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演员孙磊:中国足球需要走出去、请进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22:07:20

  中国足球需要走出去、请进来

  1997年中国足球兵败大连金州之后,时任体育总局官员的何慧娴曾将中国足球定位为亚洲二流。这个论断当时遭到了声势浩大的讨伐,并被冠以为中国足球失败找借口。就目前中国足球的水平来看,何的论断实在是恰如其分的。亚洲足球尽管因为韩日及伊朗、沙特的崛起,这些年来有了一些进步,但就世界足球范围而言,依旧是三流。中国足球处于世界足球第三世界中的二三流窘境,可见中国足球在世界足坛上的地位了。至于2002年中国队进入世界杯,如果实事求是地讲,也不过是瞎猫撞上死耗子,这也是得到了后来中国队世界杯上的表现的证明的。加之冲击2006年德国世界杯止步于八强战,中国职业联赛的千疮百孔,中国足球进入了冰河期。如果将中国足球怎样才能取得进步作为一个设问的话,我想一定会得到来自各行各业的五花八门的答案。可以肯定地说,这些答案之中必然会有许多真知灼见。而走出去、请进来应该是一个共识,此言不虚,中国足球如果是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肯定是没有出路的。但如何走出去,如何请进来就大有说道了。起码中国足球发展到现在,我们还没有看到多大的成果。我们曾经走出去,并正在走出去;我们曾经请进来,并正在请进来。可目前中国足球糟糕的态势需要我们捋清思路,看一看在这个大构架不错的前提下,我们在具体运作的时候发生了哪些异变,应该在以后的足球实践中如何去矫枉,去按照足球的规律办事。

  走出去散兵游勇难成气候

  追溯中国足球并不很长的历史,以整支球队走出去留学的大概有三次。1954年4月1日,由于当时中央领导的重视,15名中国球员组成首批留学军团到了匈牙利,次年10月,留学归来,这些留学队员后来成为中国足球的栋梁。但所谓的栋梁也不过是局限于中国足球范围内,真正意义上他们的努力并没有为中国足球在世界足坛上谋求到什么地位。1993年11月,健力宝队留学巴西,据说当时的任务是为了2002年乃至2006年世界杯做准备的,该队1998年结束了近5年的留学生涯。从目前来看,健力宝队留学的目的并没有像当初足协领导想当然的那样为中国足球提升了一个层次,如今,除了少数几名球员我们还能耳熟能详以外,大部分都已经泯然众矣。2004年12月8日,名为“08奥运之星”的青年军再一次留学德国,而目的就是为了使在2008年于中国本土举行的奥运会上中国奥运足球队能有所斩获。虽然现在我们尚很难知晓这究竟是一次豪赌还是一次明智之举,但以史为鉴,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他的有效性。从匈牙利到巴西到德国,50多年中国足球大规模走出去的特点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后果往好了说也不过是只见千招会,不见一招通。至于始于柳海光、贾秀权的个体留洋,几十年来已经可以组成一个庞大的球队了,但这些所谓的学有所成的球员对中国足球的积极意义体现在哪里呢?至少到现在,我们并没有看到。实事求是地讲,即便是对这些球员自身而言,也因为他们自身对现代足球的领悟力低下而得不到真传,期望他们对中国足球有什么好处就有些强人所难了。中国留洋球员几乎遍布世界各个角落,而能拿到台面上的屈指可数。目前孙继海和李铁应该算是其中的翘楚,即便如此他们在国外也是磕磕绊绊。而新近加盟英冠谢菲联的郝海东,更大意义上不过是去了一个曾经的心愿而已。至于学成之后、报效祖国的誓言,就中国足球运动员而言几乎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散兵游勇,各自为战,丧失目的性,再怎么扑腾,又能有多大的出息?这不单是中国足球运动员的悲哀,也是中国足球的悲哀。

  请进来各行其是无所适从

  中国国家队接连请了四届的外籍主教练,现如今又是辛辛苦苦好多年,一觉睡到解放前,本土教练朱广沪又堂而皇之地走马上任了。中国足球怎么老是这样朝秦暮楚呢?实际上,中国足球某种程度上讲还是比较谦虚的,这也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藉此国外的教练得以有机会执教中国队。1992年,德国人施拉普纳驾到,他提倡豹子精神,有一句名言流传:如果不知道球往那里踢,就往对方的门里踢,并因为当年春晚的一根头发而成为笑谈。1998年英国人霍顿入主,他讲究理论和战术,但同样没能让中国足球旧貌换新颜。2000年南斯拉夫人米卢来了,带着江湖游医的微笑,以网式足球和快乐足球为手段,让中国足球虚伪地圆了一个近半个世纪的梦想。2003年,荷兰人哈恩出人意料地拿到了中国足球的帅位,尽管友谊赛上,使得中国足球赢足了名声,同时他给中国足球染上了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的毛病。从德国人到英国人到南斯拉夫人到荷兰人,中国足球历经了一种又一种足球风格的摧残,终落得无所适从。请进来没有连贯性,很多时候都是足协领导拍拍脑门子请进来的人选就定了。而这些人选无一不是以自身的执教风格强加给中国足球。不能说他们的水平不行,当中国的足球运动员刚刚打上此教练风格烙印的时候,彼教练就如期而至了。尽管中国足协有很多个十年规划,但这些只是锁在文件柜里的规划到底多大意义上在指导着中国足球的实践呢?我们无权对这些请进来的教练说三道四,毕竟他们都有一套自己多年形成的东西,当他们把这些理念灌输给中国足球的时候,效果并不是在好的方面立竿见影,相反使得中国足球陷入了更加复杂的疑难杂症。请进来固然没有错,但如何请进来,显然中国足协把握的火候还很不到位。

  到什么山就唱什么歌

  每个国家的足球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这种特点会根据本国足球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及对足球的领悟力逐步形成。一提到巴西足球,进入脑海的就是技术细腻;一提到英格兰足球,我们就知道是以力量为主、讲究长传冲吊;而提及德国足球,钢铁般地意志让人们叹服。而提到中国足球,我们很难用一个准确的词给以形容,只能说是一个四不像,今天我们去学巴西技术,过一段时间又觉得踢球要讲究英格兰般的力量,再过一段时间,感到踢球要学习德国人的意志,结果呢,成了邯郸学步,都成了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角色。我们的近邻,近些年足球水平取得长足进步的韩日对中国足球是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的。日本足球学习巴西,走技术的道路;韩国足球学习德英,推崇力量和意志。并且他们在选定了方向之后,就坚定不移地予以执行。无论是请教练还是引进球员都是以这个方向为中心点,苦心经营。经过若干年的发展,进步的效果已经是很明显的了,现在韩日已经在亚洲处于一个鹤立鸡群的高度。一衣带水的邻邦足球,就是我们最可以为师的对象。我们不需要再提冲出亚洲,相较于我们的实力,那是一种幻想,中国足球如果能立足亚洲,脚踏实地,也就南无阿弥陀佛了。新任国家足球队主帅朱广沪上任之后就提出中国队要采取一种疯狗式的打法,虽然遭到了批评,但中国足球假如真的能把疯狗的精神锤炼得炉火纯青的话,在一定程度上讲,中国足球也就有了令人畏惧的地方。其实无论是技术流还是力量流,都有其优缺点,关键的一点怎样把一种打法的优点最大化和缺点最小化。中国球员有很多目前在海外效力的,其实这种球员所效力国家的选择是要有一定方向性的,切忌惯性地认为只要是去了国外踢球就对中国足球的进步有所裨益。中国足球目前需要做的是尽快确定自己学习的正确方向,有了这个方向,再通过中国足协有意识地把球员输往同发展方向相一致的国家去踢球,中国足球才能相得益彰地进步。孙继海能在英超俱乐部中占据主力,可回国之后,竟然不能发挥自己的水平,在比赛中和队友的配合显得很是别扭,这就是踢球风格相左的后遗症。当中国球队在比赛中踢球的11名球员有几种风格流派掺杂的时候,场面必然是滑稽而可笑的。

  能否请来一套洋班子

  假如中国足协能潜下心来,根据中国足球的现实,广纳言论,确定自己今后发展的目标,可以说,这就是有了一个崭新的开始。当然这还很不够,中国足协需要在更广的层面上结合自己的发展目标,更大力度地请进来。比如对我们现在难以为继的中超联赛,我们是否可以聘请精通世界上顶级联赛运作的洋人班子来指导中国联赛的进行,他们大都经历了上百年职业联赛精华的熏陶,有一套成熟的理论和运作的态势,完全可以高屋建瓴地给中国联赛以有效的指导,避免中国足球走太多的弯路。固然中国足球有自己的国情和特点,但这并不能成为拒绝洋班子的理由和借口。同时,对现在即将裸奔的中超联赛,如果能有境外成熟的商业开发公司进行运作的话,中国足协还能如此被动吗?无论是在足协内部、各层次的国家队以及足球产业开发部门都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高水平洋人的身影。这并不是说要全盘洋化,而是以中国足球界自身的的能力,现在尚不足以令中国足球翻身农奴把歌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高更远。当然这需要中国足球的掌权者有一种大气魄,站在一个新的高度。

  新官要作行动的巨人

任何事情,说说是很容易的,在中国足球界,纸上谈兵历来就经久不衰。中国足球从来就不缺规划和理论,反倒是能否把这种规划和理论落实到实践中去成了大问题,比如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喊了也有几十年了,几乎每届掌权者都发誓要如何如何,可到头来依然如故。走出去、请进来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纲领。几任中国足协的领导对此也是深表赞同。如果这个纲领能按照足球规律,原原本本得以落实的话,那么就会纲举目张。中国足协高层终于鸟枪换炮,阎王走了,龙王来了。对于每个履新领导,我们都不免地抱有这样或那样的幻想,并通过他有信心对中国足球持乐观态度,谢主任到目前的一些举动也的确显露出一些新意来。但不得不令我们担心的是,我们也曾在谢亚龙前两任走马上任的时候抱有同样的期待,结果呢,总是令人失望。如果这次依旧是陈陈相因,漫无目的地走出去,得过且过地请进来,那么,中国足球要从低谷中逐步反弹,还要等到猴年马月。