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迈之灵 儿童:荒诞背后隐义的世界——《等待戈多》思辨阅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3:22:00

荒诞背后隐义的世界——《等待戈多》思辨阅读

作者:不详  时间:2009-2-20 19:35:49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29   应该说《等待戈多》是对我们阅读期待的一种挑战,不论是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还是颠三倒四的人物语言,它相对于传统戏剧都是一种颠覆,它的另类以致于让我们面对这样破碎的阅读世界时感到不知所措。
  等待戈多,到底等什么?戈多又是谁?等待的意义和价值又在哪里?直到今天,还有那么多毁誉参半的追问与褒贬不一的反思飘荡在解读的文本里,而它却“出乎意料”地被选入了新编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材中。既然这样,那我们就该有属于他们理解的空间和属于我们自己的解读领域。
  一等待的归宿
  有人说等待戈多是等待希望,那为什么舞台上要以一棵枯树作道具,以黄昏作为戏剧基调呢?有人说戈多就是上帝、造物主,那为什么能拯救一切仁慈的上帝要把两个流浪汉抛入到这个荒诞世界,让他们一边心不在焉地听对方讲话,一边又专心致志地做着自己无聊的事情呢?有人说等待的价值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那为什么所等的戈多在明天的到来又是那么明确呢?
  应该说这个明天一定要来但又始终未来的戈多不仅仅是一种希望,戈多一定要来,所以这种希望是存在的,而戈多又在明天到来,而明天又代表了一种绝对性与无限性。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所以更确切地说它是一种绝对希望,一种无限性的精神期盼。等待是一种被动处境,是一种未完成的人生状态。因而等待戈多可以理解为在未完成的人生状态中期待一种绝对的希望。剧中,两个流浪汉也正是在寻找一个精神期盼的落脚点。而这种绝对希望是一种永恒的希望,但他们的等待行为却是人类时间长河中的瞬间,所以在等待的相对性有限性与这种希望的绝对性永恒性之间就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与悖论:一方面希望是永远存在的,而另一方面完全实现这种希望又是不可能的,所以等待戈多的希望给了两个流浪汉一个无限期的绝望。而舞台上的枯树与黄昏的背景也正说明了这种希望的寻找是以绝望为背景的。等待过程的无聊感与荒诞性也说明了无尽头的希望链条最终构成的却是一条绝望的直线。因而在等待空间里布满的绝对希望也就伴和了沉重的悲剧色彩。“等待”的价值也就充满了无限的荒诞忧伤。
  但是文本的意义并不是让我们仅仅看到等待希望的人面对的是一个绝望的世界,正如两个流浪汉既盼望戈多的到来又犹豫他的出现一样。而是让我们认识到:没有希望的世界是没有意义的,但如果有太多的希望,太执着的希望,太理想化的希望,我们又是负累不起的。真正有意义的等待是与希望保持一定的距离与限度。这样,我们既摆脱了绝望的深渊,又使我们的生活有了希望的着落与理由。因而等待的意义也并不是仅仅让我们看到存在主义所揭示的意义: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而是让我们以悲情的眼光看到有绝望的存在才有人生的魅力:因为我们内心希望的产生其实都是以我们荒诞世界的绝望为背景的。一个热爱人生又能洞省人生的人不但能热望希望的存在,还能面对世界绝望的背景。因而《等待戈多》也是让我们认识到:世界本来是荒诞的,正是世界荒诞的存在,我们去建构意义才有了价值,世界是存在绝望的,但正是在绝望的世界里去寻找新的希望,我们才有了寻找过程的意义。正如周国平所说:可以没有理解,但如果没有对理解的期待,哪里还有创造,可以没有所等的一切,但如果没有等,哪里还有人生,活着就得等待什么,哪怕是等待戈多。也许正是这无聊的等,错位的等才使我们有了生活的盼头与渴念,有了存在的理由与意义。所以等待的实质价值就是在希望中看到可能存在的绝望,而在绝望的处境中依然向往希望。等待是一种希望与绝望和解的心态。
  当然这种和解的心态在高中三年级教材中的体现可能也有这样深深的隐义:希望与绝望在我们的人生状态中是相伴而行的,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都不会廉价地给自己,等待也许是一种代价的体现。而在等待戈多的明确性与等待过程的荒诞性中也许还给了他们一种等待价值智慧取向:生活中希望再大,我们也不能忘了它应有的限度,绝望再彻底,我们也不该被它所征服。而面对不属于自己的希望,即使它有多么美好,我们放弃的态度都应该是坦然的。我们不去像流浪汉等戈多那样等的那么荒诞。所以我们既不去做绝望的执迷者,也不去瓦解希望的存在,去空等一千个轮回。这样也许我们会更好地善待人生中的希望与绝望,执着与放弃的矛盾。我们也都能更理性地找到属于自己的戈多,从而更智慧地生存。这可能是《等待戈多》入选高三年级语文教材所应体现的等待归宿吧!
  二理性的受伤
  应该说《等待戈多》剧本阅读中呈现给我们另一个最大的感受是它的荒诞性表达:人物对话语言的非理性,行为举止的怪异性,情节结构的片段性。
  总之,阅读文本时,我们原有的理性世界时时在经受着荒诞的冲击:剧本中,两个流浪汉一直在对话与交流,但他们始终隔着心灵在进行,他们一直在沟通与表达,但他们又始终沟通在只有自己一个人理解的存在中。透过这些荒诞的行文,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隐义:人是需要双向理解的,我们无法完全生存在孤独之中,但人要彻底理解又是不可能的。进而,我们可以参悟到作者可能要表达这样一个意念:其实,人类理性世界是一个有限的世界,并且它有着自己悖论的领域:一方面,人的理性世界是用来沟通理解的,但理性本身所具有的局限又使得彻底沟通成了困难。所以剧本中,作者用荒诞的文本形式与内容不但证明了人非理性的存在,它还反映了贝克特所处时代独特感受:20世纪上半叶,人类世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两次世界大战,它虽然摧毁了法西斯灾难势力,但同时我们人类也拥有了随时摧毁自己的技术与力量,仅仅美俄两国核武器就可以摧毁地球好几次。二战中,在日本爆炸的两颗原子弹使得日本法西斯被迫投降,但这次原子弹爆炸也深深地灼伤了我们人类自己的理性世界,人的理性力量肆虐的夸张让我们反思到:我们人类理性世界里到底闪烁着多少智慧的光芒?
  所以在剧本中,贝克特以他这样一种荒诞的表现形式一直在检验着我们所拥有的理性世界,而在我们理性阅读世界一次次受到他荒诞文字的冲击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理性与荒诞交锋的意义:我们人类如果没有理性的存在,那我们将恶梦频频,正如两个流浪汉荒诞的行为一样,但如果我们一味困守在理性世界里,像两个流浪汉一定相信戈多会来一样,那我们将会异化为理性的奴隶而失去本我与自我。所以贝克特荒诞的表达意义正是体现了他的理性思考:理性与非理性的存在都有它的理由,也许,我们人类的智慧正像钟摆一样在两者之间轮回。《等待戈多》也不但让我们看到了理性绝对力量的不存在,还让我们看到了非理性的丰富性,不但认识到了理性力量的有限性,还认识到了荒诞存在的合理性。所以我们不该单纯地为理性而自豪,也不必一味地为荒诞而自卑。这也许是两种真实。而贝克特对理性质疑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他以荒诞的语言与非理性的行文来反正了我们理性世界的存在,因为我们荒诞的感受与阅读体验正是以我们拥有的理性为参照与标尺的。所以作者正是用荒诞非理性检验了我们理性的存在,用反逻辑的人物语言来证明我们阅读主体正常逻辑的存在。可以说《等待戈多》是作者在理性的思考与非理性的表达中找到了一条思辨之路,从而走向了人的复归。
  穿透荒诞的面纱,其实它有着那么多的理性色彩,而在理性色彩的斑斓中,我们不去诠释悲剧的人类走向了人类的悲剧这样经典的解读,也不让我们的学生走进无望的希望之中。我们认为《等待戈多》入选高三语文教材最合理的成分与根据应该是建构他们反思的品质:让他们在荒诞的感受与理性的追问中认识到:理性世界不能解决一切问题,非理性世界也并不是一片荒芜,杂草丛生;认识到在表面荒诞不合理掩盖下的世界中其实有着许多真实的成分;认识到我们不能否定一切,但我们却可以怀疑一切!从而在荒诞与理性的对立中更好地维系理性的思辨世界,更好地参省思辨理性在我们存在中的意义。进而去拓展他们狭窄的思维空间与情感空间,并期盼他们最终都能走进汪国真的人生境界:“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原载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