,要逐步建成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设小城镇,从服务业、手工业等搞起。”

五月廿四日,耀邦在中宣部例会上提出:“中等教育要增加职业课,要办职业学校”。“文化场所怎麽搞由中宣部、文化部联名向中央写个报告。文化队伍要放手,搞自负盈亏”。

五月廿六日,耀邦在广播局各地记者站记者会上讲话指出:“广播,一是教育工具,二是娱乐,丰富人民精神生活。”

五月卅日,耀邦在中宣部例会上提出:我国现有政法人员、律师人数太少,“增加一百万人也不多”。*提出,“积极引进外资这个方针不能动摇”。

六月六日,耀邦在中宣部例会上提出,经济宣传要强调:“第一,要把轻工业搞上去,许多地方还没解决。……工业调整最重要的是把轻工业搞上去。第二,轻工业抓什麽?现在布局上有问题?一谈轻工业就是50年代的八大产品:布、糖、纸、烟、手表、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不知道群众要求的是什么。轻工业包括范围很大,可以开列几百种产品。……可以和外资合营。”

六月十四日,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宦乡应耀邦之请来中宣部做访美考察(主要考察经济)观感报告。

六月廿五日,团中央等单位来中宣部谈“文革”中民间传抄小说《第二次握手》事。该书及其作者张扬被“四人帮”判处死刑,在耀邦的多次过问下“起死回生”。

七月十一日,中宣部例会。研究中宣部《关於宣传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几个问题的通知》,耀邦在插话中批评现行的“全民所有制”:“什么全民所有制,是全民所无,全民所养”。“几十年的教训,就是不要搞‘残酷目争、无情打击’。像张志新这样的优秀分子,我们有几百几千,像张志新这样遭到杀害的,有三十万人。”他又一次指出:“中央感觉,报纸、刊物、电台四化内容不多。不是别的不要,而是一切服从於四化,一切服务於四化。思想理论要博到四化上来。”关於干部学习,耀邦说:“不能只搞理论学习。要全面,还要学科学,搞调研,开动脑筋,只搞理论学习我们要犯
暗设。”

七月廿日,中宣部例会,研究对外宣传问题。耀邦措出,对外宣传的毛病在於:“1、管理控制太严;2、思想太僵,犯片面性毛病;3、调子太单调;4、语言太干瘪。最好搞一个对外宣传领导班子,我去请示中央。”

七月廿五日,中宣部例会。于光远、马洪讲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耀邦说:“今後要打翻身仗,首先要考虑冲破阻力”。“我们自己要钻进去,一要钻自己的实际情况;二要钻外国的”。“对广大干部和人民要教育,把他们从无知当中解放出来,把习惯势力改过来。”

八月一日,中宣部例会。纣沦党风和干部作风问题。耀邦提出:“要批‘有权就有一切’,……要把这个理论搞臭。”

八月八日,中宣部例会。耀邦在发言中表示“赞成继续讨论真理标准问题”(邓小平不久前提出在军队搞真理标准问题补课)。他提出:“要注意文风、注意讨论问题的思想方法”,共五点:1、不管什麽文章、特别是理论文章不要浮夸不实;2、不要杀气腾腾、慷慨激昂,要分说理、留有馀地,对青年人不要“围剿”;3、不要偏激、过头,片面性,多做历史分析、全面分析;4、不要从概念到概念;5、不要前後矛盾。

八月十日,耀邦在中宣部召开阶级斗争理论小型座谈会。耀邦在发言中说:“我们说阶级消灭了,是说剥削阶级消灭了,这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际问题。没有剥削阶级,当然也没有被剥削阶级。五七年确实扩大化了,人为地主观地搞阶级斗争,……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必然要碰得头破血流。”

八月廿二日,耀邦在中宣部例会上说:“黄帅考了三百二十分,不录取,小孩子犯错误,能让她自己负责吗?有的同志就没有大眼光”。“黄帅如吸取教训,四五年後也可能了不得。一个人有正反两方面经验,就很了不起。”

八月廿三日,耀邦会见广播局召开的电视节日会议代表并讲话:“广播电视是现代化的宣传工具,前途很大,比电影的大”。“要使人们革命理想、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奋斗目标、生产知识。欢悦的精神生活统一起来,浑然一体。……艺术品离开政治不行,但艺术品离开艺术就不是艺术品,那看‘毛选’好了,看电视干嘛?”

八月廿六日,耀邦召集第二次阶级斗争理论座谈会。耀邦在发言中说:“康生等曾把政治态度列为划分阶级的标准,这个问题要澄清一下”。“这些年搞的,有些是阶级斗争扩大化,但有些不是,而是颠倒了的或无中生有,如‘内人党’,根本就没有,怎麽说是扩大化?”

八月廿八日,耀邦在中央国家机关讨论上访问题会议上提出:“高中级干部要亲自处理群众上访问题”,“中央要求党政军领导同志都亲自抓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

九月二日,耀邦召集有关人员开会,要求关心上前人员、认真解决他们的问题,批评一些倍访部门和人员“感情上不关心别人的疾苦,政策上死、不灵活。如‘右派’改正回城,先是态度不错,後来回城人多了,又发通知说,原则上不让回,搞一刀切。几万人吊在当中成了黑人。”

九月五日,中宣部例会。耀邦指出:“把农业搞上去最大的动力是什麽?就是落实政策。……要尊重调动农民积极性,其他方面也要为提高农民积极性服务。”

九月四日至七日,因〈河北文艺〉发表青年作者李剑〈歌德与“缺德”〉引起文艺界风波,在耀邦建议下中宣部召开尊题文艺座谈会。目的是树立文艺批评新风,加强文艺界团结,繁荣文艺创作。

九月六日,耀邦到会同作者并与会者进行长时间的推心置腹谈话。耀邦循循善诱、与人为善、治病救人的讲话和态度,为文艺界树立了很好风范。

九月六日,耀邦主持邓拓追悼会。

九月廿五日,耀邦出席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

十月廿九日,耀邦出席四次文代会党员代表预备会并发表讲话。要求文艺战线的党员,不仅是文艺家,还应是政治家。把过去个人得失、委屈放开,丢到太平洋去;多想想怎样为繁荣我国文学艺术而奋斗。

十月卅日,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开幕。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致词。

十一月十六日晚,中宣部、文化部联合举行招待会。耀邦讲话说:“历史将证明,这次文代会是我们国家文艺战线一个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我们的总目标,是要建设一个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样的强国,应该是经济上发达富强,政治上安定团结,文化上繁荣兴盛。”

十二月四日,耀邦主持召开全国地、县宣传工作座谈会。出席会的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长。会议讨论中宣部〈关於加强农村宣传工作的几点意见〉、〈关於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几项意见〉两个文件。耀邦在会上的长篇讲话,是非常有分量有价值的。虽然讲话的角度主要是为阐明宣传工作如何适应重点转移、经济建设问题,但比较系统地反映了耀邦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深刻观察和认识,反映了他对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许多非常精辟的见解。

十二月十九日,耀邦会见全国教育工会工作会议代表并讲话。

 

【一九八○年】

一月十五日(大年除夕前两天)下午,中宣部在钓鱼台会议厅举行迎新春会。部内职工和宣传口各单位代表们早早就到会人座。耀邦也来得很早。他和几位副部长及宣传系统的领导坐在中区第一排,他坐在最中间(会务人员安排的)。因为还要等几位老同志到来,耀邦正热情随意地和周围人谈天。突然,他兴奋地站了起来,喊道:“李老,你来啦?”大家这才注意到身材硕大、满头白发的卓然老人出现在门口,双手扶着老人,一直把他迎到原是自己坐的位子。有顷,周扬也到场,耀邦再次迎上去。这种场面,真使大家开了眼界。

李卓然是法国勤工俭学共产主义小组的老战士、中国共产党的元老、老资格的宣传理论家,满腹经纶不得伸展。只有如胡耀邦者才理解、尊重和珍爱他。笔者在中宣部呆了“五朝”,上述场面於耀邦离去後,是再也见不到了。

晚上,举行聚餐。耀邦带著几位部长挨桌向职工们——他的同事,—一碰杯敬酒,不断地嘘寒问暖,说些俏皮话,大厅里爆出一阵阵欢笑。虽然当时餐桌上只有二锅头、粉条吨肉一类的粗酒淡菜,但却让大家顿生“同饮黄龙府”之慨。这种场面在他之後,同样也“凤去台空江自流”了。一月廿三日至二月十三日,中宣部委托中国剧协、中国作协等单位召开剧本座谈会。二月十二日耀邦到会讲话。强调:“切实保证人民有进行文艺创造和文艺批评的自由”。“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决不是违背客观规律,凭个人意志独断专行。”提出:“在我们社会主义精柙文明的园地里,有三个高峰:思想理论高峰,科学技术高峰,文学艺术高峰,达不到这三个高峰不叫四个现代化。”

二月廿三日至廿九日,在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耀邦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任命王任重接替胡耀邦任中宣部长。中宣部的干部可谓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所谓喜,是因为耀邦当总书记是众望所归;所谓忧,是因为耀邦终於离开了中宣部。

三月十二日,在中宣部履行部长交接的例会上,耀邦以中宣部长的身份作了最後一次讲话。他说:“做了一年工作,不是自吹,不能把自己看得一钱不值。但也有议论,主要对我,也是对《人民日报〉。说我讲得太多,做得少,讲得不慎重,对宣传方针掌握不紧。”和自己有关的话,他就说了渲麽几句,没有豪情壮别的话,也没有依恋惜别的话。接著叮咛同志们“宣传应注意两点,一不要忘记抓经济工作;…。··二今年著重抓党的建设”。嘱咐大家在刘少奇平反昭雪宣传上要注意的问题;还介绍了书记处分工情况。仿佛还是在任的宣传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