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医院拆除钛钉疼吗:论我国现阶段的产业区际转移[中国改革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30:07
论我国现阶段的产业区际转移   Post By:2010-5-20 9:22:36

  摘 要:产业转移是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直接表现为产业在空间上的移动。产业转移可以在国家之间进行,也可以在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进行。主要探讨的是我国现阶段区域间的产业转移问题。通过分析我国产业区际转移的动因、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将有利于推动国内产业有序转移这一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产业转移,区际,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

  产业转移是指由于资源供给、技术条件、市场需求或比较优势的变化,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过程,是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直接表现为产业在空间上的移动。产业转移可以是一个产业的整体转移,也可以是一个产业内部的生产、研发、服务、销售等环节的转移。产业转移可以在国家之间进行,也可以在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进行,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我国现阶段区域间的产业转移问题,即产业由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梯度转移。

  一、我国产业区际转移的动因分析

  (一)产业区际转移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发展却呈现出了显著的差异性,特别是三大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步扩大,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而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这给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带来了严峻挑战,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即从改革初期效率优先的不平衡发展转向现阶段注重公平与和谐的相对协调发展,而东中西互动、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产业区际转移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压力。近年来,东部企业各种成本不断增加,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一是物质生产资料成本。由于全球初级产品持续涨价,我国原材料、能源价格不断攀升,企业负担加重。二是劳动力成本。2008年2月开始实行新的《劳动合同法》,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用工成本,据估计,劳动成本平均上升约20%左右。三是环境成本。随着市民环境意识的不断觉醒,地方政府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使得企业治污费用或交纳的排污费相应上升。总之,东部企业的劳动力、能源、电力、原材料、土地等成本不断上涨,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无法通过产品价格转嫁成本,致使企业盈利能力逐渐削弱。一方面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型产业受到生产成本越来越高的严重困扰,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较东部地区在原材料、能源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于是自然而然就发生了产业区际转移。

  (三)产业区际转移有助于解决资源环境约束与经济增长的矛盾。近年来,受国内外市场供应的影响及重工业化加速推进,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资源环境双约束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经过30多年的出口导向型工业化进程和经济高速增长后,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资源日趋紧张,水电供应不堪重负。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由于发展初期重视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使资源消耗过度,地表水体、空气等普遍受到严重污染,上海、苏州、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已面临突出的水质型缺水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东部沿海地区不得不考虑将一些受制于资源与环境约束的产业转移出去。

  (四)产业区际转移是企业成长和市场扩张的需要。东部沿海地区一些经营状况较好、发展较快的企业,已在资金、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上都有了相当的积累,纷纷向区域外进行产业转移,在全国范围内获取更大的市场和经济利益。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最为活跃的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追求企业成长、推进对外扩张,常常是这些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目标。特别是2008年以来,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使市场压力显著增大,迫使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来开拓市场。这些企业在选择产业转移的对象区域时,常常会更接近产品的销售市场,更接近消费地,实现“销地产”的低成本扩张。

  (五)产业区际转移是调整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互动关系,二者在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交互进行、交织存在的。产业转移既是东部地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中西部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东部沿海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被视为“世界制造基地”,但目前产业大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环节,研发、设计、营销、品牌等环节较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获得竞争优势,产业同构化现象严重。产业区际转移可以向中西部地区注入无形要素如资本、技术、知识等,促进这些生产要素与当地的有形要素如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的结合。另外,产业转移还可以带来庞大的产业关联效应,为新的工业活动的兴起创造基础,为更大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可能。因此,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在转移中不断提升,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

  由于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部分产业正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这既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的产业梯度转移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不可逆转的经济潮流。

  二、我国产业区际转移的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产业区际转移的现状

  当前,我国国内产业转移正处于高峰期。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从产值上估计将达到1.4万亿元左右。具体来说,一是产业转移的范围逐渐扩大,速度正在加快。二是产业转移内部化趋势明显。目前,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更加审慎。江苏、浙江等省纷纷加快推进省内发达地区产业向省内欠发达地区转移。三是转移行业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东部沿海地区向外转移的主要是对资源能源依赖性较强的上游产业,如劳动密集型的玩具、制衣、制鞋产业,耗能较大的陶瓷、水泥产业,以及矿产资源加工产业。四是产业转移方式日益多元化。产业转移方式出现了主业带动型转移、集群式转移、产业链延伸型转移、资源利用型转移、市场拓展型转移等新模式,产业整体搬迁和抱团转移的趋势明显。

  (二)我国产业区际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1.东部地区存在的问题:对产业转移推力不足

  首先,出于对产业空心化风险的考虑。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东部地区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中仅处于价值链分工的底端,仅是跨国公司产品的加工组装基地。在创新机制尚未建立、新兴产业不能及时培育发展并形成规模、产业升级的技术支撑还没有完全形成时,东部沿海地区将现有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可能失去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出现产业空心化,并导致结构性失业的现象。这就使得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受阻,进一步形成对目前产业结构的依赖,缺少进行产业转移的动力。

  其次,出于对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的考虑。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不但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发展差异较大,各省区地域内经济发展也十分不平衡,同一个省区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也较大。近些年,东部发达省份为了促进本省地区协调发展,大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本省劳动密集型产业及资本向本省区内不发达地区转移,造成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难度加大。

  最后,出于对财税收入、本地人口就业和政绩考核体系等问题的考虑。东部发达省份担心如果在新兴产业还未建立之前就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会使得当地的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影响财税收入的增加和就业率的提高,而这些可能就会影响当地领导的政绩考核。

  2.中西部地区存在的问题:承接产业转移的综合配套能力较差

  第一,专业人才缺乏,人才流出严重。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但素质普遍较低,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者大批流向东部地区。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基本状况是基础教育薄弱,中等技术人才匮乏,高等教育落后,对教育的投入也不足。因为缺乏专门培训和专业素质,能进入企业成为高级人才的比较少,特别是高端的技术、管理、金融、经贸人才十分匮乏。传统人事人才管理方式没有打破,人才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引进人才的稳定政策未到位,人才的生存环境较差,人才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人才使用效益低,导致人才流失问题依然严重。

  第二,交通通讯物流建设相对滞后。中西部基础设施十分薄弱,许多地方自然环境恶劣,工业发展设施不完善,交通运输成本高,信息流通也容易受阻。近年来中西部的交通通讯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物流业规模小、形式单一、缺乏一体化服务供应商,没有形成社会化供应链,不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难以满足转移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要。中西部地区虽然具备土地、原材料、能源、劳动力等供给和价格方面的优势,但作为加工贸易生产性服务链上重要环节的物流服务却是制约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瓶颈和软肋。在中西部一些地区,高昂的物流成本不仅抵消甚至远高出节省的劳动力成本。

  第三,产业配套能力严重不足。产业配套能力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产品时,由本地零部件供应商所能提供配套的能力。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总体上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很多产业部门还未得到有效发展。许多厂商反映,转移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配套企业,一些当地的产品或原料又常常达不到转移企业的要求,企业所需的零配件仍需要到东部地区或国外采购,这必然增加企业负担,抵消了企业的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成本方面的优势。衡量一个地区产业配套能力的重要指标就是产业集群度。目前我国的产业集群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培育期,而且东部地区产业集群规模也远大于中西部地区。

  第四,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不够重视。我国东部发达地区有一部分资源耗费较大、污染较为严重企业,由于当地资源缺乏和严格的环境立法限制,同时考虑到区域自身的利益,这类企业为了生存发展而向中西部地区迁出。而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招商引资、扩大开放的要求十分迫切。以至于有些地区只要引资项目经济效益好,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能拉动GDP的增长,就忽略环保,把一些具有污染性的化工能源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这些产业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或形成资源的恶性开采,严重影响中西部地区的长期发展。

  第五,软环境建设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企业受行政干预较多,服务意识差,政策透明度低,投资者权益难以保障等。中西部地区许多地方政府工作效率较低,重招商引资轻管理,制度成本较高。而且中西部地区在招商引资与承接产业转移时较为盲目,前期调查研究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自身的比较优势的深入认识,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规划不明确不务实,致使产业对接能力较弱,影响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进程。

  三、我国产业区际转移的政策建议

  (一)科学引导、合理布局

  国家应成立专门管理机构,从全国产业发展角度统筹规划国内产业区际转移。东部沿海地区各级政府要提高对产业转移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完善政府绩效综合考评制度。要结合自身产业升级和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要求,科学规划产业转移,确定产业转移重点,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实现东中西部产业协调发展与合理分工。中西部地区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科学制定产业承接规划,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避免区域内产业同构和无序竞争,增强产业承接的针对性。如近期设立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就是意义重大的尝试。总之,产业区际转移应该做好宏观规划和引导,使我国产业布局合理化。

  (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中西部地区应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速培养实用技术人才,这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最有效途径。还要形成开放有序的人才市场体系,加快人才市场建设,推进人才市场管理体制改革,增强人才市场活力。建立人才信息供求发布制度,发展网上人才市场。培养人才、招揽人才的同时还要努力留住人才,所以要更新用人观念,促进人事政策改革,对特殊人才实行特殊政策,对取得显著成绩的优秀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及时给予与成绩相适应的奖励,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总之,要通过多种途径开发人力资源,为承接产业转移和提升产业素质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三)加快交通通讯物流建设

  产业转移是沿着由交通线路和信息传递线路组成的通道进行的,因此要加快中西部地区通往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交通干线建设,同时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加快推进区域信息一体化建设。规范交通和信息服务管理,构建中西部地区联系东部地区的快捷、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交通和信息网络。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迫切需要解决物流成本高的制约。具体来说,要继续加大中西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物流软件条件的改善,打破严重的物流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积极发展内地至沿海口岸的专列货运,大力推进铁路集装货运与传统运输方式竞争,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四)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

  产业的可持续竞争力来源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通过产业集聚和企业集聚,对各个区域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共生性效应,从而将各个区域的比较竞争优势发挥出来。近年来,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之所以对外资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两个地带产生了众多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具有市场技术信息交流快、加工配套能力强、规模经济显著、降低劳动成本的特点。因此,中西部地区要结合工业园区建设,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吸引大企业、大项目落户,进而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形成产业配套能力。承接产业是手段,把产业做大做强才是目的。只有培育出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打通上下游产业链,获得最大的产业利润,才能真正的优化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和竞争能力。

  (五)加强承接地软环境建设

  要保证产业转移的有序进行必须创造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消除不合时宜的体制性障碍。为降低转入企业制度成本、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承接地的地方政府必须要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做到决策透明、公正,并把政府的服务建立在科学规范的管理之上,做好科学规划、设计、论证等工作。还要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减少审批事项和环节,以提高服务效率,减少企业审批成本,营造高效快捷的政务环境。针对产业转移的特点,要强化金融配套服务,为承接产业转移营造良好的融资和金融服务环境。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做好市场监管工作,维护好地区经济秩序,为企业和投资者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六)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产业转移不等于把污染企业搬到中西部,而是在技术升级、节能环保前提下的转移。在转移过程中,要通过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升,不能因为追求短时的经济效益而降低对转移产业和企业的选择标准。应加强对引进项目的筛选和取舍,充分考虑环境成本的问题,坚持所有新进项目必需先做环评,使转移进来的产业对资源环境和生态的破坏降到最小。要通过造地、盘活闲置和存量土地、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用地密度等措施,在保障项目用地的同时,实现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摸索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承接模式,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七)培育技术创新体系

  广大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是技术的承接。依据产业技术创新理论,产业承接地要重视承接产业转移后转移来的技术的消化、吸收、改进,达到产业技术创新目的,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企业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体,企业的技术基础和技术吸收能力对于吸纳产业转移的规模和层次具有决定性作用。中西部地区要努力摆脱技术上受制于人的困境,除了要增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外,还要将产业转移的链条延伸到研发和设计环节,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产业承接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李悦.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戴宏伟.区域产业转移——以“大北京”经济圈为例[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

  [3]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4):42.

  [4]李晓西.东部产业转移趋势与承接机遇政府工作报告[J].中国国情国力,2009(2):63.

  [5]王然.我国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J].兰州学刊,2009(2):78.

  [6]陆发安.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思考[N].中国信息报,200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