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症状痒吗:餐桌上的植物史之一——五谷杂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5:20:42

餐桌上的植物史之一——五谷杂粮

 

   五谷杂粮系列一  小米
  小米,书面的说法叫粟,古代也称禾,在中国北方把没有脱粒的粟俗称谷子。它属于人们长说的五谷(粟、麦、稻、黍、菽)之一。小米最大特点就是耐旱,耐贫瘠的土地,不怕酸碱。农谚就云:“只有青山干死竹,未见地里旱死粟”。
  
  粟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栽培谷物,它是由野地里的狗尾巴草驯化过来,谷子地里的狗尾巴草在幼苗时期很象谷子,叫做“莠”,成语“良莠不齐”就由此产生。在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遗址和7000多年前的磁山遗址都曾出土过炭化粟。黄河流域的早期文化是典型的旱农耕作文化,也就是小米、糜子文化。女人掌权原始社会,人们可没有什么水利设施去伺候娇贵的小麦等作物。
  
  原始社会人们开始怎么吃小米?烧熟了吃。古人把小米放在石板上烤熟,然后一把把吞下。《礼记》中记有“燔黍捭豚”就指此事。郑玄作注说:“古时人没有锅烹饪食物,就用石板来烤肉与小米。”说白了,那时人们成天就吃烧烤,估计那时人口腔溃疡患者很多。
  
  那时人们吃的粟脱粒不净,味道粗散干涩,难以下咽,如果看见有人吃烤小米,突然出现翻白眼,张开嘴巴紧急情况,那得马上递给他水,肯定是一把小米卡在喉咙里了。人们一看这不行,于是使用陶器烹煮食物应运而生。最早小米饭、小米粥也就出现在人们的食谱中。《古史考》上就说:“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不过发明小米饭,小米粥可不是黄帝功劳,中国古代传说喜欢把集体发明赐予某一个人,如把草药发明给予“神农氏”,八卦发明给予伏羲等等,幸亏那时没有专利法。
  
  从上古到先秦时期,小米都是北方的首要的粮食作物,汉书记载董仲舒上书就说:“《春秋》其它作物歉收不记载,而小麦和小米歉收就记载,可见圣人在五谷里最注重就是小米和小麦。”。在古代小米还作为工资支付给官员,说某人是多少石官员,就是说这个人一年能得到多少石小米工资。这种支付方式在建国初期也在施行,建国初期人们工资都要折换成小米计算,几级职位折换成多少斤小米。
  大家可以看看这一份小米工资单: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委员会(主任周扬、副主任陈微明)下发了“北平专科以上学校教职员工警薪给暂行标准(草案)”,对于薪给数额作出规定。
  大学校长:月薪小米1300斤至1500斤;
  专科学校校长或独立学院院长:月薪小米1000斤至1300斤。
  
   ………
  (此单见于华夏出版社《知识分子与人民币时代》,这种支付方式一直到1953年普遍实行工资制后才废除。)
  隋唐以后水利设施发展使水稻,小麦种植面积扩大,但是小米仍是北方人主要口粮。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水利建设大量兴起,小米地位才被小麦,玉米等所替代。
  
  小米颜色很多,俗称“粟有五彩”,有白、红、黄、黑、橙、紫各种颜色的小米。现在人们多喜欢金黄油润,晶莹透亮的小米。为此一些不法商贩用染料制造染色小米,辨别是否是染色小米,可取少量小米放于软白纸上,哈气使其润湿,然后用纸捻搓小米数次,观察纸上是否有轻微的黄色,如有黄色,说明小米中染有黄色素。另外,也可将少量小米加水润湿,观察水的变化,若有轻微的黄色,表明掺有黄色素。
  
  小米早已不是主食了,只是作为调剂伙食的一种方式,现在是品而不是食了, 小米中不含面筋,不适于制作发酵面食,主要用于制作烘烤饼、摊煎饼和煮米粥。一小碗熬到火候的小米粥,清香、味美甘滑别有一番风味。在工作压力之下,现代都市白领胃部不适已成通病,吃了小米后能开胃又能养胃,具有健胃消食、防止反胃、呕吐的功效,因此你没胃口、食欲差的时候,小米粥的作用不亚于开胃菜。中医认为小米味甘咸,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内热者及脾胃虚弱者更适合食用它。另外小米因富含维生素B1、B2等,还具有防止消化不良及口角生疮的功能。

 

 

 五谷杂粮系列二、 稻
  民以食为天,什么食物最重要。是稻米,在亚洲约有20 亿人口的食物60~70%是来自稻米和它的副产品。中国人口大部分分布在南方,因此中国人也大多以稻米为主食。可以说稻就是生命,一点也不夸张。
  
  7000多年前的浙江河姆渡遗址已经有稻发现,此后稻米就在中国南方广泛种植。魏晋南北朝以前是粟为主的饮食文化,因为人口、经济中心在北方。随着经济中心南移,和南方人口大量增加。水稻取代其它农作物成为升为五谷之首。
  
  稻米有大类,籼米和粳米,籼米米粒较长,煮饭粘性较弱,膨胀性大。粳米短而厚,煮饭粘性较大,膨胀性小。
  当然还有一种分法,糯米和非糯米,籼米和粳米的淀粉都有糯性和非糯性之别。所以笼统地说糯米,其实还有籼糯和粳糯之分,非糯性的米便简称籼米或粳米。糯米吃起来富有粘性、柔性,特别适宜于酿酒和制作各式糕点。
  
  在古代的糯米除食用、酿酒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用途,是籼、粳和其他谷物都无法替代的。明朝南京城墙每块城砖都要用糯米粥“固其外”,至今残留南京城墙的砖依然不变形。安徽某地农村一座清代建筑大院,客堂地面用糯米加工铺成,两百年下来,仍旧光洁平滑,不裂不破,引起参观者啧啧称奇。
  
  香稻的是一种特殊稻类,香稻的根、茎、叶和花都有着香气。辛弃疾夜过江西上饶农村闻到香稻之香,就写下“明月别国高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不过现在城市里的人只好从想象中体会这种场景了。香米的香味很浓,但是如果象普通米那样煮饭,香味太浓反而不好闻也不好吃,只需用少许香米掺入普通米里,煮出来的饭就够香了。
  
  米刚收上来,不能直接吃的,得要去谷壳,去皮层(糠壳)。也就是大家长说的舂米,糙米是稻粒最外面的一层硬壳舂杵掉剩下的米。糙米营养好,但比较难消化,还需要再加工碾成白米。在加工过程中,因米粒的碾研程度不同,古代分为四级:粝、毇、粲、御;它们的关系是:“粝米三十,毇米二十七,粲米二十四,御米二十一。”粝米就是糙米,糙米的九折为毇米;八折为粲米;七折为御米。御米是专供皇帝吃的,特别的白,虽然好吃,却丢失了大量营养物质。
  
  人们在长期的饮食实践中发现,糙米不但能够充饥果腹,而且对人体有极大的营养价值。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糙米具有"和五脏、好颜色"的妙用,意思是说常食糙米,不仅可以安和五脏,去病延年,而且还能润泽容颜,使青春常驻。可见糙米不仅具有食用价值,而且还有医疗保健、养生延年的效用。现在机器碾的大米,遍数太多,平常老百姓都吃上过去御米级别大米,这种大米大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都被破坏了,所以大家应该吃些糙米,这样子很利于身体健康。
  
  现在有一种涂层大米,也就是给外表涂上葡萄糖液和植物油,以增加光泽,看起来很好看。但更要注意的是一些不法商人用的矿物油而不只是植物油,矿物油可有毒啊。
  
  清朝笑林广记中时有一个笑话,说一位地主在城里开店经商,请了一位教书先生教他的儿子读书。一天,先生问孩子们,大家每天吃的米饭是从那里来的?有一个儿子说,是从米仓里来的。另一个儿子说,是从街上米铺里来的。两个人为此争论不休。
  
  这个笑话似乎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为随着城市发展,许多人就象笑话里的两个孩子,认为只要有钱,稻米就可以从仓库里提,到市场上买,忘记了稻米是要从田里千辛万苦种植出来的。更有不少人不知道五谷杂粮长得是什么样子,有的年轻人初次到乡下看到初生的麦苗,惊呼道:“这么大一片韭菜地。” 因此让人人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并不过时,实在是太有必要了。

 

 

  五谷杂粮系列三 小麦
   小麦在世界上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它是最大粮食交易品(玉米为产量老二,稻米第三)。世界上1/3以上人口用小麦作为主要食粮。面包是西方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说文解字》就说“麦,天所来也。”意思就是小麦是上苍所赐给人类。
  
  小麦原产地是在西亚,中国小麦发现最早遗址是在新疆的孔雀河流域,也就是我们长说的楼兰,就是在楼兰的小河墓地发现了四千年前的炭化小麦。四千年前的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下游一带的沙漠绿洲中,却有着较充沛的水资源和高达40%的植被覆盖率。那时这里水中有游荡鱼儿,林中有飞奔的动物,翠绿的草地可以放牧,适于耕种的土地。在小环境里有着相当不错的生存土壤。但是唯一的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便是沙漠绿洲生态的脆弱性,一点点改变它会给生命造成意想不到的灾难。
  
  而现在只有望不到边际茫茫的黄沙,罗布泊70年代就已干涸。只有残破古塔和千年不倒胡杨(有句话这样说,胡杨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在倾诉辉煌的岁月。这里死去了两名重要人物就是科学家彭加木和旅行家余纯顺。这里也躺着让人遐想联篇的楼兰美女,发掘于楼兰小河墓地年轻女子,头戴毛毡帽,脚蹬一双牛皮筒靴,身裹毛织斗篷并别以木质别针,以一种朴素而又美丽的装扮安度着她在沙海之中的“沉睡”。我们可以称它公主,小河公主。,也许我们不该打搅她,应让她继续躺下去。 (资料来源于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新丝绸之路》)
  
  在三千多年前,也就是商中期和晚期左右,中原地区已经开始种植小麦,但是不是很普遍。小麦的地位并不突出,也就是说,在人们的饮食生活中处于次要地位,属“粗粝之食”。其原因并不是小麦不好吃,而是人们还没有找到加工小麦的方法,要吃麦子,不能粉食,只能粒食,也就是把小麦仁蒸煮成麦饭、麦粥吃,。不过人们对于小麦的营养价值还是肯定的。西晋张华在《博物志》中就说,常食麦“令人多力健行”。特别在军队里很受重视,是士兵的重要干粮。
  
  到了西汉,发明了石转磨,突破了小麦加工的难题,它既能磨脱谷物皮壳,又能作进一步加工,使小麦的麸皮从麦面中分离出来,做成了面粉。小麦才开始普及开来,但还是无法撼动粟在北方首要地位,因为麦生长期长,不大耐旱,它的需水量比粟大一倍。所以古歌中说:“‘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而华北地区雨量较小,秋冬春三季降水量更少,尤不宜小麦的播种和生长。直到水利设施普及的二十年代五十年代以后这种情况才得到改变。
  麦主要在北方种植,南方原先很少种麦,南宋初年,北方人大批地迁移到长江中下游和福建、广东等省。北方人习惯于吃麦,麦的需要量突然增加,因而麦价大涨,刺激了麦的生产。到明代小麦种植已经遍布全国,但分布很不平衡,《天工开物》记载北方“齐、鲁、燕、秦、晋 ,民粒食小麦居半,而南方闽、浙、吴、楚之地种小麦者二十分而一。
  小麦在西方很重要,因为西人主食是面包。阿莫斯图《食物的历史》就说:“小麦之所以能够赢得人们喜爱,是因为它能做成面包这种重要的食物。”但是在古时西方面包的主要成分却未不一定是小麦,在整个中世纪,西欧经常处于粮荒中。危机的原因来自各个方面(战争、统治阶级残酷),但是一个主要点就是是农业的低产。知道一点农业知识的人应该知道,小麦的单位产量在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中是最低的,又由于当时农业水平的低下。所以在整个中世纪 小麦的产量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之下。
  西方穷人长期以来食用的是成分复杂的面包(它各式各样的代用品做成,包括大麦、燕麦、黑麦的谷物,有时也用栗子和豆子磨粉来做面包)。由于它成分复杂,特别不容易发酵,所以吃起来也比较硬,可以当“凶器”使用。这种面包不会放糖、牛奶一类东西,这就是西方小说长说的黑面包。白面包则属于富人、贵族和教会特权者享用。当时的有一种加入牛奶并且用啤酒酵母来代替发面的精白小面包,叫做皇后面包。按着革命家的说法,这体现了教会和王权一体的丑恶。
  说到面食,我给大家提一下馕。
  小时候,父亲在测绘部队当了二十年兵,我出生在新疆,小时候每天都能看到太阳从雪山上升出,那雪山是天山的一部分,虽然最近也有六十公里远,但是照样看的清清楚楚。从新疆回来二十年了,从新疆朋友告诉我,夏天雪山已经没有雪,雪山的雪莲早已凋谢。这使我想起新疆许多东西来了。
  馕是维吾尔族常食用的食品。馕是各种烤饼(类似烧饼)的统称。现在大家吃的都是用小麦面做的是白面馕,解放前贫苦农民吃的馕 则是用纯高粱面制成的。从形状上看,馕有大馕(大似脸盆)、小圆馕(似轮胎状,中间空,有点象面包圈)和薄馕(薄如纸板,外边稍厚)几种。此外,用面粉加牛奶、羊油制 成的叫油馕,包以羊肉、洋葱馅的叫肉馕。现在的馕多配以各种香料,现烤出来的馕香气四溢,飘到鼻子十分的诱惑人。
  维吾尔族村镇上,家家户户都修有“馕坑”,这是专门为烤制馕建造的。 制作馕时,先发面,面团发好,然后一个个根据自己需要作好馕坯。在馕坑内生火(燃料用干牛粪、庄稼杆或 沙漠中的骆驼刺,呵呵牛粪可是纯天然的好材料,烤出来的馕是上品,现在牛粪馕可不多见了),将坑四壁烧热,取出旺火,在制好的馕坯上洒上少量盐水,将馕坯贴在坑壁上后馕坑加盖。根据馕的厚薄确定烤制时间长短。烤好 的馕十分香脆。
  在农村或牧区烤一次馕,往往够一家人吃上好几天。妇女们外出前,大多烤上一大筐馕,挂在院子里,供家人食用。维族人早晨起来,烧开奶子,加进砖茶,用这种奶子泡馕当早餐吃。出门放牧或下田地劳动,带的是馕,学生们上学带的也是馕,有时还带些瓜果(新疆水果那个叫甜啊,甜如蜜,甜死人),呵呵主副食都有了。馕而且容易储存,能储存好久。有一条记住,维吾尔族吃馕,都是掰开后再食用,不允许拿着整个馕咬食大家见到维族同胞也要这样,要尊重民族习惯啊。
 饺子也是北方人常吃的面食。电影《我的后半生》的有一个情节:溥仪与婉容大婚。夜 ,宫女上饺子,让溥仪吃饺子。宫女问溥仪:“饺子生不生?”溥仪果断说到:“不生。”也许就是这句话就意味溥仪的没有后代。为什么要问饺子生不生,得要从满族一个习俗说起。 
  满族人新婚时候要吃子孙饽饽,子孙饽饽由女家预备。此饽饽比平常的煮饽饽(煮饺子) 略小些。子孙饽饽要成双,此饽饽多煮成半生的程度,越生越好,由送亲太太送亲时带来,放在桃形或柿形的朱漆盒子里,盒面上一般印有金花如果是皇家则是龙风。装时,盒底垫红纸,两个饽饽用一根红头绳一头拴一个,取红线联姻缘引子孙。子孙饽饽装好后,用红绸子包裹起来,或由一小童拿着。拜完天地 新郎、 新娘入洞房,新人饮完交杯酒、吃完合喜面后,就要吃子孙饽饽了。吃时,新郎新娘仍盘腿坐炕 上,由娶亲太太和送亲太太喂,盛饽饽的碗叫子孙碗(随女方嫁妆带来), 筷子称子孙筷(男方家提供)。再由一小童在窗前连问几声:“生不生?新郎应声答:“生!”这时娶亲太太和门外的客人也都要一连声地帮助新郎答应:“生!”这是取“新娘多生子女”之意。然后娶亲太太和送亲太太,客人得要马上撤离。以免影响新人使周公之礼。当然也有可能也有小童在新人窗外听声,大人也不去阻止。
  奇怪是,国家强盛以否竟然和统治者繁衍能力有关,康乾盛世的时候,康熙和乾隆子女众多,康熙存活下来阿哥就二十多个,乾隆子女也众多,到了道光,道光还有九个儿子。下来咸丰就一个独苗—同治,同治死的早没有后嗣这好说,但是光绪活了四十多岁也没有后嗣。溥仪也终生没有后代,皇后婉容因不能忍受长期的孤守,和别人相通有了孩子。在溥仪的没有删节《我的前半生》中写到他把婉容刚生下来孩子扔进了锅炉里。别人哄骗婉容,说孩子送到堂兄那里寄养。于是婉容一直到死之前都给所谓的孩子在寄生活费。这未免是一种无法描述悲哀把。
   麦我们一般我们指的是小麦,当然了还有其它麦类,比如说大麦。燕麦,古代欧洲人吃麦主要还是吃大麦,只到16世纪后被小麦代替。现在大麦在世界上主要做啤酒,这可是世界级别饮料。世界大麦80%产量被化为啤酒,灌进人们肚子里。1斤大麦大概可以做4到5斤啤酒。啤酒的独特苦味是加啤酒花所造成的,它使啤酒带有特殊芳味和爽快的苦味。在炎热夏季几位朋友在一起,几瓶冰镇的啤酒,几碟小菜,是一种非常舒坦事情。另外藏族人吃的青稞也是大麦的一种,藏族人主要用它做糌粑。

 

 

 

 五谷杂粮系列四 黍
  黍,也就是北方人糜子,可能有些南方人没有见过,但要问陕北人,那基本都知道,因为有个特色食品,糜子面糕,它是将软黄米揉成团蒸熟,待发酵后滚成椭圆形条,凉后切成巴掌宽窄的薄片。它可以象糯米年糕一样炸着吃,也可以不炸蒸熟了蘸糖吃。刚刚出锅的炸糜子面糕,裹着一层金灿灿的嫩皮,仔细品味,外酥里嫩,然后你会感到淡淡的甜味中带着浓浓的糜面香。
  黍的名字,古名至今仍在使用。黍一般按糯与非糯为两种,其粘的称为黍子或粘糜子,不粘的称为糜子,籽粒去皮后叫黄米或者黄糜子
  以前北方没有糯米,吃粘食物就吃粘糜子。过去北方人年糕就是用粘糜子做的,上面提的陕北糜子面糕就是用粘糜子做的。
  贺敬之的《回延安》曾经提到糜子面糕,这首诗歌还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糜子在中国种植历史也很悠久,内蒙古赤峰郊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碳化糜子籽实,距今已有4000年的历史,在汉代以前,地位仅次于小米,排在小麦之上。为什么,和小米一样,好伺候,耐旱。两千多年《诗经》黍出现次数很多,比较有名就是那篇《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中意思是:糜子一片连一片,那糜子刚刚抽出穗头,我徘徊在田间小径,我的心如喝醉酒一样迷醉,理解我的人,知道我心中忧愁;不理解我的人,以为我有事情追寻。诗人在前后反复咏唱与此类似的句子。爱情的失落,生活的挫折等都让人忧愁。何去何从?这让人迷茫,不知所措。说起诗经这篇想起来一个笑话,黍是中国北方一般的谷类,南宋大经学家、理学家朱熹,他给诗经《王风•黍离》中对“黍”作的注曰:“黍,谷名,苗似芦,高丈余,穗黑色,实圆重。”天啊,那可是高粱啊,糜子可没有丈把高,更不象芦苇。朱大学者出这个笑话,因他是今天江西的婺源人,不认识北方作物。
  作为经学祖师孔子,也有个关于糜子的故事,出之《孔子家语》。鲁哀公请孔子参加宴会。鲁哀公赐给孔子一盘桃子和一盘黍米饭,孔子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饭就吃了,然后再吃桃。大概孔夫子懂得的养生之道,知道空腹吃水果对肠胃不利。
  
  可是孔夫子吃完后,满堂人都掩面而笑。鲁哀公说,小孔啊,你搞错了。这个黍米饭不是用来吃的,你看这个黍米很粗不精细,我不是让你用它磨牙,而是用来擦桃子毛的。你怎么把它先吃下去了呢?不过孔老夫子并没有面红耳赤,恰相反,一本正经地把鲁哀公训了一顿,说黍是五谷的首位,祭祀祖先时黍的地位最高,而桃子是六果的下品,祭祀不用它。上品下品之分怎么能混淆呢,怎么能用上品的黍来擦下品的桃呢,君子应该用下品擦上品,不应该用上品擦下品。于是,鲁哀公面红耳赤说,“你说得很对!” 其实桃子地位没有那么低,在先秦典籍里有记载用桃作为贡品的,孔子这是为自己狡辩。
  
  中国早期酒是用黍酿造的,商代的统治阶级是饮酒有名的,出土的酒器也很多,酒用黍酿造,可见黍在商代极为重要,过去酒可都是低度酒,也就是现在常见黄酒,稠酒。滤去酒渣倒在碗里大口大口喝。北方黄酒有很大部分就是用糯糜子做的,李白就好这一口,记得以前有人写文章,说某某谁喝酒能喝几斗,那可不是白酒。如是白酒那就酒精中毒呜呼哀哉了。这里提一下下李约瑟,他凭毕生之力写了中国科技史,就有一个重大失误,就是他理解典籍有误,认为中国晋代就有了白酒(蒸馏酒)了,其实公认白酒发明是在元代。

 

 

 五谷杂粮系列五、高粱
  九月九,酿新酒。好酒出在咱的手。…… 这首《酒神曲》红遍的大江南北。姜文一泡好尿成就一坛好高粱酒,看过老谋子导演的电影《红高粱》会对此记忆犹深。电影给我们展现出这样的场景:田野里有着大片大片的高粱,在清风的拂荡下,一望无际,绿浪连天。到了秋天高粱穗子被染的通红。高粱酿出的酒也是红的。这些场景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但是了解高粱的人可能不多,现在我们就说下这个高粱。
  高粱被中国的人工种植历史很悠久,现有考古发掘实物证据最早西周。最早见书本是公元3世纪处东汉末年的博物志,它纪录高粱古名,蜀黍。高粱广泛普及和使用是明朝以后。《本草纲目》就记载:“蜀黍北地种之,以备粮缺,余及牛马。”
  过去长城以北的人多用高粱碾成米,用来煮饭或熬粥,而长城以南的人大多把他磨成面粉用来做面条,馒头,糕。由于高粱为粗粮,含有单宁,含量高的口感有些涩味,口感不太好,过去多是贫民口粮。现在一些改良的高粱米在东北有一定销量,但是价格不便宜。
  高粱在玉米没有普及时候,是重要牲畜精饲料。战马要精壮有力,必须以高粱等精料饲之。每遇到大的战事,高粱价格就腾腾的往上涨,在电视剧《乔家大院》中主人公乔致庸就以朝廷要对西边用兵消息来调动高粱的价格。
  高粱中还有一种甜高粱,杆里含糖可以达到10%,可以榨糖。北方有的地方把它当作甘蔗吃。我们陕西把这种高粱叫涛树。小时候我们那街上经常可以看到,5分一大根,嘎吱嘎吱可以嚼老半天。
  山西有名汾酒和老陈醋就是用高粱酿造,中国的名酒如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也都以红高粱为主要原料。
  高粱有一定的药效,具有和胃、健脾、消积、温中、涩肠胃、止霍乱的功效。 高粱中含有单宁,有收敛固脱的作用,患有慢性腹泻的病人常食高粱米粥有明显疗效。高粱还可以做高粱饴糖,帚用高粱的穗可制扫帚。

 

 

 五谷杂粮系列六、玉米
  玉米的故乡在墨西哥洲,其栽培历史盖有五千年左右。1492年哥伦布在古巴发现了它,两年后把其带至西班牙。中国本不产此物,某些电视剧让唐代,宋代人家院子里挂上玉米棒子,那可是时空穿越。有一种推断说是,中国最早发现了美洲,证据就古代史书中记载扶桑国。扶桑就是玉米。《梁书》上云:“其国有沙门慧深来至荆州。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扶桑叶似桐,而初生如笋,国人食之。”
  我不知道专家是怎么推断的,”扶桑叶似桐”,玉米叶和桐叶有什么相同之处,我不得而知。说它初生如笋倒有一定道理。但以认为扶桑就是玉米,有些专家未免有些武断。有人认为扶桑国就是日本,(后来很多时候以扶桑指代日本)但是日本也没有两万余里,唐代日本派遣遣唐使,坐船走南线,快着三日可达中国。两万余里,这么远就有人认为是美洲。我认为这不大可能是美洲,首先扶桑这种植物不可能是玉米,再着美洲信奉都是原始宗教,不能出现佛教弟子。
  哥伦布把玉米带回西班牙,西班牙把玉米带到全世界。明代中叶西班牙占据吕宋(菲律宾)后,很可能玉米是从吕宋传入。资料里说中国最早对玉米记述是嘉靖39年(1560年)《平凉府志》里,当时叫它番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称它为玉蜀黍,说它种出西土,种者甚罕,说明当时种植人很少。
  成书于明万历年间的《金瓶梅词话》在描述西门庆食谱时,几处提及玉米蒸饼,这西门庆在书中被描写为富家子弟,奢靡是其生活的重要特征,能够端上西门家的餐桌,就证明是稀缺之物。
  因为玉米是新引进品种,所以每到一个地方推广就有一个新名字,除了番麦、玉蜀黍、西天麦、还有包谷、苞谷、六谷、腰芦等名字。当时引进来是多用来做副食品。后来由于它适应性强,且容易栽培,春玉米又比其它春播植物成熟早,易于填补青黄不接时候空白,因此很快成为山区地区农民的口粮,后来逐渐扩散到平原地区。20世纪50年代后玉米栽培大为发展,超过粟成为第三大粮食作物(前两位稻、麦)。
  上面提到西门庆家玉米蒸饼是珍稀之物,其实玉米面煎饼才是山东特色食品。它山东中主食品之一。一般用玉米面调稀糊摊烙而成。其薄如纸,食时卷葱酱,香甜可口。有时煎饼直径可有一尺来宽。清初的蒲松龄对此还作过考证:“煎饼则合米为之,齐人代以面食,岂非自古至今,惟齐有之欤?”这足以说明煎饼在山东人民日常饮食中的地位。山东人喜欢用它卷大葱。不过卷大葱有的人不习惯把,大葱以面酱相配,入肚后一股辣劲直上鼻子,耳朵,眼睛,不长吃的人,此时会眼泪,鼻涕一块涌出,喉咙,胃里就如炭烧火烤。
  提到玉米面,我给大家提一下窝窝头,窝窝头也称窝头,是过去劳动人民的主食品种 ,它是用玉米面 加少量“起子”(即小苏打)或食碱蒸成,因底部有凹窝得名。加枣儿蒸制叫枣窝头,调入红糖的称糖窝头,加入葱和盐的称咸窝头。过去一般百姓只有年节待客或收获小麦季节才能吃上几顿白面馒头,平常都得吃窝头。当然现在有些人为了调换口味,偶尔也吃些窝头,现在超市也卖玉米窝头,严格来说不叫窝头,因为它没有窝,另外它加入不少麦面吃起来就没有那么粗糙。过去的窝头可是比较粗糙且一咬就掉渣。吃到嘴里是越嚼越多让人难以下咽。
  玉米也可以酿酒,山区很多地方就以玉米酿酒。湖北西部有些地方玉米酒就很不错。玉米还有重要一条是做爆米花,三十年代的美国就是爆米花加电影的时代,看电影吃爆米花是当时一种时尚。
  世界人均食用玉米最多国家的是墨西哥。2007以来玉米饼这种墨西哥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变成了各家各户关注的焦点,有的墨西哥人甚至上街游行以示抗议,原因是在短短的几周时间内,玉米饼的价格足足上涨了一倍有余,是十几年来玉米饼升到的最高价。墨西哥有句谚语:没有面包吃,就吃玉米饼。但是对于占全国人口一半的墨西哥穷人来说,经济实惠的玉米饼显然是唯一的选择。墨西哥人纷纷哀叹,曾经是“玉米王国”的墨西哥,如今却承受着玉米供应短缺的困扰。这是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美国政府将玉米视为生物替代能源,要求用玉米生产乙醇来取代汽油,这推动了乙醇工业的迅猛发展,进一步造成了国际市场玉米价格的攀升。
  发达国家原来多以玉米作为饲料,现在他们汽车也开始加入吃玉米了行列。资料上说:一辆普通汽车行使一英里所消耗的普通燃料,相当于3-4棵玉米植物所生产的生物乙醇,也就是说,一辆普通汽车行使一英里就“吃”掉3-4棵玉米,如果大量普及下去,说不定世界玉米上会被这些四轮家伙“吃”光了,发达国家人们不会考虑这些,因为他们有着精细的白面包。但是要记住世界粮食署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都有10多亿人口还生活在温饱线之下,他们还在为吃口饱饭而挣扎。希望他们把主意不要打在玉米上,而是寻找另外一种替代能源。希望墨西哥人民再不为吃玉米饼发愁。

 

 

 

 五谷杂粮系列七 荞麦
  荞麦是中国土生土长品种,从西汉开始就已经有种植,不过历来种植面积不大。大约1世纪左右从亚洲传到欧洲。荞麦喜凉好湿润,所以分布区域不是很广,主要分布在北方和西南高寒山区。
  荞麦生长期很短,也就是两三个月时间,是填闲补种的好作物。荞麦花比较大,白色。白居易夜晚寂寞寥寥,出去看到月光撒在地上,荞麦花就如一层雪,心情变的舒畅许多。于是他写下一首《村夜》,诗中言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荞麦是我国三大蜜源作物之一,且荞麦花蜜香气扑鼻。别有一番风味。
  荞麦在北方,特别是陕西吃法很多,重要一个就是荞面饸饹,古称"河漏"。’元代农学家王祯《农书•荞麦》上说:“北方山后,诸郡多种,治去皮壳,磨而成面或作汤饼。”汤饼可不是烩饼(古时称汤面为汤饼),而是用一种特制的箔饸饹床子,将荞面压成细而长的圆状条面,捞入碗中,再泼入多味调料,加上辣椒,虾皮,香菜,香油等调味品。也可以加上羊肉汤称羊肉饸饹在陕西韩城一带比较流行。饸饹也可以凉吃,再加入油辣、蒜泥、芥茉等调味,成为凉饸饹,食时不仅带有特异的香味,且对身体大有补益。
  荞麦食味清香,荞米常用来做荞米饭、荞米粥和荞麦片。。荞麦粉除了做饸饹、面条外。还可以做成面包、糕点、荞酥、凉粉等民间风味食品。日本人就很喜欢吃荞麦面条,日本全国约有五千余家荞面馆。
  荞麦的医疗保健价值很早就被人们认识。《本草纲目》载:“苦荞,味苦,平寒”。荞麦面食有杀肠道病菌、消积化滞、凉血、除湿解毒;荞麦粥营养价值高,能治烧心和便秘,是老人和儿童的保健食品;特别是荞麦中含有其他粮种没有的维生素P(芦丁),它具有软化血管、降低人体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心血管病、糖尿病有很好的效果。因此荞麦是绿色的健康食品,大家应多多食用。

 

 

 

 五谷杂粮系列八、马铃薯
  马铃薯中国本身不产,它的故乡也在美洲。西班牙殖民者1537年首先在安第斯山脉的村庄里“发现”了马铃薯,并将马铃薯带回欧洲。土豆被带回西班牙以后,很快传到了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等国。但是,大多数欧洲人对土豆不怀好意,因为欧洲人没有掌握马铃薯的烹饪方法,不知发芽马铃薯有毒,茎干不能食用。比如冒险家瓦尔特•劳莱首次把一株马铃薯送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时,从没见过这稀罕植物的宫廷厨子却错把马铃薯的茎和叶拿来烹饪,结果让所有的食客都吃坏了肚子。因为对王室的“冒犯”,马铃薯从此就遭到了英国王宫的“封杀”。
   后来人们掌握马铃薯烹饪方法。又发现土豆对气候和土壤的要求远比谷物来得低,产量高,能够解决长期欧洲粮荒问题。但是老百姓还是不习惯种植,有些国家不得不用强制手段迫使农民种植。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就颁布了在日耳曼种植马铃薯的法令,接着派遣了龙骑兵强迫农民大量栽种这种作物,你不种就要挨鞭子、罚钱。过了一个时期,这种新作物才渐渐争得了自己的地位 。土豆广泛种植后,挽救了成千上万欧洲人的生命,使得欧洲人口稳定上升。
  在19世纪初期德意志联邦各个邦国,各个邦国征战不休,但是在马铃薯收获季节一打仗,就影响收成,不少百姓就要饿肚子。于是各个邦国共同制定了马铃薯季节休战以免误农时的约定。于是可以看到这样事情,两个邦国掐架正厉害,突然收手不掐了,原来大家都忙着收马铃薯,等收完大家继续掐架。
   1845年,殴洲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尤其在爱尔兰田间的栽培马铃薯变成了一片褐色,几乎濒于绝产。三分之一百姓饥饿疾病死亡,另有数十万人因缴不出土地租金被赶出家园。这是欧洲历史上有名的19世纪大饥荒。 为了要挣脱死亡威胁,上百万爱尔兰人被迫迁移美国。一贫如洗、无立锥之地的爱尔兰移民通过努力在美国开创一番事业,这就是美国为什么现在好多总统都是爱尔兰后裔的原因。
  土豆在西方消费量很大,从肯德基的炸薯条到法式冻炸片、俄罗斯的土豆烧牛肉、花样繁多的糕点、蛋卷消费量特别大的煎牛排,猪排都用到了土豆。土豆已是西方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被赋予第二面包作物美称。
  至于马铃薯如何流入的中国,我查一下资料,上面说大概是在十七世纪中期或更晚,从西北或华南传入中国。它即可以做粮食也可以做蔬菜,很快在中国普及开来。在一些介绍度荒的书里,把它作为度荒作物之一。曾经有的地方把它蒸熟捣成泥,用来筑家里院墙。灾荒的时候,人们可以吃墙度日。
  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很高,它块茎里还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特别是维生素C,每百克鲜薯,含量高达20至40毫克,一个成年人每天食用半斤鲜薯,由于营养价值高,马铃薯食品已成为目前的一种消费时尚。有人会说吃马铃薯不利于减肥,其实这是个错误的理解,马铃薯是健康食品,西方模特常常就以马铃薯作为主食。不利于减肥的其是是薯条,薯片等油炸类食品,因为马铃薯非常吸油,吃这些东西,也意味吞下大量油脂,因此大家如要减肥就少吃薯条这类食品。
  提一下,马铃薯在陕北、山西多称它为“山药蛋”,因为山药是长的,土豆是圆形的,所以被赐予了山药蛋名称。这个名称成了一个文学流派名称,表现就是土里土气,土得掉渣,土得朴素怡然,在平淡中体现生活。赵树理、马烽等山西作家成就了山药蛋派,他们的作品演绎一群鲜活的农民。

 

 

   五谷杂粮系列九、红薯
  我刚刚从新疆回到陕西那几年,冬天还比较冷,每天还是漆黑的时候就背着书包上学。这时街道旁或路口卖烤红薯的人也出摊了。
  烤红薯的炉子大多是由大汽油桶改成,炉膛用泥糊成,里面装满红薯,桶下铺着火红炭火。那红薯甜香飘荡空中,飞到人的鼻孔里,诱惑着过往人们。
  两三毛钱一斤烤红薯,我上学路上经常买一个,刚烤出红薯放在厚厚的棉手套上都能感觉到那一份温暖。红薯面上被烤得澄黄发亮,揭开表皮,一股热气冒了出来直冲鼻孔,里面的烤熟了的红薯肉是金黄色的,透着诱人的香味,吃一口香甜滑绵令人美不胜收。
  说起红薯,记起以前看过一部香港拍的电视剧《封神榜》,上有姜子牙叫大家种甘薯的情节,当时就觉的很好笑。香港无厘头风格可真能行,把中国种甘薯的时间提早了两千多年
  红薯的老家在美洲,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找到这种植物,哥伦布于1492年带回欧洲第一批红薯。后来他拜见西班牙女王时,就把红薯献给女王,女王很喜欢吃。16世纪中期后红薯在西班牙广泛种植,西班牙水手把它也带到了菲律宾。据清代陈世元的《金薯传习录》记载 :番薯种来自海外吕宋(菲律宾),明万历陈季龙在那里做生意,得到红薯藤苗及栽培法,把它传入中国,当时正逢闽中大旱,人民深受缺粮之苦。巡抚金学曾听说此物产量高,就让百姓试种红薯,收获很丰盛,可以充当口粮一半。百姓由因此度过灾荒,为感谢金学曾就把这种新作物叫金薯。
  红薯由于是外来品种,除了金薯这个名字外,还有很多名称,如甘薯、山芋、白薯,地瓜等等。
  红薯等高产作物引入对于中国影响是很大的,它产量高,是灾荒之年重要救荒之物。这大大促进人口增长。将近两百年时间里,中国人口从一亿增加四亿(当然中国人口急剧增加原因是多方面的)。
  红薯在瓜菜代那个时代人们会有很深的影响。61,62年粮食困难后。我们那里曾经大量种植红薯,曾经有段时间老家人一天三顿都靠红薯过日子。吃的人吐酸水。条件好的村子会用红薯做成粉条改变下口味,一般村子你去吃红薯把。当时我们那里交公粮也交红薯,把红薯切成片,晒干了交公粮。我的父亲实在吃不下红薯,就用红薯蘸辣椒吃。母亲上高中,书包都是红薯,馒头那可是美好的事情。因此在家里,我喜欢吃烤红薯,父母却一直提不起兴趣。

 

 

 

   五谷杂粮系列十、大豆
  大豆是学名,别名也很多,按皮颜色分可以黄豆、青豆、种皮黑色的称为黑皮青豆。嫩夹大家都知道叫毛豆。大豆故乡就是中国,中国种植大豆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甲骨文里就已有大豆的古名“菽”,诗经里就多次提到大豆(菽)。《左传》中有“不能辨菽麦”的句子,专门讽刺当时的统治者连豆苗跟麦苗也分不清楚。
  那时候大豆主要可不是为了榨油,因为战国以前中国人还很少吃植物油,油脂还以动物的为主。人们用大豆做主食,《战国策》上说:“民之所食,大抵豆饭霍羹。”就是说,用豆粒做豆饭,用豆叶做菜羹还是清贫人家的主要膳食。另外人们拿大豆做豆豉(一般直接发酵)和酱(掺入麦面发酵),因为那时候人们吃的很单调,蔬菜品种特别少。所以豆豉和酱成了那时人们不可缺少的调味品。
  豆豉和酱也是过去行军打仗必备物品,过去打仗可没有什么新鲜蔬菜和罐头食品。豆豉和酱是不可二选的物品。哪怕是主帅都得吃这个,后勤补给也不可能赶着猪,羊跑,虽然随军队伍有牛,但主要还是做后勤运输。顶多主帅吃的豆豉和酱精致一些。当然如果部队打仗地理条件好,也可以吃到当地新鲜食品。顺便说一下,古代军队饮用的酒,大多随军酿造,当然皇帝也会赐酒但是量非常少,千里迢迢运酒太费力气。不过大部分时候军队还是禁酒的。
  古代酱销量是很大的,比如说汉书里就有“翁伯以贩脂而倾县邑,张氏以卖酱而侈”纪录(《汉书》货殖列传)。古代酱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汉代无神论者王充在《论衡》提到虽然“做豆酱恶如雷”(意思做豆酱时害怕打雷下雨)。
  曾经有朋友问味噌是什么?估计他可能是受韩剧《大长今》影响把,味噌说白了就是豆瓣酱,只不过是糊状的,它可不是韩国、日本专利,而是由中国传过去,据说还是鉴真和尚那。他们只是继承而已,不是发明。味噌主要还是做汤底,调味。
  大豆做酱油历史不算很长,酱油出现最早记载是在宋《四时篡要》上面记载“咸豉汁煎而别储之”所得产品就是最早酱油。到元代就有了酱油之名和制造专法。酱油由于更容易调味所以推广的很快。yu
  评点水浒金圣叹是个对幽默一以惯之的人,他在狱中传出的遗嘱是:“吾儿,花生与豆腐干同嚼,有火腿味。”另一个中共创史人之一瞿秋白,自如至终保持了人格的潇洒,他最后说:“中国豆腐天下第一。这两个人在最后时刻都提到了一种东西,豆腐。 豆腐传说是淮南王刘安发明(近来韩国人称他们发明)。豆腐由于味道鲜美和吃法花样繁多,流行的也非常快。不过豆腐古代不叫豆腐叫黎祁,豆腐名称宋代才出现。豆腐对于整个东亚地区影响是巨大,特别是在日本豆腐制品特别受欢迎。腐竹和豆腐乳见于记载是在明代,估计也是那个时候出现。
  提一下,十几年前中国流行一种大豆榨油后剩余残物做的东西,起个很好听名字,人造肉。不过近几年经济发展,人们已不再食用这些东西。
  大豆最大用处是榨油,国际大宗交易大豆就是为此。中国人食用油豆油占首位(其次为菜籽油),大豆交易价格直接关系到食用油价格。大豆列为中国最早上市期货产品之一,足以见其重要性。

 

 

      五谷杂粮系列十一  花生

   花生一般被认为是16世纪才从南美洲传到中国的,但近日经专家确认,距今2100多年的汉阳陵从葬坑出土的农作物里已经有花生。
  据陕西汉阳陵博物馆副馆长王保平介绍,汉阳陵至今探明各类从葬坑共有193座,已发掘或试掘有20多座,其中2座内有粮仓。其中帝陵东侧的15号坑,出土有导官令印(导官为汉官名,掌御用和祭祀的米食干)、大量侍从生活用具和猪狗羊等陶俑,以及大量的粮食,中有稻、麦、谷、糜子等。在南区17号坑出土有64件着衣式铠甲武士俑。据考证这些武士俑是象征守护军队粮仓的部队。主坑南部有20余米长用木板分隔成10个大小不同的空间,内装满不同种类的粮食,以谷为主,也有麦、糜子等。
  1991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对这项1990年发掘的结果进行了报道,引起了美国俄勒冈大学一位从事玉米研究的专家的注意。他在对照片中的谷物进行研究后,认为其中含有玉米。根据他的说法,考古人员从中提取了一些谷物样本进行研究,但并没有发现玉米,却发现了20多粒类似花生的植物种子。这些种子保留了完整清晰的外形,与现今常见的花生极为相似,只不过年代久远已经碳化,其是否花生一时难以证实。
  考古人员后来把这些种子交给西安文保中心鉴定,参与鉴定的有生物、地质、化学等多方面的专家。鉴定过程十分艰难,直到最近才被确认是花生。近日东亚农业史研讨会在杨凌召开,引起了专家的关注。
  王保平说,由于汉代事死如事生,随葬品多按照现实生活的式样入葬,在高级别墓葬中经常能发现碳化的粮食作物,但发现汉代即有花生还是第一次。

 

 

 

   五谷杂粮系列十二、绿豆
   绿豆,大部分专家认为它产之印度缅甸,但也有学者认为中国是他原产地。古代叫它菉(音lu)豆。绿豆,大部分专家认为它产之印度缅甸,但也有学者认为中国是他原产地。古代叫它菉(音lu)豆,这一名词最先见于《齐民要术》(534年前后),当时已广泛用作绿肥作物。绿豆生长期很短,90天就可以成熟,因此多作为补种作物。它也是救荒作物之一。旧五代史后唐庄宗本纪就记载:“二月甲子朔,诏:“兴唐府管内有百姓随丝盐钱,每两与减五十文。逐年所表蚕盐,每斗与减五十文。小菉豆税,每亩与减放三升。”后唐庄宗专门下旨,减免种绿豆的税,每亩减三升。原因就是绿豆是救荒补种之物,减免绿豆税对老百姓是件好事情。
  中国发明最早了豆芽,中国早期豆牙不是黄豆牙而是绿豆芽,绿豆芽在中国是古时蔬菜重要补充蔬菜,在冬季只要合适温度也能长出豆芽来。绿豆芽色泽洁白如玉,堪称“蔬中佳品”。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绿豆“条中记载:”诸豆生芽皆腥韧不堪食用,唯此豆芽白美独异,食之清火益神,利泄减脂,饮誉美肴者也。”
  明代陈嶷作极力赞颂绿豆芽,他在《豆芽赋》说:“有彼物兮,冰肌玉质。子不入于淤泥,根不资于扶植。……宛讶白龙之须,仿佛春蚕之蛰。虽狂风疾雨,不减其芳,重露严霜,不凋其实。物美而价轻,众知而易识别。” 陈嶷如此称赞绿豆芽,除了豆芽形美味美之外,还是由他常年不得志,以此以表心志。
  大航海时代,欧洲人最怕的一种病就是坏血病,这种病就是缺乏维生素C所导致,在大海中飘荡越久,得病率就越高,(这种兵船一靠岸就好,因为能补充新鲜蔬菜),得了坏血病的水手会象臭虫一样一个个死去,对于那时候的人来说坏血病是一种恶梦。而中国郑和出航的船队却没有水手得坏血病,原因就是郑和远航时带了许多绿豆,用来发豆芽。绿豆本身几乎不含维生素C,但是发芽后维生素C会变的很高。这一点是西方船队无法做到的。
  中医认为,绿豆性味甘、凉,入心、胃经,有清热解暑,解毒消肿之功效。因此盛夏酷暑,人们喝些甘凉可口的绿豆汤,可防暑消热,但是属于寒凉体质的人。如有四肢冰凉、腹胀、腹泻便稀等症状者,不适宜太频密饮用绿豆汤,吃了绿豆反而会加重症状,甚至引发其他疾病。绿豆对葡萄球菌有着抑制作用,古代人就用新鲜绿豆捣烂外包伤口。
  绿豆冰棒是童年记忆之一,装冰棒的是个放在小车上的箱子,里面垫着棉褥,一打开就会有股白烟儿冒出来,还带着阵阵香气。绿豆冰棒是白色的冰柱儿上顶着一坨绿豆。咬一口,顿觉清香弥漫,冰凉四溢,沁入心底,由唇齿漫入到心田。那时多么爽口的感觉。
  端午节是中国重要节日,我们陕西端午有吃绿豆糕的习惯,它在小食中属于糕点类。清香爽甜,过去在民间曾是一款很受欢迎的糕点,是过去亲戚朋友之间交往的常见礼物。
  绿豆在五六十年代曾经是主要秋粮之一。人们把绿豆磨成面,蒸成馒头。不过人们都不喜欢吃,因为绿豆面馒头很硬,吃起特别费劲,而且绿豆面馒头吃起来有一种怪味道,人好不习惯,吃起来还越嚼越多。曾经有人发现用它打架效果特别好,和板砖有一拼,且不易被人发现,因为一般人没有把它当作攻击武器,它有着打破许多人头的记录,这是其它杂粮无法比拟的。58年在陕西渭河流域大炼钢铁的时候,所谓的工地上到处扔的都是绿豆馒头。.
  

 

  五谷杂粮系列十三、小豆
  小豆又名红小豆、赤小豆、赤豆。也就是我们常见豆沙,红豆稀饭所用豆子。小豆起源于中国,至少已有两千多年栽培历史。古代叫做小菽、赤菽。战国的《韩非子》就记载了吴起用赤豆立信的故事。
  魏武侯时候吴起为西河(在陕西蒲城韩城一带)守卫大将。秦有小亭(小型军事建筑)修建在魏国边境上,吴起想攻打。因为如果不攻打会对边境农业生产造成威胁,但是去攻打却征不了足够兵。于是吴起置一车辕于北门外。他说:“有人能把这车辕从北门移到南门外,就赐给良田美宅。”人开始没有人敢移动。等到有人搬动时,吴起立即赐给良田美宅。很快他又放一石红小豆在东门之外,说:“有人能把它搬到西门外的人,照样赏给良田美宅。”人们争去搬动。吴起这时宣布:“明日攻打小亭,有能先上登城楼的,给予大夫爵位,并赐之上等的田宅。”老百姓挣着抢着报名。第二天攻打小亭,一天就攻打下来了。 吴起做法和商鞅变法立木为信方法有些类似。
  吴起是伟大军事学家,他先后在魏国和楚国变法,使他们强盛一时,并且把秦国打的哭爹喊妈,不过他出道时候杀妻拜将有些太残忍了,到底是结发多年的妻子,为实现自己梦想把它作为统帅军队的砝码未免有些太残忍了。(史记吴起列传载:“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红小豆在过去酒宴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古代人喝酒不划拳,不摇色子,靠什么让人家喝酒?投壶!投壶是在一个壶口窄小壶内装着红小豆,让人离一定距离用箭矢往壶里投,箭矢插入壶内就算投中,那么与他比赛人就要喝酒,没投中投矢者喝酒。投壶技巧性很强,不善投者就要吃大亏,每次都要喝的找不到北。有一个人老是投壶投不中,于是开始在家里经常练习,不过没几天,妻子就告饶,说:“家里坛坛罐罐都被你用箭矢砸碎完了,你再投下去,老婆我也可能报废。”
  红小豆被誉为粮食中的“红珍珠”,既是调剂人民生活的营养佳品,又是食品、饮料加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中国人民自古以来一年四季,尤其是盛夏是人们的珍爱,红小豆汤不仅解渴,还有清热解暑的功效。用红小豆还可以和大米、小米、高粱米等煮粥作饭。红豆稀饭加小菜是我早上最常吃的东西之一。不过街上卖的小豆稀饭罐头我不喜欢,因为太甜,还失去小豆清香。我喜欢吃老婆熬的,火候够,味道好。
  红小豆做的豆沙也是我所爱,经常用豆沙包子,粽子吃。小豆加工为豆沙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干燥的小豆磨成豆粉,筛去种皮,余下的即细干豆沙。这种豆沙颜色比较深。二为湿加工法,先将小豆浸泡,并用水煮软,再将煮软的小豆粒碾碎、放入冷水中使种皮与豆分离,用不同筛目的筛子或其它方法除去豆皮,最后将所得豆沙(豆泥)干燥保存,可制作各种食品。因红小豆种皮易溶于水,换水两次,所得豆沙为浅红色。

 

 

 

 

五谷杂粮系列十四、豌豆
  元代有一首散曲名为《醉太平》,讽刺财主搜刮佃户不择手段。曲中唱道: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
  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鹌鹑喜欢吃豌豆,但嗉囊小,一次吃不了多少,从它嗉囊挖豌豆的确不容易。鹭鸶腿很长,但瘦如麻秆,挖肉也是不容易。从蚊子肚子里挖油,更是天方夜谭。用此比喻财主搜刮,可真有趣。
  说到豌豆与元曲,让我想起了元代关汉卿,他说道:“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真是好有个性。关汉卿一生写杂剧不少,流传下来的只有《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等很少几部杂剧,极力对弱者同情和对黑暗的控诉让我不得不佩服。
  豌豆有叫寒豆、麦豆。古代原产在地中海沿岸和亚洲西岸。豌豆这一名词最先见于张揖《广雅》(三世纪),又名豍(bēi)豆。豍豆在东汉崔豍《四民月令》(二世纪)中已有记载,可见至迟在汉代就已传入我国。元代农书中强调豌豆收获多,一岁之中成熟最早,接近城市的还可以摘豆角卖,鼓励多种,并说山西人用豌豆掺上少量的麦混合磨成面,可作饼饵,不问凶年丰年,都可食用,实在是救济饥荒的宝贝;并说用豌豆掺上少量的麦混合磨成面,作成饼 不问凶年丰年,都可食用,可以用做救济饥荒之物。
  豌豆吃法很多,嫩的时候连豌豆夹一起吃,稍老点,只吃豌豆粒。北京有特色小吃叫豌豆黄,曾同芸豆卷一起传入清宫,成为御膳名品。豌豆黄颜色浅黄,细腻凉甜,入口即化,是夏季消暑佳品。豌豆黄在北方流传很广,想必大家都吃过把。豌豆黄就是将豌豆磨碎、去皮、洗净、煮烂、糖炒、凝结、切块而成。传统做法还要嵌以红枣肉或加红枣汁。
  民间的糙豌豆黄是典型的春令食品,常见于春季庙会上。在这个乍暖还换寒的日子,小贩们一声:“嗳这小枣儿豌豆黄儿,大块的来了!”好象是给人们报出了春讯,带来了丝丝暖意。有诗称赞豌豆黄:“从来食物属燕京,豌豆黄儿久着名。红枣都嵌金屑里,十文一块买黄琼。”可惜现在很少见到,就算偶尔在见到,买来却没有以前味道。
  豌豆粉也可以做凉粉,颜色黄亮,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现在作为蔬菜使用青豌豆市场比较常见,是大家经常吃蔬菜之一,在西方豌豆也是常见蔬菜之一,吃过一次国外带来青豌豆罐头,它把肉香融入豌豆,再加上柔绵的口感,感觉特别好。 

 

 

 

 

  五谷杂粮系列十五、蚕豆
  农历三月,江南的油菜花已是一片金黄,夹在田间蚕豆花也悄然开放,洁白的花瓣含着淡淡紫色,几点黑斑点缀其中,春风一拂,就如真的蝶儿扇动着翅膀。清朝文人汪士慎有一首诗就写到:
  蚕豆花开映女桑,方茎碧叶吐芳芬;
  田间野粉无人爱,不逐东风杂众香。
  春夏之交,蚕吐丝结茧了,蚕豆也成熟了。这就是蚕豆之名的由来原因,元代农学家王祯就在《农书》中说:“蚕时始熟,故名”。北宋的杨万里就为赋诗道“名因蚕茧一丝绚”。
  剥开蚕豆荚,几粒浅绿如碧玉的蚕豆便卧在那里,剥开绿色的蚕豆皮,又嫩又翠圆润豆瓣就呈现出来。嫩蚕豆适合做菜,清代文学家兼美食家袁枚就在《随园食单》里说:“新蚕豆之嫩者,以腌芥菜炒之甚妙。” 芥菜就是我们常说的雪里蕻,把它与蚕豆相炒,翠绿与深绿相映,味道清香泛甜,虽然带些“臭臭”气味,但却别有一番风味,下酒佐饭皆宜。
  新鲜的蚕豆,也可与其他辅调料可烹制成“酱爆蚕豆”、“葱油蚕豆”、“姜汁蚕豆”、“鱼香蚕豆”等,其味亦佳。还可以将鲜蚕豆剥壳煮熟后,加冰糖、糖桂花制成时令甜菜“桂花蚕豆沙”。
  蚕豆又名胡豆、佛豆、川豆、倭豆、罗汉豆。中国本不产蚕豆,一般认为蚕豆起源于亚洲西南和非洲北部,现存最早发现是现在巴勒斯坦的杰利科古城,里面发现了六千年前的蚕豆残存物。相传是张骞从西域带回蚕豆,但这都是明人笔记所记,宋以前的典籍并没有记载,因此可以认为蚕豆传入较晚,或者传入早,但分布区域极为有限,不为人所重视。
  让蚕豆这么出名,有一点不能忽略,那就是郫县豆瓣,它是在四川成都郫县生产的一种豆瓣。它是我们平时吃的水煮牛肉,麻婆豆腐,火锅锅底,等等很多川菜里不可缺少的一种调料。由于四川人对郫县豆瓣喜爱,因此蚕豆在四川的产量也就最高。蚕豆然也可以做酱油。蚕豆也可以做好多不同类型的小吃比如说兰花豆、怪味胡豆等等。
  蚕豆也有很好食疗效果,中医认为:蚕豆性平味甘,微辛,有小毒,具有健脾利湿、和中止血等功效,可治膈食、水肿等症。蚕豆中的蛋白质可以延缓动脉硬化,蚕豆皮中的粗纤维有降低胆固椁、促进肠蠕动的作用。
  但是要注意的是有的人不能吃蚕豆,因为有的人身上却少一种酶,吃了蚕豆后就容易发生溶血而出现黄疸,造成严重贫血。它俗称“蚕豆黄”病,以10岁内小儿、男孩多见,因此尽量不要给年龄太小的婴幼儿食用蚕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