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严重会怎样:【引用】《孟子二章》中考链接金题宝典 - 含雨冰心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29:53

《孟子二章》中考链接金题宝典

一、(09年山东省临沂市12分)[甲] 天时不如地利,……战必胜矣。[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解释文中加线的字。(2分)①兵革非不尖利也           ② 足兵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④民信之矣              
2.翻译。(4分)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3.[甲] 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3分)

 

4.你认为[甲] [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分)

 

二(08年浙江省湖州市8分)天时不如地利,……战必胜矣。1.解释加线的词(3分)

① 池非不深也        ②委而去之       ③兵革非不坚利也            

2.翻译(2分)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结合现实,谈谈你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理解。(3 分)

答:                                                        

三、(09 年北京市9分)舜发于畎亩之中,……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加线词。(2分)(1)舜发于畎亩之中      (2)人恒过然后能改   

2.翻译(1)饿其体肤 _______       (2)行拂乱其所为  _________

3.阅读第②段,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3 分)

 

四、(09山东济宁市15分)【甲】人恒过……而死于安乐也。【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⑤引:拿来。
1.解释加线词语(4分)①人恒过然后能改            ②其母引刀裂其织 
2.翻译(4分)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3.【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4分)

 


4.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五、(09辽宁省大连市7分)舜发于畎亩之中,……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加线的词。(3分)(1)发于声而后喻 (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

(3)然后知生于忧患 (        )

2.翻译。(2分)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请概括回答“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是人”指的是哪一类人。(2分)

答:

六、(09湖南省衡阳市7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选出加线字用法相同一项(1分)A.困于心苛政猛于虎也B.苦其心志帝感其诚      C.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肉食者谋之D.舜发于畎亩之中何陋之有         )

2.选出下列加线词词义相同的一项:(2分)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上使外将兵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在乎山水之间也

C.人恒过,然后能改 还过岳殿东D.征于色,发于声野芳发而幽香

3.下面理解不正确一项:(2分)A.本文第一、二段主要论证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都是在困境中造就观点。B.本文第三段从人应有“生于忧患”的心态角度,对上述观点进一步阐发。C.本文第四段提出文章中心论点,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沉迷于安逸享乐。D.从全文看,主要是从“生于忧患”角度来论证的。(      )

4.本文主要论述了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先经受多方面的艰苦磨砺,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结果或成就的道理,请列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2分)

 

七、.(09辽宁省辽阳市10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孟子幼时,其舍①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②旁。孟子又嬉为贾人③炫卖④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子也。”复徙居学宫⑤旁。孟子乃嬉为俎豆⑥揖让进退⑦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选自刘向《列女传·卷一·母仪》)【注释】 ①舍:住屋。②市:市场。③贾人:商人。④炫卖:边喊边卖。⑤学宫:学校。⑥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祀仪式。⑦揖让进退:即打躬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1.解释句中加线词(4分)①入则无法家拂士(      )②行拂乱其所为(      

③此可以处吾子矣(       )    ④处江湖之远(       

2.翻译。(2分)(1) 此可以处吾子矣。

(2)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甲文列举六位历史名人成才史实和乙文“孟母三迁”故事都说明了什么?(2分)

 

4.“孟母三迁”成就了孟子,使他“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也说明了孟母具有忧患意识。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名句有什么现实意义?(2分)

八(08年浙江省衢州12分)舜发于畎亩之中,……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句中加线词(4分)(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必先苦其心志(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对句中加线词理解错误一项(   )(2分)

A.舜发于畎亩之中(的)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到)

C.行拂乱其所为(他的)        D.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因而)

3.翻译。(4分)(1)曾益其所不能。

(2)人恒过然后能改。

4.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2分)

九、(06年河南省10分)(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二)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注:①焦思:焦虑思考。②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解释句中加线词。(2分)(1)衡于虑而后作        (2)人恒过

2. 翻译(2分)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3.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
  
 4.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简要谈谈认识。(4分)
  

十、(05北京市海淀区12分)舜发于畎亩之中,……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 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两方面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现在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 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举例具体分析。(3分)

 

3. 选文第③段紧承上文从正反两方面加以推论,其从正面推论是哪句话?(3分)

 

4. 孟子以六位历史人物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下面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是哪两句?(3分)A.  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B.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C.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D.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十一(05年太原市13分)〔甲〕人恒过……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④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⑤得反国。〔注〕①出亡:失国后逃亡。 ②发政举事:施政办事。 ③侍御:侍从妃子。 ④谄谀:奉承拍马。 ⑤卒:终于。

1.〔甲〕文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乙〕文作者认为宋昭公失国逃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 (2分)

2.解释加线词。(4分)(1)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2)而后喻 喻:

 (3)至于鄙 鄙:         (4)被服以立被:

3.翻译。(4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4.〔甲〕〔乙〕两文在内容上有很多相通之处,请选择一点具体谈谈。(3分)

 

  

     

十二、(05年吉林省12分) 人恒过……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孟子》是____________家之经典之一。(1分)
   2. 第一段“曾益其所不能”中之“曾”之意思是什么?(1分)____________
   3. 谈谈你对“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之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论语》中孔子曾称赞他之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结合本文,谈谈颜回之故事能说明什么道理。(4分)
  5. 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警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两千多年后之今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名言能引起你什么样之共鸣?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05年安徽省芜湖市16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加线的词。(2分)  (1)困于心衡于虑 衡:         (2)发于声而后喻 喻: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标示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c.行拂/乱其所/为 d.入则/无法家/拂士
 3.翻译。(4分)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文章通过人必须经受磨炼才能有所作为的论述,阐明了怎样的道理?(用文中语句回答)(3分)
  

5.请你从历史或现实中,举一个经历艰苦磨炼终于成就不平凡事业的人物事例。(5分)

 

答案

一(09年山东省临沂市12分)1.①兵器  ②军备(军队) ③  疆界(答“限制”也算对) ④信任,信用2. ①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②从古到今,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信于民,国家就无以立足。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民无信不立(或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4. [甲] 文重点强调的“人和”(“得道”)与[乙]文重点强调的“民信”(“取信于民”),二者有密切的相关性。“民信”(“取信于民”)是“人和”(“得道”)的重要条件(或“内容”)之一。

二(08年浙江省湖州市8 分)1.( 3 分,每个l 分)① 池:护城衬。②委:放弃,丢下③兵革: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2 、( 2分)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或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3.(3分)能联系现实,言之有理,文从句顺即可。

三、(09 年北京市9分)1.(1)起,指被任用(2)犯错误(或:犯过失)2.(1)使他经受饥饿(之苦)。(或: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身体消瘦)(2)使他做事不顺。(或:所行不顺,使所做的事颠倒错乱。/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所行不顺,使他的经历总是不顺畅如意)3.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

四、(09山东省济宁市15分)1.①常常犯错误②割断2.①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②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3.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乙文以叙述为主,用引刀裂织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4.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的道理。(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意思对即可)

五、(09辽宁省大连市7分)  1.(1)明白(了解、知道) (2)如果(假若) (3)这样 2.(通过这些)使他(们)的心惊动,使他(们)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们)所没有的才能。3.受艰苦磨炼之后,能够成就不平凡事业的人。

六、 (09湖南省衡阳市7分)1.B2.B3.D4.示例:“逆境能成才”的历史人物①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②仲尼厄而作《春秋》③屈原放逐,乃赋《离骚》④左丘失明,厥有《国语》⑤孙子膑脚,兵法修列⑥不韦迁蜀,世传《吕览》⑦韩非囚秦,《说难》《孤愤》⑧《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

七、. (09辽宁省辽阳市10分)1.(4分) ①违背; ②通“弼”,辅佐③安顿; ④处在 2.(2分)(1) 这里可以安顿我儿子了。( 2)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3.(2分)围绕“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来答即可。4.(2分)围绕“要居安思危,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要增强忧患意识”来答即可。

八、(08年浙江省衢州12分)1.(1)(被)选拔(2)责任(使命、任务)(3)使……困苦(4)了解(明白)2.D 3.(1)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能。(2)人经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4.生于忧患(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九、(06年河南省10分)1.(1)奋起,指有所作为(2)经常2.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 3.(1)内有法家拂士(2)外有敌国外患 4.(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用自己的话解说也可)(答出是否有现实意义,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十、(05年北京市海淀区12分)1. 治理国家(1分,意思对即可)  忧患可以使人和国家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和国家萎靡灭亡2. 这段文字以“先必”二字领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构成一组排比,读起来一句紧似一句,非常有气势;且这组句子句式较整齐,以短句为主,和前后较长的句子搭配起来,死全段句式富于变化,读起来节奏感很强。3.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4. A D

十一、(05年太原市13分)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谄谀者众 2.(1)通“弼”,辅佐 (2)了解,明白 (3)边境或偏远的地方 (4)通“披”,穿着3(1)内心忧困,思虑堵塞,这样才能有所作为。(2)宫内和朝廷中都听不到有人说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样的境地。4.示例1:〔甲〕〔乙〕两文都谈到了“法家拂士”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甲〕文说“入则无法家拂土,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乙〕文则通过宋昭公的例子具体说明了这一点。示例2:〔甲〕〔乙〕两文都谈及了如何对待过失的问题。〔甲〕文说“人恒过,然后能改”;〔乙〕文中的宋昭公“亡而能悟”,有过能改,终于返回了自己的国家。

十二、(05年吉林省12分)1 儒2“增加”或“增” 3 围绕“成才离不开主观努力”来答即可;能写出原句的意思亦可。4 围绕“痛苦和磨难可以造就人才”来答即可;答“生于忧患”亦可。5 围绕“物质生活优裕了,仍然需要忧患意识”或“因有忧患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来答即可。

 十三、(05年安徽省芜湖市16分)  1.(1)通“横”,梗塞”不顺。   (2)明白,了解。 2.b解析:考查文言句读。可依意义来划分。a应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行/拂乱/其所为”,d“入/则/无法家拂士。”。  3.(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略。解析:抓住两个要点:①历史或现实中成就不平凡事业的人;②他必须是经  过磨炼才成功的。语言要简炼,例子要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