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不光滑有小颗粒:中国最富传奇色彩的十个状元:只有一个是驸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0:04:37

中国最富传奇色彩的十个状元:只有一个是驸马

2010-07-07 16:58:29  http://www.iyaxin.com  来源:   网友评论 1 条 >> 点击查看

核心提示:科举考试,是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人仕的唯一途径,而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更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历代状元有姓名可考者,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孙伏伽起,到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终,共有592人。这592个状元中,亦各有千秋。

中国历史上唯一可考的驸马状元——郑颢

自古以来,民间就经常把驸马与状元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好像中了状元就可以做驸马。实际上中国历代可考的驸马状元只有郑颢一位。郑颢是唐会昌三年的状元。本来他早有婚约在身,中状元后打算迎娶卢家的千金。可是这位年轻英俊的状元被皇上看中了,非要将自己心爱的女儿万寿公主许配给他,郑颢偏偏不爱公主,非娶与自己青梅竹马的卢家小姐。唐宣宗便让宰相白敏中说服他,白敏中费尽口舌,又多方威逼利诱,终于迫使他娶了万寿公主,婚后两人生活得并不幸福,后来郑颢多次弹劾白敏中,幸好唐宣宗自知理亏,替白敏中压下了弹劾的奏章。

脸皮最厚的状元——裴思谦

唐文宗时,宦官仇士良掌权,朝臣的生杀予夺,都掌握在他的手中。裴思谦当时只是一个秀才,但他巴结权贵的功夫十分了得,很快便与仇士良打得火热。这一年,裴思谦心血来潮,想当个进士,便向仇讨了个帖子,去找当年的主考官高锴。高锴为官清正,将他轰了出去。裴思谦气愤之际,声称明年非状元不要。第二年,裴思谦又拿着仇士良的帖子来找主考官高锴,对他说:“仇大人有信,荐裴思谦为状元。”高锴早把裴思谦忘掉了,对他说:“状元已经有人了,状元以外的可以按仇大人的意思办。”裴思谦厚着脸皮说:“裴秀才非状元不放!”高锴知道这次再得罪仇士良不会有好果子吃,就说:“既然如此,我要见裴秀才。”裴说:“卑吏便是。”不得已,只好让他当了状元。自己去要功名,而且非要个状元,此君脸皮之厚,状元中无人可比。

最自信的状元——胡旦

宋太宗元年,有一书生到山东某县游览。知县大人得知该书生颇有文采,便设宴款待。知县的公子很蔑视那书生,问其有何特长,书生说工诗。公子便让他诵读一首,书生诵了一首,最后一句是:“挑尽寒灯梦不成。”公子一听,大笑说:“此乃一瞌睡汉。”书生十分气愤。这书生便是吕蒙正,第二年,吕蒙正一举夺魁。他写信给那公子:“瞌睡汉如今中了状元啦。”公子看了他的信,冷笑一声:“待我明年第二人及第,输你一筹。”第二年,新科状元正是这位公子——胡旦。综观科举史,有如此自信者,胡旦当属第一。

相扑扑出的状元——王嗣宗

宋太祖赵匡胤坐天下的第十六年,太祖亲临讲武殿举行殿试。考生王嗣宗、陈识最先完卷,一同上呈,且二人的试卷均为上乘之作。谁为第一?太祖实在犯难。最后马上得天下的太祖让二人角力(即相扑),胜者为状元。王嗣宗便与陈识在大殿上扑斗起来,结果陈识倒地,王嗣宗夺得了当年的状元。

身份最高的状元——赵楷

宋徽宗的三儿子赵楷,偷偷地参加了重和元年的科举考试,由于他文采的确非凡,竟一路披靡,进入了殿试。在殿试中发挥更是出色,夺得了头名状元。发榜后,赵楷将实情告诉了徽宗。徽宗高兴之余,怕天下士子说闲话,就把当年的第二名(榜眼)王昂提为状元。据传清朝康熙帝也曾偷偷参加科举,并获得第三名(探花),但毕竟不是状元。所以赵楷便成了中国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

最悲惨的状元——陈安

明太祖朱元璋年间,福建闽县人陈安于洪武三十年高中榜首,成为大明第六个状元。巧的是,这次中进士的都是南方人。更巧的是,三位主考官也都是南方人。榜一公布,北方士子不服。纷纷上告主考官偏袒同乡,贬斥北方士子。朱元璋大怒,命张信、陈安等12人复查。这时又有人举报张信、陈安有意将北方考生水平不高的试卷交皇上审阅,这本来莫须有的事,可是朱元璋震怒,将陈安革除功名,车裂而死。陈安仅仅做了不足20天的状元,便死于非命,下场极为悲惨。

最受人推崇的状元——康海

明孝宗时,28岁的康海进京参加会试,他发誓要夺得第一名,可惜的是,第一名还是被鲁铎夺去了,他仅仅得了第四名,康海不服气,对众人说:“会试时让了鲁铎,殿试时决不再让他人!”殿试时,康海果然发挥出色,一举夺魁。其文章令主考官拍案叫绝。送皇上审阅时,孝宗也赞不绝口,声称:“我大明一百五十年来,无此佳作,此卷变今绝古!”遂朱批康海为状元。

当初会试时康海不服鲁铎的气,这次自然有人不服他的气,第二名孙清便是一个。他对众人说自己的文章比康海的强多了。待到他看到康海及第时的文章,叹服。跑到康海家里,对着他拜了半天,称自己甘愿为徒。皇上、首辅和同年的赞誉,使康海名扬天下,朝野景慕,争一睹其风采。能与康海家沾上点边的,都引以为自豪。康海的祖父曾在南京做过官,南京人便声称:“康状元乃南京风水所出。”康海的文章如此令人推崇,可惜的是,我们无法看到那篇变今绝古的奇文了。

富有传奇色彩的状元——史大成

史大成是清朝浙江所出的第一位状元,在他中状元之前,浙江民间便流传着一种说法,说浙江的状元在大清朝是“始于史,终于钟。”殿试时,他的试卷被主考官拟为第三,皇上御览时,十分推崇他的书法,说:“此人楷书工整,必定是个正人君子”于是钦定他为状元。巧合的是,浙江所出的最后一个状元叫钟骏声,惊人地验证了“始于史,终于钟”的说法。

能吃的状元——李蟠

李蟠是康熙年间丁丑科的状元。他身材高大,特别能吃,加之思路、写字都很慢。所以在殿试时揣了36个馒头。意思是,今天无论如何,赖也要赖在考场里把文章写完,怕到时挨饿,所以要带足干粮。

果然,天黑了,考生们都交了卷,李蟠才刚刚开了个头,监考官过来催他交卷。他急得满头大汗,声泪俱下地央求主考官;“学生毕生之业,在此一举。请千万不要催逼,容我慢慢写完。”监考官见他可怜,就发给他几支蜡烛。这时他带的36个馒头早已吃完,又厚着脸皮要了几个馒头,挑灯夜战。一直写到深夜才交卷。康熙帝知道这件事后,不但不怪罪他,反而认为这是一位难得的苦学之士,竟破例让他当上了头名状元。与他同榜的探花做诗一首调戏李蟠:“望重彭城郡,名高进土科。仪容好绛勃,刀笔似萧何。木下还生子,虫边还出番。一般难学处,三十六饽饽”自此,“饽饽状元”李蟠传遍士林。

最侥幸的状元——毕沅

毕沅中状元前是军机处的一个小官,在那年的4月25日夜,他与同僚储重光、童凤三人在军机处值班。此三人都顺利通过了会试,准备参加于4月26日举行的殿试。储、童二人想回寓所准备明天的殿试,便对老实的毕沅说:“我俩书法好,有望夺魁。你书法不行,就别做非分之想了,替我俩代劳吧。”清朝殿试的确有偏重书法的现象,而毕沅的书法又的确不行,就答应了。当夜,陕甘总督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奏折转到军机处,毕沅详加研读。没想到第二天殿试考时务策,题目正是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毕沅胸有成竹,挥笔立就。开榜结果,毕沅高中状元。储重光中了榜眼,童凤则列二甲第六。当储、童二人得知那晚的事后,无不嗟叹。

林妹妹原来有此一说 林黛玉的原型是多情青楼女

2010-07-07 15:15:53  http://www.iyaxin.com  来源: 新浪博客   网友评论 1 条 >> 点击查看

核心提示:新版三国后,新版红楼又出来,红楼又热。今天暂不说我的《三国大墓》了,暂不说曹操了,但也与一位姓曹的有关,聊曹雪芹的《红楼梦》,聊林妹妹。 新版三国后,新版红楼又出来,红楼又热。今天聊曹雪芹的《红楼梦》,聊林妹妹。

说到《红楼梦》,我便想起了往事。当时还是十几岁的少年吧,攒了好长时间,攒了几块钱,跑到公社供销社的文化柜台买了一套四卷本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这也是我个人第一部正式的藏书。可惜,后来被同学借去一卷,至今未还我。

图:老版《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我对《红楼梦》好奇,是因为大字不识一个的父亲的一句话:“少不读红楼,老不读三国。”这话也是不知道父亲从哪听来的,我当时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后来大了,读了,才知道,这书中有不少“小孩不宜”,读多了会让人想歪,而误了学业。当时看到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也有一种莫名的冲动——

却说秦氏因听见宝玉从梦中唤他的乳名,心中自是纳闷,又不好细问。彼时宝玉迷迷惑惑,若有所失。众人忙端上桂圆汤来,呷了两口,遂起身整衣。袭人伸手与他系裤带时,不觉伸手至大腿处,只觉冰凉一片沾湿,唬的忙退出手来,问是怎么了。宝玉红涨了脸,把他的手一捻。袭人本是个聪明女子,年纪本又比宝玉大两岁,近来也渐通人事,今见宝玉如此光景,心中便觉察一半了,不觉也羞的红涨了脸面,不敢再问。

其实我当时并没有真正弄懂这段是什么意思,后来知道这就是男孩成年后的“梦遗”现象。

因为这,我留下了很深的红楼情绪。每遇红学专家时,都要聊上几句红楼。年初与著名的红学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李忠明先生小聚时,还说起了林黛玉和贾宝玉。

林黛玉和贾宝玉,生活中的原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这个话题,讲了近一个世纪,大家仍在讲。

说到这个话题,就要提到红学研究上的两大派别:索隐派和考据派。这两个派别对于《红楼梦》是什么样的一部小说,观点是截然不同的。民国年间,其代表性的人物分别是蔡元培和胡适。

所谓的“索隐派”,以1916年王梦阮、沈瓶庵合写的《红楼梦索隐》问世为标志,他们认为,《红楼梦》是部政治小说;考据派则认为,红楼梦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是曹雪芹的自传。

新版《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当然,在各派中,又衍生不同的观点。如蔡元培是索隐派,但他的“政治小说观”与众不同,他认为《红楼梦》是“吊明之亡”的一部政治小说:“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书中‘红’字多隐‘朱’字。朱者,明也,汉也。宝玉有‘爱红’之癖,言以满人而爱汉族文化也。”

“索隐派”最早的观点认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原型,分别是清世祖(顺治皇帝)和他宠爱无比的董鄂妃。

董鄂妃,即秦淮名妓董小宛,被冒辟疆纳为妾,后被清兵掠至北京,清世祖封她为贵妃。董贵妃死后,清世祖跑到五台山去做和尚了。

王梦阮、沈瓶庵的《红楼梦索隐》细释了这一观点——

小宛名白,故黛玉名黛,粉白黛绿之意也。小宛是苏州人,黛玉也是苏州人;小宛在如皋,黛玉亦在扬州。小宛来自盐官,黛玉来自巡盐御史之署。小宛入宫,年已二十有七;黛玉入京,年只十三余,恰得小宛之半……小宛游金山时,人以为江妃踏波而上,故黛玉号“潇湘妃子”,实从“江妃”二字得来。

世祖临宇十八年,宝玉便十九岁出家;世祖自肇祖以来为第七代,宝玉便言:‘一子成佛,七祖升天’,又恰中第七名举人;世祖谥‘章’,宝玉便谥‘文妙’,文章两字可暗射。

以此观点来论,那个多愁善感,姿色可人的林妹妹,原型竟然一名堕落风尘的青楼女子,是一名多情的妓女。而“情种”贾宝玉,则成了大清的皇帝。

顺治皇帝与董妃之间的故事,始见于《清朝野史大观》——世祖之于董贵妃,所谓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者也。乃红颜短命,世祖对之,忽忽不乐,未数月,遂弃天下,遁入五台山,削发披缁,皈依佛土……满洲族人,虽百方劝解,卒不能回。由是于十八年正月,谬谓世祖病殁,而以十四罪自责之遗诏下矣。

但顺治皇帝宠爱的董妃真是董小宛么?民国时有过许多争论。许指严的 《十叶野闻》,“董妃秘史”条是这样说的——

自近世名人笔记,俱以世祖因董妃逝世,悲愤出家,且证董妃实即冒辟疆妾董小宛;而辨之者则历引明季清初诸家说乘,坐实其非,谓妃系董鄂氏,董鄂乃长白旧部,世为清室臣仆, 绝非汉人董姓。

老版《红楼梦》的贾宝玉

所以,林黛玉是董小宛的原形一说,很快遭到批判。北大教授孟莼荪在其所著《董小宛考》中,还就两人年龄的悬殊进行了批评:董小宛生于明天启四年甲子,早清世祖十五年出生;世祖7岁时,小宛已21岁;顺治八年正月二日,小宛死时28岁,清世祖才14岁……认为顺治皇帝与董小宛之间不可能发生那种“浪漫的事”。

既然这样,贾宝玉的原型是清世祖一说,也成了滑稽。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林黛玉是“贵妇人”,是纳兰性德的夫人。

纳兰性德纳是清代著名的词人,大才子,系大学士明珠长子。清人徐柳贾说,“小说《红楼梦》一书即记故相明珠家事”;民国学者钱静方说得更直接:“宝玉固全书之主人翁,即纳兰侍御也。”(《红楼梦考》)。在此基础上,当时不少人认为,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纳兰性德,红学家俞平伯曾祖俞樾便记述道,“《红楼梦》一书,世传为明珠之子而作”。

新版《红楼梦》的贾宝玉

这些观点都是上世纪20年代前后提出来的。1921年3月,红学大师胡适写《戏楼梦考证》,进行反驳——

纳兰性德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死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没有看到家庭的衰亡。纳兰性德中举、中进士,贾宝玉没有中进士;说纳兰性德的夫人是黛玉,更不能成立。若几首悼亡词可以附会林黛玉,林黛玉真要成“人尽可夫”了!

对于红学家的争吵,近来也有多次,比较热门的一次是2003底电视剧《曹雪芹》开播之后。我时供职在《人民日报》下属一家媒体,对红学家的争议曾作了七篇连续报道,可以把说周汝昌、冯其庸、胡文彬、吴新雷、孙玉明这些国内一线的红学专家全采访了遍。谈到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原形人物时,各家观点各有不同。

这种不同,也许就是一部《红楼梦》带给读者的最大魅力。

善任容易知人难!揭秘中国古代知人三大法则

2010-07-05 13:46:10  http://www.iyaxin.com  来源: 环球网   网友评论 1 条 >> 点击查看

核心提示: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知人善任是成功者取胜的最大法宝,也是成功者把握人和的最高境界。“知人”和“善任”,是既有密切联系又截然不同的两种才智……

孔子说: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知人善任是成功者取胜的最大法宝,也是成功者把握人和的最高境界。“知人”和“善任”,是既有密切联系又截然不同的两种才智,“知人”是“善任”的基础,虽然知人者不一定善用人,但不知人,不可能善用人。

有人说,用人难,知人更难。的确,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要知人,都是极不容易的事情,《增广贤文》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自古至今,人心难测,人才难辨,不知道困扰了多少聪明人。就连先哲圣人,帝王将相也往往被如何知人一事难住。如孔子“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见典故一),东汉创始者光武帝刘秀以为性格谦顺的庞萌是“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可以把幼小的孤儿和国家的命脉都托付给他)的社稷之臣,没想到庞萌在紧要关头突然倒戈相向(见典故二);诸葛亮对平时善谈军计的马谡委以重任,结果失守街亭……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难怪孔子感叹道:“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人的外表和内心往往不一致)。”

正因为“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古人才将知人之道视为最高深的学问之一,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三十三章》)

《论语·颜渊篇》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可见老子和孔子都把鉴别人物的本领称为“智”。

三国时魏国的学者刘邵在《人物志·序》中说:“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意思是:圣人最被推崇的,就是聪明,而聪明的最可贵之处,就在于能鉴别人才。具备了鉴别人才的智慧,就能把每个人都安排到最恰当的位置,从而使各种事业都兴旺起来。

刘邵认为善于知人是圣贤最可贵的聪明智慧是很有道理的,一个领导者只要有鉴别各种人才的能力,就有可能成就大事业。以汉高祖刘邦为例,史书记载刘邦“不修文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这样一个既没有高深的学问,也没什么特殊本领的小人物,却能在天下大乱之际力压群雄问鼎中原,靠的就是一颗仁爱的心和知人善任的本领。刘邦不但有知人之智,还有自知之明,所以当项羽提出要和他单打独斗决一雌雄时,刘邦笑着说:“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知人虽难,但也没有难到不可知的地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子》、《论语》等经典著作及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记载的知人经验丰富多彩。另外,传统文化中还有一些专门讨论如何知人的专著,如刘邵的《人物志》、曾国藩的《冰鉴》等,这些著作也很值得研究。

典故一:宰予字子我,孔子的学生。因为他的口才十分了得,对很多事情都说得头头是道,孔子把他和子贡列为言语科的代表。但他竟然非议为父母居丧三年之礼,又在白天睡大觉,被孔子称为“不仁”之人,又说他这个人“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认为他简直就是无可救药。

宰予当齐国临淄大夫,他与齐国权臣田常作乱犯上,结果整个家族被灭掉。

澹台灭明,字子羽,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年轻39岁,因澹台灭明相貌丑陋,孔子认为他并非可造之才,当初并不想收他做学生。没想到自从跟随孔子学习后澹台灭明勤力修行,平时不走小径,没有公事不见卿大夫,受到人们的称赞。

经过这两件事情,孔子不由得感叹道:“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典故二: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大臣庞萌为人谦逊,刘秀对他既信任又爱护。经常对人说:“庞萌这个人,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当时董宪独据一方,刘秀命令庞萌与大将盖延一起进击董宪。因为刘秀的诏书只下发给盖延而没有给庞萌,庞萌怀疑盖延说了自己的坏话,于是决意造反,突然袭击盖延的部队,并与董宪连和,自称东平王。光武帝刘秀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震怒,亲自带兵讨伐庞萌。

古代知人三大法则

行为知人

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言行观察法是最常用的知人方法,在历史典籍中有很多这方面的记载。

潘浚,三国时吴国将军。在吴国武陵担任从事一职的樊伷阴谋造反,想投靠刘备,有将领提出带领一万人的部队前往讨伐,孙权不允许。特地召来潘浚商量此事。潘浚说:“派五千兵过去,就足以擒获樊伷。”孙权问:“你怎么这么轻视樊伷?”潘浚回答说:“樊伷这个人能说会道,但实际上并没什么才略。我之所以知道他无能,是有一次应邀去他的府中做客。吃饭的时候,等了很久,饭菜还没上来,连他自己起来催了十多次也没用。连这样的小事都办不妥,他的才略可想而知,这跟判断侏儒只要看其身体上某一节就知道是同一道理。”孙权听了大笑起来,马上派遣潘浚带领五千人前往讨伐,潘浚果然取得成功。

性格知人

人们常说,一个人的成功失败,与个人的性格息息相关,甚至还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人的性格与生俱来,往往终生不变,古人认识和鉴别人物经常以性格为依据。

陈霸先,南北朝时期陈朝的开创者。《资治通鉴》记载,陈霸先曾经在京口宴请部分将领,在酒过三巡之后,杜僧明、周文育、侯安都等人都滔滔不绝地讲自己的功劳。陈霸先对他们说:“你们都是良将之才,但都有一些性格上的缺陷。杜公志向远大而见识短浅,与部下相处太随便,但对上级不够尊敬;周侯乱交朋友,太容易与人交心;侯郎性格骄傲,轻佻而又放肆,这些缺点如果不改,很难善终。”后来这三个人果然不幸被陈霸先言中。

相貌知人

中国古代有相人之学,至今仍在社会中流传。相人术虽有迷信成分,但在知人方面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可完全忽略。

郭子仪,唐朝名将。郭子仪平时每次接见宾客,姬妾都在旁边。有一次卢杞前来探病,郭子仪叫所有侍妾全部退下,自己独自见卢杞。卢杞走后,家人问其原因。郭子仪说:“卢杞这个人相貌丑陋而居心险恶,妇人之辈见到他的样子必然会忍不住笑出来,将来有一日卢杞得志,我们这个家族肯定要遭殃!”史书记载卢杞相貌丑陋,脸色青蓝。虽然样子丑,但这个人口才一流,得到唐德宗的赏识,升他为御史大夫,后来卢杞害了不少人。

侄婿泄密:苏东坡少年时曾反抗父母之命逃婚

2010-06-21 15:06:25  http://www.iyaxin.com  来源: 凤凰网历史   网友评论 0 条 >> 点击查看

核心提示:苏轼在娶王弗之前,还有一段婚姻。不然的话,他的“不欲婚”、父兄“迫以婚”就无从谈起。这是一段亲人讳言的往事,苏轼在与知情的侄婿通信中透了一点消息,另一位侄婿则在晚年将这段秘密泄露了出去。

本文摘自《解读苏东坡:女性情感卷》 作者:东方龙吟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苏轼著名词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乙卯(1075),当时作者在密州知州任上。这首词为苏轼怀念结发之妻王弗而作。王水照先生曾云:此词“含悲带泪,字字真情,将满腔思念倾注与(于)笔端,创造出缠绵悱恻浓挚悲凉的感人意境 ”,实为定评。让我们对苏轼爱情故事的解读,先从这首“缠绵悱恻浓挚悲凉”的《江城子》和王弗的故事开始。

眉山三苏祠,作者曾多次前往拜访

苏轼一生共有三个伴侣:结发之妻王弗、继室王闰之、侍妾王朝云,苏轼与她们情真意笃。王弗生长子苏迈,王闰之生次子苏迨和三子苏过,朝云在黄州时生下四子苏遁,却不幸夭折。朝云在闰之病逝后,安居侍妾之位,陪着苏轼贬谪岭南,不幸病死于惠州。

有一种奇特的言论,非常值得注意。钟来茵先生在《苏东坡三部曲》“总序”中说:

一旦我们了解了真实的历史事实,才知道苏轼对前面的两位夫人,感情平平淡淡,诗人为她们献上的作品仅一二篇;而东坡对朝云爱得炽热、持久,诗人为其所写的作品竟然超过二十篇 。

在学术著作可以量化的今天,爱情质量也用题诗多少来量化。按此道理,晚年爱上比自己小约三十岁的歌星梁菁菁的梁实秋先生,在短短的时间里写了上千封情书(有时一天多达三封),和他相比,苏轼对朝云的爱,也应算作很平淡呢!然而苏轼一曲《江城子》,使天下中华识字儿女无不能诵“十年生死两茫茫”,若让梁实秋先生选编《古今十大爱情诗文》,想必也不会将这首词摒弃吧。

钟莱茵先生所说的“一旦我们了解了真实的历史事实”,除了诗篇多少之外,还有一个依据。他说:

苏轼多次宣布,他年轻时欲隐林泉,不愿结婚,不愿出仕,迫于父母之命,才改变初衷的。由此可见,苏轼与王弗的结合,是父母之命,媒勺(龙吟按:应为“妁”)之言的产物,不是一对年轻男女强烈感情的产物……任何事物都是通过比较才有区别,苏轼对王朝云的强烈的爱情,反衬出苏轼与王弗的感情是较为一般的。

王弗病逝于治平二年(1065),苏轼纳朝云为妾则是十年后的事,二人如何“比较”?况且钟氏在书中也曾推断:苏轼纳朝云为妾,既与顶头上司——当时的杭州太守陈襄故意安排有关,又跟自己夫人王闰之催促密不可分 ,这里有没有“长官之命”、“贤内充媒”因素?而“苏轼与王弗的结合,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产物”,却是纯乎臆测。

所谓“苏轼多次宣布,他年轻时欲隐林泉,不愿结婚,不愿出仕,迫于父母之命,才改变初衷的。”依据有两个:一是苏轼的《与刘宜翁使君书》:

轼龆龀好道,本不欲婚宦,为父兄所强,一落世网,不能自逭。

刘宜翁是曾在三茅山学道的隐逸之人,晚年被贬于惠州的苏轼与他通信,谈及自己童年喜欢出家学道,不想结婚、不想做官之事,应是出自肺腑之言。苏轼七八岁时随眉山道士张易简读书,晚年在海南,这位先生还入梦对他进行教诲(见《众妙堂记》),“龆龀好道”定与这位道长有关。至于“不欲婚宦”,原因是曾被“父兄”强加给婚姻。这里的“父”不仅指父亲,伯父也是父辈;兄即指其伯父苏涣的儿子苏不欺、苏不疑等,可是他们所“强”之人是不是王弗呢?

宋人《东园丛说》记载着苏轼少年时的另一段姻缘:

王子家言及苏公少年时,常夜读书,邻家豪右之女,尝窃听之。一夕来奔,苏公不纳,而约以登第后聘以为室。暨公及第,已别娶仕宦。岁久访问其所适何人,以守前言不嫁而死。其词有“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之句,正谓斯人也。“拣尽寒枝不肯栖,枫落吴江(一作沙洲)冷”之句,谓此人不嫁而亡云也。

苏轼的《卜算子》词寓意何在,至今众说纷纭(涉及四个女子),这里不必卷入。我们要注意这段话的前半部分,所说的正是苏轼的婚姻问题。

《东园丛说》为南宋初年李如箎所撰,《四库总目提要》认为其书虽被后人搀入杂说,但所记之事多“典核不苟”,因此作了“其书可采”的结论。

更重要的在于,王子家并非道听途说之徒,他是苏轼友人王廷老的儿子、后来成了苏辙三女婿的王浚明 。王子家活了八十五岁,直到绍兴二十三年(1153)才去世。侄女婿述说大伯丈的隐私,决不可捕风捉影。

钟莱茵先生的所谓“苏轼多次宣布”,其实只是两次,另一次是在《与王庠书》中:

轼少时本欲逃窜山林,父兄不许,迫以婚宦,故汩没至今。

王庠是四川荣州人,荣州离眉山仅百里之遥,二人不仅是同乡,还是“姻亲”。王庠生于神宗熙宁七年(1074),比苏轼整整小28岁。苏轼此信,写于晚年被贬“海嵎”之际,即60岁以后,当时王庠正值壮年,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于是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年近不惑的大名士,要对一位后生谈及自己少年时的婚事?

答案只有一个:王庠对苏轼早年的婚事多少知道些底细。

苏轼在给黄庭坚的信中透出了这个消息:“有侄婿王郎,名庠,荣州人。”(《与鲁直书》)瞧,原来这位后生也是苏轼的侄婿!联想到苏轼两番强调“为父兄所强”、“父兄不许”,这位仁“兄”应是王庠的岳父。试想,如若王庠对长辈的隐私一无所知,苏轼偏要与他谈论此事,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由此可以断定,苏轼在娶王弗之前,还有一段婚姻。不然的话,他的“不欲婚”、父兄“迫以婚”就无从谈起。这是一段亲人讳言的往事,苏轼在与知情的侄婿通信中透了一点消息,另一位侄婿则在晚年将这段秘密泄露了出去。

无声无息!六盘山下三百红军突然死亡之谜

2010-06-21 15:10:04  http://www.iyaxin.com  来源: 大方之家   网友评论 0 条 >> 点击查看

核心提示:就在长征快要胜利结束时,驻扎在六盘山下的红军将士一夜之间竟无声无息地突然死亡300多人!他们究竟是怎么牺牲的?多年来一直是个谜。 50年后,两个军人利用科学终于揭开了谜底。

1935年10月7日,中央红军越过六盘山主峰,在青石嘴与国民党何炷国骑兵军第七师十九团展开了一场激战。毛泽东果断地对林彪和左权说:“吃掉它!”林彪、左权遂指挥一纵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下山去,不到一个时辰战斗即告大捷,毙敌200余人,俘敌近百人,缴获战马150多匹。由此装备了一个侦察连,红军开始有了自己的骑兵部队。

战斗结束,毛泽东站在六盘山一座巨石嵯峨的山头上,诗兴大发,纵情吟词一首《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就是毛泽东!他把战争诗化了,升华了!接着,他又幽默地对身边的指战员说:“你们这些从江西熬到现在的红军战士,个个可都是宝贝呀!你们是革命的种子,不久的将来要撒向全国去,那可是一大片一大片地开花、结果!”

可就在第二天黎明,毛泽东被紧急送来的一份报告惊呆了:耿湾镇夜间发生了一起红军命案,驻扎在镇外宿营地的红军将士一夜之间竟无声无息地突然死亡300多人!

报告称,三个营的指战员在昨天到达这里,宿营前还一个个生龙活虎,可睡下后就再也没有发出一点声息。如此集体死亡,其原因初步断定是食物中毒。

300多号人啊!这个数目对历尽千难万险由最初从江西出发的近9万人,到走出草地后剩下7000多人的中央红军来说,损失实在太大了!就在袭击敌人的骑兵团,而后在洪德县城突围脱险时也未死伤一卒一兵,怎么会在脱险后的耿湾宿营地,无任何交火迹象的情况下,如此奇怪地死了300多人。他们连敌人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就被莫名其妙地从红军实力中一笔勾销了,而对方显然没有费一枪一弹就制造了一桩骇人听闻的惊天命案!

毛泽东扼腕顿足,无比愤怒,令保卫局即速查办谋害这些红军将士的凶手。

耿湾镇泣声一片。究竟谁是凶手?经过一番调查分析,大都认为是国民党派遣特务投毒所致。可敌人在哪儿?他们从哪里来?现在又隐藏在何处?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红军立即组织力量进行侦破,也抓了一些可疑人员进行审讯,但案情没有丝毫进展。红军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仍惦记着这桩命案,派专人又返回耿湾镇对此案再次进行侦破。但经过数月调查,仍未找到任何线索……

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在后来传遍神州,妇孺皆知。然而,发生在六盘山下的这起红军命案却一直未破,被尘封在共和国的历史档案中,成了许多我红军将士终生没有解开的一个谜团。每当毛泽东谈起“六盘山”的诗句,讲起长征最后到达陕北的这段岁月,他总是忘不了这300多红军将士的冤魂,扼腕叹息。他曾亲自部署让周恩来负责侦破此案,然而周恩来查遍了全国的重要特务案和间谍案,却无论怎样也与此案联系不上,终是未得其解,成为悬案。

环县进行水质勘探调查,在与当地政府有关人员的一次偶然交谈中,得知了当年红军在六盘山下发生的这桩多年未破的奇怪命案。

给水团水文地质工程师王学印、王森林等了解了这一悬案后,开始怀疑此地的水质很可能有问题。受职业的敏感与促使,他们决定揭开这个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红军命案之谜。他们翻山越岭,踏遍了六盘山麓的千沟万壑,在走访当地老百姓时听一些老人回忆说:“红军从六盘山下来打了一仗后,一部分人马沿罗家川、马坊川等沟谷川道来到了耿湾镇。当时天色已晚,队伍里很多人饥渴难忍,就到沟谷里找泉水喝。可是万万没想到,第二天这地上躺倒了一片一片的人,再也没有醒来。”

了解了这一情景后,给水团的官兵们心情十分沉重。他们根据已掌握的当地水文地质资料和现场勘察及采水样分析,甚是震惊地发现:这里的泉水和沟水咸而苦涩,水中钾离子含量高得惊人,一吨水中纯钾含量高达2至3公斤。而正常情况下,一吨水纯钾含量只有300至500克。同时又发现这里的水中钠离子含量更高,并且这里有些地方的泉水和沟水溢出外流时,有不少气泡呈间歇状冒出来,且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这表明该地为石油分布区,断层构造发育活跃,这些气泡从油层冒出,就很可能带有大量氰气。而氰气与钾结合就生成氰化钾,与钠结合便生成氰化钠,这是两种剧毒性化合物,若摄入50微克,即可造成中枢神经阻断型死亡,无任何痛苦和知觉就无声无息地死去。当年300多名红军是否与饮用了含有这两种剧毒性的水而死亡有关系呢?

整整3年时间,给水团工程师王学印和王森林登六盘、下银川,往返数十次,跑遍了银川所有水文地质和石油化工科研单位,通过科学检测,证明他们的推断和采样分析完全正确。当年到沟底喝了这种水的红军将士很快就窒息而死,而没来得及下沟喝水或到了宿营地吃饭喝另外水的红军们就躲过了这一劫。检测结果由兰州军区报中央军委。

六盘山下红军牺牲的悬案终于破解。是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开国领袖已去世十多年,他们始终未能得知那300多名红军将士的死因。尽管在当时他们曾经考虑到身体这个原因,甚至联想到刚走出草地时有些红军战士因久饿后而饱餐致死的情景,但如此几百个人的同时死亡又怎能不让人惊疑且坠入重重迷云中呢?!

红军命案发生后,由于敌情紧急,国民党毛炳文部和宁夏“马家军”(马鸿逵、马鸿宾)的骑兵奉蒋介石急令猛扑过来追剿红军,毛泽东等人来不及在耿湾镇为死难的红军将士举行任何追悼活动,在草草安葬亡灵后,当即就又率领人马向东急进,于10月16日到达木瓜城一带宿营。毛泽东难以忘怀耿湾镇发生的惨案,就近日陕甘支队的行动部署致电彭德怀:“现在每天走路不多,请令各部利用时间进行教育,并尽力改善给养。”彭德怀接到电文,遂命令后勤部长杨立三把好伙食关,不准部队随便喝生水吃生食,违令者严肃处理。彭德怀在后来写的自述中谈及此案依然心痛难忍:300多号人在敌人的围追**中都没有倒下,却在长征就要结束的时刻无声无息地倒下了,怎不令人万分心痛!

10月19日傍晚,陕甘支队穿过黄土山谷——头道川,到达陕西黄土高原心脏地带的一个小镇——吴起镇。这时“马家军”和毛炳文的骑兵又追了上来。毛泽东对彭德怀说:“要想办法打他们一下,砍掉这条讨厌的‘尾巴’,不能让他们一直跟到陕北,这对我们很不利。”彭德怀遂向部队下达命令,进入埋伏阵地。彭德怀作战前动员时说:“300条命不能就此白白丢掉,要让敌人加倍偿还!”经过一夜激战,这条“尾巴”终于被砍掉了。

硝烟渐渐散去,毛泽东登上马梁山顶眺望,方圆皆是绵延的浅褐色的黄土山丘,和被雨水冲蚀得干裂的沟壑,山顶上有块高大的界碑,碑的正面刻着“分水岭”三个大字,作为甘肃、陕西两省的分界线。毛泽东看了碑阴(碑的北面)文字,兴奋地对大家说:“我们已经走过了10个省,走下山去,就进入第11个省 ——陕西省了,那里就是我们的根据地,我们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